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蒹葭

蒹葭

蒹葭
蒹葭

《蒹葭》课堂实录及简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唐风宋韵的飘逸婉转流传千古,我们的血液里涌动着诗的灵魂。“诗意,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何其芳《<工人歌谣选>序》)诗意化的课堂,就是以诗歌为载体,用诗化的语言将诗的美情美境感悟、述说,最终达成诗意在心头的再生成…….

然而,喧嚣的现代物质生活沉沦了诗歌,湮没了诗意。古诗词的课堂急功近利。如何拯救、激发学生的诗意呢?请看《蒹葭》

(古筝曲《在水一方》渐停)

师:有人说,华夏先民的诗意是从心底长出来的,它源于生活,尊崇内心。今天,我们就穿越千年去虔诚拜谒。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蒹葭》。

师:先分享预习成果。请大家拿出导学案,先交流一下字词的读音和字义词义。生1:(朗读导学案中的第一部分)

溯洄:溯,是逆流而上,洄,是顺流而下……

师:这个同学的字词预习非常精准。我们一起朗读。(学生齐读)下面,我们再来共享导学案中的文学知识部分。

生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到春秋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生2: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地民歌,是诗经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生3:诗经从艺术手法上分“赋”、“比”、“兴”三种,其中的“比”指比喻,使人物的情感依附在事物的表现上。“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师:大家的预习做得很好,对于诗经的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用一分钟时间将以上知识快速记忆(学生快速记忆)

师:课前的预习中,你一定诵读了这首诗歌,那么,你觉得这首诗在形式上和你以往读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l:这首诗每句话是4个字的。以前读的古诗基本是五言和七言的。

生2:这首诗有三段,三段的内容和形式差不多,像我们大合唱的歌词。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诗经在结构上的特色。(屏幕展示)

生齐: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迭唱的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效果。

【析:课前导学,是理解诗意的前提。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上交流高效地将本诗的有关常识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

师:在刚才的预习交流中,我们发现了这首诗有着特殊的格律和表现手法,因此也具有了不一样的美。那么,美读诗歌要注意什么呢?

生l:要了解字词的意思,要读准字音。如,湄、唏、跻等。

生2:注意诗歌的节奏。师:你来范读几句可以吗?生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他的朗读?

生3:吐字很清楚,停顿也正确,不过,就是有点过于……过于铿锵了。

师:你刚才使用的“铿锵”这个词很妥当。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朗读四言诗时候容易犯的错误。老师范读几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美读诗歌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4:要找到诗歌的韵脚。

师:非常重要的一个提醒。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生齐:苍、霜、方、长、央……

师:很好,哪位同学可以把刚才美读诗歌的要点做一个小结?

生5:美读一首诗,要找到韵脚,要读准字音,还要把握诗歌的节奏。我再加一点,我认为还要清楚地了解字词的含义。

师:太好了,概括到位,还加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这里也有自己的总结。

(屏幕展示:美读诗歌的前三要素: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

下面请大家依据以上要点,自由朗读。(学生自由诵读后齐读)

【析:美读诗歌,是感悟诗意的基础。通过学生的个别发言,总结概括,提炼出了美读诗歌的要点。】

师:初读诗歌,我们的眼前首先出现了一片秋露未干的蒹葭,也即芦苇。这种客观存在的物象被赋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后,我们称之为意象。

(屏幕展示:古诗中的意象。如: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这首诗中的意象“蒹葭”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生1: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生2:是秋天特有的,感觉有点凄凉。

师:同学们的总体把握还是很不错的。(屏幕展示:古诗有“枫叶荻花秋瑟瑟”,这种芦荻一般都象征秋天的萧瑟寒冷肃杀之意,同时象征着人生遭遇逆境时的悲哀愁苦,有着较为浓重的悲情色彩。)

(学生齐读感悟)

师:就让我们走进诗境,置身于水边,和这样的一株蒹葭同驻,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屏幕展示:活动一——品诗中景。学生静心思索)

生1: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白衣飘飘的诗人,在河边愁眉不展。他左顾右盼,却找不到他的心上人。我仿佛听到了风吹芦苇的声音,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

生2:我的眼前有一个美女……(学生笑)

