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病

血液病

血液病
血液病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IDA):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贫血的测定值:

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贫血的分类: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头晕、眩晕、萎靡、昏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

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是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

呼吸系统:轻度贫血,平静时呼吸次数可能不增加,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

循环系统:急性失血性贫血时循环系统的主要表现是对低血容量的反应,如外周血管的收缩、心率的加快、主观感觉的心悸等。

消化系统:凡能引起贫血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贫血前或贫血同时有原发病的表现。

泌尿系统:肾性贫血在贫血前和贫血同时有原发肾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分泌系统:某些自身免疫病不仅可影响造血系统,且可同时累及一个甚至数个内分泌器官,

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生殖系统:减弱男性特征,导致女性月经增多。

免疫系统:所有继发于免疫系统疾病的贫血患者,均有原发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血液系统:外周血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血细胞量、形态和生化成分上,某些情况下还可合并血清和血浆成分的异常。

贫血的诊断:

1)诊断步骤:

①确定有无贫血及贫血程度。

②明确贫血的类型。

③找出贫血的原因,强调其重要意义。

2)诊断方法:

病史:全面系统、深入了解与贫血有关因素(包括营养、生育、出血、服药、职业、

工种、家庭史、原发病等),强调病史对明确病因的重要意义。

体检:全面、仔细的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片检查。强

调观察血片中红细胞形态的重要意义。

血涂片检查

网织红细胞计数

骨髓检查(穿刺液涂片、活检及铁染色)。

.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贫血治疗:

1.对症治疗:如重症贫血患者应当输血,纠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

2.对因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补铁。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缺铁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等;有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

实验室检查

1)血象、骨髓象的细胞形态学检查。

2)铁代谢有关检查:包括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铁饱和度、转铁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

治疗:治疗IDA的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1.病因治疗,应尽可能的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如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的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过多引起的IDA因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者应驱虫治疗。

2.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首选口服铁剂。

预防:卫生宣教,加强妇幼保健和积极防治原发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

1)贫血多呈进展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晕、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

2)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在39度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

3)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

2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活动后气短等。

2)感染高热比重型少见,感染相对易控制,很少持续1周以上。

3)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

治疗:1.支持治疗

1)保护措施预防感染;避免出血;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酌情预防性给予抗真菌治疗;必要的心理护理。

2)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护肝治疗

2.针对发病机制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

1)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

2)环孢素

3)其他

2.促造血治疗

1)雄激素

2)造血生长因子

3.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1.发热2.贫血3.出血4感染

骨髓外浸润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绿色瘤等。

检查:血象:贫血,白细胞数目变化,血小板减少

外周血图片:可见原始细胞或早幼粒细胞

骨髓穿刺和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确诊急性白血病最重要的手段。骨髓增生程度往往明显活跃,有大量形态类似原始细胞的白血病细胞。少数情况下增生低下。

治疗:

急性白血病未经治疗,生存期约为6个月。

一般治疗:1.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

2.防治感染

3.成分输血支持

4.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

5.维持营养

抗白血病治疗:第一阶段:诱导缓解治疗方法:联合化疗

第二阶段:缓解后治疗方法:化疗和HSCT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1)血管壁异常。

2)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3)凝血功能异常。

4)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5)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

(4)诊断:

1)病史:过去出血史,家族史,药物和化学品接触史,过敏史,外伤,原发病等病史。

2)体格检查:出血特点和部位。

3)实验室检查:

①筛选试验:血管或血小板异常: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

凝血异常: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

②确诊试验

4)诊断步骤:按先常见病后少见、罕见病,先易后难,先普通后特殊的原则逐层深入。(5)治疗原则

病因防止

1)消除病因、预防出血。

2)防止基础疾病

3)避免接触、使用可加重出血的物质及药物

止血治疗

1)补充凝血因子和相关凝血因子

2)止血药物

3)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4)局部处理

其他治疗:1.免疫治疗2.血浆置换3.手术治疗4.中医中药5.基因治疗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血液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血液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血液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人体的正常造血系统包括在人体机体内的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所以如果我们的血液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不管是药物方面还是饮食方面都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主要介绍一下血液病患者的饮食。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营养调养 再生性障碍贫血是一种由于生理上的,如免疫系统问题或者是家族遗传的因素所导致,或是由于药物、化学物质、病毒感染或是不明因素作用使得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或衰竭的疾病。临床的症状以血小板减少所致反复感染、出血、感染症候群等为主要表现。1888年出现第一例青年女性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白细胞减少、发热、严重贫血、牙龈溃疡和月经过多等症状。 症状处方有出血点贫血可进食大豆、土豆、花生、芽菜、果汁、菜汁等食物,它们能供给丰富铁、铜、钾及优质蛋白。 伴有发热、体虚、食欲不振应供给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最好是流食,可用苹果汁400毫升加小麦草汁100毫升,每天7次,每隔2小时1次,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7点结束,连喝数天。病情好转后可以吃主食。 日常调养平常可以配合食疗汤饮用,如红枣、木耳、莲子煮水当茶喝,花生皮泡水当茶喝。 障碍性贫血的饮食调养 7:00 喝纯小麦草汁200毫升+红甜菜汁100毫升(可以用土豆、红薯、芦荟任选一样代替)+胡萝卜汁100毫升+莴苣100毫升+柠檬半个挤汁 9:00 豆浆加核桃粉一杯

