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就总体而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边缘科学

2、既是认识科学,也是行为科学

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子过程,简称知、情、意。

认识(认知)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情绪过程是对态度的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是通过克服困难,欲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三者是协调统一,相互影响的。

二、个性(人格)

个性是指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的动力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个体差异的体现

心理过程与个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心理过程是共性的体现,但是每一个具体的人表现心理过程时会各俱特色。

三、心理状态

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状态,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三分法”;“两分法”只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有其它分法:如研究意识与无意识;研究心理与行为等。

第二节心理的任务、领域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主要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

(一)从质和量上对心理事实进行描述

(二)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

(三)揭示心理现象的机制

(四)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

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一)基础领域

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3、比较心理学

4、年龄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5、生理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

(二)应用领域

1、教育心理学

2、劳动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

4、商业心理学

5、军事心理学

6、司法心理学

7、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

三、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为哲学命题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学科的影响作用

(二)实践意义

为实践活动服务。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2、长期和定期观察

二、调查法

1、问卷法(书面调查)

2、访谈法(口头调查)

三、测验法

四、实验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

发展简史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古老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的着作《论灵魂》可以看成是最早的心理学典籍。

年轻是因为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心理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为标志的。

现代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

冯特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史上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的延生。冯特认为心理是由元素构成的。有三类基本元素:1、感觉;2、意象;3、感情。他首创用内省法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

其弟子铁钦纳对冯特的观点加以继承和发展,并把此心理学体系命名为“构造心理学”

积极意义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用纯内省的分析,严重脱离实际。

二、机能主义

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安吉尔和卡尔为主要的代表人物。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不能把意识看作是元素的集合。它强调意识的的作用和功能。

三、行为主义

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科学,而不是意识科学。研究对象应该是人和动物的行为,反对意识和内省,认为观察到的东西才是研究的对象。S-R是行为主义的公式。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局限是把动物的实验结果直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绝对否认意识的作用。

新行为主义与华生的行为主义是有区别的。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墨、考夫卡、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是“场论”,它认为头脑中磁场的力量分布,决定人把外部世界的东西看成是什么样的。

提出了知觉中的许多组合原则。他们认为一旦把问题看成是一个整体,就会产生顿悟。

它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心理元素观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观点。

五、精神分析

创始人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起决定作用,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

1、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2、意识的层面-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3、泛性论观点(力比多的驱力作用)

4、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德勒、荣格、霍妮、艾利克森、沙利文

新精神分析学派重视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强调自我,排除了单纯的性欲动机的观念。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当代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反对行为主义把人兽化,也反对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病态化。主张心理学应该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强调发挥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七、认知心理学

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代表了心理研究的趋势。一般认为1967年奈瑟的着作《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成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来看待信息加工的过程,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有关的认知模型。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了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研究。

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总体、具体)

2、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3、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第二章心理的本质

第一节反映论的观点

一、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一)什么是反映

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

(二)物质的反映形式

无机物(物理的)

有机物(化学的)

植物(感应性--是对直接的、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的反应)

动物(感受性、知觉、具体思维)

人(思维、意识)

第二节人类心理的起源

二、人类心理起源中劳动与语言的作用

(一)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1、劳动是人按照自觉的目的改造自然的社会化活动,它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2、劳动促使类人猿四肢的分化。

3、劳动是一种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活动。

4、劳动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奠定了人的劳动关系。

5、劳动是经验传递的过程。

(二)语言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1、语言促使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把自我和非自我区分开来了。

2、语言促使了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生。借助语言才能抽象和概括

3、语言使人类的认识更加广阔。巩固和传达认识成果,储存和传递信息方面可以越超时空界限。

第三节人的心理的实质

主要解决人的心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即心理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国内普遍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没有脑这一物质基础,人的心理就无法产生。脑是怎样活动才产生心理的呢?

脑是通过反射活动的方式产生心理的,因此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看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心理现象的源泉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

三、人的心理反映的特点

1、事物的映象不等于事物本身

心理是客体的映象,是观念性的东西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各人的知识经验、价值观、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对客观现实会有不同的反映

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

强调对客观现实的反作用

第四节意识的特征和结构

一、意识的基本特征

(一)意识的觉知性

意识是对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

(二)意识的能动性

1、对现实有意识的选择反映

2、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保持和监督有目的活动的进行

二、意识的种类

(一)意识活动的水平

1、意识水平是对心理活动能够觉知和调控的意识水平。

2、前意识水平在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却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被觉知到的意识水平。

3、无意识(潜意识)水平

指正常情况下无法觉知的意识水平,但对心理活动会产生一定(或决定作用)影响的意识水平。

(二)意识状态

指一定时间内意识所呈现的特征状态

1、被动意识状态与主动意识状态

被动意识状态是消极地感受来自感觉系统和头脑中自动出现的经验。

主动意识状态是指能够主动地操纵自己的心理活动,并进行有目的的控制。

2、正常的意识状态和异常的意识状态

异常意识状态的特征,认知能力降低、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和辨别能力、自我知觉和客体知觉异常、对规范和自我控制能力削弱。

(三)意识内容

分为客体意识与自我意识。

第五节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是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

(一)从意识活动形式上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即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二)从意识活动内容上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即对自身生理属性的意识;对社会属性的意识;对心理属性的意识。

(三)从自我概念的角度上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对现实中自我的认识;投射自我是对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反映;理想自我是对自我的预期。

二、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一)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

(二)通过分析自己活动的结果来认识自我

(三)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来认识自我

思考题:

1、什么是反映,感应性

2、论述人的心理的实质,为什么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3、什么是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4、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分类

5、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第三章心理的生理机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控制行为。

周围神经系统(脑N、脊N、植物性N)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担负与身体各部分联络的工作,起传入和传出的作用。

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一)躯体N系统

1、脑N,12对,从脑出发,主要分布于头面部,与头面部的运动与感觉有关

2、脊N,31对,从脊髓出发,分布于躯干和四肢。与躯体感觉和运动有关,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

(二)植物性N系统(自主N系统)

从脑和脊髓出发,广泛地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由延脑、脑桥(背部为小脑)、中脑、间脑和大脑两半球5个部分组成。

延脑、脑桥和中脑称为脑干

大脑

由形状对称的两半球组成。表面覆盖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或皮层。

由许多纵横交错的沟(深)和裂(浅)把大脑皮层分为若干叶(区域),每个叶都包含很多回。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分工与协作

左右两半球由胼胝体联络(N纤维)。

左半球的主要功能是:言语活动(优势半球)、意识活动、书写、计算。

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概念、对言语的简单理解、非言语性的思维活动。

左右两半球之间的活动既有分工,又有联合。

第二节脑功能学说

一、机能定位说

(一)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

(二)布洛卡的贡献

(三)潘非尔德的微电极技术

二、整体说

弗洛伦斯采用局部毁损法,发现不存在机能定位。功能的丧失与皮层的大小有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拉什利的均势和总体活动原理

