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subtotal nephroectom y .Rats wer e randomized as three gr oups :Sham group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group and treat -ment group .1,25(OH )2D 3was administrated by i .p .injection of 25pmol calcitriol once daily for ten days .After 31days ,ordinary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PCaR mRNA in all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by semi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PCR ).(1)The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creatinine (SCr ),PTH in CRF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 m gr oup (69.30±11.20vs 21.15±8.20μmol L ,P <0.05;256±72vs 41±7pg mL ,P <0.05),PTH level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RF group (112±47vs 256±72pg mL ,P <0.05).(2)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levels of PCaR mR NA between CRF group and sham group (1.100±0.153vs 1.074±0.119),and so did it between CRF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1.131±0.108vs 1.074±0.119).In this model ,2°HPT developed without change of expression of PCa mR NA .The treat -ment of 1,25(OH )2D 3in the 2°HPT induced by subtotal nephroectom y had no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PCaR mRNA .

Key words :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rathyroid gland calciu m -sensing receptor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收稿日期:2000-11-06 修回日期:2001-04-25

文章编号:1001-6325(2001)05-0451-02

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袁义强,乔 鹏,章 茜,王书春,张 朝,王雨若

(河南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

Q428;R392 文献标识码:A 已有实验证明,睡眠剥夺或缺失可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Brown [1]曾发现睡眠剥夺能使小鼠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减弱,IL -1或胞壁肽可对抗这一改变。相继的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睡眠[2]。睡眠是否与免疫有关,本文拟通过对睡眠剥夺大鼠T 细胞和B 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来探讨睡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药品:刀豆蛋白A (Con A ),北京中山生物公

司;脂多糖(LPS ),Sigma 产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瑞士FLUKA 产品;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日本产品;二甲基甲酰胺(DMF ),上海试剂一厂;绵羊红细胞(SRB C )及豚鼠血清,由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酶联免疫检测仪,DG -3022型,华东电子管厂。

1.2 动物及分组:雄性SD 大鼠(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94只,体重200~263g 。实验分2部分:部分睡眠剥夺和持续性睡眠剥夺。每部分实验又分2阶段进行。部分睡眠剥夺的第一阶段(观察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分泌抗体功能)用鼠22只,分成2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1

只;第二阶段(观察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免疫器官的变化)动物22只亦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只。持续睡眠剥夺的观察指标同上,第一阶段用鼠26只,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3只;第二阶段24只,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只。1.3 动物模型的建立:参照Rechtschaffen 睡眠剥夺法加以改良。持续睡眠剥夺为剥夺24h 睡眠,连续4d 。部分睡眠剥夺为剥夺12h 睡眠,连续4d 。

1.4 Con A 诱导脾细胞增殖反应[3]:用20%SRBC 致敏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继之对实验组大鼠剥夺睡眠,4d 后将两组动物同时处死,无菌操作快速取出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

2.5×106cell mL 。96孔培养板每孔加细胞悬液0.1mL ,并加10mg L Con A 0.1mL 。37℃,5%CO 2培养箱中孵育66h 后,取出培养板,加5g L 的MTT 溶液10μL ,继续培养4h 后再次取出,从每孔中吸掉上清液0.1mL ,另加入0.1mL 的20%SDS ~50%D MF ,充分振动30min ,最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其OD 值,检测波长570nm ,参考波长630nm ,以检测波长测出的OD 值减去参考波长测出的OD 值,这个OD 的差值来反应细胞的活性及其增殖能力。1.5 LPS 诱导脾细胞增殖反应[3]:按上述方法制备脾细胞悬

液,细胞浓度同上。在96孔培养板中加入0.1mL细胞悬液及0.1mL LPS(20mg L),置37℃,5%C O2培养箱中培养72h,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其OD值(方法同上)。

1.6 脾细胞抗体分泌功能观察[3]:脾细胞悬液制备同4。将脾细胞释稀成1.0×107cell mL。取1mL,加20%SRBC0.1mL、PBS0.9mL、1:10补体1mL,混匀,37℃水浴1h,离心(3000r min)。721分光光度计,波长413nm,测OD值反映上清液中红细胞释放的Hb量。

1.7 免疫器官的形态观察:睡眠剥夺4d后,将实验和对照鼠同时处死,迅速取出脾和胸腺,分别称重。以脾脏或胸腺重量(mg100gB W)分别表示脾脏和胸腺的大小。取上述脾和胸腺一部分,10%甲醛溶液固定48h,乙醇逐级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1.8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睡眠剥夺对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睡眠剥夺大鼠精神萎靡、虚弱、消瘦、皮毛无光泽。表1示部分睡眠剥夺4d: 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降低,OD值下降38.3%(P< 0.05);Con 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亦有降低趋势,OD值降低16.9%,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脾细胞分泌抗体的功能明显降低,其OD值降低约55.6%(P<0.001)。

表1 部分睡眠剥夺对脾细胞功能的影响

Table1 Effect of 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

on spleen cell function(x—±s,n=22)

Con A-induced proliferation L PS-induced

proliferation

antibody s ecretion

Control group0.69±0.260.69±0.171.42±0.63 Test group0.57±0.250.43±0.26*0.63±0.34** *P<0.05;**P<0.001vs control group

表2 持续睡眠剥夺对脾细胞功能的影响

Table2 Effect of sustained sleep deprivation

on spleen cell function(x—±s,n=24)

Con A-induced

proliferation

L PS-induced

proliferation

antibody s ecretion Control group0.54±0.110.53±0.110.68±0.08

Test group0.40±0.10*0.41±0.11**0.27±0.16** *P<0.01;**P<0.001vs control group

表2示持续睡眠剥夺4d:Con A及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降低,其OD值分别下降25.7%及23.2%,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脾细胞产生抗体的量明显减少,其OD值下降59.8%,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1。2.2 睡眠剥夺对免疫器官的影响:部分睡眠剥夺使大鼠胸腺重量和脾重量分别减低了52.5%和14%,由对照组的134.63±47.68和307.04±65.19下降为63.96±24.88和264.05±82.32,分别P<0.001和P>0.05。持续睡眠剥夺可见胸腺和脾脏明显缩小,胸腺重量和脾重量分别从100.89±28.99和299.28±34.06下降为61.20±7.67和233.79±30.22,分别降低了39.4%、21.9%,均P<0.001。胸腺和脾脏组织学未见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1]Brown R,Husband AJ,Pang G,et al.Suppress ion of immunity

to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 following sleep deprivation[J].Reg Immunol1989,2:321-325.