11:00 开始喝纯小麦草汁200毫升+黑萝卜汁100毫升(可以用土豆、红薯、芦荟任选一样代替)+胡萝卜汁100毫升+莴苣100毫升+柠檬半个挤汁 13:00~17:00 根据上午安排反复一遍 19:00 喝亚麻籽水300~500毫升 食谱推荐 珍珠红翡白玉羹材料 红枣、银耳、新鲜莲子、冰糖 做法 1、把银耳去蒂与红枣一起浸泡开。 2、入锅慢慢炖煮熟透。 3、待银耳和红枣熟烂了以后,将新鲜莲子放进去稍徵滚开即可(若用干莲子则应与红枣、银耳同煮的,熟后莲子粉酥。鲜莲子水滚即可,口感清脆味清甜)。 4、加冰糖搅匀待凉后,放进冰箱冰镇,5分钟后即可食用。 白血病的营养调养 白血病的病因就病理来说是因为某一种白细胞的前体细胞失去分化再生的能力,在骨髓中与其他组织形成恶性增生的恶性循环,并影响肝脏、脾、淋巴结等身体的健康组织,破坏器官,抑制正常造血功能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 听上去,是不是和肿瘤形成原因很相似昵?但是与肿瘤不同的是,白血病并不是生长在局部的多余病原组织,而是随着血液散布全身的一种恶性血液病。在患病的早期,贫血为首发症状,伴随着虚弱无力、脸色苍白、多汗,无论在休息还是活动都会觉得十分疲惫。随着病情的加重,贫血症状也在逐渐地加重。其次是发热,常常会在38℃以上甚至是40℃以上的高温,以及在颈部、锁骨、腋下、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病患者做好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这对于病情的好转可康复至关重要,下面为您汇总血液病患者护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血液病患者平常生活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轻者需输注抗生素,增加医疗费用,重者会危及生命。 就感染部位来讲,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肛周、泌尿道以及皮肤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就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来讲,细菌、真菌、病毒是常见的,有时也会有寄生虫的感染。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1.保持愉悦的心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悲伤与忧愁都与病无补,而且会减低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相反,保持心情愉快则可以提高免疫力。 2.进食洁净、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同时要注意洁净以防“病从口入”。 3.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及空气消毒:注意口腔、鼻腔、会阴的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每日紫外线照射三十分钟,注意开窗通风。 4.减少互串病房及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如已发生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及治疗,正确反映情况以利医务人员判断感染的真实情况做出治疗的选择,使感染尽快控制,节约人力、财力成本,促疾病痊愈。 6.应用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免疫功能、增加身体抵抗力。 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是很危险的,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处处注意,除了注意卫生和饮食以外,还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眼下正是流感高发时期,出门

常见的血液疾病

常见的血液疾病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常见的血液疾病》的内容,具体内容: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常见的血液病有哪些 1、红细胞疾病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血色病等。 2、白细胞疾病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3、出血性疾病 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等。 4、骨髓增生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等。 血液病的前期症状 血液系统疾病多半是难治性疾病,发病隐袭,病状隐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而被发现。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十种状况,需高度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1、身体日渐虚弱,长叹"今不如昔",精神倦怠,肢体酸沉,少气无力,嗜卧懒动。 2、弱不禁风,经常感冒,或感冒经久不愈;常有低热,甚或高热。 3、头晕、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甚则晕厥。 4、面色苍白,萎黄,虚浮,唇舌淡无血色,结膜色淡;或见眼窝黯黑(俗称黑眼圈),或面色赤红紫黯而无光泽。 5、毛发枯槁不泽,脱发;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皮肤干燥皱缩,弹性较差;口腔糜烂,牙龈肿胀,舌面光剥无苔。 6、肌肤常见出血斑点或青紫斑块,轻微刺伤、划伤即出血不止,碰撞挤压,皮下即见大片青紫瘀斑。 7、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及舌面紫黯血泡;女子月经过多如崩如注,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断。 8、胸骨、胫骨压痛,四肢关节疼痛或骨痛。 9、腹胀,肝、脾、淋巴结肿大。 10、血液及骨髓检查异常。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血液病相关英文简写

