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高分子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高分子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高分子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高分子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编码: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Polymer Science 学时:40(2周)学分:2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先修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

分子粘合剂、高分子材料剖析参考教材:

1、《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实验》,天津科技大学高分子教研室,2002.4

2、《高分子科学实验》,韩哲文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3、《高分子科学与材料工程实验》,刘建平、郑玉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要求而制定。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备注设计性实验必须选修1个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是高分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训练,巩固并加深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近代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控制实验条件、采集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及撰写科学报告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具有独立工作的本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1.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手段熟悉高聚物的合成和性能表征,理解高聚物化学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会重要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技术和基本的实验仪器的使用。

2.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方法,从而加深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特殊实验操作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实验工作的综合训练,使之具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4.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1.常见塑料和纤维的简易鉴别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以燃烧法、溶剂溶解法鉴别一些常见的塑料和纤维。

基本原理:不同聚合物在燃烧是会出现不同的燃烧性状并散发出不同气味,以此可以作为聚合物的辨别依据;由于结构上的差异,聚合物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体现出不同的溶解度,也可判断常见聚合物的类型。

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目的:了解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聚合原理,掌握本体聚合的方法;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及成型方法。

基本原理:本体聚合是烯类单体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催化剂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而自由基聚合可以通过本体聚合实现。本体聚合的特点是产物纯净,尤其可以得到透明制品,所需设备简单。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自由基本体聚合可以得到具有高透明性、同时又具有一定耐冲击强度与良好低温性能的有机玻璃。

3.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目的:了解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学习典型的乳液聚合的实施过程。

基本原理:乳液聚合一般采用水溶性引发剂。在乳液聚合中,单体、引发剂、水的用量一定时,仅改变乳化剂的用量,就可形成不同数目的微胶束,由于微胶束是乳液聚合的场所,最终形成的聚合物颗粒乳液。聚醋酸乙烯(PV Ac)乳液就是通常所说的白胶,可用来粘结木材。

4.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验目的:学习悬浮聚合的原理和实验技术。

实验原理: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肋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将单体分散在不溶的介质

中,单体以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在每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和机理与本体聚合相似。

5.熔融缩聚法制备尼龙66

实验目的:掌握尼龙66的制备方法,了解双官能团缩聚的特点。

实验原理:缩聚反应过程中投料比对产物的分子量有极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将己二胺和己二酸成盐的方法严格控制配料比,并降低缩聚温度以减少二胺的损失进行预缩聚,最终得到高分子量的尼龙66。

6.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实验目的:了解醇酸缩合的反应特点,掌握多羟基聚酯的制备;通过多异氰酸酯与含有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掌握逐步聚合反应制备聚氨酯的反应原理,了解高聚物发泡成型方法。

基本原理:聚氨酯树脂的聚合原理,在与多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强烈的反应,形成了大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NH-COO-(氨基甲酸酯)的聚合物,通常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此种聚合反应只有当多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共存时,才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加聚反应,又不同于一般的缩聚反应。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原料是二异氰酸酯及多羟基化合物。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成原理是异氰酸酯与适量的水分作用,使之分解出CO2气体进行发泡。当体系反应到一定程度时,粘度增大,分子链交联,放出的CO2气体不能逸出,则形成了多孔泡沫体,即聚氨酯泡沫塑料。

7.热固性脲醛树脂的制备

实验目的:了解热固性树脂的聚合原理,熟悉脲醛树枝的制备方法。

基本原理:当线形高聚物在一定条件下交联,就形成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所有平移运动受到限制,这种交联的高聚物称为热固性树脂。脲醛树脂是由尿素与甲醛缩聚制备的热固性树脂。尿素与甲醛反应逐步形成带支链结构的预聚物,最后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一步交联生成不溶不熔的网状结构的聚合物。

8.膨胀计法测定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实验目的:掌握用膨胀法测定高聚物玻璃化温度的方法;了解升温速度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基本原理:无定型高聚物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过程的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一般以Tg表示。玻璃化转变,从微观上看是链段开始运动;从宏观上看,则表现为高聚物的许多物理性能,如膨胀系数、导热系数、折光率、介电常熟等都会发生相当明显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物理性能依赖于温度的变化测定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本实验利用高聚物在玻璃化转变过程中比容的不连续变化测定Tg。

