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十大面食

全国十大面食

全国十大面食
全国十大面食

全国十大面食

在我国有很多的人都特别喜欢吃面食,很多人一想到面试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包子馒头,其实面食不仅可以用来做成包子馒头,还可以用来做成饺子面条,而且每个地方都有地方不同的特色,所以光面条的种类就有上百种甚至上千,而那些比较出名的面食在全国各地都能够见到,下面给大家介绍全国十大面食都有哪些?

1、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如今,在外地的面食摊位也出现销售刀削面的,形状呈片状长条形,唉,真是玷污山西如此盛名的面食。

2、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的独特风味。相传1841年由自贡一个叫陈包包的小贩创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当年挑担担面的扁担一头是个煤球炉子,上面一口铜锅。铜锅隔为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另一头装的是碗筷、调料和洗碗的水桶。卖面的小贩用扁担挑在街上,晃晃悠悠地沿街游走,边走边吆喝:“担担面——担担面——”喜欢担担面的一听到这种熟悉的叫卖声,赶紧叫住小贩说“来一碗”。那么你只要付点小钱,就能品尝到这种美食了。

3、北京炸酱面

酱面就无疑是北京人的当家饭了。暑天吃炸酱面,既便利又开胃。直到现在,在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仍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街坊四邻在吃饭口聚在一堆儿,端着碗炸酱面,碗里搁一根

脆黄瓜,在当院或门洞里一蹲,吃两口炸酱面,咬一口黄瓜,不耽误聊天,不耽误下棋。

4、湖北热干面

热干面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湖北武汉某卖凉粉和汤面的李姓食贩。当时此人由于害怕天热没有卖完的面条变质发馊,就将剩面煮熟食沥干,却不小心打翻了油壶,将麻油泼在面条上;谁知第二天,他将拌有麻油的面条沸水烫过,再加上调料拌匀,居然热气腾腾?,面条爽滑可口、香气四溢,大受食客欢迎!大家询问面的名字,李姓食贩随口就说:“热干面”。从此以后,热干面逐渐传遍武汉三镇,更流传到了整个湖北省境内,成为湖北人每日最钟爱的早餐品种。

5、山东伊府面

伊府面简称“伊面”,是一种油炸的鸡蛋面,为中国汉族著名面食之一,以鸡蛋面条先煮熟再油炸,可贮存起来,饥饿时下水一煮即可吃,面色泽金黄,面条爽滑,汤浓味鲜,可加不同配料,炒制成不同风味的伊府面,被人称赞为世界最早的速食面,是泡面、方便面,是速煮面的“老祖宗”。

6、兰州的拉面

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兰州著名风味小吃,传说起源于唐代,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悦目色彩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而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华第一面”。其制作的五大步奏无论从选料、和面、醒面,还是溜条和拉面,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

延伸性和弹性。

7、陕西臊子面

相传周文王年幼是因父母早亡,一直靠哥哥嫂嫂抚养成人。有一次,周文王率军出征中途遇到瓢泼大雨,风寒入骨,服过百药不见起色,数日卧床不起。嫂子得知后亲自下橱,为文王擀制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文王吃的大汗淋漓,精神焕发,后为纪念了嫂嫂遂取名“嫂子面”。

8、广州云吞面

云吞面或叫做馄饨面,一般以云吞拌面,分为汤面与捞面。是一种在中国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馄饨和蛋面,加入热汤即成。

9、贵阳肠旺面

贵阳肠旺面是贵阳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有山西刀削面的刀法,兰州拉面的劲道,四川担担面的滋润,武汉热干面的醇香,以色、香、味“三绝”而著称,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风味和口感,以及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脆而不生的特点。

10、苏州面

苏州面粗线条地讲,面有宽、细之分,制法也分手工和机器。南方的店,多用机器制面,好面,往往要来回轧好几次,轧的次数少,则面没有韧劲,影响吃口,影响汤色。面店里吃面时,总一窝蜂地挤,往往是递了筹就算,也不向师傅提要求,其实,宽面、细面还是可以选择的,但不说的话,师傅通常给以细面。也是,阔面虽爽滑,却不及细面贴合苏州人的脾性,捞起来满满的,嚼起来不费多大劲,汤味也容易伸进面里,挂在面身上。否则一

碗简简单单的阳春面也不会风行古今。

经典纪录片大全(国内外)

