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

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

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 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

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

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

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

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

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

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

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

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

2.2 API标准

MPMS Chapter 8.1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057)

MPMS Chapter 8.2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177)

MPMS Chapter 8.3石油及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方法(ASTM Practice D 5854)

2.3 石油学会标准

IP 389 中间馏分燃料油蜡出现温度(WAT)的差热分析(DTA)和差示扫描量热(DCS)测定法

IP Standard Methods Book,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格

2.4 ISO标准

ISO 649-1 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密度比重计—Part 1:规格

3 术语

3.1此标准特指术语的定义:

3.1.1 API比重,n—以60℉时的比重为函数的特殊方程如下:

oAPI = 141.5/(60℉时的比重)- 131.5(1)

3.1.1.1 Discussion—没有规定参考温度,定义中包含了60℉。

3.1.2 浊点,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冷却试样的过程中,蜡晶体出现使试样变得浑浊的温度,即为浊点。

3.1.3 密度,n—在15℃,101.325kPa下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以kg/m3作为标准单位。

3.1.3.1 Discussion—可能有一些产品或一些地方选用其他参考温度(如20℃)。如kg/L或g/mL,很少作为首选单位。

3.1.4 观测值,n—在某温度,而不是参考温度下的观测值。这些值仅仅是液体比重计读数,并不是其他温度下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值。

3.1.5 倾点,n—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试样在冷却过程中,能够连续流动的最低温度。

3.1.6 相对密度(比重),n—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液体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相同或不同温度下的质量之比。两个参考温度应明确说明。

3.1.6.1 Disccusion—常用参考温度包括60/60℉、20/20℃和20/4℃。可能能找到废除使用的术语比重。

3.1.7 蜡出现温度(WAT),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冷却过程中,蜡固体开始形成的温度。

4 试验方法概要

4.1 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中,将合适的液体比重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其静置下来。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液体比重计的

读数和试样温度。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液体比重计读数换算为参考温度下的密度。如果需要,在试验过程中,可将液体比重计量筒及内装的试样一起放入恒温浴中,以避免在测定期间温度变动太大。

5 意义和应用

5.1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精确测量,对于密闭输送情况,从测量体积转化为参考温度下的体积或质量或者体积和质量,是必须的。

5.2 此试验方法非常适合测定低粘度透明液体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如果允许足够长的时间使液体比重计达到平衡,也适用于粘稠液体的测定。如果进行合适的弯月面修正,还可以用于测定不透明液体。

5.3 当用于散装油测量时,通过观测与散装油温度接近的试样的液体比重计读数,体积修正误差会减到最少。

5.4 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是影响原油质量和价格的因素。然而,石油的此项性质并不能完全确定石油质量,除非与石油其他性质一起综合考虑。

5.5 密度是汽车、航空和航海燃料质量的重要指示,能影响存储、处理和燃烧。

6 仪器

6.1 液体比重计:玻璃制,按照要求在比重计上刻有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的单位,应符合E 100或ISO 649-1的技术规格,有关要求见表1。

表1 推荐液体密度计

单位范围刻度弯月面

总范围每个单位间隔误差修正值

密度,kg/m3(15℃)

600 –

1100

20 0.2 ±0.2 +0.3 600 –

1100

50 0.5 ±0.3 +0.7 600 - 1100 50 1.0 ±0.6 +1.4

相对密度(60/60℉)0.600 –

1.100

0.020 0.0002 ±0.0002 +0.0003

0.600 –

1.100

0.050 0.0005 ±0.0003 +0.0007

0.600 –

1.100

0.050 0.001 ±0.0006 +0.0014

相对密度(60/60℉

API)0.650 –

1.100

0.050 0.0005 ±0.0005 -1 - +101 12 0.1 ±0.1

6.1.1 使用者应确定本试验所用液体比重计的材料、尺寸、刻度误差能满足要求。如果仪器上带有公认的标准化组织的校准合格证,则仪器应按照合格证进行分类,观察到的读数应按照合格证的规定进行合适的修正。仪器应满足此试验方法的要求,如果仪器没有进过公认的标准化组织认证为合格,则将该仪器划为未认证仪器。

6.2 温度计:测量范围、刻度间隔、最大允许刻度误差见表2,应符合技术规格E 1或IP Appendix A。

6.2.1 可能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温度测量设备或系统,如果校准系统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总不确定度。

6.3 液体比重计量筒:由透明玻璃、塑料(见6.3.1)或金属制成,其内径至少比比重计外径大25mm,其高度应使应使液体比重计在使用中漂浮时,液体比重计底部与量筒底部的间距至少有25mm。

6.3.1 塑料制液体比重计量筒应不褪色、抗油样冲击,且材料不能受试样影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不会变得模糊。

6.4 恒温浴:如果需要,其尺寸大小应能容纳装有试样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使试样完全浸没在恒温浴液体表面以下,在试验期间,温控系统应能保持试验温度在±0.25℃以内。

6.5 搅拌棒:可选,玻璃或塑料制,长约400mm。

表2 推荐的温度计

刻度范围刻度表格刻度误差

℃-1 - +38 0.1 ±0.1

℃-20 - +102 0.2 ±0.15

℉-5 - +215 0.5 ±0.25

7 取样

7.1 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非挥发性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取样应按操作规程D 4057(API MPMS Chapter 8.1)和D 4177(API MPMS Chapter 8.2)。

7.2 挥发性原油或石油产品取样,更适合按照操作规程D 4177(API MPMS Chapter

8.2),用体积可变的取样器使轻组分的损失减到最少,而轻组分的损失会影响到密度测量的准确度。将样品移出取样器,包括取样后转移试样到冷冻容器,需要特别小心使损失最少。