皮层各个部位是均等对学习发挥作用的;大脑是以总体来发生作用的。

三、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

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复杂的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

第三节神经元及其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类型

(一)神经元及其结构

即神经细胞,是N系统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突触小体五个部分组成。

(二)神经元的类型

1、感觉(传入)

2、运动(传出,给肌肉运动输送信息)神经元

3、联络神经元(负责中枢N系统内的信息传递)

二、神经元的联系

(一)突触联系

神经元与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二)反射弧

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反射的方式实现的。

1、反射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及时适当的反应。

2、反射弧

反射弧――实现反射的全部N结构。

由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

(三)反馈

在实际活动中,执行活动的结构装置应该是反射环。

它可以将效应器的信息返回传递到中枢,以调节中枢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反馈概念的活用,如信息反馈、反馈意见等。

(四)神经网络的联系方式

1、辐散式联系(扩散)

2、聚合式联系(集中)

3、固定联系

第四节条件反射学说

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条件反射的建立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反射。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有:食物、防御和朝向。

成人的主要无条件反射:食物、防御和性反射。

(二)条件反射

建立条件反射时,先用一个中性S(铃声),然后再给予一个无条件S(食物),并使两者共同作用一定的时间(10-20秒),多次结合之后,中性S(铃声)单独使用时,动物也分泌唾液。这样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当然条件反射的巩固必须强化――中性S与无条件S在时间上的经常结合称为强化。

条件反射还可以形成二、三,甚至多级。

二、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兴奋灶(中心)之间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而多次接通,使暂时神经联系更加巩固。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属于生理现象是因为从暂时神经联系建立的角度而言;心理现象是从揭露刺激物的意义的角度。

巴甫洛夫的学说仅仅是一种推测。

三、条件反射的抑制

大脑皮层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兴奋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即机体的积极反应,如分泌反应。

抑制是反应不出现或强度减弱。

抑制可以分为两类:无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

(一)无条件抑制

无条件抑制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有的抑制。

1、外抑制――任何额外的新异刺激,都可以暂时抑制条件反射的正常进行。

2、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导致条件反射广泛而长期的抑制。

(二)条件抑制(内抑制)

是后天性获得的抑制。产生的原因是条件刺激没有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

1、消退抑制

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没有得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使条件刺激变成了抑制过程的刺激,这种兴奋向抑制的转

化,称为消退抑制。

自然恢复

如果将已经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它是可以自然恢复的。

2、分化抑制

(1)泛化

条件反射建立之初,许多相似的刺激也具有条件刺激的作用,并引起了相应的反应,这一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即混淆现象。

(2)分化

只对条件刺激予以强化,而对于相似的刺激不予强化,使相似的刺激产生抑制,这一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即区别现象。

3、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兴奋与抑制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是不会停滞在皮层的原发点上的。

兴奋与抑制向邻近部位的传布,使这些部位也产生同样的过程,称为扩散。如泛化现象。

兴奋与抑制由皮层的不同部位向皮层原发点聚合的过程,称为集中。如分化现象,即分化抑制。

四、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

根据信号的特点,分为两种信号。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由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产生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一)第一信号系统

由具体刺激为信号,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二)第二信号系统

由语词作为信号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特有的。正是由于有第二信号系统,人不仅能了解刺激的生物意义,也能了解其社会意义。

五、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生物反馈

(一)操作的含义

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于环境进行的操作。这是主动的(随意的)过程。

(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共同点和区别

1、共同点

都必须强化,其巩固程度随强化而增加;都存在消退、泛化、分化和自然恢复现象。

2、区别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使条件刺激替代无条件刺激;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将“随意”操作与奖赏相联系,引起特定的反应。

两者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操作性条件反射更多。

(四)生物反馈

1、什么是生物反馈

是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将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检测出来,并对特定方向的变化给予奖赏,以达到对这些生理活动的控制。

2、介绍生物反馈疗法

第五节内分泌系统

是机体内对行为调节的另一重要的系统。它由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所组成。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激素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细胞组织实现其调节功能的。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密切联系的

(1)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如受脑垂体的影响,脑垂体是下丘脑控制的;

(2)另外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和抑制作用。

思考题:

1、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构成

2、大脑两半球的主要功能

3、什么是N元、什么是突触

4、什么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反馈

5、什么是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实质

6、什么是无条件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

7、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第四章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的动力系统,是有机体活动的总体推动力量,它决定活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它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组成

第一节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是指有机体感到某种欠缺和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内心状态。

需要作为一种心理动力是以欠缺感被体验的,只要不满足,需要就永远具有动力性。

二、需要的种类

(一)生物性需要(生理性需要)

是维持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进食、饮水、睡眠和性活动等方面。

(二)社会性需要

是满足人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交往、赞许、成就等方面。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人类的需要是按其优势出现的,

根据力量的强弱可以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需要

(5)我实现的需要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需要。

似本能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遗传决定的,但与动物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

需要的层次越高,与本能的区别就越鲜明。

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生理和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人类独有的,因此是高级需要

越是高级的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高级需要的发展也较晚。

4、匮乏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

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将出现疾病或危机。

高级需要对维持生存不迫切,但高级需要的满足则能产生幸福感、成就感,因而高级需要也称为成长性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成就理想的自我但不是每一个成熟的人都能自我实现,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仅为百分之一左右。

绝大多数人不能自我实现,其主要原因是:

①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很微弱的需要,容易被压抑、控制、更改和消失

②许多人不敢正视他们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或对那种知识缺乏自知

③文化和环境的种种规范,阻滞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④自我实现者是由成长性需要不是匮乏性需要推进的,其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能的发挥。

(二)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1、启示作用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看成是一个组织的系统。并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排列成一个系列,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性质、结构、以及作用

理论在实际工作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教育实践证明,一个得不到安全和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不可能进行良好学习的。

2、局限性

第一,虽然马斯洛用“似本能”来代替“本能”的概念,忽视了人的需要的社会性。

第二,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必须是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难以解释仁人志士的献身壮举。

第三,研究方法问题,马斯洛主要用档案资料分析和现象学的描述,而缺乏实证的定量研究。

第二节动机的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

(一)需要与动机

它们是密切相联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前提,但需要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静态的需要为:意向(模糊的、未分化的需要)、愿望(明确的、并想实现的需要)。

只有需要激起和维持行动时,才成为行为的动机。

(二)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或动因。

(三)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引起和发动。

2、指向功能指向目标。

3、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调整、修正。

二、动机、内驱力和诱因

(一)内驱力

是在某种欠缺的情况下产生的驱动力,是有机体内部平衡状态被打破之后产生的,是一种的动态需要。

有时与动机的概念通用。

(二)诱因

是制约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刺激。

分为正诱因(趋向性刺激)和负诱因(回避性刺激)。

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三、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二)根据动机的作用时间分为:长远的、概括性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三)根据动机的作用的性质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四)根据意识作用的程度分为: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五)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四、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

