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化学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化学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化学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灭火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燃烧

(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以下几种灭火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上述原理:①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清除可燃物;②用沙土灭火,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③用水灭火,就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

考点3.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然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图7-16-3所示: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关系(拓展考点)

(1)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①燃烧剧烈,缓慢氧化不剧烈,②燃烧发光,缓慢氧化不发光。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3)四者的关系如下:

注:这里的爆炸指的是化学爆炸。

剧烈氧化 (发光) 平静燃烧 急速燃烧 无限空间 有限空间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发光) 热量积蓄 达到着火点

氧化反应 (放热)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 知识讲解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2.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条件的探究: (1)如下图所示,观察并分析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 思考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即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大于40℃,而达不到240℃,因此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思考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和空气(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跟空气(氧气)接触,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思考3: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或氧气)后却燃烧起来? 在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白磷不能燃烧;当通入空气(或氧气)后,白磷跟氧气接触就燃烧起来。 (3)由上述实验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高清课堂《燃料、燃烧与环境》一、2)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燃烧。【要点诠释】 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 2.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c ⑵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教具 酒精灯,纸条,木块,烧杯,坩埚钳,石块 四、教学内容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装在集气瓶里的氧气并不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唯一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设计意图: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新课]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讲解]可以燃烧的物体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

中考化学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14 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 1.(10福建省福州8.)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10福建省晋江11.)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的物质 D.将白磷溶解不易着火 3.(10,娄底1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4.(10南昌市)1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5.(2010·辽宁鞍山,7)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A.加少量水B.倒掉油C.倒人大量菜D.撒上沙子 6..(10无锡3)下列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C 7.(10泰安)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2010·辽宁鞍山,7)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A.加少量水B.倒掉油C.倒人大量菜D.撒上沙子 9.(2010·甘肃兰州,7)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 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

第2讲燃烧和灭火实验 【核心重点】 一、燃烧的条件(同时符合)二、灭火的原理(符合其一)(1)可燃物(1)清除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隔绝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反应装置: ①③/③④对比 说明可燃物燃烧 必须与氧气接触; ①②对比说明 可燃物燃烧必须 达到着火点; 【实验改进】 通常状况下, 白磷的着火点 为40℃,红磷 的着火点为 240℃。某化学 兴趣小组的同 学按下图所示 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的实验事实如下: ①实验Ⅰ、Ⅲ中,放在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常温时1、2号试管内的白磷、红磷不燃烧; ③热水中的1号试管内白磷燃烧,2号试管内红磷不燃烧; ④实验Ⅲ中,玻璃管上的气球变鼓; ⑤实验Ⅳ中,倒扣在热水中的3号试管内的白磷燃烧。 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的相关事实是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①和⑤

【答案】B 【考查难点】 【实例训练】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燃烧等相关实验。已知,白磷(过量)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 ,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 ,且生石灰适量。 实验步骤及部分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步骤Ⅰ中,导致小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⑵ 步骤Ⅱ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在步骤Ⅲ中,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继续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具体操作是: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1)生成CO 2受热上升,隔绝O 2 ; (2)先变鼓,后变瘪;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着火点,并与O 2接触;4P+5O 2点燃 2P 2O 5 (3)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还剩下约4mL 时停止下流。 实验现象 原因 Ⅰ 高蜡烛先熄灭 生成CO 2受热上升,隔绝O 2 Ⅱ 矮蜡烛先熄灭 CO 2密度大于空气,隔绝O 2 实验步骤 操作 现象 步骤Ⅰ 点燃燃烧匙中的小蜡烛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燃着的小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步骤Ⅱ 打开弹簧夹,由注射器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夹紧弹簧夹。 白磷燃烧。 步骤Ⅲ … …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分类专项复习 燃烧和灭火(无答案)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三条件:可燃物、着火点、氧气 灭火的三要素:上述要素缺一即可 不充分燃烧的危害:浪费资源,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促进充分燃烧:增加氧气的量,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可燃物,提高温度 燃烧更为剧烈的原因:氧气的含量更多,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可燃物反应更为充分,放出热量更多——燃烧更为剧烈。 可燃物更多,或者可燃物燃烧值大,放热多-燃烧更为充分 温度更高,反应更为剧烈 燃烧更为充分的现象:火焰更为明亮,放热更多,反应更剧烈,温度更高等 如果反应现象当中出现了燃烧更为剧烈,一定要从这两方面去想 自燃的原理:细小的颗粒——缓慢氧化放热——积累热量——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接触 复燃的原理: 化学爆炸的原理:短时间,小空间内,遇到明火(或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急剧燃烧,多热。常见的有气体爆炸,粉尘爆炸。 物理爆炸:液态的气体受热之后,体积急剧膨胀,超过容器的压力。(微粒的观点,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1、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熄灭。 (1)解释“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熄灭”的原因 (2)关于“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熄灭”,有人做了如下分析:蜡烛的着火点大约在190℃,蜡烛燃烧实际上是蜡烛蒸汽在燃烧。为此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温度高于280℃的热空气迅速推出,蜡烛火焰立即熄灭。分析该实验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

