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铅锌矿类型

铅锌矿类型

铅锌矿类型

铅锌矿是一种包含铅和锌等金属元素的矿石,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许多地方。根据其成因和性质的不同,铅锌矿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铅锌矿类型。

1. 硫化铅锌矿

硫化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矿石。硫化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黄铅矿、闪锌矿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硫化铁共生,形成硫化铁铅锌矿矿床。硫化铅锌矿矿床常见于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常常与岩浆活动有关。

2. 氧化铅锌矿

氧化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氧化物或氧化物和水合物混合物形式存在的矿石。氧化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锌铅矿、针铅矿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氧化铁共生,形成氧化铁铅锌矿矿床。氧化铅锌矿矿床常见于氧化带和风化带,常常与地表水和大气中的氧气有关。

3. 碳酸盐铅锌矿

碳酸盐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矿石。碳酸盐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菱铅矿、白云石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碳酸盐岩共生,形成碳酸盐铅锌矿矿床。碳酸盐铅锌矿矿床常见于沉积岩中,常常与海水中的碳酸根离子有关。

4. 硫酸盐铅锌矿

硫酸盐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的矿石。硫酸盐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铅锌石、角铅矿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硫酸盐岩共生,形成硫酸盐铅锌矿矿床。硫酸盐铅锌矿矿床常见于热液沉积和变质岩中,常常与热液活动有关。

5. 硅酸盐铅锌矿

硅酸盐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硅酸盐形式存在的矿石。硅酸盐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硅锌矿、硅铅石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火山岩共生,形成硅酸盐铅锌矿矿床。硅酸盐铅锌矿矿床常见于火山岩中,常常与火山喷发有关。

总结起来,铅锌矿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成因和性质。了解不同类型的铅锌矿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铅锌矿,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勘探和选矿工作,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铅锌矿主要类型和找矿标志

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常见的铅锌矿物主要是:方铅矿、硫锑铅矿、车轮矿、白铅矿、铅钒、彩钼铅矿等。锌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纤维锌矿、菱锌矿、异极矿等。铅锌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主要矿床类型有碳酸盐岩类岩石中的层控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以及火山岩系中,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一般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型盐岩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成矿过程复杂,铅锌硫化物是成矿作用的晚期阶段产物。矿体往往离开矽卡岩而产于板岩和白云岩中。矿体形状复杂,一般呈不规则囊状、柱状、脉状、透镜状有些情况下,也有似层状。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还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有时还含有白钨矿、锡石、辉钼矿和回铋矿铅锌矿床中常含银、铟、锗、镓、铊、硒等可综合利用。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分布广泛。二、碳酸盐岩层控铅锌矿床是最重要的一类矿床,世界铅锌主要来源。多数矿床具有石灰岩—铅锌特定组合。少数产于与石灰岩共生的砂页岩中。研究证明矿床是形成与石灰岩礁有关。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从欧盟和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均有成矿。从总体观察是呈层控的,但真正的层状矿体规模很小,多数情况下矿体表现为后生特点。呈不规则的脉状、囊状、岩溶溶洞以及作为角砾岩(崩塌及其他成因)胶结物而出现,矿物的晶体常大而完好。成矿温度通常在100~150℃范围内。在矿床分布的广大范围内,常不见火成岩体出露。矿体特征大多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围岩蚀变现象不明显。有些地方可见到弱的白云石化和硅化。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也常有一些胶状黄铁矿和白铁矿。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石英。铅锌品位变化大,多为复矿,矿床规模巨大。找矿标志:不能仅局限与岩浆发育的地区。一套厚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如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老基底之上。而这套地层的下部如有黑色页岩发育二碳酸盐岩层,本身有生物礁发育时,应在断层附近,寻找有