[2]Lancel M,Mathias S,Faulhaber J,et al.Effect of interleukin-1

beta on EEG power density during sleep depends on circadian phase[J].Am J Physiol,1996,270:R830-910.

[3]郑永唐,彭昆龙.测定细胞存活和增殖的MTT方法的建

立[J].免疫学杂志,1992,8:95-97.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图解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图解 庄瑜制作 南京市第一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胸外科 https://www.doczj.com/doc/477901956.html,/

制作前准备 1.器械:动物呼吸机,开胸制作心梗模型,维持呼吸至关重要。虽然据说某些牛人可以不用呼吸机,但是我想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开始时必然要用;况且需要看此说明的人应该没有牛到这个程度。当然,如果你经费异常充足,不在乎死亡成千上万的大鼠也可以。 显微器械,最主要的是针持,大鼠胸腔、心脏均很小,常规器械无法进入胸腔缝扎。其他手术器械以眼科器械为主。 2.动物:应选择成年健康大鼠,耐受性较好。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只动物,包括死亡的大鼠。许多人都知道制作大鼠模型需要多练习,但是练习不是买一大批大鼠,不停地缝扎,然后不停地扔掉死的大鼠;当然,制作心梗模型死亡一些大鼠是很正常的事情。练习的前提是对大鼠解剖及操作过程的熟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先找一份大鼠的解剖图谱,熟悉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同时研究实验流程,熟悉每一个实验步骤。大鼠死亡后,不要急着扔掉,利用它练习每一个你不熟悉的操作步骤,直到熟练为止。 3.实验者:实验者必须具有一种平和的、耐得住寂寞的心态,制作模型需要时间,尤其是早期,需要耐心、仔细的摸索;必须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认真地研究。最熟练的制作者做一只大鼠模型也需要30到40分钟的时间,加上准备及扫尾的时间,制作十只模型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你废寝忘食多用用功也可能做到15只左右,这样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必然的,你能坚持多久?不熟练的话,一只就要两、三个小时;同时还要看着大鼠在你的手中死亡,这是很揪心的事情。因此,实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急于求成、难耐寂寞者不适合做此实验。 本人系气管切开插管,缝扎LAD制作模型。亦有人经口插管,液氮冷冻制作模型;不在本人讨论范围之内,哪位有经验的话可以传上来,一起讨论。最后祝各位早日成功!!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第一章皮肤 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口角部、肛门、包皮 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 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个别的大 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 二章骨 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锥4、 尾锥27-31块。锥式C7T13L6S4Cy27 -31。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 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 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 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由 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 均为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6

-7毫米。锥管直径由前面的4毫米向 后逐渐缩小至2毫米。 二、胸骨 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 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 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胸骨 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 肉系统(省略) 第四章消 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消化管可 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附属消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 胰。 第一节消化管 一、口腔 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 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 分为颈、胸、腹三部。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 位置: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 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属单室 胃。

动物跑台运动

跑台运动促进幼龄大鼠学习能力 娄淑杰**,*,刘瑾彦**,杨若愚,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438 摘要:为了探讨跑台运动对幼龄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实验采用5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跑台运动组,其中跑台运动组大鼠以低强度进行为期一周的跑台运动;然后使用Morris水迷宫,对两组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进行分析。在定位航行实验中,运动组大鼠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并且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运动组大鼠的游泳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运动轨迹的弯曲度表明运动组大鼠还表现出了较强的寻找平台的动机以及对平台位置较为准确的空间定位能力。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两组大鼠的游泳速度并没有明显差异,从大鼠在各象限内穿越平台相应位置的次数来看,运动组大鼠在D象限穿越的次数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低强度的跑台运动在短时间内便可以明显提高幼龄大鼠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信息的刺激而获得新行为、新习惯的过程,记忆则是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储存、加工和提取的过程。对人而言,学习记忆能力是影响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脑的学习记忆过程及其机制一直都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但无论是在形态学方面还是行为学方面,报道的结果大都是以损伤或药物干预作为处理所获得 [1-3]。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是众人皆知的,如可促进和维持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等。最近几年,把运动作为一种手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学习记忆功能而言,研究报道已有很多,但结果不尽相同。如van Praag 等人研究了跑转笼运动对成年小鼠海马区神经再生以及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其中的行为检测结果显示,经过转轮运动训练的成年小鼠比未经运动训练的小鼠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 [4]。另外,Kramer等的人体实验也表明,一些先前从不运动的老年人通过步行运动,其思维能力如计划、安排和工作记忆力都相应有所改善[5]。而在Rhodes 等人的研究中,运动训练后的小鼠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6]。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是研究对象均为已发育成熟的成年动物或人。而且,关于衰退期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报道居多[7,8],对于发育早期学习记忆能力的探讨则未见报道。有关神经系统可塑性和神经发育的研究认为,幼年期的神经发育,部分决定了成年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在某个特殊时期接受信息的种类和数量,影响着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密度和效率 [9]。鉴于此,本文针对运动对生命早期脑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开展了研究,以探讨运动这一正常的生理活动在脑发育中的作用,为探讨生命早期的运动对日后成年乃至老年时期脑健康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健康雄性5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30只,购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动物中心,平均体重为(110.05±7.91) g。将其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跑台运动组,每组15只。分笼饲养,每笼 5只,自由饮食,光照时间7:00~19:00,饲养环境温度(20±2)°C,相对湿度45%~55%。

