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摄影实战教程

新闻摄影实战教程

新闻摄影实战教程
新闻摄影实战教程

新闻摄影实战技巧

本期嘉宾:《金融时报》首席摄影记者燕平

主办部门:集团品牌管理部

培训对象: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相关员工

培训目的: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新闻摄影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传播方正品牌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摄影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的呈现形式直观、形象而真实,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思想性和导向性功能。目前,主流都市日报将新闻图片大量运用于版面之中,力图透过新闻图片体现新闻内涵。对于我们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同事而言,新闻摄影同样重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摄影技巧对传播公司品牌和提升刊物质量大有裨益。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新闻摄影的实战技巧。

新闻摄影的准备工作

如今,新闻摄影从业者普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在新闻摄影实战中,不同焦段的镜头、外置闪光灯、备用存储卡、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摄影采访中,我一般配备三支镜头,它们的焦段分别为17-35mm,28-70mm,以及70-200mm,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选取相应的镜头。在无目的采访时,我大多只携带一支17-35mm的镜头。

采访中,摄影记者很多时候不仅要承担摄影的任务,还要负责文字记录。因此,录音笔、笔记本,以及无线网卡等也是我们需要常备的设备。如果拍摄的场景选在音乐厅、体育场,或者大型会场,还需配备独脚架等装备,以便在灯光较暗或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

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要争取提前到达采访区域,全面了解采访区域的环境设施和光照条件,并且最好能够拿到此次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何利用好现场光

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室外光对活动现场的影响,室内灯光照度是否合适,如何设置闪光灯等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别在不同设置模式下进行拍摄,以保万无一失;在室外拍摄中,要考虑到阳光对拍摄的影响,必要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的氛围中进行,这就给我们的摄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现场光摄影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新闻现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高相机的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的成像质量;二、拍摄的场面太大或被摄主体远离拍摄地点;三、摄影记者要在画面中突出现场气氛。

利用现场光进行摄影时,我们应尽量选择大口径的镜头,如70-210mm/F2.8,28-70mm/F2.8等镜头。这类镜头光圈较大,可以确保一定的快门速度,因此成像质量会比较好。一般来说,我们大多采用手执相机的方式进行室内拍摄,这就要求快门速度不低于最低限度。如使用17-35mm的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要控制在1/15-1/30秒左右;使用28-70mm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应控制在1/30-1/60秒左右。

如何使用好闪光灯

我们这里所说的闪光灯是指外置闪光灯,其闪光头可以随意调整角度。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闪光灯直打被摄主体容易造成曝光过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把闪光头调整到一定的角度,伸出反光板,光源通过反光板和天花板进行反射。这样操作可以消除被摄主体的投影,改善光照不均造成的影响;如果会议现场空间狭小,被摄主体距镜头相对较近,可以将闪光灯调整到90度,通过天花板和周围的墙壁反光,打亮被摄的主体。

在日常的新闻摄影实战中,我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闪光方式,不断积累闪光灯的使用经验。在拍摄领导人讲话,或者转瞬即逝场景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把闪光灯调整到TTL自动模式上,这样可以为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拍摄的成功率较高,保险系数更大。

如何拍摄领导讲话和会场全景

拍摄领导讲话、演讲等场景之前,要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告诉他们在讲话中可以适当保持微笑,调整好坐姿,在感知到摄影记者准备拍照时,尽量给予一定程度的配合。摄影记者在准备拍照前,也可以给领导一个手势或暗示,把握最佳的拍摄时机进行连拍与抓拍。在会议拍摄中,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密切关注演讲者的动向。发现演讲者渐入佳境进行脱稿讲话时,要立即上前进行连拍,将其最佳的表情和手势收入镜头中。

需要注意的是,会议现场的麦克、水瓶等物品可能会对被摄主体造成遮挡,破坏构图。我们在会议摄影中要注意寻找最佳的角度,尽可能避开遮挡物。

会议现场拍摄难度确实很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场光和闪光灯。在拍摄动辄数百人参加的大型会议时,我们要在构图中全盘考虑观众、主席台领导及主席台展板等要素,这个时候要巧用闪光灯。我自己摸索出一个窍门:将外置闪光灯向上略微调整一个角度,这个时候,闪光灯输出的是最大的闪光量,保证距离较远的主席台曝光充分,而距离镜头较近的物体也不会造成曝光过度。在会场现场光足够的情况下,则可以关闭闪光灯,选择较大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注意上述提到的最低快门限度),并以主席台背板的LOGO 或者主席台上就座的人物为标准进行平均测光。

如何挑选新闻照片

新闻照片的发稿形式主要包括单幅照片、组照和专题摄影。单幅照片是摄影记者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发稿形式。单幅图片拍摄的基本要求是:表现有形象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瞬间,注意细节、人物情感及体态语言。

组照可以是对同一新闻现场不同侧面的描述与表现,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场景的组合。组照多用于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新闻事件,深化主题。我每年都会参与全国两会的新闻摄影报道。两会结束后,我会把会议现场,代表讨论的现场,以及代表和委员考察、交流、撰写议案等场面的照片挑选出来,形成组照,进行刊发。

专题摄影是指通过多张照片,多个角度反映一个新闻主题。每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情节,要有开头照片、高潮照片及结尾照片,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专题摄影要注意大场景、中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采用,以及横竖版照片的配搭,时间跨度较大,淡化时效性。

我们最终选择发布的照片要具备以下要素:一、被摄人物的动作、表情自然;二、最能代表新闻事件本质的瞬间;三、兼具特写与大场面;四、图片构图合理且具观赏性;五、图片动感较强;六、抓拍得到的图片。

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

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摄影教学中,多次让同学们在任何报纸或指定报纸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0幅新闻照片,发现同学们选择的标准首先是照片本身的画面效果,照片的新闻价值是处于第二位的。当笔者和同学们探讨为什么不是首先考虑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时,许多同学说,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从报纸的文字报道或电视、广播上已经获悉,因而看照片时就更倾向于关注画面效果了。

重新审视我国长期以来的新闻摄影实践与读者对报纸上新闻摄影的评价,把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要素放在首位,应当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报道,更有利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创新,也更切合读者对新闻摄影的需求。

一、重视读者视觉感受的选择

新闻宣传要“贴近群众”,研究读者的视觉感受与选择的特点,对改进新闻摄影报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新闻摄影属于视觉新闻,它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图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读者选择新闻摄影报道时,首先也是选择图片的形象。因为人们接受新闻摄影是从接受图片形象开始的,进而才会去阅读其文字说明。一幅新闻照片如果本身没有视觉吸引力,则很少会有读者继续去看其文字说明了。当然,犹如对任何事物的判断有多面性,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或吸引力的照片未必都是好照片,但好的新闻照片则必须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或吸引力。

人的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视觉形式,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常说的“视而不见”一词,就说明纳入视觉范围的东西仍可“不见”,“没看到”,这就是视觉的选择性。它只看到吸引它的对象,也就是对它有较强刺激力、冲击力的对象。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对象会对读者的视觉产生较强的刺激、具有冲击力或吸引力呢?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视觉最不喜欢的东西,是那些静止不变的或者是那些不断重复的形象。所谓“熟视无睹”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当视觉面对一个陌生的对象时,才会“睁大自己的眼睛”。人的视觉具有求新纳异的倾向,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如想使自己拍摄的照片具有吸引力,就不能满足于拍摄人们普遍看得见的内容与形式,而应着力于把人们普遍“看不见”的内容与形式变成“看得见”的摄影报道。