(一)倒“U”型函数关系

(二)活动性质与动机强度

第四节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是人们用以衡量什么是值得的的标准,并以此来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

价值观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它是世界观的核心。

价值观的特征:1、主观性;2、选择性;3、稳定性、4、社会历史性

二、兴趣、信念和理想

(一)兴趣――是认识需要的心理倾向

兴趣的个别差异:1、指向性、2、广度、3、稳定性、4、效能性

(二)信念――是坚信某种观念的正确性,并支配行为的心理倾向

(三)理想――是符合客观规律,并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想象。

思考题:

1、什么是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什么是动机,内驱力,诱因,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3、什么是价值观、兴趣、信念、理想

第五章注意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选择;集中――保持

二、注意的功能

(一)注意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理过程,但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起着组织心理活动的作用。(二)注意的具体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

(一)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

(二)注意某客体时,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邻近区域则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三)注意与有机体的觉醒状态有关

(四)大脑皮层的额叶在调节有意注意上起重要作用。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根据产生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定义――事先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强度、对比、活动与变化、新异)

(2)主观状态(需要、兴趣、情绪与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1、定义――是服从于一定的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与年龄和实践的要求相联系,是人特有的注意。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活动目的的理解(2)活动任务具体化(3)自我提醒与自我命令(4)智力活动与操作相结合(5)培养抗干扰的能力

(三)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1、在活动中都发挥作用

2、可以相互转化

二、有意后注意

1、定义――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是高级的注意形态

有意后注意的条件:熟练即技能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广度)

(一)定义

是指在同一时间(1/10秒)内,能清楚地把握的观察对象的数量。

(二)影响注意范围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排列集中、有规律排列、相互联系成为整体等。

2、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一)定义

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特性。

(二)注意的起伏现象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的现象。时间为2、3秒~12秒。注意的起伏现象是可以克服的。

(三)狭义与广义的稳定

1、什么是狭义与广义的稳定

狭义:

广义:

2、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对象的单调还是复杂;主体的积极性。

(四)注意的分散(分心)

1、什么是分心――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的现象。

2、分心的原因

无关刺激的干扰(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

三、注意的分配

(一)定义――是指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多种活动的现象。

(二)分配的条件――活动的复杂程度;熟练和自动化程度(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多种活动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

四、注意的转移

(一)定义――指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外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的特性。

转移和分心是有本质区别的,转移是有目的的,主动的过程;分心是不随意地改变了注意的对象。

(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3、神经类型的特点(灵活性)

第五节注意理论

即探讨注意的实质,什么原因引起注意或不注意。

一、注意的过滤器学说

布鲁德本特是过滤器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1958年提出了该学说。这是关于选择性注意最着名的学说。

他认为人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但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过滤器调节,使中枢的负载不致于过重。

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它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通过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便得到进一

步的加工处理。其它信息的通道则被阻断,信息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在这一模型中,通道只能接通一个,因此也称为“单通道模型”。

1954年布鲁德本特的双耳分听实验可以作为过滤器学说的实验依据。他对被试两只耳朵同时呈现刺激。例如,对一只耳朵呈现数字:6、2、7;对另一只耳朵呈现数字;4、9、3。呈现的速度为每秒两个数字,呈现后要求被试再现数字。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试是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各个耳朵所接受的信息,如627,493。实验表明,被试能很好地报告了追随耳的项目,对非追随耳除能觉察出刺激的一些物理特性外,几乎不能报告出其它任何东西。

新异的、强烈的刺激、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微弱的、缺乏新异性的刺激则容易被过滤掉。此外,布鲁德本特重视人的期待作用,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到。

二、注意的衰减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A.M.Treisman)是注意的衰减学说的主要代表。她在1960年提出衰减模型来修正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说和衰减器说都把注意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负责对一定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衰减说认为,没有集中注意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并没有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高级加工,反映到意识中。

1967年特瑞斯曼和格芬(G.Geffen)对这种学说提出了实验证明。他们的双耳听音实验表明: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的87%的词;而只能觉察出非追随耳中的8%的词。特瑞斯曼曾要求被试双耳听两个材料。

追随耳听,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非追随耳听 Knowledge of off on a hill

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试是: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而且他们声称信息是来自一个耳朵。

这些实验表明,被试并非只注意追随耳中的信息,也注意了另一只耳朵中的重要信息。这只有在两个通道都接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样对布鲁德本特的单通道模型提出了质疑。

特瑞斯曼还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

追随耳中的信息由于没有被衰减,因此能够顺利地被激活而得到识别。

非追随耳中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常常不能被激活,因此不能被识别。但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项目,由于激活阈值较低就能被激活而被识别。

他们指出,项目的意义、熟悉程度、上下文和指示词以及人的个性倾向都是影响阈限的因素。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号都能通过物理特性分析和过滤器,但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并未被衰减,可以顺利地被激活得到识别;非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一般不能被激活,也就不能识别。

1971年,布鲁德本特接受了特瑞斯曼的修正。因此现在一般把这一理论称为布鲁德本特——特瑞斯曼过滤衰减模型。思考题:

1、什么是注意、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生理机制

2、什么是无意注意;什么是有意注意、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什么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什么是注意稳定性﹙广义、狭义﹚、注意的分配、分配的条件、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过滤器学说和衰减学说的要点

第六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神经加工

感觉的神经加工的三个环节:

刺激(适宜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的活动,三个环节统称为分析器。

三、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来自外部或内部,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第二节感受性及其测定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阈限即刺激量。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它们都是呈反比的。

二、绝对与差别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能够觉察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能够觉察到使感觉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三)韦伯定律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刚刚能够觉察到感觉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即最小可觉差的物理量(ΔR),与最初的刺激强度(R)之间存在一

种常数(K)关系。

公式:ΔR/R=K

(四)费希纳定律

刺激强度(R)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强度(S)只按算术级数增加。K和C是常数。

公式: S=KlogR + C

第三节视觉

一、视觉基本的生理现象

视觉是对光(适宜刺激)的反映。可见光光波的范围是在380-780(760)毫微米之间。约占光波的1/70。

视觉的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即视杆细胞(暗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明视觉感受器)。光线必须经过眼球(一系列的聚光器官),最后才能折射并聚集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物象是倒置的、左右换位的。

二、视觉现象

(一)视敏度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称为视敏度(视力)。辨别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愈高。

(二)视觉后象

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暂时所保留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在视觉中特别明显。有正后象和负后象。后象出现的时间很短。

与刺激物的品质相同,为正后象;而与刺激物的品质相反,为负后象。

(三)闪光融合现象

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但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刚刚能够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做闪光融合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即看到的不是闪烁的光,而是不闪烁的光。

第四节听觉

一、听觉基本的生理现象

听觉是对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16-2万赫之间。声波的大小用分贝来标志。

声音可以分为乐音(周期性的声波振动)和噪音(不规则的声波,而且无周期性)。噪音超过一定强度(85分贝),较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就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第五节其它感觉

