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两小儿辩日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

预习单

一、熟读课文,日积月累

1.根据注释和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孰为汝多知乎

2.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

辩斗:故:以:去:日中:

车盖:及:盂:为:

沧沧凉凉:探汤:决:孰:汝:

3.读通、读熟课文,注意文言文的断句。可以适当加上动作。

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附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二、我的视角

1.读了课文,针对文章题目和内容,我最想研究的问题是:

2.我查找相关科学资料,能帮助孔子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三、背景资料: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汤问》是_列子_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_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本来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后期成书。

共学单

延学单

1.自己策划一个话题,学习“两个小儿”提出挑战性的问题,邀请老师、同学或家长参与辩论。

2.延伸阅读

学弈(1)

弈秋(2),通国(3)之(4)善弈者也。使(6)弈秋诲(7)二人弈,其(8)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9);一人虽(10)听之(11),一心以为有鸿鹄(12)将至,思援(13)弓缴(14)而射之。虽与之(15)俱(16)学,弗若(17)之矣。为(18)是其(20)智弗若与(20)?曰(22):非(23)然(24)也。

注释:

弈:下棋。(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3)通国:全国。(4)之:的。(5)善:善于,擅长。(6)使:让。(7)诲:教导。(8)其:其中。(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10)虽:虽然。(11)之:指弈秋的教导。(12)鸿鹄:天鹅。(13)援:引,拉。(14)缴:本课指有丝绳的箭。(15)之:他,指前一个人。

(16)俱:一起。(17)弗若:不如。(18)矣:了。(19)为:谓,说。(20)其:他,指后一个人。(21)与:吗。(22)曰:说。(23)非:不是。(24)然:这样。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2.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 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谁是谁非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孔子不能决也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 (5)孰为汝多知乎? (6)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答: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我以日)孔)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 11、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 答: 1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答: 参考答案: 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 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 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将东徙徙:②子将安之安: ③乡人皆恶我鸣皆:④子能更鸣更: ⑤犹恶子之声犹:⑥吾穿井得一人得: ⑦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闻: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1.提出要求,学生尝试读准确、读通顺、读出停顿和韵律。 2.同桌互读,互查互帮。 3.展示自己读得好的一段或一句,相机指导。 4.师范读。 5.齐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线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4.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5.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注意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 6.分组齐读3、4小节。 7.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 四、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而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孩子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 2.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一儿:远(凉)近(热)

语气。) 5.全班放声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线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4.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a.问其故。 b.及其日中如探汤。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孰为汝多知? (2)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在争辩()问题。 a.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 b.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大小问题。 c.太阳的不同时候的冷热问题。 (3)对这一问题,两个小儿的看法截然想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1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 ..时远也()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 ...多知.乎()()()() 2.一词多义: ⑴为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 ②孰为汝多知乎为: 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 ⑵其 ①问其故其: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 ③未有其比其: 3.句子翻译: ⑴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今义: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今义: 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6、文学常识填空。 ⑴《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时期____所作。 ⑵《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道理,表现了他们的可贵精神。 7、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8、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9、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10、“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初中语文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孔子到东面去游览,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开人近,但到中午时离开人远了。”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开人远,而到了中午时离开人近了。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篷,等到中午就小得像盘子、碗口那样大,这不是(因为)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气候)凉飕飕的,等到了中午就像手伸进了热水里,这不是近的觉得热而远的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个小孩笑笑说:“谁说你智慧多呢!” 【赏析】 一、内容梳理段落层次 (一)起因两小儿争辩太阳离人近,还是远。 (二)主体观点甲儿: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正午离人远。

乙儿: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离人近。 理由甲儿:太阳刚出来像个大圆车篷,到正午像个盘子或碗口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乙儿:太阳刚出来凉丝丝的,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三)结果孔子也不能决断,两小儿笑。反映战国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肤浅:赞扬两小儿可贵的探索精神。(供参考,与教材归纳不全同。) 二、重点字词句 1 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 2 常用词理解 (1) 见两小儿辩斗 “斗”今义解释为“斗争”、“角逐”,但古义除有“斗争”义项外,还可解释为“争辩”。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往”,意义截然不同。 (3) 日初出大如车盖 “盖”古义可译作“车篷”,还可译作“伞”,同今义也不全同。 (4) 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解释为“热水”,与今义不同。 3 多义词辨义 (1) 为孰为汝多知(认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见两小儿辩斗() ? ? 问其故()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 () 3、而日中时远也() ? ? 及日中则如盘盂()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日初出沧沧凉凉() ? ? 及其日中如探汤.()

