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南通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南通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南通市作为江苏省的一

个重要城市,为了有效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近年来出台了《南通市实

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首先,规定了城市总体布局。细则中规定了南通市的城市总体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城市各项

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

其次,明确了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细则中明确了南通市城市发展的

重点领域和项目,如人文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为南通

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再次,规范了城市用地利用。细则规定了南通市土地的分类和规划,

明确了不同用途地的具体规划要求。同时,细则中也强调了土地的保护和

节约利用,鼓励开展土地整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细则还对南通市城市建筑、环境质量、交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

具体规定。例如,细则对建筑物的风格、高度、密度等进行了限制,以保

护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对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和评估,促进环境保护

和改善;对交通规划进行了合理安排,提高交通便利性和效率。

然而,目前南通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城市规划与实际建设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规划不能充分指导实际

工作。其次,城市规划管理的力度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监管不够严格,执行不够到位。再次,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一些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需

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因此,南通市在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规划与实际建设的衔接,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和检查,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政策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南通市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第一章总则 1.1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其适用范围同《省实施办法》。 1.3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道、管线等适用本规定。 1.4 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2.1.2 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众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的水域),可以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2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 2.2.1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2.2 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小城市)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2.2.3 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建规定见表2.2.3。 2.2.4 表2.2.3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2.2.5 需改变经批准的规划用地性质或超出表2.2.3规定的适建范围的,应对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实施。 2.2.6 城市新建居住区应按国家和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

南通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南通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南通市作为江苏省的一 个重要城市,为了有效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近年来出台了《南通市实 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首先,规定了城市总体布局。细则中规定了南通市的城市总体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城市各项 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 其次,明确了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细则中明确了南通市城市发展的 重点领域和项目,如人文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为南通 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再次,规范了城市用地利用。细则规定了南通市土地的分类和规划, 明确了不同用途地的具体规划要求。同时,细则中也强调了土地的保护和 节约利用,鼓励开展土地整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细则还对南通市城市建筑、环境质量、交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 具体规定。例如,细则对建筑物的风格、高度、密度等进行了限制,以保 护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对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和评估,促进环境保护 和改善;对交通规划进行了合理安排,提高交通便利性和效率。 然而,目前南通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城市规划与实际建设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规划不能充分指导实际 工作。其次,城市规划管理的力度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监管不够严格,执行不够到位。再次,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一些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需 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因此,南通市在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规划与实际建设的衔接,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和检查,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政策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南通市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二 “日照影响分析规则”(20XX年版) 苏州市规划局

1 总则 1。1 为规范建筑日照的计算,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年版)》(GB50180-93)、《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50947-20XX)(以下简称《国标》)、《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XX年版)》(以下简称《省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XX)(以下简称《标准》)及《苏州市日照影响分析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结合苏州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适用于苏州市区范围的姑苏区、吴中区(含太湖度假区)、相城区,其他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吴江区)及其他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2 日照标准 2。1 日照有效时间段按真太阳时统计。有效时间带为上午8时至下午16时(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上午9时至下午15时(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 2。2 本规则中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指《省规》3。2。6规定的住宅建筑和3。2。12规定的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医院、疗养院、中小学、宿舍等建筑。 2。3 本规则中住宅建筑的居住空间,是指可作为卧室、起居室(也称厅)、书房的使用空间。 2。4 住宅建筑、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满足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活动用房,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三段,其室外地面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中小学普通教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居住空间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 2。5 旧区范围内新建住宅项目自身的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1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旧区”的范围在城市、县总体规划中确定。可酌情降低的规定只适用于申请建设项目内的新建住宅本身,任何其他情况下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得降低。 2。6 每个有效时间段不应低于30分钟。 3 计算要求 3。1 计算范围 3。1。1 被遮挡建筑的计算范围:当拟建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时,拟建建筑以北,150M 扇形阴影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规划的建筑;当拟建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拟建建筑以北,240M扇形阴影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规划的建筑。 3。1。2 遮挡建筑的计算范围:以已经确定的被遮挡建筑为中心,南侧半径150M扇形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者规划建筑和南侧半径240M扇形范围内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现状、在建或者规划建筑。 3。1。3 与高层建筑相连的低、多、小高层建筑,应按实际建筑高度确定日照遮挡的影响范围并计算日照时间。 3。2 计算方法要求 3。2。1 日照分析计算的常用方法有窗户分析、沿线分析、多点分析、单点分析等。 3。2。2 在进行日照分析时,新报建的有日照要求的场地、低层非单元式住宅及南外廊式中小学教案楼、宿舍、病房楼等采用沿线分析或多点区域分析,必要时辅用单点分析;除上述以外的有日照要求新报建的建筑应采用窗户分析方法。 3。2。3 本规则实施之前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定的设计方案以及已竣工的建筑仍可采用原日照分析方法。 3。2。4 未进行过日照分析计算的现状建筑,在进行日照分析时,可采用沿线或多点区域分析的计算方法。

