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1

1、形与神在艺术史上的源流。

形与神的关系在美术史上一直是一个连续讨论的问题。关于传神论早在汉代就有了萌芽,其代表就是刘安《淮南子》中支出作画勿“谨毛而失貌”,而当时著名的画家王

延寿则表示作画要“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些说法和观点影响到了后来的艺术工作者,并且为之后的“以形写神”的论点打下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到了东晋时期,

绘画艺术由“自发”转向“自觉”,而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典型就是顾恺之的东晋画

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以神造形”“,传神写照”等论点,这些论点无不

显示出形神合一的理论特色,自此以后,形神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来确定。经历南北朝的青白瓷、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窑等的发展,在中国文化整

体大兴盛的前提下,艺术下的形神合一体系也到了又一个大总结的时期而代表就是唐

代的张彦远所说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这样理论的完整化更是让中国的美学“气韵”表现形式更为人们所重“,气韵”也成为一件优秀艺术品不可缺少的条件。再加上当时儒家内敛化和佛道“虚无”思想的影响“,气韵”说更是得到了文人

士子们的支持成为之后艺术品的必须要求,甚至于到了后来有“得意忘形”的说法。

这些传统的艺术要求对于陶瓷造型同样有效,甚至于其更多的保留在历代陶瓷艺术中,一直到现在“形神合一”都是陶瓷雕塑审美的基本原则。

2、陶瓷雕塑中“形神合一”表现。

陶瓷雕塑其本质是一种三位体系的雕塑艺术。所以体、形是“实”,神是“虚”.对于陶瓷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体与形,在现有的技术利用,使外部空间与雕塑

实体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合理的嵌入式的艺术,所以在一定形式上说。即精神之最高境界“始于形似,止于神似”.最后,在外部环境、雕塑实体与内在精神的三位一体的统一。而这些在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陶瓷雕塑也可看看出来,如在临潼的兵马俑中就很好地做到了三位一体,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陶俑数量和军阵的.整齐划一的气势进行了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契合,再这样契合的情况下,甚至于是它们创造了一个外部环境,用这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下雕塑实体的精致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二者以军阵为桥梁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其单个的军人精神与整体的军阵是精神融为一体,这样的一体化程度结果就是内在精神的直接显现,在显现的过程中又坚持了单个的军人精神。这样作品的神韵就越发强烈。思想性越深刻,主题越明朗,感染力也越大。

3、如何做到陶瓷雕塑造型形神合一。

让雕塑形神合一,不仅是许多陶艺家们的追求与梦想也是很多陶瓷雕塑爱好者们的一致要求,只有形神合一,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艺术欣赏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形神合一,必须找出一个可操作的办法。达到“形具而神生”的地步。但这些情况必须也要建立在造型美观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有一个好的精神载体,只有这样的精神载体才能体现形神合一,才能满足其需要。

首先,要有准确且精致的造型,准确且精致的造型是进行形体创作的基本要求。造型的净值与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陶瓷雕塑的好坏程度,一旦造型失范,比例失调的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陶瓷雕塑神韵表达缺乏一个好的载体,即使有再好的精神内涵,也会被外部的问题所掩盖。因此,为了使精神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必须重视造型能力,进行一定时间一定量的培训。使创作者的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一定提高。

其次,对于一个表达对象来说深入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除非有时为了得意忘形,否

则一切的精神创作必须依附于原有表达对象的实际,但是对于这样的一种实际有时候

也不能很好地表达所以必须能使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整体思维的方法对艺术形象

进行适度的改良和合理的夸张。抓住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本质以及其在现实中的本质,使他们有机地进行结合,并在结合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社会性的升华,最好有一种

高大的人文关怀。

再次,陶瓷雕塑毕竟是由人创造的所以人的因素自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有自己的

生活,有他的人际关系圈子,有他的社会经历,他自己的知识范围,这样就会使作者

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真实感受。而这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作品,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生活的实际又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前提和灵感的来源。一件艺术品,尤其是陶瓷雕塑,其创作出来以后一定会受作者心境的影响,体现作者自身的心灵变

化和人格转动。艺术作品的形神合一是作者在一个好的状态下的集合体。所以就要求

作者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丰富自己,多进行修身养性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得到大的提升,使自己的作品与自己心灵

的契合。

4、小结。

在进行陶瓷雕塑艺术创作时,最好有一个大的人文关怀。正如黑格尔所说“: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要创造美必须体验美,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独特的精神美,同时也发现艺术原型的精神美,在二者

之间寻找一种优秀的中点,在这个中点中以始形至神,意在塑外为美学原则。创造自

己的艺术意境,唯有自己的艺术意境,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同时也容易使欣赏者产生

一种艺术下的心理共鸣,这样大的心理震撼,既是创作者的享受也是欣赏者的享受,

还是艺术品自身价值特别是社会价值的体现。而每个雕塑者只有沉下心去,以艺术的

眼观察生活,才可以有这样精致的艺术形象。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2

乡土是一个人出生、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贞观中,天下丰饶,士子皆乐乡土,不窥仕进。”乡土文化即指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方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乡土文化大体分为三类,包括自然环境:指乡土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等,是供应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一切物质;人文环境:指人类在乡土的有形建设,如

交通、聚落、经济活动和无形建设如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等;社会环境:指人与人之

间的尊重、关怀、团结、合作、包容等,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

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一、乡土资源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所起的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新课标更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

人性理念。充分运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中学美术鉴赏,有助于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

着特殊的作用:

1.有利于爱国爱家乡教育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都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

是地方民族文化中最为生动、本原、质朴的一部分。它体现着地方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传达着民族基本心理意识和美好愿望,凝聚着地方乡民的艺术创造及智慧才能,

特别是那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作品,是浓浓乡情的最好表达。不仅可以理解地方先

民健康、原始、质朴的美学思想,而且可以增加现代人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所以,乡土文化是最好的爱国爱乡教育的素材之一。

2.有利于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

任何一个版本的美术课程都不可能全面阐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历史文化,只有施教者

在课程传授中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将美术课与地方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增加对

地方历史、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理解,才能将自己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认识所处城市

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吸取地方现代文化中的精华,合理开发并传播乡土文化,更有效

