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砟轨道轨道板揭板试验施工工艺总结

无砟轨道轨道板揭板试验施工工艺总结

无砟轨道轨道板揭板试验施工工艺总结
无砟轨道轨道板揭板试验施工工艺总结

目录

1 试验总体准备 (1)

1.1 试验目的 (1)

1.2 原材料准备 (1)

1.3 配合比设计选择 (1)

1.4 试验场地准备 (2)

1.5 试验段参数选取 (2)

2 施工组织 (2)

2.1 总体施工组织 (2)

2.2 试验管理人员配置 (3)

2.3 作业人员及机具设备配置 (3)

3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方法 (4)

3.1 底座施工 (4)

3.2 底座伸缩缝设置 (6)

3.3 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6)

3.4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7)

3.5 自密实混凝土拌制 (9)

3.6 自密实混凝土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混凝土灌注 (9)

3.8 自密实混凝土拆模 (10)

4 质量检验 (10)

5 工艺性试验总结 (11)

5.1灌注施工工艺 (11)

5.2 施工注意事项 (12)

5.3 离缝现象控制 (12)

5.4 气泡现象控制 (12)

5.5 泌水现象控制 (13)

5.6 灌注不饱满控制 (13)

6 结束语 (13)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总结

1 试验总体准备

1.1 试验目的

(1)模拟线上实际施工条件,探索自密实混凝土搅拌、灌注工艺及灌注效果评价, 包括原材料性能检测、自密实混凝土试验室试配试验。掌握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流程,着重解决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

(2)通过灌注及揭板试验,实地检验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施工配合比,以及底座板台座浇筑、机具加工准备以及灌板现场模板安装等工艺参数,通过研究和和总结形成一套成熟的、具有指导施工实践的工艺和作业工装,确保轨道板充填层混凝土灌注一次成功。

(3)通过现场试验,总结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和施工工艺参数,包括原材料性能指标、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施工工艺参数。

1.2 原材料准备

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的质量、性能,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在同一配合比下的稳定性,方便检测混凝土后续调配合比的变量性能。配专检人员对每批原材进行进场验收,出合格证,并做好相关追溯。

表1-1 原材料进场情况表

1.3 配合比设计选择

根据铁科院提供的设计配合比、试配施工配合比,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应满足以下规定:

(1)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80kg/m3;

(2)用水量不宜大于180kg/m3;

(3)单位体积浆体总量不宜大于0.4m3。

根据原材料性能等,最终确定配合比为:2363(kg/m3)

表1-2 原材料配合比用量表

1.4 试验场地准备

我标段本次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场地选择在一工区2#拌合站内,场地平整,交通便利,满足现场试验条件。

1.5 试验段参数选取

本次工艺性试验包括直线段轨道板铺设和曲线段轨道板铺设,本次仅施作梁体一半从梁端开始,单线布置(1-P4925)+(2-5600),试验长度16.29m,,缝宽为70mm,单线3块板。曲线段底座超高90mm,曲线半径12000m,曲线段布置2块轨道板,轨道板布置为(1-P4925)+(1-P5600),缝宽70mm。

2 施工组织

2.1 总体施工组织

本次试验内容为无砟轨道底座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揭板试验等。整个试验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灌注施工、灌注效果评价和性能监测四个阶段,具体流程见“图2-1 施工组织安排流程图”。

图2-1 施工组织安排流程图

2.2 试验管理人员配置

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前必须培训考试的要求,我标段参与本次试验段的施工人员全部经过无砟轨道施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并且考核合格,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表2-1 无砟轨道揭板试验现场管理人员配备表

2.3 作业人员及机具设备配置

劳动组织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施工作业人员全部进行岗前施工技术培训。我标段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工艺配置相应的作业人员及施工施工,详见“表2-2 作业人员配置表”和“表2-3 施工设备配置表”。

表2-2 作业人员配置表

表2-3施工设备配置表

3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方法

3.1 底座板施工

我标段模拟线上底座板施工条件,自2016年3月14日至2016年3月29日,共计施工底座板10块,其中桥梁直线段6块,曲线段4块。

底座板施工浇筑完成拆模后,棱角无破损,顶面平整,无裂纹、裂缝、蜂窝麻面现象,排水横坡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

(1)底座板基层处理

底座板施工前对基层面进行找平,使试验更接近的模拟桥面施工,基层面找平完成后,测量放线,放出底座板的各个角点,然后使用墨斗弹线进行标记,弹出底座板轮廓线,方便立模。

(2)底座板钢筋焊网加工及铺设

依据设计图纸尺寸,加工底座板钢筋网片及N1、N2、N3、N4、N5钢筋,依据底座板轮廓线进行底座钢筋安装,限位凹槽防裂钢筋可适当靠近凹槽,以更有利的避免凹槽倒角裂纹出现。垫块采用3.5cm厚锥形垫块,呈梅花型布置,每平米4个。

(3)底座模板安装

侧模与端模采用螺栓连接。底座模板加固方式:线间钻孔后安装丝杠的方式进行加固,线路外侧利用支撑杆配合紧线器完成模板加固。模板安装必须对齐,不得出现错台现象。

考虑20mm施工缝及填充材料,底座采取隔块施作方式,隔一块打一块,便于泡沫板的安装。

限位槽口使用定型钢模板。凹槽模板通过横向方钢连接在底座模板侧模上,并用螺栓固定,确保凹槽模板不偏移、不上浮。

图3-1 底座板施工图

(4)底座混凝土浇筑

模板安装完成后,经检查其几何尺寸及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底座混凝土。

(5)混凝土整平

混凝土捣固完成后,人工用铝合金尺刮平或摊铺机来回辊压几遍粗平,然后用抹面机初次收面,再用抹子进行收面,一般情况下,收面工作至少要进行3次。

(6)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收面完成切初凝后,采用喷洒养护液、覆盖土工布、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养护。