经典纪录片大全BBC经典纪录片专题合集 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 《走遍中国》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 《流浪北京》 《四海为家》 《生活空间》 《我毕业了》 《天安门》 《广场》 《彼岸》 《江湖》 《八廓街16号》 康健宁的《阴阳》 杨天乙的《老头》 朱传明的《北京弹匠》 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 杜海滨的《铁道沿线》 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 赵亮的《纸飞机》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祖国各地》《神州风采》《地方台30分钟》《一部电影的诞生》 纪录片大全 BBC出品纪录片:傲慢与偏见(6集电视剧)冰雪的童话,地球故事 动物杀戮战场,动物摄像机 庞贝古城的最后一天,金字塔,超自然Super Natural,天有风云 野性新世界,与恐龙同行,与海怪同行,与野兽同行,与远古人同行 现代恐龙,丛林探险,宇宙行星探索记,人类感官 人类心智,鬼斧神工创世纪,海底怪物,战栗东方 海底深渊,海底之旅,圣经解码,消逝的生物 植物私生活,未来的世界,人体漫游,上帝之子耶酥基督 艺术精选(罗丹,莫奈),猿与人,动物奥运会 虎的王国,喜马拉雅山,优雅的宇宙 爱因斯坦之死亡方程式,释珈牟尼成佛之路,撒哈拉沙漠之旅 哺乳类全传,人类本能,日月星宿,时间机器,活力星球 耶路撒冷,超级人类 二战专题之:奥斯维辛集中营,从诺曼底到柏林,大西洋之战 敦刻尔克大撤退,杀戮战场,战争之路,缅甸,被遗忘的战争野性欧洲,野性南美洲,野性亚马迅,野性非洲 大卫艾登堡漫游天堂,寻找阿兹特克人,深蓝,霍金的宇宙 群体大自然,生命之旅,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其他纪录片:cctv故宫,cctv永远的丝路,cctv抗战 周传基讲电影,NHK故宫至宝,NHK四大文明 考古中国1-6部,世界着名大学 北大听讲座,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导论 毛泽东诗词,西点军校 探索发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二战珍闻录 复活的兵团,孙子兵法,江南梦里水乡,苏园六纪 蒋介石,溥仪,BBC之宋美龄,孙立人,张学良 欧洲名城录,世界美术馆,中华文明5000年 走遍中国之西藏,百家讲坛:宇宙,哈勃眼中的宇宙 西洋艺术史(AVI) Discovery(共27G,已完成其中20G的下载,有目录) 人体奇航 美国国家地理(共100集,18G,伊甸园压缩,无水印,有目录) 高数1,2,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从零开始学法语1-4,走遍美国78集文革十年(珍贵高清晰历史镜头,独立10集) 电视剧:Joey 1季,伪装者1,2,3季 反恐24小时1,2,3,4季,西部风云,死亡地带1,3,4季 王国医院,天使在美国,启示录,从地球到月球 嘉年华1,2季,罗马帝国1季,罗马1季(BBC与HBO合拍) 迷失1季,欲望都市1-6季,阴阳魔界1-6,42集 Over There 1季,危机四伏1季,欲望主妇1季

舌尖上的中国吃面的故事

播音主持朗读材料 舌尖上的中国 ——吃面的故事 在西北,主食和汤的完美融合,除了牛羊肉泡馍,还不能漏了兰州牛肉面。兰州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有着一千多家清真拉面馆,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以上的牛肉面。柔韧、滚烫的口感是兰州拉面令人赞不绝口的关键。 一百年前,回族人马保子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锅中,清香扑鼻的热锅子面大受欢迎。牛肉汤的清与浊是检验牛肉面是否正宗的秘籍之一。一碗绝佳的牛肉拉面应该具有汤汁清爽、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黄亮五个特点。马保子又在和面时创造性地加入了蓬灰水,这使得面团更加富于弹性。全部工序要靠手工操作。 马文斌是兰州牛肉拉面的第四代传人,他在拉面馆里工作了40年。要想拉出粗细不同的大宽、韭叶、毛细、荞麦棱子,不但要臂力过人,对力道的控制还要刚中带柔。同样的麦子,磨成同样的面粉,却可以做出不同的面条,表现出不同的精彩。 对于面条的口感,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要求也有着天壤之别。广州人喜欢的这种细面,与兰州拉面口感完全不同,爽脆弹牙,韧性十足。华南地区的广东,尽管稻米一年能熟两到三季,也并不妨碍广东人爱吃面。 和这种面用的是鸭蛋,使用传统的方式和好面团之后,最关键在于压面时的力度。用毛竹碾压面团,用人体弹跳的重力让面团受力均匀。压薄的面皮便可以用来制作面条和云吞皮。这样压打出来的面具有独特的韧性,配上用猪骨、大地鱼、虾籽等材料熬制3个小时以上的汤头,一碗鲜美无比的云吞捞面就成了岭南人的最爱。 广东人把这种传统方法制作出来的面条叫做竹升面。这种古老的压面方式世世代代沿用至今。 同样是做面,广东人用毛竹,中原人则用的是擀面杖。擀面,是中原女孩子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早面午席是丁村人做寿请客的习俗。为了老伴的70大寿,卫大妈早早地就为宴席上要吃的面食做起了准备。中国人称这碗面叫长寿面。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呢?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而瘦,谐音长寿,面条于是当仁不让地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受欢迎的生日主食。 在丁村人的寿宴上,一项必须由全村人共同完成的仪式正在进行。吃面之前,挑出一根最长的放在寿星公的碗里,要等他吃下这碗带着全村人寓意长命百岁祝福的面条,一场寿宴才算圆满。 陕西岐山人过寿也吃面。每逢老人做寿,岐山人都会聚在一起,请来秦腔剧团搭台唱戏。这时候一碗热腾腾酸辣可口的岐山臊子面,作为台前台后的最佳配角是绝不可少的。 吃臊子面最讲究的要数流水席。早上天刚亮,吃面的流水席就开了。据当地的史志记载,岐山臊子面起源于3000年前,“只吃面、不喝汤”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饮食规矩。

