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 压轴选择题专练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 压轴选择题专练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压轴选择题专练

一、图像专题

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C

【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未反应时,液体中的氧元素质量不为“0”,且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液体中氧元素质量应减少;故选项错误;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氯化钾固体,且二氧化锰固体不反应,只是催化剂,则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故选项错误;C、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且铜的质量小于小于氧化铜的质量;故选项正确;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气体变化为1格;故选项错误;故选:C。

2.下面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详解】A.镁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氧化镁的质量不再增加,保持不变;而镁和氧气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反应不再发生,若镁有剩余,则氧气的质量为“0”,或氧气有剩余,则镁的质量为“0”,若二者恰好反应,则均无剩余,其质量均为“0”。故A不正确;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随着过氧化氢溶液质量的增加,氧气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加,故B正确;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其曲线应从纵坐标上一点开始,再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因为Fe+CuSO4=Cu+FeSO4),直至反应不再发生,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C不正确;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应比铝少,故D不正确。故选B。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恢复到室温时,气体体积减小,压强不会回到原来的数值,错误;B、每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先增大,然后不变,错误;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正确;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先减小,然后不变,错误。故选C。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答案】C

【详解】A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此选项不正确;B 、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后消耗了氧气,故最终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应该小于最初的压强,此选项不正确;C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生成了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此选项正确;D 、镁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了氧化镁,故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加,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 。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描述的是

A .图A 是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 .图B 是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C 和CO 2

C .图C 是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D .图D 是发生的反应3

222KNO 2KNO +O 加热 【答案】C

【详解】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开始加热时,温度没有达到高锰酸钾分解温度,固体质量不变,达到分解温度后,放出氧气,固体质量逐渐变下,最终保持不变,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C 和CO 2,C 元素质量守恒,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C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设镁和氧气的质量为m ,消耗的氧气质量为x ,

2

2Mg +O 2MgO 4832

m x 点燃

48

= 32m

x

x=

32

48

m

m

,氧气过量,所以氧气不可能消耗完,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D 、硝酸钾加热分解为亚硝酸钾和氧气,通过图像数据可知,硝酸钾、亚硝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02:170:32;根据化学方程可知硝酸钾、亚硝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02:170:32,所以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C 。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B.加热一定量的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C.电解水

D.等质量的块状石

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

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

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D

【详解】A、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密闭容器中,参加反应的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故错误;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直到反应结束,故错误;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错误;

D、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快,用的时间少,斜率大,故正确。故选D。

7.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 .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 .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答案】D

【详解】A. 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铝必有剩余,故此选项错误;

B. 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铝必有剩余,故此选项错误;

C. 消耗相同的硫酸,需要铁的质量大,故铁先消耗完,不会是铝消耗完而铁有剩余,故此选项错误;

D. 利用方程式的计算求出消耗相同硫酸时需要铝铁的质量大小关系;

()24

243223H 3H 54

2941898Al SO Al SO +=+↑

24

42H H 56985698Fe SO FeSO +=+↑

由此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硫酸,需要铁的质量大,故铁先消耗完,铝有剩余,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

8.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 .生成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答案】B 【详解】A 、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甲>乙>丙,说法正确;B 、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说法错误;C 、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说法正确;D 、等质量甲、

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是甲>乙>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溶液的质量:丙>乙>甲,说法正确;故选:B。

9.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分别逐滴滴加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说明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 点时,镁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D.c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酸剩余

【答案】C

【详解】A、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但无法得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时,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放锌烧杯中硫酸剩余,早已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b点时,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质量少,故选项说法正确;D、c点时,锌与镁均均还没有完全反应,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A.B.

C.D.

【详解】等质量的Mg 、Zn 、Fe 与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金属活动性:Mg >Zn >Fe ,故镁反应速率快,其次是锌、铁,镁与稀硫酸反应:2442Mg+H SO MgSO +H ↑=,锌与稀硫酸反应: 2442Zn+H SO SO +H Zn ↑=,铁与稀硫酸反应:2442Fe+H SO SO +H Fe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大于镁,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大,其次是铁、锌。故选D 。

一、计算专题

11.某元素原子A 的质子数为z ,已知B 3﹣和A 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 元素的质子数为

A .z ﹣2+3

B .z ﹣2﹣3

C .z+2+3

D .z+2﹣3 【答案】B

【详解】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原子A 有z 个核外电子,A 失去2个电子,带上正电荷变成离子A 2+,核外有z-2个电子,所以B 3-的核外电子数也为z-2,是由B 得到3个电子形成的,所以B 核外电子数为z-2-3,B 的质子数为z-2-3。故选B 。