9.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球晶形态

实验目的:了解偏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估算聚合物的球晶大小。

基本原理:球晶是聚合物结晶的一种最常见的特征形式。当结晶性高聚物从浓溶液中析出或从熔体冷却结晶时,在不存在应力或流动的情况下,都倾向于生成这种比较复杂的结晶形态。球晶呈圆球形,直径通常都在0.5-100μm之间,大的甚至达到厘米数量级。在偏光显微镜两正交偏振器之间,球晶呈现特有的黑十字消光图像。黑十字消光图像是聚合物球晶的双折射性质和对称性的反映。

10.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实验目的:掌握用乌氏粘度计测定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方法并计算粘均分子量Mη。

基本原理:高分子溶液具有比纯溶剂高得多的粘度,其粘度大小与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形状、溶剂性质以及溶液运动时大分子取向等因素有关。因此,利用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对溶质分子量的依赖关系可以测定分子量。

11.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物热性能

实验目的:了解DSC的工作原理,熟悉用DSC测量聚合物热性能的基本操作与谱图分析。

基本原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给物质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产品稳定性、固化/交联、氧化诱导期等,都是DSC的研究领域。

12.热失重法(TGA)测定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实验目的:了解热重分析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熟悉制样及测试分析过程。

基本原理: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热重法的主要特点是定量性强,能准确的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及变化率。热重法可以用来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添加剂对热稳定的影响、材料的氧化稳定性,溶剂的含量、结晶水的含量、高聚物的分解温度,填料的含量等,在高聚物的剖析中主要用于定量分析。热重法的实验结果与实验条件存在很大关系,例如升温速率、气氛等对实验结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3.DMA测定高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实验目的:熟悉动态粘弹谱仪测试高聚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原理,掌握试样的制备方法和测试过程。

基本原理:当样品受到变化着的外力作用时,产生相应的应变。在这种外力作用下,对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即为动态力学分析。动态力学分析是研究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它能得到聚合物的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和力学损耗(tanδ),这些物理量是决定聚合物使用特性的重要参数。同时动态力学分析对聚合物分子运动状态的反映十分灵敏,考察模量和力学损耗随温度、频率以及其它条件的变化的特性可得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许多信息,如阻尼特性、相结构及相转变、分子松弛过程、聚合反应动力学等等。

14.扫描电镜法分析聚合物形态

实验目的:了解扫描电镜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样品制备方法,观察聚合物断面形貌。

基本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细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逐点扫描,与样品相互作用产行各种物理信号,这些信号经检测器接收、放大并转换成调制信号,最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图像。扫描电镜具有景深大、图像立体感强、放大倍数范围大、连续可调、分辨率高、样品室空间大且样品制备简单等特点,是进行样品表面研究的有效分析工具。不同聚合物性质不同,这些性质会反映在聚合物断口的形貌上,根据断裂的形貌,可以观察材料的晶界(小角或大角),有无范性性变,塑性情况。

15.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了解聚合物流动行为,学习测试聚合物的熔融指数的实验技术。了解熔融指数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

基本原理:在一定的温度和负荷下,测试热塑性塑料融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主要用于测试熔融粘度较低(流动速率0.15g/10min~50 g/10min间)热塑性材料。

16.高聚物熔体流变特性的测定

实验目的:了解高聚物流体的流变特性;掌握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高聚物熔体流变特性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基本原理:高聚物熔体(或浓溶液)的流变特性,与高聚物的结构、相对分子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子的支化和交联有密切的关系。了解高聚物熔体的流变特性对于选择加工工艺条件和成型设备等具有指导性意义。用毛细管流变仪可以方便地测定高聚物的熔体的流变曲线。

17.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分析(设计性)

