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课时12

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课时12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第10章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教学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分组讨论“列举人体的哪些生活活动需要能量”,对于讨论的结果老师不必过多评价,进而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接下来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食物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出来的?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归纳燃烧过程的条件和产物,进而引出新问题:“食物在体内供能的过程与燃烧的过程一样吗?”结合问题进行实验演示“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食物在体外、体内释放能量两个过程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归纳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能量,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②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炭的方法。 ②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重点:活动“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 难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及教师引导、讲授,学生小组讨论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在学生探究实验后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准备 1、导学案。 2、分组实验材料:4个广口瓶、吸管、蜡烛、澄清石灰水等。 三、教学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4.8.1人类的食物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素材(新版)北师大版

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实验名称: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学会鉴定食物中含有能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鉴定食物中含有能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鉴定食物中含有能量的方法 实验器材:温度计、试管、解剖针、酒精灯、铁架台、天平 实验材料:花生种子、黄豆种子、玉米、蚕豆等种子、干燥的面团、学生找的任何干燥能燃烧的食物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教学思路:绝大多数食物烘干后,可以直接燃烧放出能量,将燃烧的食物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下面,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可以被水吸收,使水的温度升高。利用食物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作为测定食物所含能量的根据。 教学过程: 1、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水的起始温度。 2、取5g干燥食物,用解剖针挑起,放在酒精灯下点燃,点燃后迅速移到试管下方。

花生 薯片 3、待食物燃尽,用温度计记录此时试管内水的温度

1、用几种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并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1、温度计的上方需要用个绳子拴住,防止温度计直接接触到试管底部,使温度不均 衡,造成实验误差 2、温度计放在水中读数时,要等温度计中的读数稳定以后再读 3、燃烧的食物必须迅速的放在试管下 4、对于有些食物燃烧时火焰比较小,或者不容易燃烧,就要在酒精灯下多点燃几次。 实验结论:食物中含有的脂肪越多,温度上升值就越大 改进: 书上实验中只有了1g,我认为1g食物有些少,为了减小误差,我觉得用5g食物比较

好,可以使温度升的比较高,观察起来容易些。 自我评价: 1、实验不一定要完全依照课本的设计进行,只要原理相同 2、影响本实验的因素还有:火焰离试管底部的距离,引燃后到加热试管的时间,相 同食物衔接的时间等

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习题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1、下列哪种营养成分含量急剧减少可能引起晕厥()。 A.水分 B. 维生素 C.血糖 D. 蛋白质 2、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需要吸入氧气 B.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C.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3、人体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A.糖类 B.二氧化碳 C.能量 D.葡萄糖 4、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储存的能量是不同的,每克糖类储存的能量平均为(),蛋白质为(),脂肪为()。 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其次是(),()是主要的储备能源物质。 6、细胞能用氧气把葡萄糖分解,产生()和(),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 7、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 8、什么是呼吸作用? 9、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10、简述体外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异同。 11、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要吸入二氧化碳 B、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C、都要吸入氧气 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12、(判断)虽然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含量不同,但是储存的能量是相同的。() 13、(判断)人体吸入的气体中只含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14、(判断)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5、(判断)生物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16、完成课本48页的实验后,回答下面问题。 (1)实验中,水温上升的程度与食物能量多少有联系吗? (2)哪种营养成分储存能量多? (3)食物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达标检测·一课三练 【达标闯关】 1.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食物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什么表示( ) A.温度 B.重量 C.热价 D.湿度 【解析】选C。本题考查食物的热价。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易错警示】温度不能表示含能量的多少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不能表示含能量的多少。 2.(2016·哈尔滨质检)为了进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的探究活动,几个同学选择了花生、小麦、水稻、玉米等植物的种子。根据你的经验,经过燃烧后,相同质量的这些种子,贮存能量最多的应该是( ) A.花生 B.小麦 C.水稻 D.玉米 【解析】选A。花生种子中含较多的脂肪,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子中含较多的淀粉,脂肪的热价比淀粉的热价高。 【易错警示】糖类不是单位质量提供能量最多的 糖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但不是单位质量提供能量最多的,脂肪的热价最高,单位质量提供的能量最多。

