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基础练习题(理论与政策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基础练习题(理论与政策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基础练习题(理论与政策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基础练习题(理论与政策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后基础练习题(理论部分)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美国采取的是()体系。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对外贸易 D.国际贸易

2、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表明。

A.对外贸易 B.贸易顺差 C.有形贸易 D.贸易差额

3、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4、下列不属于专门进口的渠道是()

A.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及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D.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从海关保税仓库中提出的货物以及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

5、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出口贸易

6、转口贸易又称()

A.间接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D.对外贸易

7、一国的()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进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

8、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

9、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

A.第二次世界大中战后 B.15世纪末16世纪初

C.原始社会后期 D.18~19世纪产业革命后

10、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贸易往来 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D.国际商品

11、在世界贸易中,()国家是世界贸易的主体,是各国主要市场。

A.发达资本主义 B.发展中 C.不发达资本主义 D.转型

12、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 B.外国贸易 C.商业贸易D.海外贸易

13、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

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14、下面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是()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进出口总额

D.货物贸易额

15、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称为()

A.总贸易体系B.专门贸易体系C.转口贸易体系 D.对外贸易体系

16、贸易顺差是指()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17、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

D.服务贸易

18、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A.10%

B.11%

C.12%

D.9%

19、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

B.国境

C.货物进出口

D.服务进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可列为专门出口的货物是()。

A.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B.国产品出口

C.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D.从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

2、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

A.直接贸易 B.转口贸易 C.间接贸易D.有形贸易

3、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

A.良好的商业信誉 B.剩余产品 C.国家的产生

D.专业与理论知识 E.完备的组织结构4、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沿岸。

A.威尼斯 B.地中海 C.北海 D.米兰 E.罗马

5、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是()。

A.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 B.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

C.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 D.国际贸易体系

6、按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下列货物中属于初级产品的有()。

A.润滑油 B.运输设备 C.动植物油脂 D.未列名化学品

7、按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下列货物中属于制成品的有()。

A.饮料 B.杂项制品 C.油脂 D.未列名化学品

8、下列国家中采用总贸易体系的国家有()。

A.中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E.美国

9、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必然性是()。

A.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B.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C.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要求

D.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E.参加国际分工的需求

10、以下可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供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D.本国化货物出口

E.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转出出口的货物

三、判断题

1、输入本国的货物未经加工制造再输入时,称为复出口。()

2、世界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3、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都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4、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者是净出口。()

5、货物的生产国与货物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称为转口贸易。()

6、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7、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

8、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9、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称为对外贸易系数。()

10、转口贸易可以直接运送,真接贸易可以间接运送。()

四、计算题

1、如果以1995年为基期(即1995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1996年和1997年美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05和99.02,同期出口额分别为6250.74亿美元和6886.97亿美元,请通过计算贸易量判断出美国1997年相对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2、已知以1980年为基准年,某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而2000年的出口价格上升了18%,进口价格下跌了6%,请计算该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 D.俄林

2、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分工建立在( )成本之上?

A. 绝对成本,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绝对成本

C. 比较成本,绝对成本

D. 比较成本,比较成本

3、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贸易政策

C.贸易自由化

D.超保护主义政策

4、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格鲁贝尔

5、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域际与国际贸易》

D.《投入—产出经济学》

6、“货币产业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观点是()。

A.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B.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

C.重商主义的观点

D.幼稚工业的观点

7、H-O理论认为,进行贸易的结果是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的差别将()。

A.扩大

B.不变

C.消失

D.扩大、不变或消失

8、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D.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9、美国生产电脑需8个劳动日,生产汽车需9个劳动日,日本生产电脑和汽车分别需要12个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美国宜生产和出口电脑

B.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汽车

C.日本宜生产和出口电脑

D.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汽车和电脑

10、“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于()。

A.比较成本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论

D.产业内贸易说

11、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A.货币价值论

B.贸易平衡论

C.财富价值论

D.货币平衡论

12、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A.产业内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13、在需求偏好相似说中,影响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人均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一国富裕程度

D.人们的偏好

1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是()。

A.海默

B.弗农

C.亚当·斯密

D.弗里德曼

15、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 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

B. 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

C. 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 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16、保护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A.保护农业

B.保护金银

C.奖出限入

D.鼓励出口

17、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李斯特

B.托马司·孟

C.凯恩斯

D.亚当·斯密

18、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对外贸易政策为()。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管理贸易政策

