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用PCR方法检测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

采用PCR方法检测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

采用PCR方法检测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
采用PCR方法检测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

产品认证基础-产品认证方案类型试题

1.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单选题] 1. 监督不是必需的 2. 每次监督活动,通常不必完全重复初始评定的所有行动 3. 监督为了确保认证产品在规定的期限内持续符合规定要求 4. 监督是确定符合性证明有效性的基础 2. GB/T27028中给出了一种常用的且被证明有效的产品认证方案模式,对应于()的产品认证方案。(1分)[单选题] 1. 方案类型3 2. 方案类型4 3. 方案类型5 4. 方案类型6 3. 产品认证确定阶段的审核,主要是指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1分)[单选题] 1. 生产者 2. 生产厂 3. 受审核 4. 委托方方 4. 方案类型4,是根据需要,()抽样进行监督检验和对产品生产过程运作的评审,适用于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复杂和认证风险高的产品。(1分)[单选题] 1. 从公开市场上 2. 从工厂生产线 3. 从生产线或市场 4. 从生产线和/或/市场 5. 确定阶段中,审核是为了获得证据对()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序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1分)[单选题] 1. 管理体系 2. 质量管理体系 3. 产品质量 4. 产品技术要求 6. 确定阶段中,设计评价一般适用于产品的()设计。(1分)[单选题] 1. 质量、性能、安全、环保 2. 性能、安全、环保 3. 质量、性能、安全 4. 质量、性能 7.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产品认证方案类型中监督可采取的方法()。(1分)[单选题] 1. 从公开市场上抽样检验或检查 2. 从工厂抽样检验或检查 3. 依据GB/T19001的审核 4. 对生产、服务提供或过程作业的评价 8. 方案类型5是一种典型认证方案,其包括的功能和活动有取样、检测、()、复核、认证决定、许可和监督等。(1分)[单选题] 1. 生产过程评审 2.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3. A+B

ABO血型分型方法

华科基因ABO血型分型方法 按照Bernstein三复等位基因学说,ABO基因座主要有三个等位基因A、B和O。A、B对O为显性,O为隐性。ABO血型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是:A型为AA或AO;B型为BB 或BO;AB型为AB;O型为OO。因为隐性基因O存在,ABO基因型不能直接用凝集反应来确定,但可通过DNA分型技术直接检测基因型,或通过表型的家系调查来推定。 ABO血型分型方法 一、ABO血型血清学分型方法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来分型。即用抗A抗体判定A抗原,用抗B抗体判定B抗原,这种检查法称作正定型试验(direct grouping)。同时依据血清中的凝集素与标准型别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反应的性质来检验结果。即用标准的A型红细胞判定抗A抗体,用标准的B型红细胞判定抗B抗体,称作反定型试验(reverse grouping)。为使结果准确,应进行正反两个试验来分型,同时也应用抗H抗体判定H抗原。当正反试验的结果与常规的ABO分型原则不符的时候,提示可能是弱亚型或变异型。 二、ABO血型DNA分型方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将ABO血型分型由血清学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DNA分型方法都是针对核苷酸顺序差异而设计的。常用的有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技术与PCR-RFLP技术等。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是根据等位基因的序列,设计具有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对样本进行DNA分型。该方法是以引物决定分型特异性,具有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易于判定的优点。 ABO血型分型可提供以下样本: 常用样本:血液,血痕,带毛囊的毛发,口腔粘膜细胞(口腔拭子)等。 特殊检材:如精斑、混合斑、肌肉、烟蒂、胎儿的羊水等都可以采用。 采样建议: 1.我们建议您采用血痕或口腔棉签作为检测样本,或采用毛发(带毛囊)作为检测样本。 2.如果您的孩子未满四周岁,请采用血痕、口腔棉签作为样本。 3.如果孩子还未出生,则参考羊水样本抽取方法。