铅锌矿的用途及种类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5419306899.html,)铅锌矿的用途及种类 变宝网7月20日讯 铅锌矿是一种富含金属元素铅和锌的矿产,主要集中在云南、内蒙古等地。今天就带大家了解铅锌矿的种类、用途。 一、铅锌矿的用途 铅锌用途广泛,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世界上80%以上的铅被用于生产铅酸电池。 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锌在有色金属的消费中仅次于铜和铝,锌金属具有良好的压延性、耐磨性和抗腐性,能与多种金属制成物理与化学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原生锌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金属锌、锌基合金、氧化锌,这些产品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镀锌。用作防腐蚀的镀层(如镀锌板),广泛用于汽车、建筑、船舶、轻工等行业,约占锌用量的46%。 锌具有优良的抗大气腐蚀性能,所以锌主要用于钢材和钢结构件的表面镀层。电镀用热镀锌合金表面氧化后会形成一层均匀细密的碱式碳酸锌 ZnCO3o3Zn(OH)2氧化膜保护层,该氧化膜保护层还有防止霉菌生长的作用。由于锌合金板具有良好的抗大气腐蚀性,西方国家也开始尝试着直接用它做屋顶覆盖材料,用它做屋顶板材使用年限可长达120—140年,而且可回收再用,而用镀锌铁板做屋顶材料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10年。 2.制造铜合金材(如黄铜)。用于汽车制造和机械行业,约占锌用量的15%。

锌具有适用的机械性能。锌本身的强度和硬度不高,加入铝、铜等合金元素后,其强度和硬度均大为提高,尤其是锌铜钛合金的出现,其综合机械性能已接近或达到铝合金、黄铜、灰铸铁的水平,其抗蠕变性能也大幅度被提高,因此,锌铜钛合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五金生产中。 3.用于铸造锌合金。主要为压铸件,用于汽车、轻工等行业,约占锌用量的15%。 许多锌合金的加工性能都比较优良,道次加工率可达60%—80%。中压性能优越,可进行深拉延,并具有自润滑性,延长了模具寿命,可用钎焊或电阻焊或电弧焊(需在氦气中)进行焊接,表面可进行电镀、涂漆处理,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越的超塑性能。 此外,锌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性能。锌的导电率是标准电工铜的29%,在射频干扰的场合,锌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屏蔽材料。同时,由于锌是非磁性的,适合做仪器仪表零件的材料及仪表壳体及钱币。此外,锌自身及与其他金属碰撞不会发生火花,适合做井下防爆器材。 4.用于制造氧化锌。广泛用于橡胶、涂料、搪瓷、医药、印刷、纤维等工业,约占锌用量的11%。 5.用于制造干电池,以锌饼、锌板形式出现,约占锌用量的13%。

铅锌矿类型

铅锌矿类型 铅锌矿是一种包含铅和锌等金属元素的矿石,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许多地方。根据其成因和性质的不同,铅锌矿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铅锌矿类型。 1. 硫化铅锌矿 硫化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矿石。硫化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黄铅矿、闪锌矿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硫化铁共生,形成硫化铁铅锌矿矿床。硫化铅锌矿矿床常见于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常常与岩浆活动有关。 2. 氧化铅锌矿 氧化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氧化物或氧化物和水合物混合物形式存在的矿石。氧化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锌铅矿、针铅矿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氧化铁共生,形成氧化铁铅锌矿矿床。氧化铅锌矿矿床常见于氧化带和风化带,常常与地表水和大气中的氧气有关。 3. 碳酸盐铅锌矿 碳酸盐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矿石。碳酸盐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菱铅矿、白云石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碳酸盐岩共生,形成碳酸盐铅锌矿矿床。碳酸盐铅锌矿矿床常见于沉积岩中,常常与海水中的碳酸根离子有关。

4. 硫酸盐铅锌矿 硫酸盐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的矿石。硫酸盐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铅锌石、角铅矿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硫酸盐岩共生,形成硫酸盐铅锌矿矿床。硫酸盐铅锌矿矿床常见于热液沉积和变质岩中,常常与热液活动有关。 5. 硅酸盐铅锌矿 硅酸盐铅锌矿是指铅锌矿中主要以硅酸盐形式存在的矿石。硅酸盐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有硅锌矿、硅铅石等。这种类型的铅锌矿一般与火山岩共生,形成硅酸盐铅锌矿矿床。硅酸盐铅锌矿矿床常见于火山岩中,常常与火山喷发有关。 总结起来,铅锌矿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成因和性质。了解不同类型的铅锌矿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铅锌矿,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勘探和选矿工作,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主要铅锌矿