7.3 样品混合—混合试样是使用于试验的试样尽可能地代表整个试样所必须的步骤,但在混合操作中,应始终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对含水或沉淀物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混合,或含蜡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加热时,可能会引起轻组分损失。7.3.1-7.3.4给出了一些保持样品完整性的指南。

7.3.1 RVP大于50kPa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为减少轻组分的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Note 1—在开口容器中混合挥发性试样,会引起轻组分的损失,从而影响所测密度值。

7.3.2 含蜡原油—如果石油的倾点高于10℃,或浊点(或WAT)高于15℃,在混合样品前,要加热试样到高于倾点9℃,或高于浊点(或WAT)3℃。只要可能,为减少轻组分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7.3.3 含蜡馏分油—样品在混合前,应加热到浊点3℃以上。

7.3.4 残渣燃料油—在样品混合前,把它加热到试验温度(见8.1.1和Note 4)。

7.4 有关液体试样的混合和处理的其他信息,见操作规程D 5854(API MPMS Chapter 8.3)。

8 试验步骤

8.1 试验温度

8.1.1 把试样加热到使它能充分地流动,但温度不能高到引起轻组分损失,或低到样品中的蜡析出。

Note 2—用液体比重计法测定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在参考温度或接近参考温度时最精确。

Note 3—石油计量表中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API密度的修正值,是基于许多典型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率得到的。由于对每个计量表采用相同的系数编制,试样材料系数和标准系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差别引起的误差,因而相同温度间隔的修正可使误差减到最少。试验温度偏离参考温度的影响更大。

Note 4—要在被测样品物化性质合适的温度下试验得到密度计读数,这个温度最好接近参考温度。当密度值是用于散装石油计量时,在接近散装石油±3℃下测定密度。

8.1.2 对原油样品,要加热到接近参考温度,或倾点9℃以上,或高于浊点3℃以上较高的一个温度。

Note 5—对原油样品,用50μL±5μL的试样进行修正,按照IP 389可以测出WAT。按照IP 389得到的原油WAT准确度还没有确定。

9 仪器检定

9.1 液体比重计和温度计的检定按照Annex A1的试验步骤。

10 试验步骤

10.1 使比重计量筒和温度计的温度在试验温度的±5℃以内。

10.2 在试验温度下,把试样转移到温度稳定、清洁的比重计量筒中,避免试样飞溅和生成空气泡,并要减少轻组分的挥发。(注意—极其易燃,蒸汽可能引起闪火!)

10.3 通过虹吸作用或水置换转移高挥发性试样。(注意—如果用口吸出,会咽下试样!)

10.3.1 用虹吸作用把含酒精或其他水溶性物质的试样转移到比重计量筒中。

10.4 用一张清洁的滤纸除去聚集在试样表面的所有气泡。

10.5 把装有试样的量筒垂直地放在没有空气流动的地方。在整个试验期间,环境温度变化不应大于2℃。当试样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大于±2℃时,在试验期间,应使用恒温浴。

10.6 用合适的温度计或温度测量设备,并用搅拌棒做垂直旋转运动搅拌试样,以确保液体比重计量筒内试样温度和密度均一。记录温度接近到0.1℃。从液体比重计量筒中取出温度计或温度测量设备以及搅拌棒。

Note 6—如果使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常用其作为搅拌棒。

10.7 把合适的液体比重计放入液体中,达到平衡位置时放开,让液体比重计自由地漂浮,要注意避免弄湿液面以上的干管。把液体比重计按到平衡点以下1-2mm,并让它回到平衡位置,观察弯月面的形状改变,应清洗液体比重计干管,重复此项操作直到弯月面形状保持不变。

10.8 对于不透明粘稠液体,要等待液体比重计慢慢地沉入液体中。

10.9 对于低粘度透明会半透明液体,将液体比重计压入液体中约两个刻度,再放开。放开时要轻轻地转动一下液体比重计,使它能在离开量筒壁的地方静止下来自由漂浮。由于干管上多余的液体会影响读数,在液体比重计干管液面以上部分应尽量减少残留液。

10.10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液体比重计静止,并让所有气泡升到液面。读数前要除去所有气泡(见10.4)。

10.11 当使用塑料量筒时,要用湿布擦拭量筒外壁,以除去所有静电。

10.12 当液体比重计离开量筒壁自由漂浮并静止时,按照10.12.1或10.12.2读取液体比重计刻度值,读到最接近刻度间隔的1/5。

10.12.1 测定透明液体,先使眼睛稍低于液面的位置,慢慢地升到表面,先看到一个不正的椭圆,然后变成一条与液体比重计刻度相切的直线(见图1)。

10.12.2 测定不透明液体,使眼睛稍高于液面的位置观察,液体比重计读数为与液体弯月面上缘与液体比重计相切的那一点(见图2)。

Note 7—使用金属液体比重计量筒测定完全不透明试样时,要确保试样液面装满到距离量筒顶端5mm以内,这样才能准确读取液体比重计读数。

10.13 记录液体比重计读书后,立即小心地取出液体比重计,插入温度计或温度计测量仪,并用搅拌棒垂直地搅拌试样,记录温度接近到0.1℃。如果这个温度与开始试验温度(10.6)相差大于0.5℃,应重新读取液体比重计和温度计读数,直到温度变化稳定在±0.5℃以内。如果不能得到稳定的温度,把液体比重计量筒重新放入恒温浴中,再从10.5重新操作。

