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戒毒药品

戒毒药品

戒毒药品
戒毒药品

戒毒药品-中枢神经兴奋药和麻醉镇痛药

中枢神经兴奋药

尼可刹米Nikethamide(可拉明,二乙烟酰胺)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放置冷处即成结晶;有轻微的特臭,苦味;有引湿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任意混合。

[药理及应用]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一次静注作用维持5~10分钟。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对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效力较戊四氮好,对吸入麻醉药中毒次之,对巴比妥类药中毒的解救不如印防已毒及戊四氮。

口服、注射吸收好。

[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极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1.25g。

[注意]不良反应少见。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

洛贝林Lobeline(山梗菜碱,祛痰菜碱)

本品是从产于北美洲的山梗菜科植物山梗菜中提出的一种生物碱。

[性状]常用的混旋盐酸洛贝林为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苦;呈弱酸性反应。在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溶解。

[药理及应用]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吸人麻醉剂及其它中枢抑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或肌注,成人1次3~10mg。(极量:1次20mg,1日50mg);静注,成人1次3mg,极量1日20mg;静注须缓慢。

[注意]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咖啡因Caffeine(咖啡碱)系由茶叶或咖啡中提得的一种生物碱。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无臭,味苦;有风化性。在热水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乙醇或丙酮中略溶,在乙醚中极微溶解。

[药理及应用]对中枢兴奋作用较弱。小剂量增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振奋精神,减少疲劳。剂量增大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特别当这些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时,作用更为显著。本品口服后容易吸收。主要用于:

(1)解救因急性感染中毒、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中毒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

(2)与溴化物合用,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恢复平衡,用于神经官能症。

(3)与乙酰水杨酸制成复方制剂用于一般性头痛;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痛。

[用法]

(1)解救中枢抑制肌注或皮下注射安钠咖注射液。常用量:皮下或肌注,一次1~2ml,一日2~4ml。极量:皮下或肌注,一次3ml,一日12ml。

(2)调节大脑皮层活动口服咖溴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饭后服。

[制剂]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Injection,CNB)每支含无水咖啡因0.12g与苯甲酸钠0.13g(1ml);含无水咖啡因0.24g 与苯甲酸钠0.26g(2m1)。

咖溴合剂(巴氏合剂):200ml中含安钠咖0.05--2g及溴化钠(或溴化钾)1.0—10g。该二药的分配比与用量视病情而定,用于抑郁型者咖啡因含量较多,兴奋型者溴化物含量较大。

贝美格Bemegride(美解眠)

[性状]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结晶。无臭、味苦。可溶于水(1:170)、乙醇(1:30)。其0.5%水溶液pH为5~6.5。

[药理及应用]中枢兴奋作用类似戊四氮,对巴比妥类及其他催眠药有对抗作用。用于解救巴比妥类、格鲁米特、水合氯醛等药物的中毒。亦用于加速硫喷妥钠麻醉后的恢复。

因本品作用快,多采用静滴,常用量0.5%10ml(5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滴。亦可静注,每3~5分钟注射50mg,至病情改善或出现中毒症状为止。

[注意]

(1)静滴时不可太快,以免惊厥;注射量大,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反射增强、肌肉震颤及惊厥等。

(2)本品迟发毒性表现为情绪不安、精神错乱、幻视等。

(3)注射时须准备短时巴比妥类药,以便惊厥时解救

麻醉镇痛药

吗啡 Morphine

[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质。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药理作用:

(1)镇痛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比间断性锐痛及内脏绞痛效果强。它是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活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药理作用。

(2)镇静在镇痛的同时有明显镇静作用,有时产生欣快感,可改善疼痛病人的紧张情绪。

(3)呼吸抑制可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对呼吸抑制的程度与使用吗啡的剂量平行,过大剂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镇咳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但因有成瘾性,并不用于临床。

(5)平滑肌可使消化道平滑肌兴奋,可致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6)心血管系统可促进内源性组胺释放而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脑血管扩张,颅压增高。

(7)镇吐亦因其可致成瘾而不用于临床。本品口服易吸收,皮下注射、肌注吸收均快。吸收后可分布于各种组织,可通过胎盘。t1/2 1小时,约有1/3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少量经乳腺排出。一次给药镇痛作用持续4~6小时。应用:①镇痛:现仅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②心肌梗死。③心源性哮喘。④麻醉前给药。

[用法] 常用量:口服,1次5~15mg,1日15~60mg。皮下注射,1次5~15mg,1日15~40mg。极量:口服,1次30mg,1日100mg。皮下注射,1次20mg,1日60mg。

[注意]

(1)具有依赖(成瘾)性,需慎用。

(2)哺乳期妇女、临产妇女禁用,因本品可经乳腺排出及分布至胎盘而抑制新生儿及婴儿呼吸。婴儿禁用。

(3)可引起眩晕、呕吐及便秘等副作用。

(4)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禁用;急性左心衰竭晚期并出现呼吸衰竭时忌用。

(5)颅内高压、颅脑损伤等病人禁用。

(6)肝功减退者忌用。

(7)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合用,单用本品反加剧疼痛。

(8)在疼痛原因未明确前,忌用本品,以防掩盖症状,贻误诊治。禁与氯丙嗪(注射给药)合用。

(9)急性吗啡中毒的症状有:昏睡、呼吸减慢、瞳孔缩小至针尖样,进而可致呼吸麻痹体温下降。可采用吸氧、人工呼吸、注射对抗药纳洛酮、烯丙吗啡或尼可刹米等。

哌替啶Pethidine(度冷丁,唛啶,地美露)

[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药理及应用]作用及机制与吗啡相似,亦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10~1/8,持续时间2~4小时。增加胆道、支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较弱,能使

总胆管括约肌痉挛。对呼吸有抑制作用。镇静、镇咳作用较弱。能增强巴比妥类的催眠作用。应用:①各种剧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术后疼痛等。②心源性哮喘。③麻醉前给药。④内脏剧烈绞痛(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合用)。⑤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

[用法]

(1)口服1次50~l00mg,1日200~400mg。极量:1次150mg,1日600mg。

(2)皮下注射或肌注1次25~l00mg,1日100~400mg。极量:1次150mg,1日600mg。两次用药间隔不宜少于4小时。

[注意]

(1)具有依赖性。

(2)副作用有头昏、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等。过量可致瞳孔散大、惊厥、心动过速、幻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昏迷等。

(3)皮下注射局部有刺激性。

(4)婴幼儿慎用。1岁以内小儿一般不应静注本品或行人工冬眠。

(5)不宜与异丙嗪多次合用,否则可致呼吸抑制,引起休克等不良反应。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可引起兴奋、高热、出汗、神志不清。

