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它既不同于,也不同于病毒,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动植物的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支原体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目前证明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几种,但临床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1]。肺炎支原体主要以飞沫传播,引起儿童、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肺炎等。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并有局部流行的趋势,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1 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方法

目前,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支原体分离培养、PCR法检测质粒核酸、抗体检测、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支原体细胞分离培养可获得肺炎支原体,可以确诊。由于支原体分离培养要求苛刻,一般医院实验室难以推广。此法阳性率低,需时3 周甚至更长时间,对临床快速诊断意义不大。PCR法检测质粒核酸快速、特异、敏感,但需昂贵设备,不易普及,且方法过于敏感,容易受污染。传统的冷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IgM 抗体,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易受病程影响。ELISA 检测支原体抗体法较为简便、可靠。由于发病初期,机体中尚未产生抗体不能被检出,发病时间较长此法才有意义。而快速培养法正以其简单、快速、经济、无创伤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所推广,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2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是利用肺炎支原体的代谢产物使培养基液体中的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来判断其生长,标本中的其他支原体和细菌则被培养基中的青霉素和醋酸陀抑制[2]。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无痛苦。先从冰箱中取出快速培养基,复温,按常规方法采集患者咽拭标本,将标本棉签浸入培养液,沿瓶壁

挤压棉签,取出棉签、丢弃。旋紧瓶盖,登记标本号,35℃~37℃孵育24~48h,观察结果。培养基由红色变为绿色、黄色,且仍保持清晰透明,说明有肺炎支原体生长,明显混浊变色者不能视为阳性。培养液颜色不变,应判为无肺炎支原体生长。我院检验科是从2007年4月份开始展开此项检测,共检测293 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阳性病例161 例,阳性率54.9%,及早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了依据。

3 讨论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明显上升,危害较大,其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易与一般病毒性感冒相混淆。临床医生为了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需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肺炎支原体的相关检测,及早诊断、治疗。

快速培养法不受病程影响,感染初期就可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有资料报道,在肺炎支原体检测的各种方法中,该法阳性病例病程最短,提示病程时间较短的患者选择此法检测的阳性率较高。

快速培养法是诊断肺炎支原体的金标准[2]。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采咽拭标本,采集标本前,用生理盐水漱口。所采集的标本应迅速接种,若不能及时接种,室温保存不超过2h。使用前如发现培养基浑浊或变色,不能使用。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采咽拭标本,为非损伤性,无创伤采集标本,患者乐于接受,我科自开展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以来,受到了患者,临床医生的好评。