10.14 铅弹蜡封液体比重计在高于38℃下使用后,要垂直地晾干和冷却。

11 计算

11.1 对10.6和10.13中观察到的温度计读数作有关修正后,对这两个修正后的温度读数取平均值,结果记录接近到0.1℃。

11.2 对不透明试样,由于液体比重计读数是按照液体主液面检定的,应按照表1中给出的弯月面修正值,对观察到的液体比重计读数(10.12.2)作弯月面修正。

Note 8—对特殊用途的液体比重计,其修正值可由试验来确定,将这支液体比重计浸入与被测试样表面张力相似的透明液体中试验,观察液体在液体比重计干管上爬升的最大高度。按照本方法测定的修正值是大约值,见表1。

11.3 对观察到的液体比重计读数作有关修正后,记录密度到0.1kg/m 3,相对密度到0.0001g/mL 或0.0001kg/L ,API 比重到0.1o。

11.4 如果液体比重计不是在参考温度下,而是在其他温度下进行校准,用下面的方程对液体比重计读数修正:

[

]2

86)(102)(10231r t r t t

r -?--?-=

--ρρ (2)

其中:

r ρ = 液体比重计在参考温度r ℃下的读数; t ρ = 液体比重计在参考温度t ℃下的读数。

11.5 按不同的试验油品的性质,用D 1250石油计量表中适当部分,把修正后的液体比重计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 比重读数进行换算。表3给出了一些列子的石油计量表相关表号。

表3 PMT 表号举例

物质 密度(15℃),

kg/m 3

密度(20℃),

kg/m 3

相对密度(60/60℉)

oAPI 原油 53A 59A 23A 5A 石油产品 53B 59B 23B 5B 润滑油

53D

59D

-

5D

11.5.1 换算的严格修正程序,应采用石油计量表中的计算机执行程序,而不是用印刷表格。如果使用印刷表格,需确保知道原来版本的所有勘误情况。这些表中的修正值考虑了液体比重计温度测量范围内碱石灰玻璃的膨胀和收缩,如果需要,可在修正后(11.2-11.4)直接加入到观察的液体比重计读数。

11.5.2 密度由kg/m 3换算到g/mL 或kg/L ,应除以103。

11.5.3 为了把液体比重计读数从一个单位转化到另一单位,可参考使用指南D 1250,用表51(15℃时密度),表21(60/60℉相对密度),表3(API 比重)进行换算。

12 报告

12.1 密度以kg/m 3表示时,最终结果报告到0.1kg/m 3,参考温度下。

12.2 密度以g/mL 或kg/L 表示时,最终结果报告到0.0001g/mL 或0.0001kg/L ,参考温度下。

12.3相对密度没有单位,最终结果报告到0.0001,参考温度下。 12.4 API 最终结果报告到0.1oAPI 。

13 精确度和偏差

13.1精确度—此试验方法的精确度,是根据实验室间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13.1.1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同一台仪器,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试验,所得到的两个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值,在正常且正确操作下,从长期来说,二十次中只有一次超过表4中的数值。

13.1.2 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对相同的试样进行的两次独立的试验结果的差值,在正常且正确操作下,从长期来说,二十次中只有一次超过表4的数值。

13.2 偏差—本试验方法的偏差还没有确定。然而,如果液体比重计和温度计是按照国际标准(如NIST标准)进行校准,绝对测量值应该没有偏差。

表4 精确度值

透明低粘度液体产品

参数温度范围,℃(℉)单位重复性重现性密度-2 – 24.5 kg/m30.5 1.2

(29 - 76)g/mL或kg/L 0.0005 0.0012

相对密度-2 – 24.5 无0.0005 0.0012 (29 - 76)无

API比重(42 - 78)oAPI 0.1 0.3

不透明液体产品

参数温度范围,℃(℉)单位重复性重现性密度-2 – 24.5 kg/m30.6 1.5

(29 - 76)g/mL或kg/L 0.0006 0.0015

相对密度-2 – 24.5 无0.0006 0.0015 (29 - 76)无

API比重(42 - 78)oAPI 0.2 0.5

14 关键词

14.1 API比重;原油;密度;液体比重计;石油计量表;石油产品;相对密度;比重

ANNEX

(强制性信息)

A1 仪器

A1.1 仪器检定

A1.1.1 液体比重计:或者证明合格或者通过检验。检验或者通过与一台合格的液体比重计进行比较(见6.1.1),或者在规定温度下用合格的参比物质(CRM)。

A1.1.1.1 液体比重计刻度修正可参考基准面刻度线,落在液体比重计干管内。如果刻度线偏出液体比重计干管,该液体比重计不能使用。

A1.1.2 温度计:对每隔六个月进行一次检验,应符合标准规范。或者与按照国际标准的参考温度测量系统进行比较,或者测量冰点。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

SYD-265-3型 自动毛细管粘度计清洗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2 二、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2 三、仪器结构 (2

四、仪器的安装与调整 (5 五、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6 七、仪器成套及技术文件 (6 本仪器为精密测试仪器, 使用前请务必详阅使用说明书,谨慎操作!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一体机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1884《石 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 二、仪器适用的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10℃~+40℃,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2℃。 2、相对湿度:≤85%。 3、仪器工作时应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环境中应尽量减小空气的对流。 4、仪器不用时应放置在干燥处。 5、供电电源为单相三线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端。 三、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2、浴缸容积:Ф300㎜×340mm。

3、试管容量:500ml。 4、加热功率:700W,1000W。 5、温度控制器: ⑴控温范围:0℃~100℃。 ⑵控温精度:±0.2℃。 ⑶温度传感器:工业铂电阻,其分度号为Pt100。 6、温度计:分度值为0.2℃的全浸水银温度计。 四、仪器结构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由浴缸及缸盖、电气控制箱、温度控制器、电动搅拌装置、电加热装置、密度计量筒及其夹持器、石油密度计、温度计等组成。 1、电加热装置 采用密封不锈钢管制成电加热器,为恒温浴提供足够的热源。 2、电动搅拌装置 采用60YN06-2B无减速单相异步电动机,输入功率25W,输出功率6W,转速1200r/min;搅拌叶轮Ф50mm(与加热管一起被不锈钢筒罩住,保证恒温 浴内安放密度计量桶处温度均匀。 3、温度控制器 采用FB9542GC型液晶屏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传感器(分度号为Pt100的信号送至温度调节器,并自动控制电加热器对恒温浴介质的加热功率,同时将浴缸内的温度显示出来。

