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问答题

诊断学问答题

@扁桃体肿大分度?
不超过咽腭弓者为I度;超过咽腭弓者为II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III度。

@甲状腺肿大分度?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者为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III度。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①心律绝对不规则;②第一心音强弱不等;③脉搏短绌:在听诊心脏同时数心率和脉率,可出现脉率少于心率。常见原因有二尖瓣狭窄、高血压病、冠心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少数原因不明称特发性。

@干啰音发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
发生机制:支气管因炎症使黏膜肿胀、管腔内有黏稠的分泌物、管壁痉挛或管内肿瘤阻塞及管外肿瘤压迫,造成支气管管腔狭窄,气流通过狭窄的管腔时产生漩涡引起震动;或气流冲击使管腔内的黏稠分泌物发生震动,均可产生干啰音。
特点:①在吸气或呼气时均可听见,但是主要在呼气时较多且明显,或只是在呼气时听见②音调较高,每个音响的持续时间较长③有易变性和不固定性,即于呼吸和变换体位后的短暂时间内,在同一个部位可以增多、减少、消失或出现;不单是发生的部位、数量均多变,其音量、音质、音调也常随时发生变化④明显是距胸壁一定距离或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
临床意义:通常表示气管或支气管有病变。干啰音布满或散在两侧肺部者,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也可见于心源性哮喘。局部而持久的干啰音,是局限性肺部炎症伴有支气管狭窄的特征,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肺肿瘤等。

@湿啰音发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
发生机制: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蓄积有较稀薄的液体,如渗出液、痰液、黏液、浓液、血液等,在呼吸时气流通过液体,引起液体震动感致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而发出的声音,犹如用小管插入水中吹气时所产生的水泡破裂的声音;空气通过有液体的空洞时,也可以产生湿啰音。
特点:吸气与呼气时都可听到,但是吸气终末时较清楚,深呼吸时更为明显;出现的部位较恒定,易变性小,但是咳嗽后可稍有增多或减少;多样性,可同时听到一连串多个音调不同的声音,往往中、小水泡音同时存在。
临床意义:是肺与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范围表示病灶的大小。湿啰音布满全肺表示病变广泛,见于急性肺水肿及广泛的肺结核等。出现在两肺下部,见于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淤血、支气管肺炎等。固定局限性的提示该部位有局限性的炎症,如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或肺结核等。

@移动性浊音?
当病人有中量腹水时,仰卧时液体积聚于腹腔下部,

故腹部两侧叩诊呈浊音,腹中部由于含
气的肠曲在液面上浮起而叩诊呈鼓音。当病人侧卧时,液体因重力而向低处移动,位置低的一侧仍呈浊音,而上侧腹部变为鼓音;当转向另一侧时,浊音区和鼓音区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此种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少量腹水时,嘱咐病人取肘膝位,让腹部自然下垂,进行脐部叩诊,如脐周呈浊音而其他腹部为鼓音,提示有腹水的可能。

@何谓管样呼吸音?常见于哪些疾病?
定义: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又称管状呼吸音(tubular breath sound)
见于肺实变-强而高调;压迫性肺不张-弱而遥远;肺内空洞-清晰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哪些情况?
1)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2)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3)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4)胸膜高度增厚粘连5)胸壁皮下气肿。

@简述正常呼吸音有那几种?
1)气管呼吸音2)支气管呼吸音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4)肺泡呼吸音

@ 简述异常肺泡呼吸音有哪几种情况?
1)异常肺泡呼吸音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如何在心脏听诊时判定第一和第二心音?
S1音调较S2低,时限较长,在心尖区最响;S2时限较短,在心底部较响;S1至S2的距离较S2至下一心搏S1的距离短。但是,在复杂的心律失常时,往往需借助于下列两点进行判断:心尖或者颈动脉的想外搏动与S1同步或者几乎同步,其中利用颈动脉搏动判别S1更为方便,当心尖部听诊难以区分S1和S2时,可以先听心底部即肺动脉瓣区和主动脉瓣区,心底部的S1与S2易于区分,再将听诊器体件逐渐移向心尖部,边移边默诵S1,S2节律,进而确定心尖部的S1和S2。

@试述心脏触及震颤的临床意义?
收缩期-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3、4肋间—室间隔缺损;舒张期-心尖部—二尖瓣狭窄;连续性-胸骨左缘第2肋间—动脉导管未闭