(6)其它注意事项及禁忌同吗啡。

美沙酮Methadone(美散痛)

[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力与吗啡相等或略强,止痛效果好。t1/2 7.6小时,血浆蛋白结率87.3%。适用于创伤性、癌症剧痛及外科手术后镇痛。服药后5~30分钟产生镇痛作用。

[用法]

(1)口服:成人1日3次,每次5~10mg;极量:1次10mg,1日20mg。

(2)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2.5~5mg,1日10~15mg。三角肌注射血浆峰值高,作用出现快,因此可采用三角肌注射。极量:1次10mg,1日20mg。

[注意]

(1)对胎儿呼吸有抑制作用,故孕妇临产前禁用。呼吸中枢功能不全者及幼儿禁用。

(2)副作用有头痛、眩晕、恶心、出汗、嗜睡等,但较轻。

(3)不宜作静脉注射。

(4)成瘾性较小,但久用也能成瘾,应予警惕。

(5)少数病例用量过大时引起失明,下肢瘫痪。

芬太尼Fentanyl

[性状]用其枸橼酸盐,为白色结晶粉末,味苦,水溶液呈酸性反应。在热异丙醇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氯仿中略溶。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与吗啡类似。动物实验表明,其镇痛效力约为吗啡的80倍。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持续时间较短,副作用比吗啡小。适用于各种疼痛及外科、妇科等手术后和手术过程中的镇痛;作为麻醉辅助用药;与氟哌啶配伍制成“安定镇痛剂”,用于大面积换药及进行小手术。

[用法]

(1)麻醉前给药0.05~0.1mg,于手术前30~60分钟肌注。

(2)诱导麻醉静注0.05~0.1mg,间隔2~3分钟重复注射,直至达到要求;危重病人、年幼及年老病人的用量减小至0.025~0.05mg。

(3)维持麻醉当病人出现苏醒状时,静注或肌注0.025~0.05mg。

(4)一般镇痛及术后镇痛肌注0.05~0.1mg。可控制手术后疼痛、烦躁和呼吸急迫,必要时可于1~2小时后重复给药。

[注意]

(1)静注时可能引起胸壁肌肉强直。如一旦出现,需用肌肉松弛剂对抗。静注太快时,还能出现呼吸抑制,应注意。

(2)个别病例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约l小时后,自行缓解,还可引起视觉模糊、发痒和欣快感,但不明显。

(3)孕妇、心律失常病人慎用。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对本品特别敏感的病人以及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

(4)有弱成瘾性,应警惕。

(5)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帕吉林等)合用。中枢抑制剂如巴比妥类、安定药、麻醉剂,有加强本品的作用,如联合应用,本品的剂量应减少1/4~1/3。

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布诺啡)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起效慢,持续时间长。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药物依赖性近似吗啡。注射后吸收好,可通过胎盘及血脑屏障,在肝中代谢,由胆汁、粪便排泄。主用于各种术后止痛、癌性痛、烧伤、肢体痛、心绞痛等。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 [用法]也可作戒瘾的维持治疗。肌注或缓慢静注:每次0.15~0.3mg,舌下含服0.2~0.8mg,每隔6~8小时注1次。

[注意]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颅脑损伤及呼吸抑制病人、老弱病人慎用。本品有一定依赖性。不良反应类似吗啡。

二氢埃托啡 Dihydroetorphine(双氢乙烯啡)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是迄今为止的作用最强、用量最小的镇痛药。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约1.2万倍。口服无效;舌下给药起效快(10~15分钟),肌注10分钟后起效,持续3~4小时。连续多次用药可产生耐受性,止痛持续时间缩短。耐受性的产生个体差异很大,且与用药方法有关:小剂量间断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而大剂量持续用药则易出现。连续应用也可产生依赖性。本品兼有镇静、催眠和解痉作用。对呼吸的抑制作用相对比较小。

本品可用于止痛,如晚期癌症、外伤、手术后、诊断明确的急腹症等各种剧痛,包括对吗啡、哌替啶等镇痛药无效者。也可用作麻醉诱导前用药、静脉复合麻醉、阻滞麻醉辅助用药等。又可用于阿片类成瘾患者的戒毒。

[用法]止痛:舌下含化20~40μg,肌注10—20lg,视需要可于3~4小时后重复用药。允许使用最大剂量舌下给药一般为1次60μg,1日180μg;肌注1次30μg,1日90μg;连续用药不得超过一周。晚期癌症患者长期应用后产生耐受性时,可视需要适当增加剂量,舌下给药最大可用至1次100μg,1日400μg。急性剧痛时可静脉滴注,每小时0.1~0.2μg/kg,持续滴注时间不超过3天,以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用于麻醉:麻醉诱导前用药,静脉内缓慢推注0.2~0.4μg/kg(配伍氟哌啶);静脉复合麻醉,首次缓慢静脉推注0.3~0.6μg/kg,以后每40~60分钟可追加首次用量的半量,手术结束前40分钟停止用药;阻滞麻醉辅助用药,肌注0.1~0.2μg/kg。

[注意]

(1)本品成瘾性极强,慎用。

(2)不良反应一般不明显,有时可引起类似吗啡或哌替啶的头晕、恶心、乏力、出汗,甚至呕吐等反应。卧床者比活动者反应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偶见呼吸减慢至每分钟10次左右,用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可纠正,也可用吸氧纠正。偶见有吗啡样便秘,可成瘾,较吗啡轻。

(3)用法不当的超剂量可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近于停止、昏迷等。遇呼吸暂停时,可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并肌注或静注纳洛酮0.4~0.8mg。

(4)一般剂量时对循环系统功能影响很小,用量过大时可有短暂血压下降。

(5)脑外伤、神志不清者或肺功能不全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酌减用量。

(6)严禁静脉快速推注。

(7)非剧烈疼痛者不宜应用本品。

曲马多 Tramadol(反胺苯环醇)

[药理及应用]本品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无抑制呼吸作用,依赖性小。镇痛作用显著,ED50较吗啡大9倍。有镇咳作用,强度为可待因50%。不影响组胺释放。口服、注射吸收均好,镇痛功效相同。在肝内代谢,由肾脏排泄。用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服后0.5

小时生效,持续6小时。亦用于术后痛、创伤痛、癌性痛、心脏病突发性痛、关节痛、神经痛及分娩止痛。

[用法]成人:口服,每次量不超过100ms,24小时不超过400mg,连续用药不超过48小时,累计用量不超过800mg。肌内注射:每次50~100mg,1日不超过400mg。