1)指导思想

以水性涂料逐渐取代油性涂料是目前全世界涂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其原因是受有机挥发物(VOC)排放量的限制。水性涂料的优点是以水为溶剂,因而可以避免采用有机溶剂带来的可燃性、毒性,以及高成本和施工条件等种种不利因素;除此之外,水性涂料有优良的防锈性,可用于金属表面,其光泽接近一般溶剂漆,稳定性也较好。

2)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首先考察温度、不同配比、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到乳化剂用量—粘度曲线、乳化剂用量—粒径分布曲线、固含量—粒径分布曲线、固含量—粘度曲线、固含量—吸水率曲线;其次对提高乳液固含量进行研究,设计固含量最高可达60%左右;最后用IR光谱对各种乳液成膜进行结构表征,用TG对各种乳液成膜进行热性能分析,用DSC测定各种乳液成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8.丙烯酸脂类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设计性)

1)指导思想

压敏胶是无需借助于溶剂或热,只需施以一定压力就能将被粘物粘牢,得到实用粘结强度的一类胶粘剂。其中乳液压敏胶粘剂在我国压敏胶粘剂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约占压敏胶粘剂总产量的80%,占全部丙烯酸酯乳液的60%。乳液压敏胶被广泛用于制作包装胶粘带、文具胶粘带、商标纸、电子、医疗卫生等领域。本实验学习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2)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了解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乳液型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和配方设计原理,了解乳液压敏胶的性能一般测试方法。制备的压敏胶,需要测定乳胶粒径大小,固含量,粘度,用简易方法制备压敏胶带(BOPP膜涂覆胶液),测定持粘性及玻璃强度,用DSC测定乳胶成膜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后用TG分析压敏胶的热性能。

六、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占80 % , 期末考试占 20 %。

每个实验, 预习占20%, 实际操作占 50 %, 实验报告占 30%。

七、主要参考书

1.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编.高分子物理实验(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何卫东编.高分子化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编,高分子实验技术(修订版)1993

制定人:

审定:

批准:

2006年 12月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课程概况: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一定操作技能和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实训项目。它是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入门的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为了在电子实训教学中使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理论,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共同发展。为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电子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的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九个实训单元进行。 (一)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二)电子仪器与线路分析实训 (三)EDA实训 (四)电子综合技能(信号发生器制作)实训 (五)电子综合技能(数字电子钟制作)实训 (六)计算机仿真实训 (七)家用电器维修实训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代码: 实训周数:一周实训学分:1 适用专业:工科类修电子技术课程所有专业,适用于本科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子、电气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一个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三)、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练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分类、性能及其参数。(三)、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试和判别。 (四)、会查阅电子元器件相关手册。 (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掌握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七)、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及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电子元器件的拆、装、焊。(八)、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九)、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原则;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十)、掌握简单电子产品(LC振荡器)原理图的绘制。 2、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将该实训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基本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并且准确设计合理的,成绩优秀(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有错误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者,成绩良好(8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错误未能改正者,成绩及格(6分);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者,成绩不及格(4分)。 各次考核成绩最终汇总量化,同出勤、课堂表现成绩一同计入总成绩。 出勤:10分课堂考核:50分(10分/次*5次) 课堂表现:10分实训总结报告:30分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 学时数48 学分3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结合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讲述了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等系列产品的合成原理、原料消耗、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精细化工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和动向。 难点:精细化工定义及其应用 第一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知识(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2、精细化工工艺计算内容:物料、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和发展策略。 难点: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物料衡算。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学时18)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表面活性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况,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之胺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和工艺路线;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介绍。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7、磷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 难点: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 第三章合成材料助剂(学时12)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合成材料助剂的定义、类别。3、增塑剂的定义、分类、增塑机理、增塑剂的性能要求、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4、阻燃剂、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类别及生产工艺介绍。5、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生产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合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6、增塑剂的主要品种特点。7、阻燃剂、抗氧化剂的应用。8、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分类、应用。 难点:增塑剂的增塑机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阻燃剂、抗氧化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331028 课程英文名称:High Polymer Materials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概论是高等工科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获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概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应用、加工成型方法及工艺,是该专业学生学习高分子材料工程知识的入门课程,使其明了高分子材料工程的内容和学习本专业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高分子材料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 2.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3.熟悉各类高分子材料的选用、成型加工等基础知识; 4.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选用,及加工基本方法和工艺。 2.基本能力:具有能根据应用要求选择高分子材料类型和根据结构要求选择高分子材料制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基本能力。 3.基本技能:高分子材料鉴别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条件可采用高分子材料加工仿真模拟课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也可现场参观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或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讲授。 2.教学手段:本课程以理论为主,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先修课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本课程对习题课和实践环节无要求。 2.作业题内容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为主,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最新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教案 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