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subtotal nephroectom y .Rats wer e randomized as three gr oups :Sham group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group and treat -ment group .1,25(OH )2D 3was administrated by i .p .injection of 25pmol calcitriol once daily for ten days .After 31days ,ordinary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PCaR mRNA in all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by semi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PCR ).(1)The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creatinine (SCr ),PTH in CRF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 m gr oup (69.30±11.20vs 21.15±8.20μmol L ,P <0.05;256±72vs 41±7pg mL ,P <0.05),PTH level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RF group (112±47vs 256±72pg mL ,P <0.05).(2)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levels of PCaR mR NA between CRF group and sham group (1.100±0.153vs 1.074±0.119),and so did it between CRF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1.131±0.108vs 1.074±0.119).In this model ,2°HPT developed without change of expression of PCa mR NA .The treat -ment of 1,25(OH )2D 3in the 2°HPT induced by subtotal nephroectom y had no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PCaR mRNA . Key words :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rathyroid gland calciu m -sensing receptor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收稿日期:2000-11-06 修回日期:2001-04-25 文章编号:1001-6325(2001)05-0451-02 睡眠剥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袁义强,乔 鹏,章 茜,王书春,张 朝,王雨若 (河南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 Q428;R392 文献标识码:A 已有实验证明,睡眠剥夺或缺失可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Brown [1]曾发现睡眠剥夺能使小鼠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减弱,IL -1或胞壁肽可对抗这一改变。相继的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睡眠[2]。睡眠是否与免疫有关,本文拟通过对睡眠剥夺大鼠T 细胞和B 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来探讨睡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药品:刀豆蛋白A (Con A ),北京中山生物公 司;脂多糖(LPS ),Sigma 产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瑞士FLUKA 产品;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日本产品;二甲基甲酰胺(DMF ),上海试剂一厂;绵羊红细胞(SRB C )及豚鼠血清,由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酶联免疫检测仪,DG -3022型,华东电子管厂。 1.2 动物及分组:雄性SD 大鼠(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94只,体重200~263g 。实验分2部分:部分睡眠剥夺和持续性睡眠剥夺。每部分实验又分2阶段进行。部分睡眠剥夺的第一阶段(观察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分泌抗体功能)用鼠22只,分成2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1 只;第二阶段(观察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免疫器官的变化)动物22只亦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只。持续睡眠剥夺的观察指标同上,第一阶段用鼠26只,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3只;第二阶段24只,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只。1.3 动物模型的建立:参照Rechtschaffen 睡眠剥夺法加以改良。持续睡眠剥夺为剥夺24h 睡眠,连续4d 。部分睡眠剥夺为剥夺12h 睡眠,连续4d 。 1.4 Con A 诱导脾细胞增殖反应[3]:用20%SRBC 致敏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继之对实验组大鼠剥夺睡眠,4d 后将两组动物同时处死,无菌操作快速取出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 2.5×106cell mL 。96孔培养板每孔加细胞悬液0.1mL ,并加10mg L Con A 0.1mL 。37℃,5%CO 2培养箱中孵育66h 后,取出培养板,加5g L 的MTT 溶液10μL ,继续培养4h 后再次取出,从每孔中吸掉上清液0.1mL ,另加入0.1mL 的20%SDS ~50%D MF ,充分振动30min ,最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其OD 值,检测波长570nm ,参考波长630nm ,以检测波长测出的OD 值减去参考波长测出的OD 值,这个OD 的差值来反应细胞的活性及其增殖能力。1.5 LPS 诱导脾细胞增殖反应[3]:按上述方法制备脾细胞悬

两种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生命早期获得大量的骨质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因素.青春期开始后性激素是增加骨质的最重要的因素[1].尽管基因影响骨质,其他因素如营养、运动对骨质的获得存在积极或消极的作用[2,3,4,5].身体活动增加儿童和青少年骨质比成人多已得到确认.跑步和力量训练对年轻人和动物模型的骨质的影响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6,7,8].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不同运动训练对骨质的影响,需要比较不同运动计划最大化预防骨质疏松[9,10,11].大鼠是研究运动对骨组织影响的最佳模型. 研究目的是比较3周(每周3天)抗阻训练和跑台运动(每天1小时,每周3天)对生长期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运动开始后5个月检测大鼠股骨,证实骨质的获得.使用雄性大鼠是因为避免像雌性大鼠因激素变化影响骨结构.1方法 1.1 动物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力量训 练组(SE,n=10),跑步组(RE,n=10)和对照组(C,n=10).实验过程中,所有大鼠随意饮食.开始和处死后称取体重.腹膜内过量戊巴比妥处死大鼠.大鼠12小时光照循环,运动计划在白天进行.每天同一时间进行运动.2 实验过程 2.1跑步训练 3月龄大鼠,RE组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运动,每 天1小时,每周3天.跑台的起始速度为4m·min-1,逐渐增加到16m·min-1.C组大鼠放置在固定炮台上,每天10分钟.2.2 力量训练 3月龄大鼠,SE组大鼠尾部负重爬1.1米垂直 梯(坡度为80°)[12] .每天1次,每周3天.完成8组 训练,共15个月.每组训练包括6次爬梯.每组运动的负重逐渐增加.5周后,最大负重达到大鼠体重的50%.在8月龄时,运动后5个月,处死大鼠,切取右后肢切除肌肉和其他组织,股骨用于分析研究.股骨浸入水中,用体积描记法获得股骨体积[13].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用于计算骨密度.2.3 BMD测定 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BMD,配备小动物专用软件.其可靠性和精确性得到很多的研究证实[14,15,16].3 统计分析 统计学显著性评价使用ANOVA和posthocNewman-Keuls’test,P值小于0.05具有显著性.4结果 4.1 运动对体重的影响 通常,运动能诱导体重显著降低.但是,大鼠在 处死时,运动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 两种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李 靖 (巢湖学院 体育系,安徽 巢湖238000) 摘 要:研究目的是检验比较力量训练与跑步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BMD )增加的影响.10只3月龄 雄性Wistar 大鼠分为跑步组 (R E ),每天1小时,每周2天,电动跑台上以16momin -1,每周3天.10只大鼠分为力量训练组(SE ),每周3天,尾部负重,爬1.1m 垂直(倾斜角度80°)梯.两组训练保持5个月,所有大鼠在8个月时处死.10只大鼠不进行运动作为对照组.处死后收集大鼠右股骨,用双能X 线吸收仪测定股骨的骨密度.BMD 测量结果显示运动诱导BMD 显著增加, 8月龄R E 组与C 组和SE 组相比(P<0.05).SE 组和C 组的BMD 没有差异(P>0.05).总之,跑步而不是力量训练对生长期大鼠的股骨颈BMD 有积极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可能起治疗作用. 关键词:身体活动;骨质;股骨;生长期大鼠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6-0199-03 Vol.28No.6 Jun.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6期(下) 2012年6月199--

