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应注意的事项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应注意的事项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应注意的事项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应注意的事项

石油产品密度测试中应注意的事项

标准号GB/T 1884—2000对应的国外标准为ISO 3675:1998。

注意:1.标准密度指的是在20摄氏度和大气压101.325千怕下的密度。

2.标准密度可以使用GB/T 1885换算到相应的15摄氏度密度。

3.密度计有三种型号,分别是:SY-02,SY-05,SY-10。对应的刻度间隔分别是

0.0002,0.0005,0.0010。弯月面修正值分别是+0.0003,+0.0007,+0.0014。特别注意,很多企业化验员在测定不透明液体时,没有进行弯月面修正,导致结果偏小。通常我们使用的是SY-05型号9只装的密度计,在测定不透明液体如重油时,一定要在读数的基础上加

0.0007。

4.标准对量筒的要求:量筒内径至少比密度计外径大25mm,高度应使密度计在试样中漂浮时,密度计底部与量筒底部的间距至少有25mm。如果测定不透明液体时,当读完数后,可以用手按住密度计到底部得到是否满足25mm的要求。另外一个办法是用同长度的其他密度计在量筒外做参照。此外使用塑料量筒时应使用湿布擦拭量筒外壁,目的是除去所有静电,若有静电,会妨碍密度计的自由漂浮。

5.使用恒温浴时,恒温浴必须要能保持试验期间试样温度在正负0.25摄氏度范围内。

6.温度计要求:分两种,范围在-1到38摄氏度的温度计,刻度间隔是0.1,最大误差范围正负0.1摄氏度;

范围在-20到102摄氏度的温度计,刻度间隔0.2,最大误差范围正负0.15摄氏度。

7.温度计的使用:一搅拌试样,使试样均匀混合。其次试验前温度计的读数必须恒定。方法是每隔5分钟读数一次,直到两次读数一样。此时必须取出温度计,才能放入密度计,切记不可温度计和密度计同时放入量筒中,待得到密度计读数后,再次放入温度计,若前后试验温度相差大于0.5摄氏度,必须重新进行试验,必要时转移到恒温浴内进行试验。

8.密度计的放入应该注意,避免弄湿液面以上的干管,不透明的液体要等密度计慢慢沉入液体中。读数前用清洁的滤纸除去液面上所有气泡。当密度计离开量筒壁并静止时,进行读数。最好的办法是每隔5分钟读一次数,直到两次读数相同为止。

9.密度计的读数如图

10.记录结果到0.0001。

11.按照不同的试验样,用石油产品密度换算表吧修正后的密度计读数换算到20摄氏度下的标准密度,换算公式按GB/T 1885进行。

12.精密度:同一操作者测定两次结果之差不大于:透明液体温度范围-2到24.5摄氏度时为0.0005;不透明液体温度范围-2到24.5摄氏度时为0.0006。

不同操作者,在不同实验室得到的两个结果透明液体温度范围-2到24.5摄氏度时为0.0012;不透明液体温度范围-2到24.5摄氏度时为0.0015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

SYD-265-3型 自动毛细管粘度计清洗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2 二、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2 三、仪器结构 (2

四、仪器的安装与调整 (5 五、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6 七、仪器成套及技术文件 (6 本仪器为精密测试仪器, 使用前请务必详阅使用说明书,谨慎操作!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一体机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1884《石 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 二、仪器适用的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10℃~+40℃,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2℃。 2、相对湿度:≤85%。 3、仪器工作时应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环境中应尽量减小空气的对流。 4、仪器不用时应放置在干燥处。 5、供电电源为单相三线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端。 三、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2、浴缸容积:Ф300㎜×340mm。

