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基础练习及答案

一,一词多义:

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孰为汝多知乎

⑵其①问其故②及其日中如探汤

二,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___、____道理,表现了他们

____的可贵精神。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答案】

1.⑴①为:是②动词:说、认为⑵①其:那②它

2.⑴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⑵去:古义: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⒍(1)视觉触觉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独立思考、探索真理

4.(1)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2)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3)孔子不能决也

(4)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 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谁是谁非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孔子不能决也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 (5)孰为汝多知乎? (6)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答: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我以日)孔)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 11、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 答: 1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答: 参考答案: 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 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 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将东徙徙:②子将安之安: ③乡人皆恶我鸣皆:④子能更鸣更: ⑤犹恶子之声犹:⑥吾穿井得一人得: ⑦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闻:

《大学物理学》波动光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B (A ) 22πn e λ ; (B ) 24πn e λ ; (C ) 24πn e πλ -; (D ) 24πn e πλ +。 2.如图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双缝实验,在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P (A )5.0×10-4cm ;(B )6.0×10-4cm ; (C )7.0×10-4cm ;(D )8.0×10-4cm 。 3.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a =0.2mm ,透镜焦距f =0.4m ,入射光波长λ=500nm 位置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D ) (A) 亮纹,3个半波带; (B) 亮纹,4个半波带;(C) 暗纹,3个半波带; (D) 暗纹,4个半波带。 4.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2.5×10-3mm 的光栅上,光栅的刻痕与缝宽相等,则光谱上呈现的全部级数为(B ) (A) 0、1±、2±、3±、4±; (B) 0、1±、3±;(C) 1±、3±; (D) 0、2±、4±。 5. 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一透明介质表面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 B ) (A)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30°; (B)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30°; (C)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D)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空气劈尖上,劈尖的折射率为n ,劈尖角为θ,则第k 级明纹和第3k +级明纹的间距l = 32s i n λn θ 。 7.用55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 1.1 μm 。 8.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1600nm λ=为入射光,中央明纹宽度为 3m m ;若以2400nm λ=为入射光,则中央明纹宽度为 2 mm 。 9.设白天人的眼瞳直径为3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窗纱上两根细丝之间的距离为3mm ,人眼睛可以距离 13.4 m 时,恰能分辨。 10.费马原理指出,光总是沿着光程为 极值 的路径传播的。 三、计算题(共60分) 11.(10分)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mm ,缝屏间距D =1.0m ,试求:(1)若第二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mm ,计算此单色光的波长;(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由λk d D x = 明知,23 0.26002110 x nm λ= =??, 3 n e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1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 ..时远也()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 ...多知.乎()()()() 2.一词多义: ⑴为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 ②孰为汝多知乎为: 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 ⑵其 ①问其故其: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 ③未有其比其: 3.句子翻译: ⑴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今义: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今义: 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6、文学常识填空。 ⑴《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时期____所作。 ⑵《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道理,表现了他们的可贵精神。 7、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8、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9、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10、“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66509

《两小儿辩日》练习-.解释下列加点字: 1、见两小儿辩斗( ? ?) 问其故()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 ) 3、而日中时远也( ? ?) 及日中则如盘盂( )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 5、口初出沧沧凉凉( ?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6、孔子不能决也( ■ ) 7、孰为汝多知乎( ? ? ? ? )( ) ( )( ) 2.—词多义: 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 ②孰为汝多知乎为: 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 ⑵其①问其故其: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_ ③未有其比其: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我以口始出时去人近,而口中时远也。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容理解: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自 _____________ ,相传是_____________ 时期所 撰 2、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 3、文中孑L 子给我们的启示是: 4、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今义: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今义: 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我以El始出时去人近⑵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6、文学常识填空。 (1)《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______ 时期_________ 所作。 ⑵《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 从—角度出发,一个从—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理,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可贵精神。 7、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8、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9、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10、“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11、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见两小儿辩斗() ? ? 问其故()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 () 3、而日中时远也() ? ? 及日中则如盘盂()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日初出沧沧凉凉() ? ? 及其日中如探汤.()

6、孔子不能决也( 7、孰为汝多知乎()( ) ? ? ? ? ()() 2 ?—词多义: ⑴为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_ ②孰为汝多知乎为:—

