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1k Ω

3k Ω

5k Ω

20k Ω

20mA

1U +-

20k Ω

20mA

(b)

+

_

2

2

I U

R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

=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

=+Ω

2620mA 12mA (46)I Ω

=?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40Ω

100Ω

200Ω

120Ω

270Ω

160Ω

U -+

1

R 10A

2

R (a)

(b)

1I 2

I 3

I 1

I 2

I 1U +

-

+

-

3

U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

32120

1A 360120

I I =?

=+

由KVL 得,

3131200100400V U U U I I =-=-=-

答案2.6

x R r r x

R 1'

12'

23'

3x

R Ω5.7Ω5.7Ω

10Ω10......x R r

x

1'

1(a-1)

22'

图2.6

解:(a )设R 和r 为1级,则图题2.6(a)为2级再加x R 。将22'-端x R 用始端11'-x R 替代,则变为4级再加x R ,如此替代下去,则变为无穷级。从始端11'-看等效电阻为x R ,从33'-端看为1-∞级,也为x R , 则图(a)等效为图(a-1)。

x

x x

rR R R r R =+

+ 解得

2(4)/2x R R R Rr =+

因为电阻为正值,所以应保留正的等效电阻, 即

2(4)/2x R R R Rr =+ (1)

(b )图(b)为无限长链形电路,所以从11'和22'向右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均为x R ,

故计算x R 的等效电路如图(b-1)所示。参照图(a-1)及式(1)得:

x

R 10Ω

7.5Ω

x

R 1

1'

(b-1)

2(4)/2x R R R Rr =+

代入数据得:

210104107.5152

x R +??==Ω

所以

15x R =Ω

答案2.7

解 (a) 电流源S I 与电阻R 串联的一端口,其对外作用,可用电流源S I 等效代替,如图(a-1);再将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等效成电流源与电阻的串联,如图(a-2);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电流相加得图最简等效电路(a-3)。

10V 5Ω

1A

1A 2A

3A

(a-1)(a-2)(a-3)

(b) 图(b)中与电压源并联的Ω5电阻不影响端口电压、电流。电路的化简过程如图(b-1)至图(b-3)所示。

5Ω10A

50V 5Ω

50V 50V

100V

(b-1)

(b-2)

(b-3)

注释:在最简等效电源中最多含两个元件:电压源与串联电阻或电流源与并联电阻。 答案2.8

解:(a)

(1)将电压源串电阻等效为电流源并电阻,如图(a-1)

6A

I

+

_4V

3A

(a-1)

(2)将两并联电流源电流相加,两2Ω电阻并联等效为1Ω电阻,2A 电流源与2Ω电阻并联等效为4V 电压源与2Ω电阻串联,如图(a-2)

I

+

_4V 2Ω

I

+

_4V 1Ω

9A

9V

(a-2)(a-3)

(3)再等效成图(a-3),由(a-3)求得

(94)V

0.5A (123)I -=

=++Ω

(b )

(1) 将电压源串电阻等效为电流源并电阻,电流源并电阻等效成电压源串电

阻,

如图(b-1);

(2)将两并联受控电流源电流相加,如图(b-2);

(3)再将电流源并电阻等效成电压源串电阻,如图(b-3);

I 76V 0.6I

I 76V 4Ω

0.1I

76V

I 0.5I

(d)

0.5I

(b-1)

(b-2)

(b-3)

对等效化简后的电路,由KVL 得

76V 0.5(45)I I -=+

76V/9.58A I =Ω=

答案2.9

解:

(a) 此电路为平衡电桥,桥30Ω电阻上的电流均为零,将其断开或短接不影响等效电阻,分别如图(a-1)和(a-2)所示。

30Ω30Ω

40Ω40Ω

R R

(a1)

-(a2)

-

30Ω30Ω

40Ω40Ω

由图(a-1)得:

(3040)

35

2

R

==Ω

或由图(a-2)得

3040

35

22

R

ΩΩ

=+=Ω

(b) 对图(b)电路,将6Ω和3Ω并联等效为2Ω,2Ω和2Ω并联等效为1Ω,4Ω和4Ω并联等效为2Ω,得图(b-1)所示等效电路:

Ω

2.0Ω

1

1

3

Ω

Ω

2

Ω

2

Ω

2

Ω

1

0.2Ω

2Ω4Ω2Ω

R

R

(b-1)(b-2)在图(b-1)中有一平衡电桥,去掉桥(1/3)Ω的电阻,再等效成图(b-2),易求得

1

0.21

111

242

R

??

