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设备技术要求-检验科质量手册

实验室设备技术要求-检验科质量手册

实验室设备技术要求-检验科质量手册
实验室设备技术要求-检验科质量手册

实验室设备技术要求

5.3.1概述

实验室设备是实验室进行检验的先决条件之一,实验室应配备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所需的标准物质、消耗品、试剂。本科制订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和检验设备的控制程序,通过对检验设备的控制,确保检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5.3.2职责

5.3.3.1总务科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5.3.3.2仪器设备保管人负责所管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5.3.3.3仪器设备使用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

5.4.3.4综合管理组负责仪器设备档案和记录管理。

5.4.3.5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5.4.3.6总务科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建档、检定、校核等。

5.3.3要求

5.3.3.1仪器设备的配备

本科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配备足够的符合检验所要求的所有采样、测量和检验的设备。用于检验的各种设备均应定期进行校准/检定、维护、管理、以达到要求准确度。

5.3.3.2设备采购和验收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

各项目负责人根据工作要求提出设备申购计划,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设备的用途、效益和技术性能进行论证,报本科主任批准后,由总务科负责采购。新购仪器设备须由采购人员会同使用部门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3.3.3仪器设备的管理

a.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流转应受控。

b.设备在投入工作前应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检验仪器设备与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图见附件11所示)

c.所有在用计量仪器设备,均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定期校准或核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用于检验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每台仪器设备及其软件,应加以唯一性标识,注明设备名称、内部编号、设备保管人。

e.所有在用计量仪器设备应用“三色标识”(合格、准用、停用)表明其受控及校准状态,标识上要表明仪器设备编号、校准日期、有效期、校准单位等。其他辅助设备以性能状态标识,用“正常”和“不正常”表示。

f.应建立和保存每一台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记录,档案记录要齐全。该记录至少应包括:

——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制造商的联系人、电话。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

——仪器设备接收日期、使用日期、接收状态(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存放地点。

——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

——对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规范的核查。

——检定或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和设备在二次维修/校准之间需进行的维护检查的次数。

——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的维护(适当时)。

——仪器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

——设备使用年限(适用时)

5.3.3.4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a.编制设备作业指导书,规范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程序,设备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并做好使用记录。设备的作业指导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应便于操作和管理人员取用。

b.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应按程序和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执行,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被污染或性能退化。由授权人员使用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指导书对特殊的如化学、放射性、生物材料的进行安全操作及处理。

c.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均应停止使用并加贴标签以清晰表明该设备已停用,并由检验人员核查其对先前检验的影响并实施本手册4.9条款中的程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

序。

d.停用设备修复后,需对其进行校验或性能检查,各项技术参数及性能恢复正常,则可重新投入使用。

e.仪器设备经维修已无法满足测试要求,应由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员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申请降级或报废处理,在设备报废处理时应保证设备受污染的部分得到妥善处理。

f.当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或已被修理、维护过,在返回实验室中重新使用前,由设备负责人在下次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确保其性能已达到要求。

g.当使用外借设备时,由总务科与对方办理租借合同并确保外借设备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

5.3.3.5如果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检验设备进行收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数据,实验室应保证:

计算机软件,包括机器设备内置的软件,应有文件记录并适于实验室使用。

制定并实行相应程序,以随时保护资料的完整性。

应对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操作条件,以随时保护资料的完整性。

应对计算机程序和常规操作进行充分保护,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维护或破坏。

5.3.3.6如果需要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信心,则这种检查须按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程序进行。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

5.3.3.7如果校准/检定产生一系列校正因子,实验室应确保其备份(如在计算机软件中)得到及时地正确更新。

5.3.3.8有措施保护检验设备,包括硬件、软件、标准物质、消耗品、试剂和分析系统,避免发生使测试结果失效的调整。

5.3.3.8

5.3.4支持性文件

5.3.4.1《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5.3.4.2《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5.3.4.3《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5.3.4.4《计算机管理规定》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