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

3.有利于师生教与学的融合

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传播

乡土文化,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其教育目标;有利于师生共

同关注乡土这块文化,使学生早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4.有利于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城市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我们忽视了乡土

这块可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致使一些弥足珍贵的乡土艺术及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

皮底下,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呢?比如贺州市贺街镇的临贺故城及贺州市瑶族民居,起始于西汉时期,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到了近代,这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将面临

失传。通过开发与利用,将有利于学生广泛接触地方乡土优秀文化,将美术学习与传

统文化资源、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等联系起来,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热爱

自己的家乡,感触身边文化的艺术魅力;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与经济有机的结合,更好地继承和传承。

二、如何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把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融入校园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

了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需要有载体来

实现的,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是有效的载体。把乡土文化融入校园,使其深入师

生的心灵,遍及校园的角落,直至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成为学生耳闻目睹的活

生生的题材。

2.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学科中教学

乡土文化是绘画、设计的原型和起源,并与其他学科互通曲款。而多门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

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文化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

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如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飞檐翘角马头墙,玉题干栏

万字窗,素瓦灰墙斜山顶,龙头凤尾伴太阳”的建筑文化特点看似只与书法、绘画、

设计、雕刻有关,其实它深深地联系着当地的历史、信仰与民俗。

3.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文化传承和交流

教育部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搜集、整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学校美术教育,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

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

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4.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审美教育

大工业时代隔绝了泥土芬芳,而乡土文化却与大自然、“活在当下”的日常生活彼此

有机相融,因此能增加城市里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回归自然,认

同乡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性”教材。学校美

术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乡土,建构审美精神。乡土文化就是我们日常生

活中有灵性、有活力的美术,其中的生产工具、日用工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天然朴

素的审美追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乡土文化更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现

实情境”。

总之,乡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的传承

与交流。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

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给学校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机会。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3

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

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繁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

丧生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创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

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

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也皆得为艺术家。著名艺术家丰子恺

先生的这段话讲的非常深刻,艺术应该是属于全民的。而现今艺术的创造却被集中在

艺术家身上,这并不利于大学生们艺术素质和审美观的提高。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

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

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由此可知大学生

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实现美

术鉴赏课程在大学里的普及。这里的普及不能单单只是书本、字面上的普及,而是真

正让大学生实现在精神上的普及,真正的了解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这就需要我

们大学生能真正的看透一些问题。那么以下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学习

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一、美术是一种文化,而我们大学生有发扬这种文化的义务。

大多人以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种误解。在“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提

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他所说的“美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举凡一切能

引起人们审美活动的“术”,都属“美育”范畴,而“美育”中的“美术”还包括了

文学、音乐、舞蹈在内。后来美术的概念开始具体而微,一般的研究者把“美术”理

解为造型艺术的概括,它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社会中把“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分列为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同一个门类。在中国,又有

书法篆刻,同时又把摄影归入“美术”的趋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术”概念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展。蔡元培当年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要求,首

先也是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表现形态之一,只是这个形态在蔡元培看来

已经不合时宜了,况且,“宗教”中能够引起人们崇敬、畏惧的形式其实还是“美术”的创造,所以“宗教”的文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术”创造的,举凡宗教绘画、

宗教雕刻、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文学、宗教舞蹈,莫不如此。由此可见,“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更为严肃的说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

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它表现在以美引善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

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

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

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

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

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

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

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

展。其次就是就是表现在以美启真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好的美

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

源泉。

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

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

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

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

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

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

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

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

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

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

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

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

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再次表

现为以美怡情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

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

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

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

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

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大学生自由

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更加强调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必要性。主要是逐步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

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4

初等教育专业美术专修生将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担负着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小学美

术教育除培养学生的动手作画能力外,更多的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建立审美意识,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绘

画实践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很强的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

审美认识,这一能力的获得就必须要求美术专修生有正确的、全面的、较强的对美术

作品和美术现象的鉴赏能力。

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发现,很多美术专修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训练,画面表达能力有较大提升。同时也经常反馈这样的信息:画的真好,某某物体画得真像;也有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给我点评,当我反问学生,你觉得自己的画怎样时,学生就傻了眼,除了对表面的形体、体积、空间的判断,然后就无法深入的思考与认识,当面对梵高的《向日葵》、罗中立的《父亲》等这样的经典作品更是无法鉴赏。教师平时可能一味注重绘画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眼低手高”的局面,这样下去学生的画面会越来越“匠气”,学生会严重缺乏正确的审美认识与艺术创新意识,也将无法适应美术教育工作。

下面就如何加强学生鉴赏能力培养浅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美术理论学习,建立审美体系

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美术史论的教学是相当薄弱的,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师教学本身。往往只注重了绘画技能的培训,造成了普遍的“眼低手高”的僵局。

加强美术史论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外美术的起源、发展、演变、流派等,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完整的审美体系。当然,这种理论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应当结合当时社会环境、社会反应和社会影响来教学。例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描绘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风俗;阎立本的《步辇图》描写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一汉藏两族通婚的史实;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汴京的繁华景象,汴河上下的各种人物、景物等社会生活风貌无不具体而生动、真实地展现给我们,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还善于轻重顿拙似有节奏的“兰叶描”,笔势圆转,衣带飘举,盈盈若舞,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风行一时……徐悲鸿画的马、郑板桥画的竹、李可染画的山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精神。通过教师将作

品、人物、社会背景进行有机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史论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审美体系。

二、赏析经典作品,强化审美意识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

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学生阅历、知识、经验的不足,很难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对学

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

于此,教师应经常性赏析一些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体验、分析、判断,

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强化审美意识。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

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如父亲耳朵上的笔、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美术作品一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情境是

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候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

鉴赏教学时,不仅讲技法,更要把作者、美术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交代清楚。例如凡

高的《星空》就有必要介绍有关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学生就应该了解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画内画外进行自主思考。

另外,学生受文化修养、社会背景的差异影响,审美需求和角度也不一样。教师要能

容忍和接受学生的各种见解和感想,对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差异持有正确的态度。

三、提高习作质量,渗透审美情感

在日常的绘画中,不仅是提高绘画表现技法的学习,更是进行审美渗透的好时机。那

怕是一个简单的陶罐,一幅普通的风景,也要求学生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提炼,渗

透进自己对物象的审美情感,甚至可以通过物象表达对社会状态及人物情绪的表现。

通过这种长期的思考与练习,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将绘画练习与审美情感相融合,以此来建立良好的审美认识。

