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

一、填空题

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A 、绿原的重读 <圣经>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5、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

A 、红灯记

B 、白毛女

C 、沙家浜

D 、龙江颂

6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A;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7、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D;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1、“三突出”

“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

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

干预生活,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四、简答题

1、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1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三红一创”

2纪实性的品格;

3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1战士诗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

2富有深邃哲理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3重视诗歌的形式:民歌体、格律体、自由体,是诗歌形式改造的探索者,善于运用“楼梯体”;

3、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答:主题: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梁三老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

思想距离却越远;

梁生宝:典型人物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

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

①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

②对比手法:1.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2.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扶农、重

农之间的矛盾;

3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

五、论述

1、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

1作者:杨沫

2主题: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

3艺术特色

①两条中心主线,均以林道静为中心展开:第一条主线是她的自身成长,第二条主线是她的革命道路;

②丰富的人物形象:

正面人物:卢嘉川、江华英雄形象、林道静

反面人物:余永泽自私,平庸、戴愉

林道静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经过自身成长,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

③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尤其是杨沫作为女性作家的丰富细腻柔情的笔调;

2、茶馆的艺术特色

1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2主题:埋葬三个时代

①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

②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军阀混战同这下的民国社会

③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3场景:裕泰茶馆

4人物:

王利发老板——左右逢源,典型的北京商人的形象;他勤奋、重利、心肠不坏,小资产者的思想;

秦仲义民族资本家——爱国,希望民族振兴,搞工业救国;

常四爷满清遗子——入过狱,加入过义和团,后认准自力更生:卖菜、打猎维持生活,但最后仍逃脱不了残酷的命运;

5艺术特色

①侧面透露法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历史

ⅰ民族地方的特色:北方茶馆

ⅱ各色人等的出现,集体亮相:掌柜的和伙计、受宠的太监、特务、打手等;

ⅲ各色人等均可在此暴露社会矛盾: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等

ⅳ象征意味:茶馆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旧社会的缩影;

②人像展览式,超越一人一事;

③结构:坐标式的结构——二维式立体感;有纵有横,有虚有实,纵是三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横是每个时代的矛盾冲突,三个时代的横断面;老舍的作品追求荒诞性和怪异性,这也是作品情节的小高潮;“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两个逃兵买一个媳妇”都体现了老舍家与戏剧的能力;

④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有名有姓的有70多个任务,让人一遍就记住的有50来个人物;杨沫的青春之歌

一作者介绍: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一九一四年出生在北平今北京一个大学校长兼大地主的家庭里;她早年在北平读书,在中学接触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着,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作了准备;为了逃脱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她离家独自谋生,在河北省香河县做过小学教师,此外还做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在奔波迷惘之中,她找到了党;这些经历,给她后来写作青春之歌打下了生活基础;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冀中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做过妇女工作;后又到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作编辑,主编过文艺副刊;解放后,她先是作人民日报编辑,后转北京市妇联任

宣传部长;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及东方欲晓、芳菲之歌等;

二青春之歌的主题:

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对林道静从寻求个人出路到自觉参加革命,从苦闷彷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一艰难历程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表明了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由此也可以说,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歌颂革命青春的赞歌;

三、林道静的成长经历:

主人公林道静是30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小说重点描写了她由一个充满幻想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艰难过程;她的成长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离家出走到与余永泽的结合;这一阶段的林道静,一方面有着小资情调,幼稚、耽于幻想,另一方面又秉持劳动者的倔强、善良;这种矛盾的性格决定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付出超过常人的痛苦与磨练;

第二阶段:

从参加东北学生的除夕聚会到第一次被捕;在这一阶段她渐渐从个人的郁郁寡欢中走出来,但单纯、狂热导致了第一次被捕;这次被捕促使她逐渐成熟;完成了思想

上的一次飞跃;

第三阶段:

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在这一阶段中,她已经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

在一年的铁窗生活中,林道静的思想感情和革命理想都有了新的升华;她经受住了毒刑拷打,用坚定的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共产党员林红为她讲述得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使她深受启发,懂得了革命的真正意义,思想也更趋于成熟;出狱不久,她就入了党;后来,党又派她到北大领导学生运动,终于成为虽不完善却异常坚强的革命战士;