2、在化学课上,老师做了趣味实验:向一完好无损干燥的空酒精灯(卸下灯芯)里加入4-5ml无水乙醇,塞上胶塞,反复振荡3-5次。取下胶塞,将点燃的木条迅速放在酒精灯口,灯口立即着火,并产生响亮的爆鸣声。解释这一现象。 3、2020年05月0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在珠峰之巅燃烧。珠峰之巅气候恶劣低温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普通火炬在珠峰上容易熄灭。 从燃烧条件分析,普通火炬容易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特制火炬的特点是,燃料的放出的热量多,火炬内部有供氧装置。这些特点的作用是? 4、二战期间,希特勒的空军不断轰炸英国,炸弹从天而降。英国一家面粉厂的厂主暗自庆幸炸弹没有击中他的厂房,但几乎与炸弹落下的同时,车间里发生了大爆炸,屋顶飞上了天,爆炸的威力超过了炸弹的破坏作用,试分析这家面粉厂发生爆炸的原因。 5、取少量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易挥发)里,将一张滤纸浸入该溶液中后取出,放在避风处晾干.过一会儿,滤纸燃烧.用燃烧条件解释滤纸燃烧的原因.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秸秆、柴草、煤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自燃的现象。 (1)解释某柴草堆发生自燃的原因。 (2)对如何存放可燃物以防止其发生自燃提出两条建议。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专项练习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专项练习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8题) 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答案】B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2.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答案】D 难度:基础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3.当汽车油箱泄露时,采取的应急措施首先是() A.亮灯查找泄露源B.打开车窗,严禁一切火种 C.洒水吸收汽油D.报警说明情况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4.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可燃物燃烧的同事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评卷人得分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 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6.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可燃物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在纯氧l【答案】C 难度:基础知识点:氧气 9.下列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氧气B.氧气、二氧化碳 C.氮气、氢气D.氧气、氢气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0.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败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铁钉生锈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 11.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1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纸在空气中常温不会燃烧,而点燃后可以燃烧 反应温度 B

2019中考化学真题 知识点13 燃烧和灭火(精确排版+中考真题+难题精粹)

