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思考——以盐洲岛为例

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思考——以盐洲岛为例

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思考——以盐洲岛为例

作者:李海艳等

来源:《广东蚕业》 2020年第9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09.70

李海艳李晓薇王鑫梅伟杰邓亮陈善仪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

基金项目:惠州学院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以盐洲岛为例”(NO:S201910577075)

作者简介:李海艳(1998- ),女,汉族,广东化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生态旅游。

通讯作者:陈善仪(1972- ),女,汉族,广东东莞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摘要打造特色小镇,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

以广东省惠东县盐洲岛为例,从生态环境建设,如对红树林的保护及特色产业,如盐产业、渔业、耕业的发展这两方面,对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进行调研和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盐洲岛;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0)09-149-02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中,大力提倡旅游商品研发,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以及制定落实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导则和认定标准,指导各

地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小镇。盐洲岛是广东省惠州市唯一的海岛镇,具有以盐业、渔业、

农业为基础,工业、贸易业、旅游业混合的商业模式[1],符合建设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要求。

1 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概念

生态旅游型特色[2]小镇是指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以生态观光、康体休闲为主,产业特点以绿色低碳为主,可持续性较强的小镇。

2 盐洲岛现状概况

2.1 生态环境

盐洲岛是考洲洋内的一个内陆岛屿,海岛面积小,开发率低。其四面环海,岛内淡水资源

丰富,地处亚热带地区,降水量相当高,也曾因降水量高引发过洪灾。实地考察发现,海岛未

经商业开发,岛内植物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但植被凌乱无人管理,红树林退化严重。

2.2 公用设施

盐洲岛内的公用设施较为完备,岛内有风力发电机和一座水库,可供8万人口生活用水和

工业用水。但在废物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仍缺少较为完善的系统。

2.3 交通状况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盐洲岛基本实现道路硬底化,但道路系统仍不完善,交通不便,没有

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非自驾游游客选择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为三轮摩托车,相对岛内共享电动

车而言,价格便宜,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盐洲岛北靠广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高铁惠东

南站,南连海滨公路,海运东出汕尾、福建,西面直通香港、澳门。所处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达。

2.4 产业类型

盐洲岛是一个以盐、渔、农业为基础,集工业、贸易和旅游业于一体的海岛小镇。但这些

产业都有待进一步开发。

2.5 小镇文化

小镇文化主要以盐、渔文化为主,其居民多为客家人,信奉妈祖。

3 调研情况分析

3.1 环境分析

2019年8月28日—8月29日,发出调查问卷112 份,有效问卷为103 份。由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可得,大部分游客对盐洲岛的自然环境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对其海滩环境满意度最高。

在植被方面,只有极少数游客对其植被覆盖率不满意。然而在现场踏勘时发现,海滩、海面仍

存有大量垃圾,海岸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植被无人打理,种植混乱,野草丛生遮挡道路,缺乏专业的搭配与养护,红树林退化现象明显。

3.2 产业分析

由数据可得,大部分的游客对盐洲岛的特色产业并不了解,特色产业不突出。当地主要以渔、农、旅游业为主,曾经赖以生存的盐业濒临消失。虽然盐洲岛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整

体商业模式不成熟,缺少特色产业。同时线上线下产业包装体系不完善,饮食行业主要以流动

摊为主,摊位秩序混乱,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3.3 文化分析

大部分游客在旅游过后对渔耕和妈祖文化不了解,盐洲岛当地需在文化方面不断挖掘,形

成区别于其他旅游小镇的亮点。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在现有产业中并未得到体现。

4 规划思路及发展策略

4.1 规划思路

4.1.1 生态为主:利用资源,环境修复

盐洲岛位于考洲洋内的一个内陆岛屿,南边与南海红海湾相望,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岛内由于没被工业污染,所以被称为“处女之地”,海滩、红树林是

其特色景点。在宏观层面上,优化盐洲岛资源布局及用地结构,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在中

观层面上,加强生态修复并人工小范围改造;在微观层面上,对重要道路、主要景观节点等提

出具体景观调控策略。

4.1.2 特色为要:深入挖掘,打造品牌

近年来,基于不断变化的城市和区域环境,我国各个地区均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3]。从有关政策发布以来,在政府不断推动下,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由于各地特色小镇在中国的“实验”才刚开始,发展并不成熟,造成了特色小镇无“特色”

的尴尬局面,很多特色小镇定位模糊,导致这些小镇大多千篇一律,无法吸引游客的注意。为此,规划应挖掘盐洲岛的资源潜力,展现其具有丰富生态资源的长处,并将当地的特色渔文化

融入其中,创造成一个综合的开发项目,具有鲜明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

区功能。

4.1.3 文化为根:探寻历史,传承文脉

将文化融入整体规划的方方面面中,是把盐洲岛建设为生态型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也是与其他生态旅游型小镇区分开来的特点之一。据考察,从明朝的万历年间起,原本居住