我想,通过以上方法的教学与实践,定会让初等教育美术专修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当学生建立了完备的审美体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后,对画面本身也有大幅的提升。

总之,美术不仅属艺术范畴,它是学术,是社会科学,以学术启发技术,点石成金,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则更易于成为艺术。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5

通过对茶画艺术与整个美术教学机制之间的本质关联进行全面分析,我们看到,整个茶文化中传达的不仅是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思维体系。所以,应用茶画艺术作为整个美术教学的素材内容,恰恰正是现阶段传承茶文化体系的关键所在,在鉴赏茶画艺术时,我们看到其中,所诠释和彰显的更是审美理念,乃至独立的创作意蕴等等。

1、当前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诉求分析

美术教学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和传递的,不仅仅是系统化的美术元素,同时其中也包含了审美、绘画艺术作品鉴赏等诸多内涵要素,当然,在美术教学活动推进中,其本身所包含和传递的就是一种艺术审美,以及系统化的情景韵味表达。

当然,就当代美术学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我们也可以看到,做好美术教学,不仅需要注重丰富教学素材与内容,同时也要注重精神理念的全面融入和必要表达。在当前美术教育机制不断优化的今天,我们对当前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特点,认知更加全面,尤其是在整个美术教育活动中,其中所具体承载的不仅是绘画理念上的引导,

更是站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对整个美术教学机制进行必要完善与优化,因此,选择合

适的元素内容,作为当前美术教学活动机制,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极具必要性。

总的来说,任何一种文化应用,都是文化理念和习惯的深层次影响,因此,美术教学

过程中,其中所融入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理念的传递,更需要融入美术绘画

教育中的技巧和创作理念。

如今,我们在认知,美术教学活动的特点及内涵时,教学课堂其所承担的责任,更多

是教学理念的表达,尤其是绘画意识的诠释与文化内涵的表达,因此,需要我们从文

化认知角度出发,通过合理融入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而实现美术教学的最佳效果。当然,从审美内涵,诠释文化理念,才是现阶段我们更好实现美术教学活动的本质点。

我们认为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同时也需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元素内容,尤其是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人文情怀,从而使得,实践认知与文化元素,乃至必要的情感元素,与整个美术教学活动系

统化结合,从而实现整个美术教学活动的优化提升。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对整个

美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乃至教学课堂结构的全面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也为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2、茶画艺术的内涵及茶画鉴赏实施诉求

结合我国茶文化机制的实际发展状况,可以看到茶画艺术不仅仅是茶文化体系中的核

心内涵,同时,在整个茶文化机制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其之所以能够实现体系化发展,核心正是在于茶画艺术中有着独立且成熟的精神理念。而对于整个美术教学活动

的创新来说,其需要的内容不仅仅是绘画艺术和技巧的诠释,同时更是情感理念的合

理表达。因此,结合茶画鉴赏活动的有效融入,其必然能够为当前我们更好开展美术

教学活动,提供重要支撑和铺垫。

当然,在我们将茶画鉴赏系统化融入到整个美术教育活动时,需要对整个茶画艺术中,其具体的艺术内涵和人文情怀,进行必要改造和合理优化,尤其是,要选择合适的茶

画艺术,尤其是选择那些能够给与学生直观感知的茶画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在参与美

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理解与实质性感知,确保实现美术教育活动的理想创新。

文化元素与艺术内涵,以及时代元素充分融入,是实现对整个绘画作品鉴赏最佳效果

的基础,尤其是结合当前整个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状况和具体诉求,我们应该清楚,

我们所想实现的效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掌握更为完善的绘画技巧,同时更要注重提

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充

分注重选择合适的绘画素材,特别是选择包含哪些融入绘画技巧,乃至文化元素的艺

术体系,进而实现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效果。而茶画艺术,无疑就是整个茶

文化机制中极具绘画艺术色彩的文化元素。因此,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茶画元素内容,

恰恰为我们创作美术作品以及品读相应的绘画理念提供重要支撑。

3、基于茶画艺术鉴赏探究当前美术教学活动的审美意蕴诠释机制

结合当前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施状况,其中所包含的不仅是一种知识,同时更是美术教

学思维和文化理念的具体表达,因此,我们创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丰

富具体的文化内容,同时也需要从美术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乃至文化应用等多种元

素出发,通过深层次探究,茶画艺术中所存在的价值理念和审美内涵,从而为我们更

好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提供系统化铺垫。

美术教学活动在具体开展时,其中所必须关注的内容,不仅仅是素材上的丰富,更是

情感上的诠释与表达。实际上,对于整个美术教育活动开展来说,其中所诠释的不仅

仅是学生兴趣和关注点,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美术教学活动培养过程中,所不能忽

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当前艺术教学机制不断成熟与完善的今天,我们只有充分注

重文化理念和精神内涵的深层次融入,才能实现整个茶画的最佳鉴赏。因此,如果我

们能够将茶画鉴赏应用与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之中,那么其必然能够在丰富教学内涵的

前提下,创新整美术教学体系,进而满足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诉求。

随着现阶段文化与艺术之间的融合特性不断强化,如今,对于任何一种艺术的表达与

展现来说,其中所诠释的不仅是艺术表达方法,更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合理表达。当然,在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元素也极为重要。在我国整个绘画历史中,茶画艺术作品也

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该艺术作品中所诠释的绘画技巧,乃至系统化的文化理

念及艺术审美意境等等,实际上都是我们全面认知绘画作品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当前我们在进行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时,其中不仅要注重创作元素的丰富与

完善,更要注重从文化机制中寻找合适的元素,进行吸收、借鉴。实际上,对于任何

一种艺术的发展来说,在任何时代的发展历程都必须充分注重,对以往美术艺术创作

活动进行有效借鉴和传承,才能在确保其内涵有序传递的同时实现整个美术教学活动

的真正、有效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在当前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时,所传递和承载的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表达

理念,更是绘画意识上的合理引导,以及绘画习惯上的优化,所以,可以说,如果我

们能够将茶画艺术中的情感色彩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使得茶画艺术的人文情怀,能够