强制性运动训练对脑梗塞大鼠运动功能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强制性运动训练对脑梗塞大鼠运动功能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12-28T11:07:11.5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3期作者:唐艳[导读] 脑梗塞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康复医学科 317000 摘要: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训练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50只大鼠,制作成动物模型,将制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通过石膏固定健侧前肢,从而强制大鼠使用患侧肢体,每天进行半小时爬坡训练;对照组制模后未给予特殊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二天及训练2周后,对两组大鼠进行肌力测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大 鼠训练前无显著差异,训练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肌力测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水迷宫试验均有改善 (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训练可改善脑梗塞大鼠运动功能及记忆能力。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脑梗塞;运动功能;记忆能力 脑梗塞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尤其遗留的后遗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均带来严重影响。大量临床研究发现[1,2],运动训练对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均有一定疗效。本研究通过对脑梗塞模型大鼠给予强制性运动训练(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观察该疗法对脑梗塞大鼠运动功能及记忆能力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CIMT治疗脑梗塞患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共选取健康大鼠50只,5月龄,雌雄各半,质量250~300g。 1.2脑梗塞模型制作 材料:制备插线选用进口的高碳素钓鱼线,直径为0.20-0.28mm,长度 4cm左右,在前端用细砂纸磨钝并沾上蜡,防止插漏血管,并在距离前端 18mm 处作标记,标记后的鱼线用生理盐水浸泡备用。 模型制备:实验动物以10% 的水合氯醛(0.32ml/100g )腹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及浅筋膜,钝性分离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骨肌,暴露颈总动脉与迷走神经,在颈总动脉近心端结扎,结扎颈外动脉,电凝联系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之间的动脉,在颈内动脉穿线备用,在颈总动脉结扎的上端距离颈总动脉分叉处剪一小口,用制备好的鱼线沿颈总动脉插入颈内动脉,当到达指定长度(18mm左右)时结扎颈内动脉。在插线的过程中要注意手感,当遇到阻力时,不要用蛮劲插入,当鱼线弯曲时要更换,手法要轻柔,迅速,动物清醒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和神经症状。 方法:对大鼠进行神经病学分级:分级标准如下:0 分: 无神经功能缺损; 1 分: 前肢出现任何屈曲成分( 即提尾悬空实验阳性) , 不伴其他不正常; 2 分: 侧推抵抗力下降( 即侧向推力实验阳性) , 伴前肢屈曲,无转圈行为; 3 分: 同2 级行为, 伴自发性旋转( 自由活动时向瘫痪侧划圈)。选择Ⅲ级及以上模型大鼠进行试验。 1.3动物分组处理 将制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各25只,并将运动组大鼠右侧肢体(即健侧前肢)固定于石膏中,固定时使健侧前肢相对于胸骨呈自然屈曲状态,迫使大鼠使用对侧前肢(即患侧前肢)活动,固定时间持续2周;对照组大鼠制模后未给予特殊处理。2组大鼠均被安置在透明、含有木屑的有机玻璃笼内喂养,每笼4~5只,自然昼夜节律光照,期问自由摄食、饮水。 1.4运动功能与记忆能力检查 分别在术后第2天和第15天对大鼠进行平衡木行走试验、肌力测验及水迷宫试验。 1.4.1 平衡木行走试验(beam walking test) 平衡木长80cm,宽2.5cm,平放在距离地面高10cm处。按Feeney的记分标准,0分:穿过平衡木,不会跌倒;1分:穿过平衡木,跌倒机会少于50%;2分:穿过平衡木,跌倒机会大于50%;3分:能穿过平衡木,但受累的瘫痪侧后肢不能帮助向前移动;4分:不能穿过平衡木,但可坐在上面;5分:将大鼠放在平衡木上会掉下来。 1.4.2 肌力测验双侧前爪抓握(bilateral forepaws grasp) 用直径0.15mm铁丝绳,长46cm,置于距地面70cm高度上,其下放高3. 5cm泡沫箱。将大鼠两个前爪放在绳上,放开,记录大鼠在绳上的时间。0分:挂在绳上0~2s;1分:挂在绳上3s~4s;2分:挂在绳上5s;3分:挂在绳上5s,将后腿放在绳上。 1.4.3 水迷宫试验 水迷宫试验的圆形水池直径120cm,深45cm,盛满室温水,加入奶粉使之变浑浊。在圆池1/4象限水平面下2cm隐藏一平台。每天进行8次水迷宫训练,每次训练1个象限中的1个起点 ,让大鼠找到平台并爬上去,待其在平台上休息15 s后,再将它放在第2个预先随机确定的起点进行训练。如果120s内找不到平台由试验者用引导棒引导大鼠到平台.正式试验过程中, 超过120s仍找不到平台者记为120s.每次训练后用干毛巾将小鼠擦干以防止低体温造成的应激,记录大鼠游泳找到平台的潜伏时间。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以( ±s)表示,选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大鼠在第2天测试结果显示数据无显著差异,训练后差异显著(P<0.05)。 2.1两组大鼠运动功能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表2) 对2组大鼠行为学检查结果比较后发现,两周后运动组大鼠自主活动较对照组增多,自主觅食能力明显增强,活动范围增大;运动组大鼠平衡木行走试验跌倒次数(0.0±0.0)显著少于对照组(0.2±0.45),肌力测试评分(3.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84),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见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建立方法对比