?

=+Ω=Ω

?

?

++

??

答案2.10

解:此题有两种解法。

解法一:由图(a)可以看出,此图存在平衡电桥。可将图(a)化为图(b)或(c)的形式。

《陈涉世家》导学案

九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1 21《陈涉世家》导学案 初三班组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记》与司马迁;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4、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1、司马迁: 2、《史记》: 二、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读一读,记一记。 鹄.()铚.()酂.()柘.()稷.()闾.()左谪戍 ..() 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 ..()罾.()间.()笞.()陈胜王.()忿恚.()毋.()蕲.()宁.()有种乎谯.()三、文中各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四、朗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把你读不懂的文言字词和句子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订正答案。 二、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 1、分小组多种形式演练课文朗读,后小组竞赛。 2、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 .. ()语.(),皆指目 ..()陈胜。

(完整word版)的、地、得练习及答案

“的、地、得”口诀儿歌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双人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陈涉世家》导学案

《陈涉世家》导学案 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发布的《陈涉世家》导学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点 一、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二、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三、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四、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教学难点是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二、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通过背诵,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交流】 模块1 1、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2、《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3、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模块2 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并说出其含义。 阳夏(jiǎ) 嗟乎(jiē) 適(zhé)戍 当行(háng) 陈胜王(wàng) 罾(zēng) 篝火(gōu) 忿恚(huì) 笞(chī) 徇(xùn) 酂(zàn) 柘(zhè) 谯(qiáo ) 砀(dàng) 社稷(jì) 【点评质疑】 模块1 教师朗读课文后指导学生理清叙事线索 提问: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明确: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第1段介绍农民起义的领袖;第2段记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情况,第3段写起义的经过和取得的胜利。 模块2 研读第1段 1、阅读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1)“之”的三种不同用法;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四、的、地、得用法例句: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五、“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陈涉世家》导学案含答案

............... ..... 布晶.......................... 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 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3. 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陈涉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才干。 4. 分析陈涉的形象,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5. 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决心和意志。 【学习重难点】 1.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 了解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及经过。 3.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关于作者与《史记》】 1.司马迁(约前145 —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 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对历法进行改革。在 《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大事年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3.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又是《史记》中的名 篇。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课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ji a)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曾经)与人佣耕,辍(停止)耕之(动词,去,往)垄上,怅(失望)恨(叹恨)久之(音节组词,无义),曰:“苟(如果)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表修饰)应曰:“若(你)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长叹)曰:“嗟乎!燕雀安(怎么)知鸿鹄(hu)(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征发)闾(I G)左適(zh e )戍(sh u )渔阳,九百人屯(停驻)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编次)当行(h eng),为(担任)屯长。会(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估计,揣测)已失期。失期(误了期限),法(按照法律)皆斩。陈胜、吴广乃(于是,就)谋曰:“今亡(逃走,逃跑)亦死,举(发动)大计(指起义)亦死;等(同样)死,死国(为国事而死)可乎?”陈胜曰:“天下苦(苦于)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应当)立,当立者乃(是)公子扶苏。扶苏以(因为)数(shu6)(屡次)谏故(缘故),上(皇上)使(派,派遣)外将(ji eng)(带领,率领)兵。今或(有人,有的人)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爱戴)之。或以为死, 或以为(认为)亡。今诚(果真)以(把)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作为)天下唱(通“倡”,首发),宜(应当)多应者。”吴广以(认为)为(是)然(对的,正确的)。乃(于是,就)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意图),曰:“足下(指对方,古人对别人的敬称)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代词,指这件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考虑)鬼,曰:“此教我先威众(威服众人)耳。”乃(于是,就)丹(用朱砂)书(写)帛曰 “陈胜王)w eng)(动词,称王)”,置人所罾(zeng)(用网捕)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发现)鱼腹中书

二阅读理解

二、阅读理解 1、阅读三字歌 好题目明中心含内容慢慢找 中心句中心词关键段宜先找 总起句在前面总结句在后头 合段意提问题串联法是高招 答问题要周到常练习有提高 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 “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 “二找”:归纳段意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个忠实”忠实于题目、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语言规则。 3、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 精读、泛读、摘录佳句。 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 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 (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 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