得到有效诠释和表达。因此,我们认为将茶画艺术作品,合理应用到整个美术教育机

制中,所能实现的将不仅是绘画素材和内容上的完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不仅为茶文化的价值展现提供了必要可能,而对于美术教学活动来说,审美情

感和价值意蕴恰恰都是我们优化和创新整个美术教学机制的关键所在。

4、结语

结合当前我国美术课程的教学标准及要求看,我们应该清楚,整个美术教学活动,实

施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诠释相应的文化精神,诠释必要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整个美术教学活动时,要一方面掌握必要的绘画技巧,同时也需要掌握相应的

文化素材和精神理念,尤其是,要充分发挥绘画艺术中学生情感的实施价值。茶文化

机制是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所在,而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我国的茶文化,

始终传递、延续,而且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全面丰富。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6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已由过去的“小”课程,变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

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而美术欣赏课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未来人

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

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第一单元和最后一单元安排的都是欣赏评述课,目的就是让学生参

与到欣赏和评述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要使

美术欣赏课发挥其所有的功能,教师就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一

定要从自身入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美术欣赏课程发挥其应

有的价值。

一、美术欣赏课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课堂教

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则是提高效率的核心。要让全体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如今,在深

入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要求广大美术教师增强

对课堂教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富有基础性和创造性,又富于独

特性和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对学

生在美术学科中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有效途径

(一)凸显学生在欣赏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感受和知识背景

首先,教师要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在上美术欣赏课时,教师往

往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作品,并从作品的专业水准上进行分析,教师讲解很专业,但学生根本不知道到这些专业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没有明确以

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的欣赏水平。美术欣赏应该是一个

主客体的统一过程,所以美术欣赏课应该是可以让学生参与的课,让学生自己学会欣

赏美术作品。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教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上好一节欣赏课。

(二)用启发式的提问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我认为美术欣赏课,除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主要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能像导游一样津津乐道

于向周围人讲述预先知道的对事物的固定模式感受,而是要逐一向学生询问他们对艺

术作品的第一感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表达自己的艺术感悟,始终把握以诱

导的提问作为教学前提,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知,然

后再讲解。例如,在讲《蒙娜丽莎》一画时,我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问学生:“你们

看到这幅画的第一感受(各种感受都可以表达)是什么?跟这幅画有关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学生一看到这么熟悉的作品,兴致马上提起来了,都争着回答。接着我又问:“这幅

画美不美?假如美,美在哪里?假如不美,有表现在哪?”有的学生说,人物长得美、面部表情美、双手及身体姿势美、画面整体美……通过以上的问答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形象的诠释能力、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他们的参与分析实际上已经使欣赏课达

到了理想的效果和目标,即全面掌握艺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然后教师可以告

诉学生:蒙娜丽莎当时刚刚失去幼子,所以心情非常抑郁,画家为了在画她肖像的时

候能让她面露微笑,想出种种办法,让欢乐的气氛帮她展现笑容。此时的笑容是微弱的,也是古代妇女矜持美的体现,这也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她的姿态极为优

美舒展,这也展示出她的性格。最后我做出总结:一个真正称得上美的人必须是内在

美与外在美完整统一,所以蒙娜丽莎的美征服了世界上无数的人。

(三)鼓励学生博采众长,积极讨论

教师要查找资料丰富教学语言,也要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在收集过程中,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查找自己喜欢的作

品的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共赏共享。教师还要经常组织课堂活动,比如分

组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讨论的结果可由本组组长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教

师也要适时补充,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然后指出不足,这样学生

容易接受并不易受到打击,下次仍然有积极性。并且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教师要用简

单的艺术语言,逐步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美术术语来解释美术作品,

也可以提前给学生列个提纲,比如先从视觉感受说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构图、色彩、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缤纷斑斓、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然而,艺术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不同时期的专家和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目前似乎谁也不能够明确地给予回答。 撇去文献资料的繁冗,哲学观点的争辩不休。。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的情感表达。艺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艺术时刻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创造生活中的美,艺术拥有永恒的魅力。 一、艺术让我们懂得去发现美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蓬莱文章,古今佳作,你望而生厌;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望而却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你嗤之以鼻。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为何你的眼中就没有美?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去欣赏。而如果你懂得什么是艺术,你就会发现原来身边的世界如此美丽。艺术给了我们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当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其实,每个人自己的大脑在那颗智慧果的营养中已经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它有足够的能力随时创造出比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美景和艺术品更加扣人心弦的壮丽画卷,从而随时使自己跨入无限辉煌的审美时空,随时使自己在瞬间获得永恒! 二、艺术让我们懂得去追求美 马克思四十年如一日的终日苦读,源于他对哲学美不断追求。最终,他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与一体,完成了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命运交响曲》唱尽了贝多芬人生的悲怆和同命运作斗争的艰难与不屈;《蒙娜丽莎》更是达芬奇将内心永存的永恒的微笑尽画其中。张恨水一生勤于笔耕,3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真可谓著述丰厚,像他这样勤于创造的一生,不仅展露了他人生的智慧,也尽显了他对生命之美的不懈追求。 生命之美更存在于不息的创造之中。有一首歌唱得好,“幸福在那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其实,生命之美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当生命在不断的耕耘不断的创造时,才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美也就尽含其中。 艺术,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能够遗传千古,什么够流芳百世。人们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的价值,在相对的存在中追求绝对的意义。对艺术的执著精神激励着人们惜时如金,不负年华,积极向上,建功立业。 三、艺术让世界多姿多彩 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而这些正是建筑艺术给我们带来的艺术盛宴。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 论文一:对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艺术鉴赏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而他的作品《蒙娜丽莎》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幅画作是一幅肖像画,绘制于16世纪初期,目前收藏在法国卢浮宫。通过对 《蒙娜丽莎》的深入观赏,我们可以欣赏到达芬奇在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的独特魅力。 首先,在绘画技巧方面,达芬奇运用了光与色彩的巧妙组合,使得画面显得十分生动。画中女子的面部充满了光影效果,而眼神中的微笑更是达芬奇的创作精髓所在。他通过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渐变的色彩,使得画中的蒙娜丽莎仿佛具有生命力,能够和观者进行交流。此外,达芬奇还巧妙地运用了透视法,使得画面具有深度感,使蒙娜丽莎的形象更加立体。 其次,在表现手法方面,达芬奇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展示了他对人物心理的独特洞察力。在画中,蒙娜丽莎的面容表情并非丰腴的微笑,而是一种微妙的、难以捉摸的神秘微笑。这种表情使得观者难以揣摩她内心的情感,给了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不确定性与神秘感正是达芬奇追求的目标之一。他通过巧妙挑战传统肖像画表现方式,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观者能够在作品中感受到蒙娜丽莎内心深处情感的种种可能性。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蒙娜丽莎》中感受到达芬奇对于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于人类美的追求。画中的蒙娜丽莎身着一袭华丽的