我国主要铅锌矿 新号编号矿床名称地理位置矿床类型Pb Zn伴生组分542p537小阳冲锌铁矿安徽繁昌县热液型7.34 539p534李湾铜(铅锌)矿安徽贵池县夕卡岩型8.0815.79Mo 540p535黄山岭铅锌矿安徽贵池县夕卡岩型2.43 2.19Cd,Cu 533p528温家桥铅矿安徽怀宁县热液型 1.550.22Mo,Cu,Cd 549p544岭脚铅锌矿安徽绩溪县热液型 3.26 1.39Cu,Ag,Sn 532p527银沙多金属矿安徽金寨县热液型 1.5 1.58Ag 531p526银水寺铅锌矿安徽金寨县夕卡岩型1.57 1.59Cd,Ag 538p533打银山铅锌矿安徽庐江县陆相火山热液型1.33 1.15Ag 537p532岳山银铅锌矿安徽庐江县陆相火山热液型0.71 1.58Cu,Fe,S,Cd 536p531三堡铅锌矿安徽祁门县热液型 1.66 2.88Cu,Ag 541p536五昌庙铅锌矿安徽青阳县夕卡岩型 2.79 6.84Cd,Ag 543p538金银山锌矿安徽铜陵县夕卡岩型5.79Fe,Co,Ge 545p540桃园硫铁(铅锌)矿安徽铜陵县热液型 1.152 1.724Au,Ag,Cu 534p529野鸡冲铅锌矿安徽铜陵县热液型 2.98 3.04Cd,Ag 535p530新桥铜硫铁(铅锌)矿安徽铜陵县热液型2.477.4 544p539张家冲铅锌矿安徽铜陵县陆相火山热液型 1.14 1.04Cu,Fe,Ag,Au 546p541依坑铅银矿安徽歙县热液型 2.33 547p542九亩岳铅锌矿安徽休宁县热液型0.89 1.98Cu,Cd,Ge 548p543小贺铅锌矿安徽休宁县热液型 1.6 1.4As,In,Cd 83p084旺泉峪铅锌矿北京怀柔县热液型0.898 1.797Ag 81p082大榆木沟铁铜锌钼矿北京门头沟区夕卡岩型 2.01 84p085银冶岭银(铅锌)矿北京密云县夕卡岩型 1.318 1.55Cu,Au,Cd 85p086宁村圣水头多金属矿北京密云县热液型0.582Au,W,Ag 82p083万庄金(铅)矿北京平谷县热液型 2.36 80p081岔道铅锌矿北京延庆县夕卡岩型2 2.73 86p087霹破石铅锌矿北京延庆县夕卡岩型2 5.8Fe

我国铅锌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浅析

我国铅锌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浅析 近年来,中国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其中,铅、锌的消费量也增长迅速。铅锌矿产在我国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泛,铅锌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扩大,它被广泛运用于汽车制造行业、建筑交通运输行业和电信行业。可以说,铅锌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确划分矿床类型对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评价十分重要。就我国铅锌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本文作了浅析。 标签:铅锌矿床类型地质特征 铅锌矿床是有色金属矿床之一。该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形成,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世界铅、锌资源十分丰富,其产量仅次于铁、铝、铜,而中国铅、锌资源量在世界排名中靠前。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从有历史记载以来,铅、锌资源就在人类经济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5 800年前,埃及人就用铅铸造神像;5000年前,中国人就用铅铸钱币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应用相当广泛。 近年来,由于海相火山作用、层控理论和多成因观点被较早引进,以及现代洋底热水成矿作用的观察,包裹体、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测试成果的综合研究,使铅锌矿床分类日趋完善。 1根据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其具体可被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热水溶液形成的矿床,成矿介质是热水溶液。按成矿温度可分为:300-500°C高温热液矿床(火成岩体内外接触带及浅变质岩内),深度变化大,一般3-4公里。200-300°C中温热液矿床,具有高中温矿物组合,深度变化大,一般1.5-3公里。50-200°C低温热液矿床,形成深度一般为2公里左右,形态变化大。 (2)同生矿床:是针对各种层状、似层状金属矿床尤其是争论较多的金属硫化矿床提出的一种矿床成因假说。认为矿床是在同生作用形成的,包括沉积或火山--喷气--沉积作用等形成的矿床,时间和成因上和围岩相同或相似(准同生矿床)。 (3)沉积-改造矿床:是指在沉积成岩形成矿源层(体)后,经后期主要是经地下(深潜)热水的改造,使成矿物质溶解、活化、转移,沿构造迁移至有利的容矿部位重新沉淀,进一步富集形成的矿床。 (4)层控矿床:局限在某一固定地层单位的矿床,矿体的局部产状可以严格地与地层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可以斜交或穿插层理。其物质来源一般是多来源的,成因以沉积和多来源为主,具有外生与内生的某些特点,以兼有同生和