SNP基因分型的高通量方法

Chapter16 High-Throughput Methods for SNP Genotyping Chunming Ding and Shengnan Jin Abstrac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are ideal markers for identifying genes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diseases for two main reasons.Firstly,SNPs are densely located on the human genome at about one SNP per approximately500–1,000base pairs.Secondly,a large number of commercial platforms are available for semiautomated or fully automated SNP genotyping.These SNP genotyping platforms serve different purposes since they differ in SNP selection,reaction chemistry,signal detection,throughput,cost,and assay flexibility.This chapter aims to give an overview of some of these platforms by explaining the technologies behind each platform and identifying the best application scenarios for each platform through cross-comparison.The readers may delve into more technical details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Key words:Whole genome association,fine mappin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copy number variation,haplotyping. 1.Introduct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are best known as genetic markers in disease-association studies to identify genes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diseases(1,2).However,SNPs are also used in many other clinically and biologically important applica- tions(3).A large variety of commercial platforms are available for semiautomated or fully automated SNP genotyping analysis.On the basis of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SNP genotyp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omains:whole genome association(WGA)and fine mapping(Fig.16.1).Most of the genotyping platforms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ly.This chapter aims to briefly explain the principles behind various platforms which lead to a comparison of these platforms so that the readers will get a quick overview before delving into the technical details of some of these methods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A.A.Komar(ed.),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578, DOI10.1007/978-1-60327-411-1_16,aHumana Press,a part of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LLC2003,2009 245

判断遗传方式及确定基因的位置

遗传题解题思路 ——判断遗传方式及确定基因的位置 一、遗传方式归纳及判断 细胞质遗传 Y染色体遗传 X染色体显性遗传 细胞核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Ⅰ.判断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此判断通常用正反交实验来进行。若是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F 1 表现型分别与其母 本相同、表现为母系遗传;若是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结果F 1 表现型不与母本相同,一般表现为显性性状,有时还会与性别相关(这时为伴性遗传)。 Ⅱ.判断核遗传中单基因控制的性状的五种遗传方式(用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来说明)1.若为Y染色体遗传,其特点为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且男性患者的上下代男性全为患者; 2.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为(患者以上)代代相传,男性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且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3.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为隔代遗传,交叉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4.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为(患者以上)代代相传,通常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5.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为隔代遗传,通常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以上判断规律可总结为:(除细胞质遗传和Y染色体遗传外)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无病非伴性。(父和子都有病,则都可能)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无病非伴性。(母和女都有病,则都可能) 二、确定基因的位置 Ⅰ.判断基因在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的方案 例1.自然界中玉米的绿色茎为稳定遗传,但在田间偶尔也会出现紫色茎的玉米。请用绿茎玉米和紫茎玉米为材料,设计一个方案判断这一性状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写出实验方案。 ①实验方案:P♀绿茎×♂紫茎P♂绿茎×♀紫茎 ↓↓ F 1F 1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若两个杂交组合后代中F 1 都表现为绿茎或紫茎,则为细胞核遗传; 若杂交组合一的后代F 1表现为绿茎,若杂交组合二的后代F 1 表现为紫茎,则为细胞质遗传。 【小结】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结果F 1 表现型分别与其母本相同、表现为母系遗传,

转基因小鼠的方法概述

转基因小鼠的应用及其制 备法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5年12月17日

老师,这篇文章是在图书馆《分子生物技术——重组DNA的原理与应用》书上整理下来的,没有参考文献,但是,这一万多字都是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图也是自己用软件画的,其中的原理也都 弄懂,愿老师见谅。 转基因小鼠的应用及其制备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凌712100) 摘要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转基因动物已成为新兴的最有效的实验模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百个不同的基因已经转入各种品系的小鼠中。这有助于理解基因调控,肿瘤发展,免疫特异性,发育分子遗传学以及人们感兴趣的其他生物学过程。转基因小鼠也已在探索利用家畜进行人类治疗药物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以及建立各种人类遗传病的转基因生物医学模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就制备转基因小鼠的实验法及应用前景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医学模型;试验法;应用前景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Transgenic Mic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Colled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edge,Yangling, Shaanxi,712100,China ) Abstact:Following arrival of the post-genomics era,transgenic animals have become the most effective novel experimental model.Since the 1980’s.Hundreds of different genes have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various strains of mice.This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gene regulation,tumor development,immune specificity,developmental molecular genetics and other biological processes which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Transgenic mice have also been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domestic animals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drugs for human treatment,and the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stablishment of a vari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biomedical model of human genetic diseases. The article here is an overview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ransgenic mice. Key words:biomedical model; experimental methods; application prospect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经过13年的努力,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人们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即在基因组静态的碱基序列逐步清楚之后而最基因组进行动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转基因动物在后基因组时代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新 作者简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Email:lw5166@126.;Tel: *通讯作者:E-mail:mailto:zhangjianqin1356@126.