(完整版)《陈涉世家》-导学案--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陈涉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才干。 4.分析陈涉的形象,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5.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决心和意志。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了解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及经过。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关于作者与《史记》】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 年),西汉著名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 10 岁“诵古文”,20 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公元前 91 年完成《史记》创作。 2.《史记》是我国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 年的历史。全书共130 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 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 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 篇,表(大事年表)10 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 篇。 3.鲁迅称《史记》为“”。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又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课文】带点注释,不带点注音。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亦死;等( )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阅读理解方法归纳

阅读理解方法 一、阅读顺序 1、找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理顺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①以人为线;②以事为线;③以物为线;④以情为线;⑤以时间为线; ⑥以地点为线。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两条线索。 4、品情感。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几方面:①文中的警句; 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二、考点及答题指导: 1、表达方式 记叙的作用:交代事件,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议论的作用:表明观点,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抒情的作用:表达情感,升华感情 记叙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真实感人,增强亲切感。 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更具感染力和亲切感。(或: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充沛。) 2、描写及其作用: ⑴人物描写的方法有:①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 ②正面(直接)描写、侧面烘托(间接)。 人物描写作用: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心情(心理、性格)等。 ⑵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环境;②渲染了……的气氛(氛围)③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等;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⑤深化作品的……主题;⑥暗示社会环境的……; 3、议论的作用:抒发作者……情感,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4、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⑴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感情。 ⑵拟人:将……当作人来写,把……写活了,生动形象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 ⑶排比:强调了……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4)夸张: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5)叠词、短句: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陈涉世家》-导学案--含答案

....................... ......... 布晶 .......................................... 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陈涉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才干。 4.分析陈涉的形象,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5.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决心和意志。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2.了解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及经过。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关于作者与《史记》】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_______________ 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 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继父 职,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记》是我国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大事年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3.鲁迅称《史记》为“____________ ”。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又是《史记》中的名 篇。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 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课文】带点注释,不带点注音。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 ) 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 ()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鸟—(一…一)知鸿鹄1(—…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 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 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 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 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 ()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 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 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

【精品】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周达标测试卷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十周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训练 1.选择恰当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zuān zuàn ①七颗钻________石升上了天空。 ②树丛中钻________出了几只小猴子。 zhèng zhēng zheng ③正________月里是新春,人们互相祝福。 ④我反正________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hē hè ⑤杂技演员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不断地喝________彩声。 ⑥小姑娘把水端给母亲喝________。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改后正确的字写下来。 ①一到晚上,路上的气车、电车都打开车灯行驶。________ ②大雾中,我发现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站满了小水珠。________ ③放学后,老师叮嘱我们:不能在马路上玩要。________ ④洗过的手绢要等凉干以后,再收拾起来。________ ⑤这是一福美丽的图画。________ ⑥少先队员要带上红领巾去上学。________ 3.找朋友,寻对手。 ①写近义词。 干涸——________ 赶紧——________ 一定——________ 突然——________ ②写反义词。 旱——________ 反——________ 清澈——________ 巨大——___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的水 ________地尖叫________地笑 ________地走 ________的钻石________地跳

5.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焦:A.着急;B.酥,脆;C.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 ①从厨房里突然传来一股难闻的刺鼻气味儿,原来锅里的饭烧焦了。________ ②麻花炸得真焦,好吃极了!________ ③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十分焦急。________ 清:A.纯净透明,跟“浊”相反;B.明白,不混乱。 ④我记得很清楚,奶奶送给我一个红色的小手帕。________ ⑤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1句子训练营。 ①小姑娘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改为“被”字句) ②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缩句) ③《七颗钻石》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改为感叹句) ④彼得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用加点词造句) 2.回忆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1)在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A.水罐变成银水罐 B.水罐变成金水罐 C.水罐装满了水 D.水罐里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①ABCD ②ACBD ③DBCA ④CABD (2)________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A.爱心B.魔法 3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________我问小男孩:“你买这些花做什么呢?” ________我拿出钱为小男孩补足了花款。 ________店里有个小男孩,挑好了一把玫瑰,正在付钱。 ________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________小男孩面露愁容,因为他发现自己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 ________小男孩快活地说:“谢谢您,先生。我妈妈会感激您的。” 三、阅读乐园

