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一、试桩目的:

本次试桩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水泥搅拌桩在地区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效果和承载力,并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二、试桩方案:

1.选址:根据相关地质调查资料,在待建设的区域内选取适当的位置进行试桩。

2.钻孔:在选址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为20米,钻孔直径为0.5米。

3.清底:使用钻机清除钻孔内杂质,确保清底。

4.搅拌桩施工:选用水泥搅拌桩作为试桩工艺。首先将搅拌机放入钻孔中,搅拌桩深度为15米。然后通过搅拌机旋转和上下移动的方式,使水泥与土壤充分混合。最后,保持搅拌桩20分钟,使其完全硬化。

5.试桩数据记录:在试桩过程中,记录相关试桩数据,包括桩长、桩径、搅拌桩深度等信息。

三、试桩成果:

1.试桩质量:试桩过程中,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得到有效保障。搅拌桩的成型质量良好,混合均匀,无裂缝。

2.桩身观测:经过数天的观测,试桩的水泥搅拌桩身整体无明显下沉或变形的迹象,稳定性较好。

3.承载力测试:为了评估搅拌桩的承载力,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搅拌桩的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后续工程的使用需求。

四、总结与建议:

1.水泥搅拌桩作为本次试桩的施工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施工性能。

2.试桩成果显示,水泥搅拌桩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地区的地质条件。

3.在后续工程中,建议继续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为承载力较大的地基处理工艺,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4.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水泥搅拌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效果和承载力,以完善该工艺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指导。

(略)

以上是本次水泥搅拌桩试桩的成果报告,总结了试桩的目的、方案和成果,并给出了相关的总结和建议。希望对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工程小运河段工程标段6 (合同编号:NSBD/LBD-XYH006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黄河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鲁北段小运河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年十一月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我项目部在郭庄节制闸处基坑底进行了水泥土搅拌桩试桩试验,水泥土搅拌桩试桩 工程已经施工完毕,现将试验段施工中实测的各种数据及施工操作程序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邱屯节制闸枢纽位于临清市邱屯村东北部,输水渠设计桩号为98+288附近,枢纽 由输水渠上的郭庄节制闸、三干渠节制闸及六分干渠上的邱屯节制闸三座节制闸组成。 郭庄节制闸的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郭庄节制闸的进口翼墙202根,单根桩长7.49m、闸室基础148棵,单根桩长6.79m、出口翼墙214棵,单根桩长5.79m,共计 3801.32m。施工桩长控制在高出设计桩顶0.5m,桩体达一定龄期后凿除0.5m长超打桩头和挖除桩间土后,回填褥垫层压实。 郭庄节制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桩直径均为600mm间距450mm为确保工程桩 施工方案的经济可行,在地基处理施工前,先进行工艺性试桩,以确定最佳施工参数,用以指导大批量地基处理施工。 二、场地岩土地质概况及技术要求 2.1地质概况 本工程地质从上到下为:水泥土搅拌桩有效桩范围内为砂壤土、粘土,持力层为粘土层。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段根据设计划分的区段分别控制在7.49m、6.49m、5.79m,桩底高程均为19.91m。 2.2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本工程水泥搅拌桩直径为600mm桩底面高程19.91m,施工高程27.9m,桩长7.49m, 进行了2喷4搅实验。 2.3现场配合比确定 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现场配合比,水泥掺量15%水灰比为0.5。水泥采用山水425 水泥,采用的工艺参数为水泥掺入量设计为15%每米掺灰量计算如下: 每米土的体积:V=n X r2x 1m 2 =3.14 X 0.3 X 1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试桩准备工作 (2) 1、试桩地点 (2) 2、试桩地点地质情况 (2) 3、试桩材料 (3) 三、施工准备 (3) 1、场地平整 (3) 2、机械组装与调试 (4) 3、水泥进场保存 (4) 4、测量放样 (4) 四、施工工艺方法 (4) 1、水泥浆制备 (4) 2、钻机就位 (5) 3、喷浆钻进 (5) 4、喷浆搅拌提升 (5) 5、复搅、复喷 (5) 6、移位 (5) 7、施工参数 (5) 五、质量控制方法及手段 (6) 六、成桩检测 (7) 七、试桩结果总结 (9) 1、试桩确定的水泥用量 (9) 2、试桩确定的工艺及施工参数 (9)

一、编制依据 1、《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相关规范: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程》(JTG F10-2006) (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程》(JTJ/T 019-98)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076-95)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3、《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5、广东省有关地方政策、法规。 6、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二、试桩准备工作 1、试桩地点 施工范围在K89+567-K89+591,水泥搅拌桩直径0.5m,桩间距1.3m,正方形布置。 2、试桩地点地质情况 (1)耕植土,棕黄色,可塑,主要以粘粒为主,层厚0.7m。 (2)淤泥质土,深黄色,软塑,层厚0.8m左右。 (3)粉质粘土,灰,青灰色,湿,软塑,层厚2.1m。 (4)砂质粘性土,棕黄,青灰色,可塑,层厚3.4m左右。