3.2 底座伸缩缝设置

每块轨道板下底座为一个单元,相邻底座间设置20mm的伸缩缝,伸缩缝处填充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顶部、侧面采用密封胶密封,伸缩缝设置要平顺,允许偏差为5mm。伸缩缝在密封前可在缝两侧5mm处平行伸缩缝粘贴宽胶带来保证伸缩缝外观质量。

图3-2 伸缩缝处理

3.3 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确认底座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强度确认由同条件试件试验确定),现场即可安排隔离层和弹性垫层的施工。在土工布铺设施工后应防止污染,要求穿戴鞋套在上面作业。中间隔离层应采用单位面积700g/m2,厚4mm土工布,宽度为2600±10mm。铺设土工布时,用墨斗弹出土工布轮廓线,线条应清晰、准确。

(1)铺设土工布

首先将整张土工布根据隔离层边线铺在底座表面并用刮杆刮平,局部不平的地方人工用手刮平。在限位凹槽的位置用刀将土工布割出方孔,使整张土工布与底座板表面密贴(含限位凹槽),剪下的部分铺设到限位凹槽结构的底面。轨道板全长范围内土工布不得有破损,搭接,接缝和空鼓。

弹性垫板及泡沫板由厂家统一定做,将弹性垫板嵌入泡沫板,然后安装在纤维凹槽侧面。保证弹性垫板与凹槽周边混凝土密贴,不得有鼓泡、脱离现象。采

用胶带将泡沫板与凹槽底部及泡沫板与底座顶面土工布接缝封闭,然后采用胶带将泡沫板与弹性垫板间的接缝封闭。

图3-3 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

(2)整平

铺上土工布后应立即压上保护层垫块,垫块材质、强度等级与自密实混凝土相同,防止滑动。在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安装、固定前,应对土工布再次拉扯平整。

3.4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1)自密实钢筋安装及定位

充填层设置CRB550级钢筋。钢筋网片统一预制。凹槽钢筋人工现场绑扎成型。

图3-4 钢筋网片安装

(2)轨道板粗铺

首先测量放样轨道板轮廓线,采用10cm方木做为临时支撑。轨道板安装利用30t汽车吊机起吊安装,轨道板采用标准轨道板模拟铺设。

图3-5 轨道板粗铺

(3)轨道板精调

利用精调抓和全站仪进行轨道板精调,灌注前进行复测。

图3-6 轨道板精调

(4)轨道板封边与固定

封边模板采用定制钢模板,端模与轨道板弧形角结构一致。模板安装后应与轨道板密贴并在四角设有排气孔。端模采用X型加固件及木楔固定。为保证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轨道板不上浮、不侧移,每块轨道板至少设置5道压紧装置,曲线段至少设置3道防侧移装置。

图3-7 压紧装置及封边

3.5 自密实混凝土拌制

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和其他材料,干粉搅拌1分钟,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和外加剂,并继续搅拌2分钟。总搅拌时间3min。

自密实混凝土入模前必须检测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50、含气量和泌水情况等拌和物性能,满足要求时方可灌注。

图3-8 现场测定坍落扩展度、含气量等指标

3.6 混凝土灌注

自密实性混凝土的灌注采用1个0.1方小料斗配合一个1.8方大的固定存料斗。首先由混凝土运输车将自密实性混凝土放入到存料斗中,再由1台30t吊车将存料斗吊至灌注小车上。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 方可卸料。自密实混凝土连续灌注,中间不得间断。

(1)灌注前准备工作

①灌注口位置的模板加固以及一次灌注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方量等。

②钢筋网片的位置、保护层垫块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③料斗及滑槽、板腔用水润湿情况,并确定不得有明显积水。

④模板加固是否牢固,排气孔插销是否可顺利插入排气孔模板。

(2)自密实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坍落扩展度、T500和含气量。

(3)通过观察孔及料斗下料高度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情况,保持混凝土均匀分布流动。

(4)自密实混凝土从轨道板四周流出,混凝土拌合物没有离析、没有上下分层,碎石在上表面可见,流出的混凝土与轨道板底面没有空气排出了,说明

灌板已经饱满,待观察孔内混凝土比轨道板高出20mm以上,停止灌注。如果自密实混凝土没有从排气孔流出,或者流出的混凝土拌合物明显离析说明灌板失败。应当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重新进行工艺试验。

图3-9 现场混凝土灌注

3.7 自密实混凝土拆模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自密实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移除模板。拆模后可初次检差自密实层与轨道板有无离缝,如若有离缝,可初次判断本次灌板失败。

4 质量检验

揭板试验是对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效果最直观的检验手段,一般在养护1天后进行揭板试验。在环境温度低于10℃时,可适当延迟揭板时间。

拆模后检查填充层外观质量、饱满度、密实度、平整度,有无离析、露石、露筋、蜂窝现象;有无大气泡集聚区、发泡层,表面是否均匀一致;有没有分层,水纹现象等。同时按要求检查硬化体相关性能。

我部从2015年11月18日至2016年4月17日,现场灌注18次(22块),其中直线段17块,曲线段5块。通过多次揭板验证配比和工艺,自密实混凝土的稳定性是揭板试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是控制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另一方面加强自密实混凝土进场原材料质量控制和每种材料进场试拌验收,重点控制河沙细度模数、碎石含泥量及针片状含量、粉料的烧失量和细度、外加剂的性能和参量。

图3-9 自密实混凝土层表面外观

实践表明,在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封边模板排气孔位置的设置、精调支座的拆除时间、排气孔处排浆槽内混凝土翻浆状态等,均对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图3-10 自密实混凝土层侧面外观

5 工艺性试验总结

5.1灌注施工工艺

(1)模板高度。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通常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越大,其自流平、自填充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灌注施工。但拌和物流动性越大,拌和物越易出现离析、分层、浮浆等严重影响灌注质量的问题。并加高灌注孔及观察孔导管的高度,来增加自密实混凝土自身重力势能,从而实现了低坍落扩展度自密实混凝土在轨道板下的自填充、自流平。同时,导管的加高也有利于加快混凝土

