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

A、“以XXX”

B、“刀耕火种”

C、灌溉农业

D、精工细作

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XXX。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XXX“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XXX

C、灵渠

D、芍陂

3、东汉南阳太守XXX“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麻丝棉

D、丝麻棉

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划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A、秦代B、汉朝C、唐朝D、宋朝

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输华货物总值明显增长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劳动力市场不竭扩大

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XXX的是()

XXX、创办了XXX缫丝产B、建议了洋务运动

C、创办了XXX机器产

D、曾经是清末状元

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XXX对民族工业扶

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

11、一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西方人得出的结论就是()

A、要阻碍中国纺织业发展

B、机器不宜进中国

C、要尽量收买中国的棉花

D、要阻断对中国的面纱供应

12、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树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群众对于树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

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克不及满意群众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层与资产阶层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13、以下对于“ 文化大革命” 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 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② 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③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的素质下降④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加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④14、明白提出中国经济体系体例改革的目标是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例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XXX

15、我国农村经济体系体例改革首先开始于()

A、安徽、江苏

B、江苏、四川

C、安徽、河南

D、安徽、四川

16、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7、“西风东渐”,近代中国文化受到打击。下列属于中西结合的产物的是()①中山装②旗袍③四合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8、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渠道和互动媒体,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信任度和安全感较低B、信息量过于丰富

C、速度度快,应接不暇

D、存在虚假信息

19、17世纪被称为天下上的“海上马车夫”的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0、15世纪前后,或人想去印度淘金并达到了目的,他可追随的船队是()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③

21、下列关于XXX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XXX、曾经发表《国富论》一书B、其主张被英国议会所批判

C、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D、正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

XXX、美国新总统XXX话一向比较严谨。但他在20XX年2月24日国会演讲中却出现一项失误,将世界上最早发明汽车的人国籍说错了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发明者是()

XXX、美国人B、英国人C、德国人D、法国人

23、19世纪中叶,日本被迫“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亚非拉多数国家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表明()

A、资本主义天下市场初步形成

B、天下各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

C、新航路拓荒的条件成熟

D、各国积极加出世贸组织

24、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的总统是()

A、门罗

B、胡佛

C、华盛顿

D、XXX

2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26、历史学家XXX曾经这样说:“1931年,世界各地的所有人

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在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这句话的背景是()

A、美国资本主义被推翻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C、新中国树立

D、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

27、第二次天下大战后的二三十年时间内有一种经济理论

在美国居于统治地位,这就是()

A、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B、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C、供给学派理论

D、货币学派理论

28、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体现出什么特点?()

A、发展新经济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自由放任主义

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

29、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于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窘境当中,这种状况被称为()

A、高速增长状况

B、“滞涨”状况

C、“新经济”时代

D、大萧条状况

31、XXX去世后对苏联经济进行改革的第一个苏联领导人是()

XXX、XXXB、XXXC、XXXD、XXX

32、XXX的改革措施中导致思想发生混乱的是()

A、经济上的“加速发展战略”

B、施行“新经济体系体例”

C、奉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发动“8·19”事件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系体例的弊端

B、XXX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民族问题是消灭联盟的炸药桶

34、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XXX以为工业化的中央就是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轻工业

C、服务业

D、金融业35、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最全面、准确的说法是()①内部技术落后②资金短缺③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

④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XXX时期的经济政策和XXX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干系的认识B、对XXX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37、“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美圆转。”这一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第二次天下大战的结束B、结合国的成立

C、布雷顿丛林体系的树立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3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树立主要解释:()A、天下经济环球化势头暂时受挫B、天下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重大进展C、新的国际经济次序已经树立D、发展中国家成为环球化的受害者39、20XX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有的国家甚至接近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环球。各国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原因方面说清楚明了()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霸权主义愈演愈烈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40、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问题包括()

①情况净化②经济发展缓慢③能源危机④粮食短缺

⑤传染病横行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第Ⅱ卷非挑选题(40分)

二、资料题(共3题,40分)

4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树山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在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XXX虽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资料二:1958年10月28日,山东县委书记作报告:“大家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滋味鲜,顿顿可吃四个盘;每天可以吃生果,百般衣服穿不完;大家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四: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量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请回答:

(1)资料一中“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唱词反映了怎样的生产体式格局?(2分)为了保证封建经济的繁华和政权的安稳,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实施什么样的农业政策?(2分)明清时期这种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晦气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新乐园”的幸福生活在当时能长久吗?为什么?(4分)

(3)资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施什么政策?依据资料三和资料四回答该政策发生怎样的影响?(4分)

42、(12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XXX和他改良的蒸汽机XXX和他创制的灯泡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的时隐时现珊瑚岛也以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成果?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是什么?他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分)

(3)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4分)

4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行余量征集制,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

(1)资料一反映了苏俄其时施行了哪一经济政策?简要归纳综合其施行的原因?(4分)

(2)资料二反映了苏俄其时施行了哪一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作用?(4分)(3)资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形式与以往比拟,最大的特性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回答,从以上经济政策的实施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1、B2、A3、D4、C5、A6、D7、B8、D9、

C10、D11、B12、C13、A14、D15、D 16、B 17、A 18、A 19、C20、C 21、B 22 C、23、A 24、B 25、A 26、D 27、B 28、B29、B 30、B31、D32、C33、A34、A35、D36、A37、C38、B39、D40、D

文-汉语汉字编辑词条

文,wen,从XXX。六合万物的信息发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

2021-2022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历史试题 A卷(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有不少富足而可鄙的人,反之,也有不少诚实而贫困的人。就我个人来说,我从来不想舍善行而取富。财富可以数易其手,但善行就永垂不朽了。”下列“善行”由梭伦实施的是() A.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为担任公职的低等级公民发放政治活动津贴 C.设立向各等级公民开放的“五百人会议” D.实行“陶片放逐法”流放城邦中的为富不仁者 2.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 3.从“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的规定中,看出北魏均田制的最大特点是() A.计口授田B.劝课农桑C.授田可以买卖D.官民平等4.下列关于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进展顺利D.都改革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5.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主要是针对改革前的() A.幕藩体制B.武士特权C.外国侵略D.军事落后 6.明治政府建立近代政治制度主要模仿了()A.英国B.德国C.美国D.军事落后 7.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8.“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秦朝C.唐朝D.清朝前期 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之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臣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0.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 A、“以XXX” B、“刀耕火种” C、灌溉农业 D、精工细作

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XXX。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XXX“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XXX C、灵渠 D、芍陂 3、东汉南阳太守XXX“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麻丝棉 D、丝麻棉 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划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A、秦代B、汉朝C、唐朝D、宋朝

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输华货物总值明显增长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劳动力市场不竭扩大 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XXX的是() XXX、创办了XXX缫丝产B、建议了洋务运动 C、创办了XXX机器产 D、曾经是清末状元 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XXX对民族工业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开始认识到的问题是 A 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 党的工作重心应从城市转向农村 C 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 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2、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对中国革命影响最大的举措是 A 建立了一支人民革命队伍 B 决定放弃夺取长沙的计划 C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相同点是 A 集中分布的地区 B 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实行的土地政策 D 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 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拥护,主要原因是 A 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 B 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C 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D 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5、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A 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 B 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等地 C 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沦为殖民地 D 日本进犯平津,战火燃烧到华北 6、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 日本旨在侵占全国