3、试管容量:500ml。 4、加热功率:700W,1000W。 5、温度控制器: ⑴控温范围:0℃~100℃。 ⑵控温精度:±0.2℃。 ⑶温度传感器:工业铂电阻,其分度号为Pt100。 6、温度计:分度值为0.2℃的全浸水银温度计。 四、仪器结构 SYD-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由浴缸及缸盖、电气控制箱、温度控制器、电动搅拌装置、电加热装置、密度计量筒及其夹持器、石油密度计、温度计等组成。 1、电加热装置 采用密封不锈钢管制成电加热器,为恒温浴提供足够的热源。 2、电动搅拌装置 采用60YN06-2B无减速单相异步电动机,输入功率25W,输出功率6W,转速1200r/min;搅拌叶轮Ф50mm(与加热管一起被不锈钢筒罩住,保证恒温 浴内安放密度计量桶处温度均匀。 3、温度控制器 采用FB9542GC型液晶屏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传感器(分度号为Pt100的信号送至温度调节器,并自动控制电加热器对恒温浴介质的加热功率,同时将浴缸内的温度显示出来。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作业指导书 1参考标准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试料体积为1000ml,萃取液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4cm 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测定下限为0.04mg/L;试料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50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4mg/L,测定下限为0.16mg/L。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检出限为0.04mg/L。 地表水、地下水的检出限为0.01mg/L。 3、定义 本方法采用下列定义。 3.1 总油 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3.2石油类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3.3动植物油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4原理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总油和石油

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油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1四氯化碳(CCl4):在2800cm-1~3100cm-1之间扫描,不应出现锐锋,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12(4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注:四氯化碳有毒,操作时要谨慎小心,并在通风橱内进行。 5.2硅酸镁:60~100目。 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50℃加热4h,在炉内冷至约200℃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使用时,称取适量的干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干燥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h后使用。 5.3吸附柱:内径10mm、长约200mm的玻璃层析柱。出口处填塞少量用萃取剂溶剂浸泡并凉干后的玻璃棉,将已处理好的硅酸镁(4.2)缓缓倒入玻璃层析柱中,边倒边轻轻敲打,填充高度为80mm。 5.4无水硫酸钠(Na2SO4):在高温炉内550℃加热4h,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干燥器内保存。 5.5盐酸(HCl):ρ=1.18g/ml。 6仪器和设备 6.1仪器:自动油分仪,OL-1010B型 6.2玻璃砂芯漏斗:G—1型40ml。 7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再次分样。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在样品瓶上做一标记,或者将每次采样后将样品瓶装满,取出水样后测出样品瓶的溶剂,根据体积数给出合适的萃取比。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应采样后加盐酸酸化至pH<2,并于2-5℃冷藏保存。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ASTMD1298-992 名称:原油检测标准手册(MPMS),第章 名称:160/9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一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一次标准通过的年份。上标表示最近一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都做了编辑和修订。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 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在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在标准温度下的也是在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可以在标准温度下测定也可以在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在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在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

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在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在Annex 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一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安全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与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安全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因为确定规范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2.引用标准 标准 D97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2 D323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2 D1250石油计量表指南2 D2500石油浊点检测法2 D3117石油馏分浊点测定法3 D4057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见API MPMS 节)3 D4177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法(见API MPMS 节)3 D5854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混样法(见API MPMS 节)4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2 代替GB/T 16488-1996 警告:四氯化碳毒性较大,所有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红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当样品体积为1000 ml,萃取液体积为25 ml,使用4cm比色皿时,检出限为0.01mg/L,测定下限为0.04mg/L;当样品体积为500 ml,萃取液体积为50 ml,使用4cm比色皿时,检出限为0.04mg/L,测定下限为0.16m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总油 total oil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化碳萃取且在波数为2930 cm-1、2960 cm-1、3030 cm-1 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3.2 石油类 petroleum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化碳萃取且不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3.3 动植物油类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化碳萃取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类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4 方法原理 用四氯化碳萃取样品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 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 cm-1(CH3 基团中的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 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其差值为动植物油类浓度。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或同2 等纯度的水。 5.1 盐酸(HCl):ρ=1.19g/ml,优级纯。 5.2 正十六烷:光谱纯。 5.3 异辛烷:光谱纯。 5.4 苯:光谱纯。 5.5 四氯化碳:在2800 cm-1~3100 cm-1之间扫描,不应出现锐峰,其吸光度值应不超过0.12(4cm比色皿、空气池做参比)。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钢城实验学校 闫晓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密度的测量贯穿整个力学内容,测量的方法涉及到质量、密度、浮力、压强、机械等知识,然而在教学教材中只简单的介绍了利用测质量、体积从而计算密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本论文,正是要较全面的搜索、概括、归纳固体密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一)v m 法: 1.基本法 原理:ρ=m/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 (12v v m -=ρ 测固体体积方法如下: ①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例题:(2010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7.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 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 (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5)适量的水”的含义 是。 ②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例题:(2002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3.请测定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v(已知石蜡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水,且ρ<ρ水).所用器材不限.要求: (1)写出使用的主要器材、简要步骤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2)写出相应的体积表达式. 王强同学已设计出了一种方法(见方法一),请你再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法,并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方法一:(1)用天平称出石蜡块的质量m.(2)V=m/ρ

