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标准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标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wei)险品及废弃物管理 ,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 ,信息反馈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 )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率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继续教育项目或者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联贯性。

(1)应竭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联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业规范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 ,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 ,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3、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竭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2)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 ,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 3 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建立使用检验条形码作为标示 ,便于实施操作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及病人标本的有效手段。

5、建立实验室“危(wei)险值”报告制度。

(1)必须执行“危(wei)险值”报告制度。

(2)科室对“危(wei)险值”报告应有登记。

(3)对“危(wei)险值”报告结果不确定时,应即将重复检查。

6、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预医疗安全活动。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建立咨询服务措施 ,针对患者疾病诊疗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 ,协助患方对各种检验前期准备工作作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3)主动邀请患者参预医疗安全管理 ,特别是患者在接受相关检查时。

(三)急诊检验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加强急诊检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急诊检验质量

(1)设立独立的急诊检验室 ,急诊检验人员相对固定独立排班(节假日和夜班除外)。

(2)急诊检验项目能 24 小时满足临床需要。单个标本三大常规在 30 分钟内出具报告。普通检验应在 2 小时内出具报告, 特殊检验应在 24 小时内出具报告。

(3)合理开展急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急诊需要。

(4)急诊检验室应有具体责任人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批复检、

发放及并登记。

(5)急诊检验室应有具体责任人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批、复检、发放及并登记。

(6)急诊检验质量控制符合临床检验质量要求。

(7)急诊检验的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防控符合临床检验安全和医院感染防控要求。

(8)必须执行危(wei)险值报告制度。

(9)急诊检验的设备、维护、保养、校准同临床常规要求。

1、实行检验全程质量管理,确保检验质量。

(1)检验前质量:①科室制定《检验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送》

手册,并下发临床科室:②参加医院新进人员的分析前质量

保证培训工作,定期对临床进行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进行

指导与督察:③每年定期组织对临床医护人员有关检验标本

的采集、保存与运送进行培训:④科室负责检验样本的验收、前处理、检测后样本的保存工作。

(2)检验期间质量控制:①科室制定各专业检验操作标准及

流程:②检验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检验相关标准程序及流程 :

③科室负责人对检验程序进行评审和确认。

(3)检验后质量控制:①科室应建立审核制度 ,检验结果的审核、发布、评价和解释由专人负责;②检验后样本和相关医

疗废弃物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生物安全要求进行处理。

(4)建立差错及事故登记制度。对不符合项应采取纠正措施, 并加以验证。

(5)实验记录应根据实验记录特性按相关规定短期或者长期

保存

(6)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2、认真做好设备、仪器的保养及校准和试剂的管理加强危

险品、毒株、菌株的控制。

(1)建立科室仪器校舍准、保养操作规程,并有完整的校准保养记录。

(2)科室应有专人负责大型设备、仪器的保养及校准。

(3)要求强检的计量器具应定期强检 ,及时淘汰检定不合格

的设备。

(4)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检验项目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

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5)试剂管理严格按照我院有关规定执行。

(6)危(wei)险品、毒株、菌株的管理 :科室应根据国家有

关规定 , 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并实行专人、专管、专用、专处理的原则。

3、“危(wei)险值”管理。

(1)检验科组织相关专业组会同临床医师共同制定“危(wei)险值”项目的范围

(2)浮现危(wei)险值应严格按照危(wei)险值处理程序对

标本标本采集、标本接收及标本检测进行复核。

(3)各专业组操作人员发现危(wei)险值应即将电话告知临

床 ,并有登记。

(4)如危(wei)险值报告由临床医师取走 ,应在相应的登

记本上签字

1、室内质控。

(1)各专业组定量和定性检测都应有室内质控方案采用稳定

的商用质控品和自制的质控品。

(2)确定室内质控的周期和水平,定量检测应有 2 个水平,定

性检测应有阴性、阳性和弱阳性。

(3)严格遵照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有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记录。

2、室间质控。

(1)各专业严格按照本专业 EQA 样本检测的操作规程执行

(2)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 ;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 ;免疫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 (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3、实验室对照管理。

(1)未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项目 ,需进行实验室比对 (2)各专业制定并执行该专业比对实验的标准操作规 (3)比对实验数据应保留原始数据,并保存五年。