HSC:造血干细胞 CD:细胞分化群 CK:细胞因子 CFU-G:粒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M:单核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Meg: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 SCF:干细胞因子 TPO:血小板生成素 EPO:红细胞生成素 TNF:肿瘤坏死因子 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PF4:血小板第4因子 HIM:造血诱导微环境(简称为:造血微环境) WBC:白细胞 RBC:红细胞 PLT:血小板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DC:白细胞分类计数 Ret:网织红细胞计数 MPO:过氧化物酶染色 CT:电子计算机体层显像 MRI::磁共振显像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 t-RA:全反式维A酸 AP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HSCT:造血干细胞移植 Hct:红细胞比容 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L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IDA:缺铁性贫血 TIBC:总铁结合力 ACD:慢性病性贫血 AA: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SAA:重型再障NSAA:非重型再障VSAA:极重型再障CAA:慢性再障AAA:急性再障重型再障-Ⅱ型(SAA-Ⅱ)HAAA:肝炎相关性再障 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RCA: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HS: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NSHA: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RA:难治性贫血;RAS:伴环形铁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贫血;RAEB: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转变中的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CM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PL:白血病前期 RCMD: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MDS用WHO分类其中的一种) ALIP: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 IL-3:白细胞介素-3 INF-α:干扰素-α 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2:L3:) ANLL(AM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NSL: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POX:过氧化物酶 PAS:糖原反应 NS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ALP/NAP:碱性磷酸酶 NSHL: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NSHL MCHL: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CHL LDHL: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 B-PLL:B原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LPL: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 SMZL:脾边缘带淋巴瘤 PCM:浆细胞骨髓瘤 MALT-MZL: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MZL:淋巴结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FL:滤泡型淋巴瘤 MCL套细胞淋巴瘤 DC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L:伯基特淋巴瘤 T-PLL: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T-LGL: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ANKCL: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ATCL/L: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NK/TCL: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ITCL:肠病性T细胞淋巴瘤 MF/SS:蕈样肉芽肿/赛塞里综合症 AITCL: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PTCL:周围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 ALC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MPD骨髓增生性疾病 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M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广州血液中心田兆嵩 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鉴于输血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还能传播疾病,故血液病也尽量少输血,可输可不输者尽量不输。如有输血指征也需开展成分输血。不能因为很多血液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而成为输全血的理由。血液病的病种较多,很多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只重点介绍常见血液病的输血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骨髓多能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害,或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导致骨髓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输血是再障患者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能滥用输血。 (一)输血原则 1.再障患者的输血要严格控制,能不输者尽量不输,应将输血量和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输血仅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不能治愈本病,多次输血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如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移植前的多次输血还会影响植入的成功。 2.慢性再障患者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通过代偿能够耐受血红蛋白(Hb)的降低。因此,Hb的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3.本病应进行成分输血。因为再障多属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所以无须输全血。虽然多数患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但也不能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疗效差。正确的输血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紧迫需要输给相应成分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二)输血指征 1.贫血 Hb < 60g/L 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的症状,或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贫血的临床表现时,可适当输注红细胞。Hb >60g/L 一般不需要输血。过去曾认为少量多次输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对再障的恢复有利。现已证实输血只能抑制红细胞的

白血病的中医分型与治疗

白血病的中医分型与治疗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主要病变为造白细胞组织异常增生,全身各组织和脏器遭受浸润。常见症状有贫血和出血等。发病原因,有病毒感染、放射物质与化学品损伤、神经体液障碍(内分泌或某种代谢失调)及遗传等学说。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温毒、虚劳、症瘕、积聚等范围。 症候认识 一、急性白血病: 发病急,进展快,预後差。《慎柔五书》:“热劳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以致心神烦躁、颊赤、头痛、眼涩、唇干、口舌生疮、神思困倦、四肢壮热、饮食无味、肢体酸痛、怔忡盗汗、肌肤作痛,或寒热往来”。《普济方》载:“夫急劳之病,其徵与热劳相似而得之差暴也,血气俱盛,积热内于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而致之。缘廪受不足,忧思气细,营卫俱损,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应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悸、头痛、盗汗、咳嗽、咽乾、骨节酸痛、萎黄羸瘦,久则肌肤失烁,咯涎唾血者,皆其候也”。古籍所述,证候与急性白血病颇同。 二、慢性白血病: 如虚损中的阴虚症,骨痛如折、怔忡、盗汗、咯血、吐衄、经闭、骨蒸等等。阴虚症之怯寒少气,自汗喘气,食减无味,呕胀飧泄等,皆与白血病的症状相似。 三、其它类型的白血病: 如慢淋之淋巴结肿大,与古代文献之“瘿”、“瘤”、“痰核”相似,“绿色瘤”与祖国医学之“恶核”相似。