于福建沿海地区的渔民就开始在盐州岛上定居。岛上居民晒盐,捕鱼,形成了数百年来其赖以

生存的传统产业,现如今,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盐产业逐渐没落,靠出海捕鱼为生的居民也越

来越少,当地许多传统文化如妈祖文化,渔文化等也随之慢慢消失。

4.2 发展策略

4.2.1 生态重组

将未利用的生态资源与人为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优化和修复,为游客及岛内居民提供良好

的居住空间并将盐洲岛的自然风光最大化显现出来。从以下几点着手:(1)优化绿地系统,避免单一品种的种植现状,选中多个乡土树种形成景观,加大绿地率,改善区域范围内的小气候。(2)进行生态修复,保护红树林资源,提升白鹭栖息地环境和绿地质量。(3)加强生态保护,通过实行树牢生态保护理念和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屏障[4]。

4.2.2 产域融合

将特色产业与小镇融为一体,以盐洲岛为例,首先要梳理好“文化+旅游”“生态+旅

游”“海产业+旅游”等新型产业模式;其次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将海产品进行线上销售,拓宽居民收益渠道。将镇上的各个产业进行重新布置划分,特别是将服务业集中分区,改善交通状况,为游客提供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游客食住行。

4.2.3 共建共享

实现小镇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需要惠州政府、社会资金和盐洲岛居民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带来的红利。

同时开展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活动,加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品质,共建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鉴于其交通现状,也可按需增加共享单车或共

享电动车的服务,便于游客活动。

4.2.4 虚拟景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技术也开始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虚拟景观技术应运而生。虚拟景观的优势在于方便、直观、低成本,且不受到时间、气候等因素的影响,360°全方位的可视角度,将盐洲岛四季之景真实、直观、自由清晰地展现出来,提供给游客最优化的视觉体验。

4.3 建设内容

4.3.1 生态体系建设

盐洲岛生态小镇通过红树林生态文明修复、海边礁石建设、滩涂区域维护治理以及对当地

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来完善生态建设体系。

4.3.2 人居环境建设

盐洲岛生态小镇应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增强居民的幸福舒适感以及获

得感,以此来提升当地人的生活质量。盐洲岛基础设施完善建设项目包括:整治盐洲岛环境卫生、建设红树林滨海栈道、建设绿色山体等。

4.3.3 生态旅游建设

通过桥梁、道路等连接各个景点,提供更加便利易达的交通路线。将渔文化、红树林生态

文化、风车文化、盐文化以及当地美食文化结合,形成当地文化与旅游景点的结合,在观光旅

游的同时,体验当地文化。

4.3.4 生态文化建设

盐洲岛生态文化小镇的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科普宣传教育、当地文化传承、红树林名牌标识、盐洲岛文明文化宫建设等。各个景点设置解说型标识、旅游景点指引性标识、当地美食、

住宿排名标识、特色动植物讲解标识,将生态文化与各色文化相结合。

4.3.5 生态产业建设

以生态旅游小镇为方向,融合“四生一化”,即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和本土文化,打

造“生态+”为主题的系列产业,推动生态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

“生态+”产业布局模式如下:(1)生态+海洋:打造黄金海岸线,开发多种海上活动,如浮潜、潜水和水上摩托等极限运动;保护红树林景观带,将景观和娱乐两者完美融合。(2)生态+盐田:保护传统制盐方法,引进先进的制盐技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发盐洲岛特色盐产品;将盐田这一特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形成特色景点。(3)生态+体验:特色民宿

结合农庄体验,将海产品养殖产业商业化,打造成游客可参与的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海产品

养殖过程、出海航行及打捞海产品、制作佳肴等。给游客带来全新的“生态”体验,可以感受

生活,享受自然。(4)生态+文化: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取其精魄融于旅游文化当中,进行包

装宣传,例如通过虚拟景观,感受盐洲岛全貌,同时打造妈祖文化产业链,引导妈祖文化的传承。

5 结语

为了带动惠东县旅游业的发展,把盐洲岛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本小组

调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类型、小镇文化等实际情况,分析该小镇存在的现状,参考国内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的生态,产业和文化,提出了对

应的发展策略,规划发展线路。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以生态为主,改善环境,打造文化品牌,并提出打造具有盐洲岛特色的“生态+”产业布局模式,多方面发展当地旅游产品,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相融合。

参考文献

[1]陈昕昀.盐洲岛掠影[N].郴州日报,2018-9-16.

