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 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实验五 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实验五 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实验五 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实验五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一、目的

了解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表现特征,掌握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鉴定方法。

二、内容说明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且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体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完成受精的现象,是花粉与雌蕊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受单一位点或多位点的自交不亲和基因控制。

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禾本科、豆科、茄科等许多植物中,十字花科中自交不亲和性尤为普遍。

自交不亲和株正开放花的柱头上,如果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被激发产生胼胝质等物质,阻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发育,故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子或结少量种子;而授于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则柱头不会被激发产生这类物质,故能正常受精结实。但在花蕾柱头上,即使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也不会被激发这种反应,因此可通过蕾期人工控制自交获得自交不亲和系的种子。

可根据自交结实情况对自交不亲和性进行判断,以自交亲和指数来表示。

自交亲和指数=自交结实种子总数/套袋自交总花蕾数;

自交亲和指数<1者为自交不亲和;

自交亲和指数≥1者为自交亲和。

胼胝质是β-1、3葡聚糖,通常分布于高等植物的筛管、新形成的细胞壁、花粉粒以及花粉管中,将其用苯胺蓝染色后,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黄至黄绿色的荧光。

把授粉后经用苯胺染色的子房放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发育的状态,以及胼胝质在柱头表面的沉积状况等,进行判断花粉与柱头是否亲和。

三、材料与用具

1、实验材料:

自交不亲和材料:白菜型油菜;

自交亲和材料:甘蓝型油菜。

2、仪器用具:荧光显微镜、广口瓶(20~50ml)、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铅笔、纸牌、纸袋、甲醛、冰醋酸、无水乙醇、普通酒精、磷酸钾、苯胺蓝、氢氧化钠、甘油、蒸馏水等。

四、试验方法步骤

(一)自交亲和指数测定法1、套袋自交:选3~5株已开花且发育健壮的植株,每株上选3~4个花序,摘除已经开放的花朵和角果,然后套上纸袋,并在相应的花序上挂牌标记。

2、蕾期人工强制自交:在每个花序上选择10~15个较大的花蕾,用镊子轻轻摘除幼小的花蕾。开花后未散粉前,用镊子小心摘取本株上隔离袋内新鲜花朵的花药(粉),授到开放花朵的柱头上,即进行花期人工强制自交。

(二)荧光显微法

Martin(1959)发现水溶性苯胺蓝能显示花柱中花粉管的伸长情况:在荧光显微镜下,对于大部分附着于柱头上的SSI花粉,看不见它们的花粉管穿过乳突细胞,一经穿过乳突细胞的少数SSI花粉管,会长驱直入,到达子房,完成授精。因此,可根据穿越花柱的花粉管数量来测定自交不亲和性。

1.试剂配置

(1)FAA固定液:将40%甲醛、80%乙醇和冰醋酸,按1:8:1的比例配制而成。

(2)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和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3)0.1N磷酸钾水溶液:称取71g磷酸钾,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4)0.1%苯胺蓝溶液:称取0.1g水溶性苯胺蓝,用0.1N磷酸钾水溶液定容至100ml。

(5)8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2g氢氧化钠,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取样、固定和保存

解开自交授粉6~12h的花枝上的纸袋,摘取子房,于花柱基部切下花柱,将花期授粉

和蕾期授粉的花柱分别固定于FAA固定液或卡诺固定液中,

24h后,转移到70%乙醇溶液中保存。在瓶上注明株号、花期授粉还是蕾期授粉处理以及试验者姓名。

3.透明和软化

将上述固定材料用水冲洗后,转移到指形管中,用8N氢氧化钠溶液浸泡8~24h。

4.染色

把软化后的试材用自来水多次换水浸泡1h以上,除去大部分氢氧化钠溶液之后,转移到0.1%苯胺蓝染液中染色4h左右。

5.观察

用镊子挑取一枚染色后的花柱,放在载玻片上,用滤纸吸出染液,滴上一滴甘油,盖上盖玻片,轻轻敲压盖玻片,使花柱展开。然后把载玻片放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记载每株柱头胼胝质沉积状况,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状态。

6.统计花粉管数量和伸长状况,判断自交不亲和情况

依据 Georgia (1982)提出的判断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标准;在花柱中能观测到0~10条花粉管的定为不亲和,10~25条为部分亲和,25条以上者为亲和。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学生课前预习,并写出详细的预习报告;

2.课前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自交不亲和性的不同测定方法;

3.完成表格作业并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思考或相互讨论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01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附答案:遗传和基因表达“自交不亲和性”

201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附答案:遗传和基因表达“自交不亲和性” 【例题】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内异花传粉的现象,如某品种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请回答: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特点。 (2)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花粉管由花粉萌发产生)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下图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 ①将基因型为S1S2的花粉授于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则子代的基因型为;若将上述亲本进行反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②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 ③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如图,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II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现以该植株

