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模板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模板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模板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模板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信息服务是横跨信息管理领域、产业经济领域及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分析为基础,运用模式方法,探讨了旨在描述信息服务各要素间基本关系的基本模式、信息服务在实践中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的作用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生成模式以及由络技术引发的络信息服务模式,并对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摘要题】信息服务

20年前,传播学领域出版了英国社会学家麦奎尔(Denis McQuail)与他人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并于1987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几乎与此同时,情报学领域发表了英国情报学家威尔逊()与他人合写的论文“信息用户模式:研究进展与前景”。他们用模式方法回顾了各自领域30年来的研究进展。此后,情报学领域经常有人用模式方法回顾历史或描述研究对象,并在介绍信息传播模式和信息交流模式时大量引用大众传播模式。确实,模式方法因其简洁、直观和所具的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功能,有其独到的用处。当我们对信息服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抽象概括时,以图像、文字或数学模型为基本工具的模式方法也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信息服务活动是以信息用户为导向、以信息服务者为纽带、以信息服务内容为基础、以信息服务策略为保障的活动。对信息服务活动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描述,就可以构成一种模式。本文拟对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和生成模式、络信息服务模式以及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以推进信息服务研究的深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服务模式与信息服务项目是不同的概念。信息服务模式所要描述的是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信息服务项目是指某种模式下的具体活动。

一、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及其生成模式

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是指对信息服务的组成要素及其基本关系的描述。也许是认为简单或其他什么原因,人们似乎对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热情并不高。虽然会提到某些组成部分,但缺乏依据和论证。信息用户、信息服务者、信息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策略等四个要素是信息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信息服务活动都存在的组成部分,只是彼此的关系程度和作用方式不尽相同。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成了区别不同模式的主要依据。

(一)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

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可区分为如下三种:

1.传递模式

传递模式描述的是源于信息服务内容(信息系统、文献等)并以信息服务产品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过程,如图1。

附图

图1 信息服务的传递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服务者通过对文献进行加工或建立信息系统等,形成信息服务产品,并以某种策略提供给用户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服务者的生产劳动使原有信息得以增值,信息服务产品的生产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模式包括源于信息交流的“米哈依洛夫模式”、源于信息加工传递的“兰卡斯特模式”和源于知识状态变化的“维克利模式”等。(P124—130)虽然这些模式并没有明确区分服务要素,但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上述四个要素。像信息服务实践,尤其是图书馆服务实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复制服务等文献服务和检索类、报道类、研究类信息出版物的报道服务,以及检索服务等基本上都是这一模式下的服务项目。

传递模式关注信息服务产品的生产是值得肯定的,但不重视信息服务者的特定服务和信息用户的能动性及信息使用情况是其缺陷。

2.使用模式

使用模式描述的是源于信息用户的信息需要并以用户信息使用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过程,如图2。

附图

图2 信息服务的使用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服务者根据用户的信息需要,以某种策略生产信息服务产品并提供给用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这是源于信息需要、终于信息需要的满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要和使用占有重要地位,信息需要成了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的信息使用是成了满足需要的重要保障。像信息服务实践中的参考咨询服务、定题服务、科技查新服务、社会调查服务等服务项目基本上可以归入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威尔逊()的研究成果,我们称之为“威尔逊模式”。

使用模式充分注意到了信息用户在信息服务活动中所受到的个性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重视用户信息需要的发掘和满足,重视用户对信息服务产品的选择,但没有注意到信息需要是如何产生的、用户除了产品外还需要哪些特定

服务等重要问题,因而服务效益经常受到影响。

3.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描述的是源于信息用户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用户问题解决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过程,如图3。

