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28T13:56:13.4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作者:韩江

[导读]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较低。

(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山西太原 030009)

【摘要】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西他赛;奈达铂;卵巢癌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204-01

卵巢癌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肿瘤症状在临床治疗当中一直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化疗一直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早期卵巢癌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而当患者卵巢癌癌进展到中晚期化疗则成为必然的选择。多西他赛与奈达铂都是临床常用的卵巢癌治疗药物,作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与奈达铂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较常规药物要更加显著,能够消灭患者体内病灶,并且预防疾病的复发[1]。为进一步了解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8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7.9±2.8)岁;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8.2±2.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详细内容如下:(1)对照组。患者选择卡铂进行临床治疗,将400mg/m2卡铂药物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一次性给药;初次给药后28d,重复第一次给药过程,而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确定患者最终治疗周期,一般治疗周期维持在3~4个疗程[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选择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临床治疗,具体使用剂量,多西他赛剂量80mg/m2,奈达铂剂量100mg/m2,将上述药物选择一次性给药方式静脉给药;初次给药后21d,重复第一次给药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确定患者治疗周期,一般治疗周期为3~4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了解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进展四个等级。完全缓解:患者卵巢外观基本无异常,周围组织有弹性,肿瘤完全消退,疗效稳定在4周以上;部分缓解:患者卵巢周围组织弹性较差,肿瘤消退超过50%,疗效持续4周以上;无效:卵巢周围组织增厚,肿瘤相比于治疗前体积缩小少于50%;进展:患者肿瘤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转移情况。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人数×100%。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6例,进展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6.32%;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12例,进展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2.6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4例,血小板减少3例,白细胞减少6例,脱发6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6例,血小板减少5例,白细胞减少7例,脱发17例,恶心呕吐12例,腹泻11例。观察组的脱发、腹泻、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疾病,目前对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以及化疗两种方式,早期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治疗,而当患者卵巢癌进展到中晚期使用化疗方式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铂类药物一直是化疗中的常用药物,常用的卡铂作为二代铂类化合物在肿瘤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不良反应情况较多。奈达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抗癌谱广等特点,临床治疗效果良好[5]。多西他赛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能够干预肿瘤细胞的各项功能,从而终止癌细胞有丝分裂达到抗癌的效果,将奈达铂与多西他赛联合使用治疗卵巢癌能够发挥两种药物的优越性,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安全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择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娟娟.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J].河北医学,2016,22(11):1831-1833.

[2]郑圆圆.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浆液性卵巢癌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166-167.

[3]王婉,胡倩倩,杨文静,祝新武.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LPA、CA199、CEA、白细胞介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