礼服,头戴一顶菊花装饰的帽子,这些细节展示了达芬奇对于细节的精心雕琢。同时,画中的背景正是美丽的自然风景,这个细致描绘的背景象征着达芬奇对于自然世界的热爱与崇敬。达芬奇通过这幅画作将人类的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传递出对于真实与理想的追求。 总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艺术品,它展示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对于艺术的深刻把握。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神秘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类美的追求,达芬奇创造出了一幅极具魅力和内涵的杰作,给观者带来了无尽的欣赏乐趣。 论文二:对梵高《星夜》的艺术鉴赏 梵高是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而他的作品《星夜》则是他在画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的代表作。这幅画作绘于1889年,以梵高的典型风格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距甚远 的幻想世界。通过对《星夜》的深入观赏,我们可以欣赏到梵高对于色彩运用的独特见解和对于情感的深刻表达。 首先,在色彩运用方面,梵高以他特有的明亮和纯净的色彩吸引了观者的注意。整幅画作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尤其是蓝色与黄色之间的对比最为鲜明。蓝色代表着宇宙的宏大与无垠,而黄色的星星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梵高通过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打破了传统画作的拘束,创造出了一种奇特而异样的氛围。 其次,在表现手法方面,梵高通过扭曲和夸张的线条、形式和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3000字范文(2)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3000字范文(2) 美术鉴赏论文3000字篇4 浅谈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我国艺术教育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美术欣赏课在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中,以其特殊的内容承担着人才培育中的特殊任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当教育步入素质教育时代,美术欣赏课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创造、审美、广博知识、人格境界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美术教育尤其是其中的美术欣赏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虽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欣赏课题只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随着多媒体使用信息量增大,学科课题综合化都必将大大拓展美术欣赏的容量?高中开设的美术欣赏课程以列为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美术选修课等构成全民的艺术素质教育,突现了美术教育在现代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美术教育要在素质教育中找准位置就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二个方面,才能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不能认为开了美术课就是素质教育了,观念不转变美术照样搞应试教育(如重技巧?轻欣赏,重课外?轻课堂,重特长生?轻多数学生等)?美术教育要跳出低层次,实现其阶值就必须改变以掌握专业技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美术欣赏(既使是技能技巧教学也必须更多融入欣赏内容,对于特长生更应当重视美术欣赏及文化素养),纠正作为艺术教育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两大顽症:艺术教育不艺术(套用其它学科教学模式无新意)?普通教育不普通(“重技轻理”过于强调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和情趣,努力构建起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

中国美术鉴赏美术论文

浅谈美术之“美” 对于一个绘画者,别人评价“画技”如何,也许只指绘画技巧。如 果别人评价“水平”如何,这“水平”二字就不止是技巧,更多的包括绘 画者的作品面世之后所引起的效应。当然,作品的面世效应还是起源于技巧,没有绘画技巧就谈不上绘画,也就无从谈起绘画者的意识和情感。这里先从技巧说起。在商业社会中,浮躁和投机的急功近利像苍蝇一样盘旋于当代艺术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庸俗文化、流行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心于绘画技巧的艰苦磨炼应该视作是成功之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绘画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绘画技巧的纯熟掌握者。 素描,是为正确地理解形体,也可以说是为了造型的方便,在特殊情况下,暂时避开色彩,用单色来塑造形体。素描是引导和锻炼初学者正确地观察形体和理解形体,并准确地将其描绘下来。理解物体的结构,打准轮廓,校正比例,掌握动态,刻划细部,这些都是造型的一般规律。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因素,是绘画者传递感情的手段,正确地观察色彩,熟练地调配色彩,才能艺术地表现色彩。简单地说,要根据客观的色彩作为表现的依据,通过绘画者的感受和想象,用简练概括的笔调,强调鲜明生动的感受,加入你自己的想象,剔除那些重复繁杂的成分,从而使色彩更为鲜明生动。 这里说到色彩,并不是原模原样地照搬物体色彩,即把色彩归入绘画者的纯技巧,也不是一成不变地给物体“照像”,这里所说的“感受”、“想象”以及“剔除”已经加入了绘画者的主观因素。既然是造就艺术品,

首当其冲是绘画者的主观功能。可以说客观世界是冷漠的,只有通过绘画者的主观创造才可以注入温热。真实的一盘苹果和画上的一盘苹果,同时放进展厅,真实的苹果也许可以刺激看者的肚腹,而画上的苹果却能够引动观看者的轰然,引发观看者审美意识的飞翔,还可以引发观看者的探究心理。观看者流下的不仅仅是口水,画幅上色彩的跳跃、结构的虚实,甚至可以引发人们的呐喊,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了。 办一个展览,绘画者与参观者虽然未曾见面,然而通过作品,绘画者与参观者却能够达到心灵的息息相通。绘画者的悲凄、哀伤、郁闷、愤怒、欢乐以及心灵的飘洒逸然,都能够通过作品传达给参观者,从而引起共鸣,这是造型艺术的功能。有人这样描述:“如果把造型艺术作品比作一面镜子,那么镜子里的映象就是创作者的意识和情感的投入,欣赏者可以从艺术作品这面镜子里获得映象所传递的信息,即艺术家创作中的意识和情感信息,从而受到一定的艺术感染。也就是艺术形象信息在审美主体意识和情感上的感应作用,使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达到心理沟通。 作为绘画者,当是造型者,根本责任在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独立的创新的意识和情感,才能够感动你的作品参观者;如若你的作品本身就清淡如水、轻薄如纸,要叫你的参观者喟叹不已、心神动荡是不可能的,正如民谚所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为什么一幅好的艺术作品越看越爱看,越看越觉得美?为什么一首动听的乐曲会使我们激动万分、难以忘怀?是因为画家和音乐家把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通过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心造境、以手运心,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美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清明上河图 摘要:清明上河图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风俗画作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该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写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张择端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清明上河图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绘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 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厘米,其中计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 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