一、嗅觉和味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气体分子作用于嗅细胞而产生嗅觉。温度、湿度、气压等影响嗅觉的感受性。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味蕾而产生味觉。舌面不同部位其味觉的感受性不同。味觉还受温度的影响,20-30度之间,味觉感受性最高。

二、皮肤感觉

是指皮肤受到刺激,产生的多种感觉。分为触压、冷、温、痛、振动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身体不同部位,各种点的数目分布不同。皮肤是人类最大的感觉系统。皮肤感觉的最重要机能是,对可能出现的有害刺激发出信号。

三、动觉和平衡觉

动觉――是为我们提供有关身体运动信息的感觉。触摸觉――是动觉和的皮肤感觉的复合感觉。

平衡觉――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感受器是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兴奋使人产生晕眩,同时也与视觉、内脏感觉有密切联系。

四、内脏感觉(机体觉)

是反映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如饥、饱、胀、疼痛等。特点是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往往在病变时,才产生痛觉(放射痛)。

第六节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受性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各种感觉或多或少都能产生适应,除痛觉之外。

(二)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与先后对比。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代偿)

(三)联觉――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的另一感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这不是人们随意想象出来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分析器、外部和内部感觉的种类

2、什么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3、什么是后象﹙正、负﹚、闪光融合频率

4、什么是感觉的适应、对比、补尝、联觉

第七章知觉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必须要有过去经验。它感觉为前提,但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还包括记忆、思维、言语活动。

二、知觉的种类

按照知觉的对象是否是人,分为社会与物体知觉

根据物体的特性分为,空间、时间和运动知觉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分为视、听、嗅、触摸知觉等

第二节知觉的一般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由多种属性构成,但是在知觉的时候却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的规律:

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等

二、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根据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进行组织加工(选择)的过程。

影响选择的因素: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P118;注意的指向作用;对象与背景的相互转化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理解,并用词来标志它,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有大小、形状、亮度(明度)、颜色恒常。

第三节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形状、大小、距离和方位的知觉。

一、空间知觉的参考系

是空间知觉的参考标准。1、以知觉者自己为中心的参考系;2、以知觉者以外的的事物所建立的参考系。二、视空间知觉

(一)单眼线索

强调视知觉刺激本身的特点。往往只能判断距离。

1、对象的相对大小

2、遮挡(物体重叠)

3、结构级差――物象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及疏密的程度。

4、空气透视

5、明亮和阴影

6、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离我们近的,视角的比例就大,视像也大;反之就视角和视像也小。

7、运动视差

8、眼睛调节

(二)双眼线索

强调双眼的协调活动,以及所产生的反馈信息的作用。既能判断距离,又能知觉厚度。

1、辐合作用(双眼视轴辐合)

2、双眼视差

是空间知觉的主要线索。

第四节时间知觉

一、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1、宇宙环境所提供的信息

2、计时工具

3、生理的节律性信息(生物钟现象)

二、对持续时间的估计

对持续时间估计的误差很大,主观性极为明显。影响时间估计的主要因素为:

1、活动内容的影响;

2、情绪和态度的影响;

3、回忆与现实的时间估计相反;

4、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区别。

第五节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客体不断变化的知觉。它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而实现的。

一、真动知觉

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位移速度的知觉。知觉到运动必须在上下阈限范围之内。

三、似动知觉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等的心理现象。

(一)动景运动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60毫秒)之下,实际没有动的刺激物,却感知到它的运动。是由于后象的作用,把断续刺激知觉为连续刺激。

(二)自主运动(游动错觉)

在一个暗室中注视一个小的亮点,注视几分钟,会感到这一小的亮点在移动。

(三)诱导运动(诱动)

由于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第六节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一、错觉的种类

1、几何图形错觉;

2、形重错觉;

3、方位错觉;

4、运动错觉;

5、时间错觉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客观上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

主观上可能与过去经验、情绪等有关,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具体分析。

三、研究错觉的意义

1、理论意义: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的认识产生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实践意义:避免错觉造成的事故;利用错觉。

思考题:

1、什么是知觉、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2、什么是空间知觉、视空间知觉的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3、影响时间估计的主要因素

4、什么是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自主运动(游动错觉)、诱导运动(诱动)

5、什么是错觉

第八章记忆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经验的涵义,可以是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行动过的。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二、记忆的种类

按照记忆的内容分:

(一)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以视觉和听觉形象为主。

(二)情景记忆――是以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三)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是对语义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的记忆。即对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等的记忆。

(四)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五)运动记忆――是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三、记忆的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机能定位说

如认为大脑中存在着视觉记忆的视觉中枢、听觉记忆的听觉中枢、语言记忆的言语中枢和运动记忆的运动中枢等。(二)记忆机能整体说

认为记忆是一种整合的心理现象,在大脑中并不存在单纯的记忆中枢。

(三)记忆分子学说

认为记忆经验是由神经元内的核糖核酸(RNA)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

第二节记忆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一)识记的种类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根据记忆有无目的来分的

(1)凡是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借助任何方法,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识记,叫做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带有很大的选择性,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的内容,内容带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2)凡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需要作意志努力的识记,叫做有意识记。

(3)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效果的比较

(4)如何增强有意识记的效果

A、总体明确识记任务;

B、对识记任务的长远要求;

C、识记任务的具体化

二、保持――是经验的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一)保持的特征

保持不是经验消极被动的贮存过程,它是会发生质变和量变的。

质变的特征:不甚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主要特征能很好地保持,使内容简略、概括和合理;内容中某些特点和线索被有选择地保留了下来,同时增加了某些特征,使其成为更加容易理解的事物。145图保持的量变:一般随时间推移量在减少。但存在记忆的恢复现象,即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高于识记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

(二)遗忘及其特征

遗忘是信息不能提取或提取错误。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暂时性遗忘是一时性的不能提取有关内容,但可以恢复。如典型的“舌尖现象”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永久性遗忘是识记的内容不经过重新学习再也回忆不起来了。

遗忘并非都是不利的,如减轻大脑负担,记住必要的材料。

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保持曲线) P150

遗忘的规律表明,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

遗忘曲线的规律基本具有普遍性。当然学习材料的性质不同,遗忘曲线的形状会存在一定的区别。

2、影响保持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人没有意义、不感兴趣、不符合需要的材料,往往最先遗忘,保持也差。

(2)材料的数量

一般说来,材料的数量与保持率成反比。

(3)学习程度

一般说来,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少。学习程度达到150%时,保持效果最佳。

过度学习――是指学习后的巩固水平超过其刚刚能够背诵(100%)的程度。

(4)材料的序列位置

首尾部分的保持效果优于中间部分。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遗忘的原因

(1)痕迹衰退说

这是巴甫洛夫的观点。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抑制说

认为回忆由于发生了其它刺激的干扰,因而产生了抑制,一旦排除了抑制,记忆就能恢复。

干扰抑制说最明显的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以及紧张情绪。

(3)动机性遗忘(压抑说)