[注意]

(1)近有成瘾报道。

(2)常见眩晕、恶心、镇静、口干,剂量过大亦可抑制呼吸。静注过快可致心悸、出汗。

(3)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患者慎用。

(4)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与地西泮等合用时剂量应酌减。氨酚待因片(搏钠痛)

[药理及应用]用于各种疼痛。

[用法]口服1次1片。

可待因 Codeine(甲基吗啡)

在阿片中含量约0.5%,口服易吸收,吸收率可达60%。吸收后大部分在肝代谢为无活性的产物,大约10%的可待因脱甲基后转变为吗啡,可待因本身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很低。

可待因的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2;镇咳作用为其1/4。持续时间与吗啡相似,镇静作用不明显。欣快感及成瘾性弱于吗啡。在镇静剂量时,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较轻,无明显的便秘、尿潴留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临床上,可待因用于中等轻度疼痛的止痛,与解热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待因也是典型的中枢镇咳药。

阿法罗定 Alphaprodine(安那度,安侬痛)

[性状]本品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苦咸味,有胺类臭,易溶于水及醇。水溶液呈微酸性。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镇痛作用比吗啡迅速,但持续时间短,皮下注射后5分钟即见效,可维持2小时。镇痛效力不如哌替啶,呼吸抑制作用轻微。本晶易透

过胎盘。用于需短时止痛的情况,如小手术时以及手术后的止痛,又可与阿托品合用于胃肠道、泌尿道等平滑肌痉挛性疼痛的止痛。

[用法]皮下注射,1次10~20mg,1日20~40mg。静注,1次20mg。极量:1次30mg,1日60mg。

喷他佐辛 Pentazocine(戊唑星、镇痛新)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性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可溶于乙醇等。其氢溴酸盐溶于水,1%水溶液的pH为5.9。

[药理及应用]为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镇痛效力较强,皮下注射30mg约相当于吗啡10mg的镇痛效应。呼吸抑制作用约为吗啡的1/2。增加剂量其镇痛和呼吸抑制作用并不成比例增加。对胃肠道平滑肌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对胆道括约肌作用较弱。大剂量可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此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有关。口服及注射均易吸收。口服后1小时发挥作用,1次给药,作用可持续5小时以上。肌注后15分钟血浆浓度达高峰。肌注半衰期约为2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24小时约排出总量的60%。适用于各种慢性剧痛。

[用法]静注、肌注、皮下注射,每次30mg。口服,每次25~50mg。必要时每3~4小时1次。

[注意]

(1)国外认为本品不易成瘾,故列为非成瘾性镇痛药,不作为麻醉药品管理。但据报道,有2例连续用药1年以上,也出现成瘾现象,因此仍应注意,切不可滥用。

(2)副作用有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等。

(3)大剂量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上升及心率加速。

(4)对吗啡有耐受性的人,使用本药能减弱吗啡的镇痛作用,并可促使成瘾者产生戒断症状。

布桂嗪 Bucinnazine(布新拉嗪,强痛定,丁酰肉桂哌嗪)

[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味苦。在水或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苯中不溶。

[药理及应用] 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3,一般注射后10分钟生效,为速效镇痛药。对皮肤、粘膜和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内脏器官的疼痛效果较差。临床上用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症性及外伤性疼痛、关节痛、痛经、癌症引起的疼痛等。

[用法]

(1)口服:成人1次60mg,1日90~180mg。小儿每次1mg/kg。疼痛剧烈时用量可酌增。

(2)皮下或肌内注射:成人1次50~100mg,1日1~2次。

[注意]

(1)偶有恶心或头晕、困倦等,停药后即消失。

(2)滥用本品可成瘾。

纳洛酮 Naloxone

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主要区别为叔氮上以烯丙基取代甲基,6位羟基变为酮基。钠洛酮对4型阿片受体都有拮抗作用,它本身并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给人注射12mg后,不产生任何症状;注射24mg,只产生轻微困倦。但对吗啡中毒者,小剂量(0.4~0.8mg)肌内或静脉注射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1~2分钟就可消除呼吸抑制现象,增加呼吸频率。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表明纳洛酮在体内与吗啡竞争同一受体。临床适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急性中毒,解救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可使昏迷患者迅速复苏。也可用于对吸毒成瘾患者的诊断。

纳曲酮 Naltrexone

此药基本上是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其拮抗强度在人体中约为纳洛酮的两倍。作用持续时间可长达24小时。

口服后吸收迅速,1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50%~60%。与血浆蛋白结合率20%。分布容积16.1L/kg。生物转化途径主要是还原后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最后从尿中排出。口服后消除半衰期4~10小时,其差别与个体之间肠肝现循环的变异有关。

此药主要用于阿片类药成瘾者的治疗,先停用阿片类药7~10天,再试用纳洛酮证实不再激发戒断症状后可开始用纳曲酮治疗。由于此药目前只有口服制剂,临床麻醉中无应用价值。

中医院戒毒药品管理制度

【精品文档】 中医院戒毒药品管理制度 一.为严格戒毒药品的管理,保证戒毒药品安全使用,根据国务院《戒毒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 二.戒毒药品系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 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我院主要为美沙酮。 三.戒毒药品由药剂科主任负责,进货、仓储、发货、保管、建立专用登记册、专用药库等有专门人员执行。每月清查一次。采购必须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货。 四.病区药房负责戒毒病房的药品发放,设置保险箱,由药剂科规定专人负责。药品总量不超过7天量。建立专用登记册。 五.具有戒毒药品处方权的医务人员是指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过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戒毒药品,经医院负责批准的执业医师。 六.戒毒药品处方使用麻醉药品处方。处方书写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名编号、科别、开具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医师签全名,配方、发药核对人员均应签全名,并进行麻醉药品处方登记, 七.医生应根据阿片类成瘾者戒毒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戒毒药品,严禁滥用。 八.戒毒病房的戒毒药品领用由病区护士长负责指定专门护士执行。戒毒药品专职护士到病区药房领药凭麻醉药品处方,并交还上次空安瓿,并按规定记录。 九.治疗护士对含化药应发药到口,亲视病人含化后方能离开,注射药品应保存空安瓿,于规定加锁抽屉。保安人员全程监督。 十.戒毒药品只准许住院戒毒病人使用,维持治疗人员按维持治疗规定执行。不得带出医院。 十一.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个人,按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临床常见急救药品分类