谈谈中国的面食文化

谈谈中国的面食文化 时间:2011.04.25 新闻来源:镇江百年面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饺子是相当有名的中华料理,无论蒸、煮、煎都非常美味。不过,饺子本来不是一道菜肴,而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免费为家乡耳朵冻烂的病人舍药治伤的药方…… 中华料理出名于世,连外国人都爱面食加盟不释“口”,特别是饺子、烧卖、馄饨等精巧面食,更显现了中华料理变化无常的特性。而中国历史长久,饮食文化渊远流长,美食背后也蕴藏了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饺子:源于名医药方 中国北方的传统食品“饺子”,是相当有名的中华料理,其皮薄馅多,无论蒸、煮、煎都非常美味。不过,饺子本来不是一道菜肴,而是“药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医术高明、道德高尚,本于长沙为官,告老还乡后,发现家乡有很多穷苦人家挨饿受冻,耳朵都冻烂了,感到相当难过。于是,他叮嘱弟子们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搭起棚子,架上大锅,从冬至开端免费为这些耳朵冻烂的病人舍药治伤。这个药材名为“祛寒娇耳汤”。作法是将羊肉、花椒和一些祛寒药材置入锅里熬煮,之后再把这些资料捞出来切碎,并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连着汤汁装至碗内,分给病人。由于都是暖身的食材,病人食用后浑身发热、血液畅通,身子暖了,冻烂的耳朵自然就康复了。这个舍药汤的活动从冬至不断持续到年三十。为了留念这件义举,人们就仿制“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在初一早上吃。后人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后来这个传说慢慢被人淡忘,饺子的含义也被改成“元宝”等不祥的意味了。 馄饨:意味混沌初开 馄饨来自中国南方,在四川叫“抄手”,广东则称为“云吞”。馄饨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传说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某年冬至时,嫌筵席的肉食太过油腻。西施略动巧思,用薄面皮包入少许肉馅,下滚水氽烫之后随即捞起,倒入汤汁,请夫差品味。夫差一尝便赞不绝口,问道:“这是什么食物?”西施没有多想,随口答复:“混沌。” “混沌”与“馄饨”读音相同,这一道美食就被命名为“馄饨”,并传至民间。由于是西施在冬至时创造的菜,因而也成了冬至必吃的传统美食。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述(基础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章现代文学批评的先导 一、“新文体”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端 主要批评论著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1922)《美术与生活》(1923)《屈原研究》(1922)《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1922)《情圣杜甫》(1922)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 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 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梁启超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1、政论特征《陶渊明》 2、引进外国名词与语言新变天演、风格、政治小说、心理学、情节、叙述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3、笔锋常带感情 二、王国维与现代学术话语的产生 王国维建立现代文学批评体系 第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 第二,尝试了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 文学批评理论 1、悲剧观:《<红楼梦>评论》(1904) 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思考(革新文学批评方法) 王国维悲剧观产生的文化机制(心理动因) 人生体验:叔本华、尼采、老庄的影响 2、审美独立 第二形式之美说(古雅说)的原创性 探索审美批评理论 3、境界说:《人间词话》(1908) 4、文学进化论:《宋元戏曲考》(1912) 王国维对现代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贡献 首先,他的文学研究主要以非正统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戏曲、词等非正统文学给予了更多关注 其次,从理论上建立了新的文学批评标准,以美学理论取代传统文论中的经学意识和政教功利主义 第三,他以客观的、理论的批评改造乃至取代了主观的、印象的批评 第四,他自觉借鉴并运用了西方文论和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了解构和挑战,从而使中国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西方文学批评的接轨与对话,实现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化 第二章《新青年》批评家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文案旁白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文案旁白 (选自《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不仅提供了人身体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更影响了中国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中国人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 山西丁村----中原最古老的村落,主妇们最会制作面食 丁村人把加工成粉末状的谷物都称之为面 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 附近曾经出土过最古老的石磨盘,至今,同一形制的磨盘还在使用 石磨将谷物研成粉末,再用筛过滤掉粗粒杂质,真正意义上的面食才得以出现 山西是多山少川的内陆地区,蔬菜品种少,家庭主妇们没有条件在副食上进行调剂,为了提高全家人的食欲,只好在各种面食的制作手法上变换花样,一样面食百样吃,加工成餐桌上的美食 这些花样众多的精致面食,无不让人感到纤巧细手的灵动和聪明睿智的丰富想象 当丁村的大妈们正忙着为一场寿宴精心制作花馍的时候,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 绥【suí】德汉子老黄刚刚蒸好了满满一笼屉黄馍馍 古老的糜【méi】子经过老黄的加工,变得十分香甜可口 (一二三四五六…十一十二十三) 从农历十一月开始,每隔三天,他都要骑一个半小时的车,到县城里去卖 (58了,我要好好干) 绥德县位于陕北丘陵沟壑地区 在今天的绥德,杂粮和小麦是餐桌上的主角,他们被陕北人变换成各种花样 (黄馍馍黄馍馍陕北的黄馍馍黄馍馍我亢家沟的绥德的第一名我做的最好吃黄馍馍一块没麻达..) 绥德盛产糜子,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的馒头

