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八章测试分析

一、基本情况

参考人数:41 平均分:41.22 最高分:83 最低分:13

优秀率:2.44% 及格率:19.51%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以读图填空为主,包括填空题、读图分析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形式比较多样,有所创新。共5小题,共计40分。从卷面知识点分布及能力要求来看,较为全面,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40分,20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60%,计24分。其中第3小题、第4小题、第10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填空题共计20分,每空2分,学生得分率为60%,计12分。其中第1、第2、第4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三部分综合题40分,学生得分率为40%,计16分。第31题(地形)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五带的分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三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6题,考查的是经纬线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8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

四、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同比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从这次成绩看临界合格生有12人,无优秀生。

本次考试,从目标达成情况看,优等生:丁文、王秀春、李领兄、李军答题较好,中等生中吴月英、裴春玲、铁福欣、沈雁海、赵华存几人没有达到目标要求,要继续督促。

学困生中张兴涛、李玉林、赵海强三人没达到要求,特别是李玉林同学,没有按题意要求答题,结果很遗憾没有得分,今后要注意使其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

五、反思与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注重审题,特别是在相应图上填出有关信息,有部分学生漏掉题而不得分。

2、学生基本读图能力较差,如综合题的第27题和第31题是看图填空题,学生得分不高。

3、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32题得分低。

从教师角度:

1、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辩论,少一些评判”“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今后应解决的问题

从本次考试看出,在平时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加强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018级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准和国原油出口,已成为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据此回答1-2题。 1. “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无限的 2.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发展速度快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读 图,完成3~4题。 3.在图示围最高点能够目测到的点是( ) A.a B.b C.c D.d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举行。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四大技术之一。下图为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 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台数)。读图, 回答第5~7题。 5.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科学技术 D.市场 6.我国机器人密度的特点说明我国( ) A.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高 B.机器人发展潜力较大 C.工业的机械化水平高 D.机器人产业起步晚 7.推广使用机器人的直接影响是( ) A.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产值 B.减少能源消耗,缓解劳动力不足 C.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 D.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灌溉技术,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使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增,占农业产值比重曾高达80%以上。欧盟正式成立后,西班牙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业,于法国形成农业一体化,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园艺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40%以上。据此完成8-9题。 8. 西班牙种植小麦的季节是( ) A. 春末夏初 B. 春末秋初 C. 秋末冬初 D. 冬末春初 9. 促使西班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农业技术的发展 C. 小麦产量降低 D.气候条件的变化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花城”转型,已成为 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下图为有市区位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经济欠发达 B. 气候条件差 C.地形地质复杂 D. 科技水平低 11.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 )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城市化阶段完成 C. 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 工业化阶段完成 12.正由“百里钢城”向“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 A.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 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二战后,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20世纪60-70年代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为主;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大力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香河六中刘翠玲 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试卷设计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比例比较恰当,考查有效。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灵活性,突出主干知识、图表和地理思维考查。题型结构比较合理,难度适中。从整体上看,是一套较好的检测考试试卷。 1、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 2、试题适中,无偏题、怪题。 3、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是课本知识的再现。 4、该试卷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题型有选择题、图分析题 1、选择题分析 共有25小题,50分。 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导致失分。较突出的有第10,20题,学生记忆不准. 2、读图题分析 整体来看读图填空题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的得分率也较高。较好的有27,28,29,30题。失分较多的为第26题,由于学生对最早学习的知识遗忘的比较多,因而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有限、对课本掌握得还不够全面,特别是气候类型这一难点,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题容易混淆手,答题时抓不住要点。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但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3、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内容结合到课本中去。 4、强化后进生的识记能力,提高总体成绩。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

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试题的命制体现了地理新课改的理念,紧扣教材,以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注重地理事物、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内容知识覆盖面较广,对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基础题、中等难度题比重合理,但难题难度略大。不足有:①没有体现出课标要求中“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要求;②试题的生活化气息不够浓厚,没有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二、成绩情况: ********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失分率比较高的题是第10小题。 第10小题:学生对根据经度的理解存在困难,不能判断出东边时刻比西边早。(二)读图分析题: 第17小题:少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东半球看成西半球而选择B 第18小题:学生在区别山脊与山谷时,只会死记硬背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为山谷,向低处凸出时为山脊,学生在判断时,最容易将其搞混淆。