2019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13 燃烧和燃料 1.【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P2O5B.面粉C.镁粉D.CH4 2.【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火——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柴禾是可燃物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4.【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5.【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6.【2019年山西省】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 ℃。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②氦气含量太高③没有适宜的温度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19年江西省】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8.【2019年重庆市B】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2.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 A.狭小的空间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 3.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能分解 B.纸不是可燃物 C.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5.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6.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 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8.王宁同学从资料中查得白磷的着火点是40℃,他将一小块白磷放入80℃的水中。并用导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白磷燃烧了起来。除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一因素外,上述热水中白磷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 A.嘴吹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可支持燃烧的氧气 B.嘴吹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支持燃烧 C.白磷这一可燃物特别容易燃烧 D.吹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使白磷燃了起来 9.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C.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D.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10.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⑵知道常见灭火方法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水、酒精、小木条、小纸片、棉花球、蜡烛、烧杯、镊子、火柴 沙土、剪刀、抹布、碳酸钠溶液、盐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类利用 燃烧的反应已有几十万年了。你知 道燃烧的条件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 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通过实验研究燃烧条件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 烧需要氧气 学生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 力 教师板书燃烧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教师讲解着火点的概念 播放课件: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让学生猜测书中124页的实验中的现象 让学生回忆烧不坏手帕的实验并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来解释手帕不坏的原因。 燃烧的现象有利有弊,当我们方法不当时就会造成火灾。所以我们很自然就想到了灭火。哪些方法可以灭火呢?现在我们在做个实验。将你们实验桌的蜡烛点燃,想一想你用哪些方法可以让它熄灭呢。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倾听 倾听观看屏幕 思考回答 思考后回答 学生动手实验 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 力 锻炼学生实验操作和设 计实验的能力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基本知识和技能: 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和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2.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学习简单的灭火技能和逃生方法。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四、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说到燃烧你会立刻联想到什么?(答:火)那么火给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放映录像1) 师:同学们,看了这一段录像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发表看法,注意鼓励学生) 师:既然燃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来好好探

究一下有关燃烧与灭火的问题,以便好好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火为我们人类服务。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很多燃烧的场面,你发现通常的燃烧一般有什么特点?生:发光、放热等 师:燃烧一般是可燃物跟什么物质的反应? 生:氧气 师:对,燃烧就象你们所说,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是氧化反应。 怎么样才能让燃烧顺利地进行?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不妨先从下面的问题入手: 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给出一些物质,选择可以燃烧的: 木条、蜡烛、小煤块、小石子、纸张、酒精、玻璃、棉布 2.能燃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燃烧吗? 探究一: 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物质的着火点。 同学们实验探究,然后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板书: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是需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既可呢?事例分析证明。

新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或空气)(3)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2);(3)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4、燃烧(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变化。 1、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 。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均为物、均为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②③。 (2)石油: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甲烷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2)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3)物理性质: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收集甲烷可以用法。 (4)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发出色火焰) 3、乙醇 (1)俗称,化学式: (2)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 (3)乙醇汽油的优点①②。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反应及等。 (2)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如。 5、新能源:、、、、、等。 6、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 (2)需解决问题:①②。 7、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氢气的方法是或。 8、除杂(写出除杂方法,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H2(H2O) H2(HCl) CO2(HCl) 9、鉴别H2、CO和CH4根据进行鉴别。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空气)(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燃烧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不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物理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化学变化。 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因为这些地方的空 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影响植物生长②腐蚀大理石等建筑物③腐蚀金属制品。 (2)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知识点笔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人类发现、利用火的意义:黑暗→光明,抵御寒冷和敌害,吃熟食利于人类进化等。 一、燃烧 ?定义:通常条件下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操作】 a.如右图(I),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 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 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 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II),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 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黄色火焰;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 白磷在热水中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 ①与②对比,说明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①与③对比,说明可燃物要与空气(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③与图(II)对比,再次说明可燃物要与空气(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 ①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初中化学) ②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高中化学) 火一方面可以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又会带来灾难,无情的火灾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二、灭火 ●讨论以下灭火的实例: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放入更多的蔬菜。(隔绝空气氧气。) 2、堆积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用水降温到纸箱的着火点以下。) 3、油罐着火用水喷湿降温。(将温度降低到油的着火点以下。)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上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只烧杯中; 然后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比较三支蜡烛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1、蜡烛慢慢熄灭。 (杯内氧气消耗完,外界空气被烧杯隔绝)2、 蜡烛持续燃烧。(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 3、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随即熄灭。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重点梳理】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