下料速度,从而缩短施工时间,并能防止混凝土污染轨道板面。因此,建议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时适当加高灌注孔及观察孔导管的高度。

(2)灌注方式。将混凝土置于灌注小车上(高度应高于轨面1.8-2m),通过引流槽导入小料斗进行灌注。

(3)灌注速度。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可能会影响自密实混凝土与轨道板结合面的质量,过快的灌注速度会造成轨道板下空气来不及排除而积聚在轨道板下,从而形成大气泡空洞,影响自密实混凝土与轨道板的粘结强度。灌注速度太慢则会延长施工时间,影响施工进度。通过本次试验,初步认为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速度应控制在8-12min。

5.2 施工注意事项

就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而言,首先应把好原材料进场验收关,试验人员须对每批进场砂石料的粒径、细度模数、含泥量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相对稳定。自密实混凝土入模前,检测技术条件规定的拌和物性能指标且满足相关要求。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前检查轨道板四周封边情况,应严密不漏浆。轨道板固定限位装置应安装稳固,轨道板两侧所施加的扭紧力矩应基本一致。板下空腔已润湿但无积水,为防止灌注过程污染轨道板面,可在灌注孔处铺设一块2m见方的土工布。关注时通过调节灌注漏斗阀门改变灌注速度,且应保持连续下料,避免从灌注漏斗处带入空气。灌注完成后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养护作业,并根据接板试验取得的经验数据确定拆除精调支座、封边模板和固定限位装置的时间。

5.3 离缝现象控制

(1)控制原材料质量,保证原材料进场质量相对稳定,如粒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指标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2)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之前,板底润湿充分但不能有积水。

(3)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指标在技术条件要求范围内根据现场实际,如材料质量变化等做适当调整。

(4)合理控制灌注速度,根据气温条件适时调整灌注节奏(按不大于20min 控制)。

(5)在自密实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适时拆除轨道板精调支座。

(6)在自密实混凝土终凝前后适时拆除封边模板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5.4 气泡现象控制

(1)控制原材料质量、保证原材料进场质量相对稳定。

(2)根据原材料质量情况微调外加剂添加量。

(3)根据工艺性试验情况合理设置排气口位置,灌注时保证排气充分。

(4)合理控制灌注速度,灌注过程及时向灌注料斗内补充混凝土,保证连续灌注。

5.5 泌水现象控制

(1)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之前,润湿板腔,但不能有积水,更不能往混凝土内加水。

(2)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中外加剂掺量。

(3)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自密实混凝土时,卸料前应高速转动罐体20—30S。

(4)已经出现离析的混凝土不要使用。

(5)超过可工作时间(120min)的自密实混凝土不能用于轨道板灌注。

5.6 灌注不饱满控制

(1)保证自密实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如:坍落扩展度、T500、障碍高差、充填比等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2)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之前,应充分润湿板底,但不能有积水。

(3)根据揭板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工装设置排气口位置,根据灌注时浆料排出情况确定结束灌注时间,并按“先关闭排气口、再停止灌注混凝土”的顺序作业。

(4)根据揭板工艺性试验确定的灌注工艺控制灌注节奏。

(5)已经出现离析的混凝土不要使用。

(6)超过可工作时间的自密实混凝土不能用于轨道板灌注。

6 结束语

通过试验研究,可掌握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要求,确认轨道板封边固定及排气孔、灌浆口位置选择,确认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艺、精调支座拆除时间等,从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缺陷。通过揭板试验研究我们认识到,必须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和外加剂性能的稳定性,使混凝土拌合物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最终实现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作性能和硬化体性能稳定并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要求,满足线上工程施工要求。

中铁八局武汉综合试验段总结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武汉综合试验段 无砟轨道工程总结 第一篇工程概况 中铁八局承担施工的武汉综合试验段全长26.1公里,占试验段62.1公里总长的42%,位于试验段的中部,属于高速试验区。其中,武汉工程试验段施工长度9.3公里,XXTJⅠ标段施工长度16.8公里。该施工段共有桥梁12座,全长8.63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33%。路基全长17.468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7%。 我局施工段内共有工程试验段雷达2000双块式、再创新双块式、单元板及纵连板四种无砟轨道结构形式。 双块式无砟轨道全长14.764公里,占线路总长的57%。其中:雷达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长9.299公里,占全长的63%。再创新双块式无砟轨道长5.465公里,占全长的37%。 板式无砟轨道全长11.336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3%。其中:单元板无砟轨道长9.686公里,占全长的85%;纵连板无砟轨道长1.65公里,占全长的15%。 单元板无砟轨道采用A配方、B配方、国产引进配方(A配比、B配比)三种CA砂浆配方工艺,纵连板无砟轨道采用高弹砂浆配方工艺,该段工程融合了国内无砟轨道全部结构形式。 第二篇工程控制测量 第一章基本要求 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宜按分级布置,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高程控制网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 3、测量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 4、各阶段测量完成后,须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 5、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共同使用同一个GPS基础平面控制网;

6、同一测段或同一条线宜使用统一的测量连接件和棱镜; 7、测量程序须按照统一模式进行施测; 8、在各标段接头处须进行控制联测; 9、测量评差采用经鉴定并经建设单位认可的程序进行; 10、各阶段测量成果及复测成果表,须记录完全,书写清楚,签字手续完善。 第二章测量设备及元器件 1、CPI复测 CPI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全线各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准,要求采用双频接收机。 2、CPII复测及加密 CPII是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网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无砟轨道施工阶段基桩控制网起闭的基准,主要分两种情况: 1)采用GPS双频收机进行测量,按边长400~800m进行加密; 2)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导线进行加密,要求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进行;并配备配套三角架、棱镜、对中器。 中铁八局武广客专两个标段CPI、CPII复测均采用GPS Trimble 5700双频卫星接收机4台,静态定位精度5mm+5PPm(双频)。 3、CPIII测量