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占50分,试卷紧扣大纲和教材命题,并注意了地理知识、认知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接轨的方向。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21题,考查邯郸市的气候类型,让学生更多地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来掌握。 3、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注重学生对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如33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画出降水量分配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32题中要求学生举出所了解的目前闻名全球的美洲黑人,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26,27,28,29,30题,读图题占了36分,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28,29题。 当然,在试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从整套试题来看,难度偏大,有的题目很灵活,对知识整合要求比较高,对刚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难度更大,如综合题26题,第28题。(2)地图题是考查地理知识的重要题型,但这次考试中有5个读图题,再加上一个绘图题,对于刚刚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一时难以很好地掌握这项地理基本技能 二、答卷评析 本次考试是由教育局统一试卷,统一时间举行,由任课教自行阅卷,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严重,在选择题中,由于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相对固定,相对失分少些,有相当多的同学能拿完50分,而综合题失分很多,如26题,学生对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题目稍灵活些,没有标出重要的180°经线跟0°纬线,很多学生就根本分不出图中的经度跟纬度,在地图、地球仪上辨认方向比较混淆,失分比较严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本次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的范围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一册的内容。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读图分析题三种题型组成。 (二)试卷的特点——读图分析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虽然都是基础性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和教师存在主副科思想,以至于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出错比较多的是第1题、4题、12题、15题、17题、21题、22题等。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2 、读图分析题答题情况分析 读图分析题共26——30大题,50分。主要考查中国的行政单位、中国的地形图、我国黄河、长江水系和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28、29题。许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只有少数学生此项得分教高,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知识记忆不够,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28题黄河流域图学生得分不高。第29题我国的长江水道,虽是简单题,但学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的不是很好。 四、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在教学中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八年级期末地理阅卷组 2013-01-30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大徳九年制学校 巩兴达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情况 这次期末考试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试卷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本次试题的难度还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题目。归结起来整份试卷有以下这几点好的方面:1、知识点覆盖面广。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2、重

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3、重视对地理读图分析的考查,特别是对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和五带的划分考查。4、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二、答题的情况 本次三个班88人参加考试,41不及格,及格率为53.4%,平均分58.64分,优秀率为6.8%,最高分88分,最低分20 分。 (一)选择题填空题答题情况:30小题共60分,平均分32 分,满分没有人。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第10,11,15,18,19、21、23、24、25 题,做错的多,主要是对课本的天气预报图形不熟悉,对世界只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没有能记住,对气候的特点容易混淆,对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组织了解不够,有几个题看不清造成失分。第1,2,4,6,9,,17,20 题是简单的题目,而且是平常已做过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较高。(二)综合题答题情况:第1题,考的是经纬网,共10分,平均分4分,失分多,大部分失分在于不懂得分东西半球以及东经和西经颠倒。第2 题,考大洲大洋的位置名称,共10分,平均分8 分,这题做的是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位置颠倒过来。第3 题,等高线,共10 分,题中的图太小,学生看不清,导致失分过多,第4 题,考地球五带的划分,总分10 分,平均分8.5 分。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择题没有拿到满分的,说明在基础题目方面,这次考试做的不是很好,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平时对地理不是很重视,等到考试的前一周或者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完整)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初二地理组林化友为期两天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考试成绩也已经揭晓,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下面我对这次考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内容容量虽大,但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难易恰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共25题,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0题、第12题、第23题。第10题考察的是我国地势、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要求熟练掌握其变化趋势,学生之所以错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该类型题;第12题是考察地形地势和分界线的结合,学生错的原因是思维定势,不会综合利用所掌握的内容;第23 题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并且没有记住地热资源产生的原因,地热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综合题中出错较多的是26(3)、27(2)、28(5)、30(2)。26(3)主要考察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并且强调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27(2)主要考察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学生错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没看清题意,题目问的是土地利用类型,学生都回答成土地的类型了;28(5)主要考察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30(2)学生的基础掌握不牢,尤其是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错别字严重。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较差,不会图文结合,不会从图中找出想要的、有用的信息。 3、学生的粗心马虎、眼高手低、错别字也是非常严重的失分原因。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详细,不能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麦积区石佛中学:潘灵仙 每次的考试都是全面灵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正确分析判断地球上所存在和发生的事物,也是检测学生最近学生情况的方式;通过试题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地理教学。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卷是一次会考模拟试卷,分值是50分,选择题占20分,综合题30分,分值比例合适。试卷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难度较合理。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命题角度广等特点。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知识点分布合理。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对图形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不仅对学生知识的系统掌握有一定要求,也重点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有一定比重,不是让学生单纯、机械的记忆、背诵,试卷在命题时从重大时事、实际生活体验或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整体上看,试题科学、规范,是一套较好的期末考试试题,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从这次成绩来看,我校学生的成绩不算理想,这次的试题难易程度适中,不存在难题和怪题,这次成绩却不理想,这就反映出我们地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并且与与学生