[2]秦天昊.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 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 摘要:产城融合是应对产业功能转型、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是新 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双向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 城市发展由注重功能分区及产业结构转向更加关注融合发展、人的能动性和创新 发展,因此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纵深发展的趋势规律。本文以盐城市大市区产业 园区在产城融合方面的战略创新与规划实践,以期对我国其他园区产城融合的建 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城融合 近年来,盐城市大市区重点经济技术园区顺应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新趋势、新 要求,结合区位特点,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载体建设水平,产城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为此要加快推进盐城市大市区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一、盐城市城市建设现状 一是规划布局逐步优化。结合大市区“三组团三中心”的空间布局,重点发 展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高新区、盐城环保科技产业园、亭湖经济开发区和 盐南高新区。各重点经济技术园区突出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坚持规划引领,合 理布局产业区域和功能服务区域。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中韩(盐城)产业园 区目标定位和发展实际,围绕“产城融合、南产北城,高档配套、高端产业”总 体思路,逐步形成国际水准、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格局。盐城高新区按照“三生协调、三创融合、四化协同”发展思路,突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 空间协同发展,布局形成“一环四轴四核四片”总体发展结构。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构建大交通体系的目标,园区在抓好区域间主 干道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园区内道路交通网络,每年实施一批重点道路工程,

探索产业小镇的策划复兴新路径——以海风小镇策划规划方案为例

探索产业小镇的策划复兴新路径,——以海风小镇策划规划方案为例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中的黎安海风小镇的策划规划设计 为例,依据海南城镇发展特色,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把海风小镇的项目策划和改造复兴作为研究重点,完善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高 效的促进小镇的产业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 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项目策划;文化产业;演艺文化;空间策划 1 研究背景 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 通知》中提出目标: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 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海南省政府也于2015年提出建设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并强调特色产业小 镇建设重点在特色、关键是产业,形成一批带动力强、能助农增收的产业支撑, 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就地城镇化,走出有海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 海风小镇现状 海风小镇位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陵水黎安镇内,处于东高岭,黎安 港和南海之间,环境秀美,占据优越的自然区位条件。 本次研究范围位于海南国际旅 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海风小镇。现

状已建设一半原安置区,其中包括住宅建筑、超市、36班小学、综合市场、综合 服务中心以及道路等。剩余用地为村庄和农林用地。 海风小镇在建设完成一半后便停滞不前,是由于多方原因,包括村民拒绝搬 入已建安置区、政府及开发商分析发现目前的开发方案不能满足小镇未来的持续 发展等,小镇亟待融合资源优势,突破现状。 3项目总体策划 3.1 确定发展目标——是项目总体策划的重中之重,它是指导空间发展的核 心动力。 海风小镇的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确定: 1、依据既有规划和政策,确定区位功能。 《海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创新旅游业态与旅游产品,推进旅 游与免税购物、医疗康体养生、演艺娱乐、邮轮游艇、高尔夫、文体会展、婚礼 节庆等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旅游+”,构建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大 力推进文体旅游,大力开发海上体育休闲项目。加快发展特色城镇和乡村旅游, 开发休闲农业创意产品。 2、针对经济、文化、城市区位等情况提出多项目标。 受三亚大旅游圈的环境影响,依托道路交通条件,滨海沿线已建成较多的滨 海旅游区和度假区,也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海风小镇位于该旅游发展带,在发展旅游产业和旅游配套产业方面都有先天性的优势。 3、形成多层次发展目标。 提出四大产业板块打造产业链条,并与黎安先行试验 区内的其他产业形成联动,四大产业板块:重点发展演艺 产业、文创产业、游乐产业、度假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

以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对策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以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对策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一、以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国家属性、人民属性和本质要求出发而提出的伟大战略,具有明确的历史经纬和现实考量,更是内外部发展的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说,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给予各产业、各环节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激励和引导,强化顶层设计,这也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兴起的大背景,更是新时代赋予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包括湖南“十八洞村”作为我国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统苗寨风貌和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乡村文化旅游探索的典型代表,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从主观因素看,上述8个边境县(市、区)乡村人口占据着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广西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伟大实践探索,其中我国于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集中贫困连片区的农民生活显著改善,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乡村文化旅游在新时代开启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激发了乡村内部发展活力、潜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意。 (二)乡村振兴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的丰足,更在于精神上的满足。物质生活体