6、孔子不能决也( 7、孰为汝多知乎()( ) ? ? ? ? ()() 2 ?—词多义: 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_ ②孰为汝多知乎为:—

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

⑵其①问其故其: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______________ ③未有其比其:_______________ 2 ?⑴①为:动词,是②动词:说、认为 ③作 ⑵①其:那②它③他的或他们的 句子翻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内容理解: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 ,相传是_____________ 时期__________________ 所撰。 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_______ 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_____________ 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优质课教案《两小儿辩日》

优质课教案 《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语文 李立峰 淮滨县王店二中 2017-3

《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 猜一猜:——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请同学给大家补充介绍有关他的文学常识。孔子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能背一两句吗? 可这位以博学多闻而著称的伟大哲人在往东方各国游历的路上却被两个小孩的争执给难倒了。到底是什么难题难倒了这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去看个究竟。。 二、温故知新 1.(出示幻灯片2 温故知新)辨析“辩、辨、辫”并简释文题中的“辩”。 2. “日”与“曰”区分,你能背诵有“日”的诗句吗?。 3.释题:两小儿辩日(出示幻灯片3常识简介) 4.质疑: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4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出示要求:出示幻灯片5读对、读通、读懂.。(出示幻灯片6课文)(三)小组合作,理解重点词语。 1.结合课下注释,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师出示幻灯片7、8重点词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意,从而

两小儿辩日英文翻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Confucius goes to the east to travel, seeing two children disputing on the way. Ask what they are arguing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One child says: "I think the sun is close to people while just coming out , far from people at noon. "But another child thinks the sun far from people while just coming out, close to people at noon.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The first mentioned of the two child says: "The sun is big like the covering on the gig (秦始皇时期仍然使用双轮马车,用gig比较符合,carriage一般形容四轮马车)while just coming out, small just like t he plate of food at noon, isn’t this when the sun far is small and near seems big? "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Another child says: "It’s like stretching into hot water at noon while feels a little cold when the sun is just coming out. Isn’t this exactly when the sun is near people f eeling hot, far feeling cool? 孔子不能决也。 Confucius also can’t judge 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The two kid s talk to Confucius with smile: “who says you have much wisdom?” 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最近,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像盛食物的盘子一样大,这不就是太阳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就是太阳近的时候热,远的时候凉吗?”孔子也不能判定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对孔子说:“谁说你智慧多呢?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公开课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 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智乎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学法引导】 1、这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印发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

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教师将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3、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等词语的意思。【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解决办法: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课后堂练习等打印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4、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

初中语文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完整版

初中语文两小儿辩日原 文及翻译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孔子到东面去游览,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开人近,但到中午时离开人远了。”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开人远,而到了中午时离开人近了。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篷,等到中午就小得像盘子、碗口那样大,这不是(因为)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气候)凉飕飕的,等到了中午就像手伸进了热水里,这不是近的觉得热而远的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个小孩笑笑说:“谁说你智慧多呢!” 【赏析】 一、内容梳理段落层次 (一)起因两小儿争辩太阳离人近,还是远。 (二)主体?观点甲儿: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正午离人远。

乙儿: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离人近。 理由甲儿:太阳刚出来像个大圆车篷,到正午像个盘子或碗口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乙儿:太阳刚出来凉丝丝的,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三)结果孔子也不能决断,两小儿笑。反映战国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肤浅:赞扬两小儿可贵的探索精神。(供参考,与教材归纳不全同。) 二、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 2常用词理解 (1)见两小儿辩斗 “斗”今义解释为“斗争”、 “角逐”,但古义除有“斗争”义项外,还可解释为“争辩”。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往”,意义截然不同。 (3)日初出大如车盖 “盖”古义可译作“车篷”,还可译作“伞”,同今义也不全同。 (4)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解释为“热水”,与今义不同。 3多义词辨义 (1)为孰为汝多知(认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学弈 两小儿辩日 练习题