水泥搅拌桩试桩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 一、试桩依据 1、《路基个别设计图》第十一册沈哈施路02-2 2、《新建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图路基通用图》;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二、试桩地点 哈大客专TJ-2标段(中建二局)路基D1K461+300~630地基处理设计为水泥搅拌桩,考虑到结构物、便道、征地拆迁等因素试桩区段选在D1K461+300~630(选取其中的3根桩作为试桩桩,编号为1~3)。 三、工程概况 D1K461+300~630段长330m,该段水泥搅拌桩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长5.5~9.5 m桩径0.5m,桩间距0.8 m。 1、地质情况 表层为粉质黏土,褐黄色、灰褐色、黑灰色,呈硬塑,土质均匀,Ⅱ类,厚0~6.5m,软塑;表层以下依次为细砂层、中砂层、砂砾层、泥岩层,泥岩呈棕红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强风化。 2、水文地质情况 地下水主要为土壤孔隙潜水,地下水埋深1.5~4 m,储藏在粉质黏土及砂层中补给为农田灌溉水、河流及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据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临近工点水质分析结果,判定该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圬工等建筑材料无侵蚀性。 四、施工安排 (一)施工人员及设备情况 项目部将在此区间设立由项目部副经理杨永全任施工管理负责人,并配备技术负责人及若干技术施工人员,物资、设备均配有专人负责。

(二)施工用电 利用发电机发电。 (三)试验测试 原材料检测实验:水泥采用P.042.5水泥,见水泥试验报告。 (五)内业资料 原始试桩记录填写由专职资料员完成,主管工程师收集原始资料,收集后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其具体要求如下: 1、主管工程师要及时填写原始资料,不得后补、修改原始资料; 2、填写的原始资料内容要真实、齐全、整洁; 五、施工方案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1、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设计文件,吃透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底,掌握本工程以及业主、监理方的要求。 1.2、测量工作 我部组织精测人员对设计控制桩进行复测定位,并将测量成果向监理部门报验。经监理部门复测确认后,我部将以此为依据,对试桩段的中线和高程进行加密布桩,以满足施工要求。 1.3 清表 施工前先平整场地,用推土机清除原地面表层种植土、根植土,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本段地表水埋深1.5~4米,地基土含水量>35%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干喷(粉体喷射水泥搅拌桩)。 2、工期安排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开始时间:2007年10月23;结束时间:2007年11月4日。其中准备时间3天(2007年10月23~25日),工期为10天(2007年10月25~11月4日)。 3、粉体喷射水泥搅拌桩具体施工工艺 ⑴机具就位:水泥搅拌桩桩机安装就位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钻头直径及钻杆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②输灰罐的导管是否堵塞; ③电动空压机是否能正常工作; ④发电机或外接电源是否和桩机电路接通; ⑤精确调整桩机机身的竖直度。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一、试桩目的: 本次试桩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水泥搅拌桩在地区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效果和承载力,并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二、试桩方案: 1.选址:根据相关地质调查资料,在待建设的区域内选取适当的位置进行试桩。 2.钻孔:在选址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为20米,钻孔直径为0.5米。 3.清底:使用钻机清除钻孔内杂质,确保清底。 4.搅拌桩施工:选用水泥搅拌桩作为试桩工艺。首先将搅拌机放入钻孔中,搅拌桩深度为15米。然后通过搅拌机旋转和上下移动的方式,使水泥与土壤充分混合。最后,保持搅拌桩20分钟,使其完全硬化。 5.试桩数据记录:在试桩过程中,记录相关试桩数据,包括桩长、桩径、搅拌桩深度等信息。 三、试桩成果: 1.试桩质量:试桩过程中,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得到有效保障。搅拌桩的成型质量良好,混合均匀,无裂缝。 2.桩身观测:经过数天的观测,试桩的水泥搅拌桩身整体无明显下沉或变形的迹象,稳定性较好。

3.承载力测试:为了评估搅拌桩的承载力,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搅拌桩的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后续工程的使用需求。 四、总结与建议: 1.水泥搅拌桩作为本次试桩的施工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施工性能。 2.试桩成果显示,水泥搅拌桩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地区的地质条件。 3.在后续工程中,建议继续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为承载力较大的地基处理工艺,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4.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水泥搅拌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效果和承载力,以完善该工艺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指导。 (略) 以上是本次水泥搅拌桩试桩的成果报告,总结了试桩的目的、方案和成果,并给出了相关的总结和建议。希望对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