3.关于食物中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用燃烧的方法 B.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含有能量 C.越名贵的食物,含有的能量越多 D.不含能量的营养物质,就不是身体必需的 【解析】选A。用燃烧样品使一定体积的水升温的方法可以估算出食物中所含的能量;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含有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则不含有能量;含脂肪越多的食物含能量越多,名贵的食物不一定含脂肪多;不含能量的营养物质也是人体必需的,如水是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 4.人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糖类 B.能量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 【解析】选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能量,能量供给细胞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5.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 A.快走 B.静坐 C.爬坡 D.扫地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消耗能量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活动越激烈消耗的能量越多,这几项活动中,活动最激烈的是快走,其次是爬坡。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快走消耗的能量为8.1,静坐为1.4,爬坡为3.2~3.5,扫地为1.8~2.2(注:假设静卧时需要的能量为1)。 6.下列做法容易造成肥胖的是( )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B.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了解不同的食物能量不同;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实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 (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究问题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透过实验探究问题 难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材料与用具:锥形瓶(50毫升)、量筒、温度计、试管夹、带孔的橡皮塞、酒精灯、火柴、细铁丝、天平、易拉罐(事先设计好带孔的)、花生米、水 教学过程:导入:(1)吃早餐的同学与没吃早餐的同学的表演;(2)早餐吃馒头的同学和吃油条的同学的表演 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吃饭就不会饿,不吃饭就很快饿了,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同样吃饱了饭,但是饿的时间不同,说明油条的能量多,馒头的能量少。 提出问题:我想知道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了解不同的食物能量不同;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实验步骤。 2、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究问题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透过实验探究问题 三、难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四、材料与用具:锥形瓶(50毫升)、量筒、温度计、试管夹、带孔的橡皮塞、酒精灯、火柴、细铁丝、天平、易拉罐(事先设计好带孔的)、花生米、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吃早餐的同学与没吃早餐的同学的表演 (2)早餐吃馒头的同学和吃油条的同学的表演 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吃饭就不会饿,不吃饭就很快饿了,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同样吃饱,但是饿的时间不同,说明油条的能量多,馒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 测试卷题型分两类: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试卷共80道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0道,每小题3分,共30分,判断题70道,每小题1分,共70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所需得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与水六大类。现代营养学把(C)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A、维生素 B、蛋白质 C、膳食纤维 D、糖类 2、食用油分为植物油与动物油两大类,油得主要成分就是( A )。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D、糖类 3、钙就是组成人体骨骼与牙齿不可缺少得元素,缺钙小孩会得( B ),成人会得软骨病或致骨质疏松。 A、呆小症B、佝偻病C、营养不良D、骨质疏松 4、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导致坏血病。(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 C D、维生素D 5、人体铁质缺乏易导致( C)。食物中含铁最多得就是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瘦肉与蛋黄。维生素C可促进铁得吸收。 A、侏儒症B、甲亢C、缺铁性贫血D、周围

神经炎 6、消化系统各主要器官得功能:(D)就是人体最主要得消化与吸收器官。 A、胃 B、大肠 C、肝脏 D、小肠 7、新生儿缺碘易引起智力低下“呆小症”;成人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 C ). A、甲亢B、呆小症C、甲状腺肿大D、夜盲症 8、蛋白质在人体中得作用不包括:( D ) A、构成人体组织 B、构成抗体,维持体内免疫功能 C、调节生理功能D、提供能量 9、食物中毒后错误得做法就是:(D) A、饮水稀释 B、催吐减毒C、联系急救D、倒掉食物 10、人体消化道不包括:( C ) A、口腔B、咽C、气管D、食管 二、判断题 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得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带皮得水果与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6、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产能营养素净能量系数最高的是() A.蛋白质B.脂肪 C.糖类D.乙醇 2.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比例应为()A.1﹕1﹕1 B.1﹕2﹕1 C.1﹕1﹕2 D.2﹕1﹕1 3.从构成上分类,果糖属于() A.单糖B.双糖 C.寡糖D.多糖 4.以下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视黄醇B.硫胺素 C.核黄素D.叶酸 5.我国古代提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概念的着作是()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 C.《饮食概要》D.《黄帝内经》 6.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同类互换原则,以下可用于替换馒头的食物是() A.黄豆B.瘦猪肉 C.菠菜D.面包 7.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一般每日午餐所占的比例应为 ()A.20% B.30% C.40% D.50% 8.我国为预防内陆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所采取的食品强化方法是() A.食盐加碘B.食盐加铁 C.面粉加碘D.面粉加铁 9.人体发生厌食和异食癖时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A.钙B.碘 C.硒D.锌 10.过量食用后,最容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的是()