是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他认为人们常常压抑早年生活中痛苦的记忆,以免引起焦虑或不安。

4、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不宜过分集中,容易出现抑制的积累;过于分散,容易产生遗忘。开始可以相对集中一些,以后时间间隔可以长一些。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便于检查,及时纠正。

(4)复习多样化

方法多样,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5)活动有助于记忆

三、再认

(一)定义――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加以识别和确认。

(二)再认的种类

1、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把再认分为无意再认与有意再认

2、根据再认内容的范围与程度,把再认分为完全再认与不完全再认

四、回忆(再现、重现)

(一)定义――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记忆过程。

(二)回忆的种类

1、根据回忆有无目的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无意回忆最明显的例子是触景生情;有意回忆如果在意志的努力下完成的映象的复现,称为追忆。

2、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事物,分为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

(三)联想――是指对事物之间联系与关系的反映。

回忆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当事物建立了联系之后,当其中的一个事物的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经历过的事物。

1、接近联想――时空上接近的事物所产生的联想。

2、对比联想――相反性质的事物所产生的联想。

3、相似(类似)联想――由一种经验想到与之性质相似的另一种经验。可以提高回忆的广度和深度。

4、因果联想――由一种经验想到与之有内在关系的另一种经验。表现了人复杂的思维活动。

第三节记忆系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影响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的记忆。

人的记忆系统由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三个过程来完成。根据记忆系统对信息保持的时间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三种:感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感觉(瞬时记忆、感觉登记)记忆

(一)定义

是指感觉停止作用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象。保持的时间平均不超过2秒钟。各种感官的保持时间不相同。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人们是觉察不到,一部分受到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很快减弱消失。

后象是感觉记忆的一个例子,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与刺激物特征完全一致。

(二)感觉记忆的特征

1、可以在瞬间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

2、信息的保持时间很短,视觉约1秒,听觉约4秒。

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完全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4、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一部分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并赋予它意义(模式识别)。

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一)定义――信息在脑中保持时间的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的区别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意识的,也是未经加工的;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来自感觉记忆,并对其进行加工,是正在工作的、活动的记忆。只经过加工的信息才能转入长时记忆中贮存,否则就会遗忘。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之后,高一级的加工水平。

(二)短时记忆的特征

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

造成这种遗忘的原因是不能复述。复述是指为了把一定的信息保持的记忆中的一种内部语言。

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广度)有限。为7±2个组块。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既短又易受干扰,当有新信息插入,即阻止了复述,原有的信息就会很快消失,而且不能恢复。

(三)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主要采用言语听觉的形式,少量的是视觉和语义编码。

三、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一)定义――信息保持超过1分钟,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二)长时记忆的特征

1、长时记忆的容量极大。贮存1015比特的信息。即一个人对世界所有的认识。

2、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长久。遗忘主要是干扰所致。

(三)长时记忆的编码

1、表象编码。主要加工非言语的对象、事件的知觉信息。表象编码的重要特征是平行加工,即类似于在知觉真实物体时的加工。但它又不是刻板的模写,是经过加工的一种抽象的再现。

2、语义编码。语义编码是按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的,包括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个方面的信息。(四)长时记忆的贮存

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1、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它是个体经过由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习得的记忆。

个体首先发展的是程序性记忆。它的明显特征是,绝大多数不能言传。

2、陈述性记忆(陈述性知识)――是一种事实记忆,是指一个人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如人名、地名、定理、定律。它的明显特征是,能够言传。

思考题: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传统的、认知﹚、记忆的种类

2、识记识记的种类

3、什么是保持、保持的特征

4、什么是遗忘、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影响保持的因素

5、什么是过度学习、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遗忘的原因

6、什么是再认、什么是回忆(再现)、联想、联想的种类

7、什么是感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什么是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第九章表象与想象

第一节表象

一、表象概述

(一)定义――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形象性)――是人对外部事物的感性反映。

表象暗淡、片断、不稳定(直观形象鲜明、完整、稳定)

2、概括性――反映事物的一般特点。

是形象的概括,更多的是非本质属性。

二、表象的种类

(一)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

是根据创造程度分的。记忆表象基本是过去曾经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对记忆表象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

(二)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

(三)个别表象与一般表象

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表象为个别表象;对某一类事物的表象为一般表象。

(四)遗觉象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它是记忆表象的特殊形式,几乎与感知形象完全一样。在儿童身上比较多见(40-70%有遗觉象,11-12岁最明显),随年龄增长会逐渐消退。

三、表象的作用

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从表象的直观性来看,和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又和思维相似,因此,表象就架起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其次,表象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活动之前,在头脑中形成“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表象,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

(一)定义――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想象表象)的过程。

想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特点,想象属于高级认识过程,也可以解决问题。

(二)想象表象的特点

1、新形象可以是未曾出现过的、有待于创造的。

2、新形象可能是现实中没有的,今后也不会出现的。

3、新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生活实践。

(三)想象的作用

1、想象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

2、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幻想)

3、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2、有意想象――带有目的性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3、梦是无意想象的特例

(1)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睡眠不是单一的过程,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数缓慢的运动,故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快波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60次/分),因此,快波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眼相互交替。成人的睡眠;先进入慢波睡眠状态,持续约90分钟,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约持续20一30分钟,接着又进入慢波睡眠。两种睡眠状态都可以直接进入觉醒状态,但从觉醒状态进入快波睡眠必须先经过慢波睡眠。一个晚上整个睡眠期间这种反复交替约3-5次,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2)梦

应当肯定地说,每天晚上,每个人都反复地做着梦。一项实验研究表明: 191个被试在快波睡眠期间被唤醒,报告正在做梦的有152人,占80%左右; 160个被试在慢波睡眠期间被唤醒,报告正在做梦的只有11人,占7%左右。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状态所做的梦,在内容上是不同的。慢波睡眠期间所做的梦,概念性较强,内容涉及到最近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快波睡眠期间所做的梦,知觉性(特别是视知觉)较强,内容生动、古怪。由于快波睡眠状态大部分发生在下半夜,因此整个睡眠时所做的梦,一般是从上半夜较多概念化的内容向下半夜较多知觉化的内容过渡。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长素分泌的高峰在慢波睡眠期间,慢波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和恢复体力。快波睡眠是神经细胞活动增高时期,它与儿童的脑、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有密切关系。

(3)梦的起因

梦仍然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外部刺激 3、生理缺陷者梦的启示

(4)梦的作用

1、梦与发明、创造

2、揭示潜意识

3、维护心理健康与平衡

(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在开创性的活动中,人脑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幻想有理想与空想之分。

思考题:

1、什么是表象、表象的特征、遗觉象、表象的作用

2、什么是想象、想象表象的特点、想象的作用

3、什么是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第十章思维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与感知相比(区别):1、感知反映的是个别属性和个别事物;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2、感知反映的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形象、抽象思维