质量和技术记录-检验科质量手册

质量和技术记录 4.13.1概述 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和检验过程的记载,是质量活动可追溯的依据,是本科检验工作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客户、法定机构、认可机构需要的客观证据。本科制定、实施并保持《记录管理程序》,对记录的范围、类别、填写、修改、收集、编目、归档、存取、存放、维护和处理等进行控制,为证明检验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提供证据。 4.13.2职责 4.13.1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记录格式的审核和批准; 4.13.2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记录格式的审核,主任批准; 4.13.3本科质量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参与者负责记录的规范填写;4.13.4综合管理组负责记录的建档、编目、收集、保存和处理。4.13.3要求 4.13.3.1记录控制的范围、分类、标识 凡证明检验工作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技术记录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质量记录都属于控制的范围。 按记录的性质和来源,可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两大类—— 质量记录:包括与查阅记录;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客户服务与申诉;合同评审;质量改进记录;文件控制;人员培训及能力记录;设备维护(含内部或外部的校准记录);批次记录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

文档、供应品的证书及附件;差错/事故记录及应对措施;客户档案和意见等与质量活动相关的记录。 技术记录:检验申请表(包括患者的表格和病历)检验结果和报告、检验程序、现场采样(检验)记录、原始分析记录;各项活动工作单(记录)和核查表;校准函数和换算因子;质量控制记录;外部质量评审记录/实验室间的比对;客户提供的数据以及其它表格式表明达到某种质量和过程参数要求的活动记录。 c.各式记录表格均应有唯一性标识,记录表格的标识方法见《文件控制程序》。 4.13.3.2记录的格式和内容 各种记录须有固定的表格,不得随意用空白纸记录,记录的格式应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统一格式(见第四层文件—质量和技术记录表格),表格栏目应满足质量活动或技术活动的相关因素描述的需要;未有规定的由有关项目负责人设计,技术记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质量记录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报主任批准后执行。 记录内容应包含足够的信息,记录所完成的质量和技术活动,以便识别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和追溯检查。检验记录还须包括采样人员、从事各项检验的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 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须在工作的同时予以记录,并有明确标识,使其可以识别为属于某具体任务。 4.13.3.3记录的填写、修改和校核 记录由有关执行人员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项目完整,内容真实,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

检验科质量管理手册-科室规章制

XXXXXXXXXXXXX 中医医院检验科 《质量管理手册》二○一八年一月

目录 科室规章制度 (3)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3)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3) 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4) 五、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4) 六、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4) 七、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5) 八、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5) 九、仪器管理制度 (6) 十、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6) 十一、检验科登记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检验科卫生制度 (6) 十三、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7) 十四、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7) 十五、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7) 十六、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8) 十七、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8) 十八、检验师职责 (9) 十九、检验士职责 (10) 质量安全管理重点与指标 (11)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2)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文件 (12) 检验工作制度 (12) 临床检验科质量管理规范 (16) 病理科临床科室联席会制度 (17) 检验科室间质评不合格的项目、分析处理、和改进措施 (17) 室内质量控制文件规范 (18) 检验科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 (27) 检验项目的有关程序 (28) 检验科标本验收规定及对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32) 检验科质量管理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3) 特殊项目审批许可 (34) 开展医疗新技术、新技术准入制度 (34)

科室规章制度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检验科质量管理及监督记录文本

检验科质量管理与监督记录 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〇一六年度

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一、质量管理 1、科主任负责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应有适宜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进行检验数据管理,存在问题有分析、处理程序及改进措施,有记录文件。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全员参与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员工知晓指控要求、程序与方法。 4、制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对特殊检测项目和新技术、新业务实施准入管理、有制度、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有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检查项目。 二、工作规范 1、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经批准的准入项目,开展特殊检查的实验室应有验收、准入程序,工作人员有上岗资格证明文件、应建立实验项目临床应用指南或手册,定期更新,对本院尚未开展或条件不具备的部分检验项目应有规范的外送运行机制,并签订有保障合同或协议及委托合同或协议,有检查服务项目清单,能够提供24h急诊服务,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科室布局与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有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有废弃物处理程序,并落实到位,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实验室废弃物、尖锐器具的处理应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具有生物危害标志,使用正确。 3、有室内质控制度及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参与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有记录,有EQA回报不及格结果的处理程序,有工作记录,检测

最新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资料

精品文档 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的检验医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加强检验科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检验医学水平的首要问题,全面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检验科管理的需要,也是实际的需要。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对于检验科来说,主要工作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其最终成果主要是体现在检测报告上。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化验报告,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与认可,是检验科学建设的核心问题。 为了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报告的质量要求,仅仅靠对实验标本本身的控制是不够的。因为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诸如,医护人员对项目的了解,标本采取过程各环节控制仪器设备、仪器设施是符合实验要求,量质溯源,样品管理,检验方法,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为了保证实验报告的质量,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控制范围应涉及标本检验的全过程,也就是以体系的概念去