假冒伪劣商品的鉴别方法与要点

假冒伪劣商品的鉴别方法与要点 (一)几种主要鉴别方法 1.对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潢等特殊标志真伪进行鉴别;2.通过感官品评或其他简易手段进行鉴别;3.按照国家标准对商品理化、卫生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4.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特长,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本企业或行业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进行鉴别。 (二)要点 1.认准商标标识商标是商品听标记。假冒伪劣商品一般都是假冒名优商品。我国名优商品都使用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商标。要印刷时,在商标标识周围加上标记:\“注册商标\” 、\“注\”或\“?\” 。其中\“?\”为国际通用。假冒名优商品在外包装上多数没有商标标识,或\“注册商标\” 、\“注\” 、或\“?\”等字样。真品商标为正规厂家印制,商标纸质好,印刷美观,精细考究,文字图案清晰,色泽鲜艳、纯正、光亮,烫金精细。而假冒商标是仿印真品商标,由于机器设备、印刷技术差,与真品商标相比,往往纸质较低差,印刷粗糙,线条、花纹、笔划模糊,套色不正,光泽差,色调不分明,图案、造型不协调,版面不洁,无防伪标记。已注册的商标应由公安部门所属特种行业管理的正规印刷厂印制,而假冒商标一般出自不正当渠道,这些渠道不正规的印刷技术会使所印商标上出现许多疵点特征。可以通过检验商标上是否有这些疵点特征来确定其真伪。假冒商标的印刷疵点特征有:(l)墨稿疵点特征:

字体不正、笔划偏粗、间隔不均、字迹不清晰,笔不流畅,图案细节被省略,或很粗糙,花纹粗细不一,该圆滑处不圆滑,边线棱角不明显。(2)制版疵点特征:印刷板周边有缺损,不光滑,版与版之间有差异,字迹变粗,笔划连接不清晰,粗细不均。(3)印刷疵点特征:多色图案花纹衔接不好,版面拼接处不连贯或重叠部分过多、过少,商标边缘颜色有外溢,该印的地方没有印到。(4)模切疵点特征:切边外有未切断的纤维,切边与商标边缘没有共同的起伏,切边处有缺损,不圆滑。2.查看商品标识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l)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都应予以标明;(4)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5)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假冒伪劣商品的标识一般不是正规企业生产,外包装标识或残缺不全,或乱用乱写,或假冒优质奖标记,欺骗消费者。3.检验商品特有标记部分名优商品在其特定部位还有特殊标记,如飞鸽、凤凰、.永久三大国产名牌自行车,在车把、车铃、车座、农架、车圈等处均有特殊标记。部分名优烟、酒包装上的商品名称系用凹版印刷,用手摸有凹凸感,而假冒产品名称在包装上字体较平,无凸凹感。4.检查商品生产厂名一些传统名优商品,以地名命名商品名称的,

