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岩区模具行业发展报告

黄岩区模具行业发展报告

黄岩区模具行业发展报告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工业产品大批量生产和新产品开发都离不开模具,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达到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耗能、低耗材,使模具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模具产业是黄岩的传统优势产业,且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与之密切相关的塑料制品产业集群和摩托车及汽摩配产业集群也呈现极好的发展态势。经过近50年的发展,黄岩的模具产业在紧随整个国际市场发展、科技进步的趋势下,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层次已今非昔比。

一、黄岩模具行业发展的历程

黄岩模具产业的发展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可分四个时期。首先是萌芽时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区就出现了最早形态的模具制造企业—黄岩模具社;第二阶段是70、80年代,是初步发展时期,大量个体、民营模具加工企业不断成长起来;第三阶段是90年代,是黄岩模具的发展壮大时期,模具产业已初步向机械化、数控化、程序化方向的不断发展,黄岩模具产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第四阶段是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主要是以国际上最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进入我区企业为标志,是黄岩模具的转型升级时期,各模具企业普遍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逐渐淘汰原有的旧设备,转而引进代表当前国际最高制造水平的模具精加工设备,积极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部管理,大胆实施体制创新,黄岩模具产业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模具行业的现状

目前全区约有模具生产点3000多个,其中专业模具企业500多家,约占全国模具生产企业的12%,模具从业人员约为4.5万余人,区域集聚特征明显。2007年黄岩模具产业实现产值近90亿元,销售额近55亿元(未销部分为自用模具),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85家规模上企业07年全年销售收入累计为19.8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居七大行业之首。由于其产业关

联度大,有力地拉动了塑料制品、摩托车及汽摩配、机电等各大产业的发展。

1、企业规模及区域分布

按07年销售收入统计,我区85家规模上企业5000万元以上的7家,2000-5000万24家,1000-2000万的21家,500-1000万的33家,如剔除模具企业生产的塑料制品,销售规模应该更小,目前全区还没有1家模具年销售上亿元的企业(而全国超亿企业有20多家)。可见我区模具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

黄岩模具产业中多数企业集聚在西城(规模企业家数占55%,总产值占52%)及靠近西城的北城区域,形成了集聚程度高、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强化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效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企业经营模式

我区模具企业特别是小规模的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的作坊式管理,企业主与模具工一般存在三类关系:一是厂分钳工小组;二是厂设模具承包小组;三是承接业务后将模具发包给厂外模具小组。近年来一些模具企业尝试建立规的现代企业制度,如凯华、星泰等企业引进ERP 管理软件,但目前仅应用于工艺流程的管理,难以全面推广。

3、产品分类及流向

黄岩模具制造业以塑料模具见长,其次是冲压模,吹(挤)塑模和近年来新兴的玻璃钢模在我国也有较大影响,而以前占有一定份额的压铸模、铸造模有所萎缩。其中塑料模具约占总量的85%,塑料模具又主要分汽摩配件、日用塑料制品、家电塑件、管材管件塑料模具四大系列。

生产的塑料模具成品中,有1/3为企业自用,生产出塑料制品供应客商。而在对外销售的模具中,流向国际市场的占比一直不小,近两年总量快速增加。在流向国际市场的模具产

于西工业园区,目前正处于征地阶段,预计在今后几年,行业的用地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

8、技术水平

目前我区模具行业中数字技术、CAD/CAM技术和电加工、数控加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塑模新技术如热流道技术、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和CAE技术也逐步采用。同时近年来被认定为国际国先进水平的模具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我区共有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全国模具行业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落户黄岩;2007年星泰公司、凯华模具等7家企业被模协推荐为“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

9、品牌建设

黄岩模具因起步早、发展快,市场占有量大,在业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国模具之乡”、“黄岩塑料模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黄岩塑料模具产业基地”、“中国模具产业升级示基地”等荣誉称号不断落户黄岩。

在企业的品牌建设方面,由于模具产品采用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方式,标准化程度较低,加上我区企业规模大多较小,难以占据领军地位,品牌的申报不如其他行业普及,获得高级的品牌认定相对较难。迄今为止,我区精诚等5家企业的塑料模具获市名牌产品,获著名商标的仅有赛豪1家。

10、公共平台建设

原材料供应体系:国10多家钢厂在我区设立销售点,宝钢、舞钢及国外钢厂在我区的代理点将近10家。

技术服务机构、人才培训机构:求是测绘中心颇具规模;专业造型公司达20多家;有文豪、祥安、宏振等5、6家模具培训学校。

黄岩模具协会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为基本职能,较好地开展工

作,有效促进了黄岩模具制造业的发展。

2007年,省首家模具专业技术文献服务站落户黄岩,为我区模具企业的相关技术资料的使用和查找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我区模具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机遇:

从国际上看,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日益强劲,作为工业之母的模具产业也相应由发达国家拓展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二是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给予高度的关注;三是我国劳动力价格较低还是有一定优势。从本地情况看,一是政府对模具产业高度重视,经济激励政策予以重点倾斜;二是行业技术工人技术较精、数量较多;三是多年的经营为模具行业建立了一批较为稳定的客户群;四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较为完备,在国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其他地区模具产业蒸蒸日上,渐成气候,目前已经存在及正在建设的各类模具城有十多个,这些区域集群都是我区模具产业的强劲对手。

二是目前我区模具企业的研发能力还不强,虽已成为国外重要的生产基地,但与国外先进模具制造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对于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很多企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在技术层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大量先进加工工艺、技术和材料都还没有被应用。

三是企业管理未能跟上。我区大量模具企业目前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尚没有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系统。

四是企业家的思想理念离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仍然过分依赖个体思维,整体意识和相互协调能力不强,忧患意识和学习能力也相对欠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