为父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母本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 a、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 b (3)研究发现,S基因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蛋白因子的两个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据此分析花粉管不能伸长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1)基因突变多方向性(2)S1S2和S1S4 S1S4和S2S4 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 植物组织培养1/2 若后代中无抗病个体,则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以外的其他位置 (3)缺少核糖体,无法合成蛋白质 【解析】 试题分析:(1)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能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说明突变是不定向的。 (2)①由图可知具有相同的等位基因不能伸长受精,

自交不亲和

自交不亲和性 现代遗传学告诉我们,近交可引起隐性有害基因的纯合,导致近交衰退。植物固着生长无法移动,雌雄同花植物的花粉易取“近水楼台”之便而自花授粉,产生比近交更为严重的遗传效应。植物是如何防止自花授粉的呢?原来植物都会“以逸待劳”,利用风力、水流、昆虫等媒介尽可能远距离传播花粉。而且,许多显花植物还有一项特殊本领,即便是正常可育花粉落到“自己的”柱头上也会阻止其完成受精过程,这就是所谓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在植物界中广泛分布,超过60%的被子植物都有这种特性,涉及大约320多个科。 自交不亲和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有甘蓝、黑麦、白菜型油菜、向日葵、甜菜、白菜和甘薯等。 一、自交不亲和的类型 根据花粉识别特异性的遗传决定方式,自交不亲和性分为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和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两种类型。 1.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GSI)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后可侵入柱头,并能在花柱组织中延伸一段,此后就受到抑制。花粉管与雌性因素的抑制关系发生在单倍体配子体(即卵细胞与精细胞)之间。常见于豆科、茄科和禾本科的一些植物。这种抑制关系的发生可以在花柱组织内,也可以在花粉管与胚囊组织之间;有的甚至是花粉管释放的精子已达胚囊内,但仍不能与卵细胞结合。 2.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SSI) 花粉落在柱头上不能正常发芽,或发芽后在柱头乳突细胞上缠绕而无法侵入柱头。由于这种不亲和关系发生在花粉管与柱头乳突细胞的孢子体之间,花粉的行为决定于二倍体亲本的基因型,因而称为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多见于十字花科和菊科植物。 二者发生不亲和的部位不同: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发生于柱头表面,表现为花粉管不能穿过柱头,而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发生在花柱中,表现为花粉管生长停顿、破裂。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常会表现出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缓慢,不能及时进入胚囊等症状。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概念理解: 可靠性是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的完整性的最佳数量的度量。可靠性是指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环境下、规定的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 可靠性的技术是建立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的,例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材料、结构物性学,故障物理,基础试验技术,环境技术等。 可靠性技术在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制造阶段可靠性、使用阶段可靠性、可靠性管理。我们做的可靠性评估应该就属于使用阶段的可靠性。 机床的可靠性评定总则在GB/T23567中有详细的介绍,对故障判定、抽样原则、试验方式、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故障检测、数据的采集、可靠性的评定指标以及结果的判定都有规范的方法。对机床的可靠性评估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即时的方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和数据的收集。 可靠性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产品历史经验数据的积累; 2)通过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ze)方法寻找产品失效的机理; 3)建立典型的失效模式; 4)通过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建立试验数据和真实寿命之间的对应关系;5)用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标准代替产品的寿命认证; 6)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产品寿命的变化规律; 7)通过软件仿真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寿命; 大致可把可靠性评估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前提工作、重点工作。 准备阶段:数据的采集(《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数据抽样方法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张宏斌) 用于收集可靠性数据, 并对其量化的方法是概率数学和统计学。在可靠性工程中要涉及到不确定性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分布的极尾部状态和可能未必有的载荷和强度的组合, 在这种情形下, 经常难以对变异性进行量化, 而且数据很昂贵。因此, 把统计学理论应用于可靠性工程会更困难。当前,对于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却很少有人提及, 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目前,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基本上是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主,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只采用了某一个厂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生产的机床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就是: 这样收集的数据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数控机床可靠性的真实状况, 同时其精度也不能够令人满意。 由于现在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众多、生产量庞大、机床型号多以及成产的批次多,这样都对数据的收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据采样时: (1)必须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来得到可靠性数据; (2)简单随机抽样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抽样方法,但是必须抽取较大的样本量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和信度; 针对以上的特点有三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可以选择:简单随机抽样、二阶抽样、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元中,抽取n个单元,保证抽取每个单元或者几个单元组合的概率相等。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 第一章 可靠性试验概述 1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的目的 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调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手段。试验结果为故障分析、研究采取的纠正措施、判断产品是否达到指标要求提供依据。具体目的有: (1) 发现产品的设计、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各种缺陷; (2) 为改善产品的完好性、提高任务成功性、减少维修人力费用和保障费用提供信息; (3) 确认是否符合可靠性定量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情况可进行实验室试验或现场试验。 实验室试验是通过一定方式的模拟试验,试验剖面要尽量符合使用的环境剖面,但不受场地的制约,可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使用的各个阶段进行。具有环境应力的典型性、数据测量的准确性、记录的完整性等特点。通过试验可以不断地加深对产品可靠性的认识,并可为改进产品可靠性提供依据和验证。 现场试验是产品在使用现场的试验,试验剖面真实但不受控,因而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必须记录分析现场的环境条件、测量、故障、维修等因素的影响,即便如此,要从现场试验中获得及时的可靠性评价信息仍然困难,除非用若干台设备置于现场使用直至用坏,忠实记录故障信息后才有可能确切地评价其可靠性。当系统规模庞大、在实验室难以进行试验时,则样机及小批产品的现场可靠性试验有重要意义。 2 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2.1 电子装备寿命期的失效分布 目前我们认为电子装备寿命期的典型失效分布符合“浴盆曲线”,可以划分为三段:早期失效段、恒定(随机或偶然)失效段、耗损失效段。可参阅图1.2.1。 早期失效段,也称早期故障阶段。早期失效出现在产品寿命的较早时期,产品装配完成即进入早期失效期,其特点是故障率较高,且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迅速下降。早期故障主要是由于制造工艺缺陷和设计缺陷暴露产生,例如原材料缺陷引起绝缘不良,焊接缺陷引起虚焊,装配和调整不当引起参数漂移,元器件缺陷引起性能失效等。早期失效可通过加强原材料和元器件的检验、工艺检验、不同级别的环境应力筛选等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加以暴露和排除。 恒定失效段,也称偶然失效段,其故障由装备内部元器件、零部件的随机性失效引起,其特点是故障率低,比较稳定,因此是装备主要工作时段。 耗损失效段,其特点是故障率迅速上升,导致维修费用剧增,因而报废。其故障原因主要是结构件、元器 件的磨损、疲劳、老化、损耗等引起。 2.2 试验类型及其分布曲线的变化 针对电子装备寿命期失效分布的三个阶段,人们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装备时便有针对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可靠性和降低寿命周期的费用。在设计制造阶段,要尽量减少设计缺陷和制造缺陷,即便如此仍然会存在早期失效和随机失效。为此,承制方需要运用工程试验的手段来暴露和消除早期失效,降低随机失效的固有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变产品的寿命分布曲线的形状,可参阅图1.2.2。在耗损阶段,用户可通过维修和局部更新的手段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图 1.2.2 示意了两组产品寿命失效率分布曲线,图中表明产品B 的可靠性水平比产品A 的优良,因为B 的恒定失效率比A 的低,B 的早期失效段比A 的短。如果曲线A 和B 是同一种产品的不同阶段的失效率分布,则表明该产品经过了可靠性增长试验,取得成效,因此曲线B 的恒定失效率大为 失效率 早期 耗损 失效 偶然失效段 失效 时间 图1.2.1 电子装备寿命期失效分布的浴盆曲线示意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