前言 口腔临床基本技能实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以疾病为主线,根据对疾病的认知过程,在同一层次从多个角度共同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扎实培养学生掌握“三基”(基础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基本实验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熟悉龋病、牙体病、牙髓根尖周病的检查、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确定口腔疾病诊疗计划的临床思路,为后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80学时。

参考书目 1.《仿真人头模实验室实验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自编教材,2007,3 2.《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主编:樊明文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4.《口腔医学实验教程附册》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5.《Fundamentals of Operative Dentistry》Second Edition. James B. Summary Bylj.

目录 实验一仿真人头模的使用,口腔医师的术式、支点(与钻针切割硬物练习) -----------------------------------------1 实验二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 -------------1 实验三牙体牙髓病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2 实验四龋病损害及窝洞结构认识和分类,石膏牙Ⅰ类洞的制备 ---------------------------------------------------2 实验五石膏牙Ⅱ、Ⅲ、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六离体下颌磨牙Ⅰ、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七离体下颌第一双尖牙Ⅱ、Ⅴ类洞制备 ----------4 实验八仿头模上上颌磨牙Ⅰ、Ⅴ类洞制备 ------------4 实验九仿头模上下颌磨牙Ⅱ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仿头模上下颌双尖牙Ⅱ、Ⅴ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一盖髓术,常用粘固粉的调制应用,窝洞垫底,银汞合金充填术 ---------------------------------------------6 实验十二仿头模前牙IV类洞的制备及钉固位、树脂粘接修复术 ---------------------------------------------------6 实验十三髓腔解剖、开髓法、离体牙开髓术,干髓术 --7 实验十四离体前牙、前磨牙根管预备 ----------------7 实验十五离体磨牙根管预备 -----------------------8 实验十六离体牙根管充填 -------------------------8 实验十七牙体牙髓常见病临床病例展示----------------9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学时: 88 学分: 4.5 适用专业:机械类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含线代) 一、课程教学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电路 (1)了解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 (2)了解电路主要物理量的定义。 (3)掌握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路的基本元件 (1)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2)掌握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外特性。 3、电路的基本定律 (1)了解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4、电路的分析方法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2)学会运用电压源、电流源的互换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1)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3)掌握分析单一参数元件的交流电路。 6、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1)了解谐振的基本概念以及RLC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谐振条件和特点。 (2)掌握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3)掌握阻抗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7、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了解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3)掌握负载两种连接形式的相、线电压,相、线电流的关系。

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与试题答案(补充版)

▲为08年6月考试题目 *为14年6月考题 第一章概述 3. 说出10种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高分子的名称。 答:涤纶、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PET、蛋白质、核酸、涂料、塑料、合成纤维 6.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聚合物?(1)水;(2)羊毛;(3)肉;(4)棉花;(5)橡胶轮胎;(6)涂料 答:羊毛、棉花、橡胶轮胎、涂料、肉 *7.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1)PE;(2)PS;(3)PVC;(4)POM;(5)尼龙;(6)涤纶 答:(1)PE——聚乙烯-CH2-CH2- (2)PS——聚苯乙烯 (3)PVC——聚氯乙烯 (4)POM——聚甲醛-O-CH2- (5)尼龙——聚酰胺-NH(CH2)5CO- (6)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7 名称结构单元单体单元 H2 C C CH3 H3COO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样一样 H2 C H C H3COOC 聚丙烯酸甲酯一样一样 —NH(CH2)6NHCO(CH)4CO—尼龙-66 —NH(CH2)6NH— —CO(CH)4CO— 无 H2 C C H3C H C C H2 聚异戊二烯一样一样 ▲ (1)高分子;(2)链节;(3)聚合度;(4)多分散度;(5)网状结构;(6)共聚物 答:(1)高分子也叫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具有高的相对分子量,其结构必须是由多个重复单元所组成,并且这些重复单元实际是或概念上是由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的。 (2)链节是指结构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结构单元。 (3)聚合度是单个聚合物分子所含单体单元的数目。