(二)聚合式(集中)和发散式思维

(三)常规和创造思维

直觉思维――头脑中突然出现的直接领悟的思维,它不依靠逻辑推论,属于创造思维。

三、思维与脑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脑的不同部分受损伤,会产生不同的思维障碍。

(一)脑的不同部分受损伤,会产生不同的思维障碍

(二)思维和语言是大脑的整体功能

(三)思维与整个大脑皮层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一、分析与综合

(一)分析与综合的定义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的过程。

(二)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

1、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只能见到枝节。

2、分析与综合是相互转化的

一般是先分析后综合,但是综合以后会使分析更加完善和彻底。

二、比较与分类

(一)比较与分类的定义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过程。

三、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一)抽象――是抽取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共同属性)的过程。

(二)概括――是把抽取出来的本质特征(共同属性)加以结合和联系的过程。

(三)具体化――是把抽取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对象上去的过程。

第三节概念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概念

(一)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二)概念与词的关系

1、联系:(1)词对概念的作用: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没有词的存在,概念就不可能存在,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2)概念对词的作用:概念赋予词以一定的意义。

2、区别:概念是心理现象;词是概念的物质标志,不同的词可以代表同一概念。

(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

内涵与外延是成反比的。

二、概念的功能

(一)减少情境的复杂性

(二)正确的认识事物

(三)使知识经验系统化(形成概念体系)

三、影响学生掌握概念的因素

(一)过去经验

(二)提供变式

(三)用准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及时给概念下定义

(四)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第五节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知觉的特点

二、定势的影响

三、酝酿效应

四、功能固着

五、动机与情绪状态

六、个性差异

第六节创造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思维

(一)定义

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与一般思维相比,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获得对问题前所未有的新解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不仅要新颖,还必须有社会价值。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既需要分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

3、具有迷恋和目标的指向性

4、具有灵感状态

5、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二、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一)思维的流畅性(思想的丰富性)

(二)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灵活性)

(三)思维的独特性

(四)思维的敏感性

思考题:

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种类、思维的过程

2、什么是概念、概念与词的关系、影响学生掌握概念的因素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什么是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第十一章情绪

第一节情绪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一)定义

是人对认知内容的态度体验。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称为原始的、基本的情绪。

心理学中还常用情感的定义,情感是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绪体验),是情的感受方面。它只用于人类,特别用于描述人的高级的社会情感

感情是情绪和情感这一类心理现象的笼统称谓。

(二)情绪与认知

1、联系:(1)认知对情绪的作用,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前提。(2)情绪对认知的作用,情绪对认知的促进或促退作用。

2、区别:(1)认知反映客体本身或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反映客体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对这一关系的一种态度体验。(2)情绪体验的生理状态明显,而认知不明显具有这一特征。

二、情绪与需要的关系

(一)需要的满足与否,决定情绪的性质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前提,需要的满足与否,决定情绪的性质。

但是由于事物的复杂性,情绪与需要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一种事物可以满足一种需要,但是不一定能满足另外一种需要,因此,这时复杂的、甚至矛盾的情绪就产生了。

(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认知的评估

由于个体差异,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评估,因此产生的情绪也不相同。

三、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情绪的生理反应

当处于情绪状态时,体内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内脏器官和内分泌活动会发生变化。

(二)情绪的脑机制

下丘脑、边缘系统(尤其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大脑皮质与情绪的关系密切。

第二节情绪表现和情绪识别

一、情绪表现(表情)

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它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

(一)情绪表现的先天遗传性

包括情绪表现和情绪识别,与文化无关。

(二)情绪表现的社会制约性

在何种情况下表现什么情绪,是后天习得的。人们会掩饰、夸张、修饰、控制自己的表情。

二、情绪识别

并非是指对情绪本身的识别,而是通过一定的线索来加以识别。

可以通过眼睛、眉毛、声音、动作等加以识别。识别的准确度,随年龄而提高。如果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结合起来,更加容易识别。

在人际相互作用中,情绪不仅可以加以识别,也能够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为感情移入或移情,即对别人的情绪产生情绪性反应。

第三节情绪体验的维度和种类

一、情绪体验的维度(差异)

(一)情绪的强度

(二)情绪的紧张度

(三)情绪的快感度

(四)情绪的复杂度

二、情绪的种类

(一)心境

是一种微弱、持久,影响人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

存在积极与消极的心境;主导心境;可以持续几小时、几天、几周、几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二)激情

是强烈、短暂、暴发式的情绪状态。

外部表现鲜明;意识阈下降;积极与消极之分,产生的原因是由强烈的欲望和明显刺激引起的

(三)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反映。有积极与消极之分,长期应激存在危害。

三、情感的种类

(一)道德感

是个体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道德感可以分为三类:

1、直觉的道德感

是由对某种情境的直觉感知引起的,具有迅速而突然的特点。尽管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但仍与个体的过去经验有关。

2、形象的道德感

是通过形象思维发生作用的道德情感。

3、理性的道德感

是在认识道德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性的道德情感。

(二)理智感

是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产生于对认知活动的评价。

如解决问题后的愉快感,发现问题后的喜悦感,遇到新奇事物时的惊讶感,不能作出判断时的怀疑感,对真理坚定不移的信任感等等。

理智感的重要性,智力活动需要热情、执着、自信等,学习活动中应当注意培养理智感。

(三)美感

是对事物的审美体验。

对美的事物感到赏心悦目、心情愉快。

特点──愉悦感、倾向性的体验(迷恋)美感依赖对象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美感具有时代性。

第四节情绪理论

一、沙赫特的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归因理论、情绪的三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于20世纪60年代,由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情绪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情绪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生理唤醒本来是一种未分化的模式,正是认知过程才将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

P261的实验

二、阿诺德――拉扎勒斯的情绪理论(认知评价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理论要点:

(一)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

阿诺德认为,同样的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对过去经验和表象的唤起,在认知评价中起关键作用。

(二)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阿诺德认为,当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由大脑皮层产生对刺激的评估,形成一种相应的情绪。

拉扎勒斯发展了阿诺德的学说,将“评价”扩展为评价、再评价的过程。他认为,个人对所处情境的评价,也包括了对可能采取行动的评价。每一种情绪均包括生理、行为和认知三种成分,只要事物被评价为与个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联系,他就会有情绪体验。对认知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信仰、态度、个性特征等,同时社会文化因素也影响着认知评价。

思考题;

1、什么是情绪、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感情、情感

2、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3、情绪的种类、情感的种类﹙包括概念﹚、道德感的三种类型