规范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99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2004年版)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第4章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传统经验法 目测检查,经验评估; 快速、简便、经济; 适用于对构造简单的旧房普查和定期检查; 概率法 可靠度鉴定法,S 、R 作为随机变量,计算失效概率。 4.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动机调查各调查项目的评价综合鉴定鉴定报告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实用鉴定法 运用现代检测手段,实测确定参数; 将鉴定对象从构件到鉴定单元划分成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划分三到四个等级; 包括初步调查、详细调查、补充调查、检测、试 验、理论计算等多个环节; 初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建筑物的现状和历史; 详细调查包括细部检查、材料检测、结构试验、 计算分析等。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实用鉴定法 补充调查 动机 初步调查 确定调查鉴定方案 计划、检验试验项目 详细调查 综合评价 和结论 鉴定报告 使用状况地基基础材料性能结构构件鉴定标准检测规程结构计算结构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概率法 建筑物的作用效应S、结构的抗力R之间的关系: R > S表示结构可靠 R = S表示结构达到极限状态 R < S表示结构失效 结构失效概率用P f表示,可靠概率用P s表示, 则: P f+ P s= 1 或P f=1-P s 概率法即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 值理论对已建建筑物可靠性进行评价和鉴定。 运用概率法的难点在于结构的不定性,即来自结 构材料强度和计算公式的不定性。实际所用为近 似概率法。