江苏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度:江苏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行为,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江苏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活动。 第三条城市规划管理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分工协作、依法行政的原则。 第四条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加强协调合作,切实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第二章规划编制 第一节总则 第五条规划编制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正。

第六条规划编制应当依据本省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第七条规划编制应当遵循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公开公正、程序合法的原则。 第八条规划编制应当依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确定规划基本内容和重点任务。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程序 第一条规划编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明确编制单位和组织机构; (二)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 (三)确定规划纲要和方案; (四)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五)经审批确定;

(六)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三节规划编制的要求 第九条规划编制应当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需要,确定规划的深度和详细程度,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地区和分部规划等,其中城市总体规划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 第十条规划编制应当考虑城市功能定位、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交通道路、公用事业设施、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因素,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应当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分类推进”的原则,明确发展重点和路线。 第十一条规划编制应当注重社会公众和相关利益方的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和重大利益关系的规划必须进行公开听证。 第三章规划实施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日照规定)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0年版本节选)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第三章建筑管理 第四章市政公用设施与工程管线综合 第五章城市景观与环境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2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 2.3 建设基地控制指标 表二-4 开放空间增加建筑面积指标 注:开放空间的条件和计算方法见附录五。 2.3.8 建筑物之间因公共交通需要,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人行通道且符合下列规定的,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范围; 2.3.8.1 通道内不设置商业设施,通道全天候对公众无偿开放; 2.3.8.2 通道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5.0米,但穿越宽度小于16米且不通行公交车辆的城市支路的通道下的净空高度可不小于4.5米。 第三章建筑管理 3.1 建筑间距 3.1.1 建筑物的间距除必须符合消防、抗震、安全、环保、工程管线和文物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执行本规定。 3.1.2 根据居信建筑日照标准和我省实际情况,居信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低限什按表三-1执行。 3.1.2.1 居信建筑日照间距按下列公式计算: L=i:H 式中:L=建筑间距

i=日照间距系数 H=南侧建筑的计算高度(见附录二) 3.1.2.2 居信建筑日照间距按表三-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表三-1 居信建筑日照间距系数表 注:旧城区改造中局部地区确实难以达到规定标准的,按现状城市人口计,中小城市可减少系数0.05,大城市减少0.1,并应通过市县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局部地区"的范围。 表三-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当地住宅正南向东布置时的照间距。 3.1.3多层(含中高层)居住建筑间距: 3.1.3.1多层居住建筑间距,条式建筑按表三--1系数计算确定;点式建筑根据具体情况参照3.1.3.3和附录一第3条计算确定。 3.1.3.2多层居住建筑非平行布置时(夹角≤60°),其最窄处建筑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控制。 3.1.3.3在南北向居住建筑南筑、东西向居住建筑东西侧垂直(夹角>60°)布置的多层居住建筑,其建筑间距按表三-1标准乘以0.7系数控制,当垂直居住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时,按平时布置居住建筑控制。 3.1.3.4在满足日照间距条件下,平行布置的条式多层居住建筑南北之间的间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引言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为了规范江苏省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档主要包括了江苏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编制要求、规划审批程序等内容,是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参考文件。 1. 基本原则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充分考虑城 市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 2.统筹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与江苏省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国 家、省级规划相协调,实现城市与乡村、城市间的协调发展。