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

⑵其①问其故其: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______________ ③未有其比其:_______________ 2 ?⑴①为:动词,是②动词:说、认为 ③作 ⑵①其:那②它③他的或他们的 句子翻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内容理解: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 ,相传是_____________ 时期__________________ 所撰。 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汤:古义:_______ 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古义:_____________ 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波动习题

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频率是200Hz 的波,它在骨头中的波长是(骨头中的波速3400m/s ): A 17m B 170m C 0.17m D 1.7m 2、频率为30KHz 的机械波属于 A 次声波 B 声波 C 物质波 D 超声波 3、对于频率为1000Hz ,人的听觉范围声强级 A 0d B 到120dB B 0dB 到12dB C 10dB 到12dB D 12dB 到12db 4、机械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不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波速 B 强度 C 波长 D 频率 5、频率为10Hz 的机械波属于 A 次声波 B 声波 C 超声波 D 物质波 6、波源振动方程0.04cos(2.5)s t m π=,以100m/s 的速度在介质中传播,波动方程为 A 0.04cos 2.5()100x s t m π=-; B 0.04cos 2.5()100 x s t m π=+; C 0.04cos(2.5)s t m π=; D 0.04cos(2.5100)s t m π=?。 7、波源振动方程0.04cos(2.5)s t m π=,以100m/s 的速度在介质中传播,距波源20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0.04cos 2.5(20)s t m π=-; B 0.04cos 2.5(0.2)s t m π=-; C 0.04cos 2.5(20)s t m π=+; D 0.04cos 2.5(0.2)s t m π=+。 8、波源振动方程0.04cos(2.5)S t m π=,以100m/s 的速度在介质中传播,在波源起振后1.0S 距波源20m 处质点的振动速度 A V=0.04m/s B V ≠0 C V=2m/s D V=0 9、设有波动方程0.02cos 2(1000.25)S t x m π=-,则波长 A 4.0m λ=; B 0.25m λ=; C 0.5m λπ=; D 0.50m λ=。 10、设有波动方程0.02cos 2(1000.25)S t x m π=-,频率为 A 200Hz ν=; B 100Hz ν=; C 50Hz ν=; D 0.50Hz ν=。 11、设有波动方程0.02cos 2(1000.25)S t x m π=-,波速 A 0.04/m s ; B 0.5/m s π; C 25/m s ; D 400/m s 。 12、对于1000Hz 的声波,一般正常人听觉的最高声强为21W m -?,其声强级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25、短文两篇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本文包含两篇文言文,表现的都是古人对大自然的探索。《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文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最终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两小儿辩日》是选自《列子》的一则短文,写两小儿为太阳的离人远近争论不休,博学多识的孔子竟也无法决断的故事,以此说明人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无穷尽,同时,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物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学习时,要先借助工具书及文下的注释疏通字词,弄清文义,再进一步反复诵读,深入思考,把握神话故事的表现手法,及两则短文给予我们的启迪。另外,学习《夸父逐日》,还要注意体会其言简意丰、想像奇特的特点;学习《两小儿辩日》,要注意领悟其用对话表达人物情态性格、以及在对话中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语言交错使用的灵活写法。[典题例析] 例题一、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解析:表面看来,夸父追日的行为是以失败告终,但上古时代的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此类神话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最终的成败,而是以此来表现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解答时可从此入手分析。 参考答案: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例题二、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可从多角度思考,①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可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还可说明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的问题,能实事求是,表现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风范;②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可认识到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还可认识到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

★★★★★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综合练习及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人文科学的时代性,从根本上讲,体现于_________。 2.人文社会科学的新陈代谢往往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3.从广义上讲,有人把文化看成是与_________相对的一个概念。 4.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 5.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_________的过渡。 6.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_________研究。 最初是文化人类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所主要运用的方法。 8.有“美国人类学之父”之称的是_________。 9.最典型的综合学科,是由_________的学科群构成的。 10.当代中国哲学成熟的标志是_________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1.德国历史学家_________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世纪50年代,_________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 1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和罗杰斯。 14.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的侧重点是_________。 15.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______。 16.预测研究包括_________和局部范围的短期预测。 17.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系科的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_________本性所决定的。 18.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的是_________。 19.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的科学,同是_________的自我认识。 20.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是指_________。 21.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_________方法,系统抽样方法,_________方法。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_________,_________。 世纪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一是_________,或者叫做实证主义思潮;二是_________,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24.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着作是的_________。 25.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趋于综合具有深刻的背景:一是_________尖锐化所产生的客观需求,二是_________有着融合的内在要求。 26.中国教育正从适应经济_________和经济_________两个根本转变出发,相应实现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两个重要转变。 27.初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庞大基石,它具有高度复杂的广泛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必须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 28.人文科学是指_________科学。 往往是导致常规性发展向革命性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 3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_________的利益。 31.科学既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结果,又是人认识世界时的一种_________。 32.简而言之,积极的理性是_________。