常见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建立方法对比 心肌梗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某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其所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90%以上的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塞。而在中国,近年来心肌梗塞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名患者,现存至少200万名患者。 为了更好地筛选有效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物并研究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实验人员常以大鼠、兔和实验用小型猪来建立标准化的心肌梗塞模型。相对于其他动物,大鼠有许多优势: 1.大鼠的品系纯正,组内差异较少; 2.大鼠饲养成本低,造模前后管理较容易; 3.大鼠的冠脉系统侧支循环比较少,结扎后易出现一个比较固定的缺血区,能很大程度上提高造模的成功率; 4.大鼠心肌梗塞模型手术较小,单人就能操作。 下面我们将就较常见的几种大鼠心梗造模方法来进行一一详细介绍。 a.传统冠状动脉结扎法 冠状动脉结扎是最常选用的大鼠心肌梗塞造模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大鼠用氯氨酮麻醉后接上小动物呼吸机,经左侧第4肋间剪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组织,打开胸腔并剪开心包膜,挤压出心脏,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之间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于分支的起点处约1~2mm),用Ⅱ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心电

图,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示心肌梗塞造模成功。然后迅速将心脏放回胸腔,随即缝合胸腔及皮肤。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其余操作与手术动物相同,术后给予庆大霉素局部处理。 b.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法 除冠状动脉结扎法之外,药物注射法也常用于大鼠的心肌梗塞模型的建立。将大鼠用1%的戊巴比妥钠20~25mg/kg体重给予大鼠腹腔注射麻醉,直接按5mg/kg 体重,皮下注射4%异丙基肾上腺素(ISO),或直接将药物注入腹腔均可造模,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8天,可造成心梗、心衰、冠状动脉痉挛。一般在注射后4-8周发病。 c.反复冷冻法 沿大鼠胸骨左缘前外侧第4肋间进入胸腔打开,充分暴露心脏,用浸过液氮的直径6mm铜棒充分接触左室游离壁,持续时间5s/次,随即闭合胸腔,待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后,按分组情况再次原位反复共3、5次或8次进行心肌冷冻损伤。 这三种大鼠的心肌梗塞模型的建立方法各有优缺点,通过对这三种方法所建立疾病类型、手术实验技术要求、实验室仪器要求、术后死亡率及造模稳定性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对比总结了这三种造模方法(如表1所示)。 表1.三种心肌梗塞造模方法对比 模型类型造模类型实验技能要求仪器要求死亡率造模稳定性 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急性心梗高需要小动物 呼吸机 较高高 冷冻法急性心梗较高需要小动物 呼吸机 较高低 药物注射法慢性心梗低无要求低较高从上表可见,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与冷冻法类似,均会造成大鼠的急性心肌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概要

第一章皮肤 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口角部、肛门、包皮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 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个别的大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二章骨 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锥4、尾锥27-31块。锥式C7T13L6S4Cy27-31。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由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均为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6-7毫米。锥管直径由前面的4毫米向后逐渐缩小至2毫米。 二、胸骨 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

突,棒状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胸骨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肉系统(省略) 第四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消化管可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附属消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胰。 第一节消化管 一、口腔 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 分为颈、胸、腹三部。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 位置: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属单室胃。 形态:胃小弯朝向背前方,食管在其中部入胃。胃大弯朝向腹后方,其边缘有双层的口袋状大网膜。贲门部外观呈半透明状,内壁有粘液腺。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位置:从幽门发出向右后行,再折向前终于右侧。可分为降支(向右后行)、横支(水平部)、升支(向前行),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的环,包围着部分胰腺。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常用行为学实验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7901956.html,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常用行为学实验研究进展作者:倪锡森龙金瑶陈剑浩陈晓婧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年第09期 【摘要】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等。由于动物行为学对于动物学习和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它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动物实验。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近年来关于帕金森病动物行为学实验作一综述,为相关研究作参考。 【关键词】帕金森病;动物行為学;模型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它是以运动减少、肌肉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为主要症状,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黑质的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纹状体DA递质减少,细胞内嗜酸性路易小体(Lewybody,LB)形成[1]。在探究PD的真正治病机理和更多有效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动物实验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因为造模成功的大鼠行为往往与临床PD患者的特殊行为互相对应,所以实验中往往通过多种行为学方法进行PD大鼠的行为学障碍的检测,来判断造模的成功与否。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近年来关于PD大鼠模型行为学实验方法作一综述,为相关研究作参考。 1检测大鼠协调运动能力 APO诱导旋转实验:分别在术后7d、14d、21d给予APO(0.5mg/kg,SC)诱导大鼠旋转,观察在安静宽敞的环境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取30min内旋转圈数≥210转的大鼠作为成 功的PD模型组。及给药后4周后每组大鼠腹腔注射APO0.15mg/kg,注射5min待大鼠稳定向左侧转圈后计数,以旋转360度为1次,共记录30min,观察各组大鼠30min旋转总圈数,用大鼠旋转圈数差值比(K值)表示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善程度,K值=(干预后旋转圈数-干预前旋转圈数)/干预前旋转圈数。 APO诱发的大鼠旋转实验是目前PD模型主要的评价方法,大鼠给予APO激动D2受体以后会出现向健侧旋转的现象,通过观察大鼠的旋转次数和协调能力的变化帮助评定PD模型的成功与否,旋转次数的增加和协调运动能力的降低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密切相关[2]。 2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 Morris水迷宫实验:每次实验时把大鼠从其中一个区域面朝池壁放入水池中,由于大鼠的求生本能,大鼠将在水池内游泳直到找到隐藏在水面下的平台为止。每次训练时间一般为60s 或120s,找到平台后允许大鼠在平台上滞留5~10s。如果大鼠未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平台,则实验者帮助其找到平台并在平台上滞留10~30s。每次训练间隔时间为30s左右,每只大鼠每