臨床常見急救藥品分類 呼吸循環衰竭 循環衰竭: 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呼吸衰竭: 氨茶堿、洛貝林、尼可剎米 GAGGAGAGGAFFFFAFAF

新三聯: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 呼二聯:洛貝林、尼可剎米 常見急救藥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查對制度 1執行醫囑,嚴格執行“三查八對”一注意。2清點藥品時和使用藥品前,應檢查藥品質量、標簽、失效期和批號。3給藥前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藥品要反復核對。4擺藥注意四不用 不用無標簽或標簽不清的藥物; 不用變色、渾濁、有沉淀的藥物; 不用可疑藥物; 不用內服、外用、劇毒藥物的標簽與藥品混淆的藥物。 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1mg/1ml/支) 又稱副腎素、副腎堿 1用法:皮下注射、靜脈注射 GAGGAGAGGAFFFFAFAF

2適應癥 心臟驟停的搶救和過敏性休克的搶救; 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 與局麻藥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長藥效。 3不良反應 心悸、煩躁、焦慮、震顫、出汗和皮膚蒼白,劑量過大、靜注速度過快或注射誤入血管,可引起血壓驟升,誘發腦溢血和心律失常。 必須密切注意血壓、心率與心律變化,多次應用時還須測血糖變化。 去甲腎上腺素(2mg/1ml/支) 1用法:口服、靜脈注射 2適應癥 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體外循環等引起的低血壓。 椎管內阻滯時的低血壓及心跳驟停復蘇后血壓維持。 3不良反應 藥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GAGGAGAGGAFFFFAFAF

個別病人應過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腫。 以下反應如持續出現應注意:焦慮不安、眩暈、頭痛、皮膚蒼白、心悸、失眠等。 鹽酸異丙腎上腺素(1mg/1ml/支) 1藥品性狀:無色的澄明液體。用法:靜脈注射 2適應癥 治療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治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心搏驟停。 3不良反應 口咽發干、心悸不安;少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暈、目眩、面潮紅、惡心、心率增速、震顫、多汗、乏力等。 鹽酸多巴胺注射液(20mg/2ml/支) 1適應癥 適用于心肌梗死、創傷、心臟手術、腎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綜合征。 GAGGAGAGGAFFFFAFAF

急诊18种常用急救药

急诊科18类常用抢救药品: 18类常用抢救药品 (急诊科专用) 一、中枢神经兴奋药 尼可刹米(可拉明) [药理及应用]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微弱兴奋作用。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 [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0.25~0.5g/次,必要时1~2小时重复。极量:1.25g/次。[注意]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心律失常、震颤及惊厥。 山梗菜碱(洛贝林) [药理及应用]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新生儿窒息、吸入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3mg/次,必要时半小时重复。极量20mg/日。 [注意]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甚至惊厥。 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多巴胺 [药理及应用]直接激动α和β受体,也激动多巴胺受体,对不同受体的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2~5μg/kg?min)低速滴注时,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及脑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量。同时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也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中等程序的正性肌力作用;中等剂量(5~10μg/kg?min)时,可明显激动β1受体而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也激动α受体,使皮肤、黏膜等外周血管收缩。大剂量(>10μg /kg?min)时,正性肌力和血管收缩作用更明显,肾血管扩张作用消失。在中、小剂量的抗休克治疗中正性肌力和肾血管扩张作用占优势。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意义。 [用法]常用量:静滴,20mg/次加入5%葡萄糖250ml中,开始以20滴/分,根据需要调整滴速,最大不超过0.5mg/分。 [注意]1.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大剂量或过量时可使呼吸加速、快速型心律失常。2.高血压、心梗、甲亢、糖尿病患者禁用。3.使用以前应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4.输注时不能外溢。 肾上腺素(副肾素) [药理及应用]可兴奋α、β二种受体。兴奋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兴奋α-受体,可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使血压升高;兴奋β2-受体可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粘膜或齿龈的局部止血等。 [用法]1.抢救过敏性休克:肌注0.5~1mg/次,或以0.9%盐水稀释到10ml缓慢静注。如疗效不好,可改用2~4mg溶于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滴。2.抢救心脏骤停:1m g静注,每3~5分钟可加大剂量递增(1~5mg)重复。3.与局麻药合用:加少量(约1:200000—500000)于局麻药内(<300μg)。 [注意]1.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心律失常,严重可致室颤而致死。2.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慎用。 备选药:间羟胺(阿拉明)

正规的戒毒治疗方案

正规的戒毒治疗方案 中国戒毒指导中心韩文广 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戒毒治疗方案众说风云莫衷一是,并非仅仅着眼于解除“躯体依赖”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心理依赖”。一般是从毒瘾形成的机制出发,采取“建构社会——生物医学——心理科学――和谐社会模式”进行多维度的防治。这种现代防治模式根据我们在药物滥用防治的实践中总结了戒毒过程分期:1.戒毒过程心理准备期2.急性脱毒期、3.戒断稽延、4.行为矫治期、5.情绪控制期(因人而异)6.思维方式改变期7.抗复吸期(操守)8.回归社会期。八个阶段,摒弃了过去那种只顾早期脱毒、不顾后期康复的简单戒毒模式。 1.戒毒过程心理准备期:因为戒毒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时间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包括病人本人、父母、夫妻、子女、朋友、单位的领导、自己的下属以及重要的社会关系。一个人的意志力不可能朝着一个方向走,总有摇摆和发生偏差的时候,病人在整个戒断的时候不可能不偷嘴、不可能不复吸,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以上我提到的关系当中会这么看待?怎样理解、怎样面对和帮助。 2〃急性脱毒期:这是戒毒治疗的第二步,目前采用较多的有替代递减脱毒法、对症、恢复大脑神经功能、中药治疗等方法,目的是使吸毒成瘾者解除吸毒者的躯体依赖症状,顺利地度过急性戒断反应期。这个阶段通常需要1~3周或更长时间。 3〃戒断稽延期:上述脱毒治疗只是为了吸毒者的戒断症状,而他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身体状况还未恢复,行为也未得到矫正,这些都是导致复吸的因素,因此需要有一个过程来解决脱毒后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心理扭曲以及长期吸毒留下的行为问题。该阶段主要是采用心理疏导、正面教育、社会帮助、体育锻炼、改善营养等措施,消除稽延性戒断症状和心瘾,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态度,完成心理上的康复,使其戒毒后能重返社会,成为社会所能接纳的人。该阶段通常需要6~12个月,或更长时间。 4.认知行为矫治期(6-12个月):所谓行为矫正(,通常指的是依据学习原理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当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其理论取向不同,对所依据的学习原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者倾向于完全的行为主义,而有的则站在认知行为主义的角度上。 5.情绪控制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工作上,情绪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关键因素。人是受情绪影响的动物,积极的情绪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情绪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正面的情绪引导正面人生,负面的情绪只能给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不仅不能促进,反而只能促退,而且,其危害性不亚于其他负面、消极的行为。现代社会,压力渐大,诱惹渐多,挑战渐强,竞争渐烈,节奏渐快,信息激增,汽车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挤,楼房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交往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