12.已知一个SO 2分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SO 3分子的质量为m 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m/(m-n)

B .16n/(m-n)

C .16n/(n-m)

D .32n/(m-n)

【答案】B

【详解】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 kg ,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

的标准,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2(m-n)kg =(m-n)kg

16n-2(m-n)(m-n)16

则S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2(m-n)(m-n)16+16×216n =m-n ,故选B 。 13.将乙酸(CH 3COOH )和葡萄糖(C 6H 12O 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8%

B .28%

C .38%

D .48%

【答案】B

【详解】在乙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4)∶(16×2)=1∶8,在葡萄糖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2)∶(16×6)=1∶8,在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16=1∶8,所以在乙酸和葡萄糖的水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8%=6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64%=28%。

14.某化肥 NH 4NO 3 中含有一种杂质,经测定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8%。则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 .NH 4HCO 3

B .(NH 4)2SO 4

C .NH 4Cl

D .CO(NH 2)2

【答案】D

【详解】纯净的硝酸铵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2100%35%38%14214163⨯⨯=<⨯+⨯+⨯,所以杂质中所含氮量要大于38%。A 、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100%17.7%141512163

⨯≈+⨯++⨯,选项A 不符合题意;B 、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100%21.2%1421832164

⨯⨯≈⨯+⨯++⨯,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100%26.2%141435.5⨯≈+⨯+,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100%46.7%121614214

⨯⨯≈++⨯+⨯,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D 。 15.某气体由CH 4、C 2H 4、C 2H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气体一定含有C 2H 4

B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 4

C .该气体可能是由C 2H 4和C 2H 2组成

D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 4、C 2H 4、C 2H 2

【答案】B

【详解】A 、若是含一个CH 4和一个C 2H 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 2H 4,选项说法不正确;B 、若是含一个CH 4和一个C 2H 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选项说法正确;C 、C 2H 4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C 2H 2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1,则不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选项说法不正确;D 、该气体同时含有CH 4、C 2H 2、C 2H 4,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 16.由FeSO 4和Fe 2(SO 4)3、Ag 2SO 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6%

B .32%

C .64%

D .52% 【答案】D

【详解】FeSO 4和Fe 2(SO 4)3、Ag 2SO 4中都含有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硫元素的质量比

是固定的(32+16×

4):32=3:1,故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6%×3=48%,故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8%=52%。故选D 。

17.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CaCO 3和CaO 的固体混合物,其中Ca 与C 的质量比为10:1,则该混合物中Ca 与O 的质量比为

A .2:3

B .3:2

C .1:2

D .3:1

【详解】设CaCO 3和CaO 的质量比为m :n ,

404012100%100%:100%10:110056100m n m ⎛⎫⎛⎫⨯⨯+⨯⨯⨯⨯= ⎪ ⎪⎝⎭⎝⎭

m :n =25:28

设CaCO 3和CaO 的质量分别为25g 和28g ,则该混合物中Ca 与O 的质量比为

40401631625g 100%28g 100%:25g 100%28g 100%3:21005610056⨯⎛⎫⎛⎫⨯⨯+⨯⨯⨯⨯+⨯⨯= ⎪ ⎪⎝⎭⎝⎭

故选:B

18.6.4g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恰好生成2.8g 一氧化碳,4.4g 二氧化碳和7.2g 水,关于该物质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C 、H 原子个数比为1:8;⑥分子中C 、H 、O 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⑤

B .①②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⑥

【答案】D

【详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选项说法正确;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2.8g+4.4g+7.2g -6.4g=8g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为2.8g×1628×100%+4.4g×16424⨯×100%+7.2g×1618

×100%-8g =3.2g ,选项说法不正确;③由②分析可知,一定含有氧元素,选项说法不正确;④由②分析可知,一定含氧元素,选项说法正

确;⑤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4.4g×1244

×100%=1.2g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2.8g×1228×100%=1.2g ,水中氢元素质量为7.2g×1218

⨯×100%=0.8g ,则分子中C 、H 原子个数比为1.2g+1.2g 12:0.8g 1

=1:4,选项说法不正确; ⑥分子中C 、H 、O 原子个数比为

1.2g+1.2g 12:0.8g 1:3.2g 16=1:4:1,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 19.已知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0,现取44g 该溶液加入适量MnO 2,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 .2 g

B .4 g

C .6 g

D .8 g 【答案】D

【详解】溶液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00%11⨯;44g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44g 11