敲基因小鼠鼠尾基因鉴定实验报告

碱法提取小鼠总DNA及基因鉴定: 一、实验器材:加样枪(1ml、200ul、20ul、10ul)、枪头(大中小一套)、EP管(20ul、1.5ml、 10ml)、试管架、浮标、温度计、胶布、手套、记号笔、锥形瓶、称量匙、冰盒 二、实验试剂:A液、B液、引物、mix、双蒸水、三蒸水、琼脂糖、TBE(5x、1x、回收液)、 核苷酸染料、Marker 三、母液配置: 1.10M NaOH:NaOH 40g加双蒸水至90ml,待NaOH完全溶解冷却后定容至100ml 2.0.5M EDTA:EDTA.Na2盐18.61g, NaOH 1.5g, 加双蒸水至80ml,逐滴加入10M NaOH 至EDTA完全溶解后加双蒸水定容至100ml 3.1M TrisHCl(pH8.0):Tris碱12.1g,加水至70ml,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4ml,然后 边逐滴加入1M HCl边测PH值,直至PH升至8.0(+\-0.05),定容至100ml(pH=8.8 的TrisHCl中边加入浓盐酸边测PH值至PH=8.0(+\-0.05)为止) 四、实验步骤: 1.剪取鼠尾(约芝麻大小)储存于-20度冰箱(-20度冰箱,主要是防止DNA降解,4度不 行) 2.提取DNA: 1)配置工作液——20ml体系液:50ul 10M NaOH 加双蒸水至20ml 8ul 0.5M EDTA B液:800ul 1M TrisHCl(pH8.0)加双蒸水至20ml 2)加150ulA液(液体应完全浸没标本),95度水浴锅煮1.5h(将EP管插入浮标 中后用胶布缠好防止EP管在加热过程中爆开) 3)加150ulB液,混匀(上下颠倒3-5下) 4)12000r/min 4度离心5分钟(可储存于-20度冰箱) 3.PCR(冰上操作):P1 0.5ul(P为AC3I,G为AAA) 1)配置PCR体系——15ul体系P2 0.5ul Mix 7.5ul 三蒸水4.5ul DNA 2ul 2)加2ul上述离心后的上清液至PCR体系,瞬离 3)PCR仪扩增,参数设定:预变性:94度——3min 变性:94度——30s 退火:55度——30s 30个循环 延伸:72度——24s 72度——5min 4度——∞ 4.琼脂糖凝胶电泳: 1)制胶——2%琼脂糖凝胶配方: 总体积(ml)20 30 40 50 60 120 琼脂糖(g)0.4 0.6 0.8 1 1.2 2.4 TBE 1x(ml)20 30 40 50 60 120 Tris-base 13.6g TBE 5x配方:硼酸 6.56g EDTA 0.73g

基因敲除小鼠技术

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并逐渐从基 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成为一项高度标准化的新兴产业 一、技术介绍与研究进展 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 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 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成为一项高度标准化的新兴产业,催生了数以百计的创新药物和数以千计的优秀文章。尽管 如此,传统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步骤繁琐、周期漫长、成功率低、费用高昂等,而ZFN和TALEN等新技术的出现,或有可能将这一局面彻底改变。 二、同源重组技术原理 基因敲除鼠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于DNA同源重组的原理发展起来的,Capecchi和Smithies在1987年根据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的原理,首次实现了ES的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targeted integration),这一技术称为"基 因打靶"(gene targeting)或"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利用这种ES的显微注射就可以制作出基因敲出小鼠(KO Mice: knockout mice);由于这一工作,Capecchi 和Smithies于2007年与Evans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奖。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定义: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在基因敲除小鼠制作过程中,需要针对目的基因两端特异性片段设计带有相同片段的