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 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 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 只大船正待过桥; 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 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 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1 1、形与神在艺术史上的源流。 形与神的关系在美术史上一直是一个连续讨论的问题。关于传神论早在汉代就有了萌芽,其代表就是刘安《淮南子》中支出作画勿“谨毛而失貌”,而当时著名的画家王 延寿则表示作画要“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些说法和观点影响到了后来的艺术工作者,并且为之后的“以形写神”的论点打下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到了东晋时期, 绘画艺术由“自发”转向“自觉”,而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典型就是顾恺之的东晋画 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以神造形”“,传神写照”等论点,这些论点无不 显示出形神合一的理论特色,自此以后,形神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来确定。经历南北朝的青白瓷、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窑等的发展,在中国文化整 体大兴盛的前提下,艺术下的形神合一体系也到了又一个大总结的时期而代表就是唐 代的张彦远所说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这样理论的完整化更是让中国的美学“气韵”表现形式更为人们所重“,气韵”也成为一件优秀艺术品不可缺少的条件。再加上当时儒家内敛化和佛道“虚无”思想的影响“,气韵”说更是得到了文人 士子们的支持成为之后艺术品的必须要求,甚至于到了后来有“得意忘形”的说法。 这些传统的艺术要求对于陶瓷造型同样有效,甚至于其更多的保留在历代陶瓷艺术中,一直到现在“形神合一”都是陶瓷雕塑审美的基本原则。 2、陶瓷雕塑中“形神合一”表现。 陶瓷雕塑其本质是一种三位体系的雕塑艺术。所以体、形是“实”,神是“虚”.对于陶瓷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体与形,在现有的技术利用,使外部空间与雕塑

实体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合理的嵌入式的艺术,所以在一定形式上说。即精神之最高境界“始于形似,止于神似”.最后,在外部环境、雕塑实体与内在精神的三位一体的统一。而这些在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陶瓷雕塑也可看看出来,如在临潼的兵马俑中就很好地做到了三位一体,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陶俑数量和军阵的.整齐划一的气势进行了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契合,再这样契合的情况下,甚至于是它们创造了一个外部环境,用这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下雕塑实体的精致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二者以军阵为桥梁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其单个的军人精神与整体的军阵是精神融为一体,这样的一体化程度结果就是内在精神的直接显现,在显现的过程中又坚持了单个的军人精神。这样作品的神韵就越发强烈。思想性越深刻,主题越明朗,感染力也越大。 3、如何做到陶瓷雕塑造型形神合一。 让雕塑形神合一,不仅是许多陶艺家们的追求与梦想也是很多陶瓷雕塑爱好者们的一致要求,只有形神合一,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艺术欣赏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形神合一,必须找出一个可操作的办法。达到“形具而神生”的地步。但这些情况必须也要建立在造型美观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有一个好的精神载体,只有这样的精神载体才能体现形神合一,才能满足其需要。 首先,要有准确且精致的造型,准确且精致的造型是进行形体创作的基本要求。造型的净值与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陶瓷雕塑的好坏程度,一旦造型失范,比例失调的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陶瓷雕塑神韵表达缺乏一个好的载体,即使有再好的精神内涵,也会被外部的问题所掩盖。因此,为了使精神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必须重视造型能力,进行一定时间一定量的培训。使创作者的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一定提高。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 美术鉴赏

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位大家说过:"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要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欣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美术欣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管我们有多么不同,不管多么的有个性,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被艺术影响着。 时代变迁,各个时代有它不同的主流艺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终于有人意识到人性的意义。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艺术家们创造了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以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首的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为了回归人性的自由,他们高举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创造出的人物形象或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或秀美典雅,高于平凡。艺术不再被教条所禁锢,人文的力量再一次被发扬出来。看着那个时代的不朽之作,即使是色彩不再光鲜,甚至不再完整,我依然可以想象出它们当年所能引起的轰动。同样在看到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完美绝伦的雕塑时,我也一再惊讶于他们那天神一般让人只能仰视的造型。复兴,这个词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那一切曾经发生过,也会一直焕发夺目的光彩。在描绘教堂壁画的时候,米开朗基罗可以仰着脖子几天几夜,即使自觉已到极限,依然无法停下手中的创作;为了逼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15篇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15篇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感悟 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般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学习领域,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鉴赏?评述”学习领域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长。“鉴赏”与“鉴赏”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通用,两者好像并无多大区分。事实上,它们是有区分的。“鉴赏”一词的基本含义是“鉴别(或‘鉴定’)” 和“鉴赏”。“鉴别”是指对美术作品的真伪、创作年月、艺术质量之凹凸的识别与确定,或者是对各种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的分析与评价。可见,“鉴赏”包括“鉴赏”,但不仅仅是鉴赏,它的内涵大于“鉴赏”。由此可见,美术鉴赏的学习活动,设计的范围要比美术鉴赏大,要求也更高。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更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深化地进行讨论性学习。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同学们的主体行为,仅仅靠老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本文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1. 美术鉴赏的客体与主体的审美关系 在美术鉴赏课中,美术鉴赏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以及审美力量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高中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最初都是以自己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其美与丑,过于自我缺少客观性,不能真正熟悉美术作品,更不行能

进行客观评价。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制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需经过评价才能被熟悉和把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沟通活动,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鉴赏教学的目的。 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鉴赏则更难。这或许由于在鉴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同学追求现实意识和阅历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鉴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同学一时无法超消失实阅历和鉴赏习惯的局限性,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达到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人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对于具象、写实的作品几乎都能顺当地鉴赏。然而,对于抽象的作品却无法理解其内容,更不行能产生共鸣,很多学美术专业的同学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看法,大多数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2. 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2.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鉴赏中,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自古以来,美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术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美术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美术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一:《美术鉴赏论文格式》 引言 世界美术分东西方两大体系,两大体系又衍生出不同的美术创作,产生出美术视野的多元性,就绘画而言,东方绘画以中国为代表,我们就以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西方风景画进行比较,看看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首先是两个画种几乎相近的起源;其次是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最后我们看看中西方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异同,以及工具材料上的区别。 正文 一、起源及发展的比较 (一)起源及发展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据有关文献记载,顾恺之当时就曾画有《雪霁望五老峰图》、《庐山图》、《望五老峰图》等山水画。另外据史料载,当时的夏侯瞻有《吴山图》,戴逵有《吴溪山邑居图》,戴勃有《九州名山图》等山水画问世,可惜都已经失传,所以我们无法具体知道当时山水画的概貌。⑵画论的出现,就证明山水画艺术即将迈上正确发展的轨道。这样一直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山水画才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成熟了,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画种,出现了一大批专画山水的大师。在起源上,中西方的风景画是大致相同的。在西方的艺术史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真正没有人物登场的纯粹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画面形式出现的。采取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