附图

图3 信息服务的问题解决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用户参与信息服务活动的前提假设是用户当前面临着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要寻求合适的信息服务的帮助,以求得问题的最终解决。服务者明白并了解这一点,对信息和信息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形成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产品,运用适当的策略把特定的服务和信息服务产品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这是坚持用户导向性,以问题为中心的服务过程,是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模式典型代表就是费古逊(Chris Ferguson)提出的“现场/远程服务模式”(On-site/Remote)。与“使用模式”相比,问题解决模式描述了用户信息需要的产生过程,以及为了解决问题所需的特定的服务。虽然都是从信息用户出发,但服务者的行为依据不同,前者以用户的需要为依据,后者以用户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依据;虽然都要回归到信息用户,但对用户最终目的的假设不同,前者的假设是满足需要,后者的假设是解决问题。从信息服务实践角度看,我们认为问题解决模式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信息服务活动的开展和积极的信息效用的取得。我们相信,传递模式和使用模式的信息服务不会消失,但其范围内的许多服务项目将转入问题解决模式,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信息服务项目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二)信息服务的生成模式

如果说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旨于描述信息服务四个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那么,这些基本关系在实际中会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生成许多独特的关系,也就是实际中会有许多生成模式。

信息服务的四个要素中,如果在某种情境下有一个是明确的或无需着重考虑的,也就是只考虑其他的三个要素,就可以组合形成四条关系链:“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用户—服务策略—服务内容”、“服务者—服务内容—服务策略”和“服务者—用户—服务策略”。如果只考虑两个要素,就可以组合形成六条关系链。少于三个要素所形成的关系链,其关系已包含在三个要素形成的关系链中。下面,我们就以上述四条关系链为基础,探讨信息服务中相应的“交互—增值”模式、“平台—自助”模式、“用户—吸引”模式、“内容—承包”模式等生成模式。

1.“交互—增值”模式

“交互—增值”模式描述的主要是“信息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关系链,如图4。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服务内容比较复杂,对服务者和用户的要求比较高,服务内容与服务者和用户的关系比较密切,并通过服务者与用户的充分交互得到增值,因而受服务策略的影响比较小。信息服务实践中的数据库服务、数字地图服务、咨询服务、为信息化提供的ERP等服务项目均可归入此模式。我们以数字地图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附图

图4 交互—增值模式

数字地图服务是刚刚兴起的信息服务项目,与传统地图一样,其主要功能是查阅有关信息。所不同的是,数字地图的查阅功能要强大得多,能查阅的内容多得多,查阅效率也高得多。比如在决定是否在某条街上开办一个商场时,就可以快速、方便、准确地从数字地图中查到该街区范围内已有的商业点及各商家的经营面积、品种、规模等重要信息,还可以查到交通状况、附近居民情况等必要的相关信息,而无需花大量时间去现场和有关部门调查,去翻阅大量资料。其实,数字地图还有诸如为政府规划服务、为市场分析服务等更多更大的用途。

当然,数字地图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需要事先对各种数据的准确调查,需要数据的及时更新维护,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还需要人们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说,数字地图服务的服务内容包括了非常复杂的、生产要求非常严格的、用户界面友好的信息服务产品和在用户当中树立良好形象、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及时调整查寻策略等特定的服务;服务者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技术能力;用户也要具备相当的素质。

信息服务的“交互—增值”模式是有前提条件的。其条件有二:一是服务者与用户之间能够及时充分地沟通交流,确保用户了解可能的服务内容,服务者明白用户的意图;二是服务策略对服务活动的影响较小,比如策略固定统一、用户不计较或哪种策略都能接受,就像数字地图服务中,无论是、书面委托查寻,还是直接在计算机终端查询都可以,数据费用可以统一定价。

2.“平台—自助”模式

“平台—自助”模式描述的主要是“信息用户—服务策略—服务内容”关系链,如图5。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用户的主动性强,参与程度高,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强,用户在服务者搭建的平台上自助服务,因而服务进行中对服务者的特定服务的需求少。信息服务实践中的阅览服务、检索服务、公告板服务(BBS)、远程登录服务(Telnet)、文件传输服务(FTP)、上聊天服务等服务项目都可归入此种模式。我们以公告板服务(BBS)为例来说明。