肺炎支原体的三种感染方式结果的评估

两种ELISA 方法来评估三种不同方式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的 血清学结果 E. Fano , C. Pijoan, S. Dee 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 余平良译 概述和试验目的 尽管分子技术已经应用在M.hyo 的诊断,但是血清学方法在猪群感染方式的确诊方面仍然十分重要(1)。在田间条件下血清学检测的结果差异很大,这反应了在感染压力和感染途径等方面具有某些流行病学的特征。该试验证明了DaKo ELISA 比TWeen 20 ELISA 更加敏感(2,3),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猪肺炎支原体的三种不同感染方式下流行病学的模式,以及比较两种检测肺炎支原体的ELISA 方法的敏感性。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评估了M.hyo 三种感染方式:气管内接种,直接接触感染,间接接触感染。12头3月龄的肺炎支原体阴性的后备母猪气管内接种10ml (105ccu/ml )肺炎支原体232株。在同一天12头同龄的阴性猪与接种猪关在一起,让其直接接触感染。第三组12头猪关在离感染猪圈3米远的栏中。第三组猪就做为间接接触感染的猪。为了评估血清学曲线图,本研究把三组猪做了纵向的血清学比较检测。试验感染后的第0, 28, 35, 42, 49, 63, 91, 119 和154天,分别采血用DAKO ELISA 检测M.hyo 的抗体。为了同DAKO ELISA 比较,该试验同时还采用TWeen20 ELISA 对血样进行了检测。 结果与讨论 三种不同感染方式的猪血样检测的结果见表1.。两组接触感染的猪其血清阳转时间迟于接种猪,尤其是间接接触感染组。尽管接种猪和接触感染猪都在同一天开始试验,但是接触感染猪很可能是当接种猪排菌后(一周后)才感染的。即使这样,三种感染方式的结果的差异仍然明显。本研究的结果可以解释田间条件下血清抗体曲线图的差异。如前所述(2,3), Dako ELISA 比Tween 20检测法更加敏感,并且能早一周检测到抗体。这个差异在三组猪的试验中表现出来了(表2,3,4)。 表 1. 三个组的血清学反应. IT ,为气管内接种;DC, 为直接接触感染;IC, 为间接接触感染 感染后的天数 感 染比例 %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阳性什么意思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阳性什么意思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呈现阳性,这说明感染了支原体,如果是已婚人士,一定要夫妻同治,在转阴以后说明彻底治好,但是要及时复查,避免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治疗选择一些敏感的药物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对于治疗的效果会更好,除了治疗以外,平时要加强调养,注重饮食保健,保持充分的休息,在治疗期间不能有性生活。      ★支原体的治疗方法:1:需使用敏感抗生素,足量治疗(一般青霉素类没有作用)。2:必须治疗达到足够的时间。一般7-10天。同时注意,预防二次感染。(保持内裤干净,性伴侣同时治疗,禁忌酒和刺激性食物)。最好能在疾病治愈以后再要小孩。解脲支原体是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3 四环素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较佳,尤其是后者。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治疗为最好的方案。希舒美首剂1.0g,后0.5g/日,qd,5天1个疗程+美满霉素首剂200mg,后100mg,7天1个疗程+肤阴洁坐浴,1周后,复查白带培养及肝、肾功能。 4 及早到正规医院治疗,并且遵照医嘱定期复查,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支原体阴道炎的患病途径很多 包括性接触、直接接触、自体感染、医源性感染等。有不少女性检查出支原体感染属于携带者,也有些是自体感染(支原体)会寄生人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多见于年轻性旺盛时期,尤多见于不洁性交后。当泌尿生殖道发生炎症,粘膜表面受损时解脲支原体易从破损口侵入,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后,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因此,很难被患者觉察,也易造成医生漏诊。 解脲支原体可侵犯尿道、宫颈及前庭大腺,引起尿道炎、宫颈炎与前庭大腺炎;上行感染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 输卵管炎,尤其输卵管炎多见。解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女性生殖器官病理性改变,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因此,女性一定要洁身自爱,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杜绝支原体感染,发现患上支原体阴道炎后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空军总医院刘春灵 肺炎支原体(MP)主要感染儿童和青少年,主要导致肺炎,症候群简单:主要是发热和咳嗽;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体的抗感染治疗。 支原体是能够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 物,广义上属于细菌类,也被称之为缺细胞壁的真细菌。因此MP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广州儿童医院173例因重症肺炎死亡儿童的尸检肺组织标本,以巢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P,总阳性率为92.4% [1]。MP急性感染易导致肺炎,我们报告的一组双份血清确诊的住院儿童MP急性感染病例,体温峰值≥39℃者占91.6%,全部X线诊断肺炎[2];我们已报告的2组成人MP急性感染病例,X线诊断肺炎比率分别为77%和92%[3-4]。依照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社区获得性肺炎应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型治疗。因此我们以为对症状明显且来到医院就诊的MP急性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抗菌药物的选择 主要根据2个方面考虑决定:药效(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不良反应。多种抗菌药物对MP 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范围见表1。 1.因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对MP无效。如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糖肽类的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2.从理论上说,只要不是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对MP感染治疗均可能有效,但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显示:磺胺类、嘧啶类、多粘菌素、萘啶酸和利福平对MP均无效。体外药敏试验林可霉素(洁霉素)无效,克林霉素(氯洁霉素)有效,但有限的报告提示,克林霉素在体内可能没有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酰胺醇类的氯霉素,最低抑菌浓度虽在敏感范畴,但在敏感的临界值区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的任一品种均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老人、小儿患者尽量避免使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作用差,又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因此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宜选用本类药物治疗。同样,由于氯霉素对MP的抗菌活性低,且又有血液系统毒性,也不建议用于MP感染的治疗。 表1.不同抗菌药物对M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μg/ml) [5] 抗菌药物 MIC (μg/ml) 注意和建议 大环内酯类 肝毒性。 红霉素