(4)多分散性:除了蛋白质、DNA等外,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不均一的 (5)网状结构是交联高分子的分子构造。 (6)共聚物:由一种以上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1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PE的平均聚合度是多少? P=100×10000/28=35700 ▲21、高分子结构有哪些层次?各层次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高分子结构由4个层次组成: a、一级结构,指单个大分子内与基本结构单元有关的结构,包括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链接方式,构型,支化和交联以及共聚物的结构 b、二级结构,指若干链节组成的一段链或整根分子链的排列形状。 c、三级结构在二级的基础上许多这样的大分子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包括结晶结构,非晶结构,液晶结构和取向结构。 d、四级结构,指高分子在材料中的堆砌方式。 22、什么是高分子的构型?什么是高分子的构象?请举例说明。 答: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高分子链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称为构象。构象与构型的根本区别在于,构象通过单键内旋转可以改变,而构型无法通过内旋转改变。 26、用粗略示意图表示:(1)线型聚合物(2)带短支链聚合物(3)交联XX(4)星形聚合物 27、试分析线形、支化、交联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线形高分子的分子间没有化学键结合,在受热或受力时可以互相移动,因而线形高分子在适当溶剂中可以溶解,加热时可以熔融,易于加工成形。 交联高分子的分子间通过支链联结起来成为了一个三锥空间网状大分子,高分子链不能动弹,因而不溶解也不熔融,当交联度不大时只能在溶剂中溶胀。 支化高分子的性质介于线形高分子和交联(网状)高分子之间,取决于支化程度。 第三章链式聚合反应 1.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并说明理由。 CH2=CHCl CH2=CCl2 CH2=CHCN CH2=C(CN)2CH2=CHCH3CH2=C(CH3)2 CH2=CHC6H5 CF2=CF2 CH2=C(CN)COOR CH2=C(CH3)-CH=CH2 解:CH=CHCl适于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均较弱。 CH2=CCl2适于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2个Cl原子的吸电子性足够强。 CF2=CF2适合自由基聚合,F原子体积小,结构对称。 CH2=CHC6H5 与CH2=CH-CH=CH2可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以及阴离子聚合。因为共轭体系п电子的容易极化和流动。 CH2=CHCN适合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CN是吸电子基团,并有共轭效应。 CH2=C(CN)2适合阴离子聚合。2个-CN是强吸电子基团。 CH2=C(CH3)2适合阳离子聚合。CH3为供电子基团,CH3与双键有超共轭效应。 CH2=C(CN)COOR适合阴离子聚合,两个吸电子基的吸电子性很强。 CH2=CCH3COOR适合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因为是1,1二取代基,甲基体积较小,COOR为吸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41023 课程英文名称: Concrete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砼工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水泥与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水泥与混凝土的性能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防范。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以及特性; 2.掌握工程中水泥选用的方法; 3.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选用方法; 4. 具备配置普通混凝土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水泥与混凝土的组成,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初步进行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设计,并能根据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问题,进行弊病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基本生产配方设计,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能检测与后期性能调配;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特点,新拌混凝土的基本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施工工艺进行三方面性能的调整;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现场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能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掌握普通混凝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3.基本技能:具备初步进行水泥生产工艺设计和混凝土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工程应用初步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水泥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配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等。本课程将为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课程编码:02100090英文名称:Molding Theory for Polymer material 学时:56学时学分:3.5学分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修课程:高分子物理 教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王贵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育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教育环节,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生产制造方法和工艺过程,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聚合物材料加工领域的教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1、绪论 聚合物的加工方法及加工机械, 2、聚合物加工性质 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能、可挤出性、可模塑性、可纺性,在加工过程中的粘弹性行为以及与加工条件的关系; 3、聚合物的流变性质 了解聚合物流动和变形的特征和基本分类,掌握粘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特别是成型加工工艺有关的参数 4、聚合物流体在管和槽中的流动 掌握聚合物流体在圆管和狭缝通道中流动的特点, 5、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掌握混合和分散的基本原理及混合效果的评定 6、成型物料的配制 掌握混合和分散的基本原理及混合效果的评定