实验五 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实验五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鉴定 一、目的 了解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表现特征,掌握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鉴定方法。 二、内容说明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且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体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完成受精的现象,是花粉与雌蕊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受单一位点或多位点的自交不亲和基因控制。 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禾本科、豆科、茄科等许多植物中,十字花科中自交不亲和性尤为普遍。 自交不亲和株正开放花的柱头上,如果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被激发产生胼胝质等物质,阻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发育,故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子或结少量种子;而授于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则柱头不会被激发产生这类物质,故能正常受精结实。但在花蕾柱头上,即使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也不会被激发这种反应,因此可通过蕾期人工控制自交获得自交不亲和系的种子。 可根据自交结实情况对自交不亲和性进行判断,以自交亲和指数来表示。 自交亲和指数=自交结实种子总数/套袋自交总花蕾数; 自交亲和指数<1者为自交不亲和; 自交亲和指数≥1者为自交亲和。 胼胝质是β-1、3葡聚糖,通常分布于高等植物的筛管、新形成的细胞壁、花粉粒以及花粉管中,将其用苯胺蓝染色后,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黄至黄绿色的荧光。 把授粉后经用苯胺染色的子房放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发育的状态,以及胼胝质在柱头表面的沉积状况等,进行判断花粉与柱头是否亲和。 三、材料与用具 1、实验材料: 自交不亲和材料:白菜型油菜; 自交亲和材料:甘蓝型油菜。 2、仪器用具:荧光显微镜、广口瓶(20~50ml)、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铅笔、纸牌、纸袋、甲醛、冰醋酸、无水乙醇、普通酒精、磷酸钾、苯胺蓝、氢氧化钠、甘油、蒸馏水等。 四、试验方法步骤 (一)自交亲和指数测定法1、套袋自交:选3~5株已开花且发育健壮的植株,每株上选3~4个花序,摘除已经开放的花朵和角果,然后套上纸袋,并在相应的花序上挂牌标记。 2、蕾期人工强制自交:在每个花序上选择10~15个较大的花蕾,用镊子轻轻摘除幼小的花蕾。开花后未散粉前,用镊子小心摘取本株上隔离袋内新鲜花朵的花药(粉),授到开放花朵的柱头上,即进行花期人工强制自交。 (二)荧光显微法 Martin(1959)发现水溶性苯胺蓝能显示花柱中花粉管的伸长情况:在荧光显微镜下,对于大部分附着于柱头上的SSI花粉,看不见它们的花粉管穿过乳突细胞,一经穿过乳突细胞的少数SSI花粉管,会长驱直入,到达子房,完成授精。因此,可根据穿越花柱的花粉管数量来测定自交不亲和性。 1.试剂配置 (1)FAA固定液:将40%甲醛、80%乙醇和冰醋酸,按1:8:1的比例配制而成。 (2)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和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3)0.1N磷酸钾水溶液:称取71g磷酸钾,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4)0.1%苯胺蓝溶液:称取0.1g水溶性苯胺蓝,用0.1N磷酸钾水溶液定容至100ml。 (5)8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2g氢氧化钠,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取样、固定和保存 解开自交授粉6~12h的花枝上的纸袋,摘取子房,于花柱基部切下花柱,将花期授粉

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技术方案(模板)

XXXX项目 可靠性鉴定检测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限公司 二O一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检测鉴定目的 (2) 三、主要检测鉴定依据 (2) 四、检测鉴定程序 (2) 五、现场主要检测内容 (3) 六、结构可靠性鉴定 (4) 七、施工组织方案 (4) 八、委托方责任和义务 (4) 九、质量保证体系 (4) 十、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 (5) 十一、工期安排 (6) 十二、服务承诺 (6) 十三、联系方式及其它说明 (6)

可靠性鉴定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项目位于湖北省xxx市xxx区,该项目所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xxx m2,其中1#~5#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6#~10#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检测鉴定目的 评判结构的可靠性,为后续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三、主要检测鉴定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6)《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 (7) 甲方提供的参考设计图纸及其它相关标准和规范。 四、检测鉴定程序 1. 建筑的相关原始资料收集及核查,建筑基本情况调查; 2. 基础工作状况和建筑周边场地查勘; 3. 上部结构及构件工作状态检测,包括:建筑物的侧向位移量测,构件的裂缝、变形检测; 4. 上部结构及构件的施工质量及性能检测,包括:轴线尺寸、层高、构件截面尺寸量测,梁柱节点检测,焊接质量检测; 5. 建筑结构整体性和围护结构检测;

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运用

第十一章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意义;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教学目标:了解远缘杂交的作用;重点掌握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杂种夭亡、不育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交后代分离特点及处理方 法。 教学重点:系统掌握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夭亡和不育、杂种后代分离无规律等困难的方法。 教学难点:远缘杂交的两大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一远缘杂交的意义与作用 远缘杂交(wide cross):将植物分类学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 间杂交。产生的后代为远缘杂种。 分为:种间杂交(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属间杂交(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和亚远缘杂交(sub-wide cross)。 1 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 2 创造新的物种 3 创造异染色体系 4 诱导单倍体 5 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 6 研究生物的进化 二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 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原因 由于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大,染色体数目、结构不同,生理上也常不协调,这些都会影响受精过程。 远缘杂交不亲合性的关键——生殖隔离 具体原因: (1) 亲缘关系较远的双亲在结构上、生理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2)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与双亲的基因组成有关 2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亲本的选择与组配 a 栽培种和野生种杂交时,应以栽培种为母本。 b 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远缘杂交中,一般以染色体数目多的作母本。 c 以杂种为母本 d 广泛测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并注意细胞质的作用。 (2)染色体预先加倍法 先将的染色体数目少的亲本进行人工加倍后再进行杂交,可提高杂交的结实率。