《陈涉世家》导学案一

科目: 语文 教材:九年级上册 使用班级:1、2班 制作人: 张刘锋 第1周1课时 总第1课时 制作日期: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 1 - 《陈涉世家》导学案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得分: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和停顿。 2.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一段。 【资料链接】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 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 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 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 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注音,自学5分钟后展示。 ) ) ) ) ) ) ) ) ) ) ) ) ) ) ) ) 自学指导二: 对照课文注释,自主翻译课文第一段,并解释方框内的文言词语,自学6分 钟后展示。 ⑴尝与人佣耕 ⑵辍耕之垄上 ⑶苟富贵,无相忘 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当堂训练】(总分:25分时间:15分钟) 一、填空。(17分) 1.司马迁,(朝代)著名家、家、家。被后人尊为“”。 2.本文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体史。鲁迅赞誉其为“,”。 3.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怅恨久之,曰:“,。”佣者笑而应曰:“,?”陈涉太息曰:“! !” 二、翻译句子。(6分)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2、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三、名句赏析。(★★)(2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学后反思】 组长意见: - 2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 读课文《珍贵的教科书》填空。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省略;②表示话未说完;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现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把序号填入括号。 ①“快卧倒……”应选______ ②“指导员,指导员……”应选______ ③“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应选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找珍珠 荷花妹妹有三颗晶莹的珍珠,它可喜欢啦!轻风一吹,荷叶一摆,“叮咚”一声,一颗珍珠滑下河,溅起了一朵小水花。 小河见了,掀着细细的浪花,帮着荷花妹妹找珍珠。小河没找着,便请小鱼帮忙。小鱼潜到水底找呀找,还是没找着。太阳出来了,荷花妹妹请太阳公公帮忙找,太阳公公眯着眼说:“先让我瞧瞧珍珠是啥模样!”荷花妹妹把另外两颗珍珠给太阳公公瞧瞧,奇怪,冒了一阵气儿,珍珠不见了,荷花妹妹哭了。太阳公公不知道怎么回事,觉得很对不起荷花妹妹,就让月亮帮着找。月亮笑着说“不用找,珍珠会回来的:,”天黑黑,夜凉凉。珍珠回来了,荷花妹妹笑了。荷花妹妹高兴地说__谢谢月亮__您把我的珍珠送回来了__我一定不让珍珠再丢失__月亮笑着说:“你的话不对!其实,珍珠实际上是露珠,白天太阳一晒就变成水汽,蒸发不见了;晚上,月亮出来,气温较低,水汽凝结又变成了露珠。” (1)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荷花妹妹高兴地说______谢谢月亮______您把我的珍珠送回来了______我一定不让珍珠再丢失______ (2)荷花妹妹分别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帮忙找珍珠,结果______找到了。 (3)荷花妹妹的珍珠是______。 (4)太阳找不着珍珠是因为______。 (5)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呢? 3. 读课文《全神贯注》给句子加标点。 罗丹说______啊______不______还有毛病______左肩偏了点儿______脸上______对不起______请等一等______ 4.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课外阅读题

1. 古诗词三首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单选: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A 西湖 B 东湖 春游湖 多选: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A荷叶 B 荷花 春游湖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拟人 B 比喻 忆江南诗人最想回忆的事情有哪些? A 吴酒 B 寻桂子C春竹叶D 赏月 2.阿里山的云雾文中的魔术师是指什么? A 阿里山的云雾B阿里山的千山万壑 6. 西湖的绿多选:西湖的绿文中提到的西湖景点中有哪些? A 黄龙洞 B 屏风山 C 花港观鱼 D 飞来峰E冷泉亭 7.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判断: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是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A 正确B错误 8. 迷人的夏季牧场多选迷人的夏季牧场有哪些地方很迷人?( ) A 碧绿的草原 B 雪峰C蒙古包 9. 小桥· 流水· 人家 多选周庄的桥有哪些特点? A 或大或小 B 或曲或直C或古朴或新颖 10. 傣家晨曲多选傣家晨曲中有哪些场景和画面? A鸡在啄食,牛在饮水B几只白鹤翩翩飞翔C田埂上劳动的男男女女 D 丰收的场景 11. 家乡的桥 多选家乡的桥名称有哪些?A千岁桥B如意桥C震龙桥D元宝桥E娘娘桥F骆驼桥 12 宝剑赠知音单选宝剑赠知音中季札把宝剑送给徐君时,徐君是在世还是死了? A 在世时B死后 13. 立木建信单选立木建信中商鞅奖给移木的中年人的奖金是多少? A 10两黄金 B 50两黄金 14.诚实的分量我的茶叶每包够500克份量吗? A 够 B不够 15.一张假钞一张假钞最后我怎么处理的? A 买东西了 B撕了 16第六颗钻石第六颗钻石在哪里找到的? A门边 B失业者手中 C 柜台边 17.信任果园里我们采完的果子后怎么给钱? A 自己放在箱子里 B有人在那里收钱 18. 闪光的礼物是谁送给我的崭新的名牌自行车? A59家订户B米瑟利先生C爸爸 19.一碗牛肉面小男孩点了几碗牛肉面? A一碗牛肉面一碗葱油面 B两碗牛肉面 20.还你一枝清莲单选我买小女孩的莲花给了钱吗? A 给了 B忘了带钱 21.莲花落单选耍莲花落沿家沿户地卖唱为了什么?A 是为生计所迫而沿家乞讨 B 就为表演 22. 放弃射门单选福勒把点球踢进去了? A 进了B没进 23. 刻骨铭心的一课单选我说谎了,爸爸怎么教育我的? A一直在车里说教 B步行回家,罚自己 24.我们奇妙的世界多选在我们这个奇妙的世界中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地方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宝藏?A天空 B 地球 25. 在森林里判断 1.高山教我攀登。()A 正确 B错误 2.蝴蝶教我飞翔。() A正确 B错误 3.大地耐心地教我容忍谦让。() A正确 B错误 26. 蛇与庄稼 判断村子喂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A正确 B 错误