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与药敏性研究_刘展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2.Vol.19,No.6 中国临床医学 2 012年12月 第19卷 第6期 ·论著·  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与药敏性研究 刘展1* 袁春丽1* 李青凤2 汪水城1 王本旭2 (1.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1400;2.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42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药的敏感性。方法:将临床采集的咽试子标本经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培养,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确定分离到的支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将肺炎支原体与不同浓度的临床常用抗生素混合, 观察液体培养基颜色的变化,判断肺炎支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头孢呋辛钠浓度分别稀释至31μg/mL、125μg/mL、500μg/mL时,肺炎支原体抑制;而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抑制作用,培养基颜色均由红色变为橙黄色。结论: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阿奇霉素高度敏感, 对红霉素和头孢呋辛钠中度敏感。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分离鉴定; 药敏性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LIU Zhan1 YUAN Chunli1 LIQingfeng2 WANG  Shuicheng1  WANG Benxu2 1.Huair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Beijing 101400,China;2.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Command,Beijing 1000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solated from patients.Methods:Samplesof throat swab were cultivated in selective culture medium,and then they were detected by  PCR.Mycoplasma pneumoniae weremixed with different quantity of antibiotics.If one drug could kill the microorganism,the color of the media would not change.Results:One clinical mycoplasma p neumoniae type was isolated successfully.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zithromycin,erythro-mycin and cefuroxime sodium were diluted to 31μg/mL,125μg/mL,500μg/mL,respectively,mycoplasma pneumoniae weresupressed.Ceftriaxone sodium,mezlocillin and ampicillin had no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Conclusions:The growth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solated from throat swab samples is inhibited easily by azithromycin.Erythromycinand cefuroxime sodium also had inhibitory  effect on mycoplasma pneumoniae.Key  Words Mycoplsma pneumonia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rug sensitivity*刘展和袁春丽为共同第1作者 基金项目:北京市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编号:20093267)通讯作者 王本旭,E-mail:wang benxu2028@hotmail.com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 lasma pneu-moniae,MP) 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缓慢,患者有发热、 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支原体肺炎多发于青少年,患病率占肺炎的 15%~30%[1] 。目前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 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等[ 2]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MP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为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提供用药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乳糖酸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0.25 g ,25万U/瓶),头孢呋辛钠(Esseti Farmaceutici s.r.l,Italy,0.75 g /瓶),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0.5 g /瓶),青霉素(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1 g /瓶);美洛西林(华北制药有限公司,1 g /瓶);乳糖酸红霉素(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0.25 g /瓶);支原体培养基CM0401、CM0403、SR0059和SR0060C(Oxoid公司,United King dom);核酸分子量标准DL2000DNA Marker(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2 研究方法 1.2.1 双向培养基制备 100  mL蒸馏水中加入3.55 g CM0401,121℃高压灭菌15 min,每个15mL培养管中加入1  mL灭菌后的CM0401培养基,自然凝固。取1支SR0060C,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向每个培养管中加入2 mL SR0060C,4℃保存备用。 1.2.2 咽拭子标本选择性培养与鉴定 将咽拭子标本浸入双向培养基中,37℃培养2周左右。当培养基颜色由红色转变为橙黄色时,将培养液于MP固体培养(CM0403+SR0059+琼脂粉)上划板培养,直至镜下看到“ 油煎蛋”样菌落长成为止。挑取菌落于双相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1.2.3 MP的PCR鉴定方法 支原体核酸提取方 法参照DNeasy  Blood and Tissue Kit(Qiagen,Cat2 26