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验证试验 1 概述 1.1 试验目的与分类 可靠性验证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可靠性验证试验根据产品的性质分为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为了验证新开发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规定的最低可接收的可靠性定量要求。 验收试验是对正式转入批生产产品是否达到可靠性定量要求的试验。 1.2 统计概念 可靠性指标是产品性能的时间表征,是随机变量,无法用仪表检测,只有通过抽样试验或全寿命统计才能检验。 产品的可靠性使用指标,也是可靠性目标值,在合同中又称规定值,试验方案中可为θ0。 产品必须达到的可靠性使用指标称可靠性门限值,在合同中叫最低可接受值,试验方案中为θ1。 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建立在统计数学基础上,与“个体”、“总体”、“批”、“样本”、“样本量”、“随机抽取”、“分布”等等统计学概念有关。 电子产品在寿命的随机失效期的故障率为常数,符合指数分布。 1.3 一般要求 试验大纲必须经过有关方面讨论批准。 统计试验方案由订购方在合同中规定,从有关标准中选定。 试验样品的技术状态应是经过批准的。 试验剖面应代表实际使用环境条件。 试验应在授权的实验室在用户代表监督下进行。 2 可靠性验证试验大纲 2.1 试验大纲内容 试验对象和数量; 试验目的、进度; 试验方案; 试验条件:试验设备提供的应力及其容差、检测设备及其精度要求; 试验场所,经订购方认可按以下顺序选定:独立实验室,合同乙方以外的实验室,合同乙方的实验室; 设置评审点、开展FRACAS要求。 2.2 试验方案 A 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试验方案,内容包括: 试验项目; 选定统计试验方案:号码、鉴别比D、风险α和β、试验时间T、样品数量、是否可替换; 试验剖面; 故障判据及分类; 有关试验方职责分工; 计划进度、经费、人员、维修器材等资源保证条件; 其它可靠性活动信息。 B 试验方案选定因素 定时截尾试验,累积试验时间是确定的,便于试验计划安排和管理,但不一定是最经济的; 定数截尾试验,累计相关故障数是确定的,在采取不可替换的试验时,样品数量是也确定的,也不一定是最经济的。 等概率比序贯试验,做出判据所需的故障数和累计试验时间比定时截尾和定数截尾试验的少,事前只能确定它们的最大值,但样品数量和试验时间难以确定,不便于试验计划安排和管理,最大累积试验时间和累计故障数有可能超过定时截尾或定数截尾的试验。 2.3 试验条件 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应典型代表产品的使用条件: 功能模式,当产品有超过1种使用模式时,应分析各自所占时间的百分比,确定模式转换的方

克服植物种间杂交与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

克服植物种间杂交与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 张旸 (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生物工程研究所哈尔滨150040) 摘要本论文论述了植物种间杂交和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主要论述了克服不亲和性的方法以及最新激光克服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种间杂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激光 Development of overcoming cross-incompatibility and self-incompatibility in the Plants Zhang 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Flower Biotechnolog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150040)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more and more the bio-physical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into many fields. Cross-incompatibility and self-incompatibility in the plant breeding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 application of laser in overcoming incompatibility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 cross-incompatibility self-incompatibility laser 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和自交不亲和性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植物种或品种进行交配或结合形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它是培育新品种的主要途径是近代育种工作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是杂种优势利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可以节省人工去雄的劳力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制种效率保证较高的杂种率利用其杂种优势至今仍是许多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式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种是一种非常简便的制种方法但是由于不亲和性的存在远缘杂交以及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和保持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克服不亲和性的方法也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植物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1.1 植物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育种工作的深入发展植物种内的遗传资源日益枯竭利用其近缘和野生植物有益资源拓宽作物遗传资源范围已日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有益遗传资源向植物导入在不同水平上有不同的方法如植株水平上的有性种间杂交细胞水平上的原生质融合和分子水平的基因工程[3][9]等据报道在现已发现的三十九万种植物中仅五百多个种被驯化为栽培种由于优良品种和杂交品种越来越广泛地替代了农家品种使栽培种的种质资源不断地被侵蚀作物品种遗传基础进一步萎缩提高品种产量水平的速度显著变慢因此克服植物交配的不亲和性对于生物育种来说就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培育优良品种的过程种由于种内杂交较易成功育种家们历来主要利用栽培种内的基因资源现在已感到栽培种内的基因资源贫乏有些特征特性在栽培品种中已很难找到而野生种在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恰恰保留和积累了这些特征和特性因此通过种间杂交发掘已经驯化和大量尚未驯化的近缘种的优良遗传资源丰富栽培种的基因库已成为植物育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二十年来新的抗病抗虫优质等基因从野生种近缘种向栽培种渗入的速度已经加快一些新的性状如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等亦在种间杂交过程中不断的被创造出来其中不少已被利用到作物品种改良中种间杂交又是创造新作物类型的有效途径典型的例子有小黑麦糊麻萝卜甘蓝等通过无融合生殖或染色体消除等途径种间杂交还被成功的用来创造单倍体以加速育种的进程因此种间杂交是育种工作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但是种间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却因为种间的生殖隔离而受到严重的限制这突出的表现在种间杂交不亲和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上[1][32] 种间不亲和性:是指两个可育的不同种的植物授粉后由于花粉不能萌发或花粉管行为反常或雌