A.瘦猪肉B.胡萝卜 C.芒果D.鱼肝油 11.以下有关糖尿病人饮食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吃蛋类B.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C.不能吃水果D.不能吃含淀粉多的食物12.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摄入过多的() A.钙B.钠 C.钾D.磷 13.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 A.体重(kg)/身高(m)2 B.身高(m)2/体重(kg)C.体重(kg)/身高(cm)2 D.身高(cm)2/体重(kg)14.所有谷类食物均不含 ...的维生素是() A.硫胺素B.核黄素 C.烟酸D.抗坏血酸 15.稻米中含量最高的糖类是() A.葡萄糖B.淀粉 C.果糖D.麦芽糖 16.与绿叶蔬菜的绿色深浅呈正相关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 1 B.维生素B 2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17.以下不同部位猪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奶脯B.后臀尖 C.里脊肉D.肋条肉 18.牛奶通过发酵变成酸奶,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素含量增加的是()A.钙B.铁 C.乳糖D.B族维生素 19.鱼类食物中含量较低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0.以鲜奶作为良好食物来源的营养素是() A.碘B.铁 C.钙D.硒 21.以下食品类别中营养素密度最高的是() A.甜饮料B.酒类 C.动物油脂D.绿叶蔬菜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2.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准备好“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装置。 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疑:1.食物在体外可以通过燃烧释放能量,那么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释放能量也需要燃烧吗?2.燃烧过程需要氧气助燃,而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释放能量的过程是否也需要借助氧气? 二、讲授新课 (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标号为A、B、C、D。 2.请一位学生将A和B瓶置于室外,打开瓶盖,3 min后盖上瓶口。(学生讨论A和B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3.请一位学生取一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课本P50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 mL的澄清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现象](由学生观察后总结): 1.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的燃烧时间长。 2.D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而二氧化碳多?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学生】讨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意义。(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还可以维持体温恒定。)【教师】提问:比较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与食物在体外燃烧,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相同点:从条件、产物比较发现,它们都需要氧气,产物都是二氧化碳,还有能量的释放。经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两个过程的本质提相同的。不同点:从能量的释放过程来看,燃烧的过程是十分剧烈的,能量是瞬间释放出来的;而细胞的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是持续缓慢的过程。 三、课堂反馈 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C ) A.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C.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将更多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2.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都要吸入二氧化碳 B.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C.都要吸入氧气 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知识点概念

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说,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包括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变化。物质在人体内氧化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直接以热能的形式维持体温并散发于体外,一部分则转移到三磷酸腺苷(简称ATP)中,以供人体利用。 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中,含有一定数量的ATP,当细胞中的ATP浓度过高时,ATP可以将蕴藏着大量化学能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ATP就转变成二磷酸腺苷(简称ADP)。当细胞中的ATP由于消耗而浓度过低时,磷酸肌酸可以将能量转移给ADP而生成ATP。这样,细胞内ATP的浓度便能保持在较为恒定的水平。[来源:学#科#网] 虽然磷酸肌酸不能像ATP那样直接为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但是人体内磷酸肌酸的贮存量远比ATP多,在肌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基础代谢 新陈代谢易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因素等影响。运动、劳动、环境温度升高、进食和精神紧张都会导致新陈代谢增加,此时能量代谢也会增加。 人体在基础状态下(即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排除了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因素等影响)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即产热量),称基础代谢。这

