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检验与校正

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检验与校正

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检验与校正
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检验与校正

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检验与校正

一、预应力张拉设备的分类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有机械张拉和电热张拉两类。

机械张拉可采用张拉液压拉伸机、手动螺杆张拉器、电动螺杆张拉机。桥梁工程中通常采用液压拉伸机,由油压千斤顶和配套的高压油泵、压力表及外接油管等组成。

液压拉伸机的千斤顶按其构造可分为台座式、穿心式、锥锚式和拉杆式。

YDT台座式千斤顶

QYC型前卡式千斤顶

QYC型前卡式千斤顶,是一种多用途的预应力张拉设备。操作方便,主要用于单孔张拉,也可用于多孔预紧、张拉和排障,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高强度钢丝束及钢绞线。

YDC新型穿心式千斤顶

YDC新型穿心式千斤顶,与用于铁路桥梁、公路桥梁、水电工程和高层建筑的预应力锚具配套使用。主要适合于1860-2000级15、24和12.7钢绞线的群锚张拉。在特定工程使用条件下,还可以完成顶推、举重、移位等工作。该千斤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大量节约钢绞线。

YBZ2*2-50型高压电动油泵

M15系列、M13系列锚具

TYM13锚具可锚固Φ12.7的钢绞线,TYM15锚具可锚固Φ15.24的钢绞线,张拉端锚具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和放张自锚性能。张拉一般采用YDC系列千斤顶。

张拉端锚具由夹片、锚板、锚垫板以及螺旋筋四部分组成。夹片是锚固体系的关键零件,其形式为二片式,用优质合金钢制造。

二、预应力张拉设备检验校正方法

油压千斤顶的作用力一般用油压表测定和控制。油压表上的指示读数为油缸内的单位油压,在理论上将其乘以活塞面积即应为千斤顶的作用力。但由于油缸与活塞之间有一定的摩阻力,此项摩阻力抵消一部分作用力,因此实际作用力要比理论值为小。为正确控制

张拉力,一般均用校验标定的方法测定油压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与油压读数的关系。校验时,应将千斤顶及配套使用的油泵、油压表一起配套进行。

预应力张拉设备校验方法可采用压力试验机、标准测力计或传感器等,一般采用长柱压力试验机的方法。

三、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检验校正(长柱压力试验机法)

1、压力试验机的选择

压力试验机的精度不得低于±2%,试验机的行程应满足要求。校验时,应采取被动校验法,即在校验时用千斤顶顶试验机,这样活塞运行方向、摩阻力的方向与实际工作时相同,校验比较准确。在进行被动校验时,压力试验机本身也有摩阻力,且与正常使用时相反,故试验机表盘读数反应的也不是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因此,用被动法校验千斤顶时,必须事先用具有足够吨位的标准测力计对试验机进行被动标定,已确定实验机的度盘读数值。标定后在校验千斤顶时就可以从试验机度盘上直接读出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以及相应的油压表的准确度数。

2、千斤顶的就位

将千斤顶放在试验机台面上,千斤顶活塞面或撑套与试验机紧密接触,并使千斤顶与试验机的受力中心线重合。

3、校验千斤顶

开动油泵,千斤顶进油,使活塞杆上升,顶试验机上压板。在千斤顶顶试验机的平缓增加负荷载的过程中,自零位到最大吨位,将试验机被动标定的结果逐点标定到千斤顶的油压表上。标定点应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且不少于5点。当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千斤顶的标定经验公式时需10-20点。各标定点应重复标定3次,取平均值,并且只测读进程,不得读回程。

4、记录并整理数据

对千斤顶校验数据记录,并根据校验结果绘千斤顶校验曲线供预应力钢筋钢材张拉时使用,亦可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千斤顶校验的经验公式,供预应力筋张拉时使用。

四、预应力张拉设备校验结果的回归

千斤顶的作用力T和油缸的油压P的关系是线性关系,考虑活塞和油缸之间的摩阻力后,它们的关系是线性关系,考虑活塞和油缸之间的摩阻力后,它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T+

AP

B

可以利用千斤顶检验测得的作用力和油压(T 1,P 1)、(T 2,P 2)、……、(T n ,P n )对上式进行线性回归,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求回归值:

B P A T )

))+=T PP PT L L A /=)

P A T B ?-=)

∑==n

i i P n P 11

∑==n

i i T n T 1

1

2

11

2

1??? ??-=∑∑==n i i n

i i pp

P n P L

???