糜子又叫黍【shǔ】,因为耐旱成为黄土高原最主要的农作物 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开始种糜子 糜子蒸煮成饭,口感略差,但是这个本土食物在过去是陕北人最家常的主食 糜子分软硬两种,老黄将硬糜子与软糜子按七比三的比例混合,清水浸泡一夜之后上碾,还要再细细地筛一遍才能使用 但是老黄坚定地认为,用机器磨出来的糜子,远远不如在自家石碾子上碾出来的好吃 炒过的糜子会散发出自然的清香,这是老黄最引以为骄傲的制作秘方 揉完的糜子面,要在缸里发酵一夜,经验告诉老黄,包上被子效果最好 老黄把家安在窑洞里,这种中国黄土高原最古老的居住形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业 老黄和老伴一次做700个黄馍馍,上碾、揉面、发酵前后要花3天时间,两个人从凌晨3点钟开始,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 老黄的馍馍做得实在,人也实在,一个一块钱,从不还价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两个月里,老黄能卖出15000个黄馍馍,刨去成本,一个冬天他的实际收入大约是8000元 老黄在这里养育了一儿一女。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把家安在城市里,不再与土地打交道 然而,老黄不愿意离开,住着自己的窑洞,吃着自己种的粮食,老黄自足而踏实 千百年来,中国人从五谷中获得温饱,而这种碳水化合物营造出的满足感,正是亿万个像老黄这样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提供的 辽阔的中国北方,成熟的小麦决定了大地的基本色 小麦,从河西走廊传入到中原,因为营养丰富,经过4000多年的本土化历程,成为中国北方栽培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这种原产于西亚的优良物种,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 将小麦面粉发酵后,在特制的火坑中烤熟,这种圆形面饼,含水份少,极耐贮藏,是维吾尔家庭常年必备的主食 新疆库车,人们用享受美食的方式来庆贺古尔邦节 馕是维吾尔族人最喜欢的主食

全国各地的五十种面条大全

全国各地的五十种面条大全 全国各地的五十种面条大全 01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周代。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02 杨凌蘸水面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03 鲍鱼翅面

面中溶入鲍鱼翅粉、鸡蛋,面体通透、筋道,营养丰富。 04 biang(音)biang(音)面 biang(音)biang(音)面流传千年,久负盛名。面“筋、光、香”,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 05 户县摆汤面 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06 蒜蘸面 一小碗干辣椒面、切好的蒜瓣、浇上煮沸的油,吱拉一声,金黄色的油层慢慢盖住辣椒面,碗边浮起油沫,然后加些陈醋和少许盐,宽大的面条捞出来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入青菜即成一碗蘸着蒜汤,酸辣鲜香的蒜蘸面。 07 华县洋芋面 源自于华县的一种民间面食。 08 荞面 陕西名小吃之一,已有600年的历史。尤以陕北、韩城、西安校场门白荞面最为有名。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做,一般凉食,亦可加羊肉臊子热吃。特点是清香利口、条红筋韧。 09 关中凉面 多味调和,清爽利口,面条有筋力,为夏季佳品。

矢志移山亦艰苦,大才如海更纵横-精品文档

矢志移山亦艰苦 , 大才如海更纵横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 中国之新民、 自由斋主人, 清光绪举人。 汉族,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 深度参与了 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 民国初清华大 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余万字。1901?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 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主要 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 清代学术、 史学和佛学。 1 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 1 925年应聘任清华国 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 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 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 客、 梁启超在学术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在哲学、 文学、史学、经 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 以史学研究成绩 最为显著。他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 36 年而政治活动又 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 39 万字之多,各种著 述达 1400 多万字。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 1936年 9月 11日出 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 148 卷, 1000 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 国佛学史”、“宋元 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 “中国文学”、 国哲学史”、

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也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写于1905 年的《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发;然后,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动机及其方针”、“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响”为题分而析之,丝丝入扣。 、梁启超之语文教育思想 作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之初的一些专论虽然都有相当的分量,亦包含精辟的见解,但是由于受到作者知名度或研究层次等的局限,在语文界和教育界并未产生一定影响。“五四”以后,著名政治家梁启超在《改造》上发表了《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后,我国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才开始走向系统理论的高度。通览这部专著,梁氏作文教学构想的要旨大致可以概括为推究“应用”、“规矩”、“实效”、“指导”、 思想”等五个方面。[注1] 1.求“应用” 梁氏在《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览》一文中批评民国

浅谈中国的面食文化

附表4:文科论文封面 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活动周 文科论文大赛 题目:浅谈中国的面食文化 二级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2009级1班 姓名:曹慧珍熊云芬 学号:004 029 联系电话: 二〇一一年四月 浅谈中国的面食文化 摘要:现代化的洪流冲走了华夏大地古老的文明,现代化的到来驱赶着默默为华夏民族贡献的璀璨文化,面食文化就是其中不幸患难的一员。它,养育了万年华夏人;它创造了丰富多姿独特的中国文化;它,贯穿了中华文明的整个发展进程。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在如此难以维生的现代化潮流中它又该何去何从? 关键字:面食文化种类山西面食特点饮食习俗国际面食节发展方向文化内涵 2008中国·山西国际面食文化节9月在太原市盛大开幕。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大饱口福的盛宴,而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次绝好的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机会,