支原体感染与药敏分析

来自:杨传松,胡雪飞,廖晚珍. 2379例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与药敏分析[J]. 实验与检验 医学,2010,01:77-78. 2379例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与药敏分析 杨传松⒈胡雪飞⒉廖晚珍⒉ 【摘要】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Mycoplasma)感染(主要为南昌地区)与药物敏感试验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试剂盒对2379例疑诊为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379份标本中,支原体检测阳性1503例,阳性率63.2%,其中解脲支原体(UU)46.0%(1094/2379),UU+ MH(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及MH分别为15.4% (367/2379)、1.8%(42/2379)。药敏结果:支原体对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美满霉素(Min)的敏感率均在70%以上,另外,UU对克拉霉素(Cla)、四环素(Tet)也较敏感,分别为92.3%、84.7%,但Cla在MH及UU+ MH混合感染时,敏感率较低,仅为2.4%和7.4%;耐药率较高的是环丙沙星(Cip)、壮观霉素(Spe)等。结论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 为主,其次是UU+ MH混合感染,较敏感的抗菌药为:Dox、Jos、Min,仅UU 感染时还可选用Cla。为减低支原体的耐药率,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药敏非淋球菌尿道炎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微生物,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1]。感染人类的支原体有十余种,女性生殖道以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UU)最常见。MH感染多引起阴道炎、宫颈炎和输卵管炎,UU多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non-gonococcal urithritis,NGU)。支原体多与宿主共存,不表现感染症状,仅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会性感染,且常和其他致病菌共同致病[2]。大量的研究证明UU与自然流产、先天缺陷、死胎和不孕症有关[3]。支原体感染还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耐药株增多,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为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作者对来我院就诊的2379位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做支原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作者单位:1.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5级医学检验系 2.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作者简介: 杨传松(1984.04.21),男,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5级医学检验系学生. 通讯作者: 胡雪飞,E-mail:hxf123666@https://www.doczj.com/doc/4f1555464.html,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09年1月~6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2379例女性 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检测。

300例儿童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及药敏分析

300例儿童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MP)的鉴定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试剂盒对3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并对14种抗生素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87例,阳性率29%,其中男性患儿阳性率29.78%,女性患儿阳性率28.30%,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敏感率高,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结论MP鉴定培养药敏试剂盒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操作简便、检出率高并提供药敏结果,对尽快明确诊断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指导作用。 标签:肺炎支原体;儿童;药敏试验 近年来,MP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难以鉴别易造成误诊和病情延误,因此对肺炎支原体的培养鉴定以及提供准确药敏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选择性用药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本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咽拭子标本300例,年龄分布0~8岁。 1.2方法 1.2.1检测原理药敏试验板上包被有14种抗生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依托红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林克酰胺类(克林霉素)。若所测的肺炎支原体对包被的抗生素敏感,其酶活性受到抑制,不引起颜色变化。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药敏安图试剂由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2.2操作步骤取出及药敏试验板,使其在接种样本前接近室温,旋开培养液瓶盖,用吸咀吸取100ul培养液加入C-对照孔;接种咽拭子(痰拭子或痰液100ul)与剩余的培养液中,加盖摇匀使之混匀;将含样本的培养液加入其余的微孔中,每孔100ul,轻轻震荡药敏试验板:所有微孔滴加1滴试剂盒所附矿油物(使矿物油覆盖液面,否则培养液蒸发,结果不准);将药敏试验板加盖后,置培养箱中,35℃~37℃培养24~48h观察结果。 1.2.3结果判断培养24~48h培养液有桔红色变成黄色,表示有肺炎支原体生长,用(+)表示;培养液保持桔红色不变,表示没有肺炎支原体生长,用(-)表示;药敏试验板抗生素结果判定:依托红霉素(EST)孔培养液桔红色为敏感