4、沙赫特情绪理论的要点、阿诺德――拉扎勒斯情绪理论的要点

第十二章意志

第一节意志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普通心理学(下)》作业一

北师大网络教育在线作业《普通心理学下》作业一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在人脑中出现的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形象是:( A ) A、表象 B、想象 C、知觉形象 D、梦 2、想象的基础是:( B ) A.幻想 B、表象 C、记忆 D、概念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是属于:( B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一般想象 4、用来标志概念的是: ( D ) A、符号 B、事物 C、标记 D、词 5、“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 B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6、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说出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体现了语言的:( C ) A、意义性B、指代性C、创造性D、社会性 7、病人说话缓慢、费力,发音非常困难,但是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病人可能损伤的脑区是:( B ) A、角回 B、布洛卡区 C、颞叶区 D、威尔尼克区 8、一般来讲解决问题的最佳动机水平是:( C ) A.超强 B、强 C、中等强度 D、弱 9、动机的驱力理论最适合解释的行为是:( A ) A、饿了为什么会吃饭 C、政治家为什么绝食 B、一个人为什么拼命工作 D、学生为什么会努力学习 10、想旅游又怕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 C ) A、接近-接近型冲突 B、回避-回避型冲突 C、接近-回避型冲突 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普通心理学》:注意的功能和种类

; 一、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基本特性决定了注意的一些主要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选择功能注意使得人们在某一时刻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和任务要求的刺激信息,同时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的作用。这是注意的首要功能,它确定了心理活动的方向,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够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保持功能注意可以将选取的刺激信息在意识中加以保持,以便心理活动对其进行加工,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选择的注意对象转瞬即逝,心理活动无法展开,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三)调节监督功能注意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这体现在它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集中的情况下,错误减少,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另外,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大略篇》中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这里的“壹”就是专一,意为只要教师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就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业有成。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例如,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人推门而入,大家不自觉地向门口注视;大街上听到警笛鸣叫,行人会不由自主地扭头观望。另外,无意注意的产生也与主体状态有关。一个人在街头散步的时候,也可能无意间注意到许多事物。无意注意更多地被认为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人和动物都存在无意注意。虽然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但因为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个体在注意过程中不易产生疲劳。 (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工人上班,学生上课,交警指挥交通,都是有意注意在发挥作用。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有意注意虽然目的性明确,但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有持久的意志努力,这容易使个体产生疲劳。 (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在有意注意阶段,主体从事一项活动需要有意志努力,但随着活动的深入,个体由于兴趣的提高或操作的熟练,不用意志努力就能够在这项活动上保持注意。例如,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在初学阶段去阅读外文报纸,还是有意注意,很容易感到疲倦;随着学习的深入,外语水平不断提高,当他消除了许多单词和语法障碍,能够毫不费力地阅读外文报刊,可以说达到了有意后注意的状态。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它既有一定的目的性,又因为不需要意志努力,在活动进行中不容易感到疲倦,这对完成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工作有重要意义。但有意后注意的形成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普通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功能固着性 答:功能固着性使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功能上认识它。 2.信号检测论 答:信号检测论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它区分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的过程,一是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二是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 3.长时记忆 答: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的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4.不随意注意 答: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语言的几种特征。 答: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2 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答:所有儿童都要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四个有序的但不是连贯的阶段,分别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 举例说明两种人格评价方法。 答:测验法,例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投射法,例如主题统觉测验。 4 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 答:一般假设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解释;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决定的。(可以从对人性的假设、对行为决定的看法、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生物学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评述早期的情绪产生理论。 答:①詹姆斯兰格理论。基本观点:强调情绪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评价: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的作用。 ②坎农-巴德学说。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③简单比较早期情绪产生理论与后来的情绪认知理论的不同,找到早期理论中共同点和不足点。 2 任选两种动机的认知理论进行论述。 答:1)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To l man ,1932) 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如看见闪电,就期待雷声,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期待(expectancy) 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 attribution) 。海德 (Heider , 1958) 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 (focus of control) 的概念,并把人分为“ 内控型” 和“ 外控型” 。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 (Rotter , 1966) 。韦纳 (Weiner , 1971) 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 自我功效理论; 3)成就目标理论:具有取得成功或实现一个渴望的目标倾向性或内部动因。作为个体的倾向性,它与个体的人格及人格如何影响特定环境下的动机状态有关。也包含可被评价的任务定向行为,任务定向包含着优秀的标准,可以是个体自己设立或由外部强加。最早可追溯到 H.A. 默里提出的成就需要。 1957 年 J. 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 , 认为人的成就行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决定 , 同时也要考虑成功的可能性和任务的诱因价值。 D. 麦克里兰德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成就动机的高低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当代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看个体的信念、知觉对其成就行为的影响。 20 世纪印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D.P. 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者构成。 (任选两个)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 5 分,共20 分) 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 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 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 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汇编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 2002年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反射, 2、错觉, 3、模式识别, 4、图形掩蔽, 5、暗适应, 6、发散思维, 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 二、简答题:5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2001年 一、填充题:1分/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分/题 1、感觉阈限, 2、知觉恒常性, 3、内隐记忆, 4、算法式与启发式, 5、再造想象, 6、生物反馈, 7、液态智力, 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3、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4、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7、人格: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8、心理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 9、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0、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105分类 二、 1、心理学各流派人物及成就 主义代表研究对象观点 ①构造主义学派冯特意识经验(内省法)可分成感觉、意象等基本心理要素 ②机能主义学派詹姆斯个体适应环境机能心理活动是持续意识流、反对冯特 ③行为主义学派毕生可观察测量行为主张用刺激-反应(S-R)客观方法 ④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海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是有特殊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 ⑤精神分析主义学派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中心课题是研究潜意识活动 ⑥人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⑦认知奈瑟计算机科学的模拟法研究认知过程 2、知觉的基本特征(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②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③理解性:受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④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性 3、睡眠的意义:消除疲劳、补充能量、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保持心理健康 4、艾宾浩斯保持曲线:也可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5、思维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个特点。 ②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语言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③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④不同民族的语法结构不完全相同,但思维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联系:人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确定和巩固下来。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想

普通心理学--学后感想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也说明了我对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因为个人存在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我们丰富的心理活动,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那样,个体成长发展的力量是动机。而人的动机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去满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为一个生物所必须去实现的。但是,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有更高级的需要。在满足了吃穿之后,人追寻的便是安全感,人需要稳定的生活、工作与保障,趋利避害几乎是每个人的本能行为。而更高层次的行为便是社交需要,人类在进入有史可考的时代里,便是处于一种群体社会中,而这种社会结构之所以存在,必然是人类在其中获得某种利益,包括爱情、友情、信任等。社交的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从社会中获得利益,通常一个大家喜欢、爱戴的人更容易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利益,所以社交的需要虽然处于更高级的需求层次中,但确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尊重,由人需要社交的需求,必然引起人需要尊重的需求,这种需求几乎就是社会化的产物了,也是所有社会性动物所共有的一个特征。这种需要之强烈,甚至可能引发人类的非理性行为,乃至自己的生命。在这一层次上,可以分为三类:自尊、他尊及权利欲。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我们不能忽视尊重的力量,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真正推动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这是人类最高的追求。当人们满足了生存、安全、社交及尊重的需求后,人往往便想要去实现更高的理想。有时人们对这种需求的追求能够越过前面四层。我们都会自问,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于生命的短暂使我们倍加珍惜活着的时光,我们总想创造辉煌,只是个人力量的渺小,使得我们往往却步。我们内心是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的,只是实现这种理想的代价,以及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让这条路成为只有少数勇敢者的路。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给了我们关于人的动机的一个模型。但是,事实上人类的心理活动往往是异常复杂的。这样简单的一个模型,还不足以解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根据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是通过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们获得外界事物特征的方式。而知觉则是我们对由感觉获得的信息而组成的整体认识。当我们触摸到柔软的丝织物,看到鲜艳的红色及上面绣着的黄色五角星,我们能够通过知觉而认识到这是一面红旗。感觉和知觉合为一体,便可以称之为人的认知心理过程。储存这种过程的行为,便是记忆。由记忆而形成人的知识,由实践活动中来巩固而形成人的经验。人借由经验及知识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认识的过程称为思维过程,包括归纳、总结及推理。这是由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认识发展为对该事物的深刻的、扩展的认识过程。而想象力及创造力是脑的最复杂的行为,我认为这应该是大脑的认知、记忆、思维的反复不断的以复杂的组合方式进行的一种活动。我喜欢将知识及经验当成是原材料,它们是我们创造世界的基石。当然我们也因该看得到,世界还远没有被我们所完全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经验及知识还远远不够完善。在这个世界上,没