小说通过对林道静性格成长的三个历程的描绘,表现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曲折,概括了那个时代许多爱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路;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投入到整个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去,才会获得真正的青春;

除林道静外,作者还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形象;他们是以“党的使者”的身份出现的,对林道静走上革命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作家杨沫为更加形象地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性,还塑造了堕落为时代渣滓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经不起磨练的白莉萍,在物欲的诱惑下叛变革命的戴愉等,他们与林道静、卢嘉川,以及几经动摇最终走向革命的许宁、王晓燕祥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青春之歌的创作特色:

青春之歌布局严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作品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清节,贯穿众多人物、复杂的事件,概括了广泛的社会内容;繁而不乱,有条不紊;

作者善于选择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善于通过对比来刻划不同人物的心理

特征;如卢嘉川的献身精神与余永泽的自私自利,林红的傲雪寒梅的高洁与白莉萍的腐化堕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好的展现了人物不同的精神境界;

茹志鹃

一作者生平:

茹志鹃1925—1998,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祖籍杭州,生于上海;幼年父母双亡;一九四三年参加新四军;一九五五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

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

长篇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等;

散文集:惜花人已去等;

二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史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撷取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动人的小插曲,再现了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美;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刻画了一位憨厚、质朴的可爱的小战士和一位羞涩、美丽而又善良的新娘子的动人形象;

三茹志鹃小说的独特性

1、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她不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是撷取生活的一

朵浪花加以精细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折光;

作品虽然取材于解放战争,但作者却借助“我”与小战士去往前沿阵地包扎所的路上的情感流动及在前沿阵地包扎所小战士向当地群众借被子这一平凡的事件,展开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

2、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起伏、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

3、茹志鹃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情意味;

1、政治抒情诗: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是在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有独立形态的诗的体式,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当代诗人中,郭小川、贺敬之被认为是这一“诗体”的主要写作者;或主要出现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创作体式,产生的背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作家和人民心中激起的革命豪情和政治热情,受三十年代红色政治鼓动诗影响;代表作家是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主张诗反映时代和重大政治事件,重视抒情主人公的塑造;

2、天安门诗歌运动

指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广大民众为自发悼念周总理,批判和谴责四人帮而用广义的“类诗歌”形式从事的政治性抗争运动;1分运动中所创作的作品后来编成〈天安门诗抄〉,有的并不是诗词,还阔大量的挽联、悼词、祭文等,诗词中,也以不严格遵守格律的旧体诗、词、曲居多;民众利用旧体诗的现成形式或思想资源,隐晦地表现其政治历史观点;1分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文革”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在另一个向度上的体现;虽未能给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创造增添新的经验,但创作主体的真诚,以及对于独立的思想和独立写作方式的坚持,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持久启示意义;1分

3、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在经济大跃进的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有关文艺的两项主张:搜集民歌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

浪漫主义相结合,此方法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规范;导致了浪漫主义的浮泛化;

4、第一次文代会

1 1949年7月2日至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

称第一次文代会主要内容:大会听取周恩来、郭沫若等的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结构;大会期间,茅盾作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周扬作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2分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新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想结合的文艺总方针;1分

5、文艺黑线专政:由江青等人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

座谈会纪要中提出,在纪要中,江青等人污蔑文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政策,被一条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在“文艺黑线专政论”中,江青一伙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同时指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作品“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队伍“黑”;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为推行“左”

的思想、政治和文化路线制造了理论根据;

一、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30 分

1、小说百合花的独特情调体现在哪些地方

答:百合花百合花的独特情调体现在没有正面直击战争,而是从人性美的角度讴歌了战争中军民的美好心灵,同时体现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具体表现为:1、反宏大叙事的女性个人化审美视野,2、对战争、英雄以及女性的别样理解,3、对理性化观

念化的情节构建和红色修辞的反拨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4、诗化、感性化的语言2、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在什么地方;

答:望星空前半部分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的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了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中,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第三、四章回到人间,看人间,抒发豪情壮志,但显得虚浮,言不由衷;从全篇来看,望星空是郭小川对人生、对艺术的思索开始成熟的标志之一;在当时一派豪情万丈的放声歌唱中,郭以独特的风格从另一层面书写人生;但是,诗人的这种思索由于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能深入发展,这就造成了望星空在艺术上的不平衡;前半部以宇宙星空为参照物,着重对自我心灵世界的自剖和审视,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执着、强烈的求索和百折不挠的进去精神;而后半部诗人又回到豪言壮语的模式中,把前面的个性化描写当作个人虚无主义思想进行谴责和否定,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望星空是一首典型的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间的矛盾的敏锐感受;