第六节 支原体药敏

第六节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独立生活,自行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感染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人,动物,植物,昆虫及组织培养的细胞。人体可分离出十几种支原体,其中一些对人有致病性如: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发酵支原体等。能引起生殖泌尿系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有两种,即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的感染。 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最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在过去的40多年中,很多研究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琼脂为基础的方法报道了支原体的抗菌活性,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的参考方法。在过去的几年,有关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学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直至2011年CLSI M43指南出现,规范了支原体体外药敏实验的方法(微量肉汤法和琼脂稀释法)、明确了质控菌株及对不同抗生素的MIC范围、建立了临床用于支原体治疗药物的折点。因支原体培养时间较长,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很难依靠培养及药敏的结果,基本上采用经验抗菌药物的治疗,因此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对于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监测以及新药的研发更具意义。 一、药敏的适应征 1.临床分离的支原体通常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可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2.当临床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而可用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药物又非常的有限,需要进行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目前,已知可能的耐药包括: 1)人型支原体、脲原体的某些种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 2)人型支原体、脲原体的某些种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 3)肺炎支原体、脲原体某些种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 4)人型支原体对克林霉素耐药。 这时就要考虑可用于治疗的药物中那些还可以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 3. 从无菌体液或生殖道以外的部位中分离的人型支原体、脲原体应做药敏,尽管人型支原体、脲原体的某些种常常是泌尿生殖道的致病菌。特别是从有播散性感染的患者如:新生儿或免疫低下患者的无菌部位分离的人型支原体、脲原体应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二、方法学 (一)肉汤稀释法 1. 微量肉汤稀释法 1)方法 在无菌的96孔板上,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含有酚红指示剂),将测试的抗生素倍比稀释。加入终浓度为104~105CFU/ml新鲜培养物到不同抗生素浓度孔中。另外设立3个对照孔:阴性对照(只加培养基);药物对照(肉汤 + 含抗生素肉汤);阳性对照(肉汤 + 培养物)。加样完毕,在每孔里面滴加3到5滴无菌液体石蜡,防止长时间培养液体挥发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盖上板盖,在适宜的温度和气体环境中培养,阳性对照孔正常生长后读取MIC。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它既不同于,也不同于病毒,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动植物的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支原体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目前证明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几种,但临床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1]。肺炎支原体主要以飞沫传播,引起儿童、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肺炎等。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并有局部流行的趋势,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1 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方法 目前,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支原体分离培养、PCR法检测质粒核酸、抗体检测、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支原体细胞分离培养可获得肺炎支原体,可以确诊。由于支原体分离培养要求苛刻,一般医院实验室难以推广。此法阳性率低,需时3 周甚至更长时间,对临床快速诊断意义不大。PCR法检测质粒核酸快速、特异、敏感,但需昂贵设备,不易普及,且方法过于敏感,容易受污染。传统的冷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IgM 抗体,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易受病程影响。ELISA 检测支原体抗体法较为简便、可靠。由于发病初期,机体中尚未产生抗体不能被检出,发病时间较长此法才有意义。而快速培养法正以其简单、快速、经济、无创伤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所推广,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2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是利用肺炎支原体的代谢产物使培养基液体中的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来判断其生长,标本中的其他支原体和细菌则被培养基中的青霉素和醋酸陀抑制[2]。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无痛苦。先从冰箱中取出快速培养基,复温,按常规方法采集患者咽拭标本,将标本棉签浸入培养液,沿瓶壁

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的临床意义

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支原体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支原体对热的抵抗力与细菌相似。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变可致细胞破裂。对重金属盐、石炭酸、来苏尔和一些表面活性剂较细菌敏感,但对醋酸铊、结晶紫和亚锑酸盐的抵抗力比细菌大。对影响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但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等作用于支原体核蛋白体的抗生素,可抑制或影响蛋白质合成,有杀灭支原体的作用。 二、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MP,是支原体的一种,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MP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容易与一般病毒性感冒相混淆。在临床上患儿有下列症状:(1)发热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刺激性咳嗽非脓性痰,偶带血丝。(2)可有咽痛、头痛、胸痛,全身症状比体征明显。(3)肺部体征不典型而胸片炎症显著,可见云雾状大片阴影。(4)WBC正常或升高。(5)青霉素类、磺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改用或一开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6)实验室MP检验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具备以上2个条件或以上者可初步诊断为MP感染。更多时候,临床医生为了尽快缓解患儿的症状,需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病史做MP感染的诊断性治疗,但应与肺结核相互鉴别。 三、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方法比较及临床意义 1、PCR法 咽拭子PCR法检测质粒核酸,该法快速、敏感和特异,通过这一技术可从患儿痰中检测MP-DNA。由于此方法相当敏感,易受污染,故实验室操作时应特别小心。统计结果显示,该法的阳性率为67.76%(103/152),高于快速培养法。此法弥补了极微量的和被药物杀死的MP不能通过快速培养法检出的病例。但是此法操作复杂,对设备及标本要求比较高。

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篇一: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全网发布:2011-06-23 20:23 发表者:张伟(访问人次:16100) 一般治疗 (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护理:应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必要时可服小量退热药,及服用中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 (3)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对症处理 (1)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药很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溴己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祛痰药。由于咳嗽是