更是展现中国历经万年的面食文化的最佳平台。那么,中国的面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中国的面食文化。 1.中国的面食文化概况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面食,中国主要有:面条、 馒头、拉条子、麻什、烧饼、饺子、包子等,西方有面包、各种烤饼等,种类繁多。 面食,用面制作的食品的总称。面食,对于中国人来说呢,是经常会吃到的食品。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几乎不可一日无面食,像面条、饼、馒头之类的是北方日常的主食。而在中国的南方,面食主要是作为小吃存在,像月饼之类的。 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煎、烤、炸、焖等几大类。面食的制作技术一般有三步:一是搅拌混合。二是发酵与整形。三是焙烤。 面食,对于中国人来说呢,是经常会吃到的食品。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几乎不可一日无面食,像面条、饼、馒头之类的是北方日常的主食。而在中国的南方,面食主要是作为小吃存在,像月饼之类的。 2.中国面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浩瀚宇宙一个蓝色星球上,古老黄河于北经34度转向南流,经地千里纳川十九。万年前中华民族和世界面食的文明在这儿拉开了帷幕。 一位叫神晨氏的原始人类部落首领为了整个部落的在存,辗转到这里,在今山西高平的羊顶山上开始了当百草定五谷,终于出麻、黍、稷、豆可食,第一次把人类从“畎为肉,草木为食”转向粮谷。后来,羊顶山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黍定黄金的地方。 斗转星移,人类进入后器时代,周王朝的先祖从稷在今山西汾水流域诞生了。稷现四季变换,察五谷生长,发现了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的种植规律,担任氏族长官,教民稼种,把人类从捕获与采集时代带入晨耕文明。史称后稷“功崇平地,德大配天”,被帝王奉祀为五谷之神。 帝尧时,五谷与树乐同煮而食,著名的黎霍之美,记禄着这一古代帝王的勤勉。五谷遭顶墙倒至而碎,遇雨成水。尧不忍弃,捧谷将于青后,日丽干后收藏。雨后太阳如火,青石板上的谷将变干变黄,并散发出奇异的香味。尧嚼之好。遂令百姓石碎五谷,以水、树和成将,铺于青石板上,燃柴木,以石板之热烤熟谷将后食用,这就是华夏第一饼的产生。自此石烹时代从尧开始了,终于拉开人类面食的开端。 唐朝时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山西,将山西面食带回意大利,此后山西面食开始远播世界各国,而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意大利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中国面食文化的影响。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自古以来就不断学习中国的各种文化,日本现在丰富的面食文化当然也离不开中国这位老师的影响。 面食发展至今,种类特别繁多,在山西,一般家庭主妇能做几十种,到了厨师手里,更被做的花样翻新,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 3.面食文化的一般分类 1.1按照地域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山西面食:种类有刀削面、拔鱼

舌尖上的陕西美食

舌尖上的陕西美食 舌尖上的陕西美食 陕西面条不仅种类多,有些还是历史悠久传了祖祖辈辈,也许大家不太了解陕西的面条美食,这里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将进去。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儿,扯住两头,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里,顷刻间摔打了好几块儿,顷刻间从锅里捞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热腾腾端上来。秀才看得兴起,大叫:“好啊!店家来一碗!”“这位客官一碗……”店小二一声长长的吆喝,顷刻间一碗面摆到面前,顷刻间碗中罄净,直吃得秀才大汗淋漓。“店家,结账!”秀才喝道。一摸兜,坏了,一时忘形,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顿时窘住,刚才的热汗顷刻间冷冰冰刷在脸上。一旁,店小二斜着眼耸着肩,一脸坏笑。“小二……”秀才讪讪,话刚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经营,

概不赊账。”见店小二不通融的模样,秀才又向身上摸去,左一摸,右一摸,上一摸,下一摸,好像早晚能摸出几文钱来似的。店小二心想:“你个穷秀才,看你摸出什么来。”天呀,这不是有辱斯文么?秀才一面摸,一面思量脱身之计。他与店小二搭讪:“小二,你家这面何名?”“何名biang”店小二学着秀才的腔调说:“biangbiang面。”秀才问:“biangbiang面?biangbiang字咋写?”这家面店可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其面做得特殊,面与面板摔打撞击,“biangbiang”也,故称“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写,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谁也没去想过。见店小二答不上来,秀才顿时有了主意,他说:“小二,你与老板商量过,本人今天没钱,可否写出‘biangbiang’二字,换这碗面吃?”店小二顷刻间回来,说:“成。”店家心想:“古来就没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穷秀才怎么赖账。”“biang、biang、biang、biang……”秀才心里嘀咕,嘴上嘀咕。 秀才读书,也最认书,古往今来偏偏没有这“biang、biang”二字。“书上没有,岂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为名,秀才岂敢与之比肩?秀才满腹心酸,一腔惆怅;寒窗苦读,功不成,名不就,众目睽睽下,落到赖账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骂皇上:“什么‘日月当空照’?民间疾苦,哀鸿遍野;宫闱倾轧,豺狼当道;贪官污吏,横行乡里;我秀才寒窗苦读,就因无钱无人,打不通关节,获不取功名……日

中国传统面食的由来

中国传统面食的由来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 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期的石磨,现在所发现年代最早的磨面的石磨是西汉时期的。由于汉晋时期还没有掌握发酵的技术,因此,面食都是死面的。死面饼很硬,难以咀嚼,需用汤汁泡软,这种吃法一直流传到今天,如西安的羊肉泡馍和北京的卤烧。 “馒头”,据说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得胜班师时,行至泸水,不能渡江,孟获说泸水中有一猖神兴风作浪,需用49颗人头祭祀,诸葛亮想了个办法,用白面掺水做成人头的模样,里面包上牛羊肉。起名叫“馒头”。如今,北方人将有馅的馒头叫“包子”,南方人仍然把有馅的叫作“白馒头”。 中国最早的“面条”并不是条状的。那时,人们只是将面块擀成饼状扔到锅里去煮,故称之为“煮饼”。晋代又称“煮饼”为“汤饼”。做汤饼时,一手托面,一手用刀把面削入汤中,所以又叫“饦”,实际上这