用探针法进行基因分型的方法

用非标记探针、遮蔽技术及高分辨率熔解扩增子分析对RET原 癌基因进行基因分型 RET原癌基因单个碱基的突变可以引发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RET突变传统的基因分型方法是外显子测序。一种闭管操作的基因分型方法已经成熟,此方法用的是一种饱和DNA 染料,非标记探针及高分辨率熔解扩增子分析。此方法需要两个连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阶段,主要的和第二次实验。主要的实验共用7个反应和8个非标记探针分析RET基因外显子10、11、13、14和16 。主要实验基因分型了野生型外显子,外显子13普通的多态性,外显子16的一个突变及其它检测到的序列变化。主要非标记探针数据限制检测到的RET基因序列突变的基因分型,这些突变位点的基因分型在第二次实验的2-5个反应中进行。设计6条探针,所用方法是:用遮蔽技术和遮蔽选择的序列变化使探针下其它位置的突变的分析变得明确。这两步RET基因分型之后,少于实验0.2%的外显子需要测序确定基因型。对5个野生型和29个可用的RET序列突变样品(与测序结果100%一致)做盲研究。用非标记探针和遮蔽技术进行高分辨率熔解分析是快速、精确的基因分型方法,>50的RET序列突变可以进行基因分型。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MEN2)综合症,MEN2A,MEN2B及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由生殖细胞系RET基因外显子10、11、13和16的突变引发。MEN2综合症是常染色体显性秩序失调引起的高生命危险的甲状腺癌。RET突变的遗传学检测可以确认处于甲状腺癌危险中但是没有爆发癌症的病人,此时切除甲状腺可以增加存活的机率。 之前有许多实验方法检测或基因分型RET突变,比如说单链构象多态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温度梯度毛细管电泳,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产物,焦磷酸测序,荧光标记杂交探针及微卫星。但是,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需要PCR反应之后的操作来检测突变。其中一些方法报道突变检测的敏感性为95%或少于95%,或者仅实验了RET突变样品的一小部分。这些方法分析RET序列变化的限制范围,可能只以普通突变为目标而错过了稀有突变。此外,不致病多态性的存在可以导致异常的结果。因为这些限制,RET外显子测序保持黄金标准。 测序是一种耗时且昂贵的开管实验,需要生成PCR产物之后的额外操作。相反,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的突变扫描分析是一种快速且便宜的闭管操作实验,不需要进行PCR产物之后的额外操作。通过用一种饱和DNA染料:LC Green,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可以检测PCR扩增子之

如何判断基因位置(学生版)

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 (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 (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1、正反交法。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 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白花♀×红花♂ ↓↓ 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不一致,与性别明显相关,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例3、现有一定数量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均有雌雄),且长翅对残翅为显性。请设计实验来确定其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的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一:一对残翅雌×长翅雄 若子代雌全为长翅,雄全为残翅,这对基因在x 染色体上 若子代雌、雄全为长翅,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子代雌、雄既长翅又有残翅,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方法二:多对残翅雌×长翅雄 若子代雌全为长翅,雄全为残翅,这对基因在x 染色体上 若子代雌、雄既长翅又有残翅,且长翅多于残翅,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方法三:多对长翅雌×长雄 ①若残翅只出现在子代雄性个体中,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残翅同时出现在雌雄性个体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例4、己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答案:能。 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非直毛,非直毛×直毛)。 (1)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三、题目给信息要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判断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还是在同源区段 1、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纯和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②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课题-基因敲除小鼠的pcr鉴定

课题-基因敲除小鼠的pcr鉴定

一、技术介绍与研究进展 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成为一项高度标准化的新兴产业,催生了数以百计的创新药物和数以千计的优秀文章。尽管如此,传统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步骤繁琐、周期漫长、成功率低、费用高昂等,而ZFN和TALEN 等新技术的出现,或有可能将这一局面彻底改变。 二、同源重组技术原理 基因敲除鼠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于DNA同源重组的原理发展起来的,Capecchi和Smithies在1987年根据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的原理,首次实现了ES的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targeted integration),这一技术称为"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或"基因敲除"