@简述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和常见原因?
产生机制:血管通道异常情况下,血液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旋涡冲击心壁,瓣膜等使之震动产生杂音,具体机制和病因:
1血流加速:血流速度越快,就越容易产生旋涡,杂音也越响 ,如剧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
2瓣膜口狭窄:血流通过狭窄处会产生湍流而形成杂音,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3瓣膜关闭不全: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4异常血液通道:心腔内或大血管间存在异常通道,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5心腔异常结构:心室内乳头肌,腱索断裂的残段漂浮
6大血

管瘤样扩张:血流在流经该 血管瘤时会形成涡流而产生杂音

@心尖区收缩期杂
音的临床意义?
对诊断贫血、甲亢 扩张型心肌病、贫血性 心脏病、高心病等 、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有重要价值

@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大临床意义?
对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主闭的体征?
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触诊-抬举性心尖搏动;叩诊-心浊音区向左下增大呈靴型;听诊-主动脉瓣区杂音舒张期递减型叹气样,并向心尖部传导;心音-A 2 减弱;其它-周围血管征

@肝脏触诊需注意哪些内容?
⑴最敏感的触诊部位是指前端的桡侧,并非指尖,故应以示指前外侧指腹接触肝脏
⑵检查腹肌发达者时,右手宜置于腹肌外缘稍外处向上触诊,否则肝缘易被掩盖或将腹直肌腱划误认为肝缘
⑶触诊肝脏需密切配合呼吸动作,于吸气时手指上抬速度一定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而呼气时手指应在腹壁下陷前提前下压,这样就可以有两次机会触及肝缘
⑷当右手示指上移到肋缘仍未触及到肝脏时,应考虑巨大肝脏,应下移初始触诊的部位自髂前上棘或更低的平面开始
⑸如遇腹水患者,深触诊发不能触及肝脏时,可用浮沉触诊法
⑹鉴别易误认为肝下缘的其他腹腔脏器:①横结肠②腹直肌腱划③右肾下极

@腹部触诊可触及的正常包块有哪些?
1.腹直肌及腱划2.腰椎锥体及骶骨岬3.乙状结肠粪块4.横结肠5.盲肠

@消化性溃疡伴急性穿孔的体征?
视诊-急性痛苦病容,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休克、强迫仰卧位、腹部凹陷、腹式呼吸减弱消失;触诊-腹肌紧张呈 板状腹 腹部压痛和反跳痛;叩诊-肝浊音区缩小;听诊-肠鸣音减弱消失

@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肺实变:胸廓对称,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气管位置居中,语颤患侧增强,音响浊音,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啰音湿啰音,语音共振患侧增强
肺气肿:胸廓桶状,呼吸动度双侧减弱,气管位置居中,语颤双侧减弱,音响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啰音多无,语音共振减弱
胸腔积液:胸廓患侧饱满,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气管位置移向健侧,语颤患侧减弱或消失,音响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啰音无,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气胸:胸廓患侧饱满,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或无,气管位置移向健侧,语颤减弱或消失,音响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啰音无,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肺不张:胸廓患侧平坦,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气管位置移向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音响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啰

音无,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肺水肿:胸廓对称,呼吸动度双侧减弱,气管位置居中,语颤正常或减弱,音响正常或浊音,
呼吸音减弱,啰音湿啰音,语音共振正常或减弱
哮喘:胸廓对称,呼吸动度双侧减弱,气管位置居中,语颤双侧减弱,音响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啰音干啰音,语音共振减弱

@二狭,二闭,主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的综合体征
@二尖瓣狭窄:视诊: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略向左移,中心性发绀;触诊: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叩诊: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后腰膨出,呈梨形;听诊:心尖部S1亢进,心尖部较局限的递增型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分裂,肺动脉瓣区Grahan Steell杂音,三尖瓣收缩期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后期亦可向右扩大;听诊: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并可掩盖S1,P2亢进,分裂,心尖部有S2。
@主动脉瓣狭窄: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听诊: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可有收缩早期喷射音,甚至S2逆分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视诊: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呈抬举性,有水冲脉;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明显,呈靴形;听诊: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心尖部可有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也可有Austin-Flint杂音,可有动脉枪击音及杜氏双重音。
@心包积液:视诊:前倾坐位,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触诊: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脉搏快而小,有奇脉,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可有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并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相对浊音界与绝对浊音界几乎一致;听诊:心音遥远,心率快,有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二种啰音的鉴别