石油产品及石油的密度

关于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密度 密度是石油及石油产品最常用、最简单的物理性能指标。石油的密度随着其组成中的碳、氢、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含芳香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石油及石油产品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有烷烃多的最小。 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含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以kg/m3或cm3表示。由于石油产品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其密度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某一温度下所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称为该物质的视密度。因此,一定要注明测定石油产品密度时的温度T。 石油和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20℃和101.325kpa)下的密度称为标准密度。在其它温度下测得的视密度值应换算为标准密度报出试验结果。 视密度:油品在t°C时测得的密度,不能直接用于计量,要经过换算。 标准密度:油品在标准温度时的密度,我国为20℃,日本为15℃,美国为60°F。 一、石油 石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75~1.00之间,其大小取决于油质和胶质及沥青质的相对含量。在储量计算时要采用地面脱气原油密度,其单位为吨/米3。美国常用APl度、西欧常用波美度来表示石油的密度。APl度、波美度与国际通用密度成反变关系,APl度和波美度越大,其密度越低。 二、汽油 国家标准《车用无铅汽油》GB17930-1999产品执行标准里没有对密度明确。关于密度的要求,航空煤油才比较严格控制,不小于775g/l。 汽油是混合物,由于原油和加工工艺以及添加剂的不同炼化出来的汽油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实际密度的测量还和当时的气温有很大关系,汽油的膨胀系数还是比较大的。但有个大体的密度范围。我们国家为了方便交易交割和会计记账规定了一个标准密度:0.75千克/立方米,在没有条件采用实际密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密度进行估算,但往往误差较大。 因季节气候不同,汽油的密度会有略微变化,平均如下: 1.90号汽油的平均密度为0.72g/ml; 2.93号汽油的密度为0.725g/ml; 3.97号汽油的密度为0.737g/ml; 4.航空煤油密度不小于775g/l; 三、柴油 通常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10~0.855,不同型号的密度不同。如: 1.0#柴油0.84密度; 2.+10#柴油0.85密度; 3.+20#柴油0.87密度; 4.-10#柴油0.84密度; 5.-20#柴油密度0.83; 6.-30#柴油密度0.82; 7.-35#柴油密度0.82; 通常柴油密度以0.84计算。 四、石油及石油产品相关标准: 1.gb/t 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2.gb/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 3.GB 17930-2006 车用汽油 4.GB 252-2000 轻柴油 5.GB/T 23799-2009 车用甲醇汽油M85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 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过程: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 1 2v v m -= V m = ρ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排水=m1+m2-m3 V石=V排水 =(m1+m2-m3)/ρ水 ρ石=m 1/V石=m 1ρ水/(m1+m2-m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石块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石=m3-m1 V石=V排=(m2-m1)/ρ水 ∴ρ石=m石/V石=(m3-m1)ρ水/(m2-m1) 3、等体积法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水 水 牛 牛 = ρρm m