(gene knockout),利用这种ES的显微注射就可以制作出基因敲出小鼠(KO Mice: knockout mice);由于这一工作,Capecchi和Smithies于2007年与Evans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奖。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定义: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在基因敲除小鼠制作过程中,需要针对目的基因两端特异性片段设计带有相同片段的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导入到胚胎干细胞后外源的重组载体与胚胎干细胞中相同的片段会发生同源重组,如图1所示: 图1.基因敲除鼠制作同源重组原理示意图 三、制作流程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简述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简述 邵 玲 张 男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一种复合体DNA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可按两种方法分型:血清型和基因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深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分型法已不能适应对该病毒感染研究的需要,而出现的基因分型法则引起广泛的重视。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 H epatitis B virus gene minute method summ ary S HA O L in Z HA N G N an 【Abstract】The hepatitis B virus is one kind is addicted to the liver deoxyribonucleic acid virus,belongs to one kind of complex DNA virus.The hepatitis B virus may according to two method minutes:Blood serum and genotype.Along with molecular biology’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hepatitis B virus research’s thorough,a hepatitis B virus blood serum minute law has not been able to adapt to this virus infection research need,but appears a gene minute principle brings to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K ey w ords】Hepatitis B virus;Gene minute method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一种复合体DNA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可按两种方法分型:血清型和基因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深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分型法已不能适应对该病毒感染研究的需要,而出现的基因分型法则引起广泛的重视。1988年Ok2 mamoto[1]对18株不同亚型的HBV基因序列两两进行比较后,根据核苷酸序列异源性>8%的原则,将18株HBV DNA序列分为A~D4个基因型,提出了HBV基因型的概念。1992年Norder[2]发现ayw4和adw4q-两旧亚型之间及基因型A~D 之间S基因差异>4%,提出了两种新的基因型E,F,1994年Norder通过全基因序列P3测定加以证实。2000年Stuyver[3],在研究来自法国和美国的慢性乙肝病人血清样本时,发现有13株病毒无法归入A~F型,命名为G型。随后,日本和德国也相继发现了G基因型。2002年Arauz~Ruiz[4]对10株HBV进行基因型研究,发现其中3株虽与F型相近,但与F型又有明显的不同,进而命名为H型。截止现今,HBV基因型可分为A~H八型。 目前,国内外对HBV进行基因分型主要有“基因序列测定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基因型特异性表位单克隆抗体的EL ISA、基因型特异性线形探针检测法、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和基因芯片技术”。 1 基因分型原理 1.1 全基因序列测定。全基因序列测定是根据HBV所有病毒核苷酸异源性>8%进行分型的。Okamoto对从日本及印度尼西亚adw2慢性携带者中分离出的3株HBV进行全序列测序及比较,其核苷酸的异质性为3.9%~5.6%,而与美国2株相同血清亚型HBV序列比较,异质性达8.3%~9.3%,达到甚至超过不同血清亚型HBV的异质性,从而说明血清学分型不能真正反映HBV基因变异。再经对18株HBV DNA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根据同源性<92%、异质性>8%,将其分为A, B,C及D4个基因型,初步建立了基因分型体系。12年后Stuyver使用该方法,发现了一种新的3248bp的HBV基因型G 。 1.2 S基因序列测定。由于乙型肝 炎病毒基因可分为p基因、前s基因、编 码HBs4的s基因、C基因及X基因(如 图),可分别对它们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各 个基因型在各个基因之间的差异。Nor2 der[5]对32例HBV患者s基因测序结果 进行分析,并建立进化树,基因型间异质 性>4%。除证实了Okamoto的A~D分型外,还发现了2个新的基因型E和F,使HBV基因型达到6个(A~F)。在其后对28例HBV全基因组、p基因、前s基因、编码HBs4的s基因、C 基因及X基因分别比较并建立进化树,进一步证实根据s基因序列分型最接近全基因组,从而证明了单独使用S基因进行分型的可靠性。目前,此法尚在使用,主要有SSP和SSO[6],即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和基因型特异性线形探针检测法。 2 基因分型方法 2.1 序列测定法。即直接测定核苷酸序列,根据差异分型。自Okamoto据HBV基因型之间的全序列异质性8%进行分型以来,测序由于方法直接、可靠而成为主要鉴定HBV基因型的方法。同全序列进化树图比较,发现S基因的序列变化同全基因序列的变化一致,可用S基因序列代替全基因序列进行分型,界限为核昔酸序列的异质性4.0%。该法虽较为可靠但操作繁琐、费用昂贵,不适于临床大量标本检测。 2.2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 P)。目前常用的基因分型方法,通过PCR扩增出目标基因片段(通常为S基因或Pres/s基因),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根据酶切图谱进行基因分型。Mizokami[7]通过分子进化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68例HBV患者全基因、106例HBV患者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并确认基因型特异性酶切位点区域。Lindh[8]对不同基因型S基因的特异酶切位点进行分析,设计使用限制性内切酶Trp509I和Hinf I使S基因PCR产物产生不同长度的酶切片段,成功地将166/180例患者HBV实现A-F基因分型。RFL P敏感性高,但酶切位点易受基因变异影响,且遇混合感染或酶切不完全,会出现复杂条带,影响分型结果判断。 2.3 基因型特异性表位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PreS2多肽有多组抗原表位。基因型不同抗原表位也不同,从而可以鉴定不同基因型。Usuda[9]等用此法制备前S2区域基因型特异性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并用辣根过氧化酶进行标记,对68例HBV阳性患者血清检测,分型结果与S基因测序分型完全一致。在后期实验中发现,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使较大范围的HBV的研究成为可能。 2.4 基因型特异性线形探针检测法。该方法是设计型特异的探针,检测HBV扩增产物,以产物的不同长度或与探针的反应性来区分不同型别。Kato[10]利用G基因型的病毒在核心区有36个核苷酸的插入,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可以对G基因型进行特异的筛查。早在1983年Wu用酶切的方法研究血清型的酶切图谱,来区分不同的血清型。王虹[11]等采用PCR2核酸杂交/EL ISA检测,主要是联合利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免疫技术,设计前C和C区的探针,可以快速准确的区分HBV的基因型。另外Van G eyt[12]根据A~F基因型的保守序列设计了18种型特异性探针与HBV S (下转12页)