中国美术鉴赏2000字论文

中国美术鉴赏2000字论文 篇一:中国美术鉴赏毕业论文 中国美术鉴赏 学号:20223206709 姓名:xxx 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题材上山水、花鸟占有绝大比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趣,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涌现出难以数计的文人画家和作品,许多画家借绘画抒写高尚情操,发泄对黑暗腐败势力的不满,艺术上敢于突破陈旧成法的藩篱,注意师法自然,勇于创造革新。文人画注意笔墨情趣及诗文书法相结合的题跋。此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中,既有为正统文人画奉为典范的赵孟□、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及“四王、吴、恽”,又有带有鲜明个性的徐渭、陈洪绶、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中的郑燮、金农等人。民间绘画的书籍版画插图和年画进入繁荣兴盛时期。 人物画在隋唐占主要地位。著名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吴道子一生在京洛画寺观壁画300余堵,变相人物,千变万态,奇踪异状,无有同者,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和自然高出缣素的效果,世称为“吴装”。中唐周□善画天王和菩萨,创造了“水月观音”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宗教画新样式,一直为后代沿袭,被称为“周家样”。唐代人物画反映了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如《步辇图》;有描绘功臣勋将的,如《凌烟阁功臣图》;相邻民族,如《西域图》、《职贡图》;皇室贵族,如《玄宗试马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文人雅士,如《醉学士图》。唐代山水画有着多种风貌,金碧青绿与水墨挥洒并行,专门山水画家日益增多,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阶段。隋代展子虔所画山水具有咫尺千里之妙,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山水画技巧上更有提高。而吴道子于佛寺壁上画怪石崩滩,达到“若可扪酌”的真实

有关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有关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学校通过美术鉴赏程的设置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这门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篇1 浅谈美术鉴赏《大宫女》 《大宫女》这幅油画创作于1814 年,它的作者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使观赏者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之中,宫女的体型是如同平面几何一般,并没有充分和现实当中的女性身材比例进行衔接,这一点和西方油画一向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写实风格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夸张的比例,却能够很快地造成视觉上的关注,而且蓝色的背景与宫女的身体颜色之间的冲突不和谐,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颜色的对撞、人体基本身体结构出现的错位,代表着一种属于安格尔风格的审美。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首先是一个明亮颜色和冷暗颜色之间的撞击对比。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强调油画画面之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自然过渡,只有进行恰到好处的过渡,才能够更好地

关于美术鉴赏的论文

中国绘画艺术浅谈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往往是形容我国古代艺术文化、悠久历史的最佳词汇。一个线条,一个轮廓,一抹色彩,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家却能够用远近呼应、以动衬静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唯妙唯俏,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所在! 从远古的陶瓷绘画,到魏晋的墓室彩绘砖,再到隋唐的壁画,个人感觉,相比较于西方油画的死板,我们中国美术讲究的是形散神聚,画家们举手投足之间一挥笔墨,就能表达自己对人物、事物的态度与看法——不论是一种巫术,还是讽刺官僚、表现民生疾苦,抑或是细致刻画某种动物等等。通过这几次选修课,我觉得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他们往往能够用笔墨批判现实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或抱负,总之,绘画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欣赏,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绘画之中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内涵美、意境美,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的地方! 在美术鉴赏这门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顾恺之大师。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师上课细心地讲述了洛神赋的故事,《洛神赋》是古代有名的诗人曹植用神话隐喻着失落了爱情的感伤的诗篇《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惨,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遗留的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塑造了洛神的动人形象,也就是被他美化了情人的形象,甄氏的儿子曹叡将它改名为《洛神赋》。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师法卫协而又有所变化,他的画有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的特点。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 3篇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 3篇 绢本,重设色,纵 28.7 厘米,横 335.5 厘米,藏故宫博物院 顾闳中,江南人,五代时期南唐画院待诏。他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风貌。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分裂的年代,而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意境的追求和对情趣的探索,使山水画与花鸟画得到新的发展,预示着绘画将由叙事状物转向抒情达意的更高层面。五代人物画也更为精进,融汇了秦汉的纯朴豪放,魏晋的隽永含蓄,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化疏朗简雅的风尚。然而人物画并未能摆脱“宣教化、助人伦”的世俗功能,要求生动地再现现实的事件和人物,在客观上直接促进了写实技巧的发展。从古代人物画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事件,还可以通过那些或禾农丽丰腴、或柔淑温婉的生动形象了解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境界。 据《宣和画谱》记载,《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的宅第窥视其夜宴的情景而作的。画中的主要人物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出身北方豪族,避难来到南唐,李后主欲命其为宰相,而韩熙载见国事日非,不