????? ??-=∑∑∑===n i i n i I i n

i i PT T P n T P L 111

1

五、预应力张拉设备记录表

千斤顶校核报告

试验编号:

千斤顶校核结果表

备注:1、相关方程:

公式适用范围 表中未列数据可用内插法或计算法求得。 2、相关系数:

千斤顶校核曲线

0.20.40.60.811.2

051015

202530

千斤顶载荷(kN)

油压表读数(M P a )

3、表与顶必须配套使用,若使用中发现异常现象,应重新标定。

4、千斤顶施加主动力。

预应力张拉设备的

检验与校正

开放实验

二0一0年三月

提供5万集管理视频课程下载,详情查看:...../zz/

提供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硬盘拷贝,详情查看:...../shop/ 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目录下载:...../12000GB.rar

高清课程可提供免费体验,如有需要请于我们联系。咨询电话:020-.

值班手机:.

网站网址:....

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

K13+495淡家冲中桥16M简支空心板 预应力张拉技术方案 K13+495淡家冲中桥16m空心板预应力体系采用四孔5Φj15.24夹片锚,预应力钢束为高强度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 =1860Mpa,公算面积为140mm2。 一、预应力材料 1、波纹管 ㈠布置波纹管时首先用钢筋加工环形架作为波纹管的定位架,纵向间距为1m,横向位置按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定位,波纹管中穿有内衬管,以保证波纹管成孔质量。 ㈡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有孔洞或变形,接头处是否用胶带密封好,在与锚垫板接头处,一定要用磁带或其它东西堵塞好,以防水泥浆渗进波纹管或锚孔内。 ㈢筑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波纹管,以防漏浆堵孔。 2、钢绞线和锚具 ㈠钢绞线采用φs15.24(STM416-94a,270级,低松弛),标准强度Ryb=1860Mpa。锚具型号为:XM15-5. ㈡钢绞线下料要在干净整洁的地面上进行,并清除表面上的锈迹及杂物,下料时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㈢穿束前,将钢绞线理顺,用扎丝绑扎好,以防在穿束过程中钢绞线打绞,张拉时受力不均,导致有的钢绞线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㈣穿束时,将钢束中单根钢绞线编号,以便张拉时做到对应编号,对称张拉。 二、预应力张拉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1、对设计图纸提供的的预应力伸长值进行复核计算,对不符合要求的要会同监理、设计、业主进行更正。 2、现场须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并懂得正确操纵的施工人员。 3、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纵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措施。千斤顶的

吊装应有简单的支撑架,支架用钢管或角钢制作。千斤顶的升降用倒链进行。 4、张拉设备校核:张拉机具与锚具配套使用,在进场使用前进行检查与校核,每台千斤顶与压力表、压力盒、测力计及其他装置,应具有±1%的读数精度。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千斤顶一般使用超过6月或200次,以及在使用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准。 5、张拉前检查孔道是否堵塞:检查锚垫板是否与预应力筋垂直,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的轴线是否重合一致;检查锚具与锚垫板是否紧密结合,清除锚垫板上的杂物;空心板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即36Mpa以上) 6、张拉前试验同条件养护砼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前检查孔道位置、孔道是否畅通、构件端部预埋件位置是否准确、千斤顶、油泵的油量是否充足、灌浆孔及排气孔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确认无误后开始张拉。 三、预应力张拉操纵程序 张拉程序:参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施工设计图纸,因设计所用钢绞线为φs15.24(STM416-94a,270级,低松弛),标准强度Ryb=1860Mpa。弹性模量E=1.95×105 Mpa;公称面积A=140mm2的钢绞线。锚具为夹片式自锚式锚具,所以不需要超张拉。 张拉施工流程: 安装工作锚板→安夹片→安限位板→安千斤顶→安工具锚→张拉→锚固。 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钢束张拉采用双控即张拉力和伸长值。伸长率容许误差控制在±6%以内。为保证在张拉过程中的两端能同步进行,同时为便于张拉过程中实际伸长率计算,张拉过程如下: 0→初应力15%→终应力100%→持荷2mim→(锚固)。 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当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同时龄期必须为三天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张拉顺序为N1,N3,N4,N2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甘肃G309线金崖至河口(张家台)段 公路工程项目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甘肃G309线金崖至河口(张家台)段公路工程 标段总承包部第四分部 二〇一八年五月八日