常用单位换算与常见金属密度表

常用单位换算与常见金属密度表

常用单位换算表

密度表 水的密度: 水在4℃时密度最大,是1.0X10^3kg/m^3,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时密度要小一点,但不会小太多,通常的计算可以将其忽略。 材料名称密度(g/cm3) 盐水 1.1>水 1.00>煤油0.8 玻璃 2.60 冰0.92 铅11.30 银10.50 酒精0.79 水银(汞) 13.60 汽油0.75 灰口铸铁 6.60-7.40 软木0.25 白口铸铁7.40-7.70 锌7.10 可锻铸铁7.20-7.40 纯铜材8.90 铜8.90 59、62、65、68黄铜8.50 铁7.86 80、85、90黄铜8.70 铸钢7.80 96黄铜8.80 工业纯铁7.87 59-1、63-3铅黄铜8.50 普通碳素钢7.85 74-3铅黄铜8.70 优质碳素钢7.85 90-1锡黄铜8.80 碳素工具钢7.85 70-1锡黄铜8.54 易切钢7.85 60-1和62-1锡黄铜8.50 锰钢7.81 77-2 铝黄铜8.60 15CrA铬钢7.74 67-2.5、66-6-3-2、60-1-1铝黄铜8.50

20Cr、30Cr、40Cr铬钢7.82 镍黄铜8.50 38CrA铬钢7.80 锰黄铜8.50 铬、钒、镍、钼、锰、硅钢7.85 7-0.2、6.5-0.4、6.5-0.1、4-3锡青铜8.80 纯铝 2.70 5-5-5铸锡青铜8.80 铬镍钨钢7.80 3-12-5铸锡青铜8.69 铬钼铝钢7.65 铸镁 1.80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0 工业纯钛(TA1、TA2、TA3) 4.50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0 超硬铝 2.85 金属类 0.5镉青铜8.90 LT1特殊铝 2.75 0.5铬青铜8.90 工业纯镁 1.74 19-2铝青铜7.60 6-6-3铸锡青铜8.82 9-4、10-3-1.5铝青铜7.50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8.50 10-4-4铝青铜7.46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8.85 高强度合金钢` 7.82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8.85 轴承钢7.81 镍铬合金8.72 7铝青铜7.80 锌锭(Zn0.1、Zn1、Zn2、

原油体积与重量换算

1桶原油等于158.984 升。 石油体积与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每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品名密度p 桶/吨品名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0.941 6.68 航空煤油0.775 8.12 道路沥青1.01 6.23 轻柴油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品名密度p 桶/吨品名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米纳斯原油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0.8602 7.31 杜里原油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0.9082 6.93 辛塔原油0.8602 7.31 阿曼原油0.8498 7.4 阿朱纳原油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汉迪尔原油0.8850 7.36 迪拜原油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塔波斯原油0.7972 7.8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ASTMD1298-992 名称:原油检测标准手册(MPMS),第章 名称:160/9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一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一次标准通过的年份。上标表示最近一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都做了编辑和修订。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 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在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在标准温度下的也是在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可以在标准温度下测定也可以在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在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在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

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在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在Annex 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一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安全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与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安全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因为确定规范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2.引用标准 标准 D97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2 D323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2 D1250石油计量表指南2 D2500石油浊点检测法2 D3117石油馏分浊点测定法3 D4057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见API MPMS 节)3 D4177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法(见API MPMS 节)3 D5854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混样法(见API MPMS 节)4

油品密度与计量

油品密度与计量 工作 2009-08-11 13:49 阅读29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油品标准体积、质量的换算 一、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 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可用公式(1): V20=KVt (1) 式中: K——石油体积系数.可在GB 1885-83表2《石油体积系数表》中查得; Vt——t℃时的油品体积. 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也可用式(2)计算: V20=Vt〔1-f(t-20)〕(2) 式中,f为石油体积温度系数(1/℃).可在GB 1885-83表3《石油体积温度系数表》 中查得. K,f两值均应取到小数点后第五位.对两种计算结果有争议时,以公式(1)值计算的结果为准. 二、油品质量计算 GB1885-83标准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即 用空气浮力系数进行商业质量换算的公式 m=ρ20 . V20 . F(3) 和用空气浮力修正值进行换算的公式 m=(ρ20-0.0011)×V20 (4) 式中m——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g;

ρ20——石油20℃时的密度,g/cm3; V20——石油20℃时的体积,L; F——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质量的换算系数。F为空气浮力修正系数.可根据油品的标准密度查GB 1885-83表5 《石油真空中质量换算成空气中质量的换算关系表》取得; 0.0011——石油密度(0.650 0~1.010 0 g/cm3)的空气浮力修正值(g/cm3). 公式(3)与公式(4)计算结果有争议时,以公式(3)为准 油品质量计算:m=v20*(p20-1.1)步骤和说明: 1)、在非标准温度下使用石油密度计测得油品视密度后,用《石油计量表》中的标准密度表查取该油品的标准密度P20. 2)、计算油品体积时,油品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通常要通过《石油计量表》中的体积修正系数表查取油品体积修正系数VCF后,应用VCF将其换算成标准体积: 3)、计算油品在空气中的质量时,应进行空气浮力修正,将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再乘以标准体积,得到油品质量。 油量计算 我国:GB1884~1885~1886,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发及计量换算表 一、计量换算表中的有关基本术语: 1、密度:在t°C时的单位体积内所含石油的质量,用ρt来表示,单位为g/cm3;g/ml;Kg/L。 2、标准温度:计量时规定的货油温度。我国为20°C;日本为15°C;美国为60°F。 3、标准密度:货油在标准温度时的密度:ρ20;ρ15;ρ60°F。 4、石油的标准体积:货油在标准温度时的体积:V20;V15;V60°F。 5、视密度:指货油在t°C时测得的密度,不能直接用于计量,要经过换算。