佛山市顺德区xx大桥扩建工程 水泥搅拌桩 试桩总结

广东xx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 二O一0年一月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 一、工程简介 佛山市顺德区xx大桥扩建工程桥台软弱路基及涵洞软弱地基处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施工之前,选择有代表性地段(此次试桩地点选定为38#桥台处软弱路基,桩号为BK1+807.033-BK1+817.033)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然后根据成桩试验中总结出的试验控制参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施工流程。 二、试桩施工要求及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试桩共布设6根。布置形式如下图:

其中1-1#、1-2#两根桩按57kg/m施工,2-1#、2-2#两根桩按55kg/m施工,3-1#、3-2#两根桩按50kg/m施工。桩体直径φ50cm,每根桩长4.5米,桩间距0.8m,水泥浆水灰比为0.55。 设计参数:水泥搅拌桩桩体28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0.6MPa,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三、现场控制 2011年01月15日至16日,我部进行试桩施工,整个施工流程如下: 平整场地——施工放线——定桩位——桩机对位调平——预搅下沉——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上下搅拌——清洗——移位。 在整个试桩过程中对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水泥浆比重、送浆压力、喷浆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记录。(详见后附《水泥搅拌桩原始记录表》、电磁流量计打印小票及《水泥搅拌桩水泥浆比重原始记录表》) 四、成桩质量检测 2011年01月23日,对试桩1-1#、2-2#、3-1#进行了动力触探试验,经检测7天龄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详见动力触探试验报告。 成桩28天后,2011年02月13日至02月15日,佛山市质量检监督站对1-1#、1-2#、2-1#、2-2#、3-1#、3-2#共6根试桩进行了钻芯取样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对1-1#、2-2#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经检测,50kg/m、55kg/m、57kg/m三种水泥掺量的试桩无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报告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中新城一路共有2103平方米进行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K2+159.4~K2+169.4是1.2米×1.2米等腰三角形分布、K2+169.4~K2+186是1.3米×1.3米等腰三角形分布;新城西二路共有1468平方米进行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K0+256~K0+270.6是1.3米×1.3米等腰三角形分布、K0+303.4~K0+313.4 是1.2米×1.2米等腰三角形分布、K0+3313.4~K0+323.4 是1.3米×1.3米等腰三角形分布、K0+323.4~K0+333.4 是1.4米×1.4米等腰三角形分布。本工程地段地质较为复杂,上面是吹填砂约一米厚、下面是软土层约十六米厚。桩直径D=50cm。 二、试桩情况: 新城西二路K0+323.4~K0+333.4段计划首先开始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于2005年3月2日至3月4日,在现场进行了水泥搅拌桩试桩试验,已通知业主代表林振林、设计院刘德华及现场监理韦应泰到场确认。现场试桩情况如下:①1-H14施工桩长为15.70m,喷浆提升总时间为29分钟,累计喷浆量为393;②1-H12施工桩长为15.72m,喷浆提升总时间为31分钟,累计喷浆量为393;③1-H10施工桩长为15.67m,喷浆提升总时间为30分钟,累计喷浆量为392;④1-H8施工桩长为15.69m,喷浆提升总时间为33分钟,累计喷浆量为400;⑤1-H6施工桩长为15.68m,喷浆提升总时间为33分钟,累计喷浆量为400。所有试桩施工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1、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场地必须先预平整,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遇有沟渠和凹凸地方,整平时应及时排水和清泥,回填粘性土料或中砂并预以压实,不得回填杂物土或生活垃圾。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东塘大道(元华路至北江滨路)道路工程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前言 本次试桩是为了保证东塘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而进行的。试桩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桩总结报告如下。 二、试桩情况 本次试桩共进行了30根,试桩深度为12米。试桩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水泥搅拌桩进行施工,保证了桩身的密实性和强度。试桩结果显示,所有的试桩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试桩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桩身出现了微小的裂缝,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发现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不均匀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加强水泥搅拌的措施,确保了后续施工的质量。 四、结论 通过本次试桩,我们对东塘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包括水泥搅拌桩、钢管混凝土桩等多种桩基础形式。为保证基础的安全可靠,需要进行试桩工作。 编写依据