2019年强戒人员戒毒专用药品福康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

2019年强戒人员戒毒专用药品“福康片”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戒毒药品“福康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2018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召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就公安、司法行政系统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戒毒药品“福康片”的试点工作一事进行了认真研究,对“福康片”使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所需费用由省财政全额保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戒毒药品“福康片”的试点服用单位。 (二)戒毒药品“福康片”在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全面推广使用情况 2019年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戒毒药品“福康片”全面试用工作。一是部署全省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开展人员摸底,为制定全面试用工作方案奠定基础;二是向司法部戒毒局专题报告,请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三是安排赴外省参会人员携带“福康片”相关资料,向兄弟省市介绍推广,稳步推进戒毒药品“福康片”扩大试用工作。 3、预算拨款情况 2019年强戒人员戒毒专用药品“福康片”项目资金拨款116万元,资金用于省属5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及兰州市司法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符合适用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服用“福康片”的购置费用。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专用戒毒药品“福康片”项目的绩效评价,真实反映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服用“福康片”在巩固吸毒人员戒断成果,确保“福康片”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生理脱毒期稽延性戒断症状得以改善及为后期的戒毒康复工作打下良好的戒断基础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体现通过科学戒治,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康复回归、融入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福康片”最佳适用对象为新收治的半年内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省属5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及兰州市司法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符合适用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服用。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产出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占绩效比重50%、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占绩效比重40%、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占绩效比重10%进行评价。 (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绩效评价工作,成立了由主管领导、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的绩效评价小组,全面负责此项绩效自评工作。我局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分别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认真

临床常用抢救药品的使用

抢救药品的使用 一、肾上腺素(1mg/ml/ 支) 1、药理作用: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支气管 粘膜充血 水肿。 2、适应症: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的抢救。 3、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面色苍白,心慌,头痛,心律失常,停药后消失,剂 量过大注 射入血管使血压骤升,反复局部注射易引起局部坏死。 4、禁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心源性哮喘,出血性休克等患者。 5、皮下或肌注 0.25- 1.0mg/次,静推 0.1mg- 0.5mg 用 0.9%氯化钠10ml 缓慢静推 二、异丙肾上腺素(1mg/ml/ 支) 1 、药理作用: 为拟肾上腺素药,对戲与超受体都有很强的作用,对a受体无作用,加 快心率。

2、适应症: 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抗休克与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尖端扭转性室速。 3、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弱无力,出汗,可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失常。禁与碱性药物合用。甲亢,洋地黄中毒,心肌炎患者禁用。舌下含服应咬碎。 4、心脏骤停: 心腔内注射 0.5-1mg/次,抗休克: 0.2 0.4mg 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 中,以 0.5-2ml/分速度静滴 三、阿托品( 0.5mg/ml/ 支) 1 、药理作用: 抗胆碱药,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加快心率,消除心脏传导阻滞,可解除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2、适应症: 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症,胃肠道,胆绞痛,散瞳,有机磷农药中毒。 3、注意事项: 心动过速,青光眼者禁用。

4、皮下或静脉注射,成人 0.3- 0.5mg/ 次,一日 0.5- 3.0mg,儿童皮下注射 0.01- 0.02mg/kg/次,每日2-3次。静脉注射用语治疗阿斯综合征,每次 0.01- 0.02mg/kg。抗心律失常成人静脉注射 0.5-1mg。解毒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肌注或静注1-2mg (严重时可加大5- 10倍),每10-20分钟重复,直至青紫消失,继续用药至病情稳定,然后给予维持剂量,有时需2-3 天。抗休克,改善循环成人一般 0.02- 0.05/kg,用50%GS静脉滴注或静注 四、洛贝林(3mg/ml/支) 1 、药理作用: 本品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适应症: 用于新生儿窒息,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呼吸衰竭。 3 、注意事项: 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特大剂量可引起惊厥,呼吸麻痹,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心悸。

常用的戒毒方法

常用的戒毒方法 常见的戒毒方法有三种:自然戒断法、药物戒断法和非药物戒断法。下面一一介绍之。自然戒断法 自然戒断法,又称冷火鸡法或干戒法。是指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仅提供饮食与一般性照顾,使其戒断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目的一种戒毒方法。其特点是不给药,缺点是较痛苦。 冷火鸡法,又称冻火鸡法、硬脱,就是硬性停掉毒品,让戒断症状自然发展、自然消退,仅给予一些对症处理和身体、心理支持治疗。因戒断症状出现时,吸毒者畏寒颤抖、汗毛竖起、浑身起鸡皮疙瘩,状如火鸡皮,故该戒断法有冻火鸡之称。这是一种古老的戒断的方法,戒毒者要有坚强的毅力忍受戒断症状的折磨。主张用此法的人认为,让戒毒者充分地体会毒瘾煎熬,好下决心彻底摆脱毒品。故此法是曾应用数十年的传统戒毒手段。 脱毒之所以能够采取冻火鸡法,是因为吸毒成瘾者戒断症状的高峰出现并且持续时间一般是在36-72小时,因此戒毒者只要熬过3天后,症状便会开始好转并减轻,7-10天后绝大部分戒断症状都能消退缓解,实施冻火鸡法的道理就在于此。冻火鸡法是一种原始的脱毒方法,应用由来已久。至今东南亚诸国的强制戒毒系统中,仍普遍推行该法。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宗教团体对吸毒者进行戒毒,主要就是采用冻火鸡法,途中辅以祈祷、心理暗示、身体支持等。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吸毒时间不长、吸毒量不大、毒瘾不重、有坚强毅力的戒毒者来讲是可以应用的,但对那些毒瘾深重、年老体弱、有严重并发症以及严重多药滥用的吸毒者来讲,该法并不适用,他们可能难以熬过戒断反应期,并且会不堪承受犯瘾的折磨而发生自残、自伤行为,有时甚至还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实施冻火鸡法要谨慎对待。 药物戒断法 药物戒断法,又称药物脱毒治疗。是指给吸毒者服用戒断药物,以替代、递减的方法,减缓、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的痛苦,逐渐达到脱毒的戒毒的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药物脱毒。 常见的药物脱毒方法有: 递减法:采用逐日减少用药量,直到最后撤药。 替代法:选用依赖性低、作用时间长的镇痛药物来替代戒毒者所需的毒品量,逐日减少并限制用量直到脱毒。 亚冬眠疗法:在戒断症状发作期间,给戒毒者服用一定量的安眠药,使戒毒者昏睡过程中安全度过戒断症状反应高峰期。此疗法有一定危险性,要慎用。 中医疗法:以中药调剂为主,提高戒毒者免疫力,增强体质质量,进行辅助脱毒治疗。 中西医结合法:在脱毒过程中服用中药,当戒断症状高峰出现时,配合服用西药控制症状发作行脱毒。 在选择戒毒药物时,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药物是否经过国家医药部门的审批。 疗效是否确实。 自身是否容易成瘾。 副作用是否严重 服用是否方便。 价格是否昂贵。 非药物戒断法 非药物戒断法。是指用针灸、理疗仪等,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反应的一种戒毒方法。其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基本要求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机构要求 (一)选址。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按照交通便利、就医方便的原则,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所选地址应当远离政府机关、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二)人员。申请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机构规模和实际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至少8名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并保证工作时间内至少4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岗。 1. 负责人。负责人必须是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医疗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管理经验和工作能力,主要负责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 2. 医师。至少2名符合《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医师应当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主要负责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及心理咨询、心理康复等服务,开展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和禁毒知识宣传等工作。 3. 护士。至少4名符合《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护士,主要负责协助医师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按要求开展检测及数据录入等工作。