石油产品及石油的密度

关于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密度 密度是石油及石油产品最常用、最简单的物理性能指标。石油的密度随着其组成中的碳、氢、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含芳香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石油及石油产品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有烷烃多的最小。 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含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以kg/m3或cm3表示。由于石油产品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其密度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某一温度下所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称为该物质的视密度。因此,一定要注明测定石油产品密度时的温度T。 石油和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20℃和101.325kpa)下的密度称为标准密度。在其它温度下测得的视密度值应换算为标准密度报出试验结果。 视密度:油品在t°C时测得的密度,不能直接用于计量,要经过换算。 标准密度:油品在标准温度时的密度,我国为20℃,日本为15℃,美国为60°F。 一、石油 石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75~1.00之间,其大小取决于油质和胶质及沥青质的相对含量。在储量计算时要采用地面脱气原油密度,其单位为吨/米3。美国常用APl度、西欧常用波美度来表示石油的密度。APl度、波美度与国际通用密度成反变关系,APl度和波美度越大,其密度越低。 二、汽油 国家标准《车用无铅汽油》GB17930-1999产品执行标准里没有对密度明确。关于密度的要求,航空煤油才比较严格控制,不小于775g/l。 汽油是混合物,由于原油和加工工艺以及添加剂的不同炼化出来的汽油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实际密度的测量还和当时的气温有很大关系,汽油的膨胀系数还是比较大的。但有个大体的密度范围。我们国家为了方便交易交割和会计记账规定了一个标准密度:0.75千克/立方米,在没有条件采用实际密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密度进行估算,但往往误差较大。 因季节气候不同,汽油的密度会有略微变化,平均如下: 1.90号汽油的平均密度为0.72g/ml; 2.93号汽油的密度为0.725g/ml; 3.97号汽油的密度为0.737g/ml; 4.航空煤油密度不小于775g/l; 三、柴油 通常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10~0.855,不同型号的密度不同。如: 1.0#柴油0.84密度; 2.+10#柴油0.85密度; 3.+20#柴油0.87密度; 4.-10#柴油0.84密度; 5.-20#柴油密度0.83; 6.-30#柴油密度0.82; 7.-35#柴油密度0.82; 通常柴油密度以0.84计算。 四、石油及石油产品相关标准: 1.gb/t 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2.gb/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 3.GB 17930-2006 车用汽油 4.GB 252-2000 轻柴油 5.GB/T 23799-2009 车用甲醇汽油M85

密度表及单位换算表

密度表及单位换算表 M=密度*体积 千克千克/立方米立方米 常用金属材料的密度表 材料名称密度,克/立方厘米材料名称密度,克/立方厘米 灰口铸铁 6.6~7.4 不锈钢1Crl8NillNb、Cr23Ni18 7.9 白口铸铁7.4~7.7 2Cr13Ni4Mn9 8.5 可锻铸铁7.2~7.4 3Cr13Ni7Si2 8.0 铸钢7.8 纯铜材8.9 工业纯铁7.87 59、62、65、68黄铜8.5 普通碳素钢7.85 80、85、90黄铜8.7 优质碳素钢7.85 96黄铜8.8 碳素工具钢7.85 59-1、63-3铅黄铜8.5 易切钢7.85 74-3铅黄铜8.7 锰钢7.81 90-1锡黄铜8.8 15CrA铬钢7.74 70-1锡黄铜8.54 20Cr、30Cr、40Cr铬钢7.82 60-1和62-1锡黄铜8.5 38CrA铬钢7.80 77-2铝黄铜8.6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67-2.5、66-6-3-2、60-1-1铝黄铜8.5 镍黄铜8.5 铬镍钨钢7.80 锰黄铜8.5 铬钼铝钢7.65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8.5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5-5-5铸锡青铜8.8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3-12-5铸锡青铜8.69 高强度合金钢` 7.82 6-6-3铸锡青铜8.82 轴承钢7.81 7-0.2、6.5-0.4、6.5-0.1、4-3锡青铜8.8 不锈钢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4-0.3、4-4-4锡青铜8.9 Cr14、Cr17 7.7 4-4-2.5锡青铜8.75 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2Cr18Ni9 7.85 5铝青铜8.2 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LD8 2.77 7铝青铜7.8 LD7、LD9、LD10 2.8 19-2铝青铜7.6 超硬铝 2.85 9-4、10-3-1.5铝青铜7.5 LT1特殊铝 2.75 10-4-4铝青铜7.46 工业纯镁 1.74