附图

图5 平台—自助模式

公告板服务是最知名的络信息服务之一,络用户,无论男女老少,都对此有兴趣,要么浏览公告板上面的各种信息和关于某个事件的各种评论,要么发布自己的信息或发表自己的评论,要么在公告板的有关版面中查寻自己所需的信息,要么寻找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友”并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建立公共论坛等等。公告板成了开放式的即时性、区域性的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

我们还能发现,公告板各个版面的版主和版副似乎就是“管理者”(严格讲是自我管理者),他们基本上都是志愿者,主要是整理和维持信息交流秩序,没有其他过多的管理任务;公告板上的信息主要是关于正在发生的事件的信息和生活信息,而且往往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这正说明了这种服务平台与人们希望及时了解新闻、及时发布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所感兴趣的、所发布的信息等心理特点相吻合。

信息服务的“平台—自助”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服务者主要以提供服务平台为任务,其过程影响力小、影响面窄。一种情况是服务者的劳动成果能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像公告板建成后,可长期使用;另一种情况是同类服务者较多,服务者的可替代性强,用户能够较为容易地从一个服务者切换到另一个服务者。因而用户不仅需要自助,而且能够自助。有人甚至不无道理地断言:“在络环境下,科学信息的查询将以‘自助’的方式完全在上进行作业。”

3.“用户—吸引”模式

“用户—吸引”模式描述的主要是“服务者—服务内容—服务策略”关系链,如图6。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服务策略特别讲究,服务者要细分服务内容,增强并保持对用户的吸引力。信息服务实践中的社会调查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社团服务、互联接入服务(IAP)、互联内容服务(ICP)、互联门户服务(IPP)等服务项目都可归入这一模式。我们以互联内容服务(ICP)为例来说明。

附图

图6 用户—吸引模式

互联内容服务主要是指各站在上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络技术应用服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络服务公司的服务。1998年前后,互联内容服务曾经被众多络服务公司确定为战略发展方向,并引发一股络发展热潮,风险投资纷纷投向络服务公司,带来了表面上的繁荣景象。没过一、两年,人们发现这种景象是被人吹起来的泡沫,许多公司在“烧”完风险投资后陆续倒闭。幸存下来的络服务公司这才开始真正考虑服务的“内容”,步入内涵发展的正确轨道,虽然表面平淡一些,但每一步都较为踏实。透过这种粗略的发展轨迹,我们从信息服务的角度至少可

以总结出以下五点经验教训:一是络服务公司(服务者)除非是为了过把瘾,要有正确的独特的服务理念,服务不是轰轰烈烈、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需要积累,厚积而薄发;二是要冷静、理智,不能人云亦云,风险投资是短期行为,的长期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赢利能力,用户的点击数只是表面现象,不能准确说明服务对象的数量,更说不上需求的市场力度;三是在用户不确定的情况下,必须尽快明确市场对象,研究并运用合适的市场策略,以吸引更多的真正的服务对象;四是针对确定的服务对象,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讲究沟通、交流和服务策略,培养并增强他们的忠诚度;五是要经常把“内容”与“专业”起来思考,要有专业思想、专业内容、专业技术和专门服务。可见,运用适当的技术策略、市场策略、产品(内容)策略和服务策略来吸引新用户、巩固老用户,是互联内容服务之关键所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服务的“用户—吸引”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潜在用户多、现实用户少,或者是用户明确固定且需求独特。

4.“内容—承包”模式

“内容—承包”模式描述的主要是“服务者—信息用户—服务策略”关系链,如图7。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确定了服务对象和服务策略后,服务者的作用非常突出,服务者是服务进行过程中的主角,承包了大量属于用户的事务,并对服务内容和用户负有明确的、重要的责任,服务者自身的素质要求和社会形象要求很多、很高。信息服务实践中的定题服务、专题门户服务、“个人图书馆”服务、应用服务(ASP)、专业服务、托管服务、外包服务等服务项目都属于这一模式。我们以应用服务(ASP)为例进行说明。