10知识讲解_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判断及应用

高考总复习10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判断及应用 【考纲要求】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应用遗传基本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 【考纲要求】 区 别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性状 一对 两对或两对以上 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 一对 两对或两对以上 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 同源染色体上 细胞学基础 (染色体的活动)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 遗传实质 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F 1 基因对数 1 n (n ≥2) 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1 :1) 2n (数量相等) F 2 配子组合数 4 4n 基因型种类 3 3n 表现型种类 2 2n 表现型比 3 :1 (3 :1)n F 1 测交 子代 基因型种类 2 2n 表现型种类 2 2n 表现型比 1 :1 (1 :1)n 联 系 (1)形成配子时(减Ⅰ后期),两项定律同时起作用 (2)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要点二、用“分解法”解自由组合定律习题 “分解法”是以一对基因的杂交组合的结果为基础,根据题意,灵活地分解题目的杂交组合、表现型比例、基因型比例等条件,直接利用一对基因交配的结果,从而简化问题,快速求解的一种解题方法。“分解法”的应用举例如下。 1.计算概率 例: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 的概率为________。 将AaBb 自交分解为Aa 自交和Bb 自交,则Aa ??? →1/2Aa ,Bb ? ??→1/4BB 。故子代基因型为AaBB 的概率为1/2Aa ×1/4BB=1/8AaBB 。 2.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例:小麦的毛颖(P )对光颖(p )是显性,抗锈病(R )对不抗锈病(r )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以毛颖感锈病与光颖抗锈病两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代有毛颖抗锈病∶毛颖感锈病∶光颖抗锈病∶光颖感锈病=1∶1∶1∶1,写出两亲本的基因型。 将两对性状分解为:毛颖∶光颖=1∶1,抗锈病∶感诱病=1∶1。 根据亲本的表现型确定亲本部分基因型是P_rr ×ppR_,只有即Pp ×pp ,子代才能表现为毛颖∶光颖=1∶1,同理,只有rr ×Rr ,子代才能表现为抗锈病∶感锈病=1∶1。综上所述,亲本基因型分别是Pprr 与ppRr 。

