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蒹葭说课稿1

蒹葭说课稿1

蒹葭说课稿1
蒹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感情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二)、说教学目标

九年级(初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因此提出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蒹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的需要、教学参考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这首诗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为:1.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有关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我将结合教学程序设计一起谈。

二、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具体做法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及其MTV。

欣赏完毕,学生兴趣正浓,教师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这首歌曲是由《诗经》中的《蒹葭》改变而成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实施目标

1、复习《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复习《诗经》相关知识,识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全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课下注释中的读音,把拼音移到诗歌正文中,为后面的正确朗读作好准备。)

说教法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蒹葭》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

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蒹葭说课

《蒹葭说课稿》 一、说教材 《蒹葭》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古人对诗经的教化作用非常重视。 二、说学习目标 (一)、九年级的同学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但是第一次接触诗经,对作品的情感理解上还存在困难。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语文《新课标》要求初中生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中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我将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通过听读,跟读等方式,掌握朗读诗歌的技巧,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展开想像,发挥联想,进入诗的境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韵味美,品味赏析诗歌。 3、通过反复的朗读,能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突破方法:运用朗读手段,听读,跟读,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教学难点:品味赏析诗歌突破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描绘爱情场景,激发鉴赏兴趣。 另外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领悟诗的内涵,接受美的熏陶。 学习评价 1. 用抽读,小组读等方式,从语言、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朗读。 2、通过检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文中场景的描写,评价学生对诗歌的赏析。 3、抽查学生背诵,评价诵读完成的情况。 三、说教学方法 1、情景渲染法:运用多媒体和教师语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2、诵读教学法: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诗情画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蒹葭》歌曲,师:就是这样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她又像衣香鬓影的女子,从《诗经》、从《蒹葭》,今天,她风姿绰约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文质兼美的诗——《蒹葭》

诗经两首说课稿

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理解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 3) 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3) 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汉民族语言。 教学重点: 1) 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法的妥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范读,展示相关文学常识,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能丰富课堂容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 学生自己诵读与听配乐范读相结合,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掌握四言诗歌的诵读节拍,熟悉课文内容并且落实诗中出现的重要实

蒹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感情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 (二)、说教学目标 九年级(初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因此提出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蒹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的需要、教学参考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这首诗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为:1.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有关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我将结合教学程序设计一起谈。 二、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具体做法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及其MTV。 欣赏完毕,学生兴趣正浓,教师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这首歌曲是由《诗经》中的《蒹葭》改变而成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实施目标 1、复习《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复习《诗经》相关知识,识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全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课下注释中的读音,把拼音移到诗歌正文中,为后面的正确朗读作好准备。) 说教法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

高中语文 5.15《蒹葭》教案 沪教版必修1

蒹葭 教学目标 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 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 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 绘秋景的诗句。 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 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 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 铺垫。 课文研习之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 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 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 蒹葭、白露、伊人的关 键词。如蒹葭:苍苍— 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 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 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 诗歌主题。 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 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 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 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 本诗思想内容——。一 说,爱情诗;一说,明 志诗;一说,人生哲理 诗。各有其理,古人有 言“诗无达诂”,我们 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 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 是“企慕思见”之情, “执著追求”之意,

蒹葭说课比赛获奖稿(终审稿)

蒹葭说课比赛获奖稿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蒹葭》说课稿 文法系冷淑敏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我的说课内容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豁然开朗“析”中来,有的放矢“标”导航,精心设计“法”增效,成长进步“思”重要。即包括了七个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一、豁然开朗“析”中来——析教材 我选用的教材是李冬梅、韩素萍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蒹葭》是第一单元诗歌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诗经?秦风》。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执着之意,文字虽简单,却有一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个空灵朦胧,柔婉缠绵的意境。其主人公形象亦耐人寻味。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选编进了教材,作为整本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既想以此作为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开端,又想通过《蒹葭》这一桥梁纽带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古典诗词奠定良好基础。 二、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 1、定目标(三维目标)

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基于对大纲要求的把握,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析、探究和交流,学生能分析诗歌意象、探究诗歌主旨及意境。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伊人之美、觅求之难,感悟“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 2、定重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歌情感,分析诗歌意象,探究“伊人”丰富内涵。 由于本诗的意象内涵丰富,所以把握诗歌主旨以及体味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成为我在短时间内需突破的教学难点。 三、精心设计“法”增效——说方法,说过程 (一)说方法: 1、教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除了常用的讲授、启发、引导以外,主要采用了情境渲染法、诵读品读法和探究研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开展教学。 (1)情境渲染法:

《诗经》两首说课稿

24 《诗经》两首 从容说课 《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蒹葭》说课稿

说课稿<蒹葭> 一、导语设计 创设情境: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是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琼瑶词,邓丽君演唱)。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一)、学生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并注意读好它的节奏。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然后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样被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 让学生回答他们从诗歌意境和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回答说感受到了是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氓》说课稿

《氓》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理解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 3) 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3) 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汉民族语言。 教学重点: 1) 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 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这些教学方法的妥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达到本课

蒹葭说课稿

《蒹葭》说课稿 宜昌天问学校初中部伍月铭 豁然开朗“析”中来——析教材,析学情 析教材:《蒹葭》选自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寻味。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更是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选编进了教材,作为初中阶段最后一册书最后一个文言诗文单元的最后一课,既想以此作为初中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收官,又想通过《蒹葭》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其他古典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析学情: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热烈、执著的追寻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情感体验,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诗歌。再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背诵,乐于背诵。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实属不易。再加上出于中考复习备考的需要,学生已经学过此篇,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学生再学此篇的热情恐怕已经大打折扣。这些也是《蒹葭》“二度”的教与学的不利因素。 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诵读古诗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基于对课标和单元要求的把握以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定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析、探究和交流,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探究诗歌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歌主人公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定重难 重点: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情感。 难点:探究“伊人”丰富内涵。 精心设计“法”增效——说方法,说过程 说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 情境渲染法:一段介绍《诗经》的视频资料,一幅契合诗歌意境的画面,一曲与诗歌风格相吻合的背景音乐,将这些搬进课堂,旨在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既温习旧知,又获得新鲜的视听美感,消除因熟悉带来的懈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歌的美。 诵读品读法:“诗非读不能品也”,“好诗不厌百回读”,文言诗文的教学应该始终扣住一

《蒹葭》笔记 (1)

《蒹葭》理解性默写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赏析题: 5.请简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显示了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 6.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 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7思考:《蒹葭》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展示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8.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凄凉

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8.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苍、霜、方、长、央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 10.本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11.《蒹葭》一诗没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思念之情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身影却无处不在。这首诗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1)每章开头均以秋景起兴,渲染一种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所思不见的惆怅。 (2)三章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3)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主人公不畏艰险几度求索,也暗示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12.《关雎》《蒹葭》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之处。 相同: (1)都属于“国风”,都是民歌; (2)都运用了“兴”的手法; (3)都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 (5)都使用双声叠韵,富于声韵美。 不同: (1)《关雎》感情健康明朗,热情浓烈。《蒹葭》充满惆怅伤感。 (2)《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清晰可见。《蒹葭》含蓄

蒹葭说课比赛获奖稿

《蒹葭》说课稿 文法系冷淑敏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我的说课内容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豁然开朗“析”中来,有的放矢“标”导航,精心设计“法”增效,成长进步“思”重要。即包括了七个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一、豁然开朗“析”中来——析教材 我选用的教材是李冬梅、韩素萍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蒹葭》是第一单元诗歌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诗经?秦风》。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执着之意,文字虽简单,却有一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个空灵朦胧,柔婉缠绵的意境。其主人公形象亦耐人寻味。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选编进了教材,作为整本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既想以此作为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开端,又想通过《蒹葭》这一桥梁纽带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古典诗词奠定良好基础。 二、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 1、定目标(三维目标) 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基于对大纲要求的把握,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析、探究和交流,学生能分析诗歌意象、探究诗歌主旨及意境。

《关雎》说课稿

《关雎》说课稿 古浪县定宁初级中学冯天军 一、说教材 《关雎》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君子”因为见到雎鸠和鸣而产生对“淑女”的爱慕之情,以及求之不得的“辗转反侧”和弹琴鼓瑟敲钟击鼓去取悦“淑女”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首叙事诗。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比兴发端和重章叠句和的表现手法。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立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图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说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本诗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四、说难点 1.体会本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结构美、情感美。 五、说方法 1.品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归纳法 六、说教具运用多媒体PPT和播放器 七、说课时 1课时 八、说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手法;总结规律,指导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PPT展示赵翼《论诗》,引出风骚,再引出《诗经》,导入《关雎》 板书:《诗经》《楚辞》 《国风》《离骚》 杜甫李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全面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高中必修二第三专题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以“历史的回声”为内容编写课文。它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在于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瞬间,进行忠实记录。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本科目标设定如下:(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3)流利地背诵本词。 其中,教学目标一、二、三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目标一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充满伤感、的词,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它,并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如何学习欣赏宋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诵读为主,在声色动人的朗诵中,引导学生走近词作者、走进词境界。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顾及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建立起以品悟性探究为主、以欣赏性理解为目的的学习模式,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尝试写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新教材入选这首词,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古诗词 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交流讨论法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谁? 学生答:辛弃疾。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词《永遇乐·京