健康饮食黄金法则

健康饮食黄金法则:顿顿蔬菜天天水果饮料少碰 法则1:肉奶豆菜果主食不可少 现状满意度:★☆ 每天能吃够五大类食物的人不足三成,这是2012年初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网民营养知信行调查》的结果。“食五类”包括: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蛋、奶、豆类和坚果、蔬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油、糖、酒等。其中,谷薯类食物作为主食,应占到每天能量来源的一半以上。 吃营养素片营养就够了?错。营养首先应该来自日常的膳食中,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只能作为膳食之外的一种补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天天补充。食物还能获得对 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病有益的植物化学物。另外,摄入食物启动了咀嚼、胃 肠蠕动等过程,对消化吸收系统大有裨益,而营养素片以水送服,哪能体会食物的美味? 法则2: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现状满意度:★★☆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分析了世界各国的研究结果,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蔬菜和 水果能降低很多癌症的患病风险。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蔬菜的摄入量为275克/天,低于推荐的3 00~500克;而水果为45克/天,远低于推荐的200~400克/天。 在选蔬菜时大家可以“好色”一点,比比谁的菜篮子更富色彩。菠菜、油麦菜、 胡萝卜、紫甘蓝、红苋菜……深色蔬菜要占一半。当然,少不了食用菌(口蘑、香菇、木耳和海菜(裙带菜、紫菜、海白菜。吃水果则要挑选应季、新鲜的,现吃现买。 蔬菜水果吃一样就行?当然不够。蔬菜水果都是宝,但营养价值各有侧重,蔬菜植物化学物丰富,水果富含有机酸、芳香物质,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法则3:做菜用盐勺隐盐别忽视 现状满意度:☆ 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重口味”却不见好转。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每人日均食盐消费量为1 2克,是建议量的两倍。十年过去了,一个尚未发布的营养调查数据显示,国人食盐消费量仍未见明显下降。 “盐超标”的危害,虽不如洪水猛兽般来势汹汹,但架不住其长年累月对身体的侵蚀。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饮食中,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如果实在管不住手里的盐勺,不妨用限盐勺,根据人数按照每人5 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把全家一天的盐量出,每天就限定这些量。此外,还要 注意酱油、咸菜以及各种酱中的“隐性盐”。 法则4:白水要喝够饮料要少碰 现状满意度:★★ 不仅喝水量不够,还偏爱喝饮料,这是我国居民喝水的现状。2011年马冠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城市的饮水调查表明,三成居民每天饮水量不足1200毫升。这个调查还指出,尽管只有4.7%的人认为饮料最健康,但仍有80%的人喝饮料。 “过量喝含糖饮料的危害众人皆知,能量高,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但现实中贪求口感而喝饮料的人不在少数。”马冠生说,事实上,白水(如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2018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练习题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知识点1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 2.据测定,每克糖类贮存的能量平均为17kJ,蛋白质为23kJ,脂肪为38kJ。 3.把相同质量的玉米和花生进行燃烧,花生所释放的能量要多一些,因为它含有的脂肪成分较多,所以热价较高。 4.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脂肪还是贮备 的能源物质。 知识点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石灰水将变浑浊,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6.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7.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知识点1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1.右图为测量花生中贮存能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实验前要先用托盘天平测量花生的质量 B.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C.实验时,花生应该燃尽 D.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知识点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人的呼吸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D) A.营养物质和能量 B.水 C.营养物质 D.能量 1.(2017·山东济南期中)人体吸进去的氧气用于(A) A.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并放出能量 B.使大脑清醒 C.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体重减轻 2.(2017·广东东莞模拟)下列关于“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 B.设置重复组可减少实验误差 C.食物燃烧时应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D.不同食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是相同的 3.导学号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能量,他们准备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注: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 4.187 J的能量) (1)A装置中的花生仁为2 g,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 ℃,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0 ℃(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7536.6J。 (2)B装置中的核桃仁为 2 g,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 ℃,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5 ℃(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8164.65J。 (3)如果实验装置A、B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等质量的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所含能量。 (4)此实验常假设上述热量为食物所含能量,实际上食物全部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上述热量多。 1.(2017·云南昆明中考)人在跳绳时的能量供给有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下列系统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D)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生殖系统 2.导学号(2016·四川德阳中考)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教学目标: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在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发散思维的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和细胞的呼吸作用这两个过程相联系。 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们列举人体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学生分组讨论) 师:对讨论结果不过多评价,因初一学生没有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知识。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如运动、学习、思考问题等需要能量,进而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 问题: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来,燃烧过程需要什么条件?会产生什么物质? 生:燃烧需要氧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师:人体细胞摄取营养物质怎样释放出能量?细胞内营养物质释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气?演示实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一)实验步骤: 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标号为A、B、C、D。 2.请一学生将A和B瓶置于室外,打开瓶盖,3min后盖上瓶口。(学生讨论A和B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3.请一学生取一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课本P47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实验现象(由学生观察后总结): 1.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时间长。 2.D瓶里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讨论: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而二氧化碳多?(学生分组讨论)师: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 讲述: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生:讨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意义。(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还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一.知识网络导航图 一)、食物中储存能量 1、热价: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2、糖类:17.15KJ 蛋白质:23.43KJ 脂肪:38.9KJ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为脂肪。 二)、细胞通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生物细胞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二优化精选三阶递进 双基整合步步为营 1.每克糖类储存的能量平均为( A ) A.17 kJ B.38 kJ C.50 kJ D.80 kJ 2.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A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D.能量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D ) A只有二氧化碳 B.只有氧气 C.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D。二氧化碳比氧气少 4.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它反映出。 燃烧值这种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5.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其次为。还是储备 能源的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6.每克糖类储存的能量平均为,蛋白质为,脂肪为。 17.15千焦 17.15千焦 38。91千焦 7.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分解放出能量的过程8.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比空气低,含量比空气高。 二氧化碳氧气实践探究铸就能力 1.利用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活动│打篮球│慢跑│坐│睡│踢足球│游泳│散步│ ├─────────┼───┼───┼──┼──┼───┼───┼────┤ │每小时耗氧量│ 90 │ 120 │ 25│ 14│ 115 │ 120 │ 60 │ └─────────┴───┴───┴──┴──┴───┴───┴────┘ (1)在这些活动中,相同的时间内,哪些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最少?哪些活动可能需 要能量最多?你的依据是什么? 需要的能量最少活动是睡,需要能量最多的是游泳。睡时每小时耗氧量14游泳时每小时耗氧量120 (2)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请你查资料并回答这个问题。 打篮球需要的能量多耗氧量大慢跑需要的能量少耗氧量小 想一想体外的燃烧和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什么异同?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学内容与第8章、第9章的联系密切,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赖于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本节安排了学生探究实验“探究不同食物储存能量的差异”,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在人体内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 【教学目标】 1、学会测定食物中储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活动“探究食物储存的能量”。 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中热量测定仪的制作,如何减少误差的分析。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过程】