干啰音:
机理:由气流通过狭窄的支气管时发生涡漩,或气流通过有粘稠分泌物的管腔时冲击粘稠分泌物引起的振荡所致。
听诊特点:1,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呼气时更明显;2,性质多边且部位变换不定;3,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4,几种不同性质的干啰音可同时存在;5,发生在主

支气管的干啰音称哮鸣
临床意义:支气管病变表现
湿啰音:
机理: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
裂所产生的声音
听诊特点:1,吸气和呼气都能听到,以吸气终末清楚;2,常数个水泡音成串或断续发生;3,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改变;4,大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5,咳嗽后湿啰音可增多,减少或消失
临床意义:肺与支气管病变,如肺水肿

病例分析:
胸肺
@患者张某,因为发热、畏寒3天入院。查体:T39.2℃,R26次/min,面色潮红,气管无移位,胸廓对称,右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支气管语音及中小水泡音,血WBC15000/μ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
#初步诊断:右侧大叶性肺炎;与右胸腔积液鉴别,鉴别要点:右胸廓饱满,气管移向健侧,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音共振减弱。

@患者男性,因发热,气促,右侧胸痛及不适10天而入院。查体:右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向左侧偏移,右侧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实音,听诊右侧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音传导减弱或消失。心界向左移,腹部检查无特殊。
#诊断:右胸胸腔积液;该病的体征与肺实变、气胸的异同:肺实变:胸廓对称,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气管位置居中,语颤患侧增强,音响浊音,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啰音湿啰音,语音共振患侧增强;气胸:胸廓患侧饱满,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或无,气管位置移向健侧,语颤减弱或消失,音响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啰音无,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胸腔积液:胸廓患侧饱满,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气管位置移向侧,语颤患侧减弱或消失,音响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啰音无,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男性,有多年哮喘病史,今晨在花园劳动,突然左胸剧痛,大汗,咳嗽,发绀,查体:血压60/40mmHg,左胸饱满,语颤减弱,叩诊鼓音,心左界叩不出,心音遥远。
#诊断:自发性气胸;与肺实变鉴别要点为:病变区域触觉语震增强,气管无偏移,病变区叩诊浊音或实音,病变侧可出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听觉语音增强,湿性啰音。

腹部
@患者男性,消瘦乏力一年余,近两个月来进行性加剧,体查:慢性病容,前胸壁皮肤有3个蜘蛛痣,心肺正常,腹部轻度膨隆,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3㎝质硬III度,表面凹凸不平,脾轻度肿大,有移动性浊音。
#诊断:肝硬化;实验室检查:ALT、AST、STB、A/G蛋白电泳、ICGR为筛选检查,还应查MAO、PH及PIIIP等。

@患者男性,查体发现面部、颈部

有3个蜘蛛痣,腹部弥漫性膨隆,腹壁静脉曲张,有波动感,脾脏中度肿大,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诊断:肝硬化;还有哪些疾病可以出现波动感:细菌感染,肿瘤,结核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肝硬化;腹
壁静脉曲张还可以见于哪些病、区别:门静脉高压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有侧枝循环形成时,鉴别其来源需要检查血流方向:门静脉阻塞有门静脉高压时,其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流经脐静脉脐孔而入腹壁浅静脉流向四方;下腔静脉阻塞时,其分布在腹壁两侧或臀部及股部外侧,脐以下的腹壁浅静脉血流方向转流向上;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或胸壁的浅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均转流向下。


@某患者女性,因心悸、气促、下肢浮肿入院。检查:半坐卧位,二尖瓣面容,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心脏检查:望诊心尖搏动向左移位;触诊心部可扪及舒张期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向左增大呈梨形;听诊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心尖部闻及局限性的递增型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侧卧位更清楚,心尖部内上方可闻及开瓣音,P2亢进并有分裂。
#二尖瓣狭窄;机制: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约4~6cm2,病变时二尖瓣瓣口明显缩小。

@患者女性,因活动后气促,心悸一周入院。查体:BP110/70mmHg。HR90次/min,律齐,心前区无隆起,心尖部可扪及舒张期震颤;叩诊心腰部饱满,心尖部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反射增强,变厚,活动幅度减小,舒张期前叶体部向前膨出呈气球状,瓣尖的前后叶距离明显缩短,开口面积减小。

@患者男性,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来院就医,自诉无任何症状,感觉良好。查体:BP120/80mmHg,心前区无隆起,触之震颤;叩诊心界不大。HR80次/min,律齐,心前区闻及一收缩期吹风样2/6级较柔和之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