多西他赛注射液说明书--多帕菲

多西他赛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多西他赛注射液 商品名称:多帕菲 英文名称:Docetaxel Injection 汉语拼音:Duoxitasai Zhusheye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多西他赛,其化学名称为: {2aR-[2aα,4β,4aβ,6β,9α(αR*,βS*),11α,12α,12aα,12bα]}-β-{[(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α-羟基苯丙酸[12b-乙酰氧-12-苯甲酰氧-2a,3,4,4a,5,6,9,10,11,12,12a,12b-十二氢-4,6,11-三羟基-4a,8,13,13-四甲基-5-氧代-7,11-亚甲基-1H-环癸五烯并[3,4]苯并[1,2-b]氧杂丁环-9-基]酯。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43H53NO14 分子量:807.88 Cas No:114977-28-5 分子量:807.88 辅料名称:柠檬酸,吐温-80,乙醇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澄明油状液体。 【适应症】 1.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2.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即使是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后。【规格】20mg 【用法用量】多西他赛只能用于静脉滴注。所有病人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前均必须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在多西他赛滴注一天前服用,每天16mg,持续至少3天,以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 多西他赛的推荐剂量为70-75mg/m2,静脉滴注一小时,每三周一次。 多西他赛注射液及溶剂使用说明: 1.制备多西他赛预注射液 1)若从冰箱中取出所需数目的多西他赛,需在室温下放置5分钟。 2)用一装有针头的刻度注射器将与多西他赛注射液对应的溶剂吸出。 3)将装药液的瓶子倾斜,将注射器中全部溶剂注入对应的多西他赛注射液瓶中。 4)拔出针管及针头,手工反复倒置混合至少45秒,不能摇动。 5)将混合后的药瓶室温放置5分钟,然后检查溶液是否均匀澄明(由于处方中含吐温-80,放置5分钟后通常还会有泡沫)。此预注射液应于配制后立即使用。然而其理化性质表明不论是在2-8℃或室温保存,预注射液的稳定性为8小时。 2.注射液的制备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9-09-04T10:46:39.37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刘炎华 [导读] 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是治疗此类癌症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种方式。 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8年12月期间,采用单双号方式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将其中40例单纯采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0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综合对比方式,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观察组95.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的治疗有效率(P<0.05);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观察组为10.0%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的副作用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是治疗此类癌症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多西他赛;洛铂;腹腔灌注;卵巢癌;疗效;副作用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loba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y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s. 4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ocetaxel alone. In the control group,another 40 patients who received docetaxel plus lobaplatin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method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s,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implemented,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was 1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the combination of docetaxel and lobaplatin can achie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mall side effects,which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way to treat such cancer. Key words:docetaxel;lobaplatin;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ovarian cancer;efficacy;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晚期卵巢癌在我国的发生率极高,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将该种癌症分为四期,疾病发展到Ⅳ期,说明患者的生存期已不长,该种疾病对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成为女性健康杀手,随着环境的恶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该种恶性肿瘤逐渐呈年轻化发展,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1]。