3.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民主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加强公众参与,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决策机制。 2. 规划编制要求 江苏省城市规划的编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综合性要求: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城市功能布局等方面的因素,形成全面的规划方案。 2.可操作性要求:城市规划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实施性,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3.公众参与要求:城市规划应充分尊重和调动公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确保公众的合法权益。

4.创新性要求:城市规划应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 规划审批程序 江苏省城市规划的审批程序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立项阶段:确定规划编制范围和任务书,制定规划编制计划,并报批相关部门。 2.编制阶段: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开展专题研究,形成规划初稿,并进行相关专家评审。 3.公示阶段:将规划初稿在规划部门指定的媒体公示一定时间,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4.修改完善阶段:根据公众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规划定稿。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新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新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及常州市补充规定 主讲:常州规划设计院严玲白婉萍2022.1 概 述 概述 1.编制原则符合强制性规定的原则便于操作的原则利益公平的原则全 省兼顾的原则最不利控制的原则力求引导的原则保障环境的原则实事求是 的原则 概述 2.修订主要内容根据《规范》中住宅建筑有效日照时间的规定,修改 居住建筑日照系数,保障有效日照时间;根据城市停车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提高各类建筑停车设施的配套标准,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其它有关条款也作了适当的修订。此外,本次修订取消了原 第六章和第七章。有关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规 定的相关条款执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技术规定我厅将依据有关 法律法规另行制定。 概述 3.有关事项各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及时组 织制定实施细则,对《技术规定》进行深化细化,进一步增强《技术规定》的可操作性。《技术规定》定于2004年8月1日起执行。

概述 4.内容和结构(1)总则(2)城市土地使用管理(3)建筑管理(4)市政公用 设施与工程管线综合(5)城市景观与环境(6)城市空域保护和地下空间利用(7)附则 1总 则 1总则 1.1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提高城市 规划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以及与城 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其适 用范围同《省实施办法》。1.3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的铁路、公路、河道、管线等适用本规定。1.4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 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 2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2 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2.1城市用地分类2.1.1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共分10 大类,46中类,73小类)2.1.2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

南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度:南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本规定旨在规范南通市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要求,保障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和良性发展。 1.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南通市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 1.3 术语定义 1.3.1 城市规划:指对城市空间格局、功能布局、建筑风貌及其环境等方面进行所必需的分析、研究、设计,并对城市区域进行统一布局和管理的活动。 1.3.2 总体规划:指城市综合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方案,是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 1.3.3 详细规划:指落实总体规划的具体方案,是落实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工具。 1.3.4 专项规划:指城市规划过程中特定领域内的规划,如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

第二章规划编制 2.1 规划编制的程序 2.1.1 规划编制的程序应该遵循“征求意见→初步设计→工作方案→批准实施”的程序。 2.1.2 规划编制的程序中,各环节的设计者、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应当按规定履行职责和义务,确保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2 规划编制的要求 2.2.1 规划编制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 2.2.2 规划编制应当紧密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城市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 2.2.3 规划编制应当注重前瞻性、可行性、口碑效应,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三章规划实施 3.1 规划实施的程序 3.1.1 规划实施应当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宅基地使用权审批→规划许可证申请→工程建设项目批准”的程序。 3.1.2 规划实施的程序中,各环节的审批人员应当按规定履行职责和义务,确保规划实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常州市实施细则 2.2.3 制定和实施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城乡规划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开发项目分期实施的,配套公建设施的配建原则及实施时序需在规划条件中具体明确。 2.4.2.1 住宅、办公和普通商业建筑(大型商场、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及特殊商业除外)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按表2.4.2.1执行。 建筑设计层高小于等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不折减容积率,建筑设计层高大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需折算容积率。经折算容积 率后的建筑面积为: S R=S×H/H R S R--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S--设计楼层的建筑面积;H--建筑设计层高;H R--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 2.4. 3.1 有顶盖、不封闭的空中花园(含景观阳台,下同),其进深小 于等于3.0米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大于