本试桩方案编制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试验规程》、《桩基础设计规范》等。 试桩目的 本次试桩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和土层情况,为后续的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试桩点和时间 试桩点选取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四周,共设立12个试桩点。试桩时间为每天的工作时间内进行,预计需要7天时间完成。 试桩准备 试桩前需要做好现场勘察、土样采集和试验等工作,同时准备好试桩的施工设备和工具。 试桩施工组织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目录 目录 (1)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 2、试桩施工机具 (1) 3、试桩目的 (1)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 6、施工工艺 (5) 7、试桩技术要求 (6) 8、水泥搅拌桩现场检测情况 (7) 9、试桩总结 (11) 10、附件 (13)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NQYDK2+550~NQYDK2+691段软土地带进行了9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1.1m。搅拌桩直径为0.5m,设计桩长4.4-4.8m,实际桩长见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 2、试桩施工机具 本次试桩选用ZGA-A型桩机,主电机功率为45Kw。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每台桩机必须配置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 (2)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3、试桩目的 (1) 确定每根搅拌桩水泥用量。 (2) 确定搅拌下沉、提升的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 根据不同掺和比确定技术参数。 (4) 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 (5) 校核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6) 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 根据以往水泥搅拌施工经验,钻机搅拌速度和提升搅拌速度如下: 试桩施工中,严格控制机头的钻进速度(1.8m/min)及提升速度(0.9m/min),注意保证桩头的质量(采用停留喷粉或喷浆30秒的方法),用电子秤或电子自动记录仪来记录每米喷粉量(湿法则记录总喷浆量及平均喷浆量),如发现喷粉量或喷浆量不足,则采用复搅复喷的方法来保证桩身质量(试桩时未发生)。本段水泥搅拌桩的施工采用湿喷法施工。 4.2、配合比 根据《柳南施路专-08-1》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灰量不小于加固土湿质量的18%;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采用水泥+土,水泥掺量为18%。为选择经济、可靠、合理的水泥浆配比,试桩按水泥+土试桩,试桩数量如下: 按水泥+粉煤灰浆体配比试桩:水泥+粉煤灰总量掺比为18%、19%、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路基软土地基处理工程 (DK101+690~DK101+737.5)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国路桥渝万铁路土建3标项目经理部四分部

目录 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 二、试桩施工机具: (1) 三、试桩的目的: (1) 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1) 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 六、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2) 七、试桩结论: (4)

试桩总结报告 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在DK101+690~DK101+737.5处进行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试桩已按原定方案顺利完成。水泥搅拌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0.5米,桩间距1.1米,桩长2.5~4.7m,桩间距按梅花桩式排列,桩要求打入下卧层不小于0.5m。二、试桩施工机具: 试桩前所有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 (1)桩机上的压力表、电流表、深度刻度盘都已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2)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吊垂线,并画上垂直线。 (3)每台桩机桁架间横撑间距为 1.2m,以便观察钻进与提升速度。同时在带动钻杆的链条上系上红绳,直观地观察钻进深度。 三、试桩的目的: 为保证成桩质量及确定各施工参数,试验地点设在DK101+690~DK101+737.5处。 试验目的: 1、确定该地质下符合质量要求的合理喷浆量及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 2、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确定喷浆量的各种参数(如钻进、提升、转速、钻进提升时管道压力及喷浆管道压力等)。 4、磨合机械和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以便指导施工 5、确定灰浆稠度(水灰比) 6、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掺入比。 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4.1钻机速度和提升速度 提升速度采用0.8m/min,允许偏差≤0.5m/min。钻进速度采用1.47m/min。转速为56转/分,泵速600转/分。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单位工程DK653+620~DK654+140段路基工程中,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地段为2小段,分别是DK653+620~DK653+700,DK654+019.65~DK654+140,总长度199.35 m。其中DK653+620~DK653+700为挖方段,DK654+019.65~DK654+140为填方段,此段软土属于辽河河漫滩和丘陵低洼地段,且多以夹层形式存在,故水泥搅拌桩加固深度应穿透软弱土层(压缩层)到达无压缩层(硬层)0.5米以下。水泥搅拌桩采用单搅拌轴机施工成桩,材料一般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呈正三角形布置,桩径0.5 m,间距设计为0.8 m,单根桩长为3.5~8.0m,共计7046根,总长47474m。为确保施工方案的经济可行,在地基处理施工前,先进行工艺试桩,以确定施工参数,用以指导地基处理施工。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施工图纸显示,本试桩地点位地基表面为粉质黏土,其次是中砂和泥岩夹沙层。 二、试桩目的 1、确定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 2、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确定灰浆稠度(水灰比)。 4、根据不同掺入比(58kg/m, 59kg/m, 60kg/m)确定技术参数。 5、确定工作压力。 6、确定针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评价依据。

7、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 8、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入比。 9、校核复合地基承载力。 三、试桩过程 2007年11月1日,在监理单位委派人的监督下,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和施工技术员组织桩机队在DK654+019.65―DK654+140地基处理范围工程桩处理范围之外进行了试桩,具体布置图如下: 工程桩范围 泵送管 泵送池 搅拌水泥机2# 搅拌水泥机1# 哈尔滨 大连 便道 水泥搅拌桩桩机 试桩范围 D K 654+019.65 D K 654+140 7#9# 6# 4# 3# 1# 1.试桩准备 (1)清理场地:采用挖掘机清理地面杂物,并对试桩范围进行平整。 (2)技术、安全交底:为了使施工人员了解试桩意图,明确试桩参数及施工各注意事项,安排好各道施工工序等,本部于10月22日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 (3)桩位放样:10月30日下午按试桩位置进行了放样,布置好桩位,并用石灰粉做好标记。测量桩位如下图: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