⨯=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水中含4g 氢元素,则

水的质量为

12

4g100%

18

⎛⎫

÷⨯

⎝⎭

=36g;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4g-36g=8g。

20.某同学取ZnO、Al2O3、Cu的混合固体8g,加入2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73g稀盐酸。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溶液最终呈蓝色B.实验过程中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C.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水的总质量为62g D.原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8% 【答案】C

【详解】A、金属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则反应结束后溶液为无色,故选项错误;B、实验过程中唯一单质铜,不参与反应,所以无置换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中水的质量=73g×80%=58.4g,HCl中的H元素完全转化为水,则通过反应得到水的质量为

11

7320%

36.59

g⨯⨯÷=3.6,则水的总质量为58.4g+3.6g=62g,故选项正确;D、生成水的质

量为3.6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

16

3.6g100% 3.2g

18

⎛⎫

⨯⨯=

⎝⎭

,氧元素完全来自于金属氧化物,则

混合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 8g 3.2g

100%60%

8g

-

⨯=,故选项错误。故选C

2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4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A.2.2g B.1.1g C.4.4g D.5g

【答案】B

【详解】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4g,剩

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碳酸钙的质量为

40

4.4g50%100%

5.5g

100

⎛⎫

⨯÷⨯=

⎝⎭

。由

质量守恒定律,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5.5g−4.4g=1.1g。故选:B。

2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或叙述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以上发生的反应中只有甲是反应物

D .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A

【详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14:3,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故a=70%-14%=56%,正确;

B 、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错误;

C 、通过分析可知,反应物是甲物质、乙物质,生成物质丙物质, 错误;

D 、丁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错误。故选A 。 23.N 2、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50.0g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使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CuO 、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的质量为x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混合气体中含N 2可能为24% B .混合气体中CO 质量一定≤28.0g C .x 的数值为100 D .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后,得到44.0gCO 2

【答案】B

【详解】A 、假设气体中没有一氧化碳,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碳质量为50g×24%=12g ,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

44g

1244

=,N 2的质量为50g-44g=6g ,则氮气的含量为

6g 100%12%50g

⨯=假设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12g

28g 1228

=,N 2的质量为50g-28g=22g ,则氮气的含量为

22g

100%44%50g

⨯=,混合气体中含N 2含量为12%~44%,正确;B 、根据选项A 可知,若不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 ,但是按照题意,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混合气体中CO 质量一定<28.0g ,错误;C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即所有的碳都被包含于碳酸钙中,碳的质量为12g ,则碳酸钙的质量为12g

100g

12100=,x 的数值为100,正确;D 、气体通过灼热

的CuO 后,所有碳元素都存在于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

44g

1244

=,正确;故选B 。

24.高温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如图,下列关于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剩余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氧气

B .乙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

C .丙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 .丁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一氧化碳 【答案】D

【详解】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C +O CO 1232

点燃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碳和氧气的质

量比为:12:32=3:8;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2

2C +O 2CO

2432

点燃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4:32=3:4。A 、甲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小于3:8,当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小于3:8时,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氧气,不符合题意;B 、乙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8,剩余物只有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 、丙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在33

84

和之间时,剩余物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 、丁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大于3:4,剩余物是一氧化碳和碳,符合题意。故选D 。 25.Fe 2O 3、ZnO 、CuO 的固体混合粉末ag ,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 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82g ,将生成的CO 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10.00g 白色沉淀,则a 的数值为 A .7.41 B .7.18

C .6.42

D .4.92

【答案】C

【详解】Fe 2O 3、ZnO 、CuO 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产生的10.00g 白色沉淀为碳酸钙;

2232Ca(OH)+CO =CaCO +H O

44100

10.00g

=4.4g

x ↓ 由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 ;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就是反应中失去的氧,也是一氧化碳得到的氧,1个一氧化碳分子得到1个氧原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1621

4.4g 100%=1.6g 12+1622

⨯⨯⨯⨯⨯;所以a 的数值为

1.6g+4.82g=6.42g 。

故选C 。

26.将一块金属镁和相同质量的铁铝合金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两者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铁、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A .7:12 B .28:9 C .3:16 D .56:27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金属与酸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其中:镁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22Mg+2HCl=MgCl +H ↑;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22Fe+2HCl=FeCl +H ↑;铝和盐酸反