内容与形式均是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毫无疑问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仅仅“形式”(即照片的画面效果)是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也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仅仅是“内容”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则是第三等的,因其照片本身的画面效果对读者来说“熟视无睹”。新闻摄影者应想方设法拍出让读者有“第一次看到”而产生新鲜的感觉。

二、强化求新思维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

求新思维具有鲜明的喜新品质。它的思维指向是活跃的、积极的、向上的。朝向那些过去没有发生过的、没有见到过的、没有报道过的对象。这种思维符合报刊属性。报刊的存在是为了报道新闻,一切着眼于一个“新”字。

新闻摄影的求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求内容之新;二是求形式之新。

内容的求新,要求新闻摄影去寻找、发现值得报道的对象。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先生在“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一文中,对此提出了六个主攻方向:

一是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二是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三是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四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五是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六是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的趋势。

以上六个方面都是紧紧围绕一个“新”字。

内容之新,还不是新闻摄影的全部。新闻照片怎么拍,即形式创新更是至关重要。有了再好的新闻内容,照片拍得俗套、拍得老一套、拍得图解式、拍得司空见惯,这样的新闻摄影报道,没有视觉吸引力,读者会不屑一顾。

形式的求新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拍什么,二是怎么拍。

形式求新中的“拍什么”主要指同一新闻内容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表现。例如要报道一家大型医院破土动工,既可以拍摄正在破土动工的画面(直接表现);也可以拍摄老医院里挤满了人的画面(间接表现),这正是新医院破土动工的原因。究竟拍什么,要看哪种画面效果对读者更有视觉冲击力。又如报道外事送往迎来的新闻图片,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握手”、“献花”、“检阅”等正规、严肃、庄重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对外事活动是应该拍的,但是否只能这样拍呢?严肃的题材是否也可用幽默、轻松的画面来表现呢?如“奥,你的帽子”(见上图)是报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访问韩国的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是:“10月25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后抵达汉城,对韩国进行访问。图为奥尔布赖特在专机抵达汉城军用机场后,走下舷梯时,帽子被风吹飞”(新华/路透)”。这样的画面效果既有视觉吸引力,也无损美国国务卿的形象,同时又报道了严肃的外事新闻。

形式创新中的“怎么拍”是指拍摄时的画面构图,如拍摄点的选择、景别的运用、前景与背景的运用、虚实的运用、画幅的选择、用光技巧、镜头焦距的运用等等。那种认为新闻摄影只需要抓拍技能的观点是狭隘的。摄影的技术技巧对新闻摄影同样重要。例如表现环境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天鹅啊,你为何不南飞”(见下图),画面上充满虚实、光影和效果。没有高超的摄影技巧,是拍不出这样优美的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图片的。

三、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

现代社会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人们获取形象新闻并非只有新闻摄影一种媒介。相对于电视新闻,从传播新闻的角度,新闻摄影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前者是“动”的,后者是“静”的,前者是有声的,后者是无声的;前者可在新闻正在发生时同步传送报道,后者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才能与读者见面。

面对这种弱势,新闻摄影还有没有优势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摄影的优势在于对新闻对象的典型瞬间的抓取,在于对新闻瞬间精华的定格,以使读者可以细细品味。

新闻摄影要想在与电视新闻的竞争中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就应扬长避短,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

新闻摄影中的“典型瞬间”又称“决定性瞬间”。它是指新闻对象的瞬间精华、精彩瞬间。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其典型瞬间表现形式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它们或是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或是最生动的瞬间;或是最富特征的瞬间;或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瞬间等等。照片都是瞬间形象,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才是形象价值较大的照片。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才能真正使瞬间变为永恒。因此,新闻摄影的拍摄应该致力于抓住对象的典型瞬间。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瞬间形态。典型瞬间却不多,稍纵即逝。典型瞬间寓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这种典型瞬间的出现时机,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即“将到而未到的顶点”的瞬间;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不能要求摄影者对每一新闻对象,只拍一幅画面就抓住其典型瞬间。这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办到的,尤其对动态性、突发性新闻的拍摄,摄影者没有充分的考虑时间。这就要求摄影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景别拍摄新闻全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画面。事后再进行精心选择,选出具有典型瞬间价值的画面进行报道。

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抓取”指的是采用抓拍的摄影方法,即不干涉对象的现场选择的拍摄方法。抓拍不是自然主义地随意拍摄,它是建立在敏感的观察力与准确的判断力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与敏捷的动作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这些扎实的抓拍基本功,才能提高抓取新闻对象典型瞬间的成功率。

摄影技巧:细说使用数码相机的人像摄影技巧

https://www.doczj.com/doc/4411896891.html, 2004-8-11 17:25 太平洋电脑网

人像摄影是摄影重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纪实风格和艺术写真风格两种。两者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因此也谈不上谁优谁劣。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去拍人像,我们不可能象大师一样有着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精彩的一瞬间,也不可能有机会使用专业的灯光和化装师去给你所拍摄的model达到专业的效果,因此我们只能走一条中庸之路好在两者在技巧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首先我们看一看以下两幅作品

第一幅是布勒松的名作,典型的纪实手法,抓拍的相当出色,把握了小男孩的精彩瞬间。第二幅是典型的艺术写真风格,用到了人造光源和出色的化装效果。

以上图片手法完全不同但是技巧上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

1.首先对于拍摄主体的突出都使用的浅景深,使焦外部分虚化。如第一幅的道路和行人的虚化,第二幅的头发部分的虚化。

2.眼神的把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直接的反映着自己的表情,因此两幅作品都抓住了眼神。

3.就是画面的安排,我们表现的主体因该在画面中间,不能偏的的太厉害,可以画个九宫图来构图。

4.然后最后是暴光问题,亚当斯的区域暴光理论把照片的暴光分为11个区,10区和0区最亮(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和最暗(相片上一片漆黑),人物的主体皮肤一般安排在4(阴影部分),5(中灰色,皮肤色调较深)或6(皮肤影调正常),7(皮肤影调很浅),8(皮肤上有高光)区。(对皮肤侧光的所举参数只适合白人或化浓妆以后的效果,对于肤色较深的人不合适要适当调整)

下面我们就围绕上述4点针对数码相机的自身特性讲述一下如何拍人像(主要针对消费级产品)。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和传统相机相类似,但是特性却有所不同,首先就是景深偏小,带来的结果就是背景虚化不很理想,这就给人像摄影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是数码相机根据其大变焦的优势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在传统相机拍摄人像时一般合适的焦距范围是85-105mm,因为这个范围还原真实,景深控制也很合理

但是数码相机就不大一样在笔者的实践当中笔者拍人像基本上都用到了110-200的焦

距范围才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浅景深,使背景虚化合理。

什么是景深,简单的说就是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现在我们就谈谈决定景深的一些因素: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具体的公式就是:

景深ΔL = ΔL2 + ΔL2 =2f^2FδL^2 /f^4 - F^2δ^2L^2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焦距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 -- 景深