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药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2)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口服4~6mg/(kg·d)6h一次;亦可用沙丁胺醇(舒喘灵)吸入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病原治疗 概述 以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轻微且有自限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双盲对照研究显示,抗生素治疗可以使体温下降更快,住院天数缩短,并减轻咳嗽症状。 支原体因其缺乏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不敏感,而对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等敏感。但是根据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四环素类易与形成期的牙齿及骨骼中的沉积钙相结合,使牙齿出现黄染,釉质发育不全,并易发生龋齿,不可用于8岁以下患儿。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未成年动物的软骨发育不良,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造成耳毒性和肾毒性,故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 目前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许多放线菌属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为14元环大环内酯药物,阿奇霉素为15元环,l6

支原体培养检验操作程序

支原体培养检验操作程序 一、接收标本: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 二、标本处理:接种Uu、Mh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操作前将所需试剂取出置室温30分钟。1、A排第一孔加入培养液100μL作为阴性对照;2、将标本拭子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充分振荡并在瓶壁挤干拭子,若为男性尿液取离心沉淀物150μL或阳性标本取50μL于培养液中混匀。3、将混有标本的培养液各100μL 加入A排余下及B排各孔中;4、各孔加矿物油覆盖,置于37℃温箱培养。 第24、48小时分别观察记录结果。结果判断原理:培养基含有相应支原体生长所需的蛋白质、马血清、生长因子、底物及酚红指示剂,当有支原体生长时,底物被分解,使PH值升高,培养基由橙黄色变成红色,且清亮为阳性。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B1孔阳性为解脲支原体阳性;B2孔阳性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孔A排为高浓度,B排为低浓度,变红则耐药,不变红示敏感而不生长。当高浓度与低浓度两孔均不生长(不变色)为该药敏感;高浓度不变色低浓度变红为该药物中介;高浓度与低浓度均变红为该药物耐药。 结果一:第24小时B1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解脲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24小时、48小时观察B2孔均不变色,示无人型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培养出解脲支原体,未培养出人型支原体。 结果二:第24小时B1孔不变色示解脲支原体阴性;第48小时观察B2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报告未培养出解脲支原体,培养出人型支原体附药敏结果。 结果三:第24小时B1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解脲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48小时观察B2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报告培养出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附药敏结果。 结果四:阳性对照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24小时、48小时观察B1孔、B2孔均不变色,示无解脲、人型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培养出非解脲、人型支原体或嘱病人重留标本复查。 结果五:第24、48小时观察B1孔、B2孔均不变色,示无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未培养出解脲及人型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均经过MP-IgM抗体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所有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以及咳嗽,肺部体征与胸部X线检查结果明显不一致。肺外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的多个系统。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痊愈88例,占92.63%;好转7例,占7.37%。结论阿奇毒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支原体肺炎;肺炎;治疗;阿奇霉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获得性肺炎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肺外并发症较多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笔者对本院儿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95例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其中,男64例,女31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7.86±2.64)岁;其中,10例为3个月~13岁,占10.53%,22例为1岁~3岁,占23.16%,30例为4岁~6岁,占31.58%,33例为7岁~13岁,占34.74%。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患儿有明显的发热以及持续性的咳嗽,胸部X线检查较体征更为显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略升高;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药物治疗无效;肺炎支原体检查呈阳性。 1.3 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具有明显的发热以及持续性的咳嗽症状,发热多为中高热,部分患儿伴有喘息症状,少数患儿伴有明显的胸痛,肺部无明显的体征,少数患儿可以伴有局限性的水泡音,但肺部X线检查结果较严重,与临床体征明显不一致,肺部体征与检查的不一致是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主要区别之一。 1.4 辅助检查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检查、血沉(ESR)检查、C-反应蛋白(CRP)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肌酶检查等,同时给予胸部X线片、心电图以及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检查。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初期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主要使用羟苄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素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在经过MP-IgM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改为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用量为20~30 mg/(kg·d),给予2~3周的序贯治疗,当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病情明显好转时,改为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止咳、化痰药物的治疗,痰液过多的患儿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并根据患儿的病情适当给予保肝药物以及心肌营养药物治疗。 1.6 疗效判定标准