陈涉世家导学案1

青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导学案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教者 ___________ 陈涉世家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4 学习课时: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测评(全班测试,小组评分) 阳夏人辍耕点缀掇啜泣怅恨苟富贵嗟乎鸿鹄之志闾左谪戍戊戌当行度已失期 以数谏故罾丛祠篝火陈胜王忿恚佐毋斩 鞭笞袒右攻蕲询徇殉社稷 1、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读熟课文以读准字音、句读,朗读流畅为目标。 二、新授内容 1、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谯樵 ……者……也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苟.富贵若.为佣耕 太.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试译课文(同桌结成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下列句子的含义必须掌握。)苟富贵,无相 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交流课前搜集的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及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知识。 4、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它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这部分点明陈涉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 5、翻译题中的两句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 表现了他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显示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报负。 当堂检测

(完整版)的地得练习题

“的、地、得”练习题 规律: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的”、“地”、“得”练习一 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 丰富()经验 热烈( )庆祝 巨大( )变化 积极()参加 分析()透彻 服务()周到 广泛()阅读 描写()生动 贯彻()及时 毕生()精力 观察()仔细 感动()流泪

“的”、“得”、“地”练习(二)一、填空 美丽( )景色飞快( )奔跑勤劳( )人民欢呼( )人群跑( )飞快 抬( )高高的努力( )学习认真( )思考优秀( )成绩有趣( )游戏 下( )真大 跳( )很远 难受( )流泪 积极( )举手 玩( )开心 平静( )湖面 巨大( )轮船 亮( )夺目 美( )难以形容 高高( )站立 热闹( )市场 流动( )人群 站( )笔直 累( )无精打采 激动( )欢呼起来 二、修改下面句子中用得不当的“的、地、得”。 1. 我为爷爷制作了一个漂亮得贺卡,祝他生活地愉快。()、() 2. 小兰地作文写的越来越好了。()、() “的”、“得”、“地”练习(三) 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