公式中f^2表示f的平方f^4表示f的四次方其他类似的也是一样。

让我门再看看图片效果:

通过这些想必大家对景深有了一定认识。可能大家在实际当中由于器材的限制对背景无法进行很理想的虚化,没关系由于数码相机有着很便利的图象处理(不必像传统底片一样去专业冲洗店用底片扫描仪记录成电脑数据)。这就给我们用图象处理软件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其实上用photoshop就能很容易的做到浅景深效果了,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

上图就是修改前后的两幅图片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用快速蒙版抠像(注意头发)分离背景。

然后绘画涂抹

(以上图片摘自色影无忌)

这种方法可以使背景产生真实的眩光效果而不失真。

眼神是心灵的窗口,人像摄影的关键就是拍摄出独特的表情,而表情就集中体现在眼神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拍摄者很好的抓住了model的眼神,其他如构图方面的缺点都可以忽略

不记了,如何抓住眼神?我们不可能有大师那样的明锐目光,但是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多和model交流沟通让model的表情尽量自然。然后就靠你慢慢捕捉了。

下面我们看两幅图片

这两幅都是大师的作品,这两幅图片拍摄的是同一个人--小提琴家伊莎克?斯特恩。第一幅是纽曼的,第二幅是卡什的,就笔者的欣赏角度觉得第1幅效果比第二幅好,第一幅近距离的拍摄,很好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眼神,让观众感到一种亲切。第二幅虽然从构图,暴光以及层次上都比第一幅出色但是却使画面失去了一种个性特点。没有个性的摄影作品自然就是臆见比较平庸的作品了。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构图,对于一幅照片并不是拍出来了就结束了,通过后期的裁剪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通过裁减可以弥补前期构图的缺点。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第一幅是原图,第二幅是剪裁过的,第一幅图主体不够突出,而且给人一种偏右的感觉。而且在左下角有双讨厌的鞋子严重影响美观,周围的建筑物也过多对整体效果有影响。剪裁后的第二幅感觉就好一些了。

另外拍摄构图时也应让主体向中间靠。可以通过比划一个九宫图来构图,还有要提醒的是选购数码相机还是应尽可能选择高像素的,这样便于构图和后期剪裁。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暴光问题。这也是摄影中应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数码相机不同与传统相机的彩色胶片(负片)。他的宽容度很小几乎达到了反转片的宽容度。这样我们就要十

分注意暴光问题,不要在照片中出现过暴区和欠暴区。这两个区域都会是照片产生严重的失真,使照片变为废片。

既然如此测光准确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人像摄影我们因该围绕model去测光。中心就是model的脸部,我们必须准确的对model的脸部进行测光。

先来讲讲亚当斯的区域式暴光这一经典理论:

这个理论把照片暴光分为11个区如下:

0区相片上一片漆黑,底片上除了片基本身的色调和灰度外,没有任何可用的密度

1区相片上已非全部漆黑,略有影调,但没有影纹,这是有效临界曝光。

低调区

2区相片上初步显出影纹,影象最暗的部分影调深黑,缺乏纹理。

3区黑暗物体,影调正常,阴暗部分显出了足够的影纹。

4区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表现正常。在日光中拍摄人像,阴影部分表现正常。

5区呈中灰色(反射率18%)。北部天空影调较浅,皮肤色调较深,石块呈灰色,木头影调正常。

中调区

6区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影调正常。石块,阳光下的雪景阴影,以及用全色片价浅蓝滤镜拍摄的北部天空,影调都较浅。

7区皮肤影调很浅,一般物体呈灰色,侧光照射的雪景,影调正常

8区明亮部分影调细腻,有适当影纹,雪景影纹相当明显,任务皮肤上有高光。

9区明亮部分没有影纹,接近于纯白色,与1区的略有影调而没有影纹颇为相似,

用聚光型放大机将小规格底片放大,相片呈纯白色,与10区无明显差别。

10区呈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

以上主要是针对黑白片。

通过以上理论大家以对测光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实现在很多相机的测光系统都是采用区域测光比如nikon的256区平均测光。但是对于彩色效果呢??特别是数码相机的拍摄应是如何呢??下面我们就进入这个话题。我们的数码相机出来的图片和传统胶片中的反转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宽容度,色彩的饱和度等。