试桩总结报告 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在软基处理三期真空预压区空旷场地进行试桩,距堆取料机基础轴线距离约20米进行了3组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每组4根,并按设计要求形成咬合桩,桩身搭接10cm。搅拌桩直径为0.65m。实际桩长约11m。 二、试桩施工机具 本次试桩选用SJB-2型深层搅拌桩机,主电机功率为37KW。 试桩前所有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 1、桩机上的压力表、电流表都已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2、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3、在桩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三、试桩的目的 1、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如搅拌桩的钻头形式、泥浆泵的类型、送浆管类型等,为以后大面积施工进行设备选型、配置提供依据; 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如:浆液的配合比、泵送时间、压力、搅拌机提升、下钻的速度及旋转速度等; 3、了解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搅拌头形式、电机功率与搅拌叶片的宽度和倾角等; 4、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 5、通过试验为设计提供相关设计参数,如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承载力等。 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1)钻机速度和提升速度 提升速度采用0.8m/min,允许偏差≤0.5m/min。钻进速度采用1~2m/min。转速为56转/分,泵速600转/分,采用3喷6搅进行施工。 (2)水泥掺和量的确定 根据《吹泥区轨道基础下水泥搅拌桩布置及试桩图》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18%和20%。试桩数量如下:水泥掺量18%一组,编号S1,共四根;水泥掺量20%两组,编号S2、S3,每组4根共8根;合计12根。 每米水泥用量=水泥掺和量百分比×3.14×0.325×0.325×1740。S1水泥掺和量为18%,104kg/m。S2和S3水泥掺和量为20%,115kg/m。 (5)喷浆压力 喷浆压力为0.5MPa。 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保证桩位准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体垂直,垂直偏差应小于1.0%。 (2)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相关设备及管路系统。设备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管路系统的密封必须良好,管道必须畅通。 (3)浆液的拌制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控制,严格监督浆液的制作,搅拌时间必须达到要求,浆液的密度采用浆液比重计检测,不得采用一只桶边拌边抽的方式施工,在喷浆过程中浆液应连续搅动,防止浆液发生离析,确保成桩质量。 (4)因故停浆时,应及时通知操作人员,记录停浆深度,为防止断桩或缺浆,应将钻头搅拌和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5)专人记录水泥浆液的罐数、水泥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终)

表A.0.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董家口疏港铁路工程施工合同段:SGZH-1 编号:

新建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工程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局新建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录 1. 说明 (1) 2. 试桩目的 (1) 3. 试桩位置选择 (1) 4. 技术要求 (2) 5. 水泥搅拌桩主要设备 (2) 6. 试桩设计及参数 (2) 7. 试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3) 7.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 7.2施工方法 (4) 8. 试桩和检测过程 (5) 8.1 DK10+590~DK12+020段试桩 (5) 8.2 QCDK8+414.34~QCDK8+760.84段试桩 (7) 9. 试验总结报告 (8)