产品鉴定管理办法

产品鉴定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34.0-2006 农业装备事业部管理制度 制 度 要 素 1.制订 目的 使新产品顺利通过检测、鉴定,获得检测报告和鉴定证书,为产品顺利推向市场、办理产品推广鉴定、申报科技奖励及享受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做准备。 2.适用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福田重工农业装备事业部生产的欧豹拖拉机、谷神收割机及其它产品。 主 要 内容3.职责 3.1 工程 开发部产品管 理科(以下简 称产品科) 3.1.1 负责新产品检测、鉴定并制定相应计划; 3.1.2 负责联系、协调上级主管检测、鉴定机构; 3.1.3 负责检测材料的准备; 3.1.4 负责协助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取得检测报告; 3.1.5 负责鉴定材料的准备; 3.1.6 负责联系相关专家组织召开鉴定会并取得鉴定证书; 3.1.7 负责检测报告、鉴定证书等相关材料的管理; 3.1.8 负责检测费、鉴定费、专家咨询费、招待费的预算和最终结算。 3.2 相关 研究所 3.2.1 负责协助检测机构和产品科进行检测; 3.2.2 负责相关检测材料的准备; 3.2.3 负责相关鉴定材料的准备。 3.3 工程 开发部标准化 科 3.3.1 负责提供新产品企业标准; 3.3.2 负责提供新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 13

产品鉴定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34.0-2006 农业装备事业部管理制度 3.4 营销 公司销售部 负责对用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至少准备3份有用户签字或盖章的用户使用情况反馈单。 主要 内容 3.5 财务 部 3.5.1 负责对相关费用预算的审核; 3.5.2 负责向检测机构支付相关费用。 4. 内 容与要求 4.1 组织 新产品检测、 鉴定依据 4.1.1 营销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提报的产品开发建议及市场需求计划; 4.1.2 有关会议的决议要求; 4.1.3 依据行业有关新产品开发、试验、推广的规定。 4.2产品科编制新产品检测、鉴定计划。 4.3 新产 品检测 4.3.1检测部 分包括以下内容 4.3.1.1 明确样机的数量及到位时间; 4.3.1.2 检测所需的相关材料:样机主要参数、使用说明书、企业标准、样机照片等; 4.3.1.3 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接待; 4.3.1.4 确定检测机构,明确检测费用。 4.3.2 与检测机构签订《产品检测委托书》; 4.3.3 产品科、相关研究所协助检测机构完成检测试验; 4.3.4 财务部支付检测费用,产品科取得检测报告。 13

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的简单确定

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的简单确定 在高中生物学中生物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概率的判断和计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 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 提高教学效率 ,是每个老师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遗传定律的教学中 , 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多对相对性状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出现概率计算方法。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 首先必须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 6 种杂交组合方 式 , 以及后代中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关系 , 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基础知识 , 所以教学中让学生打好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有关基础 , 是解答复杂问题的关键。 二、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以及比例的计算 1、已知亲本基因型判断子代基因型以及比例 例如: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首先把多对性状遗传研究简单化 , 以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为单位进行分析使问题简单化。此题中控制A(或a)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比例是AA: Aa: aa=1 : 2 : 1,控制B(或b)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BB: Bb: bb=1 : 2 : 1.控制 C(或c)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 CC: Cc=1: 1, 以分枝法确定子代基因型 1/4AA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2Aa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aa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据图分析子代共有 18 种基因型 , 每种基因型的比例是三种基因型共同出现的乘积。 2、已知子代基因型判断亲本基因型 (1) 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型。 (2) 根据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具体确定。 例如: 亲本种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1 中有 4 种表现型以及比例:黄圆:黄皱:绿园:绿皱=3: 1 : 3 : 1 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Y R X yyR 根据子代中有绿色豌豆 yy, 确定亲本中黄色豌豆基因型为 Yy; 根据子代中圆粒:皱粒 =3: 1, 确定双亲中控制粒形的基因型都为Rr。确定亲本基因型为 Yy R r X yyR r. 三、用数学方法计算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1、子代基因型以及比例的计算 例如:AaBbx aaBb个体杂交 由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可知,控制A(或a)基因型有2种,控制 B (或b)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子代共有6种基因型,另一种基因型的比例是两种基因型共同出现比例的乘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