房屋可靠性鉴定的理论与方法

房屋可靠性鉴定的理论与方法 一、房屋的可靠性鉴定及其适用标准: 房屋结构的可靠性是指房屋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的预定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房屋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就是根据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来评定房屋的可靠程度,要求房屋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坚固耐久。目前我国房屋结构可靠性鉴定是对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的可靠状态进行评价,不包括地震和其他突发外力作用下房屋的可靠性。“9.11”事件后国内外有关学者又提出房屋可靠性还应包括房屋在遭受爆炸力和冲击力等偶然荷载作用时结构只是局部损坏,不致连续倒塌的整体稳定性或牢固性。目前我国适用的鉴定标准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以下简称《可标》)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这两个标准只考虑了房屋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可标》是在调查总结了多年来房屋可靠性鉴定的实践经验,并通过验证性试验和试鉴定,参考采用了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充实后完成的。其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规定、构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子单元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鉴定单元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等。 二、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房屋结构可靠性的理论基础为近似概率法(一次二阶矩法)。该法用结构的失效概率来定义结构的可靠概率,用与结构失效相对应的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概率,并建立了结构可靠概率与结构极限状态方程之间的数学关系,在计算可靠度指标时考虑了基本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并采用了线性化的近似手段。结构构件本身的失效程度按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各种结构的专业基础理论计算。 房屋可靠性鉴定采用的是可靠概率鉴定法——即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统计规律对房屋的可靠度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概率法用概率的概念分析现有房屋的可靠度,找出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和预期的使用期限内发生破坏或失效的概率,确定其寿命。 概率法在理论上是完善的,但因存在房屋结构材料强度的差异和计算模型与实际工作状态之间的差异,目前离实用还有较大的距离。现在概率法的实际应用仅止于近似概率法,从概率分布曲线和形态,用“均方差”度量并找出“安全指标”。 三、适用范围和鉴定内容: 目前可靠性鉴定主要含有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两项鉴定。

IC产品可靠性测试包含的内容

可靠性测试 第1 页共12 页 可靠性测试内容 可靠性测试应该在可靠性设计之后,但目前我国的可靠性工作主要还是在测试阶段,这里将测试放在前面(目前大部分公司都会忽略最初的可靠性设计,比如我们公司,设计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可靠性,开发部的兄弟们不要拿砖头仍我……这是实话,只有在测试出现失效后才开始考虑设计)。 为了测得产品的可靠度(也就是为了测出产品的MTBF),我们需要拿出一 定的样品,做较长时间的运行测试,找出每个样品的失效时间,根据第一节的公式计算出MTBF,当然样品数量越多,测试结果就越准确。但是,这样的理想测 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对这种测试而言,要等到最后一个样品出现故障――需要的测试时间长得无法想象,要所有样品都出现故障——需要的成本高得无法 想象。 为了测试可靠性,这里介绍:加速测试(也就增加应力*),使缺陷迅速显现;经过大量专家、长时间的统计,找到了一些增加应力的方法,转化成一些测试的项目。如果产品经过这些项目的测试,依然没有明显的缺陷,就说明产品的可靠性至少可以达到某一水平,经过换算可以计算出MTBF(因产品能通过这些测试, 并无明显缺陷出现,说明未达到产品的极限能力,所以此时对应的MTBF 是产品的最小值)。其它计算方法见下文。(*应力:就是指外界各种环境对产品的破坏力,如产品在85℃下工作受到的应力比在25℃下工作受到的应力大;在高应力下工作,产品失效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一、环境测试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同的使用环境(有些安装在室外、有些随身携带、 有些装有船上等等),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应力(有些受到风吹雨湿、有些受到振动与跌落、有些受到盐雾蚀侵等等);为了确认产品能在这些环境下正常工作,国标、行标都要求产品在环境方法模拟一些测试项目,这些测试项目包括: 1). 高温测试(高温运行、高温贮存); 2). 低温测试(低温运行、低温贮存); 3). 高低温交变测试(温度循环测试、热冲击测试); 4). 高温高湿测试(湿热贮存、湿热循环); 5). 机械振动测试(随机振动测试、扫频振动测试); 6). 汽车运输测试(模拟运输测试、碰撞测试); 7). 机械冲击测试; 8). 开关电测试; 9). 电源拉偏测试; 10).冷启动测试; 11).盐雾测试;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