铁路工程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铁路工程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25T02:27:13.3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作者:樊晶晶[导读] 铁路作为我国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我国在不断提高铁路车速的同时,不断完善铁路工程建设,扩大高速铁路覆盖面积。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铁路作为我国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我国在不断提高铁路车速的同时,不断完善铁路工程建设,扩大高速铁路覆盖面积。基于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优势,提出了施工技术难点,最后详细强调了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要点。以期妥善应用施工技术, 提高铁路工程整体质量,让铁路工程稳定运行,为我国铁路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铁路工程;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对轨道安全、稳定性和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砟轨道技术凭借其高强度和高稳定性,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工程中。但由于无砟轨道施工难度较高,我国施工经验有所欠缺。在实际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强调其施工要点,才能保证铁路工程的顺利展开。 1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优势 从目前我国铁路工程施工情况来分析,使用无砟轨道结构可有效满足铁路的高速运行,该结构采取单元式纵连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优势。同时在桥梁路段可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把握梁面的平整程度,单元结构的轨道受力均衡,施工作业更加简单,质量把控相对便捷。常见病害,如损伤、裂缝等问题,在日常维修中即可解决。另一方面,无砟轨道具有可修性优势。由于单元结构在道床板和底座之间利用砂浆进行隔离,从纵向平面分析,利用板缝完成分离,维修性较强。 2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 无砟轨道施工主要在线性控制和尺寸控制上存在技术难点,施工方需要严格依据设计要求,控制轨道结构件、扣件以及接头等零件的尺寸和型号。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执行安装工艺,尤其是钢轨接头位置,需要将轨枕和绝缘段控制在70mm以上的距离。浇筑施工按照应力释放要求,对单元轨道长度加强控制。单元轨道长度一般在600m至1800m之间,根据设计要求对外轨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轨道误差,安装时需要打磨无砟轨道,保证误差控制在0.3mm之内,横截面误差也应当控制在0.2mm之内,安装无砟轨道,将高程误差控制在4~6mm之内,而线性误差不应超过8mm。尤其是中心线误差,严格控制在2mm之内。想要提高无砟轨道线性控制以及尺寸控制的精度,可采取预设偏高轨方法进行控制,避免螺杆扭矩和支撑力等影响测量精度,进而保证尺寸和规格的精准性。在对轨道内围结构进行控制时,应当对轨道精密性进行校正,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焊接接头上应当对连接缝进行严格控制,以提高线性精度。 另外在路桥连接段施工时,需要保证轨道刚度的一致性,均衡轨道刚度也是技术难点,施工期间需要对工序进行科学安排,减少交叉施工的情况。并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求施工队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在施工全程达到技术标准要求,从而保证轨道全体路段高度的一致性,达到统一的性能指标。 3 铁路工程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分析 3.1 工程概述 本文以某铁路工程路段为例,该工程全长16km,采取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包含铁轨、道床板、端梁、支承层、扣件等施工结构,路基地段815mm,隧道地段515mm,该路段铁路设计车速为350km/h。总结该工程施工经验,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进行下述分析。 3.2 施工工序控制 在无砟轨道施工中,主要可以分成工底底板施工和道床板施工两个施工环节。工底座板施工主要包含放线、钢筋安装、模板施工、铺设隔离层、混凝土浇筑等工序。道床板施工主要包括放线、钢筋、底板模板安装、框架组装、精调、混凝土施工等工序[1]。每道工序均需要由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才能保证达到质量标准,因此需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务必保证有序展开施工作业,避免交叉作业引发施工安全问题,影响施工整体质量。 3.3 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需要对工程沉降情况进行评估,在无砟轨道施工范围内,对桥梁以及隧道工程均需要进行沉降评估,经过评估后达到无砟轨道施工条件,才能准许施工。通过沉降评估后,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重复检测,提供评估结果。完成工序设计后,进行工序交接,由施工方、设计方、建设方和监理方共同组织会议,讨论工序交接以及验收问题,以合同方式规范,得到多方人员的签字确认,在施工中妥善落实。 3.4 支承层施工

路基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工艺总结报告

附件四: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 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试验段工程概述 (4) 2.1概述 (4) 2.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 (5) 2.3特殊地质、不良地质及地质构造 (5) 2.4水文地质条件 (5) 2.5路基支挡工程与边坡加固防护 (5) 3、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5) 3.1 试验段试验的目的 (5) 3.2 试验范围 (6) 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6) 4.1 参加施工人员进场情况 (6) 4.2 投入试验段施工的机械设备 (8) 4.3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8) 5、填筑工艺 (9) 5.1工艺流程图 (9) 5.2施工方案概述 (9) 5.3施工工艺 (10) 5.3.1机械准备 (10) 5.3.2材料准备 (10) 5.3.3下承层准备 (10) 5.3.4测量准备 (10) 5.4填料拌合 (10) 5.5填料运输 (10) 5.6摊铺 (10) 5.7压实 (11) 6、试验参数选择 (11) 6.1含水率 (11) 6.2松铺厚度 (11) 6.3压实机械及压实遍数 (12) 7、试验检测 (12) 8、沉降及位移观测 (12) 8.1沉降变形观测设备要求: (12) 8.2埋设沉降桩 (12) 8.3沉降变形观测点设置要求 (13) 8.4沉降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5) 8.4.1观测资料整理 (15) 8.4.2路基沉降分析评估 (16) 8.4.3路基评估方法 (17) 8.4.4评估标准 (17) 8.4.5无砟轨道路基的变形控制要求 (18) 8.5沉降观测工艺流程 (18) 8.6控制工后沉降的措施 (18) 9、资料整理和汇总 (19) 10、施工进度安排 (19) 11、质量保证措施 (20) 12、安全保证措施 (20)

无砟轨道试验段总结

TA1-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施工合同段:LXS-11标编号: 2、本表适用于标段一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甘青段)LXS-11标段