该种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研究证实,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障碍均是疾病的诱因。晚期卵巢癌患者,癌细胞一般都会向周围扩散,向远端转移,因此,对卵巢的损伤较大[2]。临床多采用化疗及腹腔灌注的方式治疗,但经过多方研究,发现两种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下面将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平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独治疗与联合治疗的方式,对两组取得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具体实施情况呈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晚期卵巢癌患者,选自2015年2月到2018年12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通过国际妇产科联盟制定的标准,符合晚期卵巢癌诊断标准;②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无化疗禁忌;④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精神异常;③有化疗禁忌;④不配合研究。采用单双号方式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将其中40例单纯采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0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最小患者35.4岁,最大患者80.2岁,平均年龄(51.26±3.14)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12±0.11)个月;观察组最小患者36.6岁,最大患者79.8岁,平均年龄(50.59±3.06)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21±0.15)个月。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均无可比性(P>0.05),组间可进行公平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n=40)单纯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腹腔穿刺后,实施常规置管,将患者体内腹水排除干净,静脉滴注75mg/㎡多西他赛(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093734,规格:2.0ml:80mg),每日1次。 观察组(n=40)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多西他赛使用剂量与对照组一致,同时使用305mg/㎡洛铂(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59,规格:10mg),将其混合至500ml生理盐水中,腹腔灌注治疗,叮嘱患者定时调整体位,使得药物均匀分布,每日1次,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及疾病进展四个等级。疾病进展:C显示肿瘤缩小范围<20%,;疾病稳定:CT 显示肿瘤缩小范围≥25%,<50;部分缓解:CT显示肿瘤缩小范围≥50%,<90%,且维持一个月以上;完全缓解:CT显示肿瘤缩小范围≥90%,且维持一个月以上。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转+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人数。 ②副作用发生率,包括腹痛呕吐、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下降等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观察组95.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的治疗有效率(P<0.05),详见表1。

奈达铂

用法用量 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后,再稀释至500ml,静脉滴注,滴完后需继续点滴输液1000ml 以上。推荐剂量为每次给药80-100mg,每疗程给药一次,间隔3-4周后方可进行下一疗程。 滴数 滴注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注意事项 1.听力损害、骨髓、肝、肾功能不良、合并感染及老年人慎用。 3.本品有较强的骨髓抑制作用,并可能引起肝、肾功能异常。应用本品过程中应定期经常检查血液、肝、肾功能并密切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停药并适当处置。对骨髓功能低下及肾功能不全及应用过顺铂者,应适当降低初次给药剂量;本品长期给药时,毒副反应有增加的趋势,并有可能引起延迟性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 4.注意出血倾向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5.本品主要由肾脏排泄,应用本品过程中须确保充分的尿量以减少尿中药物对肾小管的毒性损伤。必要时适当输液及使用甘露醇、速尿等利尿剂。由于有报道应用速尿等利尿剂时,会加重肾功能障碍,听觉障碍,所以应进行输液等以补充水分。另外,饮水困难或伴有恶心、呕心、食欲不振、腹泻等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6.对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7.合用其它抗恶性肿瘤药物(氮芥类、代谢拮抗类、生物碱、抗生素等)及放疗可能使骨髓抑制加重。 10.本品配制时,不可与其它抗肿瘤药混合滴注,也不宜使用氨基酸输液、pH5以下的酸性输液(如电解质补液、5%葡萄糖输液或葡萄糖氯化钠输液等)。 11.本品在存放及滴注时应避免直接日光照射。 适应症适应症 主要用于头颈部癌,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卵巢癌等实体瘤。 不良反应 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减少;其它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耳神经毒性、脱发等。 (1)严重不良反应: 1) 过敏性休克症状: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潮红、呼吸困难、畏寒、血压下降等),应细心