学弈 两小儿辩日 练习题

《学弈》《两小儿辩日》练习 1.文言文两则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1. 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ǔyú)? 2. 此不为(wéi wèi)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 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4.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dǒu dòu),问其故。 二、比一比,再组词。 弈()诲()辨() 奕()悔()辩() 邀()盂()孰() 缴()孟()熟()三、给句子中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①其中;②他的,指后一个人; ③他,他们。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劝其.努力学习。()之:①弈秋的教导;②代指天鹅; ③他,指前一个人。

4.一人虽听之.。() 5.思援弓缴而射之.。() 6.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2. 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3.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4.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一) 弈秋,通国之。使弈秋,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一心以为,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1. 按原文填空。 2. 文中用的方法叙述二人对待学弈的态度。 3. 文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各有不同, 请分别用两个成语来概括两个人的学习态度。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4. 用文中的话说说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矣”的原因。 5. 写出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6. 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的

振动、波动学基础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 振动学基础 一、选择题: 1、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挂在倔强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面,振动园频率为ω,若把此弹簧分割 为二等份,将物体 m 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振动园频率为: (A )ω2。 (C ) ω2。 (C ) 2 ω 。 (D ) 2 2ω。 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3 2cos(1042SI t x π π+?=-,从0=t 时刻起,到质点 位置在 cm x 2-=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1(。(B )s )4/1(。(C )s )2/1(。(D )s )3/1(。(E )s )6/1(。 3 (A )s 62.2。 (B )s 40.2。 (C )s 20.2。 (D )s 00.2。 4、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的单位为厘米,时间单位为秒,则此简谐振动方程为: (A )cm t x 3232cos( 2ππ+=。 (B )cm t x )3232cos(2π π-=。 (C )cm t x 3 234cos(2ππ+=。 (D )cm t x 3 234cos(2π π-=。 (E )cm t x 4 34cos(2π π-=。 5、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1E ,如果简谐振动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1E 变为: (A )4/1E 。 (B )2/1E 。 (C )12E 。 (D )14E 。 6、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2/cos(πω+=t A x 。则该物体在0=t 时刻的动能与8/T t =(T 为周期)时刻的动能之比为: (A )4:1。 (B )2:1。 (C )1:1。 (D )1:2。 (E )1:4。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孔子东游游: ②问其故故: ③而日中时远也日中: 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 ⑤日初出沧沧凉凉沧沧凉凉: 3、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翻译句子。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成语加法。 ①()丝不苟+()霄云外=()万火急 ②()全其美+()神无主=()面威风 ③()思而行+()海为家=()零八落 ④()长()短+()上()下=()全()美 ⑤朝()暮()+()丝()毫=()分()裂 【语言表达训练】 6、“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7、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8、孔子为什么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 9、排列错乱的句子,标出正确的序号。 ()院里有一棵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小白杨。 ()窄窄的小院,静静地,听不到一丝声响,只有洒满院心的阳光。 ()时间过得好快。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的头比那道印矮了一截。呀?我的个子怎么倒着长? ()妈妈见了直笑我:“傻孩子,你怎么能和小白杨比着长?” ()我天天来看它,盼它快长大。在它身上,我用小刀刻下一个小道道,每天早上都要跑到它身边,比一比,看看我长没长。 ()哦!可我还是想快些长大起来,像个大人样,到外面那个我还没见过的世界闯一闯。正确顺序: 10、读破句。 一天,某厂开大会,厂长在会上宣读文件。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当读这句话时,这位厂长不假思索地念道:“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话一说出,听众大笑,厂长说:“笑什么?时代不同了,当和尚也要大专学历嘛!”厂长这一解释,台下听众笑得更欢了。 这句话该怎么读,你一定知道。现在,请你把这句话修改一下(只准改一个字),让它变得语意明白,又不会在读的过程中产生误会。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两小儿辩日《列子》