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高台制梁场 二O一二年七月

无砟轨道试验段总结 1、工程概况 兰新第二双线甘青段LXS-11标,管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K546+~DK605+800段,全长。轨道结构层设计形式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本标段无砟轨道施工起止时间拟定为2012年7月15日至2013年8月30日。标段内设许三湾铺轨基地,计划2013年10月1日开始铺设,2014年1月29日完成本标段的铺轨工作。 2、试验段工期安排 本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长度70m,于2012年5月20日开始施工支承层。为了锻炼、培养无砟轨道精调队伍,试验段施工时在轨道精调施工时邀请了轨检小车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区技术人员进行多期室内及线外的培训工作,轨道板于2012年6月29日浇筑完成。历时39天。 3、编制依据 1、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方案 2、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3、甘青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文件。 4、《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结构设计》(通线【2011】2351-Ⅰ) 5、《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图号:兰乌二线施(轨)09) 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9、《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号)4、试验目的 1、熟悉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 2、锻炼无砟轨道粗、精调测量及测量队伍。 3、熟悉无砟轨道混凝土在本地区的裂纹防治方法。 5、资源配置 无砟轨道试验段主要测量、机具、设备一栏表

无砟轨道试验段总结教学提纲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 TA1-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施工合同段:LXS-11标编号: 注:1、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报指挥部核备1份。

2、本表适用于标段一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甘青段)LXS-11标段 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高台制梁场

二O一二年七月 无砟轨道试验段总结 1、工程概况 兰新第二双线甘青段LXS-11标,管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K546+241.1~DK605+800段,全长59.513km。轨道结构层设计形式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本标段无砟轨道施工起止时间拟定为2012年7月15日至2013年8月30日。标段内设许三湾铺轨基地,计划2013年10月1日开始铺设,2014年1月29日完成本标段的铺轨工作。 2、试验段工期安排 本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长度70m,于2012年5月20日开始施工支承层。为了锻炼、培养无砟轨道精调队伍,试验段施工时在轨道精调施工时邀请了轨检小车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区技术人员进行多期室内及线外的培训工作,轨道板于2012年6月29日浇筑完成。历时39天。 3、编制依据 1、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方案 2、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3、甘青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文件。 4、《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结构设计》(通线【2011】2351-Ⅰ) 5、《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图号:兰乌二线施(轨)09) 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9、《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号)

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轨道板施工方案

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轨道板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沈丹客运专线TJ-3标工程 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建股份沈丹客运专线TJ-3标项目部三工区 二〇一四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1 - 二、工程概况 ......................................................................................................... - 2 - 2.1 工程概况 ............................................................................................ - 2 - 2.2底座板布置及结构尺寸 ..................................................................... - 2 - 2.3曲线地段超高设置............................................................................. - 5 - 2.4施工条件............................................................................................. - 7 - 2.4.1自然气候条件................................................................................. - 7 - 2.4.2交通运输条件................................................................................. - 7 - 2.4.3工区沿线可用材料资源................................................................. - 8 - 2.4.4水、电、燃料可用资源情况......................................................... - 8 - 2.4.5通信................................................................................................. - 8 - 三、施工计划安排 ................................................................................................. - 8 - 3.1工期安排............................................................................................. - 8 - 3.1.1单元评估计划................................................................................. - 8 - 3.1.2施工计划......................................................................................... - 8 - 四、施工前期准备 ................................................................................................. - 9 - 4.1技术准备............................................................................................. - 9 - 4.1.1技术培训......................................................................................... - 9 - 4.1.2线下工程验收及交接..................................................................... - 9 - 五、轨道板施工 ................................................................................................... - 12 - 5.5钢筋焊网安装及钢筋加工、绑扎 ................................................... - 18 - 5.6立模 ................................................................................................... - 20 - 5.7底座混凝土施工 ............................................................................... - 21 - 5.8混凝土拆模及养护 ........................................................................... - 23 - 5.9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 ................................................................... - 24 - 5.10自密实混凝土钢筋焊接网安装..................................................... - 25 - 5.11轨道板存放..................................................................................... - 26 - 5.12轨道板铺设..................................................................................... - 29 - 5.13轨道板防上浮和偏移设备安装..................................................... - 31 - 5.14自密实混凝土层施工..................................................................... - 31 - 六、劳动力计划 ................................................................................................... - 33 - 七、各项保障措施 ............................................................................................. - 33 - 7.1工期保证措施 ................................................................................... - 33 - 7.2 质量保证措施 .................................................................................. - 34 - 7.3安全保证措施 ................................................................................... - 37 - 八、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 - 38 - 8.1环境保护目标 ................................................................................... - 38 - 8.2环境保护措施 ................................................................................... - 38 - 8.3文明施工目标 ................................................................................... - 38 - 8.4文明施工措施 ................................................................................... - 39 -

无砟轨道试验段方案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16标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施工方案 编制:杨绍波 审核:杨汉国 审批:余霖 中铁十一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一年五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概况 (1) 三、试验目的及项目 (1) 3.1 试验目的 (1) 3.2 试验项目 (2) 3.3 试验材料 (2) 四、资源配置 (2) 4.1 原材料供应 (3) 4.2 设备配置 (3) 4.3 人员配置 (3) 五、施工工艺及方法 (4) 5.1 施工工艺流程 (4) 5.2 工艺要点及方法 (4) 六、施工注意事项 (14) 七、质量标准 (16) 7.1 底层B料压实检测标准 (16) 7.2 表层级配碎石压实检测标准 (16) 7.3 支承层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7) 7.4 道床板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7) 八、安全、质量及环保措施 (18) 8.1 安全保证措施 (18) 8.2 质量保证措施 (19) 8.3 环境保证措施 (19)