附图

图7 内容—承包模式

应用服务是指服务者利用自身集中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和数据中心平台,通过络将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及其可能的服务,以租赁、托管或外包等形式提供给用户进行有偿地使用的服务项目。这是络宽带技术、安全技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发展的产物。其特点是让用户能够通过租用服务者的信息系统实现自己的信息管理,而无需承担前期一次性、大规模投资的压力和风险;用户的信息管理平台“托管”在服务者那里,而不是放置在用户那里,并实现了系统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外包”;服务者不是到用户那里,而是在自己单位里实施各种功能和服务的管理、维护和更新。这种服务项目一问世,就深受(尤其是中小)用户的欢迎,也引起许多(尤其是软件)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到服务上,而不再是销售上。

信息服务的“内容—承包”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服务内容单一、明确,就像应用服务项目那样,服务者主要是承包加工用户所需的数据或出租软硬件设施。

毋庸置疑,随着信息服务实践、络技术、经营理念、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服务的生成模式将不断涌现。当然,各种生成模式改变不了信息服务四个要素的基本关系。

二、络

信息服务模式

络信息服务概念是随着络的发展、互联(Internet)的诞生而出现和流行起来的概念。我们知道,络是纵横交错的节点组织或系统,从技术和信息角度看,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三大络。脱胎于计算机络的互联,使得三大络朝着融合为一的方向发展,使得络与信息的统一进程不断加快。

我们可以把络信息服务模式概括为“认知—应用—创新”模式。“认知”是指人们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络技术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并意识到这些技术的重大意义和在信息服务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是指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利用这些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信息服务活动中就是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改进服务策略和服务效果;“创新”是指在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技术,在信息服务活动中就是把各种技术与信息更好地结合、统一起来,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这种模式既描述了信息服务的技术应用过程,又反映了信息服务活动四个要素的基本关系。

同样道理,络信息服务模式将随着互联的发展和普及而出现不同的生成模式和服务项目,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根据互联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把络信息服务模式分为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进络和互联信息服务三个阶段。

(一)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

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主要是指在全新的环境(互联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强调的是信息服务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信息服务活动新的影响。

不可否认,随着电报、的发明而形成的电信和因广播、电视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广电,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的建成,对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都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然而,互联的诞生和进入商用后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是难以估计的,能肯定的是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发明和进步的影响和作用还大,而且大得多。

就信息服务来讲,互联环境不仅是技术环境,还是信息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与以前只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并依靠专家帮助的计算机联机信

息检索相比,互联技术更多并在更大程度上是民用技术、商用技术,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加以运用,而且互联技术的通信速度和范围、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等都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的出现还使得信息的可得性和易接近性大大增强,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得到的信息和能够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变;同样地,互联的出现随即带来了所谓的“络文化”、“络经济”和“络政治”,这些络产物都会对信息服务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不难想象,互联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比电视对人们的影响(P33—69)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年轻人当中,给父母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发电子邮件的人越来越多了;阅读印刷型报刊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浏览各种页的人越来越多了;被动接收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少了,而主动学习和接受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多了。显而易见,这些方面的变化也给信息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信息服务环境的上述变化对信息服务活动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信息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的变化和调整。信息用户和服务者的变化除了他们作为普通人所受到的深层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和所发生的变化外,还表现在信息用户当前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中有相当比例是互联应用方面的问题、信息素养不断提高、对所需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要求发生变化、对服务者的要求不断提高等变化,表现在服务者拥有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信息服务产品的加工条件更加优越、特定服务的难度不断加大等变化;服务内容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表现在服务产品的载体形式更加多样化、产品与技术的融合程度更高(如页等)、信息产品的可得性和易接近性更强、特定服务更专等变化;服务策略也随着服务者、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变化,如对用户有关情况的评定更加困难、服务的技术手段和经营手段的地位更加突出、测评及反馈要求更高等。

信息服务各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信息服务活动的战术和战略调整。战术调整的主要体现就是把已经开展的大量的信息服务项目引进络;战略调整就是创造性地开展互联信息服务。