大鼠模型

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跑台 运动的方式,复制递增运动负荷至24m'min一`的4周60%一70%最大 摄氧量运动实验动物模型;提取右心室肌组织的全蛋白进行双向凝胶 电泳分离,运用ImageMasterZDPlatinum图像分析软件对2一DE胶进 行分析,选择差异表达上调5倍以上及下调至1/5以下的12个蛋白 质点作为备选目标蛋白质点,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仪 (ULGRA王L一FLEx一TOF/TOF)进行质谱鉴定,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应(RT-PCR)对部分目标蛋白质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60%一70%最大摄氧量跑台运动对大鼠右心室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及低频电刺激后大鼠骨骼肌及血清/GⅢ表达的变化,探讨/GⅢ 与骨骼肌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2 只雄性%Y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和刺激组!运动组参照N)PQ’>P 方案进行一次大强度跑台运动,造成大鼠运动性疲劳;刺激组采用低频电刺激的方法诱发大鼠腓肠肌疲劳! U);&)>. =*’& 检测大鼠骨骼肌及血清/G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GⅢ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_I9I$),但趾长伸肌及血清/GⅢ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 I9I$)!(@)随刺激时间的延长,大鼠腓肠肌的肌张力峰&峰(LML)值逐渐降低,与刺激开始时相比,刺激!I0<. 即显著降低(! _I9I$);而疲劳指数(D4)则随刺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刺激AI0<. 时D4 高达$@9!A’左右!(?) 与对照组相比,刺激组大鼠腓肠肌/G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_I9I$),而比目鱼肌及趾长伸肌/GⅢ的表达 水平虽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 I9I$) 大强度跑台运动及低频电刺激对大鼠骨骼肌及血清caⅢ表达的影响 大鼠跑台运动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目的跑台急性运动疲劳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g-NO,> 大鼠%4 只( 5 周 龄) 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多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方案( 跑台坡度为&s,负荷分为三级) 建立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动 物模型"尾静脉取血,分别测定大鼠在安静!运动#& +-M!运动"& +-M!力竭!恢复#& +-M!恢

咖啡因对大脑真正的影响

. 咖啡因对大脑的真正影响(福布斯楚陌君的日来源 来源:福布斯你必须降低咖啡因摘要:想知道如何提高情商?今天就告诉你一条最简单且最直接的建议。的摄入量。好吧,我知道你要问,为什么有人会戒咖啡?对我而言,这是出于各种最近我不喝咖啡了。如果在我刚戒咖并且总体而言我可以说很高兴自己戒了。尽管如此,健康方面的综合考虑,如果我的头我会告诉你这是我认为自己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啡没几天时你来问我,疼能消停一阵子好让我可以完整地作答的话。 所以我做了些研究。这一彻底的生活方式调整使我对咖啡因以及它对大脑的影响产生了好奇,我发现最令人惊讶的是咖啡因没有像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真正提高大脑的兴奋度我们最喜欢的咖啡因对大脑的作用方式并不是那么直接。——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咖啡因不会做什么。超大杯的美式咖啡不动作迅速或者滔滔不绝。咖啡因本身不会使你的工作变得超级有效率、点间神采奕奕的唯一11分钟内完成或者在早上8点到是你能够将6小时的工作压缩到45 原因。咖啡因完美地模仿了一种叫做腺苷的在你的大脑中,咖啡因实际上玩的是一种模仿的把戏。你的神经系统就腺苷产生得越多,化学物质。无时无刻,神经元都会在被触发时产生腺苷,越不活跃。来监测腺苷水平。受体——A1神经系统通过各种受体——尤其是存在于大脑和遍布体内的直至你的神经系统让你用睡眠随着这种化学物质通过受体,感知到的腺苷水平会逐渐上升,来偿还欠账。于咖啡因的不凡之处在于模仿了腺苷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在不激活受体的情况下进入受体。。腺苷受体的拮抗剂)(用临床术语来说,咖啡因是A1是这些受体就被咖啡因有效地阻滞了还在不仅是因为咖啡因通过阻滞这些受体而打乱了神经系统对腺苷水平的监测,这很重要,当腺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谷氨酸盐,于当这一切发生时出现了两种大脑自己产生的兴奋剂——这就是三倍脱脂摩卡咖啡下肚后不久你它们就会更加放任地进行刺激,苷水平不再上升时,所感受到的效果。当大脑中像多巴胺和谷氨酸盐这样真正的派对不是咖啡因产生了兴奋效果。换言之,相反,动物为所欲为时,它关上了大门让它们免受干扰。若要从兴奋性神经递质取得同样每位喝咖啡的人都知道,这种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动态过程神经系统需要不断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咖啡因。水平的刺激效果,。耐受性”讨厌的——“那是一夜咖啡和茶成为每天早上的饮食惯例,似乎是因为咖啡因帮助我们击退残留的睡意,——咖啡因——”“睡眠还不够清偿高额的腺苷账单而留下的。这就是我们最爱的合法兴奋剂精通之事。1 / 3 . 然而事与愿违,咖啡因并不那么擅长让我们无论缺多少觉都能够继续工作。短时间内,咖啡因似乎抵挡得住睡眠缺乏的影响,但效果不会持久。最终获胜的是神经系统(要长记性,赢的总是庄家)。 当然,这些效果因许多因素而异,包括人的体格、体重和年龄。对一些人来说一杯咖啡就能帮助提神醒脑;对其他人来说可能需要三杯。正如所提到的,咖啡因的耐受性是一个主要变量,无论你偏好从何种渠道摄取咖啡因。 所以,如果你决定戒掉这一习惯,将要花费多久呢?这取决于你通常摄取咖啡因的量,但对平均每天喝两三杯咖啡的人来说,估计会有长达10天的戒断症状,如头痛、乏力以及感觉想要当别人的面大吼大叫。 咖啡因:情商杀手 想知道如何提高情商?今天就告诉你一条最简单且最直接的建议。对许多人来说,该建议对他们的情商产生的影响可能比什么都大。准备好洗耳恭听了吗?你必须降低咖啡因的摄入量,但任何一位饮用咖啡因饮料的人都可以证明,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提神效果存疑 大多数人开始饮用咖啡因饮料是因为咖啡因能使他们感到更加清醒并改善他们的情绪。许多研究表明咖啡因实际上在短期内提高了认知任务的表现(记忆力、注意力持续时间,等等)。不幸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大鼠环境应激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探讨