Q / 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 可靠性技术标准) Q/ZX 23.002 - 1999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 1999-08-26 发布 1999-09-01 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Q/ZX 23.002 - 1999 前言 本标准规范了产品的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所进行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工作的方法。作为各相关部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情况参照进行。 本标准由Q/ZX 23.002-1998修订而成,针对原标准中的加速系数的计算作了详细的说明,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23.002-1998。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国勇。 本标准于1998年6月首次发布,于1999年8月第一次修订。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 注:从理论上说,包含未筛选剔除早期故障的产品寿命不是指数分布,因此使用本指南的产品应经过较严格的筛选才投入试验。 2 引用标准 GJB 451-1990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MIL —STD —721C ) 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MIL —STD —756B ) GJB 899-1992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MIL —STD —781D 及MIL —HDBK781) GJB/Z299B-1997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MIL —STD —217F ) YD 282-1982 邮电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 YD/T 642-1993 载波通信设备可靠性指标及试验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可靠性试验(reliability test ) 为分析、评价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3.2 可靠性鉴定试验(reliability compliance test ) 为确定产品可靠性与设计要求可靠性的一致性,用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作的试验,并以此作为批准定型的依据及主要设计、工艺更改的鉴定。 3.3 定时截尾试验 达到规定的累计试验时间就截止的试验。 3.4 截尾序贯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将累计的相关试验时间和累积的相关失效数与规定的判断接收、拒收或继续试验的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判决。 3.5 环境应力筛选(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 是在电子产品上施加随机振动及温度循环等应力,以鉴别和剔除产品工艺和元件引起的早期故障的一种工序或方法,简称ESS 。 3.6 试验剖面(testing profile ) 可靠性试验所用各种试验条件(工作条件与环境条件┅)的组合顺序。在试验剖面的一个周期内,应明确诸工作条件。环境条件存在于哪一段时间区间内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7 关联故障(relevant failure )及非关联故障(nonrelevant failure ) 已经证实是未按规定的条件使用而引起的故障,或是已经证实仅属某项将不采用的设计所引起的故障叫“非关联故障”;否则叫“关联故障”。 Q/ZX 23.002 – 1999 代替 Q/ZX 23.002 – 1998

数字电视机可靠性试验规范标准

数字电视机可靠性试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适用于彩色电视机可靠性试验。 2 规范性参考文件 GB/T 3187-1994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B/T 4086.2 统计分布数值表 X2分布 SJ/11325-2006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 3 一般说明 3.1 根据产品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试验目的,可靠性试验分为测定试验、鉴定试验、验收试验。 3.1.1可靠性测定试验 测定试验的结果用来表示被测产品的可靠性。 3.1.2可靠性鉴定试验 鉴定试验的结果用来判定产品的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3.1.3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验收试验的目的是验证批量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4. 试验方案 我公司可靠性试验选用定时截尾试验第1种方案,对CRT产品的可靠性试验,通过试验对产品的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的真值作出估计,并确定产品能否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我公司可靠性试验选用定时截尾试验第6种方案,对LCD产品的可靠性试验,通过试验对产品的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的真值作出估计,并确定产品能否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4.1 定时截尾试验方案(见表1) 表1 推荐的定时截尾试验方案 5 试验要求 5.1 试验样品 可靠性试验的样品应从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其性能和功能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试验前不得对试验样品进行特殊加工或预处理。 5.2 样本量

CRT 类产品:从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00台产品做为试验样本。 LCD 类产品:从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0台产品做为试验样本。 5.3 试验时间 a)受试样品单个样本的试验时间为1000h ; b )受试样品最长停机间隔不得超过24小时,否则试验时间重新计算。 6 试验方法: 6.1电应力 电源电压为:交流180~250V 每4h 为一个工作循环,其中3.5h 通电,0.5h 断电。在工作周期之间的试验可以中断,但整个试验过程中只允许中断一次,中断的时间不得超过24h 。 6.2气候应力 可靠性试验应在满足下列试验条件的试验室内进行: 温度:40±2oC ;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 kPa ~106 kPa ; 试验室应具备通风、安全等设施。 6.3输入信号 采用有线信号及工厂内部检验信号。 6.4检查 6.4.1试验中应随时对试验样品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每个试验周期检查内容如下: a)电源开关通断各一次。 b)检查功能、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 c)检查各功能键是否正常工作。 6.4.2试验中遥控器每天做如下检查 a)用配套的试验样品遥控品对1/5的试验样品的全部遥控功能检查一遍,5天内全部样机检查一遍。 b)每天对试验室内的1/5的遥控器进行遥控器进行所有功能检查一遍(用一台备份样机在温下进行,但每个遥控器离开试验室不得超过15分钟)。 7 失效判据 失效判据按《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执行。 8 失效数的计算和失效分析 a 样品在试验中如果出现检验规范中任何一项,即判失效一次。 b 试验中出现故障,但未判定为失效时,不能更换原器件或采取修理措施。否则, 每采取一个更换或修理措施,即计入一个失效。 c 由于某一失效或同一原因引起的从属失效,不计入失效数,但应做好分析记录。 d 试验中因操作、试验条件、测试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等意外事故引起的失效,不计入失效数,但应做好记录分析。 e 只计算独立失效,对于同一台样机出现两个独立失效时,应计两次。 9 可靠性测定试验的计算及鉴定试验、交收试验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 )的置信限 可靠性测定试验MTBF 的计算: r T MTBF 推荐置信度C=1-α