肺炎支原体简介

肺炎支原体简介:肺炎支原体(m 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人类在1944年已经从一个急性肺炎患者Ea ton痰液中分离出来,当时命名为Eaton因子,1963年,正式确认为肺炎支原体。 生物学性状: 肺炎支原体只是支原体的一种。 生物学分型:属于柔膜体纲,具体省略 细胞生物学:链接图标:源自外文综述肺炎支原体二分裂繁殖 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简介: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具有高度多态性,呈球形,分支张或颗粒状等形态。其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染色。大小为长0.2μg,宽约0.1-0.2μg,约为杆状细菌的的五分之一,故可通过一般细菌的除滤器。电子显微镜下支原体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分三层,内外层含蛋白质及糖类;中间层含脂质,其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所以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等均可引起支原体细胞膜破裂而死亡。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肺炎支原体对理化的抵抗力较细菌弱,对常用消毒剂敏感,且不能独立生活与自然界,故其为寄生菌。因而对干扰蛋白合成及作用于胆固醇的抗菌药物敏感,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有耐药性。菌体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其在无细胞生培养基生长缓慢,且绝对需氧,可1-6小时分裂一代,在含血清、胆固醇及酵母浸膏的培养基上培养2-9天可行程微小菌落,典型呈油煎蛋样。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支原体有两种,一种是引起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的支原体,第二种就是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致病的支原体,全名为―肺炎支原体‖。这里讲的是肺炎支原体(以下简称―支原体‖)。 发病机理】肺炎支原体能粘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首先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并伸出微管插入胞内吸取营养、损伤细胞膜,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继而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胀与坏死,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溶神经支原体能产生神经毒素,引起细胞膜损伤。呼吸道分泌的SlgA对再感染有一定防御作用,但不够牢固。 其次诱导产生自身免疫抗体,产生交叉免疫效应。MP可能与多种宿主细胞膜有着共同的抗原成分。MP 感染后,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抗体,并与相关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最终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发挥强大的免疫效应。 另外,产生各种细菌毒素,侵犯全身各处器官,可释放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流行病学 MP主要通过飞沫及经人传人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范围内流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病因。它在社会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波动于10-25%。而且Mp肺炎每4-7年流行,间中爆发。在流行期间,其比率可升至50%。我国相关研究显示MP肺炎占儿童社会获得性肺炎20%。在大于五岁的儿童,有研究表明MP占该年龄段的社会获得性肺炎50%,而且常随着增长,发病率也相应的提高,并且有相应的两个峰值,分别是5-9岁和10-15岁。小于五岁的儿童发病率稍低,但是病情明显严重。支原体肺炎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发病率相对较低。有研究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仅有3%.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且,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支原体有很强的传染性,经常在儿童集居的场所传播,引起集体感染,例如托儿所和幼儿园。也常常在家庭成员中交叉传染,导致久治不愈。 近年来,支原体的感染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儿科门诊中,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20%以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一半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因为支原体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与患儿密切接触的人(家长、玩伴、保姆等)也要做检查,排除支原体感染,如果已经感染支原体,要同时治疗胀与坏死 对全身各系统的作用: 呼吸系统 临床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多见。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病程很长,通常数周甚至数月,迁延难愈,对青霉素和头孢类抗菌素耐药。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常常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性肺炎。临床表现:潜伏期约为2~3周,一般起病较缓慢,但亦有急性起病者,常以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多为弛张热及不规则发热,平均4-5 d;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多见干咳,可咳少量黏稠痰,甚至痰中带血丝。伴喘息。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可表现喘憋、呼吸困难;年长儿可伴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常在整个病程中无任何阳性体征,这是本病的特点之一,少数病例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干湿性音,这些表现常在X线改变之后发现,临床表现多样,可为轻度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乃至肺脓肿、肺大泡及胸膜炎.小龄儿童(〈5岁)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经常无症状而消失或只导致轻度呼吸道感染。由于感染后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存在,会出现需要长时间康复期并不断加重的再感染(多次)。正因为这些不同症状的存在,诊断不能仅靠临床现