3.0米时按其全部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住宅需设置空中花园的,每套住宅只能设置一处。 空中花园外部不应再设置阳台、设备平台、花池等,其开敞面宽应不小于其主要朝向面宽的2/3。 空中花园的设计形态不规则的,其进深按平均值计算。 2.4. 3.2 飘窗的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应大于等于0.45米。 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小于0.45米的不作为飘窗,建筑面积按如下方式计算:窗台至窗顶的净高大于2.1米的计算全面积;净高小于等于2.1米且大于等于1.5米的计算一半面积;净高小于1.5米的不计算面积。 有上述设计内容的建筑,在申报图纸时须提供相应部位大样详图,以确定构造形式及其窗台高度。 2.4. 3.3 户式集中制冷、供热的设备平台宜集中设置,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应小于等于4平方米。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大于4平方米的按全部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2.4. 3.4 报建图纸中应明确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层厚度,外墙保温隔热层所占建筑面积应在经济技术统计表中单列,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2.4.

2021年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范文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11年版)》 常州市实施细则 3 制定和实施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城乡规划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开发项目分期实施的,配套公建设施的配建原则及实施时序需在规划条件中具体明确。 1 住宅、办公和普通商业建筑(大型商场、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及特殊商业除外)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按表1执行。 建筑设计层高小于等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不折减容积率,建筑设计层高大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需折算容积率。经折算容积率后的建筑面积为 S R=S×H/H R S R--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S--设计楼层的建筑面积;H--建筑设计层高;H R--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 1 有顶盖、不封闭的空中花园(含景观阳台,下同),其进深小于等于米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大于米时按其全部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住宅需设置空中花园的,每套住宅只能设置一处。 空中花园外部不应再设置阳台、设备平台、花池等,其开敞面宽应不小于其主要朝向面宽的2/3。 空中花园的设计形态不规则的,其进深按平均值计算。 2 飘窗的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应大于等于.45米。 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小于.45米的不作为飘窗,建筑面积按如下方式计算窗台至窗顶的净高大于1米的计算全面积;净高小于等于1米且大于等于5米的计算一半面积;净高小于5米的不计算面积。 有上述设计内容的建筑,在申报图纸时须提供相应部位大样详图,以确定构造形式及其窗台高度。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常州市实施细则 2.2.3 制定和实施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城乡规划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开发项目分期实施的,配套公建设施的配建原则及实施时序需在规划条件中具体明确。 住宅、办公和普通商业建筑(大型商场、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及特殊商业除外)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按表执行。 建筑设计层高小于等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不折减容积率,建筑设计层高大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需折算容积率。经折算容积率后的建筑面积为: S R=S×H/H R S R--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S--设计楼层的建筑面积;H--建筑设计层高;H R--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 有顶盖、不封闭的空中花园(含景观阳台,下同),其进深小于等于3.0米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大于3.0米时按其全部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住宅需设置空中花园的,每套住宅只能设置一处。 空中花园外部不应再设置阳台、设备平台、花池等,其开敞面宽应不小于其主要朝向面宽的2/3。 空中花园的设计形态不规则的,其进深按平均值计算。 飘窗的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应大于等于0.45米。 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小于0.45米的不作为飘窗,建筑面积按如下方