目录 一、编制原则 (1) (一)安全原则 (1) (二)文明施工原则 (1) (三)环保原则 (1) (四)职业健康原则 (1) (五)质量标准原则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工程概况 (2) 四、张拉人员、机具及材料需用量计划 (3) (一)成立张拉小组 (3) (二)设备需用量计划 (4) (三)预应力筋 (4) (四)预应力锚具 (5) 五、张拉施工工艺 (5) (一)张拉工艺流程 (5) (二)施工方法 (5) 1.前期施工准备 (5) 2.测定摩擦系数 (6) 3.张拉施工模拟计算 (6) 4.锚具安装 (7) 5.千斤顶安装 (7)

6.张拉、锚固 (8) 7.对张拉起拱度的观测 (10) 8.孔道压浆 (10) 9.锚固端封锚 (11) 六、预应力筋张拉事故预防及处理办法 (11) 七、张拉安全注意事项 (12)

一、编制原则 (一)安全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信息化与技术与施工技术有机结合,靠实安全培训教育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投入,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较大事故,遏制一般事故。 (二)文明施工原则 临时设施建设标准达到建设单位要求的标准,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文明工地。 (三)环保原则 参照兰州市扬尘防治“六个100%“工作要求,通过严格管控各项环保指标,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清场的各个阶段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同时合理弱化结构形式,淡化人工痕迹,有机融入生态恢复,使项目建设融入自然、保护自然,打造绿色公路、环保公路,一次性通过环评验收。 (四)职业健康原则 杜绝责任亡人事故,杜绝重大责任火灾事故,杜绝重大责任设备、交通和财产损失事故。改善作业环境,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把职业病控制在最低限度。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箱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张拉控制 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 时,方可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正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f pk =1302Mpa 。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5%,方可张拉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负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 pk =1395Mpa 。施加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4、张拉顺序 正弯矩钢束张拉顺序:N1→N2→N3; 负弯矩钢束张拉顺序:T1→T2→T3。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张拉计算所用常量: 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 Eg=1.96×105N/mm 2 预应力单数钢材截面面积 Ag=139mm 2 预应力钢材标准强度 R b y =1860Mpa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0.0015 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μ=0.25 设计图纸要求:正弯矩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1=0.70 R b y =1302Mpa ,负弯矩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1=0.75 R b y =1395Mpa 2、计算所用公式: 1)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P 的计算: P=σk ×Ag ×n ×10001 ×b (KN) 式中:σ k --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控制应力(Mpa); Ag--预应力单束钢筋截面面积(mm 2); 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mm 2); b--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取1.0。 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 的计算: ①直线筋 P=P

②两端张拉的曲线筋 p =μθ μθ+-+-kl e p kl ))(1( (KN ) 其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拉力(N );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m );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3)预应力筋张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ΔL=Eg Ay L p ?? 其中: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 L---预应力筋长度(cm ); Ay---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2); 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 2)。 3、计算过程 本标段采用φ15.2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材,依据通用图及设计图纸,钢束的组成形式一共有两种,N1、N2为5束φ15.2低松弛钢绞线,N3为4束φ15.2低松弛钢绞线。负弯矩钢绞线T1、T3为5束φ15.2低松弛钢绞线,T2为4束φ15.2低松弛钢绞线。 ①正弯矩张拉力 5φ15.2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 P=σk ×Ag ×n ×10001×b =1302×139×5×10001 ×1=904.89KN ; 4φ15.2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 P=σk ×Ag ×n ×10001×b =1302×139×4×10001 ×1=723.91KN 。 ②负弯矩张拉力 5φ15.2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 P=σk ×Ag ×n ×10001×b =1395×139×5×10001 ×1=969.525KN ;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江油市涪江东南片区两区同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南环线)建设工程 预 应 力 张 拉 方 案 编制单位: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6 年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设计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组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施工人员配置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主要机具配备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4.预应力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张拉前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张拉工艺.......................................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真空灌浆工艺...................................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安全管理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安全管理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安全技术.......................................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安全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 错误!未指定书签。 7.质保体系及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保证体系.......................................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8.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9.雨季、夜间施工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8.1 雨季施工安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2 夜间施工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9.1 夏季高温施工准备工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2 夏季施工技术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设施保护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1 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2 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桥梁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技术方案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技术方案 一、工程简介 孟家洲中桥系安乡县深柳大道东延伸线道路工程上跨孟家洲哑河而设,桥轴线与河道约呈75°夹角。 桥梁中心里程为K10+294。墩台斜交布置,斜交角度为15°。 桥梁宽度:总宽26m,双幅设置,2m(人行道)+2*11m(行车道)+2m (人行道)=26m. 上部结构:采用3*16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先简支后桥面连续。16米空心板采用标准预制构件,梁高0.8米,每幅5片。 二、张拉施工主要材料及器具。 1、预应力钢材(钢绞线) 。 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270k级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Φs15.2钢绞线每股公称面积140mm2采用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MPa,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制孔。边板及中板N1束均采用4-Φs15.2钢绞线,边板N2束采用4-Φs15.2钢绞线,中板N2束采用3-Φs15.2钢绞线,全桥上部主梁均采用C50碎石混凝土。 2 锚具 预应力锚具采用河北省衡水桥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YM15-3和YM15-4系列配套产品。锚具是预应力工程中最重要的部件,使用时必须严格要求。预应力锚具应由厂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保证书,其质量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标准,