1、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我院《生物安全手册》等有关规定

(1)科室应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并有定期工作记录

(2)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重点是 1)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2)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制度;3)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4 标本采集运输制度;5)菌、毒株保管制度:6)尖锐器具安

全使用制度:7)废弃物处理制度 8)安全应急处理制度。

(3)实验室应按生物防护级别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如:生物安全柜)及个人防护用品。

(4)医疗刻弃物的处理应严格按照废弃物分类管理办法执行。

(5)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记录 (包括废弃物交接 ,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菌、毒株保管,工作人员体检,持续改进,应急事故处理记录)。

2、实验室医院感染防控。

(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款待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2)实验室的布局、设施、工作台面、流程及个人防护措施符合有关规定。

(3)实验室应将生活区和实验区分离 ,能有效保证工作人员不受感染 ,样本间不发生交叉污染 ,不发生由实验室引起的感染扩散。

(4)积极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项目,特殊是血、尿便、痰或者其他体液。

(5)积极配合多重耐药菌 (MDRO)的检测,满足医院感染管理规范Ⅱ类环境要求,每月有检测记录。

(6)使用的试剂和一次性用品必须资质齐全有效。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符合规范。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管理符合规范

(7)医务人员严格款待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

(8)医疗废物、废水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规定执行。

(9)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培训每年不少于 4 学时。

1、检验专业技术。

(1)已开展的检验技术项目,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

(2)积极增加检验专业相关技术项目,满足临床医疗技术发展。

临检常规≤30 分钟出报告。

微生物常规项目≤4 个工作日

普通化验检查 4 小时内看到结果。

时限符合率≥90%。

检验报告合格率 100%。

设备运行完好率≥95%。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科需要严格遵循15项质量控制要点。这些措施确保了实验室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以下是这些质量控制要点的简要说明: 1. 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制定和遵守:制定并遵守详细的SOP,以确保实验室中各项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制定和遵守:制定并遵守详细的SOP,以确保实验室中各项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2. 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状态和精确度上的稳定。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状态和精确度上的稳定。 3. 质控标本的使用:使用质控标本来验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质控标本的使用:使用质控标本来验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 4. 质控品的合理使用:使用合适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质控品的合理使用:使用合适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5. 质量控制记录的及时记录和存档:记录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定期的存档。质量控制记录的及时记录和存档:记录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定期的存档。 6. 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员工培训和能力评估:培训实验室员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并定期进行能力评估。员工培训和能力评估:培训实验室员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并定期进行能力评估。 8. 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确保对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避免样本混淆和错误结果的产生。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确保对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避免样本混淆和错误结果的产生。 9. 实验室废物管理:妥善管理实验室废物,确保安全和环境的保护。实验室废物管理:妥善管理实验室废物,确保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10. 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制定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以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和事故。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制定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以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和事故。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这些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 1. 样本标识 确保每个样本都正确标识,包括样本编号、日期和患者信息。 2. 样本采集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样本,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 3. 样本储存和运输 确保样本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并按照适当的要求进行标识和保管。 4. 设备校准 定期校准和维护检验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内部质量控制 进行定期内部质量控制测试,比较运行结果与既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校验标准品 使用校验标准品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应满足规定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7. 检测方法验证 对新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符合质量要求。 8. 外部质量评估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9. 抗干扰能力 对检验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干扰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检验结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10. 检验人员培训 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和理解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 11. 紧急事件处理 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突发事件。 12. 检验记录和报告 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 13. 不合格品处理 对检验失控的样本或仪器进行合理处理,包括重新检验、追踪和纠正问题。 14. 质量改进 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流程,提出改进建议,并落实改进措施。 15. 审核和评估

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系统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整体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结论 以上是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实施和监督,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15项质量控制要点: 1. 样本收集和标识: - 确保正确收集样本,并正确标识每个样本,以避免混淆或错误。 2. 样本储存和运输: - 确保样本储存条件适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样本准备和处理: - 确保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样本准备和处理,以避免引入任何偏差或错误。 4. 分析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 定期校准和维护分析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标准品和校准曲线: - 使用合适的标准品和校准曲线,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 6. 质量控制标本: - 使用质量控制标本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认分析结果的准确 性和一致性。 7. 分析方法的验证: - 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度和可靠性,并确保其在操作 中的稳定性。 8. 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质: - 对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具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9. 质量控制记录的保存: - 妥善保存质量控制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保留期进行归档。 10. 质量控制结果的监测和分析:

- 监测和分析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偏差或异常情况。 11.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 - 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评估实验室的表现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12. 管理质量文档和记录: - 确保管理质量文档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满足监管要求。 13.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 - 及时报告和分析任何不良事件,制定改进措施并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4. 风险管理和采取措施: - 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5. 持续改进和创新: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Did you work harder today, April 6th, 2023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 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 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 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 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 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3、就诊环境管理..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一、引言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估和监控检验科室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定合理的指标并进行监测,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患者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内容示例。 二、质量控制指标的分类 1. 内部质量控制指标 内部质量控制指标是用于监测检验科室内部工作质量的指标。常见的内部质量控制指标包括:日常质量控制、校准和校正、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等。以下是一些内部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和示例数据: (1)日常质量控制 - 指标名称:日常质量控制 - 目标值:平均误差不超过±2% - 监测方法:每天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检验,计算平均误差值 - 示例数据:在过去一个月的监测中,平均误差值为±1.5% (2)校准和校正 - 指标名称:校准和校正 - 目标值:校准和校正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 监测方法:每一个季度进行一次校准和校正,记录校准和校正结果

- 示例数据:最近一次校准和校正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3)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 - 指标名称: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 - 目标值: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 监测方法:每周抽取一批质量控制样本,记录使用和处理情况 - 示例数据:过去一年中,所有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均符合标准操作规 程 2. 外部质量控制指标 外部质量控制指标是用于评估检验科室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的指标。通过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检验科室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外部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和示例数据:(1)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 指标名称: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 目标值:每年参预不少于3次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 监测方法:记录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的次数和结果 - 示例数据:过去三年中,每年均参预了5次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2)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 - 指标名称: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 - 目标值: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符合要求 - 监测方法:每次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后,记录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 结果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及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及质量控制指标 一、质量管理内容 1、质量管理制度用以监控和评价每个方法的分析过程质量;确保病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室的场地和环境条件必须与提供的检验服务相适应.. 3、使用良好的测定方法、设备、仪器、试剂、材料和辅助品;保证获得准确而可靠的检验结果.. 4、操作人员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或接受良好的培训;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5、建立操作手册;按此手册进行检验操作..所有操作手册必须由实验室主任认可、签名和注明日期..方法的任何改变都必须由主任认可、签名、注明日期.. 6、在引用新方法对病人样品检验前必须建立或认可每个方法的下列操作特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回收试验、特异性;病人检验结果的可报告范围、参考范围等..并建立校准和控制方法..新方法的材料应完整..由主任认可、签名后方可生效.. 7、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功能检查;并建立仪器操作手册以使设备、仪器和检测系统保持完善的实验性能;保证准确和可靠的结果和报告.. 8、明确在标本采集前对病人的要求;保证收集符合要求的标本..建立标本采集、运送、接收、登记及处理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分析前标本准确无误.. 9、按照检验申请单书面或计算机打印申请的项目作检验..检验申请记

录须保存2年以上.. 10、定期进行校准和校准确认;在校准确认中没有符合实验室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必须重新校准并做好记录;备案.. 11、各专业组制定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所需的质控品的类型、使用频率、使用的控制规则、靶值和控制范围..每天报告病人检验结果前;质控结果必须在控制下..失控必须有记录;有纠正措施..保留所有质量控制工作的记录;保存期2年..质控品和校准品结果不在实验室建立的可接受范围内时应对最后一次可接受控制结果以后或者这次失控的所有病人结果作评价;确定这些病人结果是否受影响;实验室是否必须要重做;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2、认真参加由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各个检验专业的临床检验室间质评计划..保留所有记录材料;原始记录保留不少于2年.. 13、检验报告必须及时、完整地发出给申请者..若不能在原来规定的时间内报告病人结果;必须根据病人检验要求的紧迫程度;采取措施..发现已报告的病人结果有问题时必须立即通知有关医师和临床部门并尽快提供已校正的准确结果..检验结果记录保存2年以上.. 14、定期征询临床医护人员对本科结果的评价;及时纠正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 二、质量管理指标 谷丙转氨酶靶值±2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20%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是指在检验科实验室的工作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这些指标和标准旨在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 1. 引言 在引言部分,需要对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阐述。说明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和分类 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并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将质量控制指标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大类。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内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通过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和比对活动,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原则 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原则。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可操作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性,便于实验室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操作和监控。 - 可比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即不同实验室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时,应得到相似的结果。