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7、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 凇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8、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 A 要不要抗日 B 依靠哪些力量抗日 C 采用哪种方式抗日 D 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 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 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D 取得了抗战的重大胜利 10、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 百团大战 B 反对党八股 C 整风运动 D 中共“七大” 1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政局发展的迫切要求是 A 统一军令、政令 B 结束“讯政”实施“宪政” C 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D 实行“军党分立”“以政治军” 12、解放战争开始后,我军之所以很快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主要运用的作战方法是 A 游击战 B 运动战 C 攻坚战 D 阵地战 13、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A 国民政府腐败不得人心 B 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对于必修二的历史复习,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平日里的测试才能检测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份历史试题。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西汉丞相公孙弘曾在相府建造“客馆”,开东阁门延接贤士,咨以时务。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六人先后为相。期间,商讨国家大计的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2.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说: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3.1493年,哥伦布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B.哥伦布彻底解决了亚欧大陆的饥荒问题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4.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 考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 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XXX、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已经产生 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XXX新设立的商业区 4.《四友斋丛说》记载:“往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往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材料中的“游手趁食者”指的是A.富裕大商人B.雇佣劳动者C.封建大地主D.手工作坊主 5.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可是XXX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XXX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XXX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XXX线 D.XXX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历史) 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我国古代犁耕进入完善阶段的标志出现在(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明清 3.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D.农产品种类多、销量大 4.东汉时期,我国在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主要表现在() ①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②发明了灌钢法③烧制出成熟的青瓷④制造出珍贵的青花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主张属于洋务派的应是() A.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B.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C. “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 “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了自然经济 C.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7.“所谓现代化,首先是要改变社会本体,即小生产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结构系统,……这个社会结构机体的改变,光引进西方的科技、工艺和兴办实业,是不能成功的;光经济改革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有政治体制(上层建筑)和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改革并行来相辅相成,现代化才有可能。”最早能够验证这一观点的是()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 D.洋务运动 8.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我们从这两枚火花中得到的最主要启示是() A.火花设计精美,印刷精良 B.中国近代火柴业称雄世界 C.爱国精神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9.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不能反映出当地() A.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B.文化教育日渐衰落C.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D.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10.综合某一时期新闻报道,发现有如下一些信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教师和一群学生35天写出一部75万字的《中国文学史》;武汉大学准备把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所有定理、公式一扫光,在几周内“建立世界一流具有武大独特风格的新物理体系”。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B.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C.错误决策下的浮夸风 D.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所致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1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建立 B.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3.“黑奴贸易”的航程顺序是() A.美洲→非洲→欧洲→亚洲B.非洲→美洲→亚洲→欧洲 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1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1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物质条件是:() 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 ) A.光荣革命 B.工业化 C.殖民战争 D.新航路开辟 1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人们可乘火车外出 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 电话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 18.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对这一现象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整顿财政金融 C.调整农业结构 D.复兴工业生产 19.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75%。其直接目的是为了() A.减小贫富分化差距 B.保护私有财产 C.稳定金融秩序 D.摆脱经济危机 20.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是在() A. 50年代中期 B. 60年代 C. 70年代 D. 90年代初 21.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由此,苏联转而() A.进行二月革命 B.进行十月革命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新经济政策 22.波音飞机是著名的民用飞机,它的零部件是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生产的,中国也参与了波音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期末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期末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共20个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60分)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出现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 )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3.根据“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三者的关系示意图(下图)”,下列叙述最准确的是() A.三者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B.自然经济就是小农经济 C.小农经济是自耕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奴隶社会的经济就是小农经济4.湖南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圆形方孔铜钱、精致的锦缎、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据此推测该墓可能为() A.商周时期墓葬B.隋唐时期墓葬C.宋元时期墓葬D.明清时期墓葬 5.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第六

年(1667)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己。”说明了苏州()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雇佣关系全面盛行 6.有人说,新载路的开辟当然不是皆大欢喜的事,而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事。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其中“愁”一类的是() A.西班牙B.荷兰C.意大利D.英国 7.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可也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导致“大西近海一国”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 8.1584年,英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克卢特发表《论西方发现》,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为英国解决人口失业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此可知() A.殖民地是英国财富的主要来源B.殖民扩张便于英国维持社会稳定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9.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最伟大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因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A.取代了电力的地位B.推动了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 C.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D.为当时的机器提供了巨大动力10.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期末测试(含答案)