的集气瓶中。有什么现象? 3、细心观察燃烧中的食物及靠近食物的玻璃内壁,有什么产生?如何检验它是什么东西? 4、食物一停止燃烧,立刻从集气瓶中取出来,并把瓶口盖好。 5、把少量澄清石灰水注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加以摇晃,有什么变化?显示了什么? 6、指导学生用空集气瓶重复上述步骤。现象与结果并思考。2、比在空气中更旺。 3、有雾气及液滴产生,用蓝色氯化钴试纸检验,使其变成淡红色,说明它是水。 4、观察。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有二氧化碳。 二、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巡视,指导 问:1、食物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 有何异同? 2、食物燃烧时生成什么物质? 动手实验。 1、在氧气中燃烧比在 空气中更剧烈。 2、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标号为 A、B、C、D。 2.请一个学生将A和B瓶置于室外,打开 瓶盖,3min后盖上瓶口。(学生讨论A和B 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成分与空 气相同。) 3.请一个学生取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 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 然后盖严瓶口。(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 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有较多的由肺 部呼出的气体。)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 课本P50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澄清的石灰 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学生观察后总结实验 现象: 1.蜡烛在A瓶中比在C 瓶中燃烧时间长。 2.D瓶里的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生物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学会天平、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 温度计、酒精灯、天平、试管、试管夹、花生种子、核桃种子、镊子、细铁丝、锥形瓶、易拉罐、量筒、滴管、火柴、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能量哪个多?而有些问题是不能假设,如“一克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作出假设: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核桃仁含的能量比花生仁的多等。 1、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时,应注意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平衡,指针摆动时先后指示的分度盘上的左右两边的格数接近相等,指针静止时则应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③、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④、如果称量的是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2、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3、用温度计测出水温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淹没在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加热容器的壁,当温度计里的水银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出读数。 4、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注意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45。),不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以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进行预热。