测定石油产品密度有何意义

测定石油产品密度有何意义 (1)用于油品的计量 对于容器中的石油产品的计量,都是先测出容积V和密度ρ,然后根据容积和密度的乘积,计算出石油产品的质量。 (2)用于指导生产 密度的大小可说明石油产品的纯度,如铂重整装置的产品苯、甲苯、二甲苯通过测定它们的密度,可知它们的纯度。同时,在工艺操作条件变化或原油性质改变时,石油产品的密度也随之变化。因为密度的大小与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有关,碳原子数相同的烃类其密度的大小的顺序为:芳烃>环烷>烷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同种烃类,密度随沸点升高而增大。当沸点范围相同时,含芳烃越多,其密度越大;含烷烃越多,其密度越小。故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密度可大致判断产品的成分和原油的类型。含烷烃越多的原油,其密度通常比含环烷烃及芳香烃的原油小;原油中含硫、氮、氧等有机化合物越多,含胶状物质越多,密度就越大。 (3)初步确定油料品种 石油产品的密度大致在0.7-1.00g/cm3之间,如车用汽油不大于0.760g/cm3,轻柴油不小于 0.830g/cm3,轻质润滑油在0.860-0.900g/cm3之间等。 (4)判断油品质量 石油产品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密度与原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别时,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如保管中轻组分蒸发损失过多,密度升高;误将两种油品混合,会出现密度突然升高或降低的现象,一般发现密度与原来测定结果相差大于0.01g/cm3时,就可能发生了混油。 (5)判断燃料的使用性能 喷气燃料的能量特性用质量热值和体积热值表示。燃料的密度越小,其质量热值越高。对续航时间不长的飞机,为了尽可能减少飞机载荷,应使用质量热值高的燃料。相反,燃料的密度越大,其质量热值越小,但体积热热值大,这种燃料适用于做远程飞行,可减少油箱体积,降低飞行阻力。但密度过大,燃烧性能反而不好,所以应选用规定密度的燃油。

单位换算表

1千克/立方米(kg/m3)= 0.001克/立方厘米(g/cm3)= 0.0624磅/立方英尺(lb/ft3)  1磅/立方英尺(lb/ft3)= 16.02千克/立方米(kg/m3)  1磅/立方英寸(lb/in3)= 27679.9千克/立方米(kg/m3)  1磅/立方美加仑(lb/gal3)= 119.826千克/立方米(kg/m3)  1磅/立方英加仑(lb/gal3)= 99.776千克/立方米(kg/m3)  1磅/立方(石油)桶(lb/bbl3)= 2.853千克/立方米(kg/m3)  1波美密度(B)=140/15.5℃时的比重-130  API度=141.5/15.5℃时的比重-131.5 长度 编辑本段 1千米(km)= 0.621英里(mile) 1米(m)= 3.281英尺(ft)= 1.094码(yd) 1丝=1忽米=0.01毫米=0.00001米=10微米=0.001厘米 1厘米(cm)= 0.394英寸(in) 1,000,000,000纳米 = 1 米(m) 1,000,000纳米 = 1 毫米(mm) 1,000纳米 = 1 微米(µm)

1纳米 = 10 埃米(记为Å) 1埃米=10^-10m  1埃(A)= 10米(m) 1英里(mile)= 1.609千米(km)  1英寻(fm)= 1.829(m) 1英尺(ft)= 0.3048米(m)  1英寸(in)= 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 1.852千米(km)  1链= 66英尺(ft)= 20.1168米 1码(yd)= 0.9144米(m)  1密耳(mil)= 0.0254毫米(mm)  1英尺(ft)= 12英寸(in)  1码(yd)= 3英尺(ft) 1杆(rad)= 16.5英尺(ft)  1英里(mile)= 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 1.1516英里(mile) 1千米(km)=1000米(m) 2 面积 编辑本段 1平方公里(km)= 100公顷(ha)= 247.1英亩(acre)= 0.386平方英里(mile)  1平方米(m)= 10.764平方英尺(ft) 1公亩(are)= 100平方米(m) 1公顷(ha)= 10000平方米(m)= 2.471英亩(acre)=0.01平方千米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 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 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 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 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 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 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 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 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 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 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 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

密度表

一、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重单位及其换算 公制重量单位表 常用英美制重量单位表 常用重量单位换算表 压力单位换算表

常用长度单位换算表 英寸与毫米对照表 常用容量单位换算表 二、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三、常用金属材料容重表 四、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

60-1-1铝黄铜 58-2锰黄铜 59-1-1铁黄铜 80-3硅黄铜 4-3锡青铜 4-4-2.5锡青铜 4-4-4锡青铜 6.5~0.1锡青铜4~0.3锡青铜 五号防锈铝 廿一号防锈铝 一号硬铝 三号硬铝 十一号硬铝 十二号硬铝 十四号硬铝 二号锻铝 四号锻铝 五号锻铝 八号锻铝 九号锻铝 4-1铸锌铝合金 锡 铅板 工业镍 15-20锌白铜 43-0.5锰白铜 40-1.5锰白铜 28-2.5-1.5镍铜合金9镍铬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 钨 铌 锇 锑 镉 钡 铍 铋8.2 8.5 8.5 8.6 8.8 8.79 8.9 8.8 8.9 2.65 2.73 2.75 2.73 2.84 2.8 2.8 2.69 2.65 2.75 2.8 2.8 6.9 7.3~7.5 11.37 8.9 8.6 8.89 8.90 8.8 8.72 7.34~7.75 9.33~10.67 19.3 8.57 22.5 6.62 8.64 3.5 1.85 9.84 5铝青铜 7铝青铜 9-2铝青铜 9-4铝青铜 10-3-1.5铝青铜 2铍青铜 3-1硅青铜 铝板 二号防锈铝 二号锻铝 四号超硬铝 五号铸造铝合金 六号铸造铝合金 七号铸造铝合金 十三号铸造铝合金 十五号铸造铝合金 工业镁 锌板 铸锌 10-5锌铝合金 4-3铸锌铝合金 钴 钛 3钨钴合金 6钨钴合金 8钨钴合金 5钨钴钛合金 15钨钴钛合金 汞 锰 铬 钒 钼 银 金 铂 钾 钠 钙 硼 8.2 7.8 7.63 7.6 7.5 8.23 8.47 2.73 2.67 2.8 2.8 2.55 2.60 2.65 2.67 2.95 1.74 7.2 6.86 6.3 6.75 8.9 4.51 14.9~15.3 14.6~15.0 14.4~14.8 12.3~13.2 11.0~11.7 13.6 7.43 7.19 6.11 10.20 10.5 19.3 21.4 0.86 0.97 1.55 2.34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ASTMD1298-99?2 名称:原油检测标准手册(MPMS),第9.1章 名称:160/9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壹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壹次标准通过的年份。上标?表示最近壹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均做了编辑和修订。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 1.1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于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101.325kpa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1.2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于标准温度下的也是于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能够于标准温度下测定也能够于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于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于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于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1.3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1.4于Annex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壹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1.5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安全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和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安全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因为确定规范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常用单位换算公式大全面积体积长度质量密度力温度压力热功功率速度