以下是对反转片的测光表

暗调区

-2ev 影像呈黑色,没有细节,色彩无法分辨,在有的胶片和真正的黑色尚有区别,但是需要较大幅面的底片才能区分

-1ev 影响明显暗于眼睛所看到的实际景象,有细节,但细节和质感难以辨认,色彩晦暗,颜色过深。

-1/2ev 影像略暗于实际景象,细节质感表现清晰色彩较为深,有时看上去会显得饱和度较高。

正常区

0 曝光正常,细节,色彩表现正常

+1/2ev 影像略为明亮,细节质感仍然清晰,但是色彩偏淡,饱和度变差。

+1ev 影像明显亮于实际看到的景象,细节和色彩弱化,偏淡

+2ev 影像发白,没有细节,色彩。但是有的容度较宽的胶片上会有很前的色彩,但影像几乎不可分辨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 读后感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第6版读后感 2009370404 新闻一班彭琳 这是第六版的《美国新闻摄影教程》,书中非常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新闻摄影方面的许多知识,作者是美国摄影理论家、新闻摄影师肯尼斯·科布勒。 作者不仅着眼于教授我们如何将新闻摄影做好的技术、技巧,也非常重视报道摄影的价值观念的宣传与渗透,有很强的人文关怀教养意识。 图片等级 《华盛顿邮报》图片编辑将图片从低至高分为4种等级:信息告知;视觉吸引力;真情实感;接近性。这也就告诉我们,新闻摄影的图片仅仅告知发生了什么、仅仅报道事实,是不够的,它缺乏新意。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一些技巧,或是运用广角镜营造出夸张的透视效果等来增添视觉吸引力的图片,则较之前普通的照片要好些。而图片中蕴含情感因素则能让读者与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而非“旁观事实”,也就是说有真情实感的照片是能够撼动读者最自然的感官和内心感受的。 报道盲区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国家,都会有读者看不到的新闻,尽管我们的传播手段已经越来越先进,不再局限于仅通过媒体的官方报道来获得信息,但是,作为读者,我们仍然有许多看不到的新闻。因为,新闻是被选择过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实。 “媒体发表的照片应该反映我们的社会。”但是,事实上,媒体的报道对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关注是非常不平衡的。如书中提到,“在1942年,《生活》、《新闻周刊》、《时代》杂志上,只有区区1.1%的篇幅报道了美国黑人。而且在对黑人的报道中,题材基本只有三种——运动、娱乐和犯罪。这种报道的倾向无疑反映了从媒体到读者对黑人的刻板影响。”也有研究表明“报纸中登出的男性照片要远远高于女性的照片”。 因此我们可以看见,这个社会有意无意地在忽略一部份人群。 对于某些人群的报道盲区代表了一种显而易见的偏见,同时也显示了主流社会、主流媒体对他们的忽视。 在中国,媒体对农村以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对城市人群的关注度。这是市场化运作的一种结果,但也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一定程度上的某种忽视。而关于农民以及农民工的新闻图片,似乎也出现了一种标签定势,使社会的人对他们的偏见更深。 因此,我们对社会的报道应该均衡一些,对社会底层的人员以及农民、农业的发展倾注更多关注点。报喜不报忧的观念应当转变成如实报道社会的方方面面。 虽然受众对新闻图片有自己的倾向性和喜好,但是编辑还是应该要向受众展示社会真实的一面,而不是只追逐受众感兴趣的一面。 报道社会问题 媒体报道并关注社会问题,能够给社会带来改变。而新闻摄影拍摄的图片则更能给受众造成直观的感受,以在更广的受众中产生震撼或形成深刻的认识并达成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共识。图片记录的真实,更能形成冲击力,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书中的《熬过酷刑》、《活证明》系列图片给我带来极强的震撼感,图片太触目惊心,甚至是惨不忍睹的,不敢相信竟能有人向他们犯下如此罪行,也为人类的残忍深感不安。其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要做的事原谅哪些曾犯下如此行为的人们。如果我们不能学会原谅战争,它会发生在下一代身上。”这是图片的文字说明上得一行话。在理,但是很无奈,人类为何要向其他人举起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一、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 新闻摄影课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如今已将接近尾声,如果说大学里的很多课程以后可能都会忘记,但是这门课在我脑海里一定会有一个较为长久的印象,主要是给我的“冲击力”比较大,这个“冲击力”就是一种对摄影兴趣的勾起,让我很想拿着相机去拍一些东西,去记住一些东西。 摄影这门课,其实从大二上的时候就开始给我们开了,但是那个时候对摄影这种东西,心里有点畏惧,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好它,记得摄影技术第一堂课的时候,潘扬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各种各样的相机,还劝说我们最好每一个人买一个,而且从他的水平高度讲了很多知识,那些当时听着就跟天书似的。后来郑辉老师给我们也讲了一些摄影方面的技巧,不能说老师讲的不好,可能跟他上课的形式也有关系,他上课既不板书也没有PPT演示,就是他自己在上面讲,我们当时还在院办实验室,好几个人挤在一台电脑前面,上课的效果,说实在话,的确不怎么样,现在我能记得就是相机上的P档和Auto 自动挡,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后来就是实践课,自己到院里借相机出去拍,到期末的时候交30张人物照和30张景物照,本来对摄影的那种惧怕感就变成了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不适合摄影,因为有这种心理的存在,自然不可能有多大的兴趣,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拍了很多照片,但是很多都是随手而拍,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会简单地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所以,摄影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事情,想做感觉做不好,对自己没信心,也没什么兴趣。 上学期选课的时候发现有新闻摄影这门专业选修课,虽然大家都选了,但是吐槽的人还是蛮多的,觉得院里的课程安排的不太合理,课程有重复的嫌疑,而且还在周六,我在上这门课之前心里没什么特别大的好感。 后来通过这么长时间学习,的确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每次上课都会感慨“我们摄影技术就应该让这个老师给我们上!”如果当初老师能这么给我们上课,我也许就不会对摄影有那么大的畏惧感,一个学期的课程过去了,新闻摄影课让

在技能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修水县新闻摄影培训班上的讲话 精品

在技能培训班上的讲话在修水县新闻摄影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活动期间,修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汝琴在开班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通过昨天一天的采风活动,大家领略到了袁部长推介的六色(绿色、红色、古色、特色、秀色、)修水.今天袁部长又参加我们的评选和颁奖活动. 九江日报总编辑周振华对学习班提出了要求.江西日报九江分社副社长燕平作了《从23届省展谈摄影创作方向》,我作了《组照,让摄影更具活力》,修水县摄影协会主席梁海作了《魅力修水,光影之海》,九江日报机关党委副书记蔡杰作了《摄影艺术作品欣赏》,市摄协副秘书长张项理作了《狂野非洲》等讲座. 在此,我们. 非常感谢修水县委宣传部的重视与支持;感谢各位讲课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各位参加这次摄影培训朋友的积极配合;感谢修水县委宣传部、修水报社张副部长、黄一魏、黄喆、王江明等几位在生活、学习、采风中的精心安排;也感谢江西飞扬数码公司、九江摩码置业满庭春公司和青峰寨发展公司提供的赞助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对他们表示感谢!希望通过这次培训班,各位新闻摄影爱好者的水平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今后能多为九江日报和其他媒体提供更及时、更丰富、更感人、更精彩的好图片.在此,也向在醉美修水经典江南摄影比赛中获奖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新闻图片在报纸宣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一张报纸如果只有文字报道而没有图片报道,就不能称其为一张完整的报纸.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作品确实起着文字报道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具有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现场感强、视觉冲击力大等特点.报纸多了,看报的时间少了,自然要求文字要精,标题要大,图片要突出. 人们拿到报纸,总是习惯于先看图片,从图片了解新闻.报纸要扩大发行,就要提高新闻作品整体质量. 报纸上刊登的新闻摄影作品是报纸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必须依靠图片质量争取广大读者.以前是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现在进入了读图时代. 我们九江日报一直非常重视新闻图片的使用,也常常为版面上缺少抓人眼球的好图片而困惑.这次培训班的举办,将对我们报纸新闻图片的质量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教学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教学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新闻摄影基本技巧教学》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当今的传媒格局中,新闻摄影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尤其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新闻摄影已经成为了一... 在当今的传媒格局中,新闻摄影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尤其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新闻摄影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媒介,把人与世界有效连接并整合起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1:提升篇1、找角度,选择新颖的角度。 2、找前景,注意哪个部分该虚哪个部分该实,虚化不重要的前景,更好的突出主题。 3、找反光,倒影。学会利用玻璃、镜子、水等折射作用。 4、虚实处理,主要是运用光圈的大小,焦距的大小,慢门、变焦摄影、追随等方法来实现的。 5、抓细节,找趣味点,新闻点。 6、使用剪影和影子。 7、注意光线,注意把握光线的方向和光比大小。 8、观察细致,抓住瞬间,抓住神态。 9、适当的题材,画面可以一定量的倾斜。 10、组照要兼顾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增加版面意识和编辑意识。 11、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在保证画面主次分明的前提下多摄入信息量。 12、对拍摄主题要有一定了解,如盲人用手辨认钱。 13、熟练使用闪光灯,慢速同步、反射闪光灯、平衡光比等。 PS:拍照的时候要先看看画面周围,再详细观察画面中的趣味点。

2:拍摄模式的设定白天在室外拍摄时,由于不同环境明暗差别较大,通常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新闻摄影师或许会选择自动曝光模式)。在非逆光情况下,用评价测光即能获得不错的曝光效果,逆光情况则可以使用点测光。对焦点可以视情况选择单点对焦或单点扩展对焦。 室内环境通常光线较为统一,可使用M 模式拍摄。镜头若有全时手动对焦功能,还可在对焦完成后微调,使对焦更精确。 长焦镜头适合在距离被摄对象较远的地方进行拍摄。 远距离抓拍能获得自然的画面。 3:选择适合的白平衡在白天室外拍摄的情况下,使用自动白平衡即可,若喜欢更温暖的色调,则可以选用阴天白平衡。 室内拍摄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室内光源若为色温很低、光线偏暖的白炽灯,若想保留温暖的光线环境,使用自动白平衡即可;若想削弱这种黄色,可以选用白炽灯模式,稍微修正灯光的效果。室内光源若为色温很高、光线偏冷的萤光灯,但校正相对容易,通常使用自动白平衡或萤光灯白平衡 即能获得不错效果。 自订白平衡是最准确的方法。准备一张白纸(或灰卡),将白纸填满画面拍摄一张照片,在机身功能表内注册白平衡资讯,相机会记录现场光环境下的色温资料。这时将白平衡模式调至"自订白平衡",就可以完全校正现场色温。 当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RAW 档拍摄,可以不用考虑色温问题,在后制时重新指定就能得到最佳色温还原。 云南,香格里拉。15mm 定焦镜头的超广视角,将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和头顶的蓝天白云一同收入画面之中,产生了强烈的画面冲击力。 4:抓拍,捕捉瞬间情感温度使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抓拍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常用的做法,可以在离被摄体极远的地方,在被摄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由于长焦镜头虚化能力极强,可以滤掉与主题无关的视觉干扰,使主体更突出。不过空间压