4. 药品管理人员。至少2名符合《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药品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药品管理,并协助医师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等工作。 5. 安保人员。至少1名具有资质的安保人员,主要负责维护正常工作秩序、保障药品安全等工作。 (三)管理制度。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 1. 行政管理制度。对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的人员组成及管理作出明确规定与说明。 2. 医疗管理制度。对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入组标准、申请程序、治疗方案和实验室检测等作出明确规定。 3. 治安管理制度。对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工作秩序维持及安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4. 麻醉品管理和使用制度。对戒毒药物维持治疗药品的管理与使用作出明确规定。 5. 省级卫健行政部门认为应当建立的其他制度。 二、申请要求 拟申请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申请表、周围环境及公共设施分布图、拟用房屋内部平面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复印件)等材料。 三、开诊要求

常用急救药品分类

常用急救药物的分类 ?中枢兴奋药降压药 ?镇静、安定药平喘药 ?镇痛药利尿脱水药 ?抗休克药止血药 ?改善微循环药抗凝血药 ?强心药抗过敏药 ?抗心率失常药激素 ?血管扩张药解毒药 ?水电解质平衡药 一、中枢兴奋药(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可拉明)、洛贝林(山梗菜碱) 1、尼可刹米(可拉明) ?药理: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 本品吸收好,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一次静注只能维持5~10分钟。 ?应用: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用法:静注每次0.25~0.5g(约1支)。极量一次1.25g (约3.3支),必要时可在1~2小时内连续给4~6个剂量。小儿常用量:6个月以下一次75mg(1/5支),1岁一次125mg (1/3支),4~7岁一次175mg (约 0.5支),注射液每支0.375g 。 ?注意事项:反复或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增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肌僵直等,应即时停药。 若出现惊厥,可注射苯巴比妥钠或小剂量硫喷妥钠对抗。运动员慎用。 2、.洛贝林(山梗菜碱) ?药理: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作用迅速而短暂。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 ?应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吸入麻醉剂及其它中枢抑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皮下或肌注:儿童一次1~3mg,成人一次10mg 。极量:一次20mg,一日50mg。 静脉注射:儿童一次0.3~3mg,成人一次3mg。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必要时每30分钟可重 复1次,静注须缓慢。 ?注意事项: 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二、镇静、安定药 ?苯巴比妥钠(鲁米那) ?地西泮(安定) ?氯丙嗪(冬眠灵) 三、镇痛药: ?吗啡 ?哌替啶(杜冷丁) ?曲马多 四、抗休克药 ?肾上腺素(副肾素) ?异丙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间羟胺(阿拉明) ?多巴胺(儿茶酚乙胺)

最新禁毒知识试卷及答案

禁毒知识试卷 1、根据《禁毒法》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 B、能够使人产生兴奋作用 C、能够使人形成瘾癖 2、(),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 A、海洛因 B、鸦片 C、可卡因 3、()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 A、冰毒 B、可卡因 C、海洛因 4、(),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 A、可卡因 B、冰毒 C、海洛因 5、()俗名“可可精”,是从古柯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最主要的生物碱,属中枢神经兴奋剂,呈白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兴奋作用强。 A、海洛因 B、可卡因

C、大麻 6、麻古呈片剂状,其主要颜色不包括()。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7、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依赖性 B 、耐药性 C 、危害性 8、冰毒的主要吸食方式是()。 A、烫吸 B、鼻吸 C、注射 9、国际禁毒日是()。 A、5月20日 B、5月26日 C、6月26日 10、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毒源”的是()。 A、“金三角” B、“银三角” C、“黑三角” 11、金新月”地区,位于西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地区 A、以色列 B、伊朗 C、塔吉克斯坦 12、“金三角”是指泰国、缅甸、()。 A、老挝 B、越南 C、柬埔寨

13、国务院设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禁毒部 B、公安部 C、国家禁毒委员会 14、禁毒是()的共同责任。 A、党和政府 B、全社会 C、公检法机关 15、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并举的方针。 A、禁吸 B、禁买 C、禁运 16、《禁毒法》规定,( )、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17、()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1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 A、合成毒品 B、人工毒品 C、化学毒品 19、下列属于天然毒品的是()。 A、海洛因 B、冰毒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管理办法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减少因滥用阿片类物质造成的艾滋病等疾病传播和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戒毒成效,规范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戒毒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以下简称维持治疗),是指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选用适宜的药品对阿片类物质成瘾者进行长期维持治疗,以减轻他们对阿片类物质的依赖,促进身体康复的戒毒医疗活动。 本办法所称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以下简称维持治疗机构),是指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维持治疗工作是防治艾滋病与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维持治疗工作应当纳入各级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与禁毒工作规划,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对在维持治疗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协调、监测评估与监督管理全国的维持治疗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和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上报的维持治疗工作计划,确定各省(区、市)工作任务。 第六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制订本辖区的维持治疗工作规划,开展组织协调、监测评估等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维持治疗工作的审批,组织维持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培训,并对维持治疗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与技术指导。 省级公安机关负责本辖区治疗人员信息的备案登记工作。 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维持治疗药品配制单位的审核和确定,维持治疗药品配制、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治疗人员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