19、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前后,出现了()。

A.保护贸易政策

B.超保护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管理贸易政策

20、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利益的经济思想和和政策体系为()。

A.重商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幼稚工业论

D.贸易保护主义

21、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出现了()。

A.新贸易保护主义

B.贸易保护政策

C.贸易自由化

D.管理贸易政策

22、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贸易中出现了()。

A.新贸易保护主义

B.保护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贸易自由化

24、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协调管理贸易

D.超贸易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B.扩大本国的产品的出口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D.积累资本或资金

E.维护本国的对外政治关系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

A.保护的对象是衰落的垄断工业

B.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C.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D.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

E.受到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3、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构成包括()

A.对外贸易总政策

B.进出口商品政策

C.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D.自由贸易政策

E.保护贸易政策

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政策类型有()

A.进口替代政策

B.出口替代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横向联合政策

E.管理贸易政策5、各国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般方式是()

A.通关海关对进出口贸易管理

B.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

C.国家政府出面参加各种国际机构与组织

D.国家政府进行国际贸易关税方面的协调干作

E.国家设立非关税壁垒

三、判断题

1、重商主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他对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认识基础上。()

3、重商主义是倡导国家干预国际贸易的。()

4、比较成本论否定了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思想。()

1、两国在以两种商品进行贸易时,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有两国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2、一国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它就越能从交换中获利。()

3、一国对某种商品的供给能力越强,它就越能从交换中获利。()

4、要素禀赋理论否定了亚当·斯密的劳动生产率差异。()

5、国际贸易能够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

6、里昂惕夫之迷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否定。()

四、简答题

1、甲乙两国同时生产汽车和机床,甲国比乙国生产汽车成本低1/3,生产机床成本低2/5,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其他条件一样时,甲国应专门生产什么?

2、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5,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3。

⑴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

⑵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⑶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6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比尔盖茨先生无论在编写软件还是打字速度上都强于他的秘书。比尔盖茨先生编写软件的速度是秘书的N倍,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2倍。由于盖茨在编程和打字上都强于其秘书,他是否应该自己来完成全部的工作,以节省下每天付给秘书的20美元的薪水(据说盖茨如果掉了100美元,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弯腰的5秒钟会使他丧失1万美元)。试用学过的贸易理论来解释盖茨先生是否要自己做编写软件和打字的全部工作?

第四章国际贸易措施

第五章公平贸易救济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1、关税是一种()。

A、间接税

B、直接税

C、进口税是直接税,出口税是间接税 D以上都不是

2、西方国家征收进口附加税,是一种()。

A、经常性的措施

B、临时性的措施

C、一年一次性的措施

D、以上都不是

3、日本对手表(每只价格6000日元以下)征税15%。再加征150日元/只。这是()。

A、从价税

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4、下列不属于洛美协定参与地区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加勒比地区

D、太平洋地区

5、正常关税是指()。

A、普通税

B、最惠国税

C、普惠税

D、差价税

6、某进口大国征收关税会导致税负()。

A、只向前转

B、只向后转

C、同时前转和后转

D、既不前转也不后转

7、关税壁垒是指()。

A、高额进口税

B、高额出口税

C、高额通过税

D、附加税

8、假定:某国规定1996年从中国进口纺织品不得超过2万立方米,这是()。

A、全球配额

B、关税配额

C、国别配额

D、以上都不是

9、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

A、绝对配额

B、关税配额

C、自主配额

D、协议配额

10、某国决定2000年进口纺织品2万立方米,对不超过2万立方米的按原定关税率征税,对超过部分加征100%的关税。这属于()。

A、全球性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性关税配额

D、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11、许可证制度是一种()。

A、关税壁垒措施

B、鼓励出口措施

C、鼓励进口措施

D、管制进出口的措施

12、以占领垄断和掠夺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商品倾销方式是()。

A、偶然性倾销

B、间歇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社会性倾销

13、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收益为主的经济特区是()。

A、自由贸易区

B、出口加工区

C、自由边境区

D、过境区

14、在下列()种情况下,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

A、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5C%

C、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7%

D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0%

15、倾销是出口商()。

A、低价出口

B、低于进口国价格出口

C、低于出口国价格出口

D、低于其他国家价格出口

16、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没有具体限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对财政关税描述正确的是()。

A、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

B、税率越高,收入越多

C、征税货物必须是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

D、征税的货物在国内有大量消费

E、是目前主要的税种

2、按GATT对反贴补税的规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抵消进口商品所接受的奖金或补贴