师:美的概念是很丰富的,这位同学用的词不错。请继续你的想象。

生2:我的眼前有一个美女,在河的那一边若隐若现。诗人看到了,却追不到,只好沿着河上下奔跑。我还听到了苍鹭的呜叫呢。

师:加入的鸟呜声符合诗境。

生3:我看到了太阳刚升起来,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透。露水染湿了诗人的鬓角。

师:“露水染湿了诗人的鬓角”,多美的一个细节化的想象。让我们为这些同学的精彩发言鼓掌。(学生鼓掌)师:那么,假如你置身于水边,与这样的一株蒹葭同驻,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屏幕展示:活动二——悟诗中情。学生静心思考)

生1:我感觉到了心上人见面时的重重困难。

师:你从哪些诗句中感觉到的呢?

生1:我从“道左且长、道左且右、道左且跻”等句子中感觉到的。道路很漫长崎岖,追寻很困难。

生2:我也感觉到了主人公的困难,但我更感受到了他的执著。比如说,地点一直在变化,从方、湄到涣,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师:哪位同学还有新的观点,或对以上同学的发言做个评价?

生3:我觉得以上两个同学都讲得有道理,不过,我还感觉到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助,他很着急,却找不到方向,刚才两位同学都没有提到这一点。

师:很有内涵的感悟。哪个同学能提炼出刚才他们发言中的关键词呢

?生4:执著、不放弃、迷茫、无助……

师:(屏幕展示)瑟瑟秋景的凄迷,望尽犹见的执著、上下求索的惆怅……一唱三叹,余音绕

梁。凄迷、执著、惆怅。由此可见,诗歌的灵魂是——生齐:情感!

师:不错,情感是诗的灵魂,好的诵读就是将这灵魂呈现给大家。

(屏幕展示:美读诗歌的第四要素:“把握情感”)(配乐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师生配乐朗诵全诗)

师:大家的诵读饱含情韵,是因为我们明了了追寻者和伊人的内心。朱熹说:“……所谓伊人者,在水一方,上下求索而皆不得,然不知其所指也。”你是否也有同感?你的心中对于“伊人”的形象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

(屏幕展示:活动三——析诗中人。学生静心思考)

生1:是一个缥缈难寻的美人……

生2:也许还是指我们的一些梦想吧,想实现却很难。

生3:我同意他的看法。也好像订下的很高的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很痛苦,还不一定能实现。师:两位同学的发言将诗的旨意推向一个高境界。难以割舍、苦苦追寻的不一定只有爱人,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关于“伊人”的理解,是诗歌“主题多义”的体现。我们课后可以再加以探讨。

师:(屏幕展示:物象一意象一意境)由普通的客观物象,到融人情感的主观意象,再把这些意象组合、超越,就融生了意境。请用一句话说出本诗的意境。

生1:凄迷、委婉。

生2:萧索、悠远。

师:(屏幕展示)老师也用几个词概括:苍凉凄婉、空灵悠远。让我们再次诵读全诗,体会诗的意境。(配乐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师生配乐朗诵全诗)

【析:品诗中景,悟诗中情,析诗中人,老师创设的这三个课堂活动,层层诱导,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再加上有层次地配乐诵读,课堂渐入佳境,诗意渐渐融生。】

师:此刻,有一种叫做诗意的东西在我们的心头潜滋暗长了,有一种苍凉凄婉、空灵悠远的画面在我们脑中酝酿。我们能不能将这一篇经典诗作,用自己的语言来做一段诗意的表达呢?(学生笔头准备)

生1:清晨的露水,还在闪着光,心中的爱人,不知在何方。逆流而上啊,道路太漫长;顺流而下啊,好像在水的一方。

生2:白露苍苍水漫漫,道路崎岖又漫长,心中的伊人难找寻,执著的心儿永不变。

生3:你是如此迷离又如此真实,你在我的眼中也在我的心中。拨开那片芦苇丛,趟过那湾小河水,我来追寻你——梦想,哪怕跨越困难重重!

师:诗意是心头的一丝触动,是一种情感的进溅。将这种隋感表述出来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感谢他们的勇敢尝试!(学生鼓掌)老师课前也写了一小段,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画面展示,配乐朗诵)

撷一朵相思的白霜

你在水的一方低吟浅唱

伊人啊我疲惫了双足

白发却留不住残阳

追寻了千年

苍老了时光

只为寻你

寻你回眸的宛转

道路却如此漫长

我只能满握这把苍凉

在水的一方

撷一朵相思的白霜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同学们,当我们面对这喧嚣浮躁的世界时,找个空闲,读一卷诗经,那一脉幽香的诗意,就会穿越千年,回驻到我们心中!