3、简述闻捷的诗歌主题及艺术特点;

答:1:主题:1首先表现了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两相对比,表达了对新的社会生活的歌颂,和建设新社会的热情;2表现了当地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并借爱情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2:艺术:1异域风情的融入,牧歌式的创作情怀;2擅长描写色彩鲜明的场面,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避免直抒胸臆,常常在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和情节描绘中,流露对生活的诗意感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个十年) 一、什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文和当代文学。 二、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又称“新文学”,指1917年到1949年间的文学。同时也是用“现代语 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三分法:1917-1927, 1927-1937,1937-1949。四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另有后两期1937-1942,1942-1949 五分法:1917-1921,192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二、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1898年“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 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 ★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著名。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江湖奇侠传》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啼笑因缘》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啼笑因缘》的精致在于作者讲故事的技巧,章回小说的布局更为作品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意蕴。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 ★文学革命的发生,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变革的必然,又是外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介绍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社会进化等思想学说。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五四”文学革命 1五四文学革命是清末民初20年来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承继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且有西方文学的译介培养成形的对西方新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心理。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会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首先发难,提出“八事,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钱玄同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他俩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戏”。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人性、人道主义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提出“社会写实的文学”。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宣布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白话文取得了胜利。 3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A文学观念上,文以载道、文笔不分、 游戏消遣的传统观念被破除了,借鉴于西方的严肃的文学观念得到了确立。B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和实践者对封建 思想文化体系的彻底否定改变了文学仿古的风气,表现人生的求真精神得到发扬,文学从审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接 近于生活和人民。C僵化的文言被摒除,白话从俚俗的边缘进入文人创作的中心,成为文学语言的正宗。D外国多 样化的文学样式与手法,丰富着新文学的创作,新诗的创立、小说的革新、话剧的传入、美文的倡导,使文体得到 了大解放与大丰富。 第三节外来文学的影响 一、理论渊源1五四文学思想的根本是对“人”的发现,西方文化刺激了中国对“人”的不断发现,启发了五四 文学如何表现人。2文学革命的发难者们从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源泉,提倡文学革命。胡适、陈独秀的文学史 观也是来自于西方的社会进化思想。文学历史进化论是它们文学革命理论的基础。3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学,文学 革命的发动者们主要也是借鉴外国文艺运动与创作的经验。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 一、填空题 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A 、绿原的重读 <圣经>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帷幕,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2、《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在结构上选取了“狂人”整个生涯中的一些片段,用日记格式连缀成篇。 3、《阿Q正传》是鲁迅解剖国民痼疾的最典型的作品,是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集中体现。 4、郁达夫的《沉沦》是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5、《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而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6、在“左联“的大会上,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高屋建瓴地对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期的经验与教训作了科学总结。 7、30年代的文学作品: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艾芜的《南行记》,曹禺的《家》和《原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日趋成熟。 8、矛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三个连续性的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 9、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中篇《雾》《雨》《电》和短篇插曲《雷》。 10、沈从文被称为“文体作家“,他的小说往往体式独特。《边城》就是别具一格的诗化抒情小说。 11、艾青是吟唱着一首中国劳动人民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登上中国现代诗坛的。 12、《雨巷》是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诗作采用整体象征的写法。 13、曹禺于1933年完成了处女作《雷雨》,1940年创作了五幕剧《北京人》,它是继《雷雨》《日出》《原野》之后的又一杰作,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高峰。其中《北京人》是曹禺根据巴金的小说《家》改编而成的。 14、钱钟书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在讽刺小说的创作上自成一体,代表作《围城》。 15、“老百姓喜欢看“是赵树理的审美目标,创造了”评书体“的小说样式(代表作《小二黑结婚》) 16、孙犁是解放区除赵树理以外最重要的小说家,他最有名的小说都是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创作的“抗战小说“。《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17、50、60年代的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其曲折发展的过程,显示了50、60年代的文学轨迹,为以后总结小说乃至整个文学创作的规律,提供了经验教训。50、60年代的小说在历史和现实两类题材方面,有一些收获。本时期小说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四部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分别是: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18、《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19、1959年,杨朔明确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 20、1977年底,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作品反响巨大,被誉为是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开端。 21、舒婷的《致橡树》宣示了一种爱情观念。 22、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二、名词解释 1、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个著名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正是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有时是他们反映内心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年、文革十年、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市场经济中的文学。在这四个阶段中,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从政治宣传到个体表达的转变,从大众文化到精英文化的转变。 2.当代文学的成就: 中国当代文学在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成就。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年,中国当代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茶馆》等。在文革十年中,文学受到了极大的打压,但仍有少数文学家坚持创作,代表作品有《天龙八部》、《红楼梦》等。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开始向后现代主义转变,代表作品有《白鹿原》、《活着》等。在市场经济中的文学时期,中国当代文学更加多元化,代表作品有《檀香刑》、《追风筝的人》等。 四、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1.主要流派:

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写实主义等。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茶馆》等;后现代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白鹿原》、《檀香刑》等;新写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平凡的世界》、《活着》等。 2.代表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茶馆》、《天龙八部》、《红楼梦》、《白鹿原》、《活着》、《檀香刑》、《平凡的世界》、《追风筝的人》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不同阶段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常以重大政治事件为标志,这种方式暗示了政治和文学的主从关系,这是不正常的。这揭示了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问题,并说明它长期以来仍然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 在共和国成立之初,当代文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讨论,但这些讨论的目的都是如何更好地为政治服务,而不是关注文学本身的问题。 第一章:1949年至1966年的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及答案

新时期小说主潮的流变(1976-至今) 1.伤痕小说:新时期最早的小说创作潮流,以表现十年文革对广大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所 造成的身心伤害为其主要内容。以刘心武《班主任》为潮头之作,因卢新华《伤痕》得名。它以其内容上对“极左”路线的控诉与批判,叙写小人物的悲剧故事,宣泄时代的情绪为其创作特征。它有重情绪,宣泄而轻理性分析的弱点。 2.反思小说:紧承伤痕小说大潮之后出现的又一股小说创作浪潮。许多作品对我国建国三 十余年来社会历史生活道路做反顾和思考,以便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代表作: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意识流小说、古华《芙蓉镇》 3.反思小说和伤痕小说的异同 同:均为回顾性小说;异:时间跨度大,具有思想解放潮流。 4.王蒙:80年代初东方意识流小说与纪实小说的开拓者。 5.张贤亮“苦难历程”系列小说 一.主题取向:通过灵与肉的冲突探讨知识者的精神救赎。 二.艺术特征:a.落难才子佳人相救的结构俗套。b.伤痕上的美、痛苦中的欢乐的没血格调。C.浓郁的西部情调 三.代表作:《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6.文艺界三只报春的燕子:刘心武《班主任》——小说文学、徐迟《哥德巴赫猜想》—报 告文学、白桦《曙光》——戏剧、 7.章永霖:美国西部篇:a.荒凉、贫瘠、封闭。b.人们豪放。C.语言风俗 8.问题小说:a.爱情问题: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散文《捡麦穗》。 b.国民性问题:高晓声《陈焕生进城》(代表作)、《李顺大造屋》(成名作) ——在纵向表现农民的历史命运问题上继承赵树理,在表现民族劣根性上继承鲁迅。陈焕生:阿q精神、老实本分、木讷 9.市井风俗小说:汪曾祺《受戒》。A.主题内容:1.自然世俗的生存。2.自由自觉的生活。 3.合乎人生的一切价值:文学散文化,清新之风注入清新之气 陆文夫《小贩世家》、《美食家》、《人之窝》 10.寻根小说潮——重返历史文化的审美空间 文化转型:社会政治型——文化审美型 a.缘起:1.寻根:一种现代文明观念的表述——在西方强势殖民文化的大举入侵 下民族文化的自救。2.世界文化的大背景。3.文化“断裂”的补救。4.中国文学 走向世界的渴望(诺贝尔奖情节)。5.国内电影、音乐、美术界获得成功的启示。 b.寻根的态势:东北:郑万隆“异乡异闻系列”。北京:“阿城”系列及《遍地风 流》。齐鲁:红高粱系列 c.寻根的内容。1.对佛道文化的追寻——如阿城的《棋王》,王一生吃饭的故事(物 质),下棋的故事(精神)——一个完整的生命文化的故事,是对道家崇倡实 际超越旷达的人生哲学的皈依;对儒家积极进取精神的体认。2.生命激情的张 扬(“民族灵魂的重铸”)如莫言的《红高粱》。 新时期小说: 1.复出诗人在创作上的共同点: A.内容上:a.自序传、自白式的诗。b.人道主义为基本吁求。c.苦难历尽、信念不悔,强烈的殉道色彩。 B.艺术上:现实主义为主,融入现代主义诗歌艺术。 2.朦胧诗:80年前后,诗坛上兴起的一股带有新的审美特征的诗歌潮流,作者大多为从十 年文革中走进来的人,诗作强烈实现诗人的主题意识,顽强地传达他们这个世界的感情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中国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政治的巨大变革,文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一、文学思潮的演变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思潮的交替和碰撞。最早的是“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在20世纪初兴起,提倡民主、科学、进步,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反思。代表作家有鲁迅、胡适等。随后是“五四运动”,这一运动在1919年爆发,呼吁民主和科学,对封建文化进行了更加激烈的批判。代表作家有郭沫若、茅盾等。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学又经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文化大革命文学”等不同的思潮。 二、代表作品的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众多,这里只介绍其中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 《红岩》 《红岩》是著名作家曾经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抗日根据地为背景,讲述了一群青年学生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英勇牺牲的故事。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情节,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年代的英勇精神和坚定信念。 2. 《家》 《家》是作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起了广大