应的方程式为:322Al+6HCl=2AlCl +3H ↑。

由题目信息可知,假设金属镁的质量为x ,产生的氢气质量为y ,由反应方程式可得

22Mg +2HCl =MgCl +H 224y

x ↑

,并由此得到关系式: 242x y =,12

x y =; 假设合金中,铁的质量为a ,铝的质量为b ,根据铁和铝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可以得出,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

256a ,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654

b ; 由于金属镁和合金的质量相等,则有:x a b =+,且二者产生的氢气也相等,故可以得出以下关系式:

26565412a b a b

++=,化简可以得出:712

a b =,:7:12a b =; 所以合金中铁、铝元素的质量比为7∶12,故选择A 。

27.将不纯的锌6克(含杂质金属M )和不纯的铁6克(含杂质金属N ),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到不再有氢气产生,得到的氢气都是0.2克,则M 、N 可能是 A .Mg 和Cu B .Fe 和A 1 C .A1和Mg D .Cu 和Mg

【答案】A

【详解】设:6克锌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2442Zn +H SO ZnSO +H 6526g

x

= 656g

212

g 0.2g

65

x

x ==<

设:6克铁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 2442Fe +H SO FeSO +H 5626g

y

↑=

566g 212

g 0.2g

56

y y ==>

因为等质量的铝、镁、铁、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铝>镁>铁>锌,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锌中杂质金属等质量的产生氢气应该比等质量的金属锌多,铁中杂质金属应比等质量的铁产生的氢气少或不产生氢气,故选:A 。

28.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2g ,并得到残留固体 6.4g 。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A .8.0g B .11.2g

C .16.0g

D .19.2g

【答案】D

【详解】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铁的质量为x ;

22Fe +2HCl =FeCl +H 562

0.2g 56=20.2g x x ↑

x =5.6g ;

设和氯化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y ,

22

Fe +CuCl =FeCl +

Cu 56646.4g

56=64 6.4g =5.6g

y y y

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z , 64

100%=6.4g 80=8g z z ⨯

⨯, 故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5.6g+5.6g+8g=19.2g 故选:D 。

29.Mg 、Zn 的混合物共10g ,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了9.6g ,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 .24.8g B .9.2g

C .29.2g

D .50g

【答案】C

【详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9.6g=0.4g ; 在硫酸中氢与硫酸根的关系:

242H SO 2960.4g

x

- 20.4g 96x = x =19.2g

所以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29.2g ;故选:C 。

30.蚀刻印刷电路的溶液后的溶液为FeCl 3、FeCl 2、CuCl 2的混合溶液,如图向200g 该溶液中加入铁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阅资料:2FeCl 3+Fe=3FeCl 2)

①200~a 段发生的反应为2FeCl 3+Fe=3FeCl 2 ②m 点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FeCl 3和FeCl 2 ③x =16.8

④原溶液中FeCl 3与CuCl 2的质量之比为65:81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详解】①向FeCl 3、FeCl 2和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后,由图可知,200~a 段溶液的质量随着铁粉的加入不断增大,发生的反应是2FeCl 3+Fe =3FeCl 2,说法正确;②a ~b 段溶液的质量随着铁粉的加入不断减少,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uCl 2+Fe =FeCl 2+Cu ,m 点氯化铜没完全反应,m 点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FeCl 2和CuCl 2,说法错误;③设a ~b 段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y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增加的质量=溶液减少的质量=205.6g ﹣203.2g =2.4g ;

2

2

CuCl +Fe =FeCl +Cu 566464568

2.4g

568 2.4g =16.8g

y y y -==

固体增加量

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16.8g ,所以x =5.6g+16.8g =22.4g ,说法错误;

④由图可知,200~a段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5.6g,根据反应的质量关系

32

2FeCl+Fe=3FeCl

32556

32.5g 5.6g

,即可算出FeCl3的质量为32.5g,同理,根据②中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质量关系

22

+Fe=+Cu

13556

40.5g16.8g

CuCl FeCl

,可以计算出CuCl2的质量为40.5g,则原

溶液中FeCl3与CuCl2的质量比为32.5g:40.5g=65:81,说法正确。故选A。

31.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6.5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物为Zn、Mg,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2g

C.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D.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1g,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答案】C

【详解】假设6.5g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则:

22

Zn+2HCl=ZnCl+H

652

6.5g x

65 6.5g

2x

=

解得:x=0.2g

同理可计算出6.5g镁、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

A、据于以上判断,可知若混合物为Zn、Mg,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0.2g,故A错误;

B、据于以上判断,可知若混合物为Zn、Fe,,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0.2g,故B错误;

C、从上述方程式中可以分析得出,6.5g锌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即此时盐酸的浓度为