就是现在的刀削面。到了唐代,改为把面放在案板上切。到了宋代,面条的花样逐渐增多,并形成了各地不同风味的面条。元代有挂面问世。明初的刘伯温还记下了8种面条的制法。元明两代,面条兴盛不衰,成为大众喜欢的食品。 水饺,古时叫馄饨,但它与现在的馄饨又不同。早在三国时期,魏人张揖在所著《广雅》一书中就提到馄饨这种食品。唐代,饺子称为“牢丸”。深圳星鸿艺激光https://www.doczj.com/doc/4710690036.html,/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的塔那北区,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座唐代的墓葬,出土了一个木碗,碗里盛的饺子虽然已经干了,但是仍很完好,其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完全相同。这说明早在唐代,饺子就已经传到我国西域的少数民族地区了。

舌尖上的唐朝(图)

舌尖上的唐朝(图 戴永夏 唐朝人的主食,主要是饼和饭。这二者中,饼又占据主要地位。唐代赵璘在《因话录》中说,当时“世重饼啖”,这是多数唐朝人食饼的真实反映。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台播出后,在全国各地大受欢迎,也引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该片介绍了我国许多地方的美食风俗,让人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领略了我国美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不但各地都有特色美食,历朝历代也都有优良的美食传

统。尤其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唐朝,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餐桌上也比较丰富。仅就主食而言,就对舌尖充满诱惑。 唐朝人的主食,主要是饼和饭。这二者中,饼又占据主要地位。唐代赵璘在《因话录》中说,当时“世重饼啖”,这是多数唐朝人食饼的真实反映。 唐代所说的饼,内容比今天宽泛得多。除面糊以外的各种成形面食,都可以称为饼。而唐人食之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饼,有胡饼、蒸饼和汤饼等。 胡饼是用烤炉烤制的大饼,它是汉代自西域传入,在唐代极为流行。据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六年正月六日(应为会昌元年,即公元841年)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

饼,俗家依然。”这是说在立春这一天,唐武宗李炎向文武百官赏赐胡饼,而普通百姓也都喜欢这种食品。正因如此,卖胡饼的人在当时也颇受重视。《廷尉决事》中就记了这样一件事:唐代一个叫张桂的人,因卖胡饼出了名,竟被封为兰台令,成为“炊而优则仕”的一个典型代表 胡饼中有一种胡麻饼,烤制时在饼上撒了一层芝麻。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曾对胡麻饼赞美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在四川忠州做官。他说忠州的胡麻饼完全是按京都长安的方法烤制的,吃起来又香又脆。他派人把刚烤出的胡麻饼送给万州刺史杨敬之,让他品尝一下是不是跟京师最有名的辅兴坊烤的饼一模一样。短短四句诗,就把胡麻饼的风味特点及受欢迎程度生动地写了出来。

梁启超传简介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戍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留存不多,多数创作于流亡日本时期,但是用语通俗自由,敢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入诗,诗风流畅。《爱国歌四章》、《志未酬》等诗感情真挚,语言明白晓畅,是其诗论的较好体现。梁启超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后又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在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与 诗歌、小说、戏曲相比,梁启超在散文方面取得的成就要高得多。以他于1896年《时务报》到1906年《新民丛报》十年内发表的一组散文为标志,完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领域的创举——新文体的确立(亦称“新民体”)。梁启超“夙不善桐城派古文”,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

《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所有美食统计资料

《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所有美食统计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1,香格里拉松茸 2,江浙地区冬笋油焖冬笋 3,广西柳州酸笋黄豆酸笋小黄鱼 4,云南大理诺邓山区诺邓盐血肠火腿莴笋炒火腿火腿炒饭 5,湖北嘉鱼藕莲藕炖排骨 6,吉林查干湖湖水大鱼鱼头泡饼(北京) 7,海南香煎马鲛鱼酸菜鱼汤水煮红螺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1,山西襄汾县花馍花卷油卷 2,陕西绥德黄馍馍(糜子面) 3,新疆库车馕饼 4,中原地区馒头(馍馍,古时又叫炊饼,现在想通武大郎为啥喊“炊饼”了) 长期发展形成南稻北麦,2000年前五谷排行顺序:稻,黍shu,稗bai,麦,菽shu;现在以稻,麦,玉米为主。5,贵州黎平米粉汤粉 6,广州沙河河粉干炒牛河 7,陕西西安凉皮汉中米皮(这是本人自己加上的,因为说到米粉,河粉,如果不说凉皮就说不过去了,导 演组失职啊) 8,陕西肉夹馍,牛羊肉泡馍,粉蒸肉夹馍(也叫荷叶饼夹馍,这个也是按自己加的) 9,兰州拉面 10,广州竹升面云吞捞面 11,中原地区手擀面 12,陕西岐山臊子面 13,嘉兴粽肉子蛋黄棕(关于粽子南方有肉粽,蛋黄粽等,北方一般都是蜜枣棕,北方人吃不惯肉粽,咸棕)