7、挤出成型 普通型、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基本原理:固体塞简化假设和固体输送原理;融化段的物理模型和影响因素;熔体输送段最简流动方程的意义 8、注射成型 移动螺杆式注塑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成型时熔体进入型腔内部流 动情况,及在此期间制品的内在质量与成型工艺的关系 9、其它成型加工方法 其他成型加工方法, 如:吹塑、旋转模塑、热成型、热固模塑{压缩和传递模塑}发泡塑料加工、冷成型、共混和增强等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绪论 聚合物的加工方法及加工机械,了解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2、聚合物加工性质 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能、可挤出性、可模塑性、可纺性,在加工过程中的粘弹性行为以及与加工条件的关系;聚合物加工过程中聚集态结构和化学结构的变化以及 与加工条件的关系 3、聚合物的流变性质 了解聚合物流动和变形的特征和基本分类,掌握粘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特别是成型加工工艺有关的参数,如温度、剪切以及与多相体系配制工艺有关的因素等。 4、聚合物流体在管和槽中的流动 掌握聚合物流体在圆管和狭缝通道中流动的特点,了解可测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着重掌握热塑性塑料加工过程的取向、结晶等结构变化及对制品的影响,从而了解改进制品的质量的方法。 6、成型物料的配制 掌握混合和分散的基本原理及混合效果的评定,了解常用的混合设备。 熟悉常用的几种配料工艺。 7、挤出成型 了解单螺杆挤出机的基本结构。 掌握普通型、三段式单螺杆挤出机基本原理:固体塞简化假设和固体输送原理;融化段的物理模型和影响因素;熔体输送段最简流动方程的意义。 结合上述理论,联系挤出实践,了解工艺和结构参数对挤出流量和质量的影响。 8、注射成型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xperiments of analog electron technology 一、课程编码:1021004006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过程。 2、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物理学科应用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引导、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课程总学时: 3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0 学时;实验: 30 学时] 四、课程总学分: 1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 五、适用专业和年级:物理教育学;2006级。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八、大纲内容: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示波器的检查与校准; 2、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交流电压及周期; 3、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 4、用示波器测量相位; 5、毫伏表与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的比较。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SS-7802示波器一台; 2、EM1642信号发生器一台; 3、DF1701直流电源一台; 4、DF2170毫伏表一台; 5、UT56数字万用表一只。 实验二、晶体管元件的认识和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万用表鉴别晶体管的性能; 2、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简单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特性曲线和参数; 3、绘制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运用特性曲线求参数。 [实验内容] 1、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的性能; 2、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2、UT56数字万用表; 3、晶体三极管(3A X31、901 4、9015)、稳压管。

修改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书(最新x)

目录 实验一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1) 实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4) 实验三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6) 实验四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与聚乙烯醇的制备 (7) 实验五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10) 实验六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的制备 (13) 实验七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悬浮共聚 (16) 实验八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19) 实验九酚醛树脂制备 (21) 实验十单体、引发剂和溶剂的精制