(二)信息服务进络

信息服务进络是指在适应互联环境下,利用互联的功能拓展已有的信息服务项目,以符合用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服务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原有信息服务的翻版,也就是把原有信息服务翻转成络版。

互联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项:即时完成节点之间、节点与用户之间的超文本双向传送、共享络资源(包括软硬件和数据库及上有关信息)、分布式处理一些复杂的任务。随着互联功能的不断增强,可替代的人力劳动将会越来越多,替代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从理论上讲,原来所有的服务项目几乎都可以翻转成络版。当然,并不是络版就比原版好。有些服务项目的络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前文提到的数字地图服务和公告板服务,虽然在互联出现之前也可以实现其功能,但利用互联来实现这些功能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满足更多用户的需要;相反,有些服务项目的络版却不比原版有效,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如专深读物的阅览服务、有些内容的咨询服务等。

因此,什么项目进络,什么服务环节进络,一定要考虑信息用户的需要,考虑服务的实际效果,而不能只考虑技术的可能性和所谓的“时髦”。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许多服务项目应该进络,但许多项目的特定服务的络版不如原版的效果好,因为人机交互经常不如人人交互来得直接、丰富。比如,用户在使用某项服务中遇到络技术上的问题时,他可以通过上的“常见问题(FAQs)”求得帮助,也可以获得服务者的当面指导,显然,前者常常不如后者的效果好。

(三)互联信息服务

互联信息服务主要是指创造性地开发应用互联的基本功能而开辟的前所未有的信息服务项目。像前文提到的应用服务(ASP)和互联内容服务(ICP)等就属此范围。这是信息服务创新,是互联发展的必然结果。

互联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的诞生就有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如远程登录(Telnet)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新闻系统(News)服务等等。

互联信息服务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络技术的发展,其创新点有许多。当我们把互联看作是前台服务者时,可以开辟众多的自助式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看作是中间用户时,可以开辟游戏等众多的娱乐信息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看作是服务内容时,可以开辟众多的数据服务项目和咨询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看作是服务策略时,可以开辟众多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当我们把互联看作是集成体时,可以开辟众多技术与信息统一的服务项目(如页制作、络常见问题解答、智能代理等);当我们把互联看作是产业活动单位时,可以开辟众多信息服务产业群和产业,如20XX年版的“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AICS)就突出了互联产业,把原先分别含在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大类中的互联部分单独列类,设立“互联出版与广播电视业”大类,把原先含在“互联服务提供、数据处理及其他信息服务业”大类中的在线服务部分单独列类,设立“互联服务提供、络检索门户、数据处理服务业”大类。

不难估计,互联信息服务将朝着技术与信息、四个要素之间的集成度更高,个性化服务、交互式服务、便捷服务等服务性能更高、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方向发展。也许等到互联的普及程度更高后,“络信息服务”的概念名称就不像现在这样深奥和流行了。

三、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的机制

信息服务新模式与信息服务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是信息服务发展的表征,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表现就是诞生了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因此,信息服务活动越是活跃、信息服务越是快速发展,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就越能诞生。应该说,我们迎来了信息服务活动空前活跃、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服务模式出现了两种诞生机制,即以信息服务各要素为基础的衍生机制和以发展条件等外围因素为基础的催生机制。

(一)信息服务模式的衍生机制

信息服务模式的衍生机制要说明的是信息服务的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等四个要素的关系变化情况和过程。这种变化的母体就是信息服务基本模式所描述的方向性、程序性的基本关系。

我们可以假设,在某种情境下,信息服务活动可能特别突出,四要素中的某一个、某两个或某三个要素,对突出的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的描述就可生成新的模式。

按照这一假设,信息服务可以诞生14种生成模式,包括突出某一个要素的四种(C[,4])、突出某两个要素的六种(C[,4])和突出某三个要素的四种(C[,4])。在突出某一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中,其他三个要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突出某两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中,其他两个要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突出某三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中,就像前文中叙述的那样,另外一个要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相对稳定状态”是指固定状态或其变化基本上不会引起其他要素间关系变化的状态。