兰乌铁路甘青段CRTS I型 双块式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指南》;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6)《铁路混凝土工程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7)业主下达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纪要要求。 二、概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16标段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瓜州县境内,起止里程为DK930+329.68至DK1015+000,全长84.67km。 三、试验目的及项目 3.1 试验目的 在无砟轨道线上先导段展开施工之前,先在线外施做一段无砟轨道试验段。通过试验,确定干硬性混凝土支承层及C40道床板相关工艺及参数、各项检测指标是否满足设计文件、验收标准要求,为下一阶段大面积施工创造条件。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1、梁面钢筋网片未进行覆盖,现场随意堆放,部分网片锈蚀严重。处理方案:对梁面钢筋网片进行覆盖,统一规划后集中存放。 2、底座板养生用棉被颜色不统一,堆压砂袋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堆压砂袋建议采用京沪项目使用的白色袋子,规格统一,摆放位臵固定,保证美观。棉被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将颜色一致的铺设在相邻位臵,后续物质部门采购统一时尽量做到颜色统一。 3、施工班组未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施工,存在模板安装后才进行植筋作业等违规作业的情况。 处理方案:施工班组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流程进行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加强管控,上道工序未完成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4、施工现场未及时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配件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统一存放,部分物件可加工移动储存箱进行存放,保证现场整洁有序。 5、植筋作业过程中,需加强现场管控,保证植筋深度及质量。 处理方案:质检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发现不合格立即进行整改,杜绝质量隐患。 6、底座板模板拆模后使用车辆拖行至下一施工部位,且部分模板未

经打磨,直接涂刷脱模剂。 处理方案:模板拆除后使用车辆统一运输至下一施工部位,严禁直接在桥面上拖行,所有模板必须打磨干净后方可涂刷脱模剂,否则禁止使用。 7、浇筑混凝土前,底座板施工区域存在清理不彻底的现象。 处理方案:在浇筑混凝土前,建议采用高压水枪、鼓风机或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保证底座板施工质量。 8、隔离层铺设完成后,现场随意踩踏,导致隔离层部分区域被污染。处理方案:隔离层铺设完成后,严禁现场施工人员随意踩踏,建议在施工区域设臵警示标语,保证隔离层施工质量。 9、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存在洒水抹面现象。 处理方案:质检员与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抹面过程,抹面须进行至少四次,禁止洒水抹面。 10、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 处理方案:安质部及架子队每天进行巡查,未佩戴安全帽的按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请安质部牵头,工程部配合,根据近期发现的问题按照以上格式增加,整理好后下发至施工现场

无砟轨道轨道板揭板试验施工工艺总结

目录 1 试验总体准备 (1) 1.1 试验目的 (1) 1.2 原材料准备 (1) 1.3 配合比设计选择 (1) 1.4 试验场地准备 (2) 1.5 试验段参数选取 (2) 2 施工组织 (2) 2.1 总体施工组织 (2) 2.2 试验管理人员配置 (3) 2.3 作业人员及机具设备配置 (3) 3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方法 (4) 3.1 底座施工 (4) 3.2 底座伸缩缝设置 (6) 3.3 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6) 3.4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7) 3.5 自密实混凝土拌制 (9) 3.6 自密实混凝土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混凝土灌注 (9) 3.8 自密实混凝土拆模 (10) 4 质量检验 (10) 5 工艺性试验总结 (11) 5.1灌注施工工艺 (11) 5.2 施工注意事项 (12) 5.3 离缝现象控制 (12) 5.4 气泡现象控制 (12) 5.5 泌水现象控制 (13) 5.6 灌注不饱满控制 (13) 6 结束语 (13)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总结 1 试验总体准备 1.1 试验目的 (1)模拟线上实际施工条件,探索自密实混凝土搅拌、灌注工艺及灌注效果评价, 包括原材料性能检测、自密实混凝土试验室试配试验。掌握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流程,着重解决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 (2)通过灌注及揭板试验,实地检验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施工配合比,以及底座板台座浇筑、机具加工准备以及灌板现场模板安装等工艺参数,通过研究和和总结形成一套成熟的、具有指导施工实践的工艺和作业工装,确保轨道板充填层混凝土灌注一次成功。 (3)通过现场试验,总结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和施工工艺参数,包括原材料性能指标、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施工工艺参数。 1.2 原材料准备 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的质量、性能,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在同一配合比下的稳定性,方便检测混凝土后续调配合比的变量性能。配专检人员对每批原材进行进场验收,出合格证,并做好相关追溯。 表1-1 原材料进场情况表 1.3 配合比设计选择 根据铁科院提供的设计配合比、试配施工配合比,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应满足以下规定: (1)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80kg/m3;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摘要: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普遍采用的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但是,我国铁路在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方面的经验目前还不够成熟。因此,探讨无砟轨道施工的技术难点和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字: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进入全面建设时期。高速铁路的最显著特点表现为高速度,与传统的有砟轨道结构铁路相比,高速铁路对轨道的结构要求更高,它需要轨道具有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所以,需要开展针对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施工技术。无砟轨道作为一种稳定性高、轨道刚度均匀、具有较强的结构耐久性、容易维护、可降低桥梁二期恒载、减少隧道净空开挖、综合效益高的轨道结构形式,目前已在国外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无砟轨道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基本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因此,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 与普通铁路有砟轨道相比,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的施工工艺更为复杂,技术含量更高,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l)轨道基础地基沉降变形规律难以控制。无砟轨道整体形态是通过扣件系统进行维持,因此,必须采取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保证轨道地基的稳定性,线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以满足无砟轨道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 (2)精密测量技术。传统的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的施工建设需求,需要采用高精度的现代工程测量方法来保证保证无砟轨道线路平顺性。 (3)轨道平顺度控制。高速铁路与普通有砟铁路的最显著区别是需要一次性建成可靠、稳固的轨道基础