7.3%,但是等质量的镁消耗盐酸的质量更多,所以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故C正确;D、若铁质量分数为50%,则锌的质量为3.25g,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3.25g锌能够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同时铁也能够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必然大于0.1g,故D错误。故选:C

三、分析推断

3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它们和C、H2O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物质间能反应),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甲是CO 2,则丁是O 2

B .若甲是CO ,则丁是H 2O

C .“C→甲”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答案】C

【详解】A 、若甲为2CO ,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因为甲与丙能反应,二氧化碳只能与水反应,所以丙为水,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乙为一氧化碳,丙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一氧化碳只能与氧气反应,所以丁为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若甲为一氧化碳 ,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因为甲与丙能反应,一氧化碳只能与氧气反应,所以丙为氧气,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乙为二氧化碳,丙为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丁为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 、C→甲的反应可能是:2

2C O CO 点燃

, 此反应为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C 错误;D 、

若甲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或者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都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2

22CO+O 2CO 点燃

,2

C+CO 2CO 高温

。故选C 。

3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 (NH 2)2)的流程。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 .该流程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 .在“转化”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产品的转化率

D .合成过程中消耗NH 3和 CO 2的质量比为 17:22

【答案】C

【详解】A 、X 是氮气,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B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减少二氧化碳,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该选项说法正确;C 、在“转化”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可以提高产品的转化率,该选项说法错误;D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

式:

()322222H O NH CO CO NH ++低温加压

,合成过程中消耗NH 3和CO 2的质量比为 17×

2:44=17:22,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

3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Al(NO 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 ,可能含有Cu 和Zn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 3)3和Zn(NO 3)2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只含有Al(NO 3)3和Cu(NO 3)2

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 3)3、可能有Zn(NO 3)2一定没有Cu(NO 3)2 ⑤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 3和Cu(NO 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详解】①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Al(NO 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锌粉首先与AgNO 3溶液反应,()332=Z Zn+2AgNO NO n +2Ag ,然后发生反应:

()332Cu+2AgNO =Cu NO +2Ag ,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生成的Ag ,Cu 和Zn 不能确定,此说法

正确;②由于锌一定能反应,所以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Zn(NO 3)2及原溶液中含有的Al(NO 3)3,此说法正确;③若溶液甲是蓝色,说明溶液中有硝酸铜,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 3)3、Zn(NO 3)2和Cu (NO 3)2,此说法错误;④若溶液甲是无色,说明溶液中无Cu(NO 3)2,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 3)3、Zn(NO 3)2,一定没有Cu(NO 3)2,此说法错误;⑤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锌,即锌过量,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 3和Cu(NO 3)2,此说法正确。故选B 。

35.现有一包由铜、锌和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 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有m 种,溶液中溶质有n 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m=2,则n=2或3

B.若m=3,则n=2或3

C.当m=2时,溶液一定呈蓝色

D.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

【答案】B

【详解】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B.若m=3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碳和铜,Zn全部反应,固体中含铜,说明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锌可能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部分铜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因此,n=1或2,故B错误;C.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溶液一定呈蓝色,故C

正确;D.若m=3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碳和铜,Zn全部反应,如果锌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部分铜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因此,溶液可能呈蓝色,故D正确。故选:B。

36.向AgNO3、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如果滤渣含有Zn,则一定有Fe

B.若滤液是蓝色,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Zn(NO3)2、Fe(NO3)2和Cu(NO3)2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

D.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渣一定有Cu、Ag,可能有Fe、一定无Zn

【答案】D

【详解】A.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如果滤渣含有Zn,则一定有锌置换出的Fe,正确;

B. 若滤液是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铜,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生成Zn(NO3)2、没反应的Fe(NO3)2和Cu(NO3)2,正确;

C.

()

332

Zn+2AgNO=Zn NO+2Ag 65216

()()

33

22

Zn+Cu NO=Zn NO+Cu 6564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 压轴选择题专练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压轴选择题专练 一、图像专题 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C 【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未反应时,液体中的氧元素质量不为“0”,且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液体中氧元素质量应减少;故选项错误;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氯化钾固体,且二氧化锰固体不反应,只是催化剂,则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故选项错误;C、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且铜的质量小于小于氧化铜的质量;故选项正确;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气体变化为1格;故选项错误;故选:C。 2.下面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详解】A.镁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氧化镁的质量不再增加,保持不变;而镁和氧气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反应不再发生,若镁有剩余,则氧气的质量为“0”,或氧气有剩余,则镁的质量为“0”,若二者恰好反应,则均无剩余,其质量均为“0”。故A不正确;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随着过氧化氢溶液质量的增加,氧气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加,故B正确;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其曲线应从纵坐标上一点开始,再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因为Fe+CuSO4=Cu+FeSO4),直至反应不再发生,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C不正确;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应比铝少,故D不正确。故选B。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完整版) 学习,是我们现在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学生们从学习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如果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败 D.动物呼吸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O2 C.KCl D.NaOH 4.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 A.植物油 B.馒头 C.牛肉片 D.苹果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酒精 D.红磷 6.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A.冰 B.干冰 C.二氧化硫 D.五氧化二磷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水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锰 9.在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ABCD