读者的共鸣,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3. 《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农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中国社会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巨变和普通人的悲喜人生。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考,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文学批评的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仅仅是作品的创作,还涉及到文学批评的发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很多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他们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四、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当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国当代文学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历了多个思潮的交替和碰撞。代表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思考,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文学批评的发展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理论支持。文学与社会密不可分,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情感。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1、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的两大基本主题是:一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病根;二是表现理想的人性。 2、文学研究会是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矛盾、郑振铎、叶圣陶、许地山等。它的文学主张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人生派’为‘人生派’表现人生、探讨人生。 3、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它的文学主张是:‘艺术派’,强调文学体现内心的要求,提倡浪漫主义文学。它是第一个在国外成立的社团,也是唯一一个与文学研究会并肩齐驱的社团。 4、语丝社: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孙伏园等,文学主张:针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展开批评,形成泼辣幽默的创作风格,“语丝文体”。 5、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胡适、闻一多等,文学主张:提倡尊严和健康,不与民为伍,自命贵族文学。 6、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发起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7、胡适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8、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觉醒者的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伤逝),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闰土、阿q),三权势者与卫道者的形象(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9、冰心的创作:生平: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世纪老人。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创作特点:1、爱的哲学:泛爱主义。2、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和女性写作特点。3、语言上形成独特的‘冰心体’即典雅清丽、婉约雅致。4、人物心理描写不铺张。 10、叶圣陶:生平:原名叶绍钧,汉族,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创作概况:1、五四时期:现实主义的初期描写,暴露社会黑暗。 2、五卅运动后把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和现实的抗争结合起来。 3、三四十年代,小说更进一步开拓性的反应现实主义,揭示了更为深刻的现实力度。 11、闻一多的三美主张: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12、闻一多是‘新格律诗’的主要倡导者。 13、浪漫派小说:文学特点1、审美情调:主情主义、感伤倾向。2、小说结构上:不注重外部描写,侧重心理描写。多表现作家的情绪、心境、心态等。创作手法上:1、自叙传。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一、关于“现代” 二、分期问题 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一、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 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表现对象: 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 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②创作手法: 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 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 ③重视思想理论 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 传:感悟式、评点式 (2)联系 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 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 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 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 3、小结: 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 重视学习、吸收、借鉴 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 二、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 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 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