《学弈》《两小儿辩日》练习 1.文言文两则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1. 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ǔyú)? 2. 此不为(wéi wèi)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 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4.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dǒu dòu),问其故。 二、比一比,再组词。 弈()诲()辨() 奕()悔()辩() 邀()盂()孰() 缴()孟()熟()三、给句子中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①其中;②他的,指后一个人; ③他,他们。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劝其.努力学习。()之:①弈秋的教导;②代指天鹅; ③他,指前一个人。

4.一人虽听之.。() 5.思援弓缴而射之.。() 6.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2. 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3.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4.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一) 弈秋,通国之。使弈秋,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一心以为,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1. 按原文填空。 2. 文中用的方法叙述二人对待学弈的态度。 3. 文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各有不同, 请分别用两个成语来概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4. 用文中的话说说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矣”的原因。 5. 写出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6. 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的

《两小儿辩日》教案

《两小儿辩日》教案 下面是整理提供的苏教版《两小儿辩日》教案,欢迎阅读。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对“辩”质疑,初知大意 1.师:看课题,你还能就“辩”字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问题:a、两小儿是怎么争辩的?b、他们争辩的结果怎样?) 2.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a、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读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b、师:刚才同学们第一次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什么困 难吗? 生:说说朗读中的困难。(如:不易断句,有些不顺口等。) C、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课文朗读,大家认真听朗读,看看别人是怎么停顿、断句的,认为必要的,还可以在书上作上记号。(课件:动画情景,课文朗读) 学生:听朗读,作记号。 师:有收获吗?学生:交流在朗读上的收获。(如某些地方的停顿、断句、某个字的读音,语气等。) d、教师对个别难的地方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课文(略) 强调:知=智读音Zhl e、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d、检查读课文 现在请几位同学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开个头,叫到谁,谁就接下去读。

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生1:一儿曰。而日中时近也。 生2:—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又有两个学生继续读下去。 3、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师:我们连起来把课文念一遍,注意生字的读音,根据注释能不能说说故事的大意。 三、明“辩”字义,初步理解 Io师:课题为《两小儿辩日》,现在你们找出课文中写到“日”的句子。 师:课题不算,有几个“日”? 生:八个“日”。 2.师:找八名学生分别读写“日”的句子 3.师:我们一起把这几个带“日”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师:把这八个带“日”的句子合在一起,讲的就是一个字,什么字?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孔子东游游: ②问其故故: ③而日中时远也日中: 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 ⑤日初出沧沧凉凉沧沧凉凉: 3、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翻译句子。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成语加法。 ①()丝不苟+()霄云外=()万火急 ②()全其美+()神无主=()面威风 ③()思而行+()海为家=()零八落 ④()长()短+()上()下=()全()美 ⑤朝()暮()+()丝()毫=()分()裂 【语言表达训练】 6、“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7、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8、孔子为什么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 9、排列错乱的句子,标出正确的序号。 ()院里有一棵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小白杨。 ()窄窄的小院,静静地,听不到一丝声响,只有洒满院心的阳光。 ()时间过得好快。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的头比那道印矮了一截。呀?我的个子怎么倒着长? ()妈妈见了直笑我:“傻孩子,你怎么能和小白杨比着长?” ()我天天来看它,盼它快长大。在它身上,我用小刀刻下一个小道道,每天早上都要跑到它身边,比一比,看看我长没长。 ()哦!可我还是想快些长大起来,像个大人样,到外面那个我还没见过的世界闯一闯。正确顺序: 10、读破句。 一天,某厂开大会,厂长在会上宣读文件。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当读这句话时,这位厂长不假思索地念道:“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话一说出,听众大笑,厂长说:“笑什么?时代不同了,当和尚也要大专学历嘛!”厂长这一解释,台下听众笑得更欢了。 这句话该怎么读,你一定知道。现在,请你把这句话修改一下(只准改一个字),让它变得语意明白,又不会在读的过程中产生误会。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两小儿辩日《列子》

两小儿辩日翻译

两小儿辩日翻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 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13)也。两小儿笑曰:“孰(14)为汝(15)多知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两小儿辩日》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两小儿辩日》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两小儿辩日》的大致内容,并背诵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说话要有理有据和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两小儿辩日》的大致内容,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说话要有理有据和实事求是的道理。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⑴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⑵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https://www.doczj.com/doc/4910216862.html,]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1、默写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孔子不能决也。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5)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5、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6、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 8、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 答:

参考答案: 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 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 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将东徙徙:②子将安之安: ③乡人皆恶我鸣皆:④子能更鸣更: ⑤犹恶子之声犹:⑥吾穿井得一人得: ⑦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闻: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②子将安之? ③闻之于宋君。 ④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鸠对枭东徙持什么态度?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两小儿辩日章节试题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1-7题。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加点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两小儿辩斗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⑶及.其日中如探汤.()()⑷孔子不能决.也()⑸孰.为汝多知.乎()()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5.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答: 6.“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7.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弈秋》练习题 一、判断下面哪句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请打“√”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A.为是其.智弗若与?()B.见两小 儿辩斗,问其.故。()C.及其.日中如探汤。()】 2.惟弈秋之.为听。【A.一人虽听之.。()B.弗若之.矣。()C.思援弓缴而 射之.。()】 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课文《两小儿辩日》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不少的语文知识。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一写,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列子》道家儒家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盘盂( ) ②孰为汝多知( )( ) ① yú②shú zhì 3、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加粗的字。 故:去:日中:沧沧:及: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②孔子不能决也 ③孰为汝多知乎? 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答案(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4.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_______。 答案:一儿从大小角度(视觉)看问题,另一儿从人对阳光的感受(触觉)看问题。 课外阅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两小儿辩日》标准翻译资料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 1、出处:《列子·汤问》 2、作者:战国,郑国人,列御寇。 3、《列子》:《汉书·艺文志》中载有《列子》八篇。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 4、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5、《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儒家经典之一,语录体。 二、主要内容 1、中心:这是一则生动的民间故事。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2、启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学无止境),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3、争辩的焦点是——太阳何时距离人近,何时距离人远? 观点是——太阳早晨近,正午远;太阳早晨远,正午近。 依据是——太阳早晨大,正午小;太阳早晨凉,正午热。(视觉)(感觉) 推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 三、字词积累及运用 1、关键实词 游:游历、游说。辩:辩论。斗:争(胜负)。故:原因、缘故。始:刚。 初:刚。及:到。沧沧凉凉:有清凉的感觉、略带寒意。沧沧:阴凉。 探:伸。决:决断、判定。 2、关键虚词 其:代词他们争辩问其故。 代词它、指代太阳及其日中如探汤。 以:动词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孰:疑问代词谁孰为汝多知乎 3、特殊用法 通假字:为:通“谓”,说。知:通“智”,智慧。孰为汝多知乎! 名词做状语:东:向东孔子东游。 古今异义汤:热水及其日中如探汤。 一词多义: 去离开去后乃至 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为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4、省略句的翻译 (1)省主语:问其故。应补充主语;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2)省量词:一儿以日初远。应补充量词: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 (3)省状语:而日中时(去人)远也。应补充状语:而太阳正午时距离人远。

《两小儿辩日》全文与翻译

《两小儿辩日》全文与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路遇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

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太阳运行到中午时就离人远了。”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象车的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 【注释】 辩斗:争论。 以:认为。 去:距离。 日中:正午。 及:到。 车盖:车篷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

者为盂。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阴凉的意思。 决:决断,判定。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汤,热水。 孰:谁 为:通“谓”,以为,认为 汝:你。 知:通“智”,智慧。 游:游历、游学 故:原因 知:知道 【中心思想】 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

五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公开课教案优质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两小儿观点都不正确的原因。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题释题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强调“辩”字)请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辩”这个字,左边是一个“辛”字的变形,中间是言字旁,右边是一个辛字。你能给

它组个词吗?(辩论争辩辩护辩驳) 发现了吗?这些词语都与什么有关?(都与说话、言语有关)所以中间是“言字旁” 两小儿在辩什么?(板书:日)“日”就是什么? 请齐读课题。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两个小孩争论太阳) 两小儿在争辩太阳的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 二、简介作者与作品 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知道它选自哪本书吗?(课件出示)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个人的名字。他的真实名字叫列御寇。 《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一共八篇,其中一篇叫《汤问》。该书保留了不少古代的民间、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隽永味长,读来妙趣横生,发人深思。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 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们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并注意断句和停顿。 2. 检查读词语(课件出示) 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辩斗盘盂探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