式计算:窗台至窗顶的净高大于2.1米的计算全面积;净高小于等于2.1米且大于等于1.5米的计算一半面积;净高小于1.5米的不计算面积。 有上述设计内容的建筑,在申报图纸时须提供相应部位大样详图,以确定构造形式及其窗台高度。 户式集中制冷、供热的设备平台宜集中设置,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应小于等于4平方米。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大于4平方米的按全部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报建图纸中应明确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层厚度,外墙保温隔热层所占建筑面积应在经济技术统计表中单列,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4. 3.5.1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以下情形其建筑面积应计入容积率指标:结构顶板高出室外规划地坪标高大于等于1.5米,小于2.2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指标,大于等于2.2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 居住建筑单层地下室层高不应超过4.2米。 处于自然或人造坡地中的建筑,其地下室、半地下室有一边在室外地坪以上的部分大于1.5米(按结构顶板计,下同),且小于2.2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指标,大于等于2.2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 结构顶板高出室外地坪部分,结构顶板与室外地坪的竖向高差按其最大值计算。车库出入口除外。 设置下沉天井或以大开挖形式改善地下室室内环境的居住建筑,当天井面积大于15平方米/户或沿墙开挖长度累计大于8米/户时,天井地坪或开挖后形成的地坪标高视同该建筑的室外地坪标高,建筑面积按的计算方法计入容积率指标。 建筑物底层架空部分层高大于等于4.5米、无围护结构的公共或公益活动空间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指标,该建筑面积在经济技术统计表中单列。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建筑物架空层建筑面积应计入容积率指标。 对容积率计算规则,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未作明确规定的,可在规划条件中予以明确。 高层住宅建筑应与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统一规划,并应进行日照影响分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常州市实施细则 2.2.3 制定和实施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城乡规划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开发项目分期实施的,配套公建设施的配建原则及实施时序需在规划条件中具体明确。 2.4.2.1 住宅、办公和普通商业建筑(大型商场、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及特殊商业除外)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按表执行。 建筑类型住宅低层住宅平均层高办公、普通商业建筑基准层高(H R) 建筑设计层高小于等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不折减容积率,建筑设计层高大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需折算容积率。经折算容积率后的建筑面积为: S R=S×H/H R S R--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S--设计楼层的建筑面积;H--建筑设计层高;H R--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 2.4. 3.1 有顶盖、不封闭的空中花园(含景观阳台,下同),其进深小于等于米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大于米时按其全部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住宅需设置空中花园的,每套住宅只能设置一处。 空中花园外部不应再设置阳台、设备平台、花池等,其开敞面宽应不小于其主要朝向面宽的2/3。 空中花园的设计形态不规则的,其进深按平均值计算。 2.4. 3.2 飘窗的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应大于等于米。 — 2 —

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小于米的不作为飘窗,建筑面积按如下方式计算:窗台至窗顶的净高大于米的计算全面积;净高小于等于米且大于等于米的计算一半面积;净高小于米的不计算面积。 有上述设计内容的建筑,在申报图纸时须提供相应部位大样详图,以确定构造形式及其窗台高度。 2.4. 3.3 户式集中制冷、供热的设备平台宜集中设置,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应小于等于4平方米。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大于4平方米的按全部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2.4. 3.4 报建图纸中应明确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层厚度,外墙保温隔热层所占建筑面积应在经济技术统计表中单列,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2.4. 3.5 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4. 3.5.1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以下情形其建筑面积应计入容积率指标:结构顶板高出室外规划地坪标高大于等于米,小于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指标,大于等于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 居住建筑单层地下室层高不应超过米。 2.4. 3.5.2 处于自然或人造坡地中的建筑,其地下室、半地下室有一边在室外地坪以上的部分大于米(按结构顶板计,下同),且小于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指标,大于等于米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容积率指标。 结构顶板高出室外地坪部分,结构顶板与室外地坪的竖向高差按其最大值计算。车库出入口除外。 2.4. 3.5.3 设置下沉天井或以大开挖形式改善地下室室内环境的居住建筑,当天井面积大于15平方米/户或沿墙开挖长度累计大于8米/户时,天井地坪或开挖后形成的地坪标高视同该建筑的室外地坪标高,建筑面积按的计算方法计入容积率指标。 2.4. 3.6 建筑物底层架空部分层高大于等于米、无围护结构的公共或公益活动空间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指标,该建筑面积在经济技术统计表中单列。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建筑物架空层建筑面积应计入容积率指标。 2.4. 3.7 对容积率计算规则,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未作明确规定的,可在规划条件中予以明确。 — 3 —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LT