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 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 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 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 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 自我的认识动力 “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的人的观念,而构成、丰富、发展。 3、文学现代化首先变革的几个方面: (1)文化机制的变革 ①印刷、著作等相关法律保障文学活动 ②报刊、书籍、现代出版业发展 ③现代社会分工、产生独立、自由撰稿知识分子 ④接受机制变 (2)诗界、文界、小说界革命(梁启超) ◆诗界:新意境、新语句入诗,又须以古人风格入之 “我手写我口”(黄遵宪) ◆文界:突破“桐城古文”,提倡“欧西文思”,吸收希腊罗马雄辩体、英法近代随笔体, 结合魏晋的旷放,以丰富史实突破拘谨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丰富表达方法 ◆小说界: 1897,严复、夏曾佑将小说凌驾于经史之上; 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陈独秀:戏馆子是众人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 (3)语言、文体等形式上的变革 ①倡白话文:梁启超提出古语文学变俗语文学是文学进化的大关键。 ②文体创新: ◆政论散文,梁启超“新文体”,时事政论、社会评论、思想评论、文化学术评论; 革命派散文,章太炎、邹容、秋瑾、章炳麟等,宣传主张 ◆小说 A.翻译小说:林纾,文言译欧美小说,并不懂外语,而与精通外语者合作,译笔 传神 B.谴责小说:吴趼人《儒林外史》,但因后来过度堆砌黑幕等走上末路 C.鸳鸯蝴蝶派:言情+休闲通俗 小结: 出现独特价值的文学尚待革命。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一、发生与发展 二、思潮与论争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 四、创作潮流与趋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当代史复习 一、十七年时期文学 1、当代文学分期 十七年时期文学:1949——1966 文革时期文学:1966——1976 新时期文学:1976——今 2、第一次文代会 (1)、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阶段。 (2)、第一次文代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总方针。 3、文学组织 (1)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中华全国文学作者协会(1953年改名中国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文艺报》,主管、主办的还有《人民文学》、《诗刊》 中国作协设有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四项 4、三大批判运动 .(1)、三大批判运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胡风集团案。 (2)、《武训传》批判是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3)、1957:胡风向党中央递交了“三十万言书”,全面阐述了自

己的文艺观点,一一反驳了对他的批评,提出了改进文艺工作的建议。 (4)、1955.6胡风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 “双百”方针: 1、指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它是中共领导文艺、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人民内部的自由的一种体现。 百花文学:1、在“双百”方针影响下,文学界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解冻”。2、1956——1957上半年,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的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一批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红豆》),这些作品被称为“百花文学”。3、1957年下,政治形势逆转,反右风暴结束了“百花文学”的短暂繁荣。 两为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5、《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1)作者:王蒙 (2)主要矛盾:理想主义与灰色主义、激情与冷漠、神圣与庸俗、积极与消沉、认真与敷衍 (3)刘世吾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反应了他麻木、冷漠、疲倦的精神状态 6、几部作品常识 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周立波《山乡巨变》 茹志娟:《百合花》赵树理:《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

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 ●第一次文代会 1、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第一次文代会建立起来的由各种团体所组成的文艺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2、它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为代表的延安文学方向被确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局限性: (1)第一次文代会“团结的局面”虽然很“宽广”,但也有突出的排异性。 (2)即使是在文学体制的内部,也有着相当明显的等级关系。 ●《武训传》的讨论: 1951年开展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艺术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危害: 1、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进行上纲上线的群众性政治批判,给当代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2、对文艺的主题简单化、绝对化理解,忽视了文艺作为精神产品的复杂性。 ●《红楼梦》事件(1954年) 人物:俞平伯、李希凡和蓝翎 特点: 1、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2、具有扩大化、无限化的特点,远远超出了学术范畴。 3、“彻底清算胡适流毒”,才是这场批判事件的真正目的。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胡风突出的理论是“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创伤说”,主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属于主观型现实主义。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 危害: 1.败坏了学术风气,扼杀了文学精神。