测定石油产品密度有何意义

测定石油产品密度有何意义 (1)用于油品的计量 对于容器中的石油产品的计量,都是先测出容积V和密度ρ,然后根据容积和密度的乘积,计算出石油产品的质量。 (2)用于指导生产 密度的大小可说明石油产品的纯度,如铂重整装置的产品苯、甲苯、二甲苯通过测定它们的密度,可知它们的纯度。同时,在工艺操作条件变化或原油性质改变时,石油产品的密度也随之变化。因为密度的大小与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有关,碳原子数相同的烃类其密度的大小的顺序为:芳烃>环烷>烷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同种烃类,密度随沸点升高而增大。当沸点范围相同时,含芳烃越多,其密度越大;含烷烃越多,其密度越小。故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密度可大致判断产品的成分和原油的类型。含烷烃越多的原油,其密度通常比含环烷烃及芳香烃的原油小;原油中含硫、氮、氧等有机化合物越多,含胶状物质越多,密度就越大。 (3)初步确定油料品种 石油产品的密度大致在0.7-1.00g/cm3之间,如车用汽油不大于0.760g/cm3,轻柴油不小于 0.830g/cm3,轻质润滑油在0.860-0.900g/cm3之间等。 (4)判断油品质量 石油产品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密度与原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别时,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如保管中轻组分蒸发损失过多,密度升高;误将两种油品混合,会出现密度突然升高或降低的现象,一般发现密度与原来测定结果相差大于0.01g/cm3时,就可能发生了混油。 (5)判断燃料的使用性能 喷气燃料的能量特性用质量热值和体积热值表示。燃料的密度越小,其质量热值越高。对续航时间不长的飞机,为了尽可能减少飞机载荷,应使用质量热值高的燃料。相反,燃料的密度越大,其质量热值越小,但体积热热值大,这种燃料适用于做远程飞行,可减少油箱体积,降低飞行阻力。但密度过大,燃烧性能反而不好,所以应选用规定密度的燃油。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测油仪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董淑敏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西宁,810001) 摘要: 通过对红外分光测油仪精密度、准确度的测定以及回收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仪器在水质检测中测定石油类,谱图清晰, 定性分析可靠,能够分辨出各种干扰现象,是测量水体中油的一种精密仪器。应用和推广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水体中油污染物,具有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关键词: 红外分光测油仪应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Infrared Oil Content Analyzer in th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Dong Shum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department in Qinghai Province,Xining 810001) Abstract:Through Infrared Oil Content Analyzer, the accuracy and recovery of measureing, cert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quality testing equipment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oil, and Spectrogram clear,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reliabl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various kinds of interference phenomenon, It is a precision instrument that measure oil in the water;. Infrared Oil Content Analyzer that measure oil pollution in the water is used and popularized,the data is reliability and comparability. Key words: Infrared Oil Content Analyzer,Application,Oil and animal and plant oils

9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密度 例1、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和大头针,试测出一小块木块的密度。 测量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1 ⑵用量筒取适量水,体积V1 ⑶用大头针使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小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⑷表达式:ρ木=m1 /( V2-V1) 二、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三、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3: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四、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4: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 例5、已知水的密度为ρ1,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铅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内盛待测液体,如图 ⑴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仪器是。 ⑵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 ⑶求出液体的密度ρ2

HJ-637-201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确认报告

. 方法验证报告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8 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8) 方法验证报告 1.本方法授权检测部门及人员 检测部门:检测室 检测人员:XXX 2.本方法所用仪器设备 2.1 红外分光光度计,能在3400cm-1~2400cm-l之间进行扫描,40mm带盖石英比色皿。 2.2旋转振荡器:振荡频数可达300次/min。 2.3分液漏斗:1000ml、2000ml,聚四氟乙烯旋塞。 2.4 玻璃砂芯漏斗:40mL,G-1型。 2.5 提取套筒:滤纸制。 2.6 锥形瓶:100ml,具塞磨口。 2.7 样品瓶:500ml、1000ml,棕色磨口玻璃瓶。 2.8 量筒:1000ml、2000ml。 2.9 一般实验室常用器皿和设备。 3.本方法实验场所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名称:XXXXXXXXXXXXX 环境控制要求:其他有干扰本实验的隔离。 环境条件监控情况:与实验室控制条件相符。 4.方法原理 水样在pH≤2的条件下用四氯乙烯萃取后,测定油类;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去除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油类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 键的伸缩振动)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和A3030,根据校正系数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类的含量为油类与石油类含量之差。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 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 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 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 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 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 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 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 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 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 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 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ASTMD1298-99?2 名称:原油检测标准手册(MPMS),第9.1章 名称:160/9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壹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壹次标准通过的年份。上标?表示最近壹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均做了编辑和修订。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 1.1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于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101.325kpa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1.2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于标准温度下的也是于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能够于标准温度下测定也能够于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于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于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于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1.3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1.4于Annex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壹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1.5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安全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和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安全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因为确定规范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第一种方法: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 i ?形状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刻度尺量边长 V=abh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量筒、水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V=V 2-V 1 ③ .表达式: 「物 = ------- V 2 -V 1 3.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 .仪器:天平、量筒、小烧杯。待测液体。 ② .步骤:第一步:天平测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 为V ,第三步: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 m 2。 ③ .表达式: 【想一想】 为什么不测空烧杯的质量?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再装入适量液体,然后将全部 液体 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也能测出密度,这样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1.实验原 理:亠巴 V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 3基本思路 (1)解决质量用:①天平 ②弹簧秤 (2)解决体积用: ① 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G m ③量筒和水 g 漂浮: ② 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 天平(弹簧 秤) V 物 =V 排水 利用浮力 F 浮 G - F 拉 '水 g '水 g 、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无特殊说明,设 P 物>P 液,就是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abh 式: m i 质量、第二步: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 2.解决两个问题:

【想一想】假如被测固体溶于水,比如:食盐、白糖、如何用量筒测出体积?

第二种方法:重锤法(卩液>P物) 1仪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重物(石块) 2:步骤: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待测木块 2?步骤: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③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之间有适当距离。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记下体积 ④将木块浸没量筒中。记下体积V2 3.表达式:m H物= -------------- V2 -V i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石块放入量筒中在记录数据V i ?为什么没有记录装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第三种方法:溢水等体积法(有天平、没有量筒) 丄一一m2 +m i — m3 V i 3:表达式: m1 m3 一m 2 第四种方法:密度瓶法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2涉骤:m3一m2 3.表达式: m1 m2 m j - m3 1.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待测物体 2涉骤:

石油类的测定考核试题HJ970-2018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 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用的正己烷使用前应该于225nm处,以做参比, 测量透光度,透光度大于方可使用。否则需处理。 2.《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适用于、和海水 中的石油类的测定。 3.《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中,当取样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 为25ml,使用2cm石英比色皿,方法检出限为,测定下限为。 4.《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中,采集水样后,加入,酸 化至。如不能在24h内测定,应在℃冷藏保存,天内测定。 5.《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时,样品经萃取, 萃取液经脱水,再经吸附去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于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石油类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定律。 6.《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时,每批样品至少做一个实 验室空白,空白试验结果应。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应大于等于。 二、判断题 1.石油类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分样。﹝﹞ 2.硅酸镁应于磨口瓶内保存。﹝﹞ 3.石油类采样瓶应作一标记,塑料瓶、玻璃瓶都可以采石油类样品。﹝﹞ 4.红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清洁水样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紫外法适用于污水中石油 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三、问答题 1.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的原理? 2.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试样的制备过程。 3.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中硅酸镁的制备和保存。 4. 简述《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2018测定石油类的注意事项。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测固体密度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 2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排水=m 1+m 2-m 3 V 石=V 排水 =(m 1+m 2-m 3)/ρ水 ρ石=m 1/V 石 =m 1ρ水/(m 1+m 2-m 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 、石块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 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石=m 3-m 1 V 石=V 排=m 排/ρ水=(m 2-m 1)/ρ水 ∴ρ石=m 石/V 石 =(m 3-m 1)ρ水/(m 2-m 1) 3、等体积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12v v m V m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质量相等, m 牛=m 水 ∴ ρ牛V 牛=ρ水V 水 ρ牛h 牛S =ρ水h 水S ρ牛h 牛=ρ水h 水 即 ρ牛= 二、利用浮力测固体密度: 1、浮力法——天平 器材:天平、金属块、水、细绳 实验步骤: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 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 2; 3) 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 3。 表达式:ρ=(m 2-m 3)/ 【(m 1-m 3)/ ρ水】=ρ水(m 2-m 3)/(m 1-m 3) 2.浮力法----量筒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实验步骤: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 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 3。 表达式:ρ=ρ水(V 2-V 1)/(V 3-V 1) 水 水水牛牛--==ρρρ0 10 2m m m m m m m m 水 牛水ρ h h

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doc5)