卵巢癌铂类药物抵抗解决方案

卵巢癌铂类药物抵抗解决方案 *导读: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由于起病隐匿,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和化疗的综合应用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卵巢癌,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首选疗法。铂类药物抵抗则是卵巢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由于起病隐匿,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和化疗的综合应用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卵巢癌,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首选疗法。铂类药物抵抗则是卵巢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临床肿瘤学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现选择2003年以后公开的文献介绍如下: 美国克里夫兰大学医院基于卵巢癌细胞实验证明,吉西他汀和顺铂有协同作用,就吉西他汀和顺铂联合对铂类药物难控制和多药物难控制的卵巢癌和腹膜癌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方法:21天一个疗程,在第1-8天静脉注射顺铂(30mg/m2)后,注射吉西他汀(750mg/m2),30分钟内注射完毕。若第8天嗜中性细胞计书数1000/mm3或血小板计书数75,000/mm3,第8天的注射取消。若出现嗜中性白血球减少性败血症和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症,则逐步减少吉西他汀的剂量(600、400、300mg/m2)。结果:对参与研究36位铂类药物和紫杉醇耐药患者中的35位进行了治疗效果的评价,15位患者有反应(42.9%),11位有部分临床反应,4位完全有反应。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位响应持续时间为11个月,所有患者无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间隔6个月(1-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结果表明,吉西他汀和顺铂治疗方法对顺铂耐药患者有积极的作用。 加州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检测了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接受26小时连续环孢菌素A(CSA)和固定剂量的卡铂(CBDCA)治疗的 反应及CSA对CBDCA代谢的影响。试验设计:在体外利用耐铂的A2780细胞,通过克隆形成分析,检测持续的CAS处理对CBDCA 耐药的逆转作用;在临床II期研究,对患者每3周进行一次CBDCA(AUC4)和CSA治疗,检测患者的CSA和CBDCA的代谢动力学。结果:CSA预培养铂耐药的A2780细胞逆转CBDCA的耐药性与剂量及时间相关。23位患者接受58个疗程的CBDCA/CSA治疗,对治疗有部分反应的有1例,病情稳定有8例。毒性与I期临床试验结果相似,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头痛。CSA中位灌注量为1253+/-400g/ml。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CSA不增加CBDCA的AUC(药时曲线下面积)。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28T13:56:13.4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作者:韩江 [导读]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较低。 (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山西太原 030009) 【摘要】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西他赛;奈达铂;卵巢癌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204-01 卵巢癌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肿瘤症状在临床治疗当中一直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化疗一直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早期卵巢癌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而当患者卵巢癌癌进展到中晚期化疗则成为必然的选择。多西他赛与奈达铂都是临床常用的卵巢癌治疗药物,作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与奈达铂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较常规药物要更加显著,能够消灭患者体内病灶,并且预防疾病的复发[1]。为进一步了解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8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7.9±2.8)岁;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8.2±2.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详细内容如下:(1)对照组。患者选择卡铂进行临床治疗,将400mg/m2卡铂药物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一次性给药;初次给药后28d,重复第一次给药过程,而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确定患者最终治疗周期,一般治疗周期维持在3~4个疗程[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选择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临床治疗,具体使用剂量,多西他赛剂量80mg/m2,奈达铂剂量100mg/m2,将上述药物选择一次性给药方式静脉给药;初次给药后21d,重复第一次给药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确定患者治疗周期,一般治疗周期为3~4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了解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进展四个等级。完全缓解:患者卵巢外观基本无异常,周围组织有弹性,肿瘤完全消退,疗效稳定在4周以上;部分缓解:患者卵巢周围组织弹性较差,肿瘤消退超过50%,疗效持续4周以上;无效:卵巢周围组织增厚,肿瘤相比于治疗前体积缩小少于50%;进展:患者肿瘤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转移情况。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人数×100%。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6例,进展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6.32%;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12例,进展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2.6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4例,血小板减少3例,白细胞减少6例,脱发6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6例,血小板减少5例,白细胞减少7例,脱发17例,恶心呕吐12例,腹泻11例。观察组的脱发、腹泻、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疾病,目前对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以及化疗两种方式,早期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治疗,而当患者卵巢癌进展到中晚期使用化疗方式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铂类药物一直是化疗中的常用药物,常用的卡铂作为二代铂类化合物在肿瘤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不良反应情况较多。奈达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抗癌谱广等特点,临床治疗效果良好[5]。多西他赛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能够干预肿瘤细胞的各项功能,从而终止癌细胞有丝分裂达到抗癌的效果,将奈达铂与多西他赛联合使用治疗卵巢癌能够发挥两种药物的优越性,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安全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择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卵巢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娟娟.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J].