铅锌矿选矿工艺

铅锌矿选矿工艺 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广泛应用于照明、建筑材料、汽车电池等领域。铅锌矿的选矿工艺是将原矿中的有用矿物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本文将对铅锌矿的选矿工艺进行介绍。 一、铅锌矿的性质和分类 铅锌矿是指含铅和锌的矿物,常见的有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菱锌矿等。这些矿物的性质不同,但一般来说,铅锌矿的硬度中等,比较脆,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根据铅锌矿中铅和锌的比例以及矿石的颜色和纹理,可以将铅锌矿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黄铜矿是一种铜、铅、锌共存的硫化物矿物,通常为金黄色,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菱锌矿则是一种碳酸盐矿,通常为无色或白色,具有玻璃光泽。 1. 重选法 重选法是铅锌矿选矿的常用工艺之一,它采用物理方法将原矿中的有用矿物与废弃物分离。重选材料沉降速度不同,利用溶液中的流体力学作用将沉降速度较快的重选材料分离出来。 重选法的过程包括原矿的磨矿、分级、浮选和压实,其中的浮选是最关键的步骤。在浮选过程中,通过喷射泡沫(如空气、氧、燃料油或油脂等)来使有用的矿物质浮在液体表面上,从而得到浮选材料。 重选法的优点是处理量大,处理效果较好,但后期处理费用高。 浮选法是将有用矿物通过空气或气泡的浮力升上水面,再消除液面的水洗过程,从而达到分离矿物的目的。 铅锌矿选矿中,浮选法通常是用来分离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矿。浮选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或碱性物质,可以使黄铜矿上浮更快,加速分离,从而提高选矿效果。 磁选法是利用矿物磁性差异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的工艺。对于一些含铁的铅锌矿,可以采用磁选法去除废弃物和矿物中的铁,同时提高铅锌矿的品位。 磁选法需要分别对废弃物和矿物进行磁性差异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磁选流程,以保证矿物被完全分离。磁选法的优点是选矿效果好,但对于硫化物矿有限。 三、总结

会泽铅锌矿类型

会泽铅锌矿类型 会泽铅锌矿是中国云南省会泽县的一座重要的铅锌矿床,属于石英脉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其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下面将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性质、成因机制和开采利用等方面介绍会泽铅锌矿的类型。 矿床地质特征: 会泽铅锌矿位于华南造山带的中段,地处滇中地区,是该地区的重要金属矿床之一。矿区主要由构造岩基底的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矿床主要发育在构造岩基底的断裂带和褶皱带中,矿体呈脉状或层状分布。矿体走向大致为北北东-南南西,倾角一般较大,矿体规模较大,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矿石性质: 会泽铅锌矿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铅矿、闪锌矿等。黄铅矿是铅的主要矿石,其化学成分为PbS,硬度为2.5-3,呈铅灰色,有金属光泽。闪锌矿是锌的主要矿石,化学成分为ZnS,硬度为3.5-4,呈黑色,有半金属光泽。这些矿石矿物在会泽铅锌矿中以脉状或层状分布,有较高的品位,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成因机制: 会泽铅锌矿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热液是地下岩浆上升过程中释放出的高温流体,其中富含金属元素。在地壳深部,热液通过断裂带和裂隙进入地表,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作用,形成矿床。会泽