2.在这些批判中,低下的人身攻击、粗鄙的信口谩骂开始大量出现,其批判文章直如泼妇 骂街。此种话语方式此后形成风气,在“文革”中则严重影响了“红卫兵”一代。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 ●《我们夫妇之间》 萧也牧,写于1949年秋,短篇小说,发表于1950年的《人民文学》上。 小说共分5节,每节都有一句话的开篇语。丈夫李克,妻子张英。小说中“张同志” 也就是“我的妻”,是一个崭新的形象,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我们是来改造城市的;还是让城市来改造我们”作者不仅写了“根正苗红”、“苦大仇深”、负有改造城市重任的“革命者”被城市微妙地改造,而且还是以赞赏的语调写了被改造。 1.《我们夫妇之间》是建国后第一篇受到批评的小说。 2.《我们夫妇之间》是当代中国最早触及城市生活和城市问题的小说。 3.批判 1、狭隘的阶级论观点。 2、对城市文明的不认同甚至抵制的思维模式。 3、将文艺问题抬升到政治问题,忽略了文艺自身的问题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路翎,原名徐嗣兴,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写于1953年的11月5日。 人物: 战士王应洪:典型地代表了志愿军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王应洪的感情纠葛:汇报给班长(非法性)---坚决拒绝(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惊慌的甜蜜的”。是两个普通的年轻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梦境真实地反映这个年轻战士的内心世界。 班长王顺:具有浓厚的人性光彩,更加呵护这场注定是悲剧的爱情,对于战争的反思是十分超越的,具有“悲悯”气息。 冲突: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文学革命 1、发生时间:1917, 2、倡导者以及发表文章: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推到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到古典文学、建设写 实文学;推到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的三大主义。) 4.新文学意识:内容人上是追求人和个性的解放,形式上主张新文体意识,白话文意识 5.四大社团: 6.湖畔诗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7.鲁迅主要篇目 1)《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示众肥皂(四铭)在酒楼上(吕纬甫) 3)阿q形象分析1他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农民 2觉悟不高,突出在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3精神胜利法 他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人的弱点 4)《呐喊》《彷徨》主题: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礼教吃人本质 8,郁达夫 小说集《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小说的主要特点:P70—71 创作特色: a)强烈的主观色彩:取材上较大程度的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一己体验,自我心境;表现生的苦闷,性的苦闷, 提倡“自叙传”——自我情绪史。 b)以自我为中心,人物(虚构的文学形象)经历与郁达夫相似。 c)单一角度的表现手法。 d)感伤的抒情倾向是郁达夫创作风格最重要表现特征。 e)以抒情为艺术中轴,注重心理表现,讲究景色描绘,忽略结构剪裁,轻视情节事件(直接呼告,心理描绘, 景色抒情) f)零余者:特征,怀才不遇,遭社会挤压,处于社会边缘,空有一腔热血,贫困潦倒,不与社会世俗同流合 污。 g)叙述在“我”的自叙中单一线索展开(“我”的主观色彩)心理描写很有层次感,写出各种状态心理(静止、 波动、冲动)冲动——呼告式的自由,外界刺激下的微妙的心理,灵与肉的冲突,道德冲突。 h)散文化的小说:注意意境的营造,结构松散,淡化情节 i)清丽自然地文笔。 ①“零余人”形象:小说突出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人”的哀怨。愤世嫉 俗,感伤忧郁,内向又敏感,孤傲又自卑,浓重的理想色彩,强烈的幻灭感和危机感。 ②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a,主人公热爱祖国,渴望祖国强盛,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 b,关切同情劳动者的苦难命运,把一己私情的真切感受化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情感力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个性解放要求和社会解放要求的统一。 ③颓废气息,色与欲的描写:a,受西方世纪末思潮和东方古国名士风流影响的必然反映 b,作者身处于窒息的时代气氛中放浪形骸,愤世嫉俗的一种变相的表现和畸形的抗议。 郁达夫开创现代抒情小说(又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其主要特征有:P72—74 ①自我的写真:强烈的主观色彩,以自我为中心人物,取材于一己体验,表现“零余人”的形象,单一角度的表 现手法。 ②感伤的抒情:这是其创作风格最重要的表现。以抒情为艺术中轴,注重心理表现,注重景色描绘,忽略结构剪 裁,轻视情节事件,善于表现外界刺激下的微妙心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周作人1918年发表《人的文学》,1919年初发表《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离合。 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鲁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废名是一位风格独特,以抒情见长的作家,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美文”的倡导和创作,真正代表了他散

文艺术风格因而影响更大,艺术成就更高的是那些以“冲淡平和”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 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就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郁达夫《沉沦》集中的小说都以留日学生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奏出了作家此后一系列类似之作的感伤抒情基调。 穆时英因其独特的创作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鬼才”。 茅盾在他的系列小说中胜利塑造了吴荪甫等众多民族本钱家形象。 巴金早期的小说总是满怀激情地吟唱青春赞歌,他的小说《家》中成功塑造了大家庭的叛徒觉慧和多余人觉新两大青年形象。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老舍的小说以“京味”和“幽默”著称,善于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去审视笔下的市民世界,代表作《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文史类专业课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简