新闻摄影技巧报告

新闻摄影技巧 如今,新闻摄影从业者普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在新闻摄影实战中,不同焦段的镜头、外置闪光灯、备用存储卡、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摄影采访中,我一般配备三支镜头,它们的焦段分别为17-35mm,28-70mm,以及70-200mm,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选取相应的镜头。在无目的采访时,我大多只携带一支17-35mm 的镜头。 采访中,摄影记者很多时候不仅要承担摄影的任务,还要负责文字记录。因此,录音笔、笔记本,以及无线网卡等也是我们需要常备的设备。如果拍摄的场景选在音乐厅、体育场,或者大型会场,还需配备独脚架等装备,以便在灯光较暗或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 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要争取提前到达采访区域,全面了解采访区域的环境设施和光照条件,并且最好能够拿到此次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室外光对活动现场的影响,室内灯光照度是否合适,如何设置闪光灯等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别在不同设置模式下进行拍摄,以保万无一失;在室外拍摄中,要考虑到阳光对拍摄的影响,必要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的氛围中进行,这就给我们的摄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借助现场光摄影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新闻现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高相机的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的成像质量;二、拍摄的场面太大或被摄主体远离拍摄地点;三、摄影记者要在画面中突出现场气氛。 利用现场光进行摄影时,我们应尽量选择大口径的镜头,如70-210mm/F2.8,28-70mm/F2.8等镜头。这类镜头光圈较大,可以确保一定的快门速度,因此成像质量会比较好。一般来说,我们大多采用手执相机的方式进行室内拍摄,这就要求快门速度不低于最低限度。如使用17-35mm的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要控制在1/15-1/30秒左右;使用28-70mm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应控制在1/30-1/60秒左右。 我们这里所说的闪光灯是指外置闪光灯,其闪光头可以随意调整角度。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闪光灯直打被摄主体容易造成曝光过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把闪光头调整到一定的角度,伸出反光板,光源通过反光板和天花板进行反射。这样操作可以消除被摄主体的投影,改善光照不均造成的影响;如果会议现场空间狭小,被摄主体距镜头相对较近,可以将闪光灯调整到90度,通过天花板和周围的墙壁反光,打亮被摄的主体。 在日常的新闻摄影实战中,我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闪光方式,不断积累闪光灯的使用经验。在拍摄领导人讲话,或者转瞬即逝场景的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一、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 新闻摄影课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如今已将接近尾声,如果说大学里的很多课程以后可能都会忘记,但是这门课在我脑海里一定会有一个较为长久的印象,主要是给我的“冲击力”比较大,这个“冲击力”就是一种对摄影兴趣的勾起,让我很想拿着相机去拍一些东西,去记住一些东西。 摄影这门课,其实从大二上的时候就开始给我们开了,但是那个时候对摄影这种东西,心里有点畏惧,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好它,记得摄影技术第一堂课的时候,潘扬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各种各样的相机,还劝说我们最好每一个人买一个,而且从他的水平高度讲了很多知识,那些当时听着就跟天书似的。后来郑辉老师给我们也讲了一些摄影方面的技巧,不能说老师讲的不好,可能跟他上课的形式也有关系,他上课既不板书也没有PPT演示,就是他自己在上面讲,我们当时还在院办实验室,好几个人挤在一台电脑前面,上课的效果,说实在话,的确不怎么样,现在我能记得就是相机上的P档和Auto自动挡,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后来就是实践课,自己到院里借相机出去拍,到期末的时候交30张人物照和30张景物照,本来对摄影的那种惧怕感就变成了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不适合摄影,因为有这种心理的存在,自然不可能有多大的兴趣,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拍了很多照片,但是很多都是随手而拍,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会简单地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所以,摄影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事情,想做感觉做不好,对自己没信心,也没什么兴趣。 上学期选课的时候发现有新闻摄影这门专业选修课,虽然大家都选了,但是吐槽的人还是蛮多的,觉得院里的课程安排的不太合理,课程有重复的嫌疑,而且还在周六,我在上这门课之前心里没什么特别大的好感。 后来通过这么长时间学习,的确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每次上课都会感慨“我们摄影技术就应该让这个老师给我们上!”如果当初老师能这么给我们上课,我也许就不会对摄影有那么大的畏惧感,一个学期的课程过去了,新闻摄影课让我

新闻摄影实战技巧

新闻摄影实战技巧 2009-08-31 本刊编辑部 本期嘉宾:《金融时报》首席摄影记者燕平 主办部门:集团品牌管理部 培训对象: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相关员工 培训目的: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新闻摄影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传播方正品牌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摄影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的呈现形式直观、形象而真实,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思想性和导向性功能。目前,主流都市日报将新闻图片大量运用于版面之中,力图透过新闻图片体现新闻内涵。对于我们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同事而言,新闻摄影同样重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摄影技巧对传播公司品牌和提升刊物质量大有裨益。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新闻摄影的实战技巧。 新闻摄影的准备工作 如今,新闻摄影从业者普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在新闻摄影实战中,不同焦段的镜头、外置闪光灯、备用存储卡、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摄影采访中,我一般配备三支镜头,它们的焦段分别为17-35mm,28-70mm,以及70-200mm,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选取相应的镜头。在无目的采访时,我大多只携带一支17-35mm的镜头。 采访中,摄影记者很多时候不仅要承担摄影的任务,还要负责文字记录。因此,录音笔、笔记本,以及无线网卡等也是我们需要常备的设备。如果拍摄的场景选在音乐厅、体育场,或者大型会场,还需配备独脚架等装备,以便在灯光较暗或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 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要争取提前到达采访区域,全面了解采访区域的环境设施和光照条件,并且最好能够拿到此次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何利用好现场光 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室外光对活动现场的影响,室内灯光照度是否合适,如何设置闪光灯等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别在不同设置模式下进行拍摄,以保万无一失;在室外拍摄中,要考虑到阳光对拍摄的影响,必要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的氛围中进行,这就给我们的摄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现场光摄影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新闻现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高相机的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的成像质量;二、拍摄的场面太大或被摄主体远离拍摄地点;三、摄影记者要在画面中突出现场气氛。 利用现场光进行摄影时,我们应尽量选择大口径的镜头,如70-210mm/F2.8,28-70mm/F2.8等镜头。这类镜头光圈较大,可以确保一定的快门速度,因此成像质量会比较好。一般来说,我们大多采用手