铅锌矿的形成主要受到构造和岩浆活动的控制。在构造带和褶皱带中,断裂和褶皱的活动为热液的上升提供了通道,使其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开采利用: 会泽铅锌矿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矿床之一,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矿床规模大,矿体赋存较为集中,品位较高,适合大规模的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矿石经过选矿和冶炼等工艺流程,可以提取出铅和锌等有用金属。铅广泛应用于电池、合金、防腐等行业,锌主要用于镀锌、合金、电池等领域。会泽铅锌矿的开采利用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泽铅锌矿是一座重要的铅锌矿床,属于石英脉型矿床。该矿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矿床地质特征明显,矿石性质良好,成因机制清晰,开采利用广泛。在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中,会泽铅锌矿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铅锌矿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铅锌矿的矿床类型主要 分为主要矿化类型和次要矿化类型两大类。下面将对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进行详细 论述。 广西老厂铅锌矿主要矿化类型为层状矿体。这一类型的矿床主要分布在凤山-北海-钦州、来宾-环江-东兰和浦北-涠洲-南宁等地。层状矿体是指矿石以层状形式发育的矿床, 矿石与围岩有明显的接触。老厂铅锌矿属于层状矿体类型的矿床,其矿石主要以黄银矿、 铅锑银矿和黄铅矿等为主要矿石。层状矿体的矿石赋存于不同的岩层中,通常在同一岩性 的不同层位上出现。在老厂铅锌矿床中,矿石的分布主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岩性变化有关。层状矿体的矿石赋存形式有层状、脉状、接触带状和裂隙状等。 广西老厂铅锌矿次要矿化类型有岩脉状矿体和溶蚀矿体。岩脉状矿体是指矿石以岩脉 状形式发育的矿床,常见的矿石有伊利石、方解石等。老厂铅锌矿床中也有岩脉状矿体的 存在,其中岩脉状矿体具有较高的成矿富集度和矿石品位,是较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 溶蚀矿体是指矿石以溶蚀方式发育的矿床,市辖区常见的矿石有钙铁矿、菱铁矿等。老厂 铅锌矿床中也存在溶蚀矿体,该类型矿体主要形成于岩溶作用和热液作用的共同作用下。 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多样,其中以层状矿体为主要类型。该类型矿床主要赋存 于碳酸盐岩、火山岩、沉积岩等地层中,矿石的赋存形式有黄银矿-铅锑银矿、黄铅矿-方 铅矿等。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地质构造和岩性变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老厂铅锌矿矿 床的形成主要与地球动力学、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等因素有关。 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主要包括层状矿体、岩脉状矿体和溶蚀矿体等。这些矿床 类型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赋存形式,为广西地区的铅锌矿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矿石来源。研究和认识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该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全州县上塘村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

广西全州县上塘村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 广西全州县上塘村铅锌矿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型矿床。在地球科学领域中,铅锌矿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其主要供应原材料用于电池、合金、涂料等行业。而上塘村铅锌矿就是广西地区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本文将对其成矿地质特征展开描述。 一、地理位置与地质背景 广西全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属于北部湾盆地内陆部分,是钦南平原南端。上塘村铅锌矿是全州县内的一座大型矿床,位于南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断裂带上。该矿床是由一系列口蚀斑岩矿床组成的,矿区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 二、矿床成因 上塘村铅锌矿主要是由石英斑岩型、变质交代型、剪切蚀变型三种类型的铅锌矿石组成的。其中石英斑岩型铅锌矿主要以菱锌矿和白钨矿为主,而变质交代型和剪切蚀变型则以黄铁矿、闪锌矿、菱锌矿、石英等为主。从成矿时间来看,上塘村铅锌矿约形成于1.8亿年前的中侏罗世。 矿床内部成因标志特征是变温、物理自流及氧化。铅锌矿床在了解其成因特征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该矿床的岩性,因为岩性将对铅锌的富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岩体内部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化学结构,对铅锌等金属元素的富集也有着重要的

影响。 三、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上塘村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构造特征主要为南北向的花岗岩断裂和岩体的褶皱构造。南北向的花岗岩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也是铅锌元素从上地壳下降到下地壳的重要通道。而岩体的褶皱构造,则为铅锌矿的富集提供了更多的物理环境、通道和空间。 四、矿区矿化特征 上塘村铅锌矿的矿石类型主要分为氧化铅锌矿石和硫化铅锌矿石。其矿脉类型则包括了角蚀矿脉、层状矿脉、簇斑状矿脉、集生状矿脉和块状矿体等,而氧化铅锌矿石和硫化铅锌矿石主要分布在矿床的两侧。铅锌矿物在岩浆侵入过程中,沉积到岩浆带的各个角落中,从而形成多样化的矿脉类型。 五、矿床发现与开采历程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上塘村就被察觉为一座具备铅锌矿床潜力的地区。经过多年来的勘探活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铅锌矿石,包括氧化铅锌矿和硫化铅锌矿等。在20世纪90年代,上塘村铅锌矿被证明为一座大型铅锌矿床,并投入了商业开采阶段。 总之,上塘村铅锌矿是一座地质领域十分重要的矿床,由石英斑岩型、变质交代型、剪切蚀变型三种类型的铅锌矿石组成,