- 稳定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稳定性,即在长期实验过程中,能够保持一致的结果。 - 灵敏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灵敏性,即能够对实验过程中的偏差和误差进行敏感的监控和调整。 4. 质量控制指标的具体内容 在这一部分,需要列举具体的质量控制指标。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样品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处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 试剂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选择、储存、标定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 仪器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的校准、维护、保养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 实验操作质量控制: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标准、流程等的质量控制要求。 5. 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控和评估 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控和评估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内部质量控制:通过设立内部质量控制样品和质控图表,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外部质量控制:通过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和比对活动,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与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6. 结论 在结论部分,需要总结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过程和要点,并强调其对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1. 引言 2. 质量控制指标 2.1 精密度 精密度是评估检验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同一样本在 不同条件下的重复结果的一致性。常用的精密度评价指标包括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西格玛质控。 2.2 准确度 准确度是评估检验结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测定值与 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常用的准确度评价指标包括偏倚度、回归 分析和比对试验。 2.3 检测限 检测限是指检验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或最小数量。它是指标检验科是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重要指标。 2.4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检验结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可靠程度。它可以通 过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来评价。长期稳定性是指检验方法在较

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能力,而短期稳定性是指在短时间内保持稳定 的能力。 3. 质量控制方法 3.1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对检验结果进行监 控和验证。常见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平行检测、西格玛质控和Westgard质控规则等。 3.2 外部质量控制 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将检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或标准实验室的结 果进行比对。一般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价程序来实施外部质量控制,如常见的PT(Proficiency Testing)项目。 3.3 教育培训 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合格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定期 的质量控制教育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操作 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4. 质量控制指标的应用 4.1 医院管理决策

质量控制指标可以为医院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通过分析和监控各项质量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能。 4.2 新方法和仪器的验证 在引入新的检验方法和仪器之前,质量控制指标的应用可以评估其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验证,可以确保新方法和仪器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并且能够得到可靠的结果。 4.3 周期性质量评价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指标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周期性质量评价,可以保证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流程。 5. 结论 检验科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正确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和疏漏,保证患者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医院管理者应重视质量控制,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控,以确保医院的整体运营质量。质量控制的精细化和规范化需要依靠合格的人员和科学的培训教育来支持。检验科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

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检 验服务。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检验过程、设备和人员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相关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以下要素: 1. 质量目标与指标 设定检验科的质量目标和指标,明确要求,激励员工积极努力,并对其绩效进行评估。 2. 质量政策与流程 制定质量政策和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操作 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3. 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并定期进行资质认证。 4. 设备维护与校准 建立设备维护和校准体系,定期检查、维护和校准各类检验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样品管理与追溯 建立样品管理和追溯制度,确保样品的正确标识、存储和追踪,防止样品污染和混淆。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采取以下质量控 制措施: 1. 内部质量控制 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使用标准样品、检验仪器的定期 校验和比对、检验方法的验证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 外部质量评估

参与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自身的检验水平,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3. 不良事件和异常处理 建立不良事件和异常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发现的不良结果和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结论 本文档所制定的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旨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服务,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将不断优化和改进质量控制标准,并持续提升检验科的质量水平。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3、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2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围执业。 (4)无虚假、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过失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应制度,实验室平安管理,生物平安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方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立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立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方案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展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当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工程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效劳与患者平安 1、医疗效劳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 一) 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 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 , 急诊检验 , 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 , 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 检验质量管理 , 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 , 试剂管理 , 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 , 差错事故等级管理 , 教育培训制度 , 信息反馈制度 , 实验室安全管理 ,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 , 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 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 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 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 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 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 继 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 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 学 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 二 ) 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