愿担当此任,遂终日纵情声色,与宾客作长夜之饮,画中的其他人物也大多真有其人,如状元郎粲、和尚德明等,都是韩常的常客。画卷里,韩熙载虽放浪形骸,但始终双眉紧锁,难掩忧心忡忡。桌案都比较低矮,正是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过渡时期,琵琶箫鼓、秀墩床榻,室内的陈设器物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点。现实主义的题材要求画家深入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目识心记,悉心体会,然后艺术地再现,把自然形态上升为艺术形态。 《夜宴图》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画家在构图上作了精心安排,每段一个情节、一个地点、一个人物组合,每段相对独立,而又统一在一个严密的整体布局当中,繁简相约,虚实相生,富有节奏感,图中三个屏风绝不雷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画家巧妙的构思。人物的趋向动势变化丰富,疏密向背有致,神态动静相宜,全图之势蓄于画卷之内,紧密而富有张力。第三段景物中安置了一枝烛台,红烛高照,点明了《夜宴图》特定的时间,而并不精心描绘夜色,这种中国传统式的意象表现手法与方式共同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五代人物画中肖像画的技巧前所未有地发展,顾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一 美术鉴赏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所以对美的学习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心理学知识。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鉴赏课也逐渐走入了我们的大学课堂。 美术知识的学习、审美能力的提升这些基本的学习内容无一不跟美术鉴赏课堂有关,因此美术鉴赏对大学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因此,从美术鉴赏的概况、美术鉴赏的功能、美术鉴赏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这三个主要方面对美术鉴赏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美术鉴赏;大学教育;影响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素质教育不断提倡,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一种和谐、健康、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美术鉴赏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美术鉴赏进入大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做人以及学会分辨善恶美丑的一项重要举措。 那么美术鉴赏课究竟是如何对大学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鉴赏的概况 (一)现状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温饱得到满足后开始增加了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在艺术感受和艺术需要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的多元性在教育上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也由专一化转向全面发展,大学生自身也愿意去学习和接受各种形式的文化,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美术鉴赏属于比较广泛和普及、也是相对于比较好理解和接受的一种文化传递形式。 美术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学生对美的鉴赏,作品传递的思想和表达的内涵,又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判断和吸收能力,因此美术鉴赏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1]。 (二)特点 虽然美术鉴赏课程在各大高校都有设立,但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一定就适合本校学生的文化需求。 其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和科学它的设置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如对课程的安排时间不合理、课时较少、种类较少。 一般美术鉴赏都为几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具有内容单一的特点,适用于专业课和基础课程的学习,但对于美术鉴赏这类灵活性较高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想掌握的方面进行统计,设立多种课程供学生进行多样的选择,满足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需求[2]。 2.美术鉴赏过于形式化在大多数的大学美术鉴赏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进行美术作品的观赏,只了解教材上相对应的作品,没有深入地去了解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和过程,要表达的情感也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 美术鉴赏的最终目的不是知道一个作品的内容和作者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对作品的鉴赏,达到自身审美素养的提高。 二、在大学教育中美术鉴赏的功能 (一)认知功能 作为知识认知的一种方式之一,美术鉴赏不仅可以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也有利于对更多知识的不断积累。 美术鉴赏的内容往往千变万化,从古至今美术鉴赏就一直被人们广为推崇,比如古时候的人们对诸如瓷器、画卷、折扇等常见的东西进行美术鉴赏,通过鉴赏可以对其质地、产地以及铸造工匠等相关信息进行得知。 由此可以知道:通过美术鉴赏可以帮助人们对于事物进行进一步地认知,现代人通过对于古时候的作品进行鉴赏时,除了上面所说的信息的认知以外,还能够帮助人们对了解其所出产的年代、艺术价值以及市场价格,等等。

美术论文范文3000字(通用7篇)

美术论文范文3000字(通用7篇) 摘要: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各省市地区幼 儿园的快速发展,对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方向的师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 期望。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普遍注重绘画和手工技能,却忽视了对 学生美术鉴赏教学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本文以贵州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 业美术鉴赏教学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鉴赏;幼儿教师 1、贵州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鉴赏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待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变和 更新,其中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重视,家长更 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 摇篮,高职院校对幼儿师资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前教育 专业课程设计与开展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因为幼儿美术教育教学 是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 能够比较直观地引起幼儿的兴趣。因为美术鉴赏教学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 升息息相关,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指导”和“美术基础” 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未来的幼儿教 师具备较高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幼儿美术鉴赏活动,从事 后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美育的进一步开展。目前贵州省有多所高职院 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如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都开设了相关专业。笔者对几所贵州省高职幼师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并且和多所幼儿园相关教师进行座谈和交流。通过调研得知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汇总13篇)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汇总13篇) 摘要: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 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 代们是那么的智慧。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 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 一、对绘画的鉴赏 就像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 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 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 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 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 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 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 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仿佛旋转不停 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 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 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 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更爱看窗外那一片向日葵,爱看她们在阳光下开出灿烂的笑容。我不敢展示真正的我,我也不知道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在向日葵面前,我有一种自信的感觉,展示着那个成功、全新的我;我在看见向日葵时,心里总有种暖洋洋的感觉。我看见梵高背着画夹,在向日葵丛中专心致志地画着那幅热情奔放的向日葵。我看着向日葵明朗的脸,眼睛一亮。我对梵高喊道:“你必须面对自我,绝不能逃避。不管这有多么困难,需要多大勇气!”其实这句话不仅是对梵高说的,也是对我说的。虽然梵高已经成为过去,而我却可以改变。我要感谢的不仅是那扇窗,更要感谢窗外精彩世界为我带来的美好遐想。 二、对中国建筑的鉴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有7000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3000年前已形成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封闭的院落为基本的群体布置方式的独特风格。它的发展从未中断,并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建筑有重要影响。它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 美术鉴赏论文篇一 从《瑞鹤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经过这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想从一幅花鸟画,《瑞鹤图》 简单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义。那么要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知道 什么是美术鉴赏。 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下面就要说说美术鉴赏的意义。既然是鉴赏 美术作品,那美术鉴赏的意义就首先是美术作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的意义又分为本身意义及延伸意义。其本身意义就是说我 们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所获得的美感和愉悦感。拿《瑞鹤图》来说,此图 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 呼应。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 之气氛。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 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 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 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 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 “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看到此图后,我们为之一震。一片 生机跃然纸上。我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这就是其本身意义。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 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

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 向西北方向飞去。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 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 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 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 仅仅通过一幅画,我们就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文化 底蕴、艺术和文化素养得到极大提高。美术作品的延伸意义可见有多么大! 美术鉴赏的意义除了上面说的美术作品的意义,还有鉴赏这一过程的 意义。鉴赏美的过程,有利于我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有利于我们 培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 正如上面我说的,美术鉴赏能使我们获得美感和愉悦感,美术鉴赏能 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美术鉴赏对我们的性格、感情、认识、人生观、思 想观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美术鉴赏论文篇二 摘要: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我省普通高中已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美 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 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上好这样一门课我的几点认识:1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2注意创设情境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4选 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