常用急救药品十四种

常用急救药品十四种 要求: 达到四知:知药名,知剂量与用法,知作用用途,知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一、尼可刹米Nikethamide(可拉明) 作用与用途: 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注射液:每支0.37(1.5ml); 每支0.375(2ml); 每支0.25(1ml); 用法与用量: 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成人剂量:0.25-0.5g/次,极量:1.25g/次。 儿童剂量:6个月75mg/次,1岁125mg/次,4-7岁175mg/次。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少见。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 二、洛贝林Lobeline(山梗菜碱) 作用与用途: 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吸入麻醉剂及其它中枢制药的中毒,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制剂: 注射剂:每支3mg(1ml),5mg(1ml),10mg(1ml)。

用法与用量:皮下注射或肌注:成人剂量:3-10mg/次,极量:20mg/次,50mg/日。 儿童剂量:1-3mg/次。 静注: 成人剂量:3mg/次,极量:6mg/次,20mg/日。 儿童剂量:0.3-3mg/次,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1次。 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静注需缓慢。 三、地塞米松(Dexemethosoni) 作用与用途: 具有抗炎及控制皮肤过敏的作用,用于各种急性严重细菌感染,严重的过敏性疾病,胶原性疾病、风湿病、肾病综合症、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各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等。 制剂: 片剂:0.75mg. 注射液:2mg,5mg。 用法与用途: 口服:每日0.75-6mg,分2-4次服用。 肌注:一次8-16mg。 静滴:一次2-20mg。 注意事项: 1、较大量服用易引起糖尿及类柯兴氏综合症。

戒毒药品

戒毒药品-中枢神经兴奋药和麻醉镇痛药 中枢神经兴奋药 尼可刹米Nikethamide(可拉明,二乙烟酰胺)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放置冷处即成结晶;有轻微的特臭,苦味;有引湿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任意混合。 [药理及应用]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一次静注作用维持5~10分钟。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对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效力较戊四氮好,对吸入麻醉药中毒次之,对巴比妥类药中毒的解救不如印防已毒及戊四氮。 口服、注射吸收好。 [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肌内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极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1.25g。 [注意]不良反应少见。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 洛贝林Lobeline(山梗菜碱,祛痰菜碱) 本品是从产于北美洲的山梗菜科植物山梗菜中提出的一种生物碱。 [性状]常用的混旋盐酸洛贝林为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苦;呈弱酸性反应。在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水中溶解。 [药理及应用]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吸人麻醉剂及其它中枢抑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常用量:皮下注射或肌注,成人1次3~10mg。(极量:1次20mg,1日50mg);静注,成人1次3mg,极量1日20mg;静注须缓慢。 [注意]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临床常见急救药品分类

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查对制度 1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要反复核对。4摆药注意四不用 不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的药物; 不用变色、浑浊、有沉淀的药物; 不用可疑药物; 不用内服、外用、剧毒药物的标签与药品混淆的药物。 支)1mg/1ml/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又称副肾素、副肾碱用法:1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2适应症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3不良反应心悸、烦躁、焦虑、震颤、出汗和皮肤苍白,剂量过大、静注速度过快或

注射误入血管,可引起血压骤升,诱发脑溢血和心律失常。必须密切注意血压、心率与心律变 化,多次应用时还须测血糖变化。去甲肾上腺素(2mg/1ml/支) :1用法口服、静脉注射 2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不良反应3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个别病人应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以下反应如持续出现应注意:焦虑不安、眩晕、头痛、皮肤苍白、心悸、失 眠等。盐酸异丙肾上腺素(1mg/1ml/支) 1药品性状:无色的澄明液体。用法:静脉注射 2适应症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不良反应3 口咽发干、心悸不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面潮红、恶心、心率增速、震颤、多汗、 乏力等。支)20mg/2ml/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适应症1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 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注意事项2 只能静脉给药,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注或静滴,以防药液外溢,及产生组织坏死。硫酸阿托品(1ml/支) 1用法: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2临床应用 解除平滑肌痉挛 制止腺体分泌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抗休克 3不良反应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皮肤潮红等。剂量越大,中枢中毒症状越严重,如极度视力模糊,运动失调,幻觉、昏迷 等。5-10mg可致中毒,80-130mg可致死亡;硫酸阿托品(1ml/支)阿托品化: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如无效,可阿托品在用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开始使用阿托品2-4mg分钟肌注2mg,直至M胆碱受体兴奋症状消失或出现阿托品轻度中毒症状即为阿托品化。每隔5-10支)地塞米松(5mg/1ml/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如严重的休克、过敏、脑水肿等。 2用法:静脉注射注意事项3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慎用,必需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 渐减量。运动员慎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2ml/支)又称为西地兰用法:1静脉注射 2适应症主要用于心力衰竭。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 3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血压、心率及心律;心电图;心功能监测;电解质尤其钾、钙、镁;氨茶碱注射液(2ml/支) 1适应症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 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 2用法: 静脉注射不良反应3.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胃部不适、呕吐、食欲减退,也可见头痛、烦躁、易激动。尼可刹米注射液(支)又称为可拉明 1适应症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用法:静脉注射 2不良反应有出汗、恶心、呕吐、咳嗽、皮肤潮红、皮疹等。剂量过大时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震颤、肌肉僵硬或抽搐、心律不齐、高热。严重者可致癫痫样惊 厥,随之出现昏迷。支)盐酸洛贝林注射液(3mg/1ml/又称山梗菜碱。 1用法:静脉注射 2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不良反应3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 4药物过量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呋噻米注射液(20mg/2ml/支)又称速尿用法:1静脉注射 2适应症水肿性疾病;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肺水肿有必要快速利尿时;联合应用于脑严重的高钙血症,与补水联合应用。 3注意事项无尿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因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急性心肌梗死,过度利尿可促发休克;支)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 1适应症本品为局麻药及

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强制隔离戒毒所使用美沙酮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问题的通知

公安部卫生部 关于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使用美沙酮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 问题的通知 公通字[2009]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卫生局: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承担着收戒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的任务,在对戒毒人员的脱毒治疗中,需使用美沙酮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为规范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采购、使用和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相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取得印鉴卡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有专门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 (二)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三)有保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储存的设施和管理制度。 二、工作程序 尚未取得印鉴卡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经公安机关审核后,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印鉴卡,按照申请条件提供相应的材料。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查符合条件后,应当发给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印鉴卡。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取得印鉴卡后,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从非法渠道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购买非戒毒治疗用途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购买、使用、管理戒毒药品,应当接受所属地区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所属强制隔离戒毒所购买、使用和管理戒毒药品进行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未能完成整改的,要依照相关规定对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工作要求 对目前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执业医师尚没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省级公安机关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共同对公安机关强制