出血证候是白血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血证的产生与心肝脾三脏关系较密切。“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而其动火、损气之源,可由外感邪气,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素体不足或病后体弱,致使脏腑失调,阴阳偏亢,气血逆乱,络脉受伤而引起。上述原因也多见于病情急性发作时的诱因。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的观察,与现代医学观点吻合。 分型与治法 我院根据57例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分析,计分为六个类型,作为临床指导。 一、阴虚型: 持久发热、消瘦乏力、盗汗、口干、头痛、头昏、耳鸣、出血症状(包括鼻衄、齿衄、紫癜、视网膜出血,下同)、遗精、关节痛、咽喉炎、口腔齿龈发炎、厌食、肝脾轻度种大、舌红绛、剥苔或舌焦、脉数虚大。正虚邪实,伤及营阴,骨髓受损,内热伤津,热伤血脉,迫血妄行,治以养阴、溥热、止血。 二、阳虚型: 浮肿、便溏、头昏、乏力、自汗、肢末欠温、发麻、面白光不华、唇白、爪甲不荣、舌胖、出血症状、脉软弱无力、舌白而润、薄白苔、白细胞降低。正气本虚,毒邪侵袭,营卫失和,脾肺亏损,肾阳虚竭,治宜甘温益火,补阳配阴,“参仙八味饮”补肾益脾,补阳而不伤阴,对改善红细胞有一定疗效。 三、阴阳两虚型: 面白光或苍黑、爪甲不荣、乏力、多汗、出血症状、发热、骨节酸痛、遗精、形寒或潮热、便溏或便艰、面浮、跗肿、脉细数或沉微无力、活淡苔薄、舌尖起刺,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的范围及分类 四、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五、血液病的防治 六、环境因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重点掌握: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液的成分 血型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是指生成血细胞的组织,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胚胎及胎儿的造血组织。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人出生后,血细胞几乎都在骨髓内形成。 造血组织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骨髓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骨髓 红髓(造血组织) 黄髓(脂肪组织) 新鲜骨的构造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细胞的生成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血细胞发生 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多能造血干细胞 定向多能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 成熟非增殖血细胞 造血细胞等级结构模式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的分化经历3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骨髓 多能干细胞 第二阶段迁延 淋巴系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骨髓B细胞 第三阶段在外周分化发挥其免疫功能 脾脏具有贮存血液、阻留衰老的红细胞、产生抗体、以及参与血细胞生成与调节等作用。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血液病的特点 ①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 ②继发性血液学异常比较常见 ③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病的确诊很重要 2.血液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①贫血病理基础即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组织缺氧。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头痛、眩晕、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伴心慌、气短。 ②出血倾向 a.周身出血; b.出血程度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 c.自发性出血 ③发热由于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易合并感染。 ④黄疸如溶血性黄疸,常伴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⑤骨痛特别是胸骨、脊柱骨、盆骨、四肢骨的疼痛,常与血液病有关。 ⑥脾大见于异常细胞的浸润、恶性增生,髓外化生,脾功能亢进等。 ⑦淋巴结肿大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注意与急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⑧皮肤表现注意皮肤的颜色、皮下结节等。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1.血液病及其范围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范围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性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的疾病。 2.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①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②白细胞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 ③出凝血性疾病分为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壁异常 ④血栓性疾病如动脉、静脉和微循环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病如肺、脑、脾、肾等器官的栓塞。 贫血(anemia) 定义: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几种贫血的含义

2.常见血液病的骨髓检查

常见血液病的骨髓检查 贫血 一、定义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 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将贫血分为下列4级。 贫血的临床分级 二、贫血分类 贫血可以根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或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机理加以分类。 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 贫血可分为三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MCV>95fI。此类贫血大多为正常色素型,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 (二)、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95fI,MCHC=0.32~0.36(32~36%)。属此类贫血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及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尿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等。(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fI,MCHC<0.31(31%)。属于此类贫血者有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分类,贫血可分类如表

三、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MCV、MCH及MCHC)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 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有无异形红细胞,如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裂殖细胞,有无红细胞大小不均,低色素和多染性红细胞,嗜硷性点彩、卡伯特氏球、豪一周氏小体等。观察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对诊断不可缺乏,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 必要时应作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骨髓检查对某些贫血,白血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或大理石变,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具有诊断价值。必须注意骨髓取样的局限性,骨髓检查与血常规有矛盾时,应做多部位骨髓检查。