1研究目的 当压力增大时,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这种应激是目前多种疾病的病因和诱因[1]。 研究发现,应激可引起一系列的脑功能障碍,如出现认知功能低下、情绪和行为异常等。此外,应激刺激还会诱发多种行为和状态的改变,如出现焦虑和抑郁状态、探究和攻击行为的改变、睡眠生物节律及活动量也有所影响等[2]。机体可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nervoussystem,SNS)两条信号通路对应激反应产生调控。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运动训练后对外界损害性应激的各种行为学变化,并测定相关神经内分泌指标的改变,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鼠应对外界损害性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人们通过运动锻炼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及各种环境应激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2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分组 三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 ̄220g (购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大鼠适应性喂养1wk,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运动训练组(B组)、应激组(C组)、运动训练应激组(D组),每组8只。分笼饲养,每笼5只。均以国家啮齿类标准动物饲料喂养,自由饮水,饲养环境28℃±1℃,相对湿度为50-65%。2.2运动训练方案 B和D组大鼠运动训练采用递增强度的方式进行跑台运动,运动负荷参照Bedford等人的研究进行[3]。 起始速度为11m/min,时间为20min,每周训练5天,递增速度3m/min、时间5min,运动至速度为20m/min,维持此运动速度运动60min,跑台坡度为5度,训练周期为8周。2.3应激实验方案 D组运动训练8w后与C组大鼠一同接受电击、强声、强光多种损害性应激1w[4]。将大鼠分别置于封闭的笼中,给予足底电击(电流强度1mA、电压30V,每隔1min刺激1次,每次持续10s,单位电击周期为5min);强噪声刺激(200HZ强声刺激,每隔30min刺激1次);强光刺激(500w普通灯泡夜间照射8h)。实验中应掌握同种刺激不要连续出现,使大鼠不能预料或习服刺激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2—09—05 作者简介:赵振(1976—),男,陕西泾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大鼠环境应激的保护效应 及其机制探讨 赵 振,苏铁柱 (长治学院体育系,山西长治046011) 摘要:通过观察经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大鼠对损害性应激的反应变化及神经内分泌改变,探讨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对大鼠应对外界损害性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关键词:运动训练;应激;旷场行为;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NO;NOS中图分类号:G8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14(2012)05-0078-05 2012年10月长治学院学报 Oct.,2012第29卷第5期JournalofChangzhiUniversityVol.29,No.5 78··