10.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铁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有金属光泽 11.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2.氧化铟锡是制作触摸屏的重要材料,它由氧化锡和氧化铟熔融而成。氧化铟(In2O3)中,铟元素(In)的化合价为 A.0B.+2C.+3D.+6 13.硒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可用作静电复印硒鼓的材料。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34 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元素符号为Se 14.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固体 D.加热固体 15.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6.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属于化学变化 B.通过蒸馏可将硬水软化 C.水资源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D.工业污水可以直接排放 17.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1个铁离子:Fe3+ B.3个氧分子:3O C.氧化镁:MgO2 D.2个氮原子:N2 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19.下列相关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轮胎暴晒后炸裂——分子间间隔变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可能是反应物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中含有氢元素D.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3、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 2B.NO 2 C.NH 3D.SO 2 4、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 7、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长劲漏斗B.量桶 C.坩埚钳D.椎形瓶 8、“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9、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10、《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11、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 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3、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CO(NH 2) 2 ]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4、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诗句的描述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 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 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 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 D.严格控制噪音污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4.2022年5 月12 日是我国第14 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 电话报警 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5.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6.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7.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航母的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 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硅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 B.硅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C.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8.由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是化学学科对提升核心素养做出的独特贡献。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分子总数不相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任何化学反应都可以发生 9.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0.小明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 A.CO2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CO2和C O 都有毒 C.CO2和C O 有可燃性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1)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是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__ 元素,它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 ,碳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 ,由此可知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 . (2)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或“失”) 电子,是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_ 元素过渡到_________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符号 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 3. 氯气(Cl2)通常情况下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一定条件下可与除Pt、Au外大部分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能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而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冒出大量的棕黄色的烟.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资料提供的信息,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 (2)氯气的活动性比氧气的活动性(填“强”或“弱”). (3)与金属相似,活泼的非金属也能置换不活泼的非金属.已知以下两个反应都能发生:①Cl2+2NaBr=Br2+2NaCl;②Br2+2NaI=I2+2NaBr.则Cl2、Br2、I2三种单质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请完成氯气与碘化钾(KI)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 我校某班同学想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 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红砖粉末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很慢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加入红砖 粉末,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中 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初三化学期末考试选择最后两道压轴题通关练习汇编

选择题精编(二) 1.现有t ℃时A 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了4克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6克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时,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 .在t ℃时,未蒸发水之前原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 C .在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100克水 D .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大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t ℃时,在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B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右下图中相连的两个圆圈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4 ④ A B C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5.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6.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m 的值是1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7.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气体从b 端通入,收集氧气 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在a 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8.将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通入的二氧化碳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像中的( )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恰当的是( ) A .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 B .活性炭放入冰箱可去除异味 C .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制成各种彩灯 D .硫酸铜加入某酒精样品中可检验该样品是否纯净 10. 右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代表相连的两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请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B .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 C .丙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 D .丁可能是碳或氧气 1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 12.把2mol 碳在1.5mol 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 2也有CO ,则生成的CO 2和CO 总的物质的量是( ) A .1.5mol B .2mol C .1mol D .大于1。5mol ,小于2mol 13.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 A .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溶液丙若再蒸发5g 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2 g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表示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含有0.01mol 氢氧化钙的溶液中,缓慢通入0。01mol 二氧化碳气体 C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 15.下图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B .恒温时将NaCl 不饱和溶液不断蒸发水 C .向饱和Ca(OH )2溶液中不断加入CaO 固体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中考化学 选择题 压轴题集锦

中考化学选择题压轴题集锦 1.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质量相等的a、b两份氯酸钾,其中a份为纯净氯酸钾,在b份中混入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下列放出氧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2015•湘潭)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 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 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验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5.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 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 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 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6.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 参加反应的“ ”和“ ” 分子的 个数比是3︰1 7.(2015•雅安)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 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CO2能与食盐反应 B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 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被点燃的气体一定 是H2 C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D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 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 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可燃物燃烧 的条件之一 A. A B. B C. C D. D 8.(2015•咸宁)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X Y Z A Fe FeCl2 Fe2O3