15,北方饺子焖面(陕西河南)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本集介绍三大部分1豆腐,2,酒,3醋(第六集时会讲一下醋所以这集就说了一下),4酱油,5酱油,6大酱 豆腐篇 1,云南红河建木县碳烤豆腐球石屏县老豆腐 2,中原地区石膏豆腐(各种豆制品,相信大家都是很喜欢吃豆腐的吧 ,尤其是嫩的。) 3,内蒙古锡林郭勒旗奶茶奶豆腐奶制品 4,云南白族豆腐皮 5,北京蒙古餐厅烤羊背 6,浙江天台山僧人的素食中豆制品很重要 7,安徽毛豆腐 酒篇 8,绍兴黄酒 9,安徽休林糯米酒 10 ,安昌镇腊肠 11,东北大豆酱酸菜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这一集是介绍腌制品,脱水,酱菜 1,黑龙江绥化市朝鲜族泡菜, 2,广粤地区腊肠各种腊制品煲仔饭荔芋腊鸭煲南安腊鸭 3,湖南靖州县腌鱼腊鸭 4,徽州臭鳜鱼 5,安徽黔县腊八豆腐刀板鱼 黄山火腿咸肉 6,浙江金华火腿蜜汁上方 7,上海的三阳南货店经营各种腌制品腊肉等: 杭州酱鸭 上海腌笃鲜 温州黄鱼鲞xiang 宁波笋干 绍兴梅干菜梅干菜烧肉 8,上海醉虾醉蟹 9,福建霞浦紫菜 10,台湾云朴县乌鱼子 11,香港大奥海盐产地咸鱼虾膏虾酱 12,中原地区各种酱菜(腌萝卜,鬼子姜,辣椒,黄瓜各种蔬菜)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这一集最后一句“厨房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很是狗血啊。

全国十大面食

全国十大面食 在我国有很多的人都特别喜欢吃面食,很多人一想到面试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包子馒头,其实面食不仅可以用来做成包子馒头,还可以用来做成饺子面条,而且每个地方都有地方不同的特色,所以光面条的种类就有上百种甚至上千,而那些比较出名的面食在全国各地都能够见到,下面给大家介绍全国十大面食都有哪些? 1、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如今,在外地的面食摊位也出现销售刀削面的,形状呈片状长条形,唉,真是玷污山西如此盛名的面食。 2、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的独特风味。相传1841年由自贡一个叫陈包包的小贩创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当年挑担担面的扁担一头是个煤球炉子,上面一口铜锅。铜锅隔为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另一头装的是碗筷、调料和洗碗的水桶。卖面的小贩用扁担挑在街上,晃晃悠悠地沿街游走,边走边吆喝:“担担面——担担面——”喜欢担担面的一听到这种熟悉的叫卖声,赶紧叫住小贩说“来一碗”。那么你只要付点小钱,就能品尝到这种美食了。 3、北京炸酱面 酱面就无疑是北京人的当家饭了。暑天吃炸酱面,既便利又开胃。直到现在,在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仍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街坊四邻在吃饭口聚在一堆儿,端着碗炸酱面,碗里搁一根

脆黄瓜,在当院或门洞里一蹲,吃两口炸酱面,咬一口黄瓜,不耽误聊天,不耽误下棋。 4、湖北热干面 热干面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湖北武汉某卖凉粉和汤面的李姓食贩。当时此人由于害怕天热没有卖完的面条变质发馊,就将剩面煮熟食沥干,却不小心打翻了油壶,将麻油泼在面条上;谁知第二天,他将拌有麻油的面条沸水烫过,再加上调料拌匀,居然热气腾腾?,面条爽滑可口、香气四溢,大受食客欢迎!大家询问面的名字,李姓食贩随口就说:“热干面”。从此以后,热干面逐渐传遍武汉三镇,更流传到了整个湖北省境内,成为湖北人每日最钟爱的早餐品种。 5、山东伊府面 伊府面简称“伊面”,是一种油炸的鸡蛋面,为中国汉族著名面食之一,以鸡蛋面条先煮熟再油炸,可贮存起来,饥饿时下水一煮即可吃,面色泽金黄,面条爽滑,汤浓味鲜,可加不同配料,炒制成不同风味的伊府面,被人称赞为世界最早的速食面,是泡面、方便面,是速煮面的“老祖宗”。 6、兰州的拉面 兰州清汤牛肉拉面,兰州著名风味小吃,传说起源于唐代,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悦目色彩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而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华第一面”。其制作的五大步奏无论从选料、和面、醒面,还是溜条和拉面,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历史11201班陆健 【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递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完美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地域文化;美食 2012年5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时间播出,该片为央视播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全片共分为七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七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故事,展现了各种饮食习俗,并透过画面与声音传递了这些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更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满足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象化表现。《舌尖上的中国》信息量很大,传递了很多有关饮食的民俗信息。 (一) 日常食俗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麦子和水稻,加上玉米、高粱、小米、豆类等,构成了国人日常的主食。麦子一般制成面粉后做成馒头、烙饼、面条;稻米则一般做成米饭、米粥、糕点以及其他制品。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生活方式不同,对主食的加工制作方式也就不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各地的日常食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主食的故事》第一集中,首先介绍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花馍——“一样面食百样吃”。因为山西是多山少川的省份,副食种类的缺乏使得当地人想方设法提高主食的花样。于是随着一代代人的智慧的积累,有了现在的“一样面食百样吃”的日常食俗。其主要表现是在主食的样式上做文章,通过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来提高家人食饭的兴致。北方有代表性的主食还有陕西绥德县老黄的