基于S- 核酸酶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

植物学通报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7, 24 (3): 372?388, https://www.doczj.com/doc/512419613.html,
.综述.
基于 S- 核酸酶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
张一婧, 薛勇彪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0
摘要
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显花植物中的种内生殖障碍, 可以抑制近亲繁殖而促进异交。其中, 以茄科、玄参科
和蔷薇科为代表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是最常见的类型。这类自交不亲和性是由单一的多态性S-位点所控制。目前的研究发 现这一位点至少包含两个自交不亲和反应特异性决定因子: 花柱中的S-核酸酶和花粉中的SLF(S-Locus F-box)蛋白。该文将 主要介绍并讨论基于S-核酸酶的自交不亲和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内吞, F-box, 自交不亲和性, 泛素
张一婧, 薛勇彪 (2007). 基于 S- 核酸酶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 植物学通报 24, 372?388.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 其重要 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拥有一种在其它植物中所没有的生殖 器官——花, 因而它也被称为显花植物。然而, 许多显 花植物的花都同时拥有雄蕊与雌蕊。 显然, 这些雌雄同 株植物进行自花授粉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可能降低这 一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不利于其后代个体的生长。 为 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植物采取了多种策略来抑制近 亲繁殖并促进异交,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可育的雌雄同花植物在自花授粉 后不能产生合子的现象与机制(de Nettancourt, 2001)。 自交不亲和性机制的存在促进了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持, 从而提高了植物应对自然选择的能力和进化潜力。一 般认为, 自交不亲和性的产生可能与被子植物的高度分 化和广泛分布密切相关。 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比较多的自交不亲和植物主要 分布在 5 个科: 茄科、蔷薇科、玄参科、罂粟科和十 字花科(Takayama and Isogai, 2005)。研究表明, 这 5个科的花粉和花柱的识别都是由单一的多态性位点, 即 自交不亲和位点(S- 位点)所控制的。当然, 自交不亲和 反应的完成, 也需要 S- 位点之外基因产物的参与。然 而, 这一过程中识别与作用的特异性是由S-位点的基因
收稿日期: 2006-11-10; 接受日期: 2007-01-3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221002) * 通讯作者。E-mail: ybxue@https://www.doczj.com/doc/512419613.html,
产物来决定。 也就是说, 花粉和花柱的识别是由同处于 S - 位点的 2 个 S - 基因来决定的。在不同单倍型 (haplotype)(如 S1, S2, S3, …, Sn)中, 这 2 个 S- 基因存 在着一定的多态性, 编码着结构相似但不完全等同的花 粉或花柱决定因子(de Nettancourt, 2001; Takayama and Isogai, 2005)。 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 花粉的遗传背景决定了它是 否能被花柱所接受。根据这种遗传背景的特点, 上述 5 个科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可以分为两类: 配子体自交不亲 和( g a m e t o p h yi t i c S I , G S I ) 和孢子体自交不亲和 (sprophytic SI, SSI)。茄科、蔷薇科、玄参科和罂 粟科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 因为它们的花粉亲和与否 决定于该花粉(配子体)自身的基因型。也就是说, 如果 花粉的基因型(Sx)与花柱(二倍体)的基因型(SxSy)只要有 一个相同, 那么这粒花粉就不能被该花柱所接受。 而在 十字花科中, 花粉的自交不亲和表型是由它们的二倍体 亲本(孢子体)的基因型来决定的。这意味着, 如果在产 生花粉的亲本植株的两个基因型(如SxSy)中, 只要有一 个与花柱(二倍体)的某一个基因型相同, 那么这些花粉的 萌发或生长就会被该花柱所抑制(de Nettancourt, 2001; Takayama and Isogai, 2005) (图 1)。 茄科、蔷薇科、玄参科和罂粟科植物所拥有的配

可靠性、有效性 、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

1目的 为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以下简称RAMS),建立执行可靠性分析的典型方法,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保证顾客满意,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集团产品的设计、开发、试验、使用全过程RAMS的策划和控制。 3定义 RAMS: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R——Reliability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靠度。 A——Availability有效性:是指产品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令人满意地发挥功能的概率。 M——Maintainability可维护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维修性的概率度量亦称维修度。 S——Safety安全性:是指保证产品能够可靠地完成其规定功能,同时保证操作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FME(C)A:FailureModeandEffect(Criticality)Analysis故障模式和影响(危险)分析。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可修复产品(部件)的连续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 MTTR平均修复时间:指检修员修理和测试机组,使之恢复到正常服务中的平均故障维修时间。 数据库: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 4职责 4.1销售公司负责获取顾客RAMS要求并传递至相关部门;组织对顾客进行产品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培训;负责产品交付后RAMS数据的收集和反馈。 4.2技术研究院各技术职能部门负责确定RAMS目标,确定对所用元器件、材料、工艺的可靠性要求,进行可靠性分配和预测,负责建立RAMS数据库。 4.3工程技术部负责确定能保证实现设计可靠性的工艺方法。 4.4采购部负责将相关资料和外包(外协)配件的RAMS要求传递给供方,并督促供方实现这些要求。 4.5制造部负责严格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组织生产。 4.6动能保障部负责制定工装设备、计量测试设备的维修计划并实施,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