2021年初三化学冲刺练习-压轴选择题(学生版)

压轴选择 1.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2.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变量y可表示的是( ) A.产生气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将一根纯净的镁带燃烧约一半后停止,固体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1表示反应物的总质量 B.M2表示生成物的总质量 C.(M2﹣M1)表示生成的MgO质量 D.(M2﹣M1)表示参加反应的O2质量 4.向图1所示的烧杯中加水,各种量的变化随所加水的质量变化正确的是( ) 5.如下图所示,向等质量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均全部溶解,得到20℃的溶液。对甲、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 .溶剂质量一定相等 C .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D .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6.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 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 物质并充分搅拌。左下图横坐标x 表示N 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 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7.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8.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足量磷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选项 M N y A 水 氧化钙 溶液的温度 B 水 氢氧化钠 溶液的pH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溶液的质量 氧化镁质量 (g) 镁的质量(g) 氧化钙质量(g) 溶液质量 (g) 溶解度(g/100g 水) 温度(℃) pH 水(g) 7 A .稀释NaOH 溶液 B .镁带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C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氧气的溶解度

初三化学压轴选择题

初三化学培优专题提高(十九) ——初三化学压轴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B.分子数比为1:1的H2和Cl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D.质量比为1:3的C和O2 2.葡萄糖、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48gB.72g C.144g D.无法计算 3.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F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是(CD) 4.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5.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A.74.5g B.14.9g C.10g D.7.45g 6.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相同条件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能被完全吸收的是 A.1:2 B.2:l C.1:3 D.3:1 7.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HCO3 + HCl == KCl + CO2↑+ H2O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压轴选择题综合练习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压轴选择题综合练习附答案 一、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压轴选择题 1.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H2B.Cl2 C.NaOH D.Na2CO3 2.三位科学家因“分子合成器”分享2016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个数一定发生改变 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3.“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该过程中NiFe2O4是() A.生成物B.反应物C.催化剂D.氧化剂 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5.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A.FeO B.Fe2O3C.Fe3O4D.FeSO4 6.维生素C,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其实,维生素C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B.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 C.维生素 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9:1:12 7.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8.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 一定条件 CO(NH2)2+H2O,X的化学式为() A.NH3B.N2H4C.HNO3D.NH3•H2O 9.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2 2个氢气B.4H 4个氢元素 C.Ca+2—个钙离子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0.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g 3.211.2000 反应后质量 /g 007.2 4.4待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11.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中考化学复习选择压轴计算专练

计算专专练 1.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本题不考虑生成一氧化碳) A.CH4 B.C2H6 C.C2H2 D.C3H8 2.现有20gNaOH样品,经溶解后,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19.7g的白色沉淀,试求NaOH的变质程度。(已经变质的NaOH占变质前NaOH的百分比). 3.取10g 碳酸钙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液的质量为ag;另取10g 碳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后,取生成的CaO与上述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液的质量为bg,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 A.a=b B.a>b C.a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压轴选择题培优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压轴选择题培优测试题附答案 一、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压轴选择题 1.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AlO﹣﹣氧化铝B.2N﹣﹣2个氮元素 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 3.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 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 A.x的值等于0.5 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C.乙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4.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5.“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该过程中NiFe2O4是() A.生成物B.反应物C.催化剂D.氧化剂

6.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O3分子 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分子中有9种元素 D.碳的质量分数为24% 7.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是 5CaMg(CO3)2+8SiO2+H2O=Ca2Mg5(Si4O11)2(OH)2+7CO2↑+3R,则R的化学式为()A.CaCO3B.Ca(OH)2C.Mg(OH)2D.MgCO3 8.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NaClO是一种钠盐 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 9.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现有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数据中,甲大于乙的是( ) ①气体的体积②原子的数目③分子的数目④相对分子质量 A.③B.①③C.②④D.④ 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3∶1 D.乙一定是化合物11.题目文件丢失! 12.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13.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测试题含答案 一、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 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钙C.碳酸镁D.氧化铝 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 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 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 3.“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4.金属X的活动性比较强,它的氧化物为X2O3,其对应碱为其对应碱为X(OH)3.X(OH)3难溶于水,而XCl3可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XCl3的是( ) A.X+HCl B.X2O3+HCl C.X(OH)3+HCl D.X(OH)3+MgCl2 5.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6.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