《蒹葭》习题1

《蒹葭》习题 一、下列词语注音。 蒹葭伊人溯洄唏湄 跻坻涘窈窕荇 寤寐参差琴瑟芼 二、分析题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境界,究竟是“幻觉”还是“象征”? 2、诗中反复用“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样的句子,对表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3、《蒹葭》一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和彷徨失意的心绪的? 三、拓展阅读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草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直直地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挖出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还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资;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蒹葭说课稿

《蒹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蒹葭》是长春版九年级上的第一课《<诗经>二首》中的第二首,它是一首文质兼美的爱情诗。学习它,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瑰宝《诗经》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后面学习其它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说目标 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并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和能力: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了解诗歌内容。 2、过程和方法:品析语句,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中执着追求的精神,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诗词,领悟古典文化的魅力,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 熟读成诵,感受诗中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学生以前接触不多,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为: 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艺术美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故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他们自身的理解,感悟和提高。而教师则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基此, (一)选择以下教法: 1、读书指导法,古诗文的教学重在诵读,因此在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时,教师要予以字音、节奏、韵律、情感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读出美感,读出韵味。 2、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 3、练习法,学完本首诗以后,用小练习检测学生对该诗的掌握情况,从而也检测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学法 《语文课标》提出要注重诵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把本课的学法定为: 1、朗读法,古诗文重在多读,读出节奏感,读出韵律美,这样更易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更易背诵。 2、合作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 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1、复习检测 检测的主要内容为《诗经》的相关知识及《关雎》的背诵,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做好和上节课内容的衔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情并做有效的指导。 2、导入新课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所以我采用了简洁优美的语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的第一章,感受到了《诗经》的艺术美,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中的另一篇《蒹葭》,来聆听华夏先民们朦胧的吟唱,感受主人公的那份执著的精神。

《诗经》二首 说课稿

《诗经》二首说课稿 从容说课 《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部编版高中语文说课稿-诗经卫风《氓》说课稿

部编版高中语文说课稿 诗经卫风《氓》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诗经卫风《氓》是高中语文选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理解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 3) 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3) 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汉民族语言。 教学重点: 1) 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法的妥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范读,展示相关文学常识,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能丰富课堂容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蒹葭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感情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二)、说教学目标 九年级(初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因此提出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蒹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的需要、教学参考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这首诗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为:1.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有关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我将结合教学程序设计一起谈。 二、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具体做法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及其MTV。 欣赏完毕,学生兴趣正浓,教师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这首歌曲是由《诗经》中的《蒹葭》改变而成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实施目标 1、复习《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复习《诗经》相关知识,识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全诗。(读时要求学生注意课下注释中的读音,把拼音移到诗歌正文中,为后面的正确朗读作好准备。) 说教法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蒹葭》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诗经《氓》说课稿

《诗经氓》说课稿 第一环节:确定目标 一、《课标》摘引: 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课标》分解分析: 行为动词:体会、理解、背诵 核心概念: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独立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可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疏通诗意,但不应把讲解文言知识作为重点。学生对《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作品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尤其是对其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缺少认识。教师要带领学生以诵读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引,以语言活动为基本探究手段来深入研读文本,挖掘其丰厚的思想、艺术价值。 三、制定教学目标 1.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会从小角度入手探究诗歌的主题及情感,并能用历史的眼光对作品的内容价值作出评价。 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作用。 3.在反复诵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语段做到当堂成诵。 第二环节:落实目标 导入:同学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诗经》中《关雎》和《蒹葭》,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关雎》。(师生齐背)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美好爱情的诗篇,被人们传唱千古。然而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诗经》中的内容绝不仅仅是表现美好情感的。因为现实生活中除了美好还有丑陋,除了和谐还有征战,除了团圆还有别离,除了痴情还有抛弃,除了两情相悦还有始乱终弃!本课所选的两篇课文表现的就是这些不太美好的情感,但丑陋同时也是一种揭露,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先来学习本课第一篇文章《氓》。 一、自学释疑,疏通文意。 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标出重点字音并体会四言诗独特的节奏美。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结合注释,用圈点勾画法翻译课文。小组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随时解决问题。 3、教师集中点拨共性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等句的含义。 请大家齐读课文,在齐读中再次注意体会四言诗铿锵、整齐的节奏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