河北医学,2016,22(11):1831-1833. [2]郑圆圆.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浆液性卵巢癌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166-167. [3]王婉,胡倩倩,杨文静,祝新武.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LPA、CA199、CEA、白细胞介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治疗25例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治疗25例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 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洛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25例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确诊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5例,所 有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mg/m2 静滴,第1天,洛铂30mg/m2静滴,第2天,至少化疗2 周期。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无一例完全缓解,获部分缓解10例40%,稳定7例28%,进展8例32%,总有效率(CR+PR)为40%,肿瘤控制率(CR+PR+SD)为68%。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经临床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治疗转 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关键词】乳腺癌;转移;洛铂;多西他赛 乳腺癌属于当今社会女性十分普遍的一类恶性肿瘤,且近些年来患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因此,乳腺癌疾病的治疗是现今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将多西他赛+洛铂应 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观察该方案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乳腺癌患者的资料与方法 1.1 乳腺癌患者的基数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5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同其详细介绍了该类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 情同意;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 25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30岁,中位数年龄为(46.23±4.69)岁;均采取乳腺 癌根治术或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辅助化疗方案;预计生存期 均在3个月以上,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10例为肝转移,10例为肺转移,3例为胸壁复发,2例为骨转移。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多西他赛+洛铂进行临床治疗,具体用药为:第1天:洛铂静脉滴注,药 物剂量为30mg/m2,多西他赛静脉滴注,药物剂量为75mg/m2,连续治疗21天,并在化疗 前1天给予7.5mg的地塞米松口服,2次/天,连续治疗3天;给予5-HT3受体拮抗剂用于止吐,并在化疗完成后对血常规与肝肾功能进行复查,若检查得知白细胞在2.5×109/L以下时 可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临床治疗,若血小板在60×109/L以下时可采取适量的促血小 板生成因子进行临床治疗。 1.3 疗效判定及杜甫作用评价标准 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表示病 灶消失,且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表示病灶明显改善,且维持4周以上;病变进展(PD)表示出现新的病灶;病变稳定(SD)表示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在30%以下或者增 大不超过20%,维持4周以上,其中总缓解率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肿瘤控制率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灶稳定[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下降、血 小板下降等。 1.4统计学处理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目的:分析奈达铂(NPD)联合吉西他滨(GEM)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 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这些患者经细胞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检验已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给药80 mg/m2奈达铂,第1天采用静脉注射给药800 mg/m2吉西他滨,第1、8天采取同样的给药方案,每21天为1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重复给药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静脉注射给药5 mg托烷司琼,1次/d,用于止吐。结果:本组病例疗效评价,选取的28例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以上的化疗后再给予疗效评价,其中CR 2例,PR 10例,NC 8例,PD 8例。RR(CR+PR)有效率为42.9%。不良反应方面患者主要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其中Ⅰ~Ⅲ度25例(92.8%),Ⅲ~Ⅳ度无恶心、呕吐发生。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下降Ⅰ~Ⅲ度15例(53.5%),Ⅲ度骨髓抑制4例(14.3%),Ⅳ度无骨髓抑制致白细胞下降发生。血小板下降Ⅰ~Ⅲ度13例(46.4%),轻度肾功能指标下降9例(32.1%),肝功能轻度功能指标下降Ⅰ~Ⅲ度0例。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用于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能得到良好控制,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大气污染,成为引发呼吸道疾病的诱因[1]。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有一百多万人死于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较大比例,且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就已到了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化疗的治疗手段[2]。含铂双药的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首选方案,此方案在缓解率和存活期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药方案。奈达铂(NDP)是由日本盐野义公司研制开发,结构新颖,使用时无需水化[3]。奈达铂作为新型的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于1995年在日本首次上市[4]。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GEM)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6~73岁,平均(52.5±10.2)岁。患者病症状况均采用Kamofsky方法评分[5],均大于60分且预计存活期大于3个月。经化验,患者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所有患者经胸部CT、胸片、胸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纤支镜等诊断,病理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6],其中腺癌5例,鳞癌16例,腺鳞癌7例;TNM分期:Ⅲa期8例,Ⅲb期15例,Ⅳ期5例,部分患者有肺内、肝脏、骨骼部位等转移。 1.2 方法化疗前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胸部及头部CT、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抗原125、血清癌胚抗原(CEA)、肝、胆、脾及腹腔膜后的淋巴结B超等检查[7]。进行2个疗程化疗结束周后复查以上项目。 所有的患者第1天均采用静脉注射给药80 mg/m2奈达铂,将药物溶于500 mL 0.9%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4 h。采用静脉注射给药800 mg/m2吉西他滨,