上述变化的可能性在信息服务实践中发生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概括地讲就是各要素在某种情境下的状态。比如,当服务策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交互—增值”模式;当服务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平台—自助”模式;当信息用户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用户—吸引”模式;当服务内容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衍生出“内容—承包”模式。

(二)信息服务模式的催生机制

信息服务模式的催生机制要说明的是信息服务因相关因素的作用和催动而引起的变化情况和过程。不难发现,信息服务已不仅仅是图书馆、科技信息研究所、经济信息中心等机构的事情,即便是这些机构的信息服务也是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服务已经与产业的发展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已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紧紧地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服务”的概念名称时有出现。不管怎么讲,随着环境的变化、的增强和需求的增加,信息服务确实迎来了许多发展的空间。

信息服务的相关因素有许多,主要的有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等基础性因素,也有政府有关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等环境因素,还有生产要素市场状况、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等外围因素。这些因素与信息服务在一起时,都会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信息服务在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发展,其他领域的一些技术方法被应用到信息服务领域中来。信息服务型的发展和信息服务模式的诞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种作用及其结果。

信息服务型是指主要从事信息服务经营活动的,其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互联服务提供商(ISP,含IAP、ICP、IPP等)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信息服务活动受上述基础性因素、环境因素和外围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络技术的支持、没有相关政策的保障、没有经营的经验等,这种信息服务型就不可能出现和发展。这种边实践边探索,又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的各种经营模式,我们笼统地称之为信息服务模式。

显然,不同机制诞生的信息服务模式,描述的是信息服务各要素和有关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相互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描述四要素及其关系的基本模式,有突出四要素中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的生成模式,也有描述信息服务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的多种多样的模式。信息服务越是发展,其模式越是多样。当然,仅仅因某个要素或相关因素的某方面的变化,就归结为一种模式,是不妥的。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要特别加强信息服务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不同关系所导致的各种服务模式的研究,尤其是信息服务与络技术、信息服务与市场、信息服务与贸易、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与产业等关系及相应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WILSON,,et of the information user:progress and prospects in research[A].In:SWEENEY,:INFORM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C].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82,361-367.

倪波.信息传播原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WILSON,TOM:Towards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89,15,203-209.

FERGUSON,CHRIS:‘Shaking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too:

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M].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XX,61 (4),300-311.

方卿.基于络载体的科学信息服务模式初探[J].情报科学,20XX,20,(2):209-211(221)。

〔日〕山上定也,温元凯.惊人的信息推理术[M].李涛编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

KORT, JOHN R. The 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 fication System in BEA’s Economic Accounts[J].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May 20XX, 7-13.

信息技术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标准版

编号:_____________信息技术服务合同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委托方) 地址: 邮编: 电话: 负责人: 乙方:(服务提供方) 地址: 邮编: 电话: 负责人: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向甲方提供______________系统软件的信息技术支持及服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特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甲方向乙方购买______________系统软件的信息技术支持及服务,期限为一年,从合同生效日起。协议到期后,如果甲方希望继续获得乙方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则另行签订服务协议。 第二条:服务期限内,乙方向甲方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及服务,甲方支付乙方费用,总计人民币________(小写),____元整(大写)。 甲乙双方签订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全额服务费,协议正式生效。 第三条:乙方向甲方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及服务方式和内容如下: 1、电话技术支持服务 提供7×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工程师在线提供信息技术问题咨询和故障诊断。 2、网络在线、Email技术支持服务