1当代文学: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 2十七年的文学:(1949-1966)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3文革“十年”文学:(1966-1976):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 4新时期文学:(1976- )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段。“五四”文学精神回归。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但文学的浮躁也不可忽视。 5隐失诗人:在十七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造成了一大批诗人/诗派停止了创作,离开了诗坛。这些诗人/诗派被称为隐失的诗人/诗派。包括七月诗派、右派诗人、九叶诗人等。 6当代散文:狭义: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近于“五四”文学革命提出的“美文”,后来称为“艺术散文” 广义: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或“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等。

在有的时候还包括文学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等。 7复调: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他认为,陀氏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所以“思想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话的”。 8显性文学:即公开发表,进入了“印刷传媒”,处在流通地位,可以“正当”地、“合法”地拥有读者的作品。 9潜在写作:未公开发表,未经出版社正式出版,不能进书店上书架,不能跟读者见面的不具“合法”身份的作品。 10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一批由北京赴河北水乡白洋淀插队的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方含、林莽、宋海泉等。此外,还包括虽未到白洋淀插队,但与这些人交往密切,常赴白洋淀以诗会友、交流思想的文学青年,如北岛、严力、江河、郑义、陈凯歌等。 11方法年:1985年和1986,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方法年”、“观念年”。在这一段时间,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现象学、接受美学、原型批评等)大规模介绍过来,并被批评家运用到批评实践中。 12、“伤痕文学”:新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从“伤痕文学” 开始的。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五四运动开始到现在的文学。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变,文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是自考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备考此课程,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时代背景和文学特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标志着中国文学从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变。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学的主题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的政治化。五四运动后,革命和民主主题成为文学的重要主题,这时期出现了很多革命作家和民主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等。 2. 文学的现代化。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与西方现代文学接轨,采用现代主义手法,如意识流、抽象化等。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草地》等。

3. 文学的民族化。民族主义思潮和反殖民主题成为文学的重要 内容,以秦牧、徐志摩、郑振铎等为代表的抒情主义诗歌在这一 时期盛行。 二、代表作品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必须掌握的是代表作品,以下是几篇代表 作品的简介: 1.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 小说的巅峰之作。描写贾宝玉等人物在红楼中的生活和遭遇,通 过“儒释道”的三教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看法。 2. 《呐喊》:出版于1918年,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 说题材广泛,展现了早期市民和旧式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活,对中 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3. 《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描写了中国农民家庭 的生活和命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和传统文化的看法。

三、重要人物和流派 1.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中国文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既政治意义重大,又注重艺术表现,提出“文学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2. 陈伯达:中国新派小说和自由诗歌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3.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四、发展方向和趋势 当前,中国当代文学正面临着丰富多样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创新,文学形式也在逐步转变,网络文学和移动阅读等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形成了并存的局面。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时间: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1、地域: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中国“大陆文学” 况 1.特点:“开放性”、“完整性”。 2.两大传统:“五四”文化传统、战争文化传统。 3.1949-1976:毛泽东时期。 4.1976——新时期文学(邓小平时代) 开端:三只报春的燕子(白桦的《曙光》,刘心武的《班主任》,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二、1949-1976文学思潮 1.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①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 两个统一:方向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 ②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③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三次大的批判运动: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 •3个突出:a、无冲突论的禁锢 •B、人性、人情的禁区 •C、讽刺手法的囿见 • 3.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作品: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宗璞《红豆》。 4.1965年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5. 1957年6月,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等,揭开了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 6.1958年新民歌运动,改变了文学萧条。(雅——俗) 7.文艺政策调整(短暂的自由): “新桥会议”•1961年6月,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着重论述了发扬艺术民主、尊重文艺规律、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等问题。 、“广州会议”、• 1962年3月,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到会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评价与对待知识分子,如何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 “大连会议”:1962年8月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即“大连会议”),邵荃麟提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9、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10、新写实小说:(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11、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一、新时期文学历史语境与文学思潮 问题(一)新时期历史语境给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①在思想政治方面,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强调实践是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