课后背诵本诗,并推荐阅读《诗经·郑风·子衿》。谢谢大家,下课!(古筝曲《在水一方》渐起)

【析:这一部分,在盈盈曲声、融融诗意中,鼓励学生诗意化地改写表达。在学生的尝试中,教师的示范下,课堂成功地实现了诗意的再生成。】

“诗意”是《蒹葭》一课课堂教学的切人口,是本堂课努力让学生达成的目标。从诗意的蕴积,到诗意的融生,最后实现了诗意的二次生成。师与生、生与生的心灵产生诗意的碰撞,“诗意”成功地栖居在了诗的课堂。(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蒹葭》赏析及同步习题

《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作者】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出)】 【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主题思想】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蒹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感情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 (二)、说教学目标 九年级(初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因此提出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蒹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的需要、教学参考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这首诗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为:1.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有关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我将结合教学程序设计一起谈。 二、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具体做法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及其MTV。 欣赏完毕,学生兴趣正浓,教师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这首歌曲是由《诗经》中的《蒹葭》改变而成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实施目标 1、复习《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复习《诗经》相关知识,识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全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课下注释中的读音,把拼音移到诗歌正文中,为后面的正确朗读作好准备。) 说教法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

蒹葭注音及译文

jiān jiā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sǔo wai yīr?n zài shuǐyīfāng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ùhuíc?ng zhīdào zǔqǐe cháng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sùy?u c?ng zhīwǎn zài shuǐzhōng yāng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sǔo wai yīr?n zài shuǐzhīm?i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sùhúi c?ng zhīdào zǔqǐe jī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sùy?u c?ng zhīwǎn zài shuǐzhōng chí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jiān jiācǎi cǎi bái lùwai yǐ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sǔo wai yīr?n zài shuǐzhīsì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sùhúi c?ng zhīdào zǔqǐe y?u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sùy?u c?ng zhīwǎn zài shuǐzhōng zhǐ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我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伊人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我思念的那人啊,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伊人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我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顺流而下去追寻,伊人仿佛就在沙洲边。

《关雎》、《蒹葭》两篇比较阅读教学教案

《关雎》、《蒹葭》两篇比较阅读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之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讨论、比较。 [媒体设计] 图片、音乐、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读着《诗经》,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你就仿佛被带进了浪漫的殿堂。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歌均出自于《诗经》。那就让我们漫步于《诗经》这条文字之河,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吧。 2、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3、出示学习目标。 【说明: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展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增加对《诗经》的了解,扩充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题情境中,为后面的学习蓄势。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1)、教师伴乐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可以让学生轻声跟读。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正音。 要求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雎鸠(jūjiū)窈窕(yǎotiǎo)逑(qiú)荇(xìng)菜 寤寐(wùmèi)蒹葭(jiānjiā)唏(xī)坻(chí)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注意:诗歌重在体会,对于字词意义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关雎、蒹葭赏析选择题 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两首赏析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班级:姓名: 诗词目录: 12.《诗经》两首 一、关雎 二、蒹葭 一、★《关雎》 【习题】 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是错误的。 2、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分析:C、君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淑女是指善良、品德好的女子。“琴瑟、钟鼓”是指乐器。 4、对《关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一 蒹葭正文

一蒹葭 积累巩固 一、填空题 1.《诗经》是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也称,《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2.《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与色彩,从各方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的句式以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蒹葭》选自,采用和的手法,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的意境。 4.诗中“白露”由“为霜”到“未晞”、“未已”的变换,是从的角度说明诗人;而“所谓伊人”,由“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变换则是从的角度说明诗人。 5.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 (1)蒹葭 ..() ..苍苍()(2)蒹葭苍苍 (3)蒹葭萋萋 ..()(4)宛.在水中央() (5)白露未晞.()(6)在水之湄.() (7)道阻且跻.()(8)宛在水中坻.() (9)在水之涘.()(10)白露未已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选择题 1.《蒹葭》全诗共三章,二、三两章是首章的反复,只在押韵处换了几个字。这种结构形式称为() A.反复 B.回环 C.重章 D.叠句 2.《蒹葭》在题材上属于《诗经》中的()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对《蒹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蒹葭