分析、研究上述质量形成中各项要素(包括直接的与间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接的因素)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处理好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和配合。实验室必须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规律,及时分析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注意解决在内外环境变化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使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行。换言之,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体系,使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使检验结果始终保持可靠。 质量体系的构成 按照质量体系的概念,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四部分组成。 1、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 式建立的职责权及相互关系。组织结构的本质是实验室职工的分工协作关系,目的是为了实现质量方针、目标、内涵是实验室职工在职、责、权方面的结构系统。组织结构对实验室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人员明确规定其责任、权限的关系,从整体的角度正确处理实验室上下级和同级之间职权关系,把质量职权合理分配到各个层次及部分,明确规定不同部分、不同人员的个体职权,建立起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协调配合的质量职权结构(制定每个岗位职责范围)。 2、程度: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称之为程序。

检验科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检验科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一项检验从医生提出申请到检验报告单发出,有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的一系列程序,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得到良好的检验结果,应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即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或各个环节,以及检验的全过程。 一、主要步骤 完成上述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至少有10 个基本步骤。 1.有专人负责全面质控工作。 2.对工作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普及质控知识。 3.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质控方案得以实施的保证。 4.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5.有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 6.仪器量器的定期鉴定、校正和正确使用。 7.实验用水、试剂、质控品及校准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8.所采用的各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等技术性能良好。 9.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常规开展室内质控,对失控结果及时采取相应 的处理措施。 10.参加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或能力比对检验,认真分析回报结果,对失控的 项目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二、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结果受到许多非病理因素的影响,如由于饮食、性别、年龄、活动、昼夜节律等引起的生物学变异;药物可能对分析物组成或分析本身的干扰;标本采集、处理不当,而发生溶血、水分蒸发或使标本被污染等;申请单填写不清楚、不完整,标本编号错误等。这些分析前因素可能引起比分析误差更大的问题,必须严格控制。所有的标本采集者(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护士、医生)都必须接受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培训。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通过严格的分析前和分析中质量控制产生的检验结果,仍然可能由于结果的传递和解释而产生误差。良好的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可极大地减少结果传递的误差,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误差。由经过培训的检验师对检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解释,并考虑以下问题:该结果正常吗?是否与前次结果明显不同?是否与临床信息吻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进一步的实验检查

XX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一、质控内容:从临床医生申请实验开始至实验室完成检测,以及登记和发出报告的全过程中一系列保证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二、质控方案: (一)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清楚工作程序,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通晓仪器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 (2)仪器的校准:首先,lH750长期使用原装配套试剂和标准液,每年对仪器校准一次。同时,测新鲜血样,并用此血样结果校准其他血球仪并作记录。 (3)仪器的质控:每日先用lH750的配套质控品测WBC.RBC.Hb.PLT四项作日间质控,用多规则(1 2SD警告、2 2SD失控、1 3SD失控、10X失控)判定,如在控,正常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如失控需分析原因纠正后再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并作记录和绘制质控图。同时,每日测新鲜血样一个,用此血样对比其他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结果差率小于总误差。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表1-2-17。 (4)比对:WBC.RBC.Hb.PLT四项按检验项目检测系统间的比对程序每季度比对一次。要求结果偏差不超过1/2PT,参照(CLIA'88)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P80表1-2-18 (5)室间质评——参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及时分析结果。 (6)标本的采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标本质量。 2、分析中质量控制 检测前标本要充分混匀,严格按操作规程上机检测。 3、分析后质量控制 发报告前认真核对每项结果,不明原因异常结果与临床沟通并作记录。凡WBC<3.5×109/L 或>20.0×109/L、RBC<3.0×1012/L、HGB<100g/L、PLT<100×109/L或>400×109/L的结果无明显诱因者,复查并涂片镜检,组长审核。 附血涂片及分类的质量控制:a推制薄厚适宜、分布均匀有头体尾无空泡的血涂片并迅速干燥 b 尽快染色并根据温度控制染液浓度 c 分类时选择体尾交界处并遵循一定方向连续进行如“城垛式”,不遗漏和重复视野并全部记录白细胞 d 计数100个细胞。 (二)尿液分析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仪器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 (2)标本的采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宜新鲜随机中段尿,避免污染,不加防腐剂保正标本质量。 (3)尿液分析质控程序(标准条每日一次,质控物同批号每周一次) 1.用质控物进行质控 超出质控范围在质控范围内 进行第2步开始进行标本测定 检查质控物是否失效、是否正确储存、是否污染 是这些问题没有明确说明