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完整版)

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完整版) 大量研究证明,PARP 抑制剂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而目前国内尚无卵巢癌 PARP抑制剂的诊疗共识。为了规范PARP 抑制剂的诊治,使更多患者获益,在马丁院士的倡议指导下,高庆蕾等12位专家共同撰写了 PARP 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并于10月发表在《现代妇产科进展》。文章引用和综述了当下最前沿的治疗方案和临床研究,对医生的临床决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共识总结 含铂化疗被公认为卵巢癌的有效化疗,随着疾病的进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对含铂化疗逐渐耐药,需要维持治疗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延长含铂化疗后的无铂间期。 对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在含铂化疗有效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推荐使用PARP 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 目前国际上已经上市的PARP 抑制剂疗效类似,不良反应不同。奥拉帕利是第一个在欧美上市,也是第一个在我国上市的PARP 抑制剂,

累积病例数最多、安全性数据最完全、3 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 长期随访数据显示,约13% 的患者可长期获益于口服PARP 抑制剂维持治疗,患者耐受性良好(来自奥拉帕利研究数据)。 一.卵巢癌统计数据及PARP抑制剂上市获批情况 如果说“癌症”是最可怕的名词,那么对于女性而言,“卵巢”则是它前面最可怕的定语。众所周知,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系统肿瘤,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近年来,虽然临床手术方式在不断改进优化,新的化疗药物及方案也在持续更新和应用,但卵巢癌患者的总体预后仍未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9%。 根据2015 年郝捷院士发表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卵巢癌5.2万余例,死亡2.25万例,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在就诊时多为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9%。在这些新发的卵巢癌患者中,卵巢上皮癌占据了绝大比例。在CA Cancer今年发布的卵巢癌数据统计(ovarian cancer statistics 2018)一文中可见,无论何种人种,卵巢上皮癌所占比例都是极高的,在亚裔中甚至达到了90%。 图1.卵巢癌在不同种族中的亚型分布,2010-2014.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1-07-14T09:48:01.6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太祥雷常成赵炜洪志鹏[导读]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太祥雷常成赵炜洪志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云南昆明 650032)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201-02 【摘要】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2例,多西他赛用量75mg/m2,静脉滴注,同时配伍奈达铂80mg/m2,静脉滴注。21~28d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 7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病例2例(CR),28例获部分缓解(PR),36例稳定(SD),6例疾病进展( PD),总有效率为41.7%,其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5个月,1年生存率为45.0%。毒性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腹泻以及白细胞下降等。但患者多为Ⅰ、Ⅱ度反应,耐受良好。结论多西他赛联合 奈达铂是一种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毒性反应轻,临床使用安全。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多西他赛奈达铂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晚期NSCLC应用化疗后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故化疗是这部分患者治疗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多西他赛是晚期NSCLC治疗的标准药物,多西他赛联合铂类药物在NSCLC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NSCLC 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50~76岁,中位年龄61.5岁;腺癌40例,鳞癌24例,腺鳞癌6例,大细胞癌2例,且有客观可测量的临床观察指标,近1个月内未进行过其他抗肿瘤治疗。所有患者karnofsky评分≥70分,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分期参照WHO 1997肺癌分期标准: ⅢB期30例,Ⅳ期42例。肺部原发灶和转移灶(骨转移灶除外)均经CT或MRI证实,并有可测量病灶,预计生存期均超过3月,全部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及治疗2周期后行胸部CT检查。 1.2治疗方法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1h,奈达铂80mg/m2,静脉滴注1~3天。使用前1天开始静滴地塞米松10mg/次,2次/d,连滴3d,预脱敏。化疗期间用托烷司琼、甲氧氯普胺等镇吐剂,21~28d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以上治疗,最多接受6个疗程治疗。 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参照1981年WHO制定的实体癌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SD)和进展(PD)。每2个疗程作评价,若初步评价为PR 或CR,需4周后再次评价确认,化疗有效包括临床CR和PR;毒副反应评价参照WHO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疗效标准,分为0-Ⅳ度;疾病进展时间(TTP)指所有入组患者从第一次应用本方案治疗开始至客观证据表明疾病进展的时间;生活质量主要评价病人在KPS评分、体重、疼痛等方面的变化。 1.4统计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72例患者全部可以评价疗效,其中CR2例,PR28例,SD36例,PD6例,总有效率(RR)为41.7%。随访6~12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5个月,1年生存率45.0%。 2.2毒副反应多西他赛主要毒副作用为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和腹痛腹泻,其次恶心呕吐、脱发。恶心呕吐症状应用抗5-HT3受体阻滞剂托烷司琼或昂丹司琼即可控制。有轻中度骨髓抑制者,以集落刺激因子及营养支持处理后,多数于治疗1~2周内恢复正常。脱发均为轻度,停药后大多数在2月内症状缓解。神经毒性发生率亦很少,均可自行恢复。肝肾毒性不明显未处理,于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未见明显水钠潴留。 3 讨论 肺癌是当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80%以上,超过70%的NSCLC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而丧失了手术机会[2]。化疗对晚期NSCLC可以缓解病变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多西他赛是晚期NSCLC二线治疗的标准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NSCLC一线治疗中的作用也已经被多个随机临床研究所证实。本研究结果明显高于既往经典铂类联合化疗效率。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另外为恶心、呕吐,其他较多见的有腹痛、腹泻以及脱发等,但均为轻度毒性反应。另外在化疗过程中未见到严重的过敏反应,说明化疗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以使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 综上,我们认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而且具有可预防、易于处理的安全特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Morere JF,Brunet A .I fosfamide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ProcAsco,1994,13:344. [2]张大悦.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工企医刊,2007,20(2):1-2.