进场时应按规定检查其外观和尺寸,不允许有一套表面有一套裂纹或超过产品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外观检查合格后还应送检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送检符合要求时,方可使用。锚具应储存在干燥房间的包装箱内,对夹片还应袋装密封,以免锈蚀。 三、预应力施工流程

预应力张拉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示范文本

预应力张拉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预应力张拉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工程概况 山东省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荣成至 乌海的一段,主线长40.396公里,主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建 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双向四车 道,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本合同段为第一合同段, 起讫桩号桩号为K0+000-K12+268,全长12.268KM,第 一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有,大桥3座、中桥4座、涵洞11 道、互通立交2座、分离立交1座、通道9道、天桥12 座、主线收费站1处,路基土石方、路面、防护排水及中 央分隔带附属设施等工程。其中,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 空心板和箱梁,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共计 748片,其中10m板梁120片,13m板梁80片,16m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一、预应力系统安装: 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 (1)、波纹管安装 : 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1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锚垫板安装: 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H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2、钢绞线安装: a.钢绞线下料: 钢绞线必须在平整、无水、清洁的场地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

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预应力筋地切割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过程中钢绞线切口端先用铁丝扎紧,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b.编束: 编束时必须使钢绞线相互平行,不得交叉,从中间向两端每隔1m用铁丝绑紧,并给钢绞束编号。束成后,要统一编号、挂牌,按类堆放整齐,以备使用。 c.穿束 穿束前应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如果出现堵塞孔道现象,必须采取措施疏通。钢绞线端头必须做成锥型并包裹,可利用人工或卷扬机进行牵引,并在浇砼之前穿束(跨大堤悬浇箱梁在浇筑后穿束)。穿束时在管道内穿入一根引索,利用引索将钢丝引出,将钢丝另一端与钢束拖头连在一起,用卷扬机将钢束拉出。 二、预应力体系张拉: 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预应力筋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对所用钢铰线应进行检查,保证其无锈蚀、无硬伤,钢铰线下料时应先在切口两侧各5cm 处用铅丝线扎好,以防散开。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是保证预制梁质量的关键工序,张拉前需对试块的强度进行检验,只有砼试块达到90%以上,且其具有7天以上的龄期方可进行张拉。操作者要经过培训、考核,要求持证上岗。 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对千斤顶、油泵、压力表进行配套标定,