(完整版)食品安全与营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与营养期末考试复习题 2010.12 题型与分值: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 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四、问答题(6小题,共40分) 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 3.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4.食品 5.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 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6.食品安全 7 .氨基酸 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8.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对机体有生理功效且为机体正常代谢所需的成分。

9.营养学 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10.碳水化合物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多羟基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绝大多数碳水化合物分子 中的氢原子是氧原子的两倍,与水分子的组成相似,所以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11.酸乳 酸乳是由产生乳酸的细菌使牛乳或其制品发酸的液体乳制品。 12.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的氨基酸。 13.矿物质 在人体内的各种元素中,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余的各种元素 均称为矿物质或无机盐。 14.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性是指食品中无任何对人体可能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化学污染物及其放射性元素。 15.化学性食物中素 由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某些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农药及亚硝酸炎引起的中毒。 16.焦糖化反应 碳水化合物在无氨基化合物存在时,加热到150C?200C生成焦糖等黑褐色物质,此过程称为焦糖化反应。 17.膳食纤维 是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利用的多糖碳水化合物。 二、问答题 ⑴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⑵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⑶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⑷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⑸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⑹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教学目标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能够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在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发散思维的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和细胞的呼吸作用这两个过程相联系。 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们列举人体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学生分组讨论) 师:对讨论结果不过多评价,因初一学生没有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知识。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如运动、学习、思考问题等需要能量,进而引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食物。 问题: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来,燃烧过程需要什么条件?会产生什么物质? 生:燃烧需要氧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师:人体细胞摄取营养物质怎样释放出能量?细胞内营养物质释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气?演示实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一)实验步骤 1.取大小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标号为A、B、C、D。 2.请一学生将A和B瓶置于室外,打开瓶盖,3min后盖上瓶口。(学生讨论A和B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3.请一学生取一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课本P50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实验现象(由学生观察后总结): (三)1.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时间长。 2.D瓶里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讨论: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而二氧化碳多?(学生分组讨论) 师: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讲述: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生:讨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意义。(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还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小结: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作业:思考与练习第1,2题。

201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测定食物中储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食物中 2、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了解食物中有多少能量,怎么释放出来。 3、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不同的食物中的多少不同。 4、通过简单计算,使学生了解食物热量价的来历。 5、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在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活动“探究食物储存的能量”。 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中热量测定仪的制作,如何减少误差的分析。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1、引言: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仅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而且需要能量。 2、请列举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各小组可以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果:跑步、走路、说话、写字、抬头、眨眼…… 在人体内还有很多我们没想到的一些,如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 3、能量都来源于食物。 讲述:食物除了为我们构建身体提供原料以外,还为我们维持体温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提问:食物中究竟储存多少能量?食物中的能量又是怎么释放出来的?不同的食物中

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与哪些营养成分有关? 学生:食物中含有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关。 (3)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你们准备选择哪两种食物作为实验材料? 学生回答:选花生和核桃,选黄豆和花生,选蚕豆和核桃…… (4)从同学们选项的材料看,都是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准备好的热量测定仪拿出来,我们来具体探究一下这些食物中究竟含有多少能量。学生准备探究。 二、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根据教材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的食物中都储存有能量,只是多少不同而已,富含油脂的食品储存较多,淀粉和蛋白质类食物储存能量较少。 根据这个提示,你们组对选择的两种食品所储存的能量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学生提出问题,花生和黄豆等食物中储存有多少能量?能量是怎么释放出来的? 作出假设:花生等食物储存的能量多,黄豆等食物储存的能量较少。它们是通过燃放的方式把能量释放出来的。 2、指导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课前已完成) 听取学生汇报实验准备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适时进行指导、指示,特别是要注意安全。 学生汇报实验计划。 各小组汇报计划和实验步骤。 主要内容是: (1)实验装置的安装情况。 (2)确定能量释放值的计算方法。 (3)实验中的具体分工:操作人、记录人(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中应急处理人。进行探究活动。 三、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 1、在进行探究活动时,为什么要安排重复实验? 学生思考后回答:是因为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太大,如果安排平行重复实验,可以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科学。 2、如何解释实验结果与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数据之间的差异? 学生回答:食物在燃烧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用来把水加热而使温度计上的刻度上升,总有一部分通过测定仪上的孔洞以及铁罐壁而散失掉,所以实验结果与教材上提供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