检验科质量手册通用版

本手册依据CNACL201-99“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规定而制定的,它阐述了XXXXXXXXX(单位名称)的质量方针,并对XXXXXXXXX(单位名称)的质量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适用于XXXXXXXXX(单位名称)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 本质量手册2000-1版已经审定,现予批准,并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批准人: 批准人职称: 批准日期:

目录 章节号题目页码第0章 1 批准页(1) 2 修改页(2) 3 目录(3)第1章前言 1.1 概况(4) 1.2 名称和地址(5)第2章质量方针、目标(6)第3章质量手册的管理和修改(9)第4章组织和管理(11)第5章质量体系(17)第6章人员(25)第7章实验室设施和环境(27)第8章实验仪器和标准物质(29)第9章量值溯源和校准(31)第10章检验方法(33)第11章样品管理(39)第12章记录(40)第13章报告和证书(41)第14章分包(42)第15章仪器、试剂的供应(43)第16章抱怨及申诉(44)附件 1 程序文件目录(45)

1.1概况 XXXXXXXXX(单位名称)成立于XXXX年, 负责XXXXX工作,工作地点在XXXXX,有独立的工作场所、财务管理和通讯设施。 以下为已开展的工作简介。 随着XXXXXXXXX(单位名称)任务的逐渐增加和明确, 为提高上述工作的质量, 使之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XXXXXXXXX(单位名称)近几年来一直在争取并积极创造条件使XXXXXXXXX(单位名称)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中国国家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标准。 XX年以来制定的各版XXXXXXXXX(单位名称)质量手册及工作程序文件是XXXXXXXXX(单位名称)全体人员努力的结晶。各级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依此手册为准则,开展各项工作并使之不断完善。

7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与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与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与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与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与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与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与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与行

检验科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规范质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1、质量管理制度用以监控和评价每个方法的分析过程质量,确保病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室的场地和环境条件必须与提供的检验服务相适应。 3、使用良好的测定方法、设备、仪器、试剂、材料和辅助品,保证获得准确而可靠的检验结果。 4、操作人员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或接受良好的培训,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5、建立操作手册,按此手册进行检验操作。所有操作手册必须由实验室主任认可、签名和注明日期。方法的任何改变都必须由主任认可、签名、注明日期。 6、在引用新方法对病人样品检验前必须建立或认可每个方法的下列操作特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回收试验、特异性,病人检验结果的可报告范围、参考范围等。并建立校准和控制方法。新方法的材料应完整。由主任认可、签名后方可生效。 7、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功能检查,并建立仪器操作手册以使设备、仪器和检测系统保持完善的实验性能,保证准确和可靠的结果和报告。 8、明确在标本采集前对病人的要求,保证收集符合要求的标本。建立标本采集、运送、接收、登记及处理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分析前标本准确无误。 9、按照检验申请单(书面或计算机打印)申请的项目作检验。检验申请记录须保存2年以上。 10、采用国标标准真空采血系统,应用静脉血进行实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及操作者安全。 11、定期进行校准和校准确认,在校准确认中没有符合实验室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必须重新校准并做好记录,备案。 12、各专业组制定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所需的质控品的类型、使用频率、使用的控制规则、靶值和控制范围。每天报告病人检验结果前,质控结果必须在控制下。失控必须有记录,有纠正措施。保留所有质量控制工作的记录,保存期2年。质控品和校准品结果不在实验室建立的可接受范围内时应对最后一次可接受控制结果以后或者这次失控的所有病人结果作评价,确定这些病人结果是否受影响;实验室

检验程序-检验科质量手册

检验程序 5.5.1概述 科学的检验程序是保证检验工作的关键,本科对开展的检验活动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规范管理,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5.2职责 5.5.2.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程序的批准,保证所有与检验工作有关的检验作业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现行有效。 5.5.2.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内部规程的确认; 5.5.2.3检验室负责检验程序的选用,并根据检验工作的需要编制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 5.5.3要求 5.5.3.1总则 本科对检验工作的各直接过程,包括检验过程、检验原始样品选择/提取和处置过程、环境控制过程、设备操作维护方法等,视其需要由各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该程序应符合实验室服务用户的要求。提倡使用在已出版的公认的/权威的教科书中、经同行评议的书刊或杂志中,或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法规中所明确的程序。如果使用的是内部的规程,则应确认其符合相应的用途并形成文件。 实验室只用经确认的程序来验证所使用的检验程序适合预期用途。实验室应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检验程序使用前进行评审,并在每年的管