水泥搅拌桩试桩试验总结报告 1.说明 为确定新建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工程SGZH-1标段QCDK8+414.34~QCDK8+760.84、DK9+179.51~DK12+020段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参数、人员机械配备等施工要素,在进行搅拌桩试桩施工之前,我单位将进行试验桩施工。通过试验桩试验成果,得出相应参数,用以指导施工。 2.试桩目的 (1)通过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水泥掺入量、水灰比、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压力等施工参数,通过检查成桩效果,确定最佳施工参数用以指导本试验段施工。 (2)通过试桩验证预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3)通过试桩掌握人员、机械设备的配置。 3.试桩位置选择 本次水泥搅拌桩试验桩施工,将为QCDK8+414.34~QCDK8+760.84、DK9+179.51~DK12+020段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提供指导经验。 根据董家口疏港铁路路基工点图:青董疏港施路-04、05、13、15、16、17图。水泥搅拌桩分布见表3-1: 表3-1 水泥搅拌桩分布情况统计表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快速干线高富路安富跨线桥段工程项目起点桩号K18+918.718,终点桩号K22+452.306,主线线路全长3.534km, 主线采用设计行车速度100km/h的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辅道采用设计速度50km/h的城市Ⅰ主干道标准,水泥搅拌桩为34万m。 为全面展开水泥搅拌桩施工,选取水泥搅拌桩最佳施工工艺方案,我标段在具有代表性的K19+870~K19+960段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施工,试验试验桩为5根,桩径为0.5m,桩间距为1.1m,桩长为11m。共计55m。在本标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期间,得到了我2标驻地办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试桩施工,获得了本项目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地砂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施工总结如下:1、设计情况1.1、设计地质情况 本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区,地势低洼,属河流相一级阶地,局部见残丘。区内河网极为发育,属珠江水系。 1.2水文气象条件 本段高速公路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冬短夏长,无霜期长,冬旱夏湿,春季阴雨连绵,夏季暴雨成灾,气候显著季节性变化,年平均降雨量1194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温度-0.4℃,年平均日照1750.4小时。主风向为东北风和北风,最大风速14米/秒。沿线地表水丰富,地表水以地面径流和渗透为主,岩溶区地下水位较低,因地表洼地较多,地面径流不畅,局部地段地表长期结水湿润。 3.1本段公路起于K18+918.718,经右滩村、安富村、南华村,止于K22+452.306,全长3534m。该段水泥搅拌桩处理数量为349983m。 1.2、设计要点、检测要求 设计要点:(1)软基处理深度:原则上穿透软弱土层,对于局部在上覆和下软弱土层中有较厚硬土层的,通过计算确定是否穿透。 (2)横向处理范围:以路基宽度范围内的软土为主要加固对象,路基横断面方向处理到路基坡脚线以外1.0m,挡土墙段落处理到挡土墙基础以外1.0m。 (3)构造物软基处理: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在涵洞、通道及挡土墙高度小于5m的路段,以及软土层底深度12m的路段,水泥搅拌桩+袋装砂井的复核地基处理方案,以满足构造物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及工后沉降。水泥搅拌桩及配合使用的袋装砂井均按正三角形布置,间距1.1~1.3m。 (4)水泥掺入量不小于被搅拌土的15%,水泥采用R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搅拌桩特点是:工期比较合理,施工时低压操作,安全可靠,少污染,无振动,无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无不良影响。能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软土地基的压缩量等指标。 2.3.2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主线100公里/小时(辅道5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58.5米 2、试验目的 2.1、确定水泥搅拌桩最佳水灰比、配合比; 2.2、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 2.3、寻求最佳的搅拌次数、确定水泥用量、泵送时间、泵送压力、搅拌机提升速度、下钻速度以及复搅深度等参数,以指导下一步水泥搅拌桩的大规模施工。 2.4、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3、准备工作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终版)

新建**至**铁路站前工程YWZQ-8标段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十一局集团**渝宜铁路土建8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三年四月

目录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1 2 水泥搅拌桩试桩工具1 3 试桩目的1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2 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2 4.2水胶比选定2 4.3喷浆量2 4.4喷浆压力3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 5.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及钻头速度的控制3 5.2桩底打入持力层深度3 6施工工艺3 6.1钻机就位3 6.2制浆3 6.3浆液加压4 6.4边钻进、边喷浆搅拌4 6.5边提升钻头、边喷浆搅拌4 6.6再次钻进、喷浆搅拌4 6.7再次提升、喷浆搅拌4 6.8清洗、移位4 7试桩成果5 7.1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5 7.2水泥搅拌桩桩位实际偏差5 8水泥搅拌桩现场检查情况5

8.1桩顶1M以下成桩效果检查5 8.2成桩28D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6 9试验总结6 10、附件7 10.1、施工记录7 10.1、试验报告7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在D1K247+122段附近左侧进行了3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1.2m。搅拌桩直径0.5m,设计桩长5m、4.8m、4.3m,实际桩长见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 2 水泥搅拌桩试桩工具 本次试桩选用S-5型深层搅拌机,主电机功率为75KW,钻进速度有五档: 一档为0.1~0.3m/min,转速正转15r/min,反转17r/min; 二档为0.3~0.7m/min,转速正转25r/min,反转29r/min; 三档为0.7~1.2m/min,转速正转44r/min,反转52r/min; 四档为1.2~1.7m/min,转速正转70r/min,反转82r/min; 五档为1.7~2.3m/min,转速正转108r/min,反转138r/min; 可无机调速。 TC1180-C泥浆泵1台。Y*-Ⅰ型电脑自动记录仪1台,NJ-600型泥浆搅拌机1台。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1)桩基配置了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次数等参数。 2)桩基上的压力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都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1cm。 3 试桩目的 1)确认每根搅拌桩水泥用量。 2)确定搅拌下沉、提升的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K0+000〜K0+140段水泥搅拌桩140根共1950米,选取了1 根水泥搅拌桩进行了试桩施工。并于2017年9月30日由第三方检测单位对试桩质量进行了检测,桩身质量达到要求。我部收集了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技术参数,并对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施工工艺可以指导下一步大面积施工。施工总结如下: 二、设计要点、检测要求 设计要点:⑴ 软基处理深度:4.5〜9.5m, (2)横向处理围:以路基宽度围的软土为主要加固对象,路基横断面方向处理到路基坡脚线以外2.0m o (3)桩径0.6m,桩间距lm,之字形布置,要求桩体标准试块抗压强度不小于1.6MP。,搅拌桩单桩承载力不小于80KN。 (4)水泥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已经由实验室进行了配合比试验,选定了合适的配合比(水泥:天然土体: 水二1: 6.25: 0.45), 5米桩水泥用量382Kg。 三、试验目的 (1)、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 (2)、寻求最佳的搅拌次数、确定水泥用量、泵送时间、泵送压力、搅拌机提升速度、下钻速度以及复搅深度等参数,以指导下一步水泥搅拌桩的大规模施工。 (3)、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四、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设备采用PH-5B水泥搅拌桩钻机。施工中设专人详细记录搅拌机下沉或提升速度,供浆时间与停机时间,钻深等。 (2)、水泥采用省赣珠水泥生产的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各检测项目标准规定值和试验结果如下: ⑶、水泥浆(比重1.9)配合比选用1: 0.45,所用水泥都应过筛,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其强度值如下: (5)、水泥搅拌桩试桩的桩长为7.5m,单根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6MPao要求处理后的单桩承载力不小于80KN。