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1959年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按成因划分为内生与外生两大类。内生矿床按其生成的温度下降顺序分为8个建造。其中,建造1~3为高温矿床,建造4~7为中温矿床,建造8为低温矿床;外生矿床只有一种建造,即菱锌矿-白铅矿-铅矾建造。 1979年涂光炽对我国铅锌矿床作了成因分类:①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②与海相、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③与沉积作用、沉积改造作用及后成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 ④与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⑤砂铅矿床。 1983年王育民将我国铅锌矿床类型分为“四系十二型十九式”。

1989年涂光炽等在《中国矿床》专著中对中国铅锌矿床进行综合因素的分类,这个分类方案是根据中国地质条件,在全面考虑铅锌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含矿岩系、物质组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基础上,以含矿岩系和主导成矿作用命名的方式,划分出了8个类型,即花岗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碳酸盐岩型、泥岩-细碎屑岩型、砂砾岩型。该分类的优点在于含矿岩系集中地反映了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和形成方式等,是对过去以矿床围岩命名的发展,也有利于找矿,具有特色。 上述8类铅锌矿床的基本特征如下: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因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类,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矿床。它们可能是花岗岩类结晶分异的气液产物,但也可能是成岩后在另一次地质事件或地壳运动中受到地下热水(大气降水成因为主)的活化淋滤,使花岗岩类中的分散成矿物质富集起来形成的矿床。 这类矿床可与中性、中酸性、酸性或碱性侵入岩有关。岩体可大可小。一般的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密西西比型_MVT_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型(MVT) 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 锌资源量的20 %左右。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6 个方面: 1)MVT 铅锌矿床研究范围逐渐扩大, 在全世界发现了诸多相关矿床, 多归为其亚类; 2)提出该类矿床主要分布在造山带的前陆盆地、逆冲推覆带等构造挤压环境, 少数产于陆内伸展环境, 改变了MVT 矿床与板块构造无关的观点; 3)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和古地磁测年技术广泛应用, 获得了大量成矿年龄数据, 表明MVT矿床 主要形成在显生宙石炭纪-早三叠纪和白垩纪-第三纪两个时期, 与地球演化史上全球尺度的 板块会聚时间密切相关; 4)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了成矿流体温度主要为90~ 150 °C , 盐度 w ( NaCl eq) 为10%~ 30%, 成矿流体具有盆地卤水特征, 卤水源自近地表蒸发海水或围岩蒸 发盐, 同位素资料反映Pb 来自地壳岩石, S 来自地壳岩石或沉积物中残留的硫酸盐。成矿流体驱动机制包括构造挤压和重力驱动两种; 5)古地磁和生物化学标志物判定, 单期热液活动可能持续几千到几万年, 而整个矿床形成可能持续几个到十几个百万年; 6)矿质沉淀机制 主要有3 种: 流体混合、硫酸盐还原和还原硫机制, 不同成矿环境可能受不同机制控制。 简介

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是指赋存于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中, 且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一 类铅锌矿床, 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 Leach et al. , 2005) 。根据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元素组合的不同, 可细分为砂岩型( Sandstone- type, SST)铅矿、砂岩型铅锌矿、密西西比河 谷型( Mississippi Valleytype, MVT) 铅锌矿、沉积岩容矿块状硫化物型( Sedimentary exhalativ e, SEDEX) 铅锌矿4 类。其中, MVT 铅锌矿是指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成因与岩浆活动无 关的浅成后生层状铅锌矿床, 是在50~ 250 °C条件下从稠密的盆地卤水中沉淀形成的 ( Leach et al. , 1993) , 因其代表地区位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得名( Leach et al. , 2005) 。 MV T 矿床具有以下基本特点(表1;Leach et al . ,1993 ; 2005) : ①矿床产出于造山带边 缘前陆环境或靠近克拉通一侧的沉积盆地环境; ②容矿围岩以白云岩为主,仅有少数矿床产 于灰岩中; ③矿床具有后生特征,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 ④可发育层控的、断层控制以及受喀斯特地形控制的矿体,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可以为层状、筒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 ⑤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仅 在少数矿床/ 矿区发育重晶石和萤石,个别矿区发育有含银或者含铜的矿物; ⑥硫化物通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