— 2 —

— 3 —

— 4 —

指标。 2.4. 3.7 对容积率计算规则,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未作明确规定的,可在规划条件中予以明确。 3.2.6.1 高层住宅建筑应与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统一规划,并应进行日照影响分析,保证高层住宅建筑之间及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住宅建筑的有效日照时间符合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日照影响分析的具体要求见附录四及本市建设项目日照影响分析管理相关规定。 3.2.8 住宅建筑的间距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最小间距应符合表3.2.8.1、表3.2.8.2 的规定(图示见附录三)。本市涉及表3.2.8.2相关内容的按表3.2.8.2B执行。 建筑间距应考虑建筑外墙保温层、装饰层的厚度。方案阶段未考虑的应按单侧0.3米预控。 间距建筑高度建筑高度 高层(米) 小高层多层低层≥100 ≥80,< 100 ≥50, <80 <50 高层(米) ≥100 30 ≥80,<100 30 20 ≥50,<80 25 20 18 <50 20 20 18 15 小高层15 15 15 15 13 多层13 13 13 13 9 8 低层13 13 13 13 9 6 6 注:1.相对两侧山墙均有窗户、阳台或开门的应按表中要求执行。 2.低层、多层住宅与各类住宅相对山墙一侧无或两侧都无窗户、阳台或开门的按消防和施工安全等控制。如山墙之间有公共道路的,在符合消防和施工安全等要求的同时,山墙间距不得小于6米。 3.3.3.1 建筑物退界距离及主要、次要朝向图示见附录六。各类建筑退界距离的计算具体见表3.3.3.1。相邻两地块之间离界距离应统筹考虑,在规划条件中予以明确。 3.3.3.7 对围墙的离界距离,规划条件中有规定的,按规划条件要求控制,规划条件中未明确的,在旧区不小于0.5米,新区不小于1米。相邻 — 5 —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索引号:E A230-B0402-2004-003 信息名 称: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索引号:EA230-B0402-2004-003 发布机构:江苏省建设厅 文件编 号: 苏建规[2004]228号 生成日期:2004-7-6 发布日 期: 2004-7-8 内容概述:《规定》对本省城市土地使用管理、建筑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和工程管线综合、城市景观和环境、城市空域保护和 全文标 识: 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1.1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以及和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是和《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其适用范围同《省实施办法》。 1.3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道、管线等适用本规定。 1.4 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2.1.2 和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众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的水域),可以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2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 2.2.1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2.2 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小城市)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2.2.3 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建规定见表2.2.3。 2.2.4 表2.2.3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2.2.5 需改变经批准的规划用地性质或超出表2.2.3规定的适建范围的,应对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实施。 2.2.6 城市新建居住区应按国家和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2.3 建筑基地控制指标 2.3.1 建筑基地最小面积应不低于表2.3.1的规定。 表2.3.1 建设基地面积下限指标 建设项目类型 住宅建筑非住宅建筑 低层多层高层低层多层高层 建设基地面积(平方米)500 1000 2000 - 1000 3000 2.3.2 建筑基地不足上述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核准建设; 2.3.2.1 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2.3.2.2 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2.3.3 城市规划区内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2.3.4 城市各类建筑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应不超过表2.3.4的规定。编制特大城市的中心区详细规划、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容积率等非强制性指标作适当调整,经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2.3.5 建筑基地原有的容积率已超过规定值的,不得在该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2.3.6 在符合消防、抗震、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规定的前提下,在自身功能需要以外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可按表2.3.6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该建设基地的规定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规定建筑面积=建设基地面积×该基地允许建筑容积率)。 表2.3.4 各类建筑密度、容积率上限指标 建设类型 建筑密度(%) 容积率新区旧区新区旧区 Ⅱ类 气候 区 Ⅲ类 气候 区 Ⅱ类 气候 区 Ⅲ类 气候 区 Ⅱ类 气候 区 Ⅲ类 气候 区 Ⅱ类 气候 区 Ⅲ类 气候 区