新闻摄影解析案例

案例十二 新闻摄影解析案例 一、荐语 新闻摄影的内容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有会议摄影、领导活动摄影和活动摄影。本讲将采取实例解析的方法,谈谈这三类最常见的新闻摄影。 一、会议摄影 【图1】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一:一维会场 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会议问题照片,整个会场缺乏空间感,似乎在一个平面上,所以我们称之为“一维会场”。

【图2】解决方案:更上层楼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更上层楼”,到高处俯拍。必要时,脱掉鞋子,站在会议代表坐的板凳上去拍。 【图3】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二:曝光不均

这是在会场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常常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图片,让编辑很为难。即使要后期花气力调整,也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图4】解决方案:慎用闪光 解决方法有二:一是传统相机选用快速胶片或将数码相机调到感光度范围中的最高档;二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必须用闪光灯时,尽可能采用多个闪光灯同步闪光的方法。

【图5】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三:难识庐山 这是会议人物拍摄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人物低着头,真可谓‘难’识庐山真面目。 【图6】解决方案:耐心等待 耐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良方。往往发言者开头时、问题间和结尾处机会最多。

【图7】会议摄影常见问题之四:记录不全 本来可能是幅完整的图片,但由于会议横幅中缺少了两个字,而留下遗憾。 【图8】解决方案:找准角度 解决这类问题,只要心中有整体,后退一步、登高一点、左右挪一挪就成。

二、领导活动摄影 【图9】领导活动摄影常见问题之一:形象走偏 这是我们常见的领导活动的图片,看似领导在很显著的位置,但他却常常给拍摄者小半个脸,甚至是后脑勺。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1.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发明人: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达盖尔。 2.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 3.1952年,法国画家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提倡“抓拍”。 4.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 5.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 6.李少穆: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供职于上海《神州日报》。 7.王小亭:著名照片有《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8)。被认为是美国1855—1960 年发表过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8.沙飞:中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和新闻摄影事业的开创者,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位摄影记者,因拍摄鲁迅先生逝世前十天的活动及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的悼念活动而闻名。代表作品《战斗在古长城上》,创办《晋察冀画报》。 9.新闻摄影改革: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 10.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它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11.报纸 主要发布渠道之一。以党报和综合性都市报为主。 要求图片的时效性,简洁、明了、主体突出。 杂志 以深度报道为多,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分析。 要求图片构成复杂,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12.新闻道德原则: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两点: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 13. 1.选择哪种拍摄题材 新闻摄影工作者要从诸多可能成为新闻摄影报道题材的事实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道德意志、最能体现报道的道德价值、最能达到自己道德目的的理想目标来加以报道。 2.选择哪种报道、表现的角度和时机 不同道德体系具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我们强调应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决地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选择报道角度和时机。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与构图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与构图 一、学习新闻摄影必备的基础知识 (一)相信你手中相机的素质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相当普及,那么,这种入门式的单反相机能不能拍出好照片来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是相机的主人,我们一定要相信手中相机的质量和素质,相信它一定能拍出好照片,如果自认为拍出的相片不够好,不要责怪相机的质量,怪只能怪自己的摄影水平不够好,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 其次,要摸熟自己的相机。静下心来把说明书翻出来仔细地研究一遍。很多人在使用机前几乎不看说明书,即使手中的相机非常容易上手,但说明书中往往都提供了关于相机与摄影的基础知识,因此不妨再次拿出来研究一下;而且,要对着说明书把相机的各种设置都试验一下,看手中的相机到底还有哪些你未知的功能没有被发挥,还有哪些地方是你所不懂的。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首先不要急,也不要急于求教,试试看自己能否弄明白。当你弄明白后,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并且这样的训练会进一步激发自己对摄影的兴趣。 (二)分清新闻摄影和其他摄影的区别 新闻摄影概念和特点:新闻摄影是对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件所作的图片报道。特点:真实地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内容、人物,报道内容要真实。(真)新闻摄影讲求时效性,过时的照片就无新闻价值。(新)新闻摄影要求形象真实可信,内容明白易懂,让人一目了然。拍摄方法;抓拍;摆拍(往往用于拍摄新闻人物);抓拍与摆拍相结合,抓中有摆,摆中有抓。新闻摄影应该真实、准确还原现场的情况,让不在场的公众能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而艺术摄影并不忌讳在表象上背离真实,这也是为什么大侠们都无一例外的偏爱滤色镜、暗房和的缘故。因此,艺术摄影可以使用远比新闻摄影丰富的技术和技巧,商业摄影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某种特性。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影师的客户还希望能掩盖他所不想为人知道的其他特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商业摄影师从不吝惜使用人造光线和环境来达到目的。而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我认为应该尽量少用那些能改变画面气氛和意境的技巧。 (三)学会正确使用档位 1、放弃自动档。很多人一般都喜欢使用自动档档(P档也叫程序档,有的相机把P档单列为自动档之外的一档,因为P档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曝光组合自动曝光,比单纯的自动档要智能一些),因为这样省心,不用动脑子。使用自动档拍照时,光圈、焦距和快门速度等全交由相机来决定,使用者只要半按快门对焦、构图,然后按下快门即可。虽然自动档用起来非常简单,但其最大的害处便是对照片没有自主权,无法在曝光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也就无法让人更深入地了解摄影的学问,相机的大部分功能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新闻摄影 课程英文名称:News Photography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新闻学、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发展史、传播学 一、课程性质 新闻摄影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为培 养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众多新闻报道形式中,新 闻摄影是一种视觉传播新闻。学生在新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对新 闻摄影知识的掌握是其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以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见诸报刊的新闻摄影是一种综合的传 播手段。与它直接相关的课程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以及传 播学等,间接相关的有美学、哲学、文学、史地、新技术等课程。 三、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摄影技巧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新闻摄影的敏感和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二是照相机和暗房等摄影器材的技术操作;三是数码摄影及相关技术和伦理。培养他们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敏感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新闻摄影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区别新闻摄影与其它摄影的不同。

2、牢固树立新闻摄影的真实、形象、及时的观念。 3、掌握新闻摄影的构成包括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的运用和技巧。 4、了解和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初步掌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 5、掌握新闻摄影的专业素养要求和技术伦理。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 1、教学方法:由于新闻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分析作品,同时还结合学生暗房操作和室外拍摄的实习(有专门的摄影实验课)进行实践的分析。 2、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理论上强调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形象性、及时性以及新闻摄影的专业敏感与素养;二是数码摄影器材和操作技巧。 五、学时分配 新闻摄影课分为理论课部分和实验课部分,本课程是新闻摄影的 理论课,总课时为36学时。 教学内 容 讲 学 课 时 备注 绪论:视觉传播时代 的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 摄影的定义 第二章新闻 摄影的特性与优势 第三章新闻 摄影的地位与作用 4 第四章新闻 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第五章新闻 摄影的评价标准 第六章形象 采访与现场抓拍 第七章新闻 摄影记者的修养 6