中考化学压轴题(带答案)

2019中考化学压轴题〔带答案〕同学们都在繁忙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可以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稳固,下文整理了这篇2019中考化学压轴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2.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发生的变化 A.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只是分子本身由大变小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PM2.5 B.CO2 C.NO2 D.SO2 4.以下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2H C.Fe D.N2 5.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6.生活中的以下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A.室内插花,满屋花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变化

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湿衣服放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以下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 A.酒精、碘酒 B.生石灰、石灰水 C.氯化氢、盐酸 D.植物油、油水 8.属于纯洁物的是 A.矿泉水 B.生理盐水 C.家用燃气 D.金刚石 9.以下含有硫元素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SO2 B.H2SO4 C.H2S D.S 10.物质的名称与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A.汞 Ag B.硝酸铁 Fe〔NO3〕2 C.硫酸铝 Al2〔SO4〕3 D.碳酸氢钙CaHCO3 1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进步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以下根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选项是 A.检查气密性 B .读液体体积 C. 过滤悬浊液 D.熄灭酒精灯 13.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题复习试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题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后,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 C) A.隐形飞机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 C.隐形飞机为什么会隐形 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 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3.实验室有一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于是,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C) A.作出猜想B.设计方案 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4.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D)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取用粉末状固体——镊子 5.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B) A.蓄电池放电 B.水力发电 C.内燃机做功冲程 D.火箭点火升空 6.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B) A.加入块状固体 B.加入粉末状固体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7.给3 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C)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 8.进行量筒内液体读数时,开始仰视读数为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7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B) A.16.3 mL B.大于16.3 mL C.小于16.3 mL D.无法确定

备战上海2022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练 专题01 溶液与溶解度(39道提分专练)(详解版)

专题01 溶液与溶解度(39道提分专练) 一.选择题 1.【解析】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t2℃时,将15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15g+70g=85g;故选项正确;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解析】解: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100 克水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15℃时,将15gb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10g+50g=60g,65g错误,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解析】解:A、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升高温度烧杯中的固体将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由于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乙固体逐渐减少,但不一定全部溶解,故A错误; B、由于不知是否乙全部溶解,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故B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丙 杂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乙和丙的溶解度在40℃时相等,所以二者饱和溶液的浓度是一样的,但不知乙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二 者的浓度大小关系,故D错误。故选:C。

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 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 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 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D.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 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这一结论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 D.瑞典化学家舍勒 3.下列有关化学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 B.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C.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利用化学可以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人类只有益处而无害处 4.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化学的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化学提高了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B.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 C.治理污染需要化学技术?????? D.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 5.加油站应贴的标志是() A.当心爆炸? B.严禁烟火? C. 节能标志? D. 绿色食品 6.盛放乙醇(酒精)的试剂瓶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腐蚀品 B. 易燃液体? C. 自燃物品? D. 有毒品 7.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海水晒盐?? C.湿法冶金?? D.尘土飞扬 8.下列应用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用水降温???????????? B.用液化气做饭 C.用粮食酿造酒?????????? D.用炸药爆破岩石 9.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A.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C.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铜做导线???????????? B.天然气做燃料 C.铁能导热,可以用铁制铁锅???? D.利用活性炭吸附有色有味物质 11.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量 C.打磨后镁条变亮????????? D.生成不同于镁条的白色粉末 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 B.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 D.酒精挥发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冬天窗玻璃里面形成窗花 C.粮食发酵变成酒精????? ??? D.研磨块状胆矾变为粉末状 14.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O2:我能为可燃物助燃??? ? ?? B.CO2: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C.O2:食物的氧化变质有我的原因? ? D.CO2: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海水蒸发晒盐????????? B.用木炭燃烧来取暖 C.用铝制成易拉罐????????? D.用钨丝作灯泡灯丝 16.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17.几位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几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 ?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容器的体积一定相同?? ??? 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温度一定相同 18.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水沸腾??? C.铁锅生锈?? D.蔬菜腐烂 19.在铁丝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铁丝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火星四射?? D.生成黑色固体 20.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 B.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的光 21.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a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着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尘泥更护花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3○4○5○6??? B.○1○2○3????? C.○1○3○4????? D.○3○5○6 2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变色②发光③燃烧④爆炸⑤铁生锈⑥工业制氧气⑦大理石浮雕被酸雨腐蚀. A.全部???? B.③⑤⑦??? C.①②⑤⑦?? D.除⑥以外 24.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向老师请教 25.人民币一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