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5-03-16T13:55:00.3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作者:徐磊杨淑月 [导读] 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徐磊杨淑月 (烟台海港医院肿瘤科 264000) 【摘要】目的观察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47例晚期胃癌患者,洛铂4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第1-14天 2次/d 口服,并给予止吐、抑酸护胃、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每21天为1周期,每2周期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11例,总有效76.6%。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症状、肝功异常。多为I~II度,Ⅲ~Ⅳ度不良反应较少,经给予对症处理后均 恢复。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关键词】洛铂;卡培他滨;晚期胃癌;联合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79-02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发现时多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即使能手术治疗,术后2年内仍有50~60%的病人可出现转移[1]。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目前(5-fu)类药物仍是细胞毒化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但随着新药的开发,大部分药物对晚期胃癌单药的有效率较高,联合化疗可以获得更高的有效率,较好的生存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我们自2013 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观察其治疗疗效及毒性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晚期胃癌患者4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37~75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13例,印戒细胞癌6例,粘液腺癌5例,高分化腺癌1例,管状腺癌4例。其中初治30例,复治17例;均有可测量的病灶。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洛铂4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第1-14天2次/d口服,每21天为1周期。化疗期间常规给予止吐、抑酸护胃、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每周检查2次血常规,每周期复查血生化,观察血液毒性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每2周期行胃镜、CT等全面评价疗效。 1.3 疗效及毒性评价标准 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为病灶全部消失,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为病灶缩小至少30%,至少维持4周;稳定(SD)为介入PR和PD之间;进展(PD)为病灶增加至少20%或出现新的病灶。疾病控制率为CR、PR、SD之和所占的百分比[2]。毒性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副反应的表现及分度标准进行观察和判断,分为0~4级,完成1个周期化疗即可评价。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全组病人其中CR0例、PR21例、SD15例、PD11例,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为76.6%。 2.2 不良反应 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症状、肝功异常。血液学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4.9%(7/47),Ⅲ~Ⅳ度血小板减少8.5%(4/47)。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44.7%(21/47),其中Ⅲ~Ⅳ度恶心呕吐4.3%(2/47)。Ⅰ度肝功能损害6.4%(3/47)。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 3 讨论 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目前对于晚期胃癌的化疗尚无统一的标准。在我国以铂类联合5‐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是应用最广泛的。然而以顺铂为代表的第一代铂类药物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和耳毒性,而以卡铂为代表的第二代铂类药物则有较重的骨髓抑制。洛铂(LBP)为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新型铂类化疗药,对多种动物和人肿瘤细胞株有明确的细胞毒作用,其抗癌活性与第1代的顺铂和第2代的卡铂相似,但其治疗指数等于或高于顺铂和卡铂,且对部分顺铂和卡铂耐药的肿瘤依然有效。对胃癌、食管癌、卵巢癌、乳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有杀伤活性[3]。可用于顺铂耐药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其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毒性、胃肠道反应(多为1~2级),无明显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较顺铂和卡铂安全性要好。晚期胃癌患者大多食欲不佳,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很差,往往不能完成含顺铂的化疗,而洛铂毒副反应较轻,为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5-fu/CF用药需长时间静脉注射,同时对外周血管损伤极大,很多患者无法或不愿意接受[4]。而卡培他滨是近年来研制的疗效与5-fu/CF相当而毒性更小的新型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其在体内经过三步酶的代谢最终转化为氟尿嘧啶而发挥抗癌作用,其在肿瘤组织内选择性激活,从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提高抗肿瘤作用,人体口服给药能够有效将其器官内的药物浓度,减少药物对器官毒性作用,以口服方便、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而被患者所接受[5]。 总之,晚期胃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差。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参考文献 [1]黄新球等,洛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4.79.1. [2]齐晓倩等,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12年第52卷第18期. [3]林丽珠等,洛铂联合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耐药胃癌疗效观察.中国肿瘤临床.2007.34.(5):286-288. [4]周宏锋等,洛铂、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的临床毒副作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86-87.

常见铂类抗癌药物的特点、药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常见铂类抗癌药物得特点、药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材科jd1401班熊腾飞 摘要:无机抗癌药物得设计及研究仍就是当前一个前言课题,其中铂类抗癌药物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发现顺铂有抗癌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癌药物得应用与研究得到了迅速得发展。今天,各类铂抗癌物已成为癌症化疗中不可缺少得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铂类抗癌药物得特点、药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1、顺铂 1965年,美国科学家B、Rosenborg意外发现惰性得铂电极能引起细菌得菌丝生长。在进一步得研究下,其研究小组发现第一个具有抗癌活性得金属 配合物——顺式二氯二铂,即顺铂(DDP,PDD,C l2(NH 3 ) 2 Pt)。 1、1顺铂得特点及药理 顺铂中铂得价态就是正二价,铂周围结合两个氯及两个氨分子,因此顺铂类似于双功能烷化剂。具体作用时,顺铂对乏氧细胞较为敏感,可扩散通过带电得细胞膜,先将所含之氯解离,然后与DNA上得核碱鸟嘌呤、腺嘌呤与胞嘧啶形成DNA 单链内两点得交叉联结,也可能形成双链间得交叉联结,从而破坏DNA得结构与功能,抑制癌细胞得DNA复制过程,但对RNA与蛋白质合成得抑制作用较弱,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1] 1、2顺铂得应用 DDP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为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得药物之一。临床用于卵巢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肺癌、鼻咽癌、食道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头颈部鳞癌、甲状腺癌及成骨肉瘤等多种实体肿瘤均能显示疗效。[2] 1、3顺铂得不良反应 虽然应用广泛,但顺铂具有较大细胞毒性,特别就是用量较大时对人体得影响十分明显。其不良反应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道反应:主要就是严重得恶心、呕吐。患者需服用一周左右得强效止吐剂。(2)肾毒性:主要导致累积性及剂量相关性肾功不良,一般剂量每日超过90mg/m2即为肾毒性得危险因素。(3)