当代新闻摄影教程总结资料

当代新闻摄影教程总结资料 1.路易.达盖尔第一个发明了摄影术 2.APS照相机的主要特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多画幅选择。其次是独特的暗盒设 计。第三是全自动后期处理。最后是便捷的观看方式。 3.照相机按取景方式分类:(1)同轴取景照相机(2)旁轴取景照相机 4.摇头照相机也叫转机 5.镜头的作用:镜头是照相机的关键性部分,是照相机的眼睛,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照片 的画面质量。 6.(判断)光圈越大则进光孔的直径越大,光圈越小则进光孔的直径越小 7.光圈在摄影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光圈能够方便的控制曝光,光圈可以 调节和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面积大小,开得大,进光量就足,相反就弱。其次,当适当收小光圈时,可以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第三,光圈能够控制画面的清晰范围,光圈F系数大时,画面中景物的清晰范围就大,而光圈F系数小时,画面中景物的清晰范围小。 8.照相机的取景器有三大功能:一是用于观察拍摄物体,二是用于选取拍摄的画面范围, 三是用于精确地聚焦。 9.(简答)照相机产生抖动的因素包括:首先是手指按快门的动作和力量太大会造成相机 的抖动。其次,快门速度太慢会导致照相机抖动。第三,照相机镜头焦距太长,也会使拍摄的画面产生虚动现象。最后外界的影响因素也会导致照相机抖动。 10.(论述)长焦镜头的主要摄影特性和用途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首先,长焦镜头能像 望远镜一样把远处的景物拉近,将被摄体拍摄得很大,能拍摄远处无法接近的物体,不易于干扰被摄对象。第二,长焦镜头拍摄的影像纵深清晰范围小,有利于摄取虚试结合的影像,容易突出主体,简洁画面。第三,长焦镜头能够压缩空间,减弱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削弱前后景物间的空间距离感,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结构比较紧凑。 11.在装卸存卡时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在开机状态下不能进行存卡的装卸工作。其次 某一类型的存卡只能以指定方位装入数字相机。第三,将存储卡装入数字相机时,要确认他们完全插到位。第四,不同的存储卡从相机中取出的方式也不一样。最后,对于某些弹起式的存储卡,在取出时要防止卡落到地上。 12.数字相机中的白平衡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自动白平衡(2)手动白平衡(3)专 有模式 13.(判断)白平衡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14.(简答)在手持数字照相机拍摄时要注意一下几点:手持照相机时,避免用单手拍摄, 避免手伸得很高很远拍摄;尽量用双手持握照相机,手臂尽量与身体之间夹紧;快门速度过低时,尽量寻找依托物体稳定照相机;在保证拍摄质量的条件下,尽量使用高速快门。 15.课本P104——扫描仪(看下) 16.课本P110——操作系统软件(看下) 17.影响景深的因素:光圈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 18.在直射光照明的条件下,被摄物体主要呈现这样的一些特征:(1)被摄体上有着明晰的 受光面、背光面和影子,从而能突出被摄体的立体形态。(2)被摄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间的亮度差较大,被拍摄出来的景物反差大,具有明暗对比强烈的造型效果,适合表现粗糙表面质感。(3)被摄体的轮廓形态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力度感。(4)阴影比较浓重,增加画面的纵深透视感和立体感,有时阴影也是很有表现力的构图因素,

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教程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新闻摄影教程 院系文学院 班级09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号20093021 姓名谢飞燕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摄影器材的使用 2. 摄影的一般技术 3. 数码图像的处理和编辑 4. 新闻摄影创作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实验日期年月日成绩 实验一、摄影器材的使用 一、实验课程名称 《新闻摄影》 二、实验项目名称 摄影器材的使用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焦距、光圈、景深等概念。 2、在熟悉单反的一般操作后,熟练掌握焦距、光圈、景深的调整方法。 3、通过采用不同焦距进行拍照练习,观察取景范围的变化;采用不同光圈,观察快门的变化。 4、分别用大景深和小景深进行拍摄,了解焦距、物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1、D3000的基本操作方法 2、新闻摄影基本技巧 五、主要仪器设备 尼康D3000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套机以及55mm-200mm镜头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焦距练习: (1):选取合适的物体或者人(注意是静态的,不动的)以及恰当的拍摄角度。 指导老师袁玖根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成绩 指导老师 袁玖根 (2):转动相机右上角的拨盘,调至A 挡,即光圈优先,将其固定在5.6 (3)在保证(1)(2)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采用200mm 、135mm 、70mm 、55mm 、35mm 、18mm 的焦距,拍摄6张照片,观察取景范围的大小变化。 2、光圈练习: (1):选取合适的物体或者人(注意是静态的,不动的)以及恰当的拍摄角度。 (2):转动相机右上角的拨盘,调至A 挡,即光圈优先,并固定相机焦距为85mm (3):在保证(1)(2)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采用F5.6\8\11\16\22拍摄5张照片,并分别记录它们的快门速度,进行比较。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2007年03月23日) 一、新闻图片,除了新闻性、时效性外,其成败还取决于抓拍的技巧。新闻摄影中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构图、拍摄用光、拍摄时机、准确曝光等,是一幅好的新闻照片的基础和关键。笔者跟据平时业余爱好和近几年的新闻报道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新闻摄影的抓拍: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适合用摄影表现手法记录和传播的可视形象。它不同于照像馆人像摄影,“以静对静”,可以说基本上是“一切听众指挥”,而新闻摄影,其基本规律 是“动”,“以动对动”。无论是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商业乃至突发事件的新闻,凡适合用新闻摄影表现的,基本上是“活动”变化的。比如,领导到某一地区视察,深入工厂、农村考察,有时是不停地“运动”,边走边看,边走边问,要想用照相机把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真情真实而感人的拍摄记录下来并加以传播,那就不能“走慢点,等一等”指挥或导演拍摄对象。这就要靠摄影者的抓拍技巧。 (二)拍摄角度对主体的影响:在新闻摄影中, 拍摄角度直接影响着主体,即新闻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的突出。无论是在任何环境或条件下,摄影者必须始终注意新闻事件主体(主要人物)的变化,死死盯住不放,在其频繁的变化中掌握运用拍摄高度,抓住拍摄时机,充分利用有效的画面构图和现场有限的光源准确曝光,为一幅完美的新闻图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拍摄高度对主体形象的影响:新闻事件主体与环境、条件的变化,往往因拍摄高度的不同,直接影响主体形象,比如,在众多的反映抗洪救灾勇士的新闻图片中, 摄影者并不是在同一条件、同一高度拍摄的。 (四)抓拍中构图是先决条件:抓拍,这是新闻摄影中最基本的手法。而抓拍中构图,构图中抓拍,又是一幅图片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假若摄影者在新闻事件中从头到尾不注意主体变化,见啥拍啥,主体成了陪体,甚至所要反映的主要事件(主体)被排斥在画面之外,或者说不应该突出的反而突出了,应该在画面中占主导位置的反而不见了,其结果是失败的。 光是突出主体的必要条件:事件现场,其光源受环境影响,要么顺光,要么逆光,甚至微弱光源有时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摄影效果。 新闻摄影,必须追随新闻事件的主体,随其变化而变化,摄影者合理运用现场光源,恰到好处进行适度的辅助光,不但能弥补现场光源的不足,还能突出主体。 (五)拍摄时机对主体形态的影响:除了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抢拍中构图,合理运用光源外,拍摄时机对于新闻主体形态影响极大。具体讲,按快门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必须选择在新闻事件情景交融,人物感情融合的最佳时机进行。否则,拍出的图片将是失败之作。 (六)准确的曝光对图片效果的影响:在新闻摄影中,摄影曝光受新闻现场光源、背景制约,尽管目前照相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更加齐备,但深色背景,浅色背景,逆光、顺光,都有一定的影响,即使使用闪光灯,也会因明暗不同背景使底版曝光过度或不足,直接影响图片的层次。 在新闻摄影过程中,角度不同,高度不同,用光的不同,构图的差