实验一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1.1 目的要求 (1) 学习悬浮聚合原理和实验技术. (2) 掌握苯乙烯的悬浮聚合的实验操作 1.2 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依靠激烈的机械搅拌使含有引发剂的单体分散到与单体互不相溶的介质中实现的,由于大多数烯类单体只微溶于或几乎不溶于水,悬浮聚合通常都以水为介质。在进行水溶性单体如丙烯酰族的悬浮聚合时,则应当以憎水性的有机溶剂如烷烃等作分散介质,这种悬浮聚合过程被称为反相悬浮聚合。 在悬浮聚合中,单体以小油珠的形式分散在介质中,每个小油珠都是一个微型聚合场所,油珠周围的介质连续相则是这些微型反应器的热传导体。因此,尽管每个油珠中单体的聚合与本体聚合无异,但整个聚合体系的温度控制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悬浮体系是不稳定的,尽管加入悬浮稳定剂可以帮助稳定单体颗粒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的高速搅拌与悬浮聚合的成功关系极大。搅拌速度还决定着产品聚合物颗粒的大小,一般说来,搅速越高则产品颗粒越细。产品的最终用途决定着搅拌速度的大小,因为用于不同场合的树脂颗粒应当有不同的颗粒度,用作离子交换树脂和泡沫塑料的聚合物颗粒应当比1mm还大一些,而用作牙科材料的树脂颗粒的粒径则应小于0.1mm,直径为0.2一0.5mm 的树脂颗粒则比较适于模塑工艺。 悬浮聚合体系中的单体颗粒存在着相互结合形成较大颗粒的倾向,特别是随着单体向聚合物的转化,颗粒的粘度增大,颗粒间的粘连便越容易,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分散颗粒的粘连结块不仅可以导致散热困难和爆聚,还可能因使管道堵塞而造成反应体系的高压力,只有当分散颗粒中单体转化率足够高、颗粒硬度足够大时,粘连结块的危险才消失。因此,悬浮聚合条件的选择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工业上常用的悬浮聚合稳定剂有明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等,这类亲水性的聚合物又都被称为保护胶体。另一大类常用的悬浮稳定剂是不溶于水的无机物粉末,如硫酸钡、磷酸钙、氢氧化铝、钛白粉、氧化锌等等,其中工业生产聚苯乙烯时采用的一个重要的无机稳定剂是二羟基六磷酸十钙(Ca10(PO4)6(OH)2)。 本实验进行苯乙烯的悬浮聚合,若在体系中加入部分二乙烯基苯,产物具有交联结构并有较高的强度和耐溶剂性等,可用作制备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 1.3 仪器及药品 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搅拌器、固定夹及铁架、加热器、温度计、量筒、烧杯。 苯乙烯单体45g、聚乙烯醇1.0g、过氧化二苯甲酰(BPO)0.45g、蒸馏水。 1.4 实验装置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门勇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英语/ Special English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40341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等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教材:胡鸣刘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董坚,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是在本科生公共外语学习基础上,围绕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化学工程以及化工前沿领域等专业知识,着重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的表达、写作和翻译技巧。在学习中,特别注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表达方式的掌握和理解。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化工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化工专业科学研究所需信息。能阅读本专业的英语科技资料,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分为“化学工业”、“化工工艺简介”、“化学工程”和“化工前沿领域”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业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包含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一些常用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初步熟悉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历程。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相近词义的辨析,英译汉方法,长句的分析和理解。 工业催化剂概述 (二)化工工艺简介(Chemical Technolog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概论,结合典型化工工艺过程,介绍有机和无化学品的原料来源及生产工艺方法,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及一些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特殊的句子和语法现象,英译汉方法。 (三)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程的定义、历史,化工单元操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新闻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采写编实训教程》这门课的目的。 2、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采写编实训教程就是将新闻采访写作与报纸编辑结合起来,采用模拟训练的方法,综合训练和增强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报纸编辑能力,在“新闻”二字上下功夫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 【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否能准确了解开设此门门课程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采写编实训教程 采:是新闻采访写:是新闻写作编:是报纸编辑 第二节怎样学习采写编实训教程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二、什么是新闻写作 三、什么是报纸编辑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采写编实训教程 2、怎样学习采写编实训教程 第一章新闻和新闻工作者 【教学目的】 1、让同学了解什么是新闻,掌握新闻的定义。 2、了解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3、明确新闻工作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重点难点】 在现实生活中辨别哪些是新闻并积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相应素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 关于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有160多种说法。本节将主要介绍两种观点。 第一是: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二是: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一文中明确指出:“写新闻就是写故事,更具体地说,是写人的故事。” 第二节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 关键:强化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1、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和宣传四项基本原则。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二、业务素质 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很强的新闻业务素质,包括六大能力。 三、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新闻工作者所有素质的“基石”。作为新闻工作者其文化素质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部分: 1、语文知识 2、专业知识 3、一般知识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高分子化学实验8