工程和高平顺性的轨道结构。轨道的高平顺性是实现列车高速运行的最基本条件。实现和保持高精度的轨道内外部几何状态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是最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4)无砟道岔施工。道岔区无砟轨道施工应严格按相关规程进行,在保证无砟轨道的道岔间无缝的同时还要注意与不同区间、不同标段间无缝线路施工相互协调。所以在进行无砟道岔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进行预铺装、严格对位并精细地调整几何形位,应严格按设计焊接道岔内的钢轨并锁定道岔以保证工程质量。 3 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 3.1 不同线路地段轨道系统的组成 根据不同的线路地段特点,需要设计不同的轨道系统结构,以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和高速特点。 对于正线一般地段,轨道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最底层是路基防冻层,作用是防止毛细孔,路基防冻层上是水硬性混凝土材料支承层,轨道铺设在支承层上并通过混凝土道床板与支承层连接。路基段的曲线超高在路基防冻层表层上实现,超高部分需要通过缓和曲线完成过渡,同时,在不同超高段,顶层沥青硅覆盖方式也不同。路基段采用不分轨道单元,道床板连续铺筑方式,当温度变化区间超过15℃或道床板混凝土浇筑不能连续进行时,需用通过设置工作缝方式来保证道床板结构均匀 过渡段轨道施工是无砟轨道施工重点,实现线路不同结构物之间的刚度均匀过渡是保证高速列车运行舒适的关键,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不同结构物过渡段轨道施工质量,当路基长度在10米以内时,路基地段不设置端板和端梁;当路基长度处于10~20米之间时,在桥台5-10米范围内的路基中间设置2.8×0.8×l.3米的端梁;当路基长度超过20米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端板和端梁。在隧道口无论路基长短内均需按设计要求设置4×5销钉,同时使用环氧树脂进行锚固 3.2无砟轨道测量 无砟轨道施工阶段测量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线下施工测量、无砟轨道铺设测量以及竣工测量。线下施工阶段测量主要工作是控制网的复测和控制网加密;对于无砟轨道铺设阶段测量,关键工作就是CPⅢ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测量要求满足五等导线精度,线路起闭于CPⅠ或CPⅡ控制点。导线长度不超过2km,点间距150~200m之间,距线路中线3~4m,需要再线下施工完成后无砟轨道铺设前进行施测,控制点需要用钢筋混凝土包桩,以保证其精度不受环境影响。高程测量采用起闭于二等水准点的精密水准测量施测,水准线路不超过2km。竣工阶段测量主要是维护基桩测量和轨道几何形状测量。 3.3水硬性混凝土支承层铺设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2.3.8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2.3.8.1 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无砟轨道采用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其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配筋的自密实混凝土、限位凹槽、中间隔离层(土工布)和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见“图2-3-8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横断面图”。轨道板采用单元分块式结构,在路基和桥梁地段轨道板间采用不连接的分块式结构。 轨道中心线 轨道板中间隔离层 自密实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底座 图2-3-8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横断面图 扣件:采用WJ-8B型弹性扣件。 轨道板:采用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标准轨道板型号为P5600、P4925和P4856三种,板厚均为200mm,承轨台高度为38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 自密实混凝土及限位凹槽:轨道板下铺设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设计厚度为90mm,长度和宽度与轨道板对齐,中间设置单层钢筋焊网。自密实混凝土与混凝土底座采用限位凹槽的方式进行限位和纵横向力的传递,每块轨道板下设置两个限位凹槽,凹槽尺寸为700mm×1000mm,限位凹槽处加设配筋,限位凹槽周围(侧面)设置弹性垫层,弹性垫层应满足结构受力、变形和材料耐久性要求。 中间隔离层:采用厚度为4mm的土工布。 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层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焊网,直径为φ12mm。底座伸缩缝宽度为20mm,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路基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底座宽度3100mm,底座板厚度为300mm。每3块~4块轨道板对应长度设置宽度为20mm伸缩缝,在伸缩缝位置设置传力杆;桥梁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长度为对应每块轨道板长度,底座宽度为2900mm,底座板厚度为200mm。

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5.4 正线轨道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5.4.1轨道板运输 5.4.1.1运输 本标段轨道板由其他标段板厂供应,本标段只设置4处轨道板厂存放场。 ①由本单位负责将板运至各铺设点存放,采用平板车运板,汽车吊配合装卸。 ②运输时应采取防止轨道板倾倒和三点支承的相应措施,并应保证轨道板不受过大的冲击。 ③在运输过程中轨道板之间用方木垫起。在运输过程中为防止紧急刹车时,轨道板因滑动而造成板体损坏,可用草帘作为填塞衬垫加以防护。 ④轨道板在存放和运输时,应在定位螺母和起吊螺母等处安装相应的防护装置。 5.4.1.2运输注意事项 ①吊板用钢丝绳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钢丝绳存在有影响承载力的缺陷时不应再用。 轨道板起吊采用专用的起吊架进行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要定期的对起吊设备、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如:起吊螺母是否弯曲、开裂、滑丝、吊装钢丝绳是否断丝或磨损严重,桁车的机械性能有无保证等)。 ②轨道板的起吊螺栓必须充分拧紧后才能开始起吊工作。 ③轨道板翻转作业中,采用专用的翻板架和起吊机械进行,保证轨道板边缘不受损伤,轨道板与地面相接触部位必须垫以10cm以上的硬杂木。④轨道板起吊必须保持板体水平,且缓慢进行。吊装过程中必须有操作人员扶着板体,以便于掌握轨道板的运行方向,使轨道板不受到振动和碰撞。 ⑤装车前先画出车辆底板纵横中心线,以横向中心线为界对称装载。 ⑥每叠轨道板纵横向中心线要重合,其纵向中心线投影与车底板纵中