六年级下册试题--2019年小升初语文专题演练:课文内容理解全国通用含答案

2019年小升初语文专题演练:课文内容理解 一、选择题 1.当重读“鼹鼠先生”时,需要提出的问题是() A.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什么? B. 谁给长颈鹿大叔寄来了一个包裹? C. 长颈鹿大叔给谁寄来了一个包裹? 2.下列名言中,最能表现诺贝尔精神的是() A.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B. 有志者事竟成。 C.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3.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并迷失了回家的路。 A. 奥兹国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 4.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题西林壁() A. 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B. 书写、题写。 C. 古代指额头。 5.下选择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忙趁东风放纸鸢:不闲着。 B. 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像。 C. 碧玉妆成一树高:装扮。 6.“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这句话表明() A. 当时北京一片白色恐怖,离开北京极端困难。 B. 任务太多,工作太忙,父亲不愿丢下手头的工作。 C. 父亲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绝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7.“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我由“羞愧”到“兴奋”的心理变化是因为() A. 因为老人表扬了“我”,我得意忘形。 B.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听众。 C. 我有了自己练琴的地方。 二、填空题 8.连线题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 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 一片孤城万仞山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 二月春风似剪刀 9.“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句话中肯定的内容是________,否定的内容是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自然有很多________的指南针。________是个忠实的向导,________是盏指路灯,________也会来帮忙,________也会给你指点方向。 11.根据课文填空 ①《爱我中华》的词作者是________,这首歌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②《落花生》中父亲把苹果、石榴、桃子比喻成________,把花生比喻成________。 ③学完《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我知道了田老师是一个________的人。 ④《暮江吟》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人选取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这一段时间里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的景物有________ ,后两句写的景物有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 12.完成填空 ①秦陵兵马俑惟妙惟肖地________,生动地再现了________、战国千乘的________,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暗下决心;有的________, ________,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________,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③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________建筑物。它们________,傲对碧空。这些金字塔已经有________年了。它们是________的象征,也是古埃及________的结晶。 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是一座用音乐________,几乎一天也________音乐。 13.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答案。(填序号) (1)野兽们被吓得撒腿就跑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它们真的怕狐狸。 ②它们其实怕的是狐狸身后的老虎。 (2)从狐狸帮小熊分奶酪的事可以看出________ ①狐狸很热心。②狐狸很公平。③狐狸很狡猾。 14.按课文内容填空。 (1)《“神童”的秘诀》一课中的“神童”指的是________,它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光靠好的________,更重要的是________。 (2)《群众也在淋雨》讲述了________和人民群众一起________的感人情景。 (3)《珍贵的教科书》着重记叙了________为保护教科书而________的事迹。

《珍贵的教科书》读写练习题

《珍贵的教科书》读写练习题姓名: 一.填空。 这篇课文围绕展开故事,按顺序叙述了事情经过,事情的起因是,事情的发展是,事情的高潮是,事情的结果是。和两部分最能突出书的珍贵及人物品质,所以写得具体。 二.为课文片断加上标点符号,再完成练习。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1.用“”画出描写指导员动作的词语。 2.文中的省略号有三种用法:一.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二.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三.表示话没说完就牺牲了。请在每个省略号下面写出用法。 三.回答。 1.文章开头和教科书“珍贵”有什么联系? 2.文章结尾和题目、开头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出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写自己小伙伴的一件事。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重点地方写具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及环境的描写,表现出小伙伴的品质或性格特点。 珍贵的教科书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陈涉世家》学案(一)

22《陈涉世家》学案(一)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2.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1. 1)司马迁,字,(朝代)夏阳人,家、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全书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到 长达3000年的历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信史”。鲁迅称《史记》是“ ”。 资料链接: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列传以志人物,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 2)陈涉说过的哪几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写在下面。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陈涉世家》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阳夏.()佣.()耕苟.()富贵嗟.()乎鸿鹄.()闾.()左適.()戍.()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故将.()兵行卜.()陈胜王.()罾.()烹.()食篝.()火忿恚.()尉果笞.()广藉.()第令毋.()斩谯.()宁.()有种乎徇.()蕲.()以东被.()坚执锐社稷.() 3.我的疑惑 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注意下列词语的解释: 1)尝与人佣耕 2)辍耕之垄上 / 3)苟富贵 4)若为佣耕 5)陈涉太息 6)適戍渔阳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8)屯大泽乡 9)皆次当行 10)会天大雨 / 11)度已失期 12)法皆斩 13)今亡亦死 14)举大计亦死 15)等死 16)死国可乎 17)天下苦秦久矣 18)以数谏故 19)今或闻无罪 20)楚人怜之 2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22)为天下唱 23)念鬼 24)此教我先威众耳 2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26)置人所罾鱼腹中 27)固以怪之矣 / / 2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 29)夜篝火 30)狐鸣 31)皆指目陈胜 32)吴广素爱人 33)广故数言欲亡 34)忿恚尉 35)尉果笞广 36)藉第令毋斩 / / 3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8)从民欲也 39)葛婴将兵徇蕲以东40)比至陈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 / / 【我的收获和疑问】 【有效训练】 1.通假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②为天下唱 ③固以怪之矣④将军身被坚执锐 2.古今异义: ①会天大雨古义:今义: ②等死,死国可乎古义:今义: ③夜篝火古义:今义: ④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 ⑤今亡亦死古义:今义: ⑥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 ⑦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今义: 3.词类活用:①法皆斩②乃丹书帛曰③夜篝火 ④狐鸣呼曰⑤上使外将兵⑥功宜为王 ⑦陈胜王⑧皆指目陈胜⑨尉果笞广 ⑩置人所罾鱼腹中⑾死国可乎⑿固以怪之矣 ⒀将军身被坚执锐 1.翻译下列句子: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④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归纳本课中出现的特殊句式类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