波动学基础作业

第5章 波动学基础 思考题 5.1 振动和波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平面简谐波方程和简谐振动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振动曲线和波形图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 (1)振动是指一个孤立的系统(也可是介质中的一个质元)在某固定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系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时间的周期性函数,即可表示为)(t f y =;波动是振动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此时介质中所有质元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因此介质中任一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既是坐标位置x ,又是时间t 的函数,即),(t x f y =. (2)在谐振动方程)(t f y =中只有一个独立的变量时间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一个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平面谐波方程),(t x f y =中有两个独立变量,即坐标位置x 和时间 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的规律. 当谐波方程)(cos u x t A y - =ω中的坐标位置给定后,即可得到该点的振动方程,而波源持续不断地振动又是产生波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3)振动曲线)(t f y =描述的是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其纵轴为y ,横轴为t ;波动曲线),(t x f y =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的位移随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纵轴为y ,横轴为x .每一幅图只能给出某一时刻质元的位移随坐标位置x 变化的规律,即只能给出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不同时刻的波动曲线就是不同时刻的波形图. 5.2 平面简谐波方程])(cos[),(0?ω+-=x t A t x y 中u x 项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改写为 ]cos[),(0?ω+-=kx t A t x y ,kx 又是什么意思?如果t 和x 都增加,但相应的])([0?ω+-u x t 的 值不变,由此能从波方程说明什么? 答: 波动方程中的u x /表示了介质中坐标位置为x 的质元的振动落后于原点的时间; u x ω则表示 x 处质元比原点落后的振动位相;设t 时刻的波动方程为 )cos(0φωω+-=u x t A y t 则t t ?+时刻的波动方程为 ]) ()(cos[0φωω+?+- ?+=?+u x x t t A y t t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1、默写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孔子不能决也。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5)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5、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6、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 8、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 答:

参考答案: 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 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 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枭逢鸠()②我将东徙()③子能更()鸣④犹恶()子之声⑤溉()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将东徙徙:②子将安之安: ③乡人皆恶我鸣皆:④子能更鸣更: ⑤犹恶子之声犹:⑥吾穿井得一人得: ⑦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闻: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②子将安之? ③闻之于宋君。 ④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鸠对枭东徙持什么态度?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及证明基础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及证明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 1.要调查城区九年级8000名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下列调查方式最合适的是() A.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女生 B.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男生 C.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学生 D.在城区80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50名学生 答案:D 解题思路:抽样调查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被抽查的对象应是随机抽取的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2.一组数据10,14,20,24,19,16的极差是() A.10 B.14 C.9 D.3 答案:B 解题思路:极差的定义是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所以这组数据的极差是24-10=14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极差 3.某工厂为了选拔1名车工参加直径为5mm精密零件的加工技术比赛,随机抽取甲、乙两名车工加工的5个零件,现测得的结果如下表,平均数依次为、,方差依次为、 ,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甲5.05 5.02 5 4.96 4.97 乙5 5.01 5 4.97 5.02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由平均值和方差的算法,,

,算得==5,=0.00108,=0.00028; 所以>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方差 4.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锐角大于它的余角 B.锐角大于它的补角 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D.锐角与钝角之和等于平角 答案:C 解题思路:钝角是大于90°的,它的补角是小于90°,所以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推理与论证 5.已知:如图,D是△ABC边BC上的一点,∠DAC=∠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C>∠BAC B.∠ADC=∠BAC C.∠ADC<∠BAC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题思路:在△ADC中,∠ADC+∠C+∠DAC=180°;在△ABC中,∠BAC+∠C+∠B=180°,∵∠DAC=∠B,所以∠ADC=∠BA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

22、两小儿辩日 第一部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⑴及日中则如盘盂.() ⑵孰为汝 ..()多知.()乎 2.填空。 《两小儿辩日》选自《》,相传为战国时(填人名)所撰。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东: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汤: ⑷问其故故: ⑸孰为汝多知乎汝: ⑹此不为小者远而大者近乎为: ⑺及日中则如盘盂及: ⑻孔子不能决也决: 4.解释下面指定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问其故 其: ⑵而日中时远也 而: ⑶孰为汝多知乎 孰: ⑷及日中则如盘盂 则: 5.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 ⑴ ⑵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几个句子的意思。 ⑴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⑵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⑶孰为汝多知乎! 7.“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不当的一项是() 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孔圣人也不有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讽刺。 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8.用自己的话表述两个小儿各自所持的观点及依据。 观点(1): 依据: 观点(2): 依据: 9.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给我们的启迪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要敢于否定、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 (一)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两小儿辩日章节试题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1-7题。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加点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两小儿辩斗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⑶及.其日中如探汤.()()⑷孔子不能决.也()⑸孰.为汝多知.乎()()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5.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答: 6.“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7.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弈秋》练习题 一、判断下面哪句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请打“√”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A.为是其.智弗若与?()B.见两小 儿辩斗,问其.故。()C.及其.日中如探汤。()】 2.惟弈秋之.为听。【A.一人虽听之.。()B.弗若之.矣。()C.思援弓缴而 射之.。()】 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波动光学基础练习