锚杆锚索检测规范依据

应提供基坑支护锚杆、锚索检测报告的依据如下: 1、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4.7锚杆设计和4.8 锚杆施工与检测的规定。 2、根据《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5进场验收的5.0.3和5.0.14条的预应力筋锚具、夹具与连接器取样规定 一、《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1 术语 2.1.14 锚杆anchor 由杆体(钢绞线、普通钢筋、热处理钢筋或钢管)、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具、套管、连接器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称为锚索。 4.7 锚杆设计 4.7.1锚杆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拉结构宜采用钢绞线锚杆;当设计的锚杆抗拔承载力较低时,也可采用普通钢筋锚杆;当环境保护不允许在支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于基坑周边地层内时,应采用可拆芯钢绞线锚杆; 2在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的砂土、碎石土、粉土层,高液性指数的饱和粘性土层,高水压力的各类土层中,钢绞线锚杆、普通钢筋锚杆宜采用套管护壁成孔工艺; 3锚杆注浆宜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 4锚杆锚固段不宜设置在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及松散填土层内; 5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锚杆的适用性。 4.7.9钢绞线锚杆、普通钢筋锚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5锚杆杆体用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有关规定; 6 普通钢筋锚杆的杆体宜选用HRB335、HRB400级螺纹钢筋; 7应沿锚杆杆体全长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应能使相邻定位支架中点处锚杆杆体的注浆固结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定位支架的间距宜根据锚杆杆体的组装刚度确定,对自由段宜取1.5m~2.0m;对锚固段宜取1.0m~1.5m;定位支架应能使各根钢绞线相互分离; 8钢绞线用锚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t14370 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4.8 锚杆施工与检测 4.8.7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 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张拉值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量宜通过对锁定前、后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现场预应力混凝土后张预应力液压张拉施工(不包括构件和块体制作)。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预应力筋:预应力用的热处理钢筋、钢丝、钢绞线的品种、规格、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反复试报告。冷拉Ⅰ、Ⅱ、Ⅲ级钢筋还应有冷拉后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2.1.2 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形式,应符合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进行验收和组装件的静载试验。 2.1.3 灌浆用的水泥不得低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单。 2.1.4 主要机具有:液压拉伸机、电动高压油泵、灌浆机具、试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加预应力的拉伸机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试车检查张拉机具与设备是否正常、可靠,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修理好后才能使用。灌浆机具准备就绪。 2.2.2 混凝土构件(或块体)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构件(或块体)的几个尺寸、外观质量、预留孔道及埋件应经检查验收合格,要拼装的块体已拼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2.3 锚夹具、连接器应准备齐全,并经过检查验收。 2.2.4 预应力筋或预应力钢丝束已制作完毕。 2.2.5 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 2.2.6 张拉场地应平整、通畅,张拉的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 2.2.7 已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处,以便操作时观察掌握。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 → ↓ ↓ → ↓ ← 3.2 检查构件(或块体):尤其要认真检查预应力筋的孔道。其孔道必须保证尺寸与位置正确,平顺畅通,无局部弯曲;孔道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轴线,孔道接头处不得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箱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 张拉控制 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 时,方可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正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1302Mpa 。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5%,方可张拉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负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Mpa 。施加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4、张拉顺序 正弯矩钢束张拉顺序:N1→N2→N3; 负弯矩钢束张拉顺序:T1→T2→T3。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张拉计算所用常量: 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 Eg=×105N/mm 2 预应力单数钢材截面面积 Ag=139mm 2 预应力钢材标准强度 R b y =1860Mpa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 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μ= 设计图纸要求:正弯矩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1= R b y =1302Mpa ,负弯矩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1 = R b y =1395Mpa 2、计算所用公式: 1)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P 的计算: P=σk ×Ag ×n ×10001 ×b (KN) 式中:σk --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控制应力(Mpa); Ag--预应力单束钢筋截面面积(mm 2); 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mm 2);

b--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取。 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 的计算: ①直线筋 ②两端张拉的曲线筋 p =μθ μθ+-+-kl e p kl ))(1( (KN ) 其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拉力(N );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m );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3)预应力筋张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ΔL=Eg Ay L p ?? 其中: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 L---预应力筋长度(cm ); Ay---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2); 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 2)。 3、计算过程 本标段采用φ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材,依据通用图及设计图纸,钢束的组成形式一共有两种,N1、N2为5束φ低松弛钢绞线,N3为4束φ低松弛钢绞线。负弯矩钢绞线T1、T3为5束φ低松弛钢绞线,T2为4束φ低松弛钢绞线。 ①正弯矩张拉力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一) 施工单位:湖南新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恒浩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洛香河中桥构件名称预制箱梁施工时间构件砼设计强度MPa 50 桩号构件编号张拉检验时间张拉时试件强度MPa 张拉断面千斤顶编号 张拉断面 千斤顶编号 张拉 参数 u 0.25 张拉部位及直弯束示意图油表编号油表编号K 0.0015 (A面) (B面) 标定日期标定日期EP 195000mpa 此梁(板)为单侧伸长量计算式(20%-10%)*2+(100%-20%)-回缩量 钢束 张拉断 面编号记录 项目 张拉阶段 回油至约 10%δk 力筋回缩 量 单侧伸长 量(mm) 总伸长 (mm) 理论伸长量 (mm) 允许偏差值 (mm) 张拉伸长率 (%) 滑断丝 情况 处理情况 编号股数10%δk20%δk100%δk超张拉 油表读数 伸长量(mm) 油表读数 伸长量(mm) 油表读数 伸长量(mm) 油表读数 伸长量(mm) 自检结论: 质检工程师:日期:监理意见: 旁站监理:日期:

预 应 力 张 拉 记 录 表(一) 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号:HRTJ-13 监理单位: 育才-布朗交通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ZJ-082- 工 程 名 称 咸通分离式立交桥 构件名称 现浇箱梁 施 工 时 间 2010.1.18-2010.2.3 构件砼设计强度MPa 50 桩 号 K106+978.5 构件编号 1#梁肋 张拉检验时间 2010..2.7 张拉时试件强度MPa 54.4 54.0 56.7 张拉断面 千斤顶编号 111 张拉断面 千斤顶编号 222 张拉 参数 u 0.25 张拉部位及直弯束示意图 油表编号 3560 油表编号 1924 K 0.0015 1b 2b 3b 4b □1a □ □2a □ □3a □ □4a □ (A 面) (B 面) 标定日期 2010.3.2 标定日期 2010.3.2 EP 195000mpa 此梁(板)为 6.7.8. 跨 箱 梁(板): 单侧伸长量计算式(20%-10%)*2+(100%-20%)-回缩量 封锚情况描述:M12.5砂浆封锚 封锚严密 钢束 张拉断 面编号 记录 项目 张 拉 阶 段 回油至约 10%δk 力筋回缩 量 单侧伸长量(mm ) 总伸长 (mm ) 理论伸长量 (mm ) 允许偏差值(mm ) 张拉伸长率(%) 滑断丝 情况 处理情况 编号 股数 10%δk 20%δk 100%δk 超张拉 N2a 12 A 面 油表读数 3.7 7.2 35.5 3.8 6 322 633 646 ±38.8 -2.01 无 伸长量(mm ) 315 309 B 面 油表读数 4.2 7.7 35.8 4.1 8 311 伸长量(mm ) 314 311 N2b 12 A 面 油表读数 3.7 7.2 35.5 3.6 7 341 656 646 ±38.8 +1.54 无 伸长量(mm ) 335 328 B 面 油表读数 4.2 7.7 35.8 4.0 3 315 伸长量(mm ) 312 309 自检结论: 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质检工程师:陈波 日期:2010..2.7 监理意见: 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旁站监理:吴泽勇 日期:2010..2.7

预应力锚索_检验批

锚索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预应力锚索] 01014601口口口口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预应力锚索 分项工程名称锚索孔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中铁十七局宁安铁路工程指挥部无砟轨道分部项目负责人张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锚索孔的布置形式及间 距 第10.10.11条按照设计要求以纵横向3m间距布置。 2 锚索孔孔径第10.10.12条锚索孔直径130mm,满足设计要求。 3 锚索孔深度第10.10.12条锚索孔孔深XXm,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 锚索孔的 允许偏差 位置±100mm X X X X X 2 倾角1% X X X X X 施工作业人员 质量责任登记 施工负责人:年月日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职质量检查员:年月日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分项工程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锚索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锚索] 01014602口口口口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预应力锚索 分项工程名称锚索制作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中铁十七局宁安铁路工程指挥部无砟轨道分部项目负责人张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 [A]:《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 [B]:《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预应力筋质量[B] 第7.2.1条 锚索制作用钢绞线出厂合格证1份,编号 20150408;实验报告1份,编号: GJX-20130714-8,质量合格。 2 预应力筋品种、级别、 规格、数量 [B] 第7.3.1条 锚索支座用钢绞线采用1860级Φ15.2mm钢绞 线,每束锚索均为3束钢绞线,符合设计要求。 3 预应力筋外观质量[B] 第7.3.2条 钢绞线平顺、无弯折,表面无裂纹、小刺、 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符合设计要求。 4 锚索的规格、组合形式[B] 第10.10.13条每束锚索的规格和组合形式符合设计要求。 5 锚索安装前的表面 处理[B] 第10.10.14条 锚索安装前对钢绞线进行除锈、除油污, 剔除有死弯、机械损伤、绣坑的钢绞线,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作业人员 质量责任登记 施工负责人:年月日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职质量检查员:年月日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分项工程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预应力箱梁张拉技术交底