常用单位换算公式大全面积体积长度质量密度力温度压力热功功率速度 常用单位换算公式集合大全 换算公式 面积换算 1 平方公里(km2)=100 公顷(ha)= 247."1 英亩(acre)= 0."386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 10."764 平方英尺(ft2) 1 平方英寸(in2)= 6."452 平方厘米(cm2) 1 公顷(ha)=100平方米(m2)= 2. "471 英亩(acre) 1 英亩(acre)= 0."4047 公顷(ha)= 4."047 x 10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 英亩(acre)= 0."4047 公顷(ha)= 4."047 x 10平-3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 平方英尺(ft2)= 0."093 平方米(m2) 1 平方米(m2)= 10."764 平方英尺(ft2)

1 平方码(yd2)= 0."8361 平方米(m2) 1 平方英里(mile2)= 2. "590 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 美吉耳(gi)= 0."118 升 (1)1 美品脱(pt )= 0."473 升 (1) 1 美夸脱(qt)= 0."946 升 (1)1美加仑(gal)= 3. "785 升 (1) 1 桶(bbl)= 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1 立方英寸(in3)= 16."3871 立方厘米(cm3)1 英加仑(gal)= 4. "546升 (1)10亿立方英尺(bcf)= 2831."7 万立方米(m3)1 万亿立方英尺(tcf)=

专题一--单位换算及密度计算

专题一:单位换算及密度计算 班级姓名得分 (提示:单位换算表 1g/cm3=103kg/m3 1kg/m3= 10 3g/cm3 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L=1cm3 1L=1dm3) 一、单位换算专题 质量单位: 500kg = g 1.6×103 mg = g 50克 = 千克 0.05吨 = 0.05× =千克 体积(容积)单位: 1L= mL= cm3= dm3 30ml= cm3= m3 40cm3 = m3 680 cm3 =______ dm3=______ m3 3 L=______mL=______ cm3 100毫升= 厘米3= 米3 0.5升= 分米3= 米3 密度单位: 0.5g/ cm3= kg/m3 1.29kg / m3 = g/cm3; 13.6g / cm3= kg/m3 7.9×103kg/m3= g/cm3 2.7×103 kg/m3 = g/cm3; 8.9克/厘米3 = 千克/米3 4、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中, 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盐水和酒精, 则可以判定容器中盐水,容器中是酒精。 5、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做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 (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先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使 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若指针偏转如图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端调节。 (2)质量为30g的烧杯,装有适量某种液体,放在已调整后 的天平上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测液体的质量是 g;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液体的体积是 ________cm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 液体的密度是 kg /m3。

ASTMD6304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水分含量测定法译文

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 分含量标准方法

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 分含量标准方法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使用自动滴定仪直接或间接测定石油产品和烃类化合物中水含量的方法。直接滴定的测量范围是10~25000mg/kg。间接滴定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分离出样品中的水分,并由干燥的惰性气体载入到卡尔费休滴定仪中分析。硫醇,硫化物(S-和H2S),硫磺和其他化合物对试验方法的干扰参见第5章。 1.2本标准使用市售的卡尔费休库仑试剂测定添加剂、润滑油、基础油、自动传动液和有机试剂等物质的水分含量。选择合适的样品进样量,本标准的测量范围从mg/kg级到百分比级。 1.3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其它测量单位制单位在本标准不予采用。 1.4 本标准的应用可能涉及到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前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2 引用文件 2.1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D 1193 试剂级水规格分类 D 1298 密度计法测量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或API密度试验方法 D 4052 数字密度计法测量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规程 D 4177 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规程 D 5854 石油和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规程 E 203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水分含量试验方法 3 方法概要 3.1将一定量的样品加入到卡尔费休库仑仪的滴定池中,滴定池正极生成的碘与样品中的水分根据反应计量学,按1:1的比例发生卡尔费休反应。当滴定池中所有的水分反应消耗完后,滴定仪通过检测过量的碘产生的电信号,确定滴定终点并终止滴定。依据法拉第定律,由滴定出的水分的量与总积分电流成一定比例关系计算样品中的水含量。 3.2样品进样量的计量单位可以是质量单位或是体积单位。 3.3粘稠状样品可使用水分蒸发器进行测量。将样品加入到水分蒸发器中加热,蒸发出的水分由干燥的载气带入卡尔费休滴定池中进行滴定分析。 4 意义和用途 4.1对于生产、销售、采购和运输润滑油、添加剂和相应产品来说,了解其水含量的多少对于预测油品的质量和性能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油类 单位理论重量