水泥搅拌桩试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关于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成果的报告 ---------------------------------工程监理办: 20XX5月11日,在贵站现场监理工程师指导监督下,经过我项目部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在57省道平阳县水头至萧江段复线工程第2合同段K4+098.8~K4+138.8段路基现场顺利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现将本次成桩试验成果报告贵站,望予审批。 附件: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检测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情况记录表 K4+098.8~K4+138.8段水泥搅拌桩桩位布置图 ---------------------- ---------------------------------------------------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六月九日 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报告 复核: ----------------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九日 20XX5月11日,-------------------------------------------工程第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在K4+098.8~K4+138.8段路基上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目的

1、确定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满足施工需要。 2、确定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参数:水灰比、水泥浆比重、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掺入量等各项工艺参数。 二、试验地段情况 1、试桩位置:K4+098.8~K4+138.8段1—9号桩。 2、地质情况:本段路基为农田灌溉区,地层属多层结构,表部为粉质粘土〔俗称"硬壳层",厚约1.2—2.3m,软塑状,具中压塑性,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中部为海积淤泥质粘土及海冲积卵石,淤泥质粘土流塑状。下伏全—中风化花岗岩,全风化岩呈砂土状,中密状,强风化岩破碎,呈碎块状,中风化岩完整性较好。 3、设计情况:本段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50cm、桩长12~14m、桩距0.8m,正三角形布置。 三、试桩参数 本次试桩共试验9根桩,顺序为:1#、2#、3#、4#、5#、6#、7#、8#、9#。 1#、2#、3#桩钻孔提升喷浆:钻进、提升速度为0.6m/min,喷浆压力设定为0.5MPa,喷浆量为48L/m,水泥用量为58.7kg/m。 4#、5#、6#桩钻孔提升喷浆:钻进、提升速度搅拌速度为0.8m/min,喷浆压力设定为0.5MPa,喷浆量为44L/m,水泥用量为53.8kg/m。 7#、8#、9#桩钻孔提升喷浆:钻进、提升速度搅拌速度为1.0m/min,喷浆压力设定为0.5MPa,喷浆量为40L/m,48.9kg/m。 四、主要施工工艺及要求 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成果报告 1.水泥搅拌桩工艺原理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将水泥浆与需加固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强制拌合,使其固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水泥在水泥土中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泥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水泥胶凝体,将土颗粒凝结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起骨架作用;二是水泥在水化时形成的钙离子与土粒表面的钠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在土粒中形成稳定的钙离子,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水泥搅拌桩法加固后,在地基土中形成稳定的、强度较高的柱状水泥土体。这些水泥土体成为地基土的一部分,与原地基土构成复合地基,这种方法适用于饱和软黏土、淤泥质亚黏土、沼泽地带炭土、沉积粉土等,用于增加软土层的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我工区软基作业班组于2010年7月22日在DK37+478.68~DK39+000段线路进行了36根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本次试验的目的为确定各种施工技术参数,以指导水泥搅拌桩以后大规模施工。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2.工程概况 水泥搅拌桩桩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1.3米,桩径为0.5m。加固深度为4.52~5m,桩顶铺设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先于桩顶铺设碎石垫层,厚0.2m,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cm,碎石垫层摊平后碾压,当路堤高H≤2.5m时,应满足地基系数K30≥130MPa/m;当路堤高H>2.5m时,应满足地基系数K30≥120MPa/m。再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拉平拉直,幅