16米预应力箱梁张拉技术交底 预应力张拉采用穿心式千斤顶单束双端对称张拉、应力与伸长值双控法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1张拉前必须测定预应力有关数据:(喇叭口摩阻损失、孔道摩阻损失、锚口摩阻损失),根据实测结果,调整预施应力,工艺、结构或材料发生变化时,重新测定上述数据,及时调整预施应力。 1.2对梁体混凝土表面存在的较大缺陷,预先修补并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施加预应力,缺陷严重者要特别处理。 1.3张拉前清除孔道内的杂物、积水、锚垫板上附着的灰浆、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等。 1.4检查梁体砼实际强度,确保张拉前已达到设计强度、弹模和龄期要求。 1.5千斤顶和油压表、油泵配套校验合格,并在规定使用期限内。 1.6锚具、预应力钢绞线按规定检验合格。 1.7确认孔道已进行过检孔并通过检查。 1.8千斤顶的定位安装,并且与油泵相连接,注意千斤顶要和油压表配套使用。 1.9千斤顶校正期限不超过一个月,且不超过400次张拉作业。千斤顶活塞漏油或有串缸现象,检修后必须校正,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1.10高压油表校正有效期为一周,油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采用YCW3000型千斤顶,其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 1.11千斤顶和油表使用时建立卡片,记录校正系数及校正日期,并由试验室下发校验结果通知书。 1.12安装工具锚板,在锚板锥孔内装上工具锚夹片,锥孔内表面和夹片表面涂上约1mm厚的蜡质润滑剂,以使张拉完毕后夹片能自动松开。 2、张拉 2.1穿束张拉 2.1.1穿束前用空压机清除孔道内杂物,观测孔道有无串孔现象。 2.1.2按设计规定的钢束号顺序,由两端同时对称张拉(两端张拉千斤顶 升、降压速度接近相等)。其程序为:0→0.2 σ k (作伸长值记录) →σ k (持荷5min, 作伸长值记录)锚固(量油缸伸长)(油表读数卸压5~10MPa),张拉控制应力在前2片梁做完管道摩阻损失后最终确定。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标准版)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标 准版)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标准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一、预应力施工 每片预制梁张拉施工前由试验室检测同体养护试件强度,试件强度必须达到砼设计强度90%时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前必须报项目部技术科。 (一)钢绞线的下料、编束和穿束及锚具安装 1、下料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设计图中的下料长度进行下料,下料长度计算时加上张拉时需要的工作长度。 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在切口处两端20mm范围内用细铁丝绑扎,防止头部松散,禁止电、气焊切割,以防热损伤。 2、编束 按设计预应力钢束编束。编束前对钢绞线进行梳整分根,并将每根钢绞线编码标在两端,编束后用18-20#铁丝将其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为1~1.5m,编扎成束的钢绞线做到顺直无扭转。成束的钢绞线按编

号分类存放。为便于穿束,将穿入端用胶纸加以包裹。 3、穿束 钢绞线在穿束前,检查外表是否有刻痕、烧伤等情况,如有更换后才能穿束;钢绞线也可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管道内。 4、锚具安装 安装锚具前清除锚垫板及孔口处浮浆,使锚具与锚垫板密贴,避免锚下预应力损失。安装时锚具、千斤顶、孔道三对中,工具锚、工作锚的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 (二)钢绞线的张拉工艺 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必须按设计图中钢束张拉程序进行,钢束张拉顺序为N1、N3、N2、N4钢束,采取两端同时对称张拉,边梁张拉时先张拉外侧N1钢束以减少因梁体自身两侧刚度不同产生的平弯。为保证在满足张拉力的情况下伸长值能够保证在6%误差范围内,首片梁张拉时现场实测孔道摩擦损失值,具体操作为在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各安装一台千斤顶,测试时首先将固定端千斤顶的油缸拉出少许,并将回油阀关死,然后开动千斤顶进行张拉,当张拉端压力表读数达到设计预定的张拉力时,读出固定端压力表读数并换成张拉力。两端张拉力差即为孔道摩擦损失。张拉程序如下:

预应力锚索_检验批

锚索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02011701口口口口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预应力锚索 分项工程名称锚索孔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锚索孔的布置形式及间 距 第10.10.11条按照设计要求以Xm间距布置。 2 锚索孔孔径第10.10.12条 最小孔径为XXm,平均孔径为XXm,满足设 计要求。 3 锚索孔深度第10.10.12条孔深大于XXm,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 锚索孔的 允许偏差 位置±100mm X X X X X 倾角1% X X X X X 施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登记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职质量检查员年月日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分项工程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锚索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2011702口口口口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预应力锚索 分项工程名称锚索制作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 质量 第10.10.10条 预应力锚索合格证编号:XXX,试验报告编号: XXX; 锚具、夹片合格证编号:XXX; 垫板合格证编号:XXX, 质量合格。 2 钢绞线编束第10.10.13条每束锚索的规格、组合形式符合设计要求。 3 锚索除锈第10.10.14条 安装前按设计要求除锈、出油污,对有死弯、 接卸损伤、锈坑的钢绞线进行剔除处理。 施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登记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职质量检查员年月日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分项工程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预应力张拉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提运架梁安全保证措施 (1) 3.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1) 3.2、安全方针及指导思想 (2) 3.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2) 3.4、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2) 四预应力张拉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2) 4.1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 (2) 4.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3) 4.3危险源的监控 (3) 五材料进场及安装安全注意事项 (4) 5.1钢绞线 (4) 5.2锚具的检验 (4) 5.3张拉机具的检验 (4) 5.4成孔管道校验 (4)