心线应重合,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并采用钢丝绳进行加固,保证运输过程中轨道板与运输车辆间不发生相对移动。 ⑦装车时应注意不同板型的装车顺序,确保装车顺序与现场铺设顺序基本一致。 5.4.1.3轨道板场外存放 ①临时存放点应设置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存板台座,不应产生不均匀沉降。存板台座要求坚固、平整、并要求在台座上铺设橡胶皮,以保证轨道板边角不受损伤。 ②轨道板存放以垂直立放为原则,并采取防倾倒措施。 ③为防止在轨道板两侧倾倒,相邻轨道板间用专用连接装置(连接螺栓、U型卡等)连接。 ④轨道板现场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按存板数量稍大于铺板进度需求控制,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⑤在夏季时,为避免日光直射使板体表面产生龟裂,应覆盖草帘等作为防护措施。 5.4.2施工测量 5.4.2.1施工条件评估 (1)板式轨道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分析评估报告。 (2)在分析评估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板式轨道的施工。 5.4.2.2轨道控制网CPⅢ测设 根据现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施工测量采用分期建网,下部结构工程和无砟轨道工程根据同一设计交桩网测设施工控制网,按照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结合设计平面图、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的地点布置网点、选定网型。 采用GPS、全站仪、水准仪等精密测量仪器测设控制网,确保轨道板铺设精度和满足质量要求。其测量平面控制网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Ⅱ),第

无砟轨道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1 施工程序 第一步:按照要求完成无砟轨道施工前隧道质量验收。 第二步:无砟轨道首段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总结、评估。 第三步:工艺性试验参数确定,无砟道床全面展开。 第四步:仰拱填充层凿毛、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安装纵横向模板、组装轨排、轨排粗调。 第五步:顶层钢筋绑扎、接地焊接、轨排精调。 第六步: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养生,拆除轨道排架进入下一循环。6.2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7、施工要求 为避免相互干扰,使各道工序紧密衔接、有条不紊的进行,各工序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各种施工机具设备主要包括龙门吊、轨道排架、移动式组 装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布局合理。 7.2 基床清理 仰拱面在基底加固过程中必须逐段清理到位,确保排水畅通。将仰拱填充层混凝土表面道床板宽度范围内进行凿毛处理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湿2小时以上且无杂物和积水。凿毛面积不得小于75%,凿

毛深度不小于5mm。 7.3 测量放线 1)通过CPⅢ控制点按设计道床板位置每隔10m在仰拱填充层上放出轨道中线控制点,用钢钉精确定位,红油漆标识,用墨线弹出轨道中心线; 2)定位出道床板底层最外侧纵横向钢筋和模板位置,以线路中心线和单线中心线进行放线校核。 3)在最外侧纵横向钢筋位置线上采用红色记号笔按设计纵横向钢筋间距标识出所有纵横向钢筋的位置。 7.4 钢筋安装 道床板纵向钢筋采用HRB335Φ20钢筋,横向钢筋采用HRB335Φ16钢筋。根据道床板钢筋布置图画出道床板底层钢筋网边线及钢筋位置控制点,用钢卷尺量出底层钢筋间距,并标记;按梅花型布置预制好的砼垫块,不少于4块/平米;布置纵、横向钢筋,所有纵横向钢筋交叉部位安装绝缘卡,并用绝缘扎丝固定。绝缘卡多余尾部及时剪掉。重点注意支承块周围箍筋间距、块与套靴间隙(1cm)及顶层、顶层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先核实道床板实际厚度,当实际厚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时,应合理调整钢筋笼内钢筋相应尺寸,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将伸缩缝横模板摆放就位。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一、概述 1.1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特点 近些年来,高速铁路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许多国家高速铁路网初具规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需求一种高效高速、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高速铁路建设势在必行。我国在近几年引进了高速铁路技术,并制定了高速铁路网长期发展计划,预计在2020年使我国的高速铁路累计里程达到2万公里。 日本是最早研究高速铁路技术的国家之一,单元板式无砟轨道在日本已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我国已在引进日本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技术。同其它铁路结构相比,单元板式无砟轨道具有以下特点:⑴轨道结构的强度及弹性优于有碴轨道,良好的整体性、平顺性和稳定性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⑵轨道精度高,轨道板下的CA砂浆层和轨下的充填式灌注袋可矫正下部结构带来的误差;⑶使用时维护量小,几乎免维修,且易于维修,只需将损坏的单元板或砂浆置换即可;⑷施工速度较快,可达200m/天以上; ⑸现在设计的框架板,较前即节约了成本,又有效地降低了行车的噪音。 1.2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由混凝土底座和凸形挡台、CA砂浆调整层、轨道板、钢轨和扣件等几部分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示意图 混凝土底座为单元板无砟轨道结构最下部受力层,凸形挡台则起限制轨道板横向、纵向移动作用。底座和凸形挡台均采用C40混凝土现浇制作,双层配筋。底座的钢筋相互之间用塑料绝缘卡绝缘,凸形挡台的钢筋采用涂层绝缘钢筋绝缘。轨道曲线地段的超高在底座上实现,桥上底座通过梁面上的预埋钢筋和桥梁连接。 CA砂浆由水泥、砂、乳化沥青、掺和材、铝粉、水及其它外加剂经搅拌而成,用于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之间起到支撑弹性垫层的作用,其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工作性,硬化后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并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CA砂浆采用砂浆灌注袋进行灌注。 轨道板为钢轨的直接承载结构,用C60混凝土浇注,钢筋采用绝缘钢筋,在轨道板上预留钢轨铁垫板的锚固螺栓孔。轨道板采用框架式结构,实行工厂化预制。 钢轨采用60kg/m长钢轨,现场焊成无缝线路。扣件采用分开式扣件,并都采用充填式垫板。 二、工程概况 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综合试验段位于武汉市至咸宁市之间,全长63.1km,里程范围为DK1213+012~DK1276+136,其中我单位管段内DK1255+550~DK1265+700设计为单元板式无砟轨道。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从2009年5月3日开始,到2009年9月10日顺利完成CA砂浆的灌注任务,并在后期进行了轨道的精细调整。全线浇注混凝土1.5万m3,铺设不同类型的轨道板4166块,灌注CA 砂浆1800 m3。此次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同其它工程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技术新、标准高;(2)施工工期紧;(3)施工正值夏天炎热天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