中医药治疗血液病集锦

中医药治疗血液病集锦 小金丹。方剂源于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成分:白胶香、地龙、当归、乳香、没药、草乌、五灵脂、木鳖子、麝香、香墨。功能:消肿拔毒。 六神丸。方剂源于苏州雷氏,成分:麝香、牛黄、冰片、珍宝、蟾酥、雄黄。功能:消肿解毒。 紫金锭。方剂源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成分:茅慈菇、红芽大戟、五倍子、千金子霜、朱砂、雄黄、麝香。功效:辟秽解毒,开窍止痛。 西黄丸。方剂源于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成分:牛黄、麝香、乳香、没药、。功能:解毒、散痈、化结。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6:唐由君等对六神丸、紫金锭、西黄丸的抗白血病机理作了小白鼠研究:有明显抑制和杀灭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可缓解和减轻白血病细胞对肝脾的浸润,明显抑制白血病小鼠的生长期(分不为37.1%;6.3%;24.8%)。六神丸有明显促进巨系增殖作用;紫金锭有明显减缓腹水生成作用。若加活血化瘀、养阴解毒、补气养血方药后,作用进一步加强。 安宫牛黄丸。方剂源于清·吴瑭《温病条例》。成分:77年版的《中国药典》的用药是:广郁金、栀子、黄芩、黄连、珍宝、朱砂、雄黄、犀角、麝香、牛黄、冰片。功能:清热解毒、镇心安神。用本品的改进方制成的清开灵注射液已有医院用于白血病发热的治疗,成效良好。笔者认为,从此方的成分看,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早期治疗是十分理想的,口服也会收到良好成效,只是眼下天然麝香、牛黄、犀角的原料来源是个大咨询题。用人工合成或代用品,疗效会降低。假如生产针剂,除犀角外,也许还能用上天然品。开发一个以安宫牛黄为差不多方的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专用注射剂依旧可能的。 牛黄解毒片。源于体会方。市售同名药处方有不。《中国药典》方的成分是:牛黄、雄黄、大黄、石膏、冰片、黄芩、桔梗、甘草。功效:清热解毒。市场上还有一种不含雄黄但清热解毒药的品种,对白血病的疗效可能不如前者。 梅花点舌丹。方剂源于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成分:冰片、硼砂、葶苈子、沉香、血竭、乳香、没药、牛角尖、麝香、珍宝、蟾酥、雄黄、熊胆、朱砂。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2期:高月等:梅花点舌丹能延长L7212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并促进生长。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白虎汤(《伤寒论》) 4.白头翁汤(《伤寒论》) 5.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7.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8.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保和丸(《丹溪心法》) 1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11.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1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4.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6.大承气汤(《伤寒论》) 17.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18.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19.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20.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1.丁香柿蒂散(《症因脉治》) 2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二妙散(《丹溪心法》) 24.二至丸(《医方集解》) 25.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26.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7.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8.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29.归脾汤(《正体类要》) 30.桂枝汤(《伤寒论》) 3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2.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3.理中丸(《伤寒论》) 34.连朴饮(《霍乱论》) 35.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36.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 38.六一散(《伤寒直格》) 3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0.麻黄汤(《伤寒论》) 41.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2.麻子仁丸(《伤寒论》)43.麦门冬汤(《伤寒论》) 44.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46.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47.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48.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9.清胃散(《脾胃论》) 50.清营汤(《温病条辨》) 51.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三仁汤(《温病条辨》) 53.桑菊饮(《温病条辨》) 54.桑杏汤(《温病条辨》) 55.肾气丸(《金匮要略》) 56.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 57.生脉散(《医学启源》) 58.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9.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金涛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分类;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制 传统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分成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三大类1。这种编排分类是建立在形态学、临床生化基础上的,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对血液学的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对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遗传生物学和分子化学的进展,按照疾病发病机制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分类已经有了客观基础。按照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疾病实体间的界限清晰,诊断的可重复性好。尤其对于新进入血液专业的医生,能够让他们更快的、更清晰准确地掌握血液疾病的内涵。将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进行编排分类是未来的趋势,是血液学发展的必然。 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成遗传性疾病、获得性克隆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四大类。 ?血液系统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G6PD缺乏症、 海洋性贫血、血友病等。 ?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髓系肿瘤、淋巴瘤。 ?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DIC、易栓症、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K缺乏症。 一、遗传性血液疾病 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具有明确遗传特点,已经发现了遗传缺陷的具体位点2。 ?遗传球形细胞增多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8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遗传性G6PD缺乏症,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特点,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 体(Xq28)。 ?a海洋性贫血,a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b海洋性贫血,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特点,b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 ?血友病A,X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8,血友病B,X 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6。 ?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多表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 12p。