B、只有当该进口商品对国内同行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时,才征收反贴补税

C、征收税额应大于接受贴补的数额

D、内销转出口时的退、免税,不成为征收贴补税的理由

E、可同时对一产品既征收反倾销税又征收反贴补税

3、进口附加税主要有()。

A、反贴补税

B、反倾销税

C、差价税

D、特惠税

E、过境税

4、在GSP中,给惠国保护本国某些产品的生产,销售的措施一般包括()。

A、免责条款

B、“灰色区域”贸易措施

C、预定限额

D、竞争需要标准

E、毕业条款

5、海关在进行海关估价时,可采用的价格基础有()。

A、到岸价

B、离岸价

C、成交价格

D、估算价格

E、同类商品价格

6、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

A、进口配额

B、“自动”出口配额

C、禁止进口

D、进口许可证

E、外汇管制

7、下列有关“自动”出口配额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直接限制出口的措施

B、是一种直接限制进口的措施

C、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D、其限制数量管理方法往往通过签定“自限协定”来规定

E、是出口国主动采取的一种措施

8、关税配额按商品的进口来源分,可分为()。

A、全球性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性关税配额

D、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E、协议配额

9、对非关税贸易壁垒,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B、比关税措施更具灵活性

C、对进口的限制是绝对的

D、比关税措施更具歧视性

E、主要通过一国的立法程序设立

10、外汇倾销可以()。

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B、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C、鼓励进出口

D、限制进出口

E、对进出口没有作用

11、鼓励出口的措施有()。

A、出口信贷

B、商品倾销

C、外汇倾销

D、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E、出口补贴12、政府对出口商品给予的间接补贴主要有()。

A、退还或减免进口商品所交纳的国内税

B、暂时免税进口

C、退还进口税

D、免征出口税

E、免征制成品进口税

13、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有()。

A、自由贸界区

B、保税区

C、出口加工区

D、多种经营的经济特区

E、自由边境区

14、生产厂商能够实施倾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B、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C、出口国与进口国必须很好地分隔

D、出口国与进口国要有紧密往来的经贸关系

E、出口厂商在国内面临的需求弹性较国外的小

三、判断题

1、由于世界各国经贸联系的日益密切,各国普遍采用协定税则。()

2、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复式税则。()

3、海关在进行海关估价时,采用到岸价(CIF)作为估价基础。()

4、财政关税的税率一般较高。()

5、一国征收出口税的目的是限制该国商品的出口流量。()

6、出口价格低于世界平均销售价格的出口活动,称为倾销。()

7、《洛美协定》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承诺的单方面特惠税。()

8、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享受普遍优惠制。()

9、征收关税会导致一国社会经济利益的净损失。()

10、有效保护强调的是对某种商品的价格保护。()

11、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是属于国内法范畴。()

12、复汇率制度是一种数量性的外汇管制。()

13、在外汇管制的类型中,成本性外汇管制最为严格。()

14、有定额进口许可证比无定额进口许可证限制作用更大。()

15、“自动”出口配额制是一种限制出口的手段。()16、买方信贷即约束性贷款。()

17、实行外汇倾销,就可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

18、一国货币贬值,一般可起到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

19、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担保对象一般是出口厂商。()

20、倾销策略必须有政府的支持才能起到预定效果。()

21、外国商品在自由边境区内加工后主要是用于出口。()

22、出口管制制度有利于缩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第六章 GATT与WTO

一、单项选择题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创始缔约方()。

A、22个

B、23个

C、24个

D、30个

2、战后初期提出建立国际贸易组织构想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3、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

A、总理事会

B、专门委员会

C、部长会议

D、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

4、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正式成立的日期为()。

A、1994年4月

B、1993年11月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12月31日

二、多项选择题

1、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的特点是()。

A、单边的

B、多边的

C、无条件

D、有条件的

2、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A、贸易自由化原则

B、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稳定性原则

E、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3、贸易自由化原则得以实现,是通过()。

A、关税减让原则

B、互惠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取消关税壁垒原则

E、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三、判断题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临时性协定。()

2、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地位,是国际法主体。()

3、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可以有选择地签署参加所达成的协定。()

4、世界贸易组织每4年对其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进行审议。()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精)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 1. 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神农本草经》 D. 《难经》 E. 《左传》 答案:1.E 2. 《素问 ? 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 映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 辨证论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 《灵枢 ? 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3.B 4. 《素问 ? 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 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 五脏 B. 六腑