理评审前对所用检验程序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应归档记录。 对检验人员所需的程序文件、检验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控制,保证其现行有效,并分发给相关工作人员;设备操作规程、检验细则等作业指导书应已实验室工作人员易于理解的语言编写并方便使用。 如果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符合a、b二项要求,其描述可作为实验室操作的程序,所使用的语言应被实验室工作人员所理解,则检验程序应部分或全部以此说明书为基础来制定。任何偏离应经过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审并由各相关可是负责编写作业指导书。 每个新版检验试剂在试剂或程序发生重大变化时,均应进行性能和适用性检查。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使用科室对生物参考区间的评审,如发现某一特定参考区间对参考人群不再适用,则需调查研究,如必要应采取纠正措施。在实验室更改检验程序或检验前程序时,如需要,也应对生物参考区间进行评审。 5.5.3.2检验过程应严格执行标准规范的要求,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对检验程序产生偏离时,需按《允许偏离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5.5.3.2本科在检验工作中选择检验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 a.客户对检验程序有要求时,优先采取满足客户要求并且适用于所进行测试的程序,包括取样方法,但若此方法已过时或不适用,应通知客户。 b.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应首先选择已在国际、区域性或我国标准中颁布的检验程序。

最新版检验科岗位职责

检验科 检验科工作职责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2.负责提供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专业的监测报告。 3.保证临床检验报告的准确、及时和信息完整,保护患者隐私。提供临床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 4.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仪器、试剂和耗材,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项目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5.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对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质控数据管理要求等严格控制。绘制质量控制图。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6.参加经卫生部认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检验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监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对于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7.将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与其他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或者用其他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检验科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型、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并有质量保证措施。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8.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9.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医院检验科质量手册(标准版)

科室:检验科文件名:质量手册试行 起草:xx xx 文件编号:共页 xx 科室初审:xx 组长审核:批准:执行日期: 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 编制:xx xx xx 审核: xx 批准: xx 生效日期:2012年01月01日 xx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授权书 为确保检验科的运作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现授权给本院检验科负责本院的医学检验工作,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由法人单位承担。 授权检验科主任xx负责检验科的日常运作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本院对检验结果的公正性、独立性不进行不恰当的干预,同时要求院属各相关科室对检验科的工作予以配合。 xx市人民医院院长: 年月日

批准令 本手册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规定而制定,它阐述了xx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对xx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适用于xx市人民医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本手册已经审定,现予批准,并于批准之日起生效。 批准人签字: 批准人职务:xx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批准日期:年月日

01目录02 修订

序号文件编号页码需更改的内容更改内容批准人批准日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03 检验科概况

xx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多次被卫生部和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评为优秀实验室,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承担着医院门诊和病房1200余床位的日常临床检验工作。 全科下设临检、生化、免疫、发光免疫、微生物、血液与凝血、门诊、PCR、急诊等专业组;现有工作人员48人,学历组成为本科11人、本科在读8人,大专22人、中专14人;拥有诸多国内外先进检测设备与实验仪器,可开展400余项检验项目。 为了不断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检验科在每个专业设立了技术关键岗,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医疗、科研、及教学队伍。同时承担着蚌埠医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为全省各地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现代化检验医学人才。此外,我科注重学术氛围的培养,积极策划并组织了多次省内、外检验学界的大型学术会议,为检验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人文与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我科管理过程中。在人员管理上,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让每位职工都可因尽职而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回报,尤其重视对青年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为了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检验科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检验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学习,科室每周开设业务讲座。在质量管理上,检验科始终将优良的质量和服务视为检验工作的生命。本着“规范、高效、准确、真实”的原则,我科建立了一整套质量控制和服务管理体系;为了衡量自身质量水准,我科各专业组定期与省内各大实验室进行横向质量对比,并得到了省内同行的好评。在经济管理上,我科引入竞争、成本核算等科室经营管理机制,率