V c 20 4 100 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 一、实习目的 石油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了解石油的性质对石油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和简易的实验演示了解:(1)石油的主要族组分组成分析;(2)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 二、实习内容和方法 (一)石油馏份试验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有机化合物所组成的,每一种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沸点和凝点。按一定的温度间隔蒸馏切割出不同沸点范围的原油组分,为原油的一个馏分。 实验时称50g油样,倒入恩氏蒸馏烧瓶中(图实1-1 ),将烧瓶均匀加温,记下馏出第一滴时的温度(初馏点)及温度为150C、170C、210C、230C、250 C、270C、300C时馏出 的体积,根据下式可计算各馏分的数量: 式中:U:为每一馏分含量(体积百分数); Vc :为每一馏分馏出量(ml); Wo :为油样量(g); D 420:为20C时油样的比重。 (二)石油组分分析 石油的组分,包括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根据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化合物同吸附剂间的吸附性能不同,以及各种有机冲洗剂的极性不同,其脱附快慢也不同的原理,选择适当的吸附剂配比及冲洗剂的用量,可以把原油中各族组分分离。目前常采用柱色层法,以硅胶和氧化铝为吸附剂,用正己烷和无水乙醇、苯与上述组分相似性质的溶剂作为冲洗剂,冲洗色层柱,从而将原油各组分分离。试验时,首先将脱硫、脱水并经馏程切割(210C以上馏份)的原油溶于正己烷中,静置后用滤纸脱去沥青质,再将滤液通过漏斗倒入色层柱中,见图实 1-2 ;然后用正己烷淋洗脱附饱和烃,收集冲洗液,自然挥发干即可得出含量。再用苯淋洗脱附芳烃,收集冲洗液得其含量;残留在色层柱上的为胶质,是吸附能力极强的含氧、氮、硫的非烃化合物,可由减差法计算其含量。若要专门研究可用苯一甲醇将其全部冲洗下来。若定量分析时,一切仪器用品均应事先洗净, 严格称重。 (三)石油的物理性质 1. 石油颜色的观察 石油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一般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愈高, 颜色愈深。 观察原油的颜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透射光下观察,即将样品朝光源方向,观察试管中对着眼睛一侧的颜色。若原油色深,透明度差,可摇动原油样品,观察留在试管壁上原油薄膜的颜色。另一种是在反射光下的观察,即向着光源一侧试管壁的颜色,常有荧光颜色干扰,不常采用。

油的测定方法(石油类)

石油类 环境水中石油类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各种烃类的混合物)主要来自原油的开采、加工、运输以及各种炼制油的使用等行业。石油类碳氢化合物漂浮于水体表面,将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氧的交换:分散于水中以及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它们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石油类中所含的芳烃类随较烷烃类少,但其毒性要大得多。1.方法选择 本节所述的石油类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能被特定溶剂萃取并被测量的所有物质,包括被溶剂从酸化的样品中萃取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断挥发的所有物质。因此,随测定方法的不同,矿物油中被测定的组分页不同。重量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不受油品种限制。但操作繁杂,灵敏度低,只适于测定10mg/L以上的含油水样。方法的精密度随操作条件和熟练程度的不同差别很大。 红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0.01mg/L以上的含油水样,该方法不受油品种的影响,能比较准确的反应水中石油类的污染程度。 非分散红外法适用于测定0.02mg/L以上含油水样,当油品的比吸光系数较为接近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较好;但当油品相差较大,测定的误差也较大,尤其当油样中含芳烃时误差要更大些,此时要与红外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同时要注意消除其他非烃类有机物的干扰。 2.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再分样。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在样品瓶上做一标记,用以确定样品体积。每次采样时,应装水样至标线。当只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应避开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油膜层,在水面下20~50cm处取样。当需要报告一段时间内油类物质的平均浓度时,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而后分别测定。 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采样后应加盐酸酸化至ph<2,并于2~5℃下冷藏保存。 (一)重量法(B) 1.方法原理 以盐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整除石油醚后,称其重量。 2.干扰 ①此法测定的是酸化样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总量。溶剂去除时,使得轻质油有明显损失,另外由于石油醚有选择性的溶解,石油的较重成分中可能含有不为石油醚萃取的物质。 ②测定废水中石油类时,若含有大量动、植物性油脂,应取内径20mm,一端呈漏斗状的硬质玻璃管,填装100mm厚活性层析氧化铝(在150~160℃活化4h,未完全冷却时装好柱),然后用10ml石油醚清洗。将石油醚萃取液通过层析柱,除去动、植物性油脂,收集流出液于恒重的烧杯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