身边的事情密切联系。从整体答题情况看,得分较高,满分20分,平均在15分左右。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有第6、8、10、12、14小题。 第6题:主要考查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位置,因为只有清楚的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四个答案中,哪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邻省最多,也就容选出正确答案是C。 第8题:主要考查我国行政单位的轮廓,学生只要清晰的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就很容易判断出四个轮廓分别是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了,但是很多学生判断出来之后,却误以为名族最多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把少数名族和名族最多两个概念混淆了,出错就在这里。 第10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五岳名山自北向南的顺序,我们的学生只是记住了五岳是哪五岳以及五岳所在的省区,但是由于前面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位置记得不清楚,所以就很难判断了。 第12题:考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读题不仔细,只看到题目中的冬季,立马就选择C答案,误以为就是冬季风的影响。 第14题:考查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但是还是由于前面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位置不明确,所以行政中心也就模糊,很难确定哪个行政中心降水多,哪个行政中心降水少,因此,这次的考试可以给我们的学生好好上一课,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是一个整体,只要有一部分掌握不清楚,就会影响到很多的题目。(二)综合题: 第21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特点的有关知识,我们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是我国沿320N的地形剖面图,其实不管是那种类型,只要掌握了我国的地形情况,回答就没有问题,这道题我们学生答的都不错。 第22题,第1小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四个干湿地区和夏季风,由于题目简单,基础性强,学生得分率高,大部分为满分。第2小题主要考查了黄河的相关知识,在上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时,把黄河和长江作为重点讲解,但是这次答题来看,很不理想,失分率高,尤其是黄河水经常清澈的河段,很多学生填写为上游,所以在后来讲解试卷的时候我又作为重点进行了讲解。 三、教学建议: 从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2017-2018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这次期末考试既是对学生这个学期来地理学科学习情况的验收,也是对我个人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的学科。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说它重要,其实只是众多科目里的一门;说它不重要,它又始终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门课的重要性,一直是我教学工作寻求的突破点。教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一直是我的教学理念。 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如第1.2.3.7.8.17.20题,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如第4.6.13题。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60多分,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1、2、22、18、14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4、20、16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读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审题不仔细造成的。 (二)综合题:综合题考察了经纬网、二分二至图、等高线、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气候,考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放到不同的情境中赋予人文性。 读图分析题:尽管这些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最后一题,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结合本试题的难易度,本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应该说,不管是学生个体之间还是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所反映,那些分数较低甚至不及格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时课堂上的“陌生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从自身方面分析,我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还需更加周全,照顾到不同兴趣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活动,只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收获,有长进。 其次,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还比较扎实,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应该多提、多问,做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实用版】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分析