检验科部门职责-检验科质量手册

检验科部门职责 (一)质控组 1、在质量负责人领导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协助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 3、组织各部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实验室间能力验证/比对、工作质量内部校核的组织实施。 5、负责检验人员考核、取证组织工作。 6、协助质量负责人实施预防措施。 7、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8、完成相关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和归档前管理。 9、配合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0、提供本部门有关的报告资料,并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二)综合管理组 1、负责编制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负责检验标准、规范的收集、整理和分发。 3、负责文件的收发、处理、督办。 4、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发控制。 5、负责采购工作的实施 7、负责仓储管理 8、负责存档资料的管理工作。 9、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

10、组织建立仪器管理档案,掌握全检验科仪器设备动态,办理和审核仪器设备的降级和报废。 11、负责编制检验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组织实施。 12、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3、完成相关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和归档前管理。 14、配合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5、对申请分包的项目,由技术负责人与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承检单位相应的检测设备和资格进行确认,确保其检测能力符合要求。16、确保本检验科所有从事技术工作人员和质控员、内审人员均应受过专业。 教育和培训,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17、对开展的项目配置满足检测要求的检测设备、设施、人员,并以检测实验室仪器设置表和分析表的形式表明和证实检测能力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三)各专业组 1、组织实施各项检验工作,并按时完成。 2、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经确认的检验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试剂、标准物质和耗材的采购申请。 4、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5、完成相关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和归档前管理。

检验科质量手册(DOC 48页)

检验科质量手册(DOC 48页)

前言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医学检验学科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样临床医学对医学检验学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加强检验科的全面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检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责职,提高检验质量,不断运用新的检验技术,已成为检验科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检验科根据现有条件,参考相关文件,考虑到将来的发展编写了“南通市医院检验科质量手册”。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和目标管理,充分地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检验经验,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并保证质量手册在执行时充分显示其现行有效性。 质量手册

2.范围:质量体系、技术程序。 3.职责:科主任负责。 4.手册内容 质量手册应描述质量体系、技术程序以及质量体系文件的概况(包括医学实验室的服务内容、实验室工作类型和工作范围、实验室的工作程序、仪器管理、实验方法及质量管理)使得实验室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质量手册和相应文件应让所有有关人员理解和执行。 4.1 质量方针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方针应遵循严谨求实、刻苦钻研、加强管理、保证质量,以饱满的热情和准确的结果服务于患者和临床。 4.2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的统一领导,成立检验科质量管理机构(如图)。科主任为组长,各专业组长为组员。各室都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和全科一盘棋的思想,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明确各专业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职责。为了保证质量手册中的内容落到实处,设数名质量监督员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日常检验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并将实验室的质量情况定期向科主任汇报。各实验室设质控员,负责本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中心质量管理小组

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职责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86 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职责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职责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桂林 成员:李丽芳许振宇李雪珍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手册》,拟出程序文件,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都要详细记录。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对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科室质控数据、临床反应情况、质量缺陷问题,查找质量隐患。 5、经常到临床科室听取其对检验科各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加强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要求示范文本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要 求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要求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检验科要成立相关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 室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完成院部下达的相关任务。 2.科室质量、安全管理要以《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 范》为依据。严格执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不断 提高检验质量。 3.科室依据相关规范、规程,建立实验室相应的各科 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通过不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4.要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征求临床科室对检验结果的 评价,以此来提高检验质量。 5.医疗安全是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的,要通过质量管 理来保证医疗安全。 6.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在此基础上来提高室

间质量控制水平。 7.要积极参与省、市以及卫生部的室间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室间质量控制来了解科室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整改。 8.检验科要经常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整改、提高。 9.医务科负责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规督查。 10.医院通过业务、行政查房对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每年检查二次。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 及流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一、质控内容:从临床医生申请实验开始至实验室完成检测,以及登记和发出报告的全过程中一系列保证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二、质控方案: (一)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清楚工作程序,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通晓仪器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 (2)仪器的校准:首先,lH750长期使用原装配套试剂和标准液,每年对仪器校准一次。同时,测新鲜血样,并用此血样结果校准其他血球仪并作记录。 (3)仪器的质控:每日先用lH750的配套质控品测WBC.RBC.Hb.PLT四项作日间质控,用多规则(1 2SD警告、2 2SD失控、1 3SD失控、10X失控)判定,如在控,正常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如失控需分析原因纠正后再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并作记录和绘制质控图。同时,每日测新鲜血样一个,用此血样对比其他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结果差率小于总误差。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表1-2-17。 (4)比对:WBC.RBC.Hb.PLT四项按检验项目检测系统间的比对程序每季度比对一次。要求结果偏差不超过