一碗面蕴藏着多少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面条,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食,因为长相的原因被中国人赋予很多美好的寓意,就像人们常说的“出门饺子进门面”就是一种中国人的饮食习俗,寄托着亲人之间的情感,象征着长长久久。面条长而不断,也被赋予了长寿这种美好的祝福! 中国的面食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多年了,各种面食的做法也是不计其数。 说起面条的由来那就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据说面条起源于很久之前的东汉时期,那时候的面条不叫面条而是叫煮饼、汤饼、水抄之类,在北方面条是帮助人们饱腹,驱寒御暖的食物,而在南方则有着辟邪、求子等说法。自东汉时期到现在,面条的名字也一直在变化,被称为“煮饼”魏晋时期则被称为“汤饼”南北朝称为“水引”唐朝之后更是有“温淘、冷淘”两种叫法,直到明朝中期面条的名字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唐宋时期是面条发展的高峰期了,唐宋之前的面条大多数是粗长面片和搓条之类的,就好像现在西北地区的裤带面,麻食。也主要集中在当时的贵族犬,唐宋之后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便出现了带有地方特色的面条。在北宋时期,北宋的首都出现了各个地方不同的风味面食店。 在现代生活中,老一辈的父母一直遵守着“出门饺子进门面”的习俗,每每有远门归来的孩子,回家的第一餐永远是面条,离开家的最后一顿也必,饺然是饺子子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它代表的更多是喜庆的节日和纪念日,而面条代表着家长里短的平常日子,面条有很多种做法,就拉、擀、抻、扯、搓这几种手法,就不知道能做出多少种美味的面条来。 若不是陕西的没落,陕西的臊子面绝对是面条当中的一绝,也不会落选中国十大面条,臊子面原名为“臊子面”是勤快的嫂子经常做给公公婆婆还有小叔子的面,据当地老人称,入门的新媳妇都得做这道面。臊子面的做法和吃法都非常的讲究,食材上非常的丰富,面粉、猪肉、黄花菜、蒜苗、菠菜等等各种调味料,对于面的要求也非常讲究,要软硬适中,面片要薄,面条要细。现在的臊子面也分为粗细两种,细的有火柴棍那般,粗的也有跟裤带面一样,这与兰州拉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安还有一种菠菜干拌面,味道也丝毫不输给汤面。 陕西的面食种类繁多,陕西的面馆也非常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陕西面馆,裤带面、拉条子、手擀面等,味道最好,生意好的面馆还数扯面郎关中老碗面,扯面郎是陕西知名餐饮连锁品牌,据悉该品牌创始于2010年,至今已有10个年头,在全国有100家门店,市场覆盖20多个城市。每逢饭口堂食爆满,座无虚席。

中国十大情圣

中国文化 China's Top Ten Sacred Love Abstract:In the pre-building of China, it was filled with a strong flavor of literatur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it is a group of passionate, dedicated poet and writer. Especially after I read some books talking about them, especially the book "China’s Top Ten Sacred Love”, I have many feelings about them, so I order the ranking as followings according to my own thoughts on the book. Key words: evaluation arranged-marriage romance feudalism tradition sentimentalist NO.1 Xu Zhimo Evaluation: My love, my feeling never comes back.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TV series "The W orld’s April Day ", Xu Zhimo, the brilliant poet became a household youth icon, so his love life was slowly understood by people, he first wife Zhang Youyi who was born in the noble family didn't give a romantic love life as he wishes, because in his eyes she is a “little feet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eudal traditional ideas, however, as for him is the “suit” man under the new ideas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marriage between he and Zhang Youyi became the dislocation of "feet and suit", while Xu is a man who longs for romance so much. So that later when he encountered a beautiful girl named Lin Huiying who was the daughter of his best friend Lin Changmin, he fell in love with her immediately and regarded her as his "the only partner of the soul" , which led to his divorce with Zhang Youyi with the excuse that "feet and suit don’t match at all". However, good time doesn’t la st long, Lin departed from him, which made a beautiful poem “Farewell to Cambridge Again”,how pity it is ! But soon after, and he was in love again, for his marriage and life ties with another woman who was the most famous communication flower Lu Xiaoman at that time. Although he still loved Lin Huiying and had a part of his heart for her, he also loved his second wife Liu Xiaoman too, and later he stayed with her till the ultimate moment of his life. NO.2 Hu Shi Evaluation: the sacred lover under feudal barriers. Hushi, As a famous modern scholars of China and one of the heroes of the new culture, he had won 25 honorary doctorates in China and a holy reputation of "culture greats" at home and broad. But when you open his love file, you will find that he also has such an affectionate side. though there is a good saying” little feet and Doctor” about his marriage with Jiang Dongxiu since ancient times, for she belonged to one of the poor women under the fluence of fedual ideas in that time and used to bind her feet since she was young. However, Hushi also has the affection quarrels with many oth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