现在对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追求,而乡村文化旅游则可以 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充分融合、共同发展。乡村振兴决定着小康社 会的底色、成色,小康社会虽然已经建成,但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还存在着短板弱项,以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还很薄弱、建设思路还不系统、 发展前景还没有勾勒清楚,这都需要以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聚焦乡 村振兴发展战略目标,紧紧抓住新冠肺炎疫情的窗口期,更要将乡村 振兴落实落地,让小康社会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不可逆性。新冠肺炎 疫情虽然对乡村旅游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也同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和机遇,天津市蓟州区结合扶持政策,探索突围之路,把丰富优质的 绿色农产品融合到农家院的发展之中,推动“一村一景”提升改造, 让游客感受到更多乡村旅游的古朴文化气息,文旅产业愈发规范,进 入良性发展和循环。 (三)乡村振兴是农民生活的内在需要。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文旅产业的排头兵、建设者。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 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农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镇化的快速、持续推进,让乡村在一个时期内成为了弱势群体,这 不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更不符合农民自身发展的需要。农民作为生活 的主体和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和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在各 地发展进度不一的现实情况下,实施乡村振兴则是激发农民内在动力、推动乡村发展、满足农民需要的必要举措,通过乡村振兴来切实提高 农民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其中,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是在“逆城 镇化”过程中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中所探索的有效发展之道,可以 说是农民自身生活、发展理念的一种转变,也是整合乡村自然、人文、建筑、文化等资源而拓展的新兴产业和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思考--“以苍南绿能小镇为例”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思考--“以苍 南绿能小镇为例” 摘要:近年来,特色小镇作为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性举措以及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不仅受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它是集特色产业链、理念创新链、人才虹吸链、功能服务链于一体的区域发展模式。 关键词:概述;发展历程;特征内涵;实例研究 1.特色小镇的概述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是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某一特色产业为依托,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产业定位,通过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规划建设,使其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宜居宜游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灵活的体制机制。 2.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 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2015年起中央、地方政策齐发力,助推特色小镇快速发展,使得特色小镇得到推广,从2016-2017年的狂热建设期和2018-2019年的冷静纠偏期,再到2020-2023年的平稳发展期,这是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可以说,特色小镇是现代经济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路径契合客观规律的先进经济体形态,是空间布局高效合理的微型产业集聚区升级版,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3.特色小镇的特征内涵 3.1产业“特而强”的核心内涵 特色小镇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产业,通过“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发挥小镇作为空间载体的功能作用,以产业发展规划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驱动,集聚相关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每个特色小镇紧扣七大产业,主攻自身最有 基础、最具优势的细分行业作为主导特色产业,深耕细作培养行业“单打冠军”,瞄准高端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专注于创新,建立研发服务、创新孵化、 人才引入、金融导入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2功能“聚而合”的重要内容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是单一的空间规划,也包括了产业、旅游、社区、基础 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通过融合现代社区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和商业配套,建 设3公里教育圈和15分钟医疗圈,努力引来人、留住人、做活特色小镇;叠加 文化功能,挖掘特色产业衍生文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每个特色小镇 独特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和文化印记。 3.3形态“小而美”的空间规划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它的发展重质不重量,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良好底线。根据地形地貌,小镇立足3平方公里左右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建筑面积,按3A级景区标准建设特色小镇,从建筑风格、生态特色等方面做好整体规 划和形象设计,通过集约集成化建设,营造特色景观、保障城镇风貌协调、优化 投资环境,多维度展示特色小镇的美。 3.4机制“新而活”的发展动力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规划建设中必须通过实践来探索、创新 来完善。一是吸纳不同主体,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将优质企业作为特色小镇建设 主力军,激发投资热情、引导项目落地,要求明确投资主体、非政府投资占比不 得低于70%。二是改革机制体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当好“谋划者、改革者、 服务者”,重在编制规划、确立标准、出台政策、建设公共设施,重在优化营商

运动康养小镇规划研究——以大连前关体育公园北部运动康养小镇为例

运动康养小镇规划研究——以大连前关体育公园北部运动康养小镇为例 摘要:特色小镇规划浪潮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让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课题, 运动康养小镇的规划建设是趋势所然。本文结合多个小镇案例经验和大连发展实际,选取北部片区,融入运动、康养、体验等功能,赋予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开 展规划,打造宜居、宜养、宜游的运动康养小镇。 关键词:特色小镇,运动康养,规划研究 1、现状概况及分析 运动康养小镇片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北部,紧邻前关体育公园、前关湿地公园及规划的矿坑郊野公园。规划总面积1.17平方公里。 1.1现状用地 基地内建设用地以村镇建设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为主。基地外 南侧主要为居住用地及公共绿地(包括前关体育公园、矿坑郊野公园、前关湿地 公园),西侧主要为工业用地及物流仓储用地。 1.2现状交通 对外过境性的交通廊道有丹大铁路、沈大高铁和鹤大高速。202国道、罕光 北路为基地内主要对外交通,西侧的渤海大道是区域连接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内 部交通南北向较通达,东西向被过境交通分割,连通较差,道路系统有待完善。 2、规划定位 2.1空间管控要求