1.(2010)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 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2、(2012)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6 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 表达了主人公心中缠绵无尽的情感,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 2016·河北卷】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 译文: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D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蒹葭》2011-2016年中考赏析题合集

《蒹葭》诗歌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思想内容】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与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喜爱之情。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⑴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 ⑵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答案】 ⑴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⑵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主人公绝望的情绪)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点评】做好本题要理解全诗的内容,从诗人所铺陈的内容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读懂诗歌。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2《蒹葭》阅读练习与答案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 A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2、对全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 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3、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托物起兴(比兴手法),开头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4.这首诗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多侧面地写出对意中人强烈爱慕、反复寻觅之情。 5.诗中写“蒹葭”、“白露”、“道阻”、“水中”,既为爱情设置特定环境,又写出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著。 6.全诗主要用“赋”的手法,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和极富音乐性回环美。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哪,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8.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 9.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0.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11.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2.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13.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14.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15.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D)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1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17.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18.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19.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20.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苍、霜、方、长、央。

《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作者】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出)】 【主题思想】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选择题: 1、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分析: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应该是“虚写”。 2、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

诗经《蒹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诗经《蒹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蒹葭》是十五风中的一篇,可谓“风”类诗的代表,读它《诗经》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可见一斑。

《关雎》《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课】

《关雎》《蒹葭》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课】 班级:姓名: 资料内容:【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 一、★《关雎》 【原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作者】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出) 【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 【主题思想】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赏析】 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蒹葭》拼音版(含译文)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兼(ji a ):没长穗的芦苇。葭(ji ①: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 ji on ji a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ji a n ji a c mg c a ng b d l u w 目 sh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s u o w 吕 y i r en z & shu 1 y 1 f mg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 u hu i c 印g zh id ao z u q ie ch dig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s u y ou ceng zh iw an z a shu i zh m g y a ng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s u o w 吕 y i r en z a i shu 1 zh i s 1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s u hui c eng zh i d a o z u q ie y ou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s u y cu ceng zh iw an z a shu i zh m g zh 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全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oang ji a n ji a q iq 1 b d il u w 召 x 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笔记 (1)

《蒹葭》理解性默写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赏析题: 5.请简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显示了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 6.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 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7思考:《蒹葭》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展示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8.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凄凉

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8.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苍、霜、方、长、央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 10.本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11.《蒹葭》一诗没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思念之情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身影却无处不在。这首诗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1)每章开头均以秋景起兴,渲染一种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所思不见的惆怅。 (2)三章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3)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主人公不畏艰险几度求索,也暗示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12.《关雎》《蒹葭》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之处。 相同: (1)都属于“国风”,都是民歌; (2)都运用了“兴”的手法; (3)都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 (5)都使用双声叠韵,富于声韵美。 不同: (1)《关雎》感情健康明朗,热情浓烈。《蒹葭》充满惆怅伤感。 (2)《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清晰可见。《蒹葭》含蓄

蒹葭课文注释以及笔记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注释】 选自《诗经·秦风》。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顺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 宛:仿佛。 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的样子。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作品简介】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 【诗歌结构】 全诗三章:(1)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2)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3)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四.诗歌赏析,蒹葭之美: 1、绘画美: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答: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意境美:意象、意境 《蒹葭》意象: 蒹葭、霜露、秋水、诗人、伊人 ?起兴气氛渲染、心境烘托(环境凄清,心情寂寞) ?二次幻觉虚实相生“所谓”“宛” ?景秋晨雾霭烟水迷离凄清哀婉苍凉幽缈 ?情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神情恍惚惆怅失意

蒹葭 中考试题

1.(2010·四川眉山)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眉山答案】 (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2、(2012四川安顺)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6 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6 分) 10、(2 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12、(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

《蒹葭》阅读试题附答案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评析]:《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全诗共三章,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渲染气氛。诗中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像、幻想交织在了一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而这一想像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痴情者对恋人的强烈感情。1、赏析《诗经?关雎》并答题①本诗围绕一个__求__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②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辗转反侧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__友之__、__乐之__。2、赏析《诗经?蒹葭》并答题①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蒹葭白露道阻水中,来表现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②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__含蓄___美、__意境__美、_回环_美、_音乐__美。3、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