第13章 波动光学基础 §13.3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杨氏双缝实验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 (A) 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 产生红光和蓝光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 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改变. (D) 不产生干涉条纹.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缝是水平的.若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其它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 (A) 向下平移,且间距不变. (B) 向上平移,且间距不变. (C) 不移动,但间距改变. (D) 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 3.光强均为I 0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云母片覆盖在S 1缝上,中央明条纹将向__________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 相干光至原中央明纹O 处的光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1.0 mm .若整个 装置放在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将为____________________mm .(设水的折射率为4/3) 二.计算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λ=50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双缝上,屏与双缝的距离D =200 cm ,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十级明纹中心之间距离为Δx =2.20 cm ,求两缝之间的距离 d .(1nm=10-9 m) 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3/1212λ=-=-r r P S P S , 求P 点的强度I 与干涉加强时最大强度I max 的比值. O S S 1 S 2 e 屏 21SS SS = S 1 S 2 P r 1 r 2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课文《两小儿辩日》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不少的语文知识。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一写,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列子》道家儒家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盘盂( ) ②孰为汝多知( )( ) ① yú②shú zhì 3、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加粗的字。 故:去:日中:沧沧:及: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②孔子不能决也 ③孰为汝多知乎? 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答案(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4.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_______。 答案:一儿从大小角度(视觉)看问题,另一儿从人对阳光的感受(触觉)看问题。 课外阅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第10章 波动学基础

第10章 波动学基础 10.1 波动与振动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振动的传播就是波。振动是一质点(或某一物量)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机械运动,而波是多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它是通过媒质的弹性(或场量的相互激发)把波源的振动状态传递给其他质点。振动中,质点的动能和势能互相交换,其总能量保持不变。而在波动中动能和势能大小相等,相位相同,都是时间的周期函数。它不断地接受来自波源的能量,同时也不断地把能量释放出去。 10.2 机械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答:机械波形式的条件有:1)存在波源(即物体的振动);2) 存在传播机械波的弹性媒质。 10.3 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着两列不同频率的简谐波,它们的波长是否可能相等?为什么?如果这两列波分别在两种介质中传播,它们的波长是否可能相等?为什么? 答:它们的波长不可能相等。因为根据波的叠加原理(独立性原理)可知,一列波的状态不因其它波的存在与否,故两列不同频率的简谐波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仍然不同,但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波长也不可能相等。 若这两列波分别在两种介质中传播,它们的波长则可能相等。这是因为,它们的频率和波速都不相同,据λν=u 知,它们的波长可能相等。 10.4 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波长、频率、波速、振幅各量中哪些量会改变?哪些量不会改变? 答: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频率不变(等于波源的频率);波速(由介 质决定)、波长(ν λu =)、振幅都会发生改变。 10.5 根据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式 ,有人认为频率高的波传播的速度大,你认为对否? 答:由λν=u 认为频率高的波传播速度大是错误的。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与波的频率无关。 10.6波传播时,介质质点是否“随波逐流”?“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话从物理上说,是否有根据? 答:波传播时,介质质点并不“随波逐流”。“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话从物理上说是无根据的,前浪并不因后浪(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 10.7(1)为什么有人认为驻波不是波?(2)驻波中,两波节间各个质点均作同相位的简谐振动,那么,每个振动质点的能量是否保持不变? 答:(1)有人认为驻波不是波,是因为在驻波中,波腹附近的动能与波节附近的势能之间不断进行互相转换和转移,但没有能量的定向传播,同时也看不到波形的定向移动。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案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2.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 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谁是谁非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孔子不能决也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 (5)孰为汝多知乎 (6)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答: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 7、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9、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_ 11、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个问题的答: 1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答: 参考答案: 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 4、孔子不能决也。 5、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 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11、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12、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对比练习 短文两篇《枭逢鸠》《穿井得人》同步练习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