19种常用急救药品说明

19种常用急救药品 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的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mg__1mg;极量:皮下注射:1次/1mg(1支) 2、异丙肾上腺素 3、去甲肾上腺素 4、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 适应症:强心药,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一次0.4-0.8mg,用萄葡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全效量1-1.6mg,于24h内分次注射。 5、毒K(毒毛花苷K) 6、葡萄糖酸钙注射 适应症:治疗钙缺乏,急性血钙过低,碱中毒及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手足搐弱症;过敏性疾患。 用法用量: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l 7、利多卡因 适应症: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 用法用量:注射给药时一次量不超过45mg1kg或每7mg1kg。 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适应症:各种内脏绞痛,如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症状 用法用量: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每次0.3-0.5mg,一日0.5-3mg剂

量:一次2mg。儿童皮下注射:每次0.01-0.02mg/kg,每日2-3次 9、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适应症: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等。 用法用量:成人用量:肌肉或皮下注射;一次2-10mg(1/5支—1支,以间羟胺计)静脉注射见说明书。 10、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适应症: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以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室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3mg , 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小儿一次0.3—3mg。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使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10mg.剂量:一次20mg一日50mg, 小儿一次1—3mg. 11、可拉明 12、呋塞米注射液(速尿) 适应症: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用于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如巴比妥药中毒。 用法用量:静注:20—40mg 13、盐酸异丙嗪注射液(非那根) 适应症:皮肤粘膜的过敏,晕动病,还可用于预治放射病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成人一次25mg—50mg(0.5—1支),必要时2h重复,小儿按体重每次0.125—0.5mg/kg, 每4—6h一次。 14、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适应症: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局令第11号)【废止】 (说明: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局令第8号废止)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于1999年4月12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本办法自1999年8月1日起执行。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戒毒药品的管理,保证戒毒药品质量,对毒品滥用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戒毒药品系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第三条国家严格管理戒毒药品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使用。 第四条国家鼓励发展传统医药,发挥其在戒毒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第五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戒毒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戒毒药品的研制、临床研究和审批 第六条凡研制戒毒药品,应填写《戒毒药品研制立项申请表》(附件一)连同有关资料(附件二)送经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审同意,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研制工作。 第七条戒毒药品新药按《新药审批办法》的分类原则分五类: (一)首创的或国外已有戒毒研究报道尚未获得主管当局批准上市的戒毒有效单体和复方制剂的有效单体。 (二)已在国外获准上市,但尚未载入国外药典且未进口的戒毒药品和戒毒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部位。 (三)不含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复方制剂。 (四)已收入国外药典或批准进口的戒毒药品,及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戒毒药品。 (五)已上市药品增加戒毒适应症。 戒毒药品新药申报的技术资料参照新药申报资料的要求执行。 第八条戒毒药品在进行临床实验或者验证前,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送技术资料及样品,经初审同意后,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指定的戒毒机构进行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分Ⅳ期进行(附件三)。 第九条戒毒药品临床试验或验证工作按《抗阿片类戒断症状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执行。戒毒药品在III期临床研究结束后,经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审同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发给新药证书及批准文号。 第十条第一、二类戒毒新药经批准后为试生产,试生产期为二年,第三、四、五类戒毒新药经批准后为正式生产。 第十一条戒毒药品的国家标准,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审定,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颁布。 第十二条戒毒新药保护制度按《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执行。

我院戒毒中心管理制度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自愿戒毒者住院管理制度 我院戒毒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为主动要求脱毒治疗的药物依赖者提供自愿戒毒治疗的场所,主要由医务人员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医疗措施下,进行药物的、心理的治疗和法制教育,帮助脱毒者摆脱痛苦的戒断症状,再经过康复阶段回归社会. 一﹑入院前与自愿戒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签订自愿戒毒协议.就戒毒方法、戒毒期限、戒毒人员个人信息保密、戒毒人员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可以终止戒毒治疗的情形等作出约定,并载明戒毒治疗的适应症、戒毒疗效、戒毒治疗风险。在戒毒期间应遵守病房管理制度,接受封闭式管理;遵医嘱服药,不私自服药,不藏药;住院期间随时允许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严禁携带、私藏毒品,对检查发现的毒品、吸毒用具以及其他违禁品等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戒毒期间不准探视接见,不准对外打电话及接电话,杜绝外来毒品的进入。 二﹑入院前的安全检查。检查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仔细检查自愿戒毒者随身携带的物品,严把入院关,防止毒品的夹带。自愿戒毒者所带现金及贵重物品全部由工作人员代为保管,建立现金使用帐本,不允许相互转帐,杜绝自愿戒毒者之间的毒品交易。 三﹑严格病区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病区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定期对病区的环境、物品及病员进行安全检查,对病房内出现的可疑现象,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作出“五不”规定,即不准私自打电话、不准外

出、不准进入工作区、不准串病房、不准探视(特殊情况下直系亲属与戒毒者会晤,应有医务人员在场监督,以及不准携带现钱、贵重物品以及食品和日用品等一系列规定)。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务人员应当依法保护自愿戒毒人员的隐私,不得歧视自愿戒毒人员,应该以诚恳、宽容、克制的态度关心他们,不冷淡、不歧视,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从思想情感上接纳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人性化浓厚的戒毒环境。 五﹑入院后对自愿戒毒人员进行各项常规化验检查及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检测,开展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咨询教育。严格病区查房制度,建立医生、护士分次﹑分级查房制度,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识别戒断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认真记录, 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治等多种符合戒毒治疗规范的治疗措施。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身体的不适, 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传授给他们有关吸毒危害健康的知识和成功脱毒的事例与成功经验,帮助吸毒者树立起戒除毒品的信心。 六﹑戒毒者住院戒毒期间原则上要求陪护, 陪护人员必须为其近亲属,并且应是非药物滥用者。严禁借陪护之机向患者本人或其他药物滥用者提供任何药品或毒品,如经发现,医院有权交由公安机关处理。未经医院许可,不得随意更换陪护人员。陪护期间,陪护人员在患者本人房间进行陪护,不得互串病房。陪护人员应照顾好患者生活,积极协助医务人员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戒毒信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