5.5波纹管的安装 (5) 5.6锚垫板安装控制 (5) 六预应力张拉安全实施要求 (5) 6.1张拉前的准备和检查 (5) 6.2张拉作业实施 (6) 6.3张拉后的工作 (7) 七预应力张拉安全注意事项 (7) 八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8)

一工程概况 云南省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土建第2合同段位于云南省昆明市 西山区。本合同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9+380,止点里程桩号为 K15+820,设计里程长度为6.44km,主要工程量为大桥5座、中桥2座、涵洞通道12道,隧道0.77千米。路基挖方约为224万m3,路基填方235万 m3。其中,桥梁上部结构均为预应力T梁,小明村大桥30米T梁98片;K11+203.4 大桥30米T梁64片,32米T梁16片;K11+785 中桥20米T 梁42片;K12+872 中桥30米T梁32片;白眉村大桥30米T梁168片;妥目村1号大桥30米T梁63片;妥目村2号大桥30米T梁203片。小明村大桥、白眉村大桥、妥目村1号大桥和妥目村2号大桥盖梁为预应力盖梁,共68道。二编制依据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⑵《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⑶《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三提运架梁安全保证措施 3.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为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安全管理,工区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向自立 副组长:易德全赵杰 组员:郭正权李才华伍谦刘道富李鹏飞工区责任人

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大全

. 箱梁预应力拉技术交底 拉控制 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 时,方可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正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f pk =1302Mpa 。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5%,方可拉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负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 pk =1395Mpa 。施加预应力采用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4、拉顺序 正弯矩钢束拉顺序:N1→N2→N3; 负弯矩钢束拉顺序:T1→T2→T3。 预应力拉计算书 1、拉计算所用常量: 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 Eg=1.96×105N/mm 2 预应力单数钢材截面面积 Ag=139mm 2 预应力钢材标准强度 R b y =1860Mpa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0.0015 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μ=0.25 设计图纸要求:正弯矩束锚下拉控制应力σ1=0.70 R b y =1302Mpa ,负弯矩束锚下拉控制应力σ1 =0.75 R b y =1395Mpa 2、计算所用公式: 1)预应力筋拉端的拉力P 的计算: P=σk ×Ag ×n ×10001 ×b (KN) 式中:σk --预应力钢材的拉控制应力(Mpa);

Ag--预应力单束钢筋截面面积(mm 2); n--同时拉预应力筋的根数(mm 2); b--超拉系数,不超拉取1.0。 2)预应力筋的平均拉力p 的计算: ①直线筋 P=P ②两端拉的曲线筋 p =μθ μθ+-+-kl e p kl ))(1( (KN ) 其中:P--预应力筋拉端的拉力(N ); l--从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m ); θ--从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3)预应力筋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ΔL=Eg Ay L p ?? 其中:p ---预应力筋的平均拉力(N ); L---预应力筋长度(cm ); Ay---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2); 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 2)。 3、计算过程 本标段采用φ15.2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材,依据通用图及设计图纸,钢束的组成形式一共有两种,N1、N2为5束φ15.2低松弛钢绞线,N3为4束φ15.2低松弛钢绞线。负

预应力张拉标准施工方法图文教学

预应力张拉标准施工方法图文教学 a)张拉钢筋;b)浇筑混凝土;c)放松或切断预应力筋 1-锚具;2-台座;3-预应力筋;4-台面;5-张拉千斤顶; 6-模板;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先张法)

(后张法示意) (后张法示意)

(后张法示意) 一、预应力筋及管道 (一)预应力筋 (1)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 (2)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丝中先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则将该批钢丝全数检查。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查5%,且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钢丝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 2)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3)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其表面质量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4)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5)预应力筋安装时应注意: 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二)管道与孔道 1.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孔道一般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刚性或半刚性管道构成。一般工程可由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孔道。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力。 4.管道的其他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