油的密度为:0.8g/ML 一升等于1000ML 1000ML*0.8g/ML=800g 800g=1.6斤 所以一升油等于1.6斤.. 油的密度大致在0.7-0.9左右,1升大致0.7-0.9kg,约现在的1.4-1.8市斤。 各种油的密度如下: 航空汽油 0.701 kg/l,1升相当于1.4市斤 船用柴油 0.886kg/l,1升相当于1.8市斤 车用汽油 0.725 kg/l,1升相当于1.45市斤 减压渣油(大庆) 0.941 kg/l,1升相当于1.9市斤 航空煤油 0.775 kg/l,1升相当于1.55市斤 轻柴油 0.825 kg/l,1升相当于1.65市斤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kg/l,1升相当于1.7市斤

轻石脑油(44-100。c) 0.674 kg/l,1升相当于1.35市斤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kg/l,1升相当于1.7市斤 重石脑油(102-143。c) 0.742 kg/l,1升相当于1.45市斤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kg/l,1升相当于1.7市斤 物质密度不同重量也不同的 1升水重1公斤 原油:1升=0.86公斤(1吨=1.17千升=7.35桶) 汽油:1升=0.73公斤煤油:1升=0.82公斤 轻柴油:1升=0.86公斤 重柴油:1升=0.92公斤 1升蒸馏酒=0.912公斤 升和公升一样的概念! 通常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10~0.855 如:0#柴油0.84密度,+10#柴油0.85密度,+20#柴油0.87密度,-...-20#柴油密度0.83,-30#柴油密度0.82,-35#柴油密度0.82,通常柴油密度以0.84计算按0#柴油的算1升=0.595斤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品名密度p 桶/吨品名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0.941 6.68 航空煤油0.775 8.12 道路沥青1.01 6.23 轻柴油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品名密度p 桶/吨品名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米纳斯原油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0.8602 7.31 杜里原油0.9218 6.82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 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 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 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 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 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 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 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 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 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 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 2.2 API标准

常用单位换算与常见金属密度表

常用单位换算表

密度表 水的密度: 水在4℃时密度最大,是1.0X10^3kg/m^3,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时密度要小一点,但不会小太多,通常的计算可以将其忽略。 材料名称密度(g/cm3) 盐水 1.1>水 1.00>煤油0.8 玻璃 2.60 冰0.92 铅11.30 银10.50 酒精0.79 水银(汞) 13.60 汽油0.75 灰口铸铁 6.60-7.40 软木0.25 白口铸铁7.40-7.70 锌7.10 可锻铸铁7.20-7.40 纯铜材8.90 铜8.90 59、62、65、68黄铜8.50 铁7.86 80、85、90黄铜8.70 铸钢7.80 96黄铜8.80 工业纯铁7.87 59-1、63-3铅黄铜8.50 普通碳素钢7.85 74-3铅黄铜8.70 优质碳素钢7.85 90-1锡黄铜8.80 碳素工具钢7.85 70-1锡黄铜8.54 易切钢7.85 60-1和62-1锡黄铜8.50 锰钢7.81 77-2 铝黄铜8.60 15CrA铬钢7.74 67-2.5、66-6-3-2、60-1-1铝黄铜8.50 20Cr、30Cr、40Cr铬钢7.82 镍黄铜8.50 38CrA铬钢7.80 锰黄铜8.50 铬、钒、镍、钼、锰、硅钢7.85 7-0.2、6.5-0.4、6.5-0.1、4-3锡青铜8.80 纯铝 2.70 5-5-5铸锡青铜8.80 铬镍钨钢7.80 3-12-5铸锡青铜8.69 铬钼铝钢7.65 铸镁 1.80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0 工业纯钛(TA1、TA2、TA3) 4.50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0 超硬铝 2.85 金属类 0.5镉青铜8.90 LT1特殊铝 2.75 0.5铬青铜8.90 工业纯镁 1.74 19-2铝青铜7.60 6-6-3铸锡青铜8.82 9-4、10-3-1.5铝青铜7.50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8.50 10-4-4铝青铜7.46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8.85 高强度合金钢` 7.82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8.85 轴承钢7.81 镍铬合金8.72 7铝青铜7.80 锌锭(Zn0.1、Zn1、Zn2、Zn3)7.15 铍青铜8.30 铸锌 6.86 3-1硅青铜8.47 4-1铸造锌铝合金 6.90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 验方法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涂料、油墨、清漆、罩光漆及其除颜料之外组分液态下密度的试验方法。 1.2 为得到更高的精度,当试验无颜料材料(干性油、清漆、树脂和相关材料)时,可用试验方法D 1963测定相对密度和密度。 1.3 本标准未说明其应用时有关的全部安全问题。在使用本标准前,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健措施,并明确所限制的适用范围。有关特殊安全预防措施的陈述见8.1.1。2 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 D1193 试剂水规格 D1963 测定干性抽、清漆、树脂和相关材料25℃/25℃密度的试验方法 D 4052 用数字式密度计测定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

E180 确定工业化学品的ASTM试验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规程 E 691 确定试验方法精密度的实验室间试验的实施规程3 术语 3.1 定义 3.1.1 密度物料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在本方法中以在规定温度下液体每毫升多少克表示;或者以每U.S加仑多少磅(英制)表示。在没有其它温度规定的情况下即默认为25℃。 3.1.2 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物料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同样温度同样体积蒸馏水的质量之比。4 方法概述4.1 用蒸馏水在各个温度下(表1)准确已知的绝对密度来标定容器体积。再测定涂料液体组分装入同一容器后,在标准温度(25℃)或在一个一致同意的温度下的质量。计算在规定温度下组分密度,以每毫升的克数表示或以每加仑的磅敷表示。 表1 水的绝对密度(g/mL) 温度/℃密度温度/℃密度150.999127230.997566160.998971240.997324170.99877 2250.997072180.998623260.996811190.998433270.9965 40200.998231280.996260210.998020290.995972220.997 798300.9956845 意义和用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