血液病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IDA):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贫血的测定值: 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贫血的分类: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头晕、眩晕、萎靡、昏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 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是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 呼吸系统:轻度贫血,平静时呼吸次数可能不增加,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 循环系统:急性失血性贫血时循环系统的主要表现是对低血容量的反应,如外周血管的收缩、心率的加快、主观感觉的心悸等。 消化系统:凡能引起贫血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贫血前或贫血同时有原发病的表现。 泌尿系统:肾性贫血在贫血前和贫血同时有原发肾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分泌系统:某些自身免疫病不仅可影响造血系统,且可同时累及一个甚至数个内分泌器官,

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规范化探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规范化探讨 作者:李达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刊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英文刊名: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年,卷(期):2009,18(10)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4条) 1.李慎贤;丁淘;于飞中医病名规范刍议[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 2005(12) 2.中医临床术语·疾病部分 1997 3.杨振江;张慧臣从"干血劳"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00(06)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血液学分册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贾志凌.巩伟丽.梅巍.杨科.陈书长环孢素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祖细胞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 2.宋业强白癜风病名溯源与辨析[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2010,27(1) 3.徐述.胡晓梅.许勇钢.杨晓红.王洪志.刘锋.麻柔青黄散加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 4.陈蕾蕾中医呕吐病证的病名源流探讨[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2008,27(11) 5.吴文清.WU Wenqing民国时期中医对"疫痉"病名的讨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术语2008,10(6) 6.马卫平中药黄芪在肾病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3) 7.龚彪.邹敏.罗华丽从中风的诊断探讨中医的病名诊断[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 8.陈协群.白庆咸.朱华锋.杨岚.乔庆大.朱步海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期刊论文]-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17(6) 9.金杰.郭智宽从肾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期刊论文]-光明中医2010,25(11) 10.张智儒肾气丸的后世发展及临床运用[期刊论文]-中国民间疗法2011,19(2) 引证文献(2条) 1.李慧.王国征.李琤.李达贫血性疾病中医证型与血象、骨髓象的关系初探[期刊论文]-疑难病杂志 2013(6) 2.刘凤霞.张弘血液病的中医辨证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1(35) 引用本文格式:李达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规范化探讨[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0)

名中医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药方集

名中医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药方集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一、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是指管养成份的缺乏而影响造五 功能所引起的一类贫血.本病多发生于四个月以上要儿和儿童。临床表现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缓急 有关,一般以面色英黄或苍白,指甲、口唇、眼脸膜颇色苍白为主要指征.年长儿童可有头晕目 眩、耳鸣、心悸、气短、困倦、乏力等.重益悉考可见四肢浮肿、口腔炎、舌炎、口角浅裂、姜 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表现或可见皮肤干操、爪甲扁平发玻双脆裂、毛友于烽脱落,甚则有出 血、发热等旋.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未及时添加补食.饮质或叶陵等营养成份摄入量不足:或囚 肠胃吸收功能障碍,或因肠寄生虫、悦性腹泻等导致损耗过多等均可造成营养不民贫血。由维 生素B,z或叶酸缺乏,脱辰核魂核酸合成降碍所;I k *,}一组育血为大红灿胞性贫血根据血细胞形态 毕特点,结合病史可柞出诊断.骨趁显增生象,呈典型巨幼红如胞性生成,周围血象呈大t-sm胞 性MCV大于100立方微米,MCH大于32徽微克:白如胞和血小板衣重益病例可减少,中性杜细胞 核分叶过多具有一定诊断价位.生化浏定,如血清乳酸脱互酶浏定、

血清维生素几侧定、同位条 B:吸收试脸、血清叶酸浓度浏定,组氛酸负将试脸等均可鉴别是维生素B dk乏还是叶&.`缺乏所 致贪血。缺饮性贫血以小红如胞低血色素,血清饮降低,血清总饮结合力增高,件砒饮减少或消 失等,结合病史亦不难诊断.砚代医学对大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治疗原发疾志,补给维生食 玩卜叶酸等,并使用檐皮质漱素,补充血钾等辅助治疗,但疗效命不够理怒。时缺枝性贫血 主要用铁别口服或注封,效果亦不很消意。中医丈敲甘此类贫血多纳入“英 黄”、“黄肿病”.“血虚、’舟证”、‘慈病等范呼.认为小儿胜腑娇嫩,形气未充,或 喂养失当,或调护失宜,或诸虫寄生,双药物损害均可造成本病.本病多属心脾亏虚, 若久而不愈则可穷及肝肾,而造成肝贤阴虚成脾肾阳度.如证属脾胃虚弱者,治宜健运脾 胃,益气养血;证属心脾两虚者.治宜补脾养心,益气补血:证属肝肾阴虚者.治宜滋养行 肾,补益精血证属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养血.并强调改菩喂养方法,供用 药治,预防治疗寄生虫病,及时医治各种病忠,调整脏腑功能,增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2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病人,女性,38岁。血红蛋白40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如给予口服铁剂治疗,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蛋白 B.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维生素 C.每天饮食中必须有含铁丰富的食物 D.餐后饮浓茶可利于铁的吸收√ E.饭后服用 解析:解析:因为茶叶中有鞣酸,遇铁能形成沉淀物质,影响铁的吸收,所以餐后饮浓茶有利于铁的吸收是错误的。 2.病人,女,32岁,因头晕1个月来医院就诊。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0×10 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 9/L,血小板40×10 9/L。应考虑为 (分数:2.00)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溶血 E.急性白血病 解析: 3.病人,男,20岁,患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呕吐、视物模糊。应考虑为 (分数:2.00) A.脑炎 B.脑膜炎 C.颅内出血√ D.败血症 E.中枢性白血病 解析: 4.病人,女性,45岁,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查体脾大,Hb80g/L。针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减少肌内注射