项目位于优化开发区,规划方向为通过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和要素扩散;大部分位于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位于大连湾森林公园及绿环的市级绿地 及绿廊建设地带,涉及高压线、高压走廊以及地铁控制保护地界。 2.2控制性详细规划情况 依据在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将形成集商业、居住、体育休闲等功能为 主的健康宜居片区。 2.3功能定位 通过紧邻前关体育公园的自然优势条件,通过康复安养基地建设、矿坑郊野 公园提升、文体创业衍生品商业街区打造,打造集“运动+康养”、“运动+体验”、“运动+产业”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宜养、宜游的运动康养小镇。 3、案例借鉴 3.1海宁马拉松小镇——依托景区和马拉松赛事带动,发展体育休闲旅游 海宁马拉松小镇位于海宁县百里钱塘观潮景区,总规划面积3.6km2。依托盐 官12公里生态绿道,通过举办永久的马拉松项目——海宁国际追潮马拉松赛, 建设以马拉松运动主题为核心,兼顾发展徒步、暴走、毅行、定向、拓展、露营、自行车等相关项目,形成休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发展的体育旅游经济体。 3.2北京国际足球冰雪小镇——让足球或体育运动成为生活和习惯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槐房村,约1.47 km2,区位优势突出,设综合性强、功能 齐全的足球基地,涉及体育场地、体育展示、休闲旅游、足球教育、体育用品销售、冰雪项目、高端旅游酒店等诸多相关体育产业。小镇重在引领普通老百姓和 青少年的参与和体验,追求“让运动和体育成为生活和习惯”理念。 3.3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裸心”体育,回归真实自我 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500家特色民宿和100多座民国别墅,小镇 以打造“裸心”体育为主题,将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以探索运

论特色小镇和酒文化研究——以安徽酒文化特色小镇方案文化建设为例

论特色小镇和酒文化研究——以安徽酒文化特色小镇方案文 化建设为例 侯薇育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00)009 【总页数】3页(P50-51) 【关键词】酒文化; 安徽方案; 建设 【作者】侯薇育 【作者单位】[1]安徽新闻出版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特色小镇自2015 年由浙江省首次提出到,到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等纷纷出台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区域角度而言,安徽省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上已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特色小镇,但是作为有着深厚酒文化历史和众多国内知名酒企业的省份,在酒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上目前尚未走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因此总结国家级酒文化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具有安徽特色的非遗文化的文化建设方式,有针对性地建构了酒文化特色小镇的“安徽方案”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 一、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1.专著类书籍 第一,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政策解读的书籍。例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特色小镇政策一问一答》,由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许菡芬撰写,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梳理和汇总了相关特色小镇政策,是较为容易了解该项目的政策读本。 第二,特色小镇的专业建设探索,其中主要是从业专家从各自领域对小镇建设提出的运作策略。例如由“PPP 特色小镇”产业联盟创始人,中研智库专家陈青松编著,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特色小镇PPP法律实务》,对当下特色小镇PPP法律热点和难点的分析与解读,对行业人士研究、操作特色小镇PPP项目具有较大的借 鉴意义。 第三,特色小镇的建设类型剖析,主要以目前已获批的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录作为分析对象,划分出相应的建设类型,就其中比较集中的类型进行发展创业的同类解读。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邓爱民教授所著《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与运营管理》一书,围绕旅游特色小镇的现实需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特色产业打造,文化挖掘,业态创新,提出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与运营的基本思路,并阐明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四,以某个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解析的读本。例如,主持了茯茶小镇开发建设的张险峰高级工程师,编写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茯茶小镇: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以茯茶小镇建设为例,介绍了陕西省西咸新区泾伟新城茯茶小镇从谋划到建设整个过程以及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是一部有理论,有实战体验,有实践总结的特色小镇建设实用读本。 2.论文类 第一,期刊论文类。相对于专著中高屋建瓴的研究,论文的研究领域则更为细化。近年涌现出一大批期刊论文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均有建树。 由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各省市为单位,因此在研究论文方面出现了不少以各省市为区域为对象的文章。例如于亚琦和赵俊明的《山东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提出