2020高三地理试卷分析 一、结合本次考试试题及近几年高考试题综合分析本次考试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就学生解题所依赖的思维方式而论,尽管试卷的格式及试题的类型结构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全套试题中所涉及的考试内容也与大纲卷试题衔接密切,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但对于每一道试题而言,由于其考查方向的变化,每道题中所选用的材料内容与要求学生解答的地理结论之间,其关联方式却呈现出了一系列的变化:地理思维的考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的能力,越来越注注重学生的思考。 因此,在解答一些选择题型的时候,经常要做出一些逻辑推理。例如,给定了经纬网,并不是要让学生在该固定的、但其名不见经传的点上去大做文章,而会要求学生从该地点所在的地理区域特征入手做答,去处理地点与区域之间的“空间包含”关系。 其次,在试题设置的“能力立意”方面,在当今的地理试题中,“认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发现和提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显示出对于学生地理认识能力的考查重视抽象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转变。地理问题的设置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转变为面向较为复杂的问题、叙述问题的文本材料结构也变得复杂。但近几年的试题、包括这次考试题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叙述语句加长,字数增多,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本身就是一个考验,所以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在复习指导过程中认真对待的。 二、对于新课标试题解答过程的看法 在这种“突出能力立意”的新情况下,学生解题就变成了“双重思维”活动:既包括对于地理问题的提取过程,又包含针对地理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在本次保定市一模考试题中,有不少学生抱怨一些试题阅读量太大,其实,能否从材料中准确地把握、理解该类试题的考察目标,也属于能力考察的范围,是不必去大惊小怪的。只有依靠严格认真的平时训练,才能准确无误的去开始解题。 我们仍然得回到对于“试题解读”或者“审题”环节那边去寻找答案。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学生们在复习过程中,在彻底理解某一内容之前,会经常性地出现如下现象:对于地理知识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任何感觉、或一直觉得没有意思。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其实就是问题意识迟钝,属于各种认识能力不足之列。复习过程本身对于他们的严格要求应该是:既要认识地理事象和地理过程,又能够敏感地顿生疑窦。在考场上或解题过程中,我们把这种认识疑难问题的过程称之为审题。是在未下笔书写答案之前首先要经过的步骤。在解题步骤开始之前先将题目中所待解答的问题或疑难本身搞清楚,然后开始下一步的动笔步骤,这才是解题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的行为。 三、本次联考卷面上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其分析 1、利用以往常用的抽象概括词句写出的答案,只得了一半分甚至零分。如何在考场上及时正确地处理、把握抽象与概括的程度,是学生们理解、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将这个尺度把握得不好就会出现:或者把具体问题抽象回答,或者将需要概括叙述的题解却以零散的具体事实罗列出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符合中考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16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链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位置,行政中心”,“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 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 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二、错误典例 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 2、综合题 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 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 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杨涛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和第三章的前两节。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气温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30分,1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0%,计21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填空题共计20分,10道题,每道题2分,学生得分率为60%,计12分。其中第四、第六、第七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三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44%,计22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三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6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9题的第2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六个班233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54.7,合格率是42.1%,优生率(85分以上)是2.5%。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高三一模地理质量分析

2015年2月高三一模文科地理试题质量分析本次省一模考试文综试卷仍采用分科组题方式,依据陕西省高考考试 大纲、考试说明及教学指导意见,在试卷题型、结构、分值、题量等方面 与往次考试和高考基本一致;试题依托教材,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 题,侧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和教材主干知识的掌握,同时结合能力要求, 以考查必修内容为主,对选修内容的考查渗透于非选择题中,联系当前实 际,突显人文学科教育特点。试题难度较期末试卷有所提高,特特别是客 观题部分。 本套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 共44分。非选择题3个,共56分。此次考察范围涉及相 教版地理必修及选修内容,试题综合性较强。 一.试题、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1题和2题主要考察气候因素中的水热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题的 难度系数为,平均分为,2题难度系数为,。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图:

A822 D62 留空24 B16 C16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知识。难度系数分别为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图: 选项人数比例% D466 B193 C130 A126 留空25

C332 A277 B154 D152 留空25 5题和6题以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察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部分知识,属于难点知识,难度系数分别为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项人数比例% C355 B261 D226 A72 留空26 选项人数比例% A370 C209 B171 D165 留空25

要考察人口增长及人口迁移部分知识,难度系数分别为和,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选项人数比例% C570 B206 A90 D49 留空24 CD1 选项人数比例% B610 C129 A95 D83 留空23 拔变化情况的统计图为背景,主要考察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形因素中的坡向、海拔对气候因素中的气温、降水及光照的影响。难度系数分别为、、,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