B.挖除鼻痂,保持鼻腔通畅√ C.适当限制活动 D.不要用牙刷,牙签清理牙齿 E.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解析: 5.一天午夜,某ITP病人呼吸急促,诉头痛,为明确病人是否并发颅内出血,作为当班护士,下列哪项有助于你的临床判断 (分数:2.00) A.血压 B.脉搏 C.呼吸 D.脑膜刺激征 E.瞳孔√ 解析: 二、 A3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 女,28岁,常因胃溃疡出血出现头晕乏力、苍白,经检查,HB90g/L,RBC3.50×10 12/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分数:6.00) (1).此种贫血的发生机制是(分数:2.00) A.蛋白质太少

常见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Hb<120g/L ,女性 <110g/L ,孕妇 <100g/L Hb :≤ 30g/L Hb :31~60g/L Hb :61~90g/L Hb :<90g/L 贫血是一组症状,不是疾病名称。贫血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 、贫血的分类 三、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 1、存在缺铁的病因 :慢性贫血、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 2、缺铁的临床表现:贫血、毛发、反甲、异食癖等 3、血象特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骨髓象特点:铁染色(-) 、幼红细胞 5、铁代谢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 <15 % 6、贮备铁缺乏:骨髓外铁(-) 、血清铁蛋白( SF ) <14μ g/L 、贫血概论 贫血的标准:成人男性 贫血程度:极重度贫血 重度 中度 轻度

7、红细胞原扑啉升高 8、铁剂治疗有效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病史:叶酸和VitB12 缺乏的病因 (1)摄入不足:婴幼儿、喂养不当、素食者、食品加工不当等 (2)需要量增加:婴幼儿、妊娠、甲亢、肿瘤、溶血等(3)吸收不良:内因子缺乏、胃肠疾病、手术 2、临床表现:(1)贫血(2)消化道症状及体征:口炎、舌炎、牛肉舌(3)神经系统表 现:末梢神经炎、椎体束征(少);恶性贫血多见 3、血象特点:(1)大细胞性贫血:MCV↑(2)白细胞、血小板减少(3)中性粒细胞分 叶过多 4、骨髓特点:巨幼红、巨幼粒(幻灯122、126) 5、叶酸和VitB12 测定:降低 6、治疗观察 (二)鉴别诊断1、再障2、溶贫3、MDS 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夜间发作性酱油色尿;贫血 2.实验室检查:(1)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s 试验),糖水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尿潜血(或尿含铁血黄素)等试验中凡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1)两项以上阳性. 2)一项阳性,但须具备下列条件:①两次以上阳性,或一次阳性,但结果可靠.②有溶血的其他证据(如网织红细胞增高,血中间接胆红素增高等).③能除外其他溶血(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G6PD 酶缺乏症,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等). (2)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外周血中CD59或CD 55阴性,中性粒细胞或红细胞>10%. 临床表现符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具备(1)或(2)项者皆可诊断. (二)鉴别诊断:1.其他溶血性贫血2.再障3.MDS 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MDS) (一)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常以贫血为主,可伴有发热或出血,早期可无症状.2.外周血一系或多系减少.3.骨髓有核细胞常增多,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呈病态造血形态学表现.4.能除外巨幼贫,溶贫,中毒,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血细胞发育异常.5.其他检测:如骨髓组织切片,染色体,癌基因等.(二)分型: 1.FAB 分型: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转化中的RAEB (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2.WHO 分型:取消RAEB-t ,归为AML;取消CMML ,增加一个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 )新亚型;增加5q-综合征;MDS 不能分类亚型. 七、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贫血、出血、感染的症状、体征(慢性与急重症再障不同) 2、骨髓增生低下,非造血组织增多,巨核少或无 3、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4、能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5、一般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6、再障分型:急性型:重Ⅰ、Ⅱ型慢性型:包括重Ⅱ型急、慢性再障的鉴别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对于中医来说,血液病就是一种在古时候很常见的温热病。中医认为,人体内里的五藏六腑,外部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皮肤毛窍,都要受到气血的温煦和滋润,就是“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换句话说,气血在人体内外循环运行周流不息,“气”推动血在身体各部运行来向人体提供一定的热量,“血”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滋润。所以身体内在的五脏六腑与外部各组织才能保证相对恒定的温度,过热则病,温度过低也病。人体这个大系统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当人体受到外界大自然中的风寒邪气侵袭以后,人体气血中的热量,就会行动起来,抵抗这类外邪的侵犯,人体气血之中的热量在人体表面抵抗欲侵入人体的风寒邪气,人体就会发热,所以说发热是人体抵抗外邪侵犯的现象。中医用发汗的中药,或民间用红糖生姜熬水,让病人喝下然后盖被发汗,就是用发汗的方法,帮助人体将欲进入人体的风寒邪气驱逐出体外,于是感冒就好了。这是中医治疗一般感冒的原理。但是,由于人体受先天禀赋,后天营养,所处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人体气血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年龄段,气血强弱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人体抵抗外界风寒邪气的能力也不一样。当人体气血不足,抵抗力差的情况下,感受到的风寒邪气就会长驱直入,突破人体外部的防线,进入人体内部的肌肉筋骨经络等