咖啡因对运动员的作用doc

第39卷第6期 2011年11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39No.6 NOV.2011 文章编号:1000一2367(2011)06—0164--04 运动员使用咖啡因对运动能力的影 摘要:目的:评估咖啡因在运动员训练和不同运动项目中应用研究新进展和合理的应用方法.方法:检索体 育科学杂志主要的数据库中国知网,Springer,Ovid,LWw,science-direct,研究分析咖啡因在运动员训 理研究进展和运动员应用效果、应用方法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咖啡因具有降低运动中中枢疲劳和/或提高运 动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咖啡因;中枢疲劳;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志码:A 咖啡冈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在日常饮用的咖啡中含量较高,特别是在西方,咖啡是传统的主要饮品。具有提神作用和 降低疲劳,现在许多食品和饮料中含有咖啡因.虽然有一螳学者认为咖啡因对运动员在长时间较低强度的耐力运动中的运动 能力有肯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争论,主要原因还是对于咖啡因的运动药理作用的定位还不清晰.由于咖啡因药理作用 的多样性,以及不同个体对咖啡因作用的反应差异,到目前为止,咖啡因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作用和运动员使用咖啡因的方 法也一直处于讨论和研究之中,但是较为肯定的结论在逐渐增多[33.不同的研究中使用咖啡因的剂量差别很大,是造成结果 差异的原因之一.随着咖啡因不再列入运动员禁用物质名单,以及咖啡因新的剂型技术的发展,咖啡因在运动员营养补充品 中的应用也开始增加。 通过检索国内外的相关发表文献,咖啡因在运动员应用研究中。直接对运动员运动能力方面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开始逐 渐增加,反映了在应用方法方面的进展.本文主要从运动员训练中神经肌肉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角度,分析讨论运动员训练中 补允咖啡冈的方法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咖啡因的药理作用与运动能力 1.1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 咖啡因主要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也有平滑肌舒张、心肌兴奋、胃酸分泌增加、利尿等外周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多种 假说,近年来认为腺萤受体拮抗作用是主要机制.在正常剂量下,咖啡因在中枢或外周的药理作用主要足腺苷受体拮抗,对突 触前和突触后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相似[…],而其它的药理效应并不明显或者需要接近甚至高于代谢饱和剂量才会出现.在正 常剂量下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机理,以及咖啡因的吸收、分布、药代动力学、代谢、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研究进展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5-24T11:39:08.1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徐陶锐1 李保2(通讯作者)王家璞1 闫文婷1 [导读]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肌梗死是现临床的多发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心肌细胞发生死亡。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2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太原 030001心肌梗死是现临床的多发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心肌细胞发生死亡,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是研究梗死性心脏病病理机制和相关治疗药物疗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有很多种方法,譬如药物治疗、细胞技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使用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只有在动物实验出现了治疗的效果才能进而在临床应用。其中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是研究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模型,它能够客观的反应治疗效果以及在心肌梗死过程中心电活动、室壁运动的变化,对临床进一步揭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及对心肌缺血损伤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章就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进行一个简单的叙述。 1.结扎法 1.1麻醉方法的选择 大鼠的麻醉方法常见的有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吸入麻醉等方法,在实验中所用的麻醉药物常见的有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乙醚等。其中戊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1】,它的优点是给药途径便利、麻醉起效快、麻醉深度适中,但在麻醉时要对麻醉剂量的选择要非常谨慎,应当按公斤体重来计算,从低剂量开始给药,譬如10%的水合氯醛按照0.3ml/100g为起始量,5~10min起效。麻醉太浅,大鼠容易清醒发生挣扎,不利于手术操作;麻醉太深,则术后大鼠不易清醒,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堵塞气道,会导致大鼠难以恢复正常的自主呼吸【2】,拔呼吸机插管较困难,容易导致实验大鼠的肺水肿、感染、呼吸肌麻痹等,会大大增加大鼠围手术期死亡率。 1.2建立气道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在建立AMI模型过程中可以不进行气管插管,但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开胸并进行结扎,手术难度较大。这个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很难克服的技术弊端:操作难度大、围术期存活率低。现如今AMI模型制作时多采用小动物呼吸机维持呼吸,比较常用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有经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插管。经口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对大鼠的呼吸功能影响也比较小,但需要操作者有较高的操作技术。若一次插管不成功,操作者进行反复尝试,或者在插管时所用力度过大均可造成喉头黏膜急性水肿,最终导致窒息死亡。因此新手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会增加大鼠死亡率。目前针对此法已有一些改良方法,增加了插管的成功率【3】。气管切开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相比较有以下优点,手术视野较好,非常直观,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是在气管切开时非常容易损伤到血管,导致血管出血过多,这样可以造成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管容易塌陷,如果清理不及时将会导致大鼠发生窒息死亡。上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只要熟练操作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 1.3开胸体位及方法 在造模过程中大鼠的体位多为背位固定,于第4~5肋间开胸,挤压右侧胸壁将心脏挤出或用小匙将心脏舀出【4】。还有一些人在操作时将肋骨剪断,用手挤压胸腔或腹腔将心脏从胸腔内挤出,结扎冠脉后再将心脏放回,同时抽出胸腔内的气体,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血管在受到外力的牵拉下而发生变形,可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对胸腔内空气的排空以及剪断的肋骨容易对肺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增加术后大鼠的死亡率【5】。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有部分操作者在造模过程中让大鼠保持右侧卧位固定,用眼科剪沿肋骨方向作斜行切口,并不剪断肋骨及肌肉组织,所造成的创伤较轻,在使用开胸器暴露心脏的过程变的非常容易,术后可保持大鼠胸部的正常结构,不影响呼吸功能,有利于其存活【4,6,7】。 1.4冠脉结扎部位 观察大鼠心脏解剖图可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位于心肌组织中,肉眼观察不易分辨。在暴露心脏后,肉眼可观察到左冠状静脉主干位于心脏表面走形,它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相互伴行,位于于左心耳和肺动脉圆锥之间,可作为定位标志。结扎冠脉位置的高低对心梗模型的存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扎位置较低时,可能会导致模型建立不成功,心梗面积小,对实验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结扎位置较高时,模型成功率高,但动物死亡率也明显提高【8】。 1.5术后护理 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对大鼠的呼吸和温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减低手术的死亡率。造模后,放回鼠笼单独饲养,保温灯照射,待大鼠完全清醒后转至普通鼠笼中,置于空调房内正常饲养。术后连续肌注青霉素钠5d(40万U/d)防止切口感染。 2.药物法 药物法制作心梗模型,常用是异丙基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它们可导致血管发生强烈的收缩,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这个造模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对冠状动脉选择性较差,容易引起心肌弥漫性损伤,不能对梗死区域进行有效的固定,所以不能进行一些定量的研究。 3.血栓法 通过血栓法来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的操作方法有很多,譬如电刺激法、机械损伤法等。其中电刺激法是这些方法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在操作过程中,术者将电极放置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开口处,增大电流强度,通过刺激冠脉血管外膜导致损伤形成,进而形成血栓发生堵塞,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形成。电刺激法能够准确定位所需要堵塞的血管,造成的梗死区域较固定,同时对大鼠的损伤较小,比较真实的模拟了心肌梗死的发生过程。 4.高脂饮食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