与幅间搭接不小于0.3m,然后,再于其上部铺0.3m厚碎石垫层,再填土,垫层和填土总厚度达到0.5m后,再用重型振动碾压机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土工格栅材料规格为单向拉伸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为120kN/m。铺设时将格栅横向回折不小于2.0m。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我工区路基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范围: 3.工程地质情况 新建铁路东通道前阳至庄河段线路位于辽东半岛东部、黄海之滨,本段路基工程位于庄河市青堆子镇境内。沿线地貌为滨海平原区,地形略有起伏,地表多位耕地,微向海岸倾斜。山前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该地区大部分有软土。地震加速度动峰值为0.05g, VI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2m。 4、试桩目的验证 4.1.工艺试验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顺序满足施工需要。 4.2.经试验结果印证:采用PH-5A型深层搅拌机(主电机功率45KW),选用18%水泥掺入量、0.5的水灰比、钻头下沉速度为0.6~1.2m/min、提升速度为0.6~1.2m/min、复搅下沉速度0.7~1.2m/min、停钻最后30s电流值90~120A、复搅提升速度0.6~1.2m/min。 5、试桩施工方法 5.1.施工用原材料及试桩配合比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_secret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1、编写依据 本成果依据施工设计图、《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YIG31-9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方案》及各项检测报告。 2、试桩目的 2.1、用于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材料和机具要与将来施工的材料和机具相同。 2.2、检验并确定施工方法。 2.3、水泥搅拌桩施工适用的机具及机具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满足设计喷入量的各项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汽压力、单位时间内的喷入量。 2.4、确定搅拌的均匀性及达到均匀性要求时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如:搅拌的次数、速度等;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2.5、确定施工组织方案及管理体系、人员安排等。 2.6、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2.7、试桩质量检验结果。 3、试桩地点和时间 我项目部于2006年6月6日至2006年6月7日在K18+248 ~K18+298段选取了6根进行了试桩。 4、试桩准备

4.1、技术准备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水泥搅拌桩开工之前,对所有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了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方案的技术和安全交底。详见《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4.2、原材料的准备 4.2.1、水泥搅拌桩试桩采用安阳海工水泥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该水泥在试桩前经检验为合格。详见水泥的《建筑材料报验单》。 4.2.2、现场的水泥采取了下垫上盖的防潮、防雨措施,在堆放水泥四周开挖了临地排水沟。水泥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为12袋,约为1.8米。 4.3、施工工作面准备 4.3.1、测量准备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了检验、校正。对路线的导线、中线、水准点等进行了复测,放样出路基中桩及水泥搅拌桩的处理范围,然后用钢尺根据布桩的《施工放样报验单》确定各个桩的中心位置,插上竹签作好标识。 4.3.2、工作面的清理及准备 在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前,施工场地进行了平整,并且清除了桩位处地面上的障碍物。 由于试桩位置地势平缓,采取了填土修筑平台的办法,将施工机械及所用材料布置于地势稍高处,并在其周围开挖排水沟,以防止水损坏施工机具和污染材料,以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 4.4、泥浆泵电磁流量计标定 2006年6月6日,项目部申请了河南省安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终版)(4.24)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工程YQTJ3标段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总承包指挥部二分部 二0一八年三月

目录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 2、水泥搅拌桩试桩工具 (1) 3、试桩目的 (1)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 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 (2) 4.2水灰比 (2) 4.3喷浆量 (2) 4.4喷浆压力 (3) 4.5水泥浆最佳稠度 (3) 4.6复搅速度 (3)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 5.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及钻头速度的控制 (3) 5.2桩底打入持力层深度 (4) 6、施工工艺 (4) 6.1钻机就位 (4) 6.2制浆 (4) 6.3浆液加压 (5) 6.4钻进搅拌 (5) 6.5边提升钻头、边喷浆搅拌 (5) 6.6再次钻进搅拌 (5) 6.7再次提升、喷浆搅拌 (5) 6.8清洗、移位 (5) 7、试桩成果 (6)

7.1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概况 (6) 7.2检测结果 (8) 7.3水泥搅拌桩桩位实际偏差 (8) 7.4水泥搅拌桩现场检查情况 (8) 8试桩工艺总结 (9) 9、附件 (9)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试桩选在K37+340-K37+480段路基范围内实施,填方长度140m,宽度最大92.7m,高度最大16.2m;水泥搅拌桩直径0.6米,平均设计桩长9.2m,间距呈正三角1.5米布置,处理面积约10636㎡,共5462根,总长度50250m,水泥用量3517t。 2、水泥搅拌桩试桩工具 本次试桩选用双轴搅拌插心桩机1台,型号ZGZ-A25,水泥浆搅拌机1台,型号ZJ-100,水泥浆泵1台,型号UBJ-1.8,台秤1台,型号2G2-25,挖掘机1台,型号三一215,发电机1台,型号150kw。 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 1)桩机配置了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次数等参数。 2)桩基上的压力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都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数。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1cm。 3、试桩目的 1) 通过试桩掌握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 2) 确定水泥浆的最佳稠度、灰浆泵喷浆量、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及重复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等技术参数;确定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 3) 通过试桩后的检验,确定每延米喷浆量和水灰比。 4) 通过试桩确定最佳水泥用量。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