较深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深层次部位的气血之中的热量,被外来邪气禁锢在里面不能散发,时间一长,就开始发热。中医讲这叫“热在血分”。如果这时候再次感受外邪侵犯,或多次被外邪侵犯,这种发热就更严重。郁积不散的热量时间一长,血分被热量煎熬,血液的成分(红血球,白血球,细胞等)就会发生质量或数量的变化。这时候,现代医学通过精准的化验检查,就可以确诊是血液病了。何种类型的血液病,只是根据血液成分变化的多少和程度不同来确定。血液病发生越来越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和输液。人体感冒风寒外邪最简便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汗,这种办法就是让在人体表的风寒邪气一汗而散。中医使用的发汗药都具有温热而且发散的特性,能发散外来风寒邪气,不使风寒邪气入里。但是现在所有的大小医院,治疗风寒感冒都是用寒凉性的各种药剂,而且通过挂吊瓶输液方式给药。进入人体的寒凉性质的药剂和水,对人体起到了退烧和消炎的作用。但是,这类输入的寒凉药剂和水,却帮助正在侵犯人体的风寒邪气,进入了人体的更深处。医生和病人都认为烧退了病就好了,其实这只是人体表面的退烧;进入了人体的风寒邪气和寒凉性质的药和水,将更深层次的血液的热量,禁锢在里面不能散发,血液的温度就会升高,成分就会变化,最终就会诱发血液病。身体气血充足的人发病轻,发病慢;身体气血相对较弱的人发病就急并且严重。

血液病试题

A1型题 1.与血液病分类无关的项目为 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性质 D.临床表现 E.细胞形态学 答案:D 2.血液病最基本的诊断技术为 A.血液生化检查 B.细胞遗传学检查 C.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D.凝血功能检测 E.DNA印迹分析及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答案:C 3.在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A.男:Hb<150g/L,女:Hb<140g/L B.男:Hb<140g/L,女:Hb<130g/L C.男:Hb<130g/L,女:Hb<120g/L D.男:Hb<120g/L,女:Hb<110g/L E.男:Hb<110g/L,女:Hb<100g/L 答案:D

4.与贫血无关的表现为 A.皮肤粘膜苍白 B.疲乏无力 C.头痛、头晕 D.心悸及呼吸困难 E.发绀 答案:E 5.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的最佳指标为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测定 C.红细胞压积测定 D.红细胞形态学观察 E.网织红细胞计数 答案:E 6.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耐受增强是由于 A.血流速度加快 B.呼吸频率加快 C.组织需氧量减少 D.Hb的携O2能力增强 E.Hb在组织中O2释放量增多 答案:E 7.在我国诱发再障的最主要因素为

A.核事故 B.职业性接触有害物质 C.药物滥用 D.环境污染 E.遗传原因 答案:C 8.在再障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 A.造血干细胞受损 B.造血微环境缺陷 C.免疫机制异常 D.核苷酸代谢异常 E.遗传基因缺陷 答案:A 9.鉴别再障与白血病最有价值的是 A.贫血的程度 B.感染的种类 C.出血的部位 D.浸润症状 E.白细胞数目 答案:D 10.急性再障早期最突出的表现为 A.重度贫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