期末练习(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角色的转变。这是因为人类从( ) A.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B.食物的生产者转变为食物的采集者 C.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工具的生产者 D.工具的生产者转变为工具的使用者 2.《吕氏春秋·上农》中曾这样描述农耕,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3.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红薯和玉米传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4.下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我国滇池地区出土器物的相关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 ) 阶段出土器物 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钺、“石寨山式”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等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西汉中期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 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铢钱,已占绝对优势 A.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传播 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5.下图是于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盐场画像砖,据此推知当时该地区( ) A.盐业生产实行分工协作 B.食盐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C.盐业生产开始使用机械 D.官营制盐业的技艺高超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构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世界贸易组织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确立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是 A.以美国为中心 B.以欧洲为中心 C.以美元为中心 D.以苏联为中心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包括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 4.1951年,部分西欧国家为在两极格局中加强联合,以求生存与发展,建立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②确立了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④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7.欧洲联盟的性质是 A.区域性经济组织 B.区域性政治组织 C.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D.一个形成中的新国家 8.区域性经济集团的不断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 C.各国逐渐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D.各国经济、政治利益趋于一

致 9.“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10.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服务,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 A.走自己的路,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B.关注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尽快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要用西方的产品与理念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1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是指 A.富国愈富和穷国愈穷 B.经济迅速发展和生存环境严重恶化 C.工业经济衰落和知识经济兴起 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12.以下对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干预经济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B.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C.新型交通和通信方式为其提供了技术手段 D.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其提供了外部环境 13.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14.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黑龙江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吕氏春秋·审分览》载:“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消除诸子矛盾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实现长治久安 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 3.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4.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根本决定”应是 A.设立皇帝称号 B.规定王位世袭 C.分封子弟为王 D.推行郡县制度 5.《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6.“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7.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长沙市一中高2010级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科问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果以周朝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哪一项最为适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这是一项延续了两千多年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当中央对地方管理不力时,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君主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力。这项制度是: A、联邦制 B、立宪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郡县制 3、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了奴隶之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产 B、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4、有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当是: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清代的八旗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 5、有一份历史资料这样写道:“平民并不想担任那些只有好公民才能为全体带去安全而非毁灭的职位。他们不想因为抽签而出任诸如最高统帅和骑兵指挥,因为他们了解,这些职务让杰出的好公民去担任比他们自己担当更加有利。平民只想谋取有薪水和有家庭利益可图的职位。”这段资料是对哪一个制度的批评? A、雅典的民主制度 B、斯巴达的极权制度 C、罗马的共和制度 D、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 6、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 A、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B、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7、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B、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C、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 D、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8、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错误的是: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高中课件精选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20世纪70年代末,实现进行农村改革试点的是 A.安徽江苏 B.安徽四川 C.四川江西 D.安徽浙江 2、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3、我国人民的服装由单调走向时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际形势的影响 B、服装产业的发展 C、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D、纺织业的发展 4、“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5、(20世纪30年代)武汉西菜业已形成很大规模,且生意兴隆,而中菜却不是很景气。当时武汉有大中型西菜馆26家,小型西菜馆更多……形成了吃西餐的风气。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当时的中国政府鼓励西餐业发展 B.对外开放较早 C.当时的中国人具有“崇洋与尝鲜”心理 D.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B.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D.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7、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①三跪九叩②长拜作揖③鞠躬④握手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8、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C.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9、“具大神通,经纬纵横。匪夷所思,惯传消递息,捷于影响。穿河贯汉,事更离奇,欲报平安,暗牵线索……纵万里关山信不迟,笑鱼笺雁帛,无斯火速……”这段材料说明通讯工具具有什么特点 A.电讯业发展迅速B.信息传播的准确 C.信息传播的内容丰富D.传达信息快 10、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XX国际馨蕾园艺术高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期末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XX、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25*2=50〕 1.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番薯 C.辣椒 D.水稻 2.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A.徽商、晋商 B.闽商、粤商 C.浙商、闽商 D.粤商、徽商 3.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这种思想认识直接相关的政策是() A.专卖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海禁政策 4.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 A.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 B.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C.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 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5.经过不断殖民扩X和争夺,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6.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A.英国人 B.西班牙人 C.荷兰人 D.葡萄牙人 7.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贸易的兴盛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进入高一,许多同学对于历史的学习有种畏难情绪,感觉很吃力,对于必修二的历史考试更加是十分头疼,做份历史试题,看看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符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的是() 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②英、法、德、意等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二等、三等国家 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④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面是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黄金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表 上述数据说明( ) A.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B.战后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C.美元成为黄金的代表,在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D.战后世界银行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3.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4.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新确立,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我们要彻底否定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值得肯定 C.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方向发展,值得肯定 D.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值得肯定 5.“在对输出和输入、有关输出或输入及输出入货物的国际支付转账所征收的关税和费用方面,在征收上述关税和费用的方法方面……缔约国对来自或运往其他国家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这段规定最有可能出自(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文件》 C.《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6.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利匪浅 C.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7.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欧大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放弃历史“宿怨”,走向联合,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②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增强 ③为了直接对抗美国 ④民族间、国家间的和解与相互尊重值得肯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8.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并在90年代实现“欧洲联盟”计划,说明( )