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21T15:21:03.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姜春南刘和琛刘春江吴沁聿[导读] 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姜春南刘和琛刘春江吴沁聿(江西省新余新钢中心医院检验科江西新余 338001)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试剂盒对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者396例(64.9%),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265例(66.9%),人型支原体(Mh)阳性者16例(4.0%),Uu合并Mh感染阳性者102例(25.7%),衣原体感染阳性者13例(3.2%)。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较好,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支原体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果我院就诊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很高,尤其是Uu和Uu+Mh的感染;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进行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治疗,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可作为我院治疗支原体的经验用药。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体外药物敏感分析,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抗生素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同时高度重视其耐药性变化趋势和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支原体泌尿生殖道药物敏感试验 为了解妇科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我们对610例就诊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妇科、皮肤科、泌尿科就诊患者中,疑是支原体感染患者61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65例,年龄16岁~62岁。 1.2标本采集 (1)用消毒棉签擦去尿道口及宫颈口多余分泌物,男性用无菌棉拭子取尿道内口2cm~2.5cm处分泌物、前列腺液或中段尿沉渣;女性取宫颈、阴道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置无菌管立即送检。(2)将棉拭子插入2ml培养液中充分振洗并在瓶壁挤干拭子,取A出弃之,混合均匀。(3)在支原体培养试剂条的培养孔及药敏孔中各加入上述溶液100μl,然后各孔再加入2滴无菌矿物油覆盖,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 1.3结果判断 24h后判读Uu结果,培养48h后判读Mh结果。以低浓度高浓度培养基变成酒红色为阳性即耐药,同时观察药敏孔的颜色,如低浓度变为酒红色高浓度不变为中介,低浓度高浓度培养基淡黄色(不变色)为敏感,分别计算不同药敏种类。 1.4试剂 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Uu和Mh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药物种类分别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十种。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药敏试验10种药物的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者396例(64.9%),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265例(66.9%),人型支原体(Mh)阳性者16例(4.0%),Uu合并Mh感染阳性者115例(29.0%)。 3 10种抗生素对396例阳性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的结果 4 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药敏感前4位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前4位依次为甲砜霉素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 5 讨论 本文对610例泌尿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表明,支原体的总阳性率为64.9%,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1],且以Uu感染为主,Mh、Uu+Mh感染较低,与有关文献报道[2]相符。为有效防治支原体感染,治疗前对泌尿生殖道症状患者或支原体感染样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分型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检测结果提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而甲砜霉素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等抗生素不宜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抗生素。Uu+Mh混合感染者与Mh感染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单纯Uu感染者低,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文,柏彩英.541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类型及药敏试验分析.广东医学,2003,24(10):1083~1084. [2]张冉,吴移谋,向斌,等.喹诺酮类药物诱导人型支原体耐药机理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273-275.

及早识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5 个要点

及早识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5 个要点 肺炎是全世界儿童因感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7 年肺炎估计造成约80 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占 5 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15%。 为提高公众对肺炎的认识,从2009 年开始,每年的11 月12 日被定为世界肺炎日。 在儿童肺炎中,肺炎支原体(MP)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病原体,可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10%~30%。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的差异很大。 部分患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 周或以上,仍表现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继续加重,这类患者定义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RMPP 的严重性 若对RMPP 早期判别不足,延误治疗时机,易导致重症肺炎,甚至遗留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后遗症。

在临床中,及早识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适时采取措施,可以给患儿带来更好的预后,同时也减少医疗纠纷的可能。 及早诊断RMPP 的要点 症状体征不平衡 有些患儿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发热时间>1 周,咳嗽症状严重,但听诊肺部啰音不明显,且胸片示肺内炎症不重; 部分患儿则呈现表现为高热消退较快,咳嗽不剧烈或仅轻咳,精神状况良好,但胸片示肺内炎症变重,可见大片实变影,听诊可闻及明显啰音。 化验检查特点 MPP 患儿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4.6%、PLT 计数>400×109/L、C 反应蛋白(CRP)>19.5 mg/L、降钙素原(PCT)>0.13ng/ml、LDH >1474.5IU/L、IL-6 I>20.65pg/ml、IL-10>15.25pg/ml 时,应警惕该MPP 可能为RMPP。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继发血小板升高(PLT 计数>400×10^9/L)患儿,在MPP 重症发展早期预测中的价值,体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而CRP 是可以明确预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的预测指标,CRP 最佳界限值40.7 mg/L(如超过界限值,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影像学检查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