基于转型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定位思考——以东源县灯塔镇为例

基于转型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定位思考——以东源县灯塔镇为例 摘要:在双区建设背景下,河源市全力融湾、融深,力争建设成为广东省绿 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速,小镇发展成为落实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也对小城镇的发展模 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的转型背景,文章以东源县灯塔镇为案例,通过综合 分析灯塔镇的发展现状、发展条件与发展趋势等,试图明确东源县灯塔镇的发展 方向,并建议其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从农业、产业、文旅、空间等四个角度提 出灯塔镇的发展策略,为小城镇规划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城镇;乡村振兴;发展定位 前言:在乡村振兴大背景,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对衔接城市、带动乡村起 到了关键作用。河源基于深圳双区建设的新契机,以“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河 源所能”为导向,举全市之力全域全面融入“双区”建设,积极承接深圳都市圈 核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同时紧抓深圳市对口帮扶机遇,从产业、人才、 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助力乡村发展,把深圳对口帮扶的灯塔镇等76 个重点帮扶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文章以东源县灯塔镇为例,结合当 地实际情况提出灯塔镇发展定位与发展思路,旨在加快提升镇区服务水平,打造 服务农村腹地的区域中心,充分发挥镇区对农业地区的带动作用,从而有效推动 灯塔镇乡村振兴建设。 1灯塔镇现状 灯塔镇位于河源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粤北、粤东、赣南的交汇地带,受 粤港澳大湾区直接辐射,在深圳1小时交通圈范围内,镇域范围约187平方公里。灯塔镇作为省级中心镇,人口规模全县第三,产业基础较好。产业方面,一产以 传统农业、林业为主;工业基础较好,以建材、钢铁为主导产业;物流、商贸比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 --------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 --------以云 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色小城镇的风貌特征面临严峻威胁:首先,新旧建筑混杂,地域建筑风貌逐步丧失。新建工业建筑出现厂房大棚,住 宅开始崇尚欧式异域风格,商业建筑风格不一,没有章法,整体风貌过于杂乱; 同时地方对传统民族建筑的价值认知明显不足,保护与保留意识不强,传统老旧 建筑残破不堪,年久失修,大多处于荒废。其次,小镇的空间肌理开始向城市肌 理转变,由以慢生活节奏为主的曲折街巷与分散化小型近人尺度的开敞空间,逐 步向以强调高效,经济为主导的平直道路与集中化巨型公共空间转变,小镇的空 间肌理韵味正逐步丢失。再次,城镇建设空间缺少对农田与自然空间的协调统一,城镇风貌侵占性过强。农田与自然景观是特色小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由于过度重视城镇建设空间的发展,农田与自然区域处于相对被动,出现景观视 线通廊不通透,农田风貌被遮挡,城镇风貌相对单一。最后,传统文化的风貌特 征正逐渐淡化。快速城镇化催促着地域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变,也迅速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商贸集市,民俗活动不适应新时期的城镇发展,开始淡出日 常生活。 风貌是一个小城镇耐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小镇独有个性,稀有价值的 充分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理市右 所镇为研究目标,剖析小镇风貌问题,讲解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风 貌的方法。 关键词:风貌保护、城镇化、空间肌理、开敞空间、自然景观 图:右所镇风貌景观 一、云南大理右所镇风貌保护背景 右所镇简介与发展背景 右所镇位于大理市北洱源县内,距州府大理73公里,北距丽江120公里,香格 里拉225公里,处于大理至丽江、大理至香格里拉旅游带中心位置。其国土面积302.43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70%,坝区面积占30%。全镇有耕地面积42500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的有林面积106614亩。右所镇下辖14个行 政村,拥有汉族、白族、回族、彝族4个世居民族,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42%左右。同时右所镇是全国重点镇,曾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生态镇”称号, 云南省第一批十大宜居小镇之一。因此,自然本底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右所镇 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拥有较好的资源区位优势。 右所镇风貌保护需求 四面环山,两湖交接,三川纵流,湿地遍布,构成了城镇优越的自然生态本底; 白墙灰瓦的白族建筑风貌,院落空间,街巷肌理,成为镇区建设风貌独一无二的 形象名片;同时多元化的民族风情,多样化的衣、食、住、行,赋予城镇深厚的 传统文化底蕴。然而随着小镇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转向旅 游业的大发展趋势下,以及镇区东、西两湖开发建设在即,都势必对当地风貌造 成影响,而风貌保护规划则是右所镇在新时期发展机遇下能否保障本底风貌得以 延续的重要手段。

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以乌恰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以乌恰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摘要: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特色镇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一、宏观方面(国家及自治区政策的支持) 三部委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上部署了一系列举措,内容涵盖打造、培育、建设、政府资金等多个方面内容。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要任务是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通过产业发展,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来改变当地的维稳形势,从而带动农村发展。同时,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致力于打造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坏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乌恰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从未来较长时期来看,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其主导产业将以工业为主,同时注重旅游业等重要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本次规划重点强调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明确未来发展核心产业。

1、两大特色产业 包括柯尔克孜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乌恰城郊休闲产业带项目,主要是依托现有农业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逐步延伸产业链,参与整个区域农业现 代化产业集群的协作分工,并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整体产业格局。 2、一、三产业发展指引 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和农副 产品加工业,将现代科技、现代管理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将农业发展与观光休闲旅游等农业服务业以及食品加工等农业加工业相结合,将 农业从一产逐步向三产的产业链进行延伸,提升农业附加值。 服务业:包括服务于城镇和产业园区人口的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娱乐、金融保险、商业购物、住宿餐饮、旅游休闲等相关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服务于产 业的金融会计、科技研发、职业教育、商贸物流、会务展示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三、特色风貌研究——乌恰民居 柯尔克孜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①现存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主要承重为砖墙、木柱,屋面以木梁为承重体系;也存在少数泥墙结构②多为“砖墙+方木梁”结构,也有“室内木柱+外墙为砖柱”的结构形式③室内木柱多为圆柱,不设柱础;梁截面常见方形④山墙面砖砌筑, 山墙起承重作用;木梁头伸出山墙面⑤屋面多设“木椽+草席”,为传统做法⑥ 门窗过梁视建造时期不同而采用“木过梁” 形式,门窗开洞较小。 四、规划定位 特色小城镇定位:乌恰镇是以柯尔克孜文化为线索,依托边界口岸,通过彰 显民俗与边境口岸城镇特色,塑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明显的边疆小镇。将 乌恰镇打造成为:“中国最西端的具有边境贸易特色的口岸城镇” 五、战略目标及规划策略