C. 经络 D. 命门 E. 脑 答案:6.A 7. 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 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 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 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 病种 B. 病名 C. 症状 D. 体征 E. 证候 答案:8.E 9. 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 同病异治 B. 异病同治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 孙立山 陈希有主编 第4章习题答案详解

教材习题4答案部分(p126) 答案4.1 解:将和改写为余弦函数的标准形式,即 2 3 4c o s (190)A 4c o s (190180)A 4c o s (10)A 5s i n (10)A 5c o s (1090)A 5c o s (80)A i t t t i t t t ωωωωωω =-+?=+?-?=+?=+?=+?-?=-? 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为 123100270.7V , 1.414A 22 452.828A , 3.54A 22 U I I I ======== 初相位 1 2 3 10,100,10,80u i i i ψψψψ====- 相位差 1 1 1010090u i ?ψψ=-=-=- 1 1 u i u i 与正交,滞后于; 2 2 10100u i ?ψψ=-=?-?= u 与同相; 3 3 10(80)90u i ?ψψ=-=?--?= u 与正交,u 超前于 答案4.2 ()()()(). 2222a 10c o s (10)V -8 b 610a r c t g 10233.1V ,102c o s (233.1)V -6 -20.8c 0.220.8a r c t g 20.889.4A ,20.8c o s (89.4)A 0.2 d 30180A ,302c o s (180)A m u t U u t I i t I i t ωωωω= -?=+∠=∠?=+?=+∠=∠-?=-?=∠?=+? 答案6.3 解:(a)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线性性质得: 1 122 1,U I n U I n ==- (b)磁通相量通常用最大值表示,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微分性质得: m j m U N ω=Φ (c) 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线性性质与微分性质得: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叫做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1)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2)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 3. 证、病、症: (1)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2)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3)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4.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5. 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维持着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与发展。 6.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于全身气机、血液和津液等方面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 7.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8.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将其吸收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9.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特性; 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运动特性。 10.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11.水火既济:又称“心肾相交”根据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从而维持着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 12.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故称“肝肾同源”。 13. 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求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母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税收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包括答案) 1、依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合并、分立、终止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 2、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专用发票的稽核检查是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重要措施。(√) 4、下列选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进行调整的是(ABCD) A、公益性捐赠 B、业务招待费 C、工会经费 D、职工教育经费 5、《税收征管法》规定,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BCD) A、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进行处理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立即停止支付应付纳税人的有关款 项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6、下列税种中,纳税人与负税人通常不一致的是(ACD)A、营业税B、企业所得税C、消费税D、增值税

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下列政策方面的规定相一致的 有(AB) A、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规定 B、借款利息费用在税前的列支标准 C、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D、工资费用在税前的列支 8、现行制度规定,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本地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要求其提供担保人,或者根据所领购发票的票面限额与数量交纳(C)以下的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A、2000元B、5000元C、10000元D、20000元 9、主管税务机关因发现纳税人不按规定使用减免税款的,税务机关无权停止减免。 (×) 10、某中外合资服装企业2002年销货净额为1000万元,其应酬交际费计税的最高比例为(C)A、1‰B、3‰C、5‰D、10‰ 11、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12、按(A) 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习题答案.docx

答案 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由分流公式得: I23A 2 A 2R3 解得 R75 (b)由分压公式得: U R3V 2 V 2R3 解得 4 R 7 答案 2.2 解:电路等效如图 (b)所示。 I 2 1k 20mA+ I2 20mA U15k20k U R20k 3k_ (a)(b) 图中等效电阻 R(13)k// 5k(13) 5 k20 k 1359 由分流公式得: I 220mA R 2mA R20k 电压 U20k I 240V 再对图 (a)使用分压公式得: U 1 =3U =30V 1+3 答案 2.3 解:设 R2与 5k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R3R25k (1) R25k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U 2 R 3 0.05 (2) U 1 R 1 R 3 R eq R 1 R 3 40k (3) 由方程 (2)、 (3)解得 R 1 38k R 3 2k 再将 R 3 代入 (1)式得 R 2 10 k 3 答案 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I 1 20mA 8 8mA (12 8) I 2 20mA 6 12mA (4 6) 由节点①的 KCL 得 I I 1 I 2 8mA 12mA 4mA 答案 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 (b)。 I 2 270 I 2 140 160 I 1 U I 3 10A I 1 R 2 10A 100 U 1 200 U 3 120 R 1 (a) 图 题2.5 (b) 图中 R 1 (140 100) 240 R 2 (200 160) 120 270 160) 360 (200 120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R 2 I 1 10A 6A R 1 R 2 及 I 2 10 I 1 4A 再由图 (a)得 I 3 120 I 2 1A 360 120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A.战乱不停 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 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2.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C.试探反问 E.详问发病经过 3.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E.血脱 4.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A.动力 B.原料 C.动力和原料 D.气能化津 E.气能生精 5.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A.木→土→水→金→火→木 B.水→火→金→木→土→水 C.金→木→水→土→火→金 D.土→金→水→木→火→土 E.火→金→水→土→木→火 6.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7.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 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 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E.贮尿、排尿 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邪易伤阳气 C.寒主收引 D.寒性凝滞 E.湿性重浊 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 A.舌质紫暗 B.舌质淡红C。舌质淡白D.舌质鲜红E.舌质红绛 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胜邪负D.正气虚衰C.正邪两盛D.邪气致病E.正气未虚 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 B.虚证 C.虚转为实 D.实转为虚 E.虚实错杂 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 A.面始焦,发始堕 B.面皆焦,发始白 C.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三章