最新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A3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 版)A3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第一章总则 1.1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是与《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其适用范围同《省实施办法》。 1.3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道、管线等适用本规定。 1.4 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s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2.1.2 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众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的水域),可以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2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 2.2.1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2.2 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小城市)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2.2.3 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建规定见表2.2.3。 2.2.4 表2.2.3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2.2.5 需改变经批准的规划用地性质或超出表2.2.3规定的适建范围的,应对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实施。 2.2.6 城市新建居住区应按国家和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2.3 建筑基地控制指标 2.3.1 建筑基地最小面积应不低于表2.3.1的规定。 表2.3.1 建设基地面积下限指标 2.3.2 建筑基地不足上述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核准建设; 2.3.2.1 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2.3.2.2 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2.3.3 城市规划区内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2012年修订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全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对2006年颁布的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进行修订;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含县城;下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其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需符合本导则四、六、七的规定;并根据镇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九、十、十二、十三等有关内容的要求.. 3、基本原则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依据城市、镇总体规划;落实并协调相关专项规划要求; 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 3合理、综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筹规划; 4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落实交通引导、低碳生态等要求; 5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并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6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公共利益;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4、其他规定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违反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规定;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 2各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在本导则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技术细则或规定;其 内容应当与本导则相衔接.. 1、划分目的 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以此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 2、划分原则 1地域完整 划分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并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 划定编制单元应统筹考虑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区、交通分区、景观分区以及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结合自然地貌、主要交通道路、重要基础设施等空间要素和行政区划等社会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划定的编制单元不应随意变动.. 3规模适度 编制单元的规模既要考虑功能配置的相对完整;又要有利于在编制周期内进行深入研究..用地功能相对单一的地区可适当划大;用地功能较为混合的地区宜适当划小;城市新区可适当划大;旧城区、城市中心区等宜适当划小;城市特色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等特殊地区的编制单元划分;应保持边界完整性;以有利于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 4编码统一 编制单元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统一的编码.. 3、划分组织 1划定 编制单元的划定根据技术复杂性和划分工作量;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组织方式;中小城市、镇宜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同步进行;特大城市、大城市可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单独组织.. 2实施 编制单元划定后;应以其为项目范围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3调整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具体情况;以及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对编制单元范围进行必 要的调整与优化..边界调整时;相关编制单元四至界线应作相应调整;以确保不重叠和无缝衔接.. 4、规划内容 确定各编制单元的名称、编码、四至界线和面积.. 特大城市、大城市单独组织划定编制单元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编制单元的功能定位、常住人口规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基本开发强度等内容;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并保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结构..

南通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第一章总则 1.1为加强南通市区城市规划管理,规范、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省技术规定》)以及国家、省、市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 结合南通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是《城市规划法》、《省实施办法》、《省技术规定》相配套的实施性规定,在南通市区行政区范围内,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须执行本规定。在城市规戈U区范围内的其它地区按本规定有关条款执行。 1.3 南通市区行政区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综合防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城市亮化与美化工程、室外广告发布等各项建设工程,须执行本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的铁路、港口、公路、河道、各类管线等适用于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2.1城市用地分类 2.1.1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 2.1.2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众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的水域,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2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 2.2.1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2.2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地区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2.2.3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建规定见表二一1。 2.2.4表二一1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