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为例

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德清地理信 息小镇为例 陈文伟; 王杨通; 楼勉; 朱旭荞 【期刊名称】《《北方经贸》》 【年(卷),期】2019(000)003 【总页数】3页(P120-122) 【关键词】德清; 地理信息; 特色小镇; 产城融合 【作者】陈文伟; 王杨通; 楼勉; 朱旭荞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2 一、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发展概况 “特色小镇”概念于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在2015年的浙江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特色小镇”的概念: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特色小镇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特”和“小”,发展创新性块状区域经济,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相对于“产城分离”的一种城镇化布局新战略——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指产业城市整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

并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要求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协调,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最终实现“产—城—人”三者良性交互发展,实现产业、 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复合体系,叠加创新要素,激发产业链内在价值效率,促进小镇内生性多元化发展。 德清县,浙江省湖州市辖,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2015年,浙江省首批 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里,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成功入选。作为浙江省首批省 级特色小镇,以打造国际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坚持推介招商、强化以商引商、注重专业招商,大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招商工作,截止到现在,德清已有百余家地理信息相关产业聚集到此,德清各类地理信息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德清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一系列完整产业链,完成了全产业一体化。小镇按照“坚持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建设要求,以“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打破了传统产业园区建设的局限,配合小镇原有的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以地理信息产业作为基础,小镇复合空间为依托的产城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二、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一)打造产业生态圈,完善产业功能 德清地理信息特色小镇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联通上游企业、衍生产业以及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功能完备的闭合生态系统,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产业的基础支撑,以产促城,如图1所示。 图1 德清产业生态圈 1.加快主导企业的产业转型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德清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通过大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以及项目双进等举措,近年力促先进装备制造、化学制药、装饰建材三大主导产业转型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家居,向转型升级要质量

城乡规划发展策略探究——以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为例

城乡规划发展策略探究——以椒江绿色 药都小镇规划为例 摘要:城乡规划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是城乡发展的 重要部分。研究城乡规划发展策略对于不断推进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 城市建设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椒江绿色药都小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示范区,是浙江省重要的绿色药业产业基地。本文将以椒江绿色药都小镇为例,首先介绍 了小镇规划的概念和特点及椒江绿色药都小镇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椒 江绿色药都小镇城乡规划策略,最后探讨了椒江绿色药都小镇发展的可持续性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出可供借鉴的城乡规划发展策略,为中国的城乡规划发 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经验。 关键词:椒江绿色药都小镇;城乡规划;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一、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概述 (一)小镇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小镇规划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与乡村更新带来的一种新型城 镇化模式。它以小城镇为主体,以乡村和农业为补充,以及工业和服务业为发展 方向,是集生产、生活、社会服务、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城镇。与传 统意义上大城市型规划相比,小镇规划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和 生活品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自然保护。同时,小镇规划还注 重道德、文化、伦理和社区的建设等方面,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和社会组织发展的 重要性。 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是针对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一个城市发展规划,该 规划将小镇的理念与可持续生态建设相结合,推动椒江区可持续发展,以建设 “药都”为核心,构建城乡融合的示范区,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小镇。 在小镇规划的概念上,椒江绿色药都小镇规划充分照顾了椒江区自然环境与传统