答案3.1 解:应用置换定理,将电阻R 支路用0.5A I =电流源代替,电路如图(b)所示。 I 2 对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 1212(1)0.5A 44n n I U U +Ω?-=-ΩΩ 12116V (1)3 4.5 4.5n n U U -+Ω++?= ΩΩΩ 0.5A I = 解得 11V n U = 则 12n U R I ==Ω 答案3.2 解: (a )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 (1)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a-1)(a-2) 由图(a-2)可得 '3V 1A 148348 I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182 A 483 I I Ω=-?=-Ω+Ω (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a-3) 考虑到电桥平衡, "0I =, 在由分流公式得: "113 1A A 134I =-?=-+ (3)叠加: '"1A I I I =+= '"11117/12A I I I =+=- 2 111 2.007W P I Ω=?= (b ) (1)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所示。 '2 I ' (b-1) 由图(b-1)可得, '24V 2V (2+2)U Ω?= =Ω '136A I U =-=- ''21'5A I I I =+=- (2)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

(b-2) ''22 2A=2V 22U ?= Ω?+ "'' 2311A 2 I I =?= 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 """1132A 4A I U I +== 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 "" "230I I U ++= 解得 "5A I = (3) 叠加 '"1116A 4A=10A I I I =+=--- '"5A 5A=10A I I I =+=--- 2111 100W P I Ω=?Ω= 答案3.3 解 :利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 I ,如图(b)所示。S I 为一组,其单独作用的结果I '' 与S I 成比例,即: "S I kI =,如图(c)所示。 I I s kI (a) (b) (c) + '"'S I I I I kI =+=+ (1) 将已知条件代入(1)式得 ' ' 04A 1A 2A I k I k ?=+???-=+???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2.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3.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5.“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8.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11.脾病传肾属于: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 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泻南补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 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 E.肾阳虚而心火越 (二)B型题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滋阴扶阳 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 A.阴阳的运动 B.阴阳的交感 C.阴阳的制约 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 3.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 4.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5.肝火犯肺属于: 6.肝气犯脾属于: (三)D型题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A.战乱不停 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 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2.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C.试探反问 E.详问发病经过 3.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E.血脱 4.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A.动力 B.原料 C.动力和原料 D.气能化津 E.气能生精 5.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A.木→土→水→金→火→木 B.水→火→金→木→土→水 C.金→木→水→土→火→金 D.土→金→水→木→火→土

E.火→金→水→土→木→火 6.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7.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 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 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E.贮尿、排尿 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邪易伤阳气 C.寒主收引 D.寒性凝滞 E.湿性重浊 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 A.舌质紫暗 B.舌质淡红C。舌质淡白D.舌质鲜红E.舌质红绛 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胜邪负D.正气虚衰C.正邪两盛D.邪气致病E.正气未虚 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 B.虚证 C.虚转为实 D.实转为虚 E.虚实错杂 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七章