普通心理学教案(全)

普通心理学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章感觉 第四章知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记忆 第七章思维 第八章语言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二章人格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 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 ??????????? ?????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心境、信心、犹豫等。—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 —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 。“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 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 一、提出问题 问题就是矛盾,发现问题就是发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这是把社会 的需要转化为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也是问题解决的动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励和推动人们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之中。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 1.依赖于人的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才能从细微平凡的事件中发现关键性问题。思想懒惰、因循守旧者难于发现问题。例如,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巴甫洛夫发现狗的“心理性唾液分泌”等都是勤于观察、思考的结果。 2.依赖于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人的活动积极性越高, 社会责任感越强,态度越认真负责,越容易发现问题。例如,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学习、心理等问题。而一个没有认真负责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问题将会熟视无睹。 3.依赖于人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的人,一般不满足于对事物的公认的、表面的解释,而是力求探究事物的内部原因,能够件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一般来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能够提出深刻而有价值的问题;而知识贫乏的人,不容易提出问题,也不容易抓住要害提出深刻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明确问题 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明确问题依赖 于两个条件。 1.依赖于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问题总是在具体事实上表现出来的,只有当具体事实的感性材料十分丰富且符合实际时,才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使矛盾充分暴露并找出主要矛盾。这是明确问题的关键。 2.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分析问题并抓住主要矛盾,越容易对问题进行归类,使思考具有指向性,便于有选择地应用原有知识经验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三、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提出假定和设想。问题解决的方 案常常是先以假设的方式出现,经过验证逐步完善的。假设是人们推测、假定和设想问题的结论与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方法。假设的提出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性质、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及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推测、预想和推论,然后有指向、有选择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即假设)。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 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验证。假设的提出就为问题解决搭起了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1 2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注意的一般概述_毙考题

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之注意的一般概述 三、注意的一般概述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活动或注意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越小。 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另一方面,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对于注意指向的内容,人的意识比较清晰和紧张。总之,在注意条件下,意识与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特定的对象,从而使意识内容会对象清晰明确,意识过程紧张有序,并使个体的行为活动受到意识的控制,而进入注意的具体过程则可能是包含了无意识的过程。 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但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前注意状态下只能对事物的个别特征进行初步加工;注意状态下人们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 注意保证了人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和进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这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2、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较低。相关因素是刺激物自身特点,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过去经验等。不随意注意既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离开并干扰当前进行的活动,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引起原因是对注意的目的及任务、兴趣、活动组织、过去经验及人格的依从性。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兼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随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本身的直接兴趣。 3、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选择性注意:从同时呈现的多种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持续性注意: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警 戒作业来测量。注意动摇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中总是要发生的。 分配性注意:对多种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研究分配性注意常用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基本条件是进行活动的自动化程度。

普通心理学(下)

《普通心理学下》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 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 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 分) )2、想象的基础是: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是属于: B 、创造想象 C.幻想 )4、用来标志概念的是: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抽象思维 )6、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 便能说出无限数量 的语句,这体现了语言的: A 、意义性 E 、指代性 C 、创造性 D 、社会性 (B ) 7、病人说话缓慢、费力,发音非常困难,但是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 病人可能损伤的脑区是: A 、角回 B 、布洛卡区 C 、颞叶区 D 、威尔尼克区 (C ) 8 —般来讲解决问题的最佳动机水平是: A.超强 B 、强 C 、中等强度 D 弱 (A ) 9、动机的驱力理论最适合解释的行为是: A 、饿了为什么会吃饭 B 、一个人为什么拼命工作 C 、政治家为什么绝食 D 、学生为什么会努力学习 (C ) 10、想旅游又怕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 )1、在人脑中出现的具有直观性、 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形象是: A 、表象 B 、想象 C 知觉形象 D 、梦 A.幻想 B 、表象 C 、记忆 D 、概念 A.再造想象 般想象 A 、符号 B 、事物 C 、标记 )5、“ 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A 、接近-接近型冲突 B 、回避-回避型冲突 C 、接近-回避型冲突 D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A ) 11、大脑的喜、怒、哀、乐等感受状态,是人的情绪在认识层面上的 一种自我觉察,被称为: A 、情绪的主观体验 B 、情绪的生理唤醒 C 情绪的外部行为 D 情绪的外部表达 (D )12、下面哪一个是复合情绪: A 、愉快 B 、愤怒 C 、恐惧 D 、焦虑 (A )13、最先编制出智力测验量表的心理学家是: A 、比纳 B 、艾森克 C 、卡特尔 D 、瑞文 (C ) 14、“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姜还是老的辣”,说明以下哪种观点? A 、人越老越聪明 B 、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 C 、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 、老年人有个别差异 (A )15、运用多种含义的刺激物(如图片、墨迹),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 情况 下,自由的表现其反应来推知某一人格特征的方法称为: A 、自然实验法 B 、个案法 C 、问卷法 D 、投射法 主观题部分: 二、简答(每题2.5分,共5分) 1、谈谈动机的功能 答: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 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 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同时它还能将 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 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 机的调节和支配。 2、影响课文理解的因素有哪些? 答:观察不知细(感知觉) 理解不深刻(思维) 记忆模糊(记忆) 想象不流畅(想象) 、论述题: (每题5分,共 10 分) 注意力不集中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知识要点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 心理过程情感 心理现象意志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 (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心理发展史 (1)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艾宾浩斯(德):“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3、心理流派的分类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分类一:心理学三大势力(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 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是一 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 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 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

什么是普通心理学

什么是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丁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等。这些通常称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互相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 在近代心理学,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着,同时也依赖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的发展,并常受到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高不开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随着心理学的科学材料的积累,某些心理学基本原理也将发生变化。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名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