高分子化学实验 梁晖卢江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书号 ISBN 7-5025-5633-X 出版日期 2005-7-1

目录 第1章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础技术 (1) 1.1 聚合反应装置 (1) 1.2 聚合体系的除湿除氧 (5) 1.3 单体的纯化与贮存 (6) 1.4 常见引发剂(催化剂)的提纯 (8) 1.5 常见溶剂的处理 (9) 1.6 聚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0) 附:几种常见单体和溶剂的提纯处理 (12) 主要参考文献 (14) 第2章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 (15) 2.1 熔融聚合 (15) 实验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的合成及其熔融纺丝 (16) 2.2 溶液聚合 (18) 实验二聚苯硫醚的合成 (19) 2.3 界面缩聚 (20) 实验三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的界面缩聚 (21) 2.4 固相聚合 (23) 实验四固相聚合法合成高分子量聚碳酸酯 (23) 2.5 逐步聚合预聚体的合成及其固化 (26) 实验五醇酸树脂缩聚反应动力学 (27) 实验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层压板的制备 (29) 实验七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31) 实验八不饱和聚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交联固化 (32) 实验九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固化 (35) 主要参考文献 (38)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实施 (40) 3.1 本体聚合 (40) 实验十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41) 3.2 溶液聚合 (42) 实验十一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42) 3.3 沉淀与分散聚合 (43) 实验十二沉淀聚合合成单分散MMA/二乙烯基苯DVB交联微球 (44) 实验十三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的分散共聚合 (45)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lymers) 课程号(代码):3000700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 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专门为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一门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运用生命周期思维系统介绍高分子材料和产品在原料合成、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废物产生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高分子材料的再生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新技术,并详细讨论高分子材料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生物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使学生充分认识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将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绿色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 (1)毕业要求3,分指标点3.4; (2)毕业要求4,分指标点4.3; (3)毕业要求6,分指标点6.1和6.3; (4)毕业要求7,分指标点7.1、7.2和7.3 (5)毕业要求8,分指标点8.2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战略性问题(3学时) 简要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高分子材料带来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评价高分子材料对环境影响的方法与工具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对本课程的基本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及要求等。 要点: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重要性及研究方法 3.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

实验课教学大纲格式及说明

《土壤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习和掌握土壤生物与生态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掌握土壤生态学中以土壤生物及生态过程为研究目的的新鲜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以测定各种土壤生物类群及土壤生态过程,包括野外正确设置土壤和凋落物采样点选点、正确收集和保存新鲜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等。掌握土壤动物的分离、提取、计数、显微镜观察和标本制备等主要微型土壤动物的鉴定步骤。此外,掌握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等重要土壤生态功能指标的测定。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采样和室内操作技能、观察能力,以便为学生今后开展土壤生态学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本实验目的: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是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必须按科学的标准方法进行采样和预处理。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表层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标准方法的依据,并掌握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本实验重点、难点:重点是野外采样的基本方法,难点是土壤和凋落物采集和预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二土壤微型土壤动物的分离、收集、计数 本实验目的:土壤微型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土壤线虫是微型土壤动物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其功能群组成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本实验进行土壤线虫的分离、收集和计数,使学生初步掌握贝尔曼湿漏斗方法,并通过显微镜计数来分析土壤中动物的数量。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贝尔曼湿漏斗方法的测定步骤,理解线虫分析的意义和分离原理,并掌握土壤线虫提取、计数的关键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本实验重点、难点:贝尔曼湿漏斗的基本步骤及线虫显微镜计数。 实验三土壤微型土壤动物(线虫)和形态观察和鉴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