特色旅游小镇品牌塑造策略——以河口镇为例

特色旅游小镇品牌塑造策略——以河口镇为例 作者:刘志艳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8期 刘志艳 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高速成长,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一大产业和国民经济 新的增长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旅游业迎来了品牌经营时代。旅游产业经历了资源 驱动、产品驱动之后进入形象驱动阶段,形象力成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对接国家发展特色小 城镇的历史机遇,小镇旅游在国家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一定大有用武之地,随着国内外旅游 竞争加剧,旅游的品牌化日益重要。本文着重论述小镇旅游品牌塑造的必要性及对应策略。 一、特色旅游小镇的含义 旅游小镇是是指依附于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并以其为开发或旅游服务为主的小 城镇,就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小镇。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 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说明发展小镇旅游业是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 一条重要途径。当前国内外旅游小镇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资源主导型小镇,(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 地的小城镇。以古镇为主,本身就是旅游吸引力,有特色建筑、风水情调、民俗文化等,典型 是浙江乌镇。 (二)旅游接待型小镇是为前往景区旅游的游客提供住、行,食、购、娱等相关服务。虽 不是景区内,但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同时作为旅游集散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如黄山汤口镇。 (三)行业依托型小镇,顾名思义,是依靠某种特殊行业,发展形成的旅游宜居小镇。以 会议旅游小镇(瑞士达沃斯、中国博鳌)为代表。 (四)生态人居型,这类小镇一般处于中大型城市周边,距离城区较近,本身生态环境优美,且以生态人居为发展特色,主要接待城市休闲居民。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为例。 二、发展特色旅游小镇的意义 在我国,旅游小镇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旅游小镇在国外旅游发展实践中,却 极具特色与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小镇对于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带领农民致富,丰富我国城镇化发展内涵,对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大意义。发展小镇旅游,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运用 市场化手段,将旅游发展与小镇建设结合起来,是城镇化建设一条创新转型之路。 三、我国目前旅游小镇的发展现状 (一)定位不明确,主题不突出,同质化情况严重,文化底蕴不深厚。旅游小镇最早在国 外兴起,不少小镇名声在外,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在建设旅游小镇的时候,难以改变模仿的痕迹,

浅谈古村落保护发展与规划设计——以河源市双下古村规划设计为例

浅谈古村落保护发展与规划设计——以河源市双下古村规划设计为例 摘要:传统村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地地形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形成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格局。这些遗存的建筑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珍贵资料,其对现代建筑、装饰、布局和环境等方面的设计也具有较为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河源市双下古村的地域特点、文化背景、建筑特色的探究,通过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探索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其内部蕴藏的地域建筑文化,保存古村落的空间格局和整体环境印记之道。 客家人是中国历史变迁的活标本。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客家人就代表着一次次的规模化的人口迁徙。客家人带着原来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建造工艺落户闽粤赣等地,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本土材料,同时考虑对外防御的功能,建布起新格局的居住村落,建造出了包括土楼、围龙屋、四角楼等具有显著而独特风格的民居建筑。 广东省客家人居住点散布多处,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深圳、惠州、韶关等。河源作为客家人聚集地之一,有着“客家古邑”的称号。根据广东省文联等联合相关机构统计,河源共有20个客家古村落入选“广东古村落”,而各式大小传统客家村落更是数不胜数。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人口转移,许多村落“空心化”,古村落逐渐衰败;即使是人气旺的乡村,新建建筑逐渐现代化或西化,导致古村落格局遭受严重破坏,古建风貌被浸染,更甚是不少古村落或传统村落凋零……如果不加强古村落保护力度,将会有更多的古村落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外。 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村镇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河源市全面启动创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工作。经源城区政府筛选决定,双下片区被选为第一批“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试点地区”,而双下古村

提升贵州特色小镇发展质量的路径研究—以贵州丹寨万达小镇为例

提升贵州特色小镇发展质量的路径研究—以贵州丹寨万达小镇为例摘要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和全面建 成小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丹寨万达小镇为例,通过构建综合性的评价 指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环境和文化资源等六个维度对丹寨万达小镇的 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进一步提出推进贵 州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丹寨万达小镇评价指标体系现状与问题发展路径 1 引言 特色小镇和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培育特色小镇,切合贵州发展实际,助 推脱贫攻坚,是可持续脱贫与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贵州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着力建设特色小镇,提升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对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至 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以丹寨万达小镇为例,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丹寨万 达小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得出提高贵州特色小镇发展质量 的统一路径。 2 贵州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2.1 贵州特色小镇创收现状 2015-2019年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迅速。5年间贵州省旅游接待人次与旅 游总收入增长约3.5倍,具体表现为2015年贵州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为 37630.01万人次,到2019年为113526.60人次,其中外国游客数量由2015年的39.83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102.11万人次,表明其国际化程度也在与日俱

增。贵州旅游业的强势发展,带动贵州特色小镇呈现出快速而又稳定的发展态势[1]。以丹寨万达小镇为例,开业4年来,其游客超过2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20万亿元。 2.2 贵州特色小镇发展特点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独一无二、仅由山区组成而无平原的省份,其依靠自身的地理 环境,形成了“蒸笼”式的小城镇,突出组团式、点状式、串珠式的空间布局[2]。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对于特色小镇类型的界定,将贵 州省特色小镇划分为生态休闲、商贸物流、现代制造、传统文化和教育科技5种 类型,具体结果如下表2.1所示。 表2.1 贵州主要特色小镇及其发展类型 特色小镇名称特色小镇发展类型 第一批贵州特色小镇 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传统文化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传统文化 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传统文化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传统文化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传统文化 第二批贵州特色小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