1/2PT,参照(CLIA'88)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P80表1-2-18 (5)室间质评——参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及时分析结果。 (6)标本的采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标本质量。 2、分析中质量控制 检测前标本要充分混匀,严格按操作规程上机检测。 3、分析后质量控制 发报告前认真核对每项结果,不明原因异常结果与临床沟通并作记录。凡WBC<3.5×109/L或>20.0×109/L、RBC<3.0×1012/L、HGB<100g/L、PLT<100×109/L或>400×109/L的结果无明显诱因者,复查并涂片镜检,组长审核。 附血涂片及分类的质量控制:a推制薄厚适宜、分布均匀有头体尾无空泡的血涂片并迅速干燥 b 尽快染色并根据温度控制染液浓度 c 分类时选择体尾交界处并遵循一定方向连续进行如“城垛式”,不遗漏和重复视野并全部记录白细胞 d 计数100个细胞。 (二)尿液分析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仪器操作规

委托实验室的检验-检验科质量手册

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4.5.1概述 在本科承接的检验业务中,某些项目由于人员或设备条件的限制,需要利用外部实验室的仪器、人员等资源,即将检验工作的某一部分委托给其他实验室。为保证委托部分的检验工作符合规定的要求,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必须对委托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对委托全过程进行控制。委托项目需经客户书面同意后,方可进行委托。 4.5.2职责 4.5.2.1委托项目由各专业实验组提出; 4.5.2.1质控组负责委托实验室能力的调查,汇总调查结果; 4.5.2.2技术负责人负责合格委托实验室的评审和确认,并审核委托项目; 4.5.2.3主任负责与委托批准合格委托实验室的选择和委托的实施,与委托实验室签定书面协议, 4.5.3委托的控制 4.5.3.1委托的范围 实验室由于资源、能力、工作量等原因,可将部分检验工作委托给有能力的委托方。委托工作可包括: a.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和设备等资源情况已处于超负荷状态,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未修复,无法保证及时出具结果报告的检验项目;b.个别需要特殊或专业检验技术的检验项目; c.暂时尚未具备检验能力的检验项目。

4.5.3.2委托方的选择和评价 a.当本科需要对承接的检验业务进行委托时,应委托给合格的委托方,合格委托方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取得CNAL认可或计量认证,遵守并符合国家实验室认可或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要求进行检验工作,且拟委托项目是其认可(认证)项目,或者参与系统内部或国内外有关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证明其具备相应检验能力的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 ——实验室信誉良好,能按时完成任务。 b.质控组负责对拟委托实验室的能力进行调查,并建立拟委托方名单和委托项目清单,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委托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和确认,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当委托实验室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复查评估,以确认是否仍为合格委托方。 ——充分明确包括检验前以及检验后程序在内的各项要求: ——委托实验室有能力满足要求且无利益冲突 ——对检验程序的选择适合其预期用途 4.5.3.3委托的实施 当需要时,由检验科室提出委托项目委托理由与委托方名单,报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经主任批准后执行。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由主任与委托方签定委托协议,。具体实施按《委托实验管理程序》执行。 4.5.3.4委托责任的承担 本科就委托工作对客户承担责任,包括法律责任与赔偿责任。但是,

检验科试剂-检验科质量管理--文档

检验科试剂-检验科质量管理- 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医学检验,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医技科室。近十多年来。 我国各级医疗单位的检验科发展很快,实验室条件普遍改善、仪器自动化、试剂商品化、检验人员的素质和检验质量稳步提高,所有这些均使检验科的医学检验出现了向检验医学发展的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医院间的竞争,又向检验科的检验工作提出了快速、微量、优质、高效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检验科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检验科的管理制度 保证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至少有以下规章制度(一)检验工作制度 1.全科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上班后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 3.收到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4.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操作,认真做好每项检验工作。

5.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 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6.特殊检验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24小时,一般标本检测后和用具一样立即消毒。 7.为保证检测质量,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耐心听取医师和病人的意见,妥善处理。 8.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 9.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体检工作。配合临床。引进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更新。 10.做好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试剂管理、仪器管理、输血管理、信息反馈、经济核算等制度,保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普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 2.建立健全科组二级管理组织,并配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反馈,定期向上级书面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应按照省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制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