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文学答案

幼儿文学答案

一:
填空题答案
1、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化程度 2、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 故事 教育(教训)
3、韵文性 直观性 幻想性 4、儿童诗 童话 寓言 英雄故事 小说
5、夸张 拟人 假定 6、爱的母题 顽童母题 自然母题

选择题答案
1.D 2.B 3.C 4.A 5.B 6.C? 7.C 8.C

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二:
选择题:A ABC C A B D D B
简单题:
1.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1)主题集中而明朗。有很强的针对性,寓有相当明显的教育目的。(2)情节曲折而单纯。紧张曲折的情节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情节发展又要单纯而脉络清晰。(3)叙述明快而有童趣,描写和叙述是主要表现手段。(4)语言质朴而活泼。语体色彩明朗朴实,浅近、平白、口语化。

2.、少年前期是少年身体迅速发展的高峰期,其身高与脑重量都已接近成人,而且这一时期还是性成熟期。身体的迅速成长和性成熟带来的变化,使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强烈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为成人并急于想成为一个成人,因而,他们也要求成人不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一方面,他们常极力摆脱童年期所受到的那种特殊照顾,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目的就是要向成人展示自己已是成人。少年“成人感”在文学阅读上的突出表现则是将成人文学居为己有,并且常常是有意识地避开儿童文学。对成人文学作品的需求正是少年“成人感”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

3.1、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2、年龄特征与个性特征的关系。3、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4、成人形象与少年儿童形象的关系。


4.因为文学语言所描绘的形象,不具有绘画、雕塑、电影艺术、戏剧艺术那种视、听的直观性;因而,无论作家描绘得多么详尽,其笔下的形象仍然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加之鉴赏者自身审美能力的差异,对形象的理解就更不可能一致。这也就是在不同的儿童读者心目中会有不同的“丑小鸭”形象的原因。所以说儿童文学鉴赏是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三、
选择题:
bcd d abd abc abcd c abc abcd abcd ab

简单题:
1.:异:(1)儿歌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儿童诗则篇幅较长,结构有变化,语言比较诗意化。(2)儿歌主要有大人吟颂,表达大人的情感,婴幼儿靠听觉来感知;儿童诗则更适合孩子自己朗诵,表达儿童自己的情感。(3)从内容上说,儿歌十分简单,主题单一;儿童诗内容要更丰富。同:讲究押韵,

注重语言上的音乐感和情绪上的节奏。

2.:主要区别在于读者对象不同,一是儿童,一是成人,由此带来了如下区别:(1)主题,儿童小说鲜明而积极,以正面为主;成人小说则可含蓄而隐晦些,可用反面教材针砭现实。(2)情节,儿童小说重情节,讲究故事性;成人小说则淡化情节、弱化故事;(3)题材上,儿童小说要有分寸感,不能对少儿读者有负面影响;成人小说较自由。(4)创作手法上,儿童小说更重视“动”的因素,要避免过多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议论等,成人小说则无此限制。


3.1、作家必须对儿童怀有诚挚的感情;2、作家必须在构思上下功夫;3、作家应该将最精美规范、自然流畅的文学语言奉献给散文读者

4.指在鉴赏过程中,读者借助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补充、丰富、扩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



鉴赏分析题:
1.寓言常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身体”和“灵魂”。

2.告诉我们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给人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胜,疾言厉色或者使用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反而是要给人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人心生欢喜、心悦诚服,才是胜利者。



3. (1)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述,而寓言则没有太多的要求,点到即可。
(2)在用拟人、夸张手法的时候,童话要求“人性”与“物性”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的表达,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3)结构方式不同。寓言由“身体”和“灵魂” 两个部分组成;童话则基本上通过形象、情节来表情达意。
(4)读者对象不同。童话是专门为孩子创作的,而寓言的创作主要并非为孩子。
(5)篇幅长短不同。寓言篇幅短小,童话则要长得多。以上五点还必须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分析题:
1.语言浅显明白,口语化 讲究韵律节奏 鲜明的直感性
2.范畴:是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字
基本要求:浅显性 真实性 趣味性 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
常见样式:儿童诗 英雄故事 科幻作品 小说 童话 寓言和散文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