作业帮一课初中独家资料之【初三化学】 燃烧与灭火の重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知识点一:燃烧及其探究 (1)燃烧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特征 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3)探究燃烧的条件 现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结论: ①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可燃物与氧 气(空气)接触; ② 通过铜片上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 小结: 物质燃烧条件:物质为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核心知识点二:灭火原理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灭火时,只能降低 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核心知识点三:消防常识 (1)常见灭火器 灭火物质或器材灭火原理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移除或隔离可燃物 一般木材 泡沫灭火器隔绝空气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隔绝空气一般火灾,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 起的火灾 (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②消防安全有关的图标。 (3)火灾自救措施 a.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b.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二、知识体系梳理

初中化学备课参考 燃烧与灭火 (2)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课程标准要求 1.记住燃烧的概念;知道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2.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知道爆炸发生的条件和防范爆炸的必要措施。 4.认识常见的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教材内容全解 1.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1)燃烧:通常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a:物质具有可燃性。b: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易燃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同一种可燃物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以后,可燃物的分子或原子与氧分子接触,发生燃烧反应。在同一时刻内,一定体积的空间中,相互接触的分子越多,反应就越剧烈,燃烧也越充分。 4.促进燃烧的方法 (1) 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爆炸 爆炸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剧的燃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膨胀的结果。6.疑难突破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7.问题探究 问题:2010青岛小乐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他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 探究:小乐同学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一些。他想通过实验探究一下。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实验方案:①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

初三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

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 地运输、贮存氢气?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共7题) 1.燃烧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 ________反应。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适合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2.灭火的原理:(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依据燃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3.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答案】(1)生产运输使用贮存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4.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右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思路解析: 温度较低的铜丝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铜丝会吸收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着的蜡烛熄灭;若将铜丝线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此时铜圈不会在吸收热量了。 答案: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5.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1)钻木取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煽风点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火不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2020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2020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小编导语:中考化学复习易错知识点辨析,主要包含常见错点、 例题辨析、详细答案等。下面是相关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燃烧和灭 火的内容,供大家阅读参考。 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下面是中考化学易错辨析:燃烧和灭火,供大家参考。 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的 方式解决。 设计实验时要注意: 1.首先实行猜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在验证每一个条件时,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温度的影响,则所选可燃物的种类、质量、形状、氧气 的含量等需相同,然后通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燃烧现象的不同,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3.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 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 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使用对比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4.实验的方式 (1)分项实验:能够把三个条件分设成三个实验,一个实验检验一 个条件。 (2)综合实验:几个条件同时检验,互为对比。如图所示: 易错点一、“着火点”和“温度”理解出错

例1.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 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相关知识。灭火的方法是:(1)清除可燃物或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2)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3)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由题给信息知,Mg(OH)2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两者能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从而起到灭火的目的,同时在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使可燃物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而熄灭。 答案 A。

化学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灭火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燃烧 (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 考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以下几种灭火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上述原理:①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清除可燃物;②用沙土灭火,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③用水灭火,就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 考点3.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然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图7-16-3所示: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关系(拓展考点)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跟踪检测19(燃烧和灭火)

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 4.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6.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有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8.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白磷自燃 B.硫磺燃烧 C.火药爆炸 D.铁丝燃烧 9.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10.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 A.吹灭火焰,使燃气与空气隔绝 B.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 C.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 D.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 11.将铁丝放在空气中无论怎样加热,铁丝只是发红,不会燃烧,而将烧红的铁丝放在盛氧气的集气瓶内,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因为铁丝放在空气中不会达到它的着火点 B.因为空气中含有灭火剂二氧化碳 C.铁丝的着火点太高

化学中考试题:燃烧和灭火(含答案)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 1.(2015?眉山)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 . 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 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考 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 题: 科学探究. 分析:A、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B、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达到着火点; C、燃烧仅仅达到着火点是不能燃烧的,还得有氧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解: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

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A 点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必须同时满足. 2.(2015?东营)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 .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 .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 .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考 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 题: 化学与新科技.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熔化和汽化都是需要吸热的,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解答:解: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烧蚀层可以起到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 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