2023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时代墓葬具有显著特征。像陶寺遗址中的大墓,规模远超前代,表现墓主人社会地位的因素增强,如墓坑的规模形制、葬具的配套、随葬品的配伍关系、仪仗规格等。由此可知龙山文化() A.为仰韶文化奠定基础 B.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 C.具有典型的礼制色彩 D.体现天授神权的价值观 2.1975年陕西岐山出土了西周中期裘卫家族的一批青铜器,其中《三年卫盉》铭文记载了裘卫用玉器和礼服,换回矩伯“十三田”土地之事。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的松动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 D.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3.战国时期,墨家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选择天下贤王者,立以为天子”;法家则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由此说明他们的思想主张() A.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倾向于打破原有社会秩序 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 D.使人才选拔机制日益完善 4.以下均为秦朝刑事罪名,下列哪一选项最不能体现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 A.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B.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C.凡因过失使判决量刑不当的,构成失刑罪 D.非所宜言罪,即说了不应说的话获罪 5.据《汉书·武帝纪》记载,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设酒泉郡、武威郡;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张掖郡、敦煌郡;而《汉书·地理志》却记载,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设酒泉郡与张掖郡,太初四年(前101年)设武威郡,后元元年(前88年)设敦煌郡。除《武帝纪》与《地理志》的记载存在矛盾之外,《史记》中也有多处与以上记载相抵触的史料。推测出现这种矛盾记载主要的原因是() A.历史记载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B.司马迁与班固确定的标准不一致

2021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期末检测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期末综合测试卷二 (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图是西周时期的盛食器倗生簋及其铭文,铭文大意是: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双方剖券为凭,并实地勘定田界,具结交换事宜。这反映了当时( ) A.用以交换的货币尚未出现 B.土地制度受到一定冲击 C.政府对商业管控较为松弛 D.贵族兼并土地现象频繁 2.宋代城市管理实行厢坊制,即在坊上设用,作为较大的行政区划,以加强对坊廓户的控制,这是中国古代对城市管理制度的重要变革。厢坊制出现的背景是( ) A.中央集权加强B.经济重心南移 C.城市体制变化D.市镇经济兴起 3.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古代的隋唐宋时期“外向”“开放”,带“竞争性”,而明清时期则“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影响B.政府政策的变化 C.君主专制的加强D.殖民势力的东来 4.下图,青铜像的底上还有几行醒目的铭文:“1521年4月21日,拉普拉普成为第一个用武力驱逐欧洲侵略者的菲律宾人。”请问他抵抗的欧洲侵略者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5.马克思指出:“当贸易在英国已发展到手工劳动不再满足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了。”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 ) A.英国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B.英国传统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C.英国机器工业发展迅速 D.市场扩大刺激工业革命兴起 6.皮特.N.斯特恩斯在《全球文明史》中说:“西方工业增长和民族主义竞争在19世纪后期带来了帝国主义扩张的一次新浪潮。”材料所说的“新浪潮”( ) A.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C.巩固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7.1847年,英国驻福州的领事估计福建每年对进口棉织品的消费,应在200万匹以上,但是实际上通过海关在福州上岸的,只有几百匹。这一现象表现出( ) A.上海海关阻碍英国棉布进入福州 B.远洋交通不便导致棉布进口受限 C.工业革命提高英国棉布的竞争力 D.自然经济对经济侵略的顽强抵制 8.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升上高二,历史需要备考。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人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君主__取代了宗法制 2.《礼记》中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 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D.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3.“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体现了宗法观念对法制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