新闻摄影实战技巧

新闻摄影实战技巧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摄影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的呈现形式直观、形象而真实,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思想性和导向性功能。目前,主流都市日报将新闻图片大量运用于版面之中,力图透过新闻图片体现新闻内涵。 对于我们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同事而言,新闻摄影同样重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摄影技巧对传播公司品牌和提升刊物质量大有裨益。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新闻摄影的实战技巧。 新闻摄影的准备工作 如今,新闻摄影从业者普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在新闻摄影实战中,不同焦段的镜头、外置闪光灯、备用存储卡、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摄影采访中,我一般配备三支镜头,它们的焦段分别为17-35mm,28-70mm,以及70-200mm,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选取相应的镜头。在无目的采访时,我大多只携带一支17-35mm的镜头。 采访中,摄影记者很多时候不仅要承担摄影的任务,还要负责文字记录。因此,录音笔、笔记本,以及无线网卡等也是我们需要常备的设备。如果拍摄的场景选在音乐厅、体育场,或者大型会场,还需配备独脚架等装备,以便在灯光较暗或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 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要争取提前到达采访区域,全面了解采访区域的环境设施和光照条件,并且最好能够拿到此次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何利用好现场光 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室外光对活动现场的影响,室内灯光照度是否合适,如何设置闪光灯等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别在不同设置模式下进行拍摄,以保万无一失;在室外拍摄中,要考虑到阳光对拍摄的影响,必要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的氛围中进行,这就给我们的摄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借助现场光摄影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新闻现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高相机的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的成像质量;二、拍摄的场面太大或被摄主体远离拍摄地点;三、摄影记者要在画面中突出现场气氛。 (0) ?回复 ?1楼 ?2012-12-16 17:30

新闻摄影教程人民大学版课后习题答案

新闻摄影教程人民大学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视知觉理论和视觉教养 1.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什么?通过读图训练讨论和理解它们。 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组合与聚合)、内涵与外延。第二章新闻摄影工作概论 1.新闻摄影的内涵是怎样的?它和纪实摄影有什么不同? 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这三大类用影像报道新闻的手段。 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照相机为拍摄工具,以摄影采访为主要手段,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刊载的新闻报道活动。 在目前的中国摄影实践中,许多人混淆了“纪实摄影”和“摄影的纪实性”这两个概念。此外,“纪实摄影”常常因为发表媒介的局限,而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报刊上,和新闻摄影中的专题报道、图片故事形式类同。 2.能够发布新闻摄影的媒介渠道有哪些? 报纸,报纸是我国新闻摄影从业者的主要供职媒体,也是新闻摄影产品的主要发布渠道之一,其中又以党报和综合性都市报为主。 杂志,依据内容范围和观点的不同,杂志可以是周刊、半月刊或季刊。新闻类杂志一般是周刊。 新闻网站,互联网的出现和数字技术在新闻摄影领域的普及,被很多摄影人看作是新闻摄影新的发展契机。 通讯社,我国第一大通讯社新华社,主要通过专线向国内外媒体提供新闻图片。 图片库,是摄影图片市场化的产物。 媒介融合,成为新闻摄影发展的新空间。 3.合格的新闻摄影人才有什么素质要求? 视觉教养,传播意识,影像文化与影像传播理论素养,数字技术、数字媒体与数字影像传播的知识与技能,媒体教养,创新思维,自由而负责任,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 4.拜访你所在城市的一家媒体,调查其中的视觉工作者日常是如何工作的。(略) 第三章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1新闻摄影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一、新闻性 新闻价值决定拍摄内容,所谓新闻价值指的是社会对该新闻事实需要和关注的程度。在具体拍摄时可以从事件的重要程度、事件对人们的接近程度、事件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等去判断和取舍,对新闻价值规律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新闻敏感性。只有从新闻价值规律出发,从生活出发,从读者出发,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事件、现象中找到新闻线索,拍摄出具有价值的新闻图片。 在新闻传播规律中,还有对新鲜性、时效性等要素的要求。新鲜性指的是报道的事实新、角度新。所发生的新闻在以前没有或较少见到就是事实新。角度新体现在立意新和形式特别上。一般情况下,突发性新闻的时效性都是较高的。 二、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必须遵守这个原则。新闻摄影的真实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与构图教学文案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 与构图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与构图 一、学习新闻摄影必备的基础知识 (一)相信你手中相机的素质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相当普及,那么,这种入门式的单反相机能不能拍出好照片来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是相机的主人,我们一定要相信手中相机的质量和素质,相信它一定能拍出好照片,如果自认为拍出的相片不够好,不要责怪相机的质量,怪只能怪自己的摄影水平不够好,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 其次,要摸熟自己的相机。静下心来把说明书翻出来仔细地研究一遍。很多人在使用机前几乎不看说明书,即使手中的相机非常容易上手,但说明书中往往都提供了关于相机与摄影的基础知识,因此不妨再次拿出来研究一下;而且,要对着说明书把相机的各种设置都试验一下,看手中的相机到底还有哪些你未知的功能没有被发挥,还有哪些地方是你所不懂的。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首先不要急,也不要急于求教,试试看自己能否弄明白。当你弄明白后,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并且这样的训练会进一步激发自己对摄影的兴趣。 (二)分清新闻摄影和其他摄影的区别 新闻摄影概念和特点:新闻摄影是对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件所作的图片报道。特点:真实地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

点、内容、人物,报道内容要真实。(真)新闻摄影讲求时效性,过时的照片就无新闻价值。(新)新闻摄影要求形象真实可信,内容明白易懂,让人一目了然。拍摄方法;抓拍;摆拍(往往用于拍摄新闻人物);抓拍与摆拍相结合,抓中有摆,摆中有抓。新闻摄影应该真实、准确还原现场的情况,让不在场的公众能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而艺术摄影并不忌讳在表象上背离真实,这也是为什么大侠们都无一例外的偏爱滤色镜、暗房和的缘故。因此,艺术摄影可以使用远比新闻摄影丰富的技术和技巧,商业摄影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某种特性。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影师的客户还希望能掩盖他所不想为人知道的其他特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商业摄影师从不吝惜使用人造光线和环境来达到目的。而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我认为应该尽量少用那些能改变画面气氛和意境的技巧。 (三)学会正确使用档位 1、放弃自动档。很多人一般都喜欢使用自动档档(P档也叫程序档,有的相机把P档单列为自动档之外的一档,因为P 档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曝光组合自动曝光,比单纯的自动档要智能一些),因为这样省心,不用动脑子。使用自动档拍照时,光圈、焦距和快门速度等全交由相机来决定,使用者只要半按快门对焦、构图,然后按下快门即可。虽然自动档用起来非常简单,但其最大的害处便是对照片没有自主权,无法在曝光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