答案7.1 解:设星形联接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对称星形联接的三相电源线电压有效值 倍,相位上超前前序相电压30?。即 AB 3030)V=538.67cos()V u t t ωω=-?+? BC 538.67cos(120)V u t ω=-? CA 538.67cos(240)V u t ω=-? 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相量图可表达如图(b)所示。 A B C N (a) AB U CA U BC U AN U BN U CN U (b) CN U -AN U -BN U 答案7.2 解:题给三个相电压虽相位彼此相差120,但幅值不同,属于非对称三相电压,须按KVL 计算线电压。设 AN 127V U = BN 127240V=(-63.5-j110)V U =∠? CN 135120V=(-67.5+j116.9)V U =∠? 则 AB AN BN BC BN CN CA CN AN (190.5j 110)V 22030V (4j226.9)V 226.989V (194.5j 116.9)V 226.9149V U U U U U U U U U =-=+=∠?=-=-=∠-?=-=-+=∠? 即线电压有效值分别为220V ,226.9V ,226.9V 。 答案7.3 设负载线电流分别为A B C i i i 、、,由KCL 可得A B C 0I I I =++。又 A B C 10A I I I ===,则A B C i i i 、、的相位彼此相差120?,符合电流对称条件,即线电流是对称的。 但相电流不一定对称。例如,若在三角形负载回路内存在环流0 I (例如,按三角形联接的三相变压器),则负载相电流不再对称,因为 CA CA 0BC BC 0A B A B ',','I I I I I I I I I +=+=+=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 及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 (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医技等专业)姓名:科室:得分: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A.木→土→水→金→火→木 B.水→火→金→木→土→水 C.金→木→水→土→火→金 D.土→金→水→木→火→土 E.火→金→水→土→木→火 2.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3.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 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 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E.贮尿、排尿 4.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A.战乱不停 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 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5.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 C.试探反问 E.详问发病经过 6.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E.血脱 7.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A.动力 B.原料 C.动力和原料 D.气能化津 E.气能生精 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邪易伤阳气 C.寒主收引 D.寒性凝滞 E.湿性重浊 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 A.舌质紫暗 B.舌质淡红C。舌质淡白 D.舌质鲜红 E.舌质红绛 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胜邪负 D.正气虚衰 C.正邪两盛 D.邪气致病 E.正气未虚 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 B.虚证 C.虚转为实 D.实转为虚 E.虚实错杂 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 A.面始焦,发始堕 B.面皆焦,发始白 C.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 D.天癸至,精气溢泻 E.发堕齿槁 13.某些疾病,常反复发作,而在未发作阶段全无症状或体征,几乎与常人无异。此属下列中何种类型: A.病已痊愈 B.原发与继发 C.卒发与徐发 D.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反复交替 E.复发与休止交替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23441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 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A.痰 B.饮 C.水 D.湿 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19.孙络是指 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1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1、依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合并、分立、终止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 2、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专用发票的稽核检查是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重要措施。(√) 4、下列选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进行调整的是(ABCD)A、公益性捐赠B、业务招待费C、工会经费D、职工教育经费 5、《税收征管法》规定,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BCD) A、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进行处理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立即停止支付应付纳税人的有关款项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6、下列税种中,纳税人与负税人通常不一致的是(ACD)A、营业税B、企业所得税C、消费税D、增值税 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下列政策方面的规定相一致的有(AB) A、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规定 B、借款利息费用在税前的列支标准 C、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D、工资费用在税前的列支 8、现行制度规定,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本地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要求其提供担保人,或者根据所领购发票的票面限额与数量交纳(C)以下的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A、2000元B、5000元C、10000元D、20000元 9、主管税务机关因发现纳税人不按规定使用减免税款的,税务机关无权停止减免。(×) 10、某中外合资服装企业2002年销货净额为1000万元,其应酬交际费计税的最高比例为(C) A、1‰ B、3‰ C、5‰ D、10‰ 11、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12、按(A) 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 13、清朝实行的“初税亩”,正式确立起了我国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 14、以下国家和地区中,选择单一税收管辖权的是(B) A、中国B、法国C、美国 D、日本 15、我国税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括(C)经济责任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16、“生产型增值税”显然是不彻底的增值税,因为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增值额”征税。(√) 17、纳税人纳税是否自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A、税制与征管是否公平B、税率的高低C、税负的轻重D、征管效率 18、下列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有(BC)A、个人所得税B、车船使用税C、资源税D、增值税 19、本国居民(公民)在汇总境内、境外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或一般财产税时,允许扣除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或一般财产收益按照本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通常所说的抵免限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不予扣除,称为(C) A、扣除法 B、全额抵免 C、普通抵免 D、免税法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 一、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代医家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 于、、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有、、、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 夕、夜。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 为。 二、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 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 说。()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 说”。 ()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 神。 () 三、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百骸 4.人气 5. 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8.异病同治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 四、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 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答案 一、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金匮要略》 4.隋巢元方 5.《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9.慧安加甚 10.辨证论治 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13.基础动力主宰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名词术词解释 1.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