个人感悟-关于卵巢癌

个人感悟-关于卵巢癌 张明军整理(2015.1.3) 1、卵巢是女性腹腔内最小的器官,却是病理类型最多的肿瘤(见附件1:卵巢癌病理分类) 2、病理类型以上皮、浆液、粘液为主,预后较好 3、卵巢癌腹水不是晚期标准,Ⅰ期病人也可能有腹水(见附件2:FIGO 2013卵巢癌) 4、对于有腹水,CA125显著升高的老年女性,首选考虑卵巢癌 5、直接获得卵巢癌病理诊断的少,大部分为临床诊断,病理确诊主要靠术后病理 6、腹水消退后仍可以手术,如减灭术 7、化疗效果好 8、肿瘤多局限在腹盆腔,少有转移至腹盆腔外面,患者多死于肠梗阻 9、不主张放疗,但是部分晚期病人姑息性放疗是一种选择 10、贝伐单抗治疗腹水有效、 11、生化复发的争议(见附件3:卵巢癌的生化复发) 12、铂类耐药:铂类耐药定义为对一线铂类化疗存在反应并且至铂类再治的间隔( platinum-freeinterval,PFI)< 6 个月,而 PFI > 6 个月则认为是铂类敏感的。(化疗后6个月之内出现复发即为铂类耐药) 13、最有效的辅检方法是超声 14、术后盆腔的囊肿感染与复发易混淆 以上根据陈振东主任查房整理,以下为整理者提供的资料: 附件1 :卵巢癌的病理分类 卵巢肿瘤组织形态的复杂性超过任何器官,因为卵巢的组织结构具有潜在的多能性;还有卵巢在胚胎发生时期和泌尿系统非常接近,部分中肾组织可迷路进入卵巢;此外,卵巢来自胚胎生殖嵴,男女同源,以后才逐渐分化出来。 以组织发生为依据卵巢肿瘤分类如下:

1 卵巢上皮性癌 最为常见,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多见于中老年妇女,高峰年龄在50 -60 岁,来自卵巢表面及从表面上皮内陷到卵巢内的腺管和囊肿的上皮。 (1) 浆液性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及乳头状癌。50%为双侧卵巢同时发生,易腹盆腔播散,可伴大量腹水,是最常见的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切面为囊实性,囊内液为浆液性,囊内壁常有多个质脆的乳头和实性结节,半数以上可见外生乳头。此类肿瘤镜下可根据癌细胞的分化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癌。高分化癌乳头分支稠密,可见核分裂,细胞呈重度间变,有明显间质浸润,砂粒体较多见。中、低度分化者有较多实质区,乳头较少或消失,砂粒体不易见到。 (2) 黏液性癌:较浆液性癌少见,双侧卵巢同时发生率10%-20%。大部分肿瘤为多房,实性或部分囊性,囊内含胶状黏液,很少外生性乳头,实质区组织乳白或淡红色,结构致密质脆。镜下亦分为三级,分化好和中度分化者可见明显腺样结构,上皮乳头分支细密,有腺体共壁,细胞核异型性较明显,间质有浸润。分化差者腺样结构不明显,不典型核分裂增多,细胞产生的黏液很少。病人常死于腹腔内转移灶引起的肠梗阻。 (3) 子宫内膜样癌:我国较少见,肿瘤多为实性,切面灰白色,极脆,囊性者内有大片乳头状物,约1/5的病例合并子宫内膜癌。双侧卵巢发生率30%左右。镜下组织学与子宫内膜腺癌相似。但其乳头短宽,间质成分较多,少或缺乏腺体。 (4) 恶性勃勒纳(Brenner) 瘤和移行细胞癌:均属纤维上皮癌。由良性Brenner瘤转化为癌者称恶性Brenner瘤。两种病例均较少,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为囊实性或实性肿瘤。由于病例数少,其预后尚待探讨。 (5) 透明细胞癌:较少见,肿瘤多为实性,呈分叶状,切面鱼肉状,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多为单侧性。镜下见有:透明细胞、鞋钉样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瘤细胞呈巢状、乳头状和腺管状排列。可见钙盐沉淀。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预后差。 3. 卵巢性素间质肿瘤 包括由性索间质来源的颗粒细胞、泡膜细胞、纤维母细胞、支持间质细胞发生的肿瘤。许多性索间质肿瘤能分泌类固醇,因而产生内分泌症状。以颗粒细胞瘤和泡膜细胞癌多见,此两种肿瘤常混合存在,可分泌雌激素。肿瘤为实性,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