提供7×24小时网络在线、Email信息技术支持服务。 3、远程在线诊断和故障排除 对于电话咨询无法解决的问题,经甲方授权乙方可通过Internet远程登录乙方网络系统进行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需要系统和网络的支持)。 4,现场技术支持服务 对于电话、在线支持等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根据甲方的要求乙方提供技术人员现场故障诊断和排除服务。其他现场技术支持服务包括数据迁移、系统迁移,或者由于用户硬件原因重新部署系统等内容。服务期限内,乙方根据甲方要求提供不多于3次的免费上门现场技术支持服务。如果此类现场技术服务1年内超过3次,乙方须视现有系统和实际情况酌情收取甲方操作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乙方派员到达甲方完成技术服务离开时,甲方应于乙方提交的《工作单》上签章确认其到达、离开时间。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生食宿和交通费用,由甲方负责支付乙方合理之食宿和交通费用。 6,现场技术培训服务 服务期限内,乙方根据甲方要求提供不多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且不多于4小时的免费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地点在甲方现场,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双方协商确定。 第四条:甲方责任 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及服务所涉及的各种资料和业务流程。 1、甲方应向乙方准确、及时地反馈遇到的信息化问题,使乙方能及时了解并解决问题。 2、甲方应按协议约定向乙方支付相关服务费用。 第五条:本合同一式贰份,双方各持壹份,一经签署,立即生效。 第六条:补充约定: 乙方应就甲方在服务期限内提供的各种资料和业务相关的一切业务细节、业务流程、业务逻辑(包括相关文件、资料)给予严格保密。

信息服务发展模式

信息服务发展模式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五、信息服务发展模式 许多计算中心在最初的5至20年中,有一个标准的发展模式,但是,后来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信息服务发展模式一般遵循由吉布森和诺伦最先提出的“S”型曲线。他们最初认为有四个发展阶段,后来诺伦又提出有六个发展阶段。阶段的个数仅仅与理论研究有关,重要的是,用户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要认识到信息服务发展模式是客观存在的。 信息服务发展模式,在每个周期中都出现了“S”型曲线。实际上,“S”型发展模式是各从属发展模式的累积形式。它可以说明随时间的推移整个信息服务的发展情况。每个从属发展模式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些从属发展模式表示了下列方面的发展: 1.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的数量 2.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3.管理技术 4.对信息服务的态度 组织方式的发展可能落后于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反之亦可能。由于“S”型发展模式在各个周期内会重复出现,又由于它是各从属发展模式的累积形式,所以各从属发展模式的差别会影响信息服务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时间。 □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的发展 在最初使用计算机时,要给对利润有明显潜力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以最高的优先权。一个公司应该首先在诸如工资发放、收账和总账管理等这样的应用领域实现计算机化。具有专门职能的那些单位,比如饮料批发中心,可以建立一个路径计算系统;而在医院,可以建立一个病人账单系统。只要计算机系统获得效益,还没有使用计算机的其他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就一定会看到计算机的重要作用。这样计算机的应用就会逐步发展起来。第二个发展高潮通常是实现包括如存货管理控制、订货单登记和处理以及市场分析这样的系统。在此阶段中,许多部门安装了各种基本的、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一旦这些

信息服务的管理模式(6个doc)5

信息服务的管理模式(6个doc)5

用户管理人员的定义 在全面介绍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开发计算机成本会计系统,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在用户向信息服务部门请求服务时,使成本会计系统能 及时地作出响应。由于系统分析员基本上不懂得会计原理,更不懂得成本会计,所以他只能 依靠人事部门提供的从事成本会计的人员配备清单。为了与公司的自上而下地处理设计问题 的方针取得一致,系统分析员还要找两位副总裁会谈,其中一位是负责服务请求业务的,会 谈的目的是为了解公司中的与成本会计有关的事务,以确定开发成本会计系统的总体方案。 采用上面这种惯用的方法来设计成本会计系统,其结果不可能真正达到高效地交换信息这一目的。这是因为系统分析员不懂得成本会计,不知道要提什么问题,也不会懂得副总裁所说的话及有关决定的意义,分析员充其量只能领会副总裁所说内容的一半。如果副总裁不具备有关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方面的知识,同样也不大可能明智地提出问题,也不会理解分析员所说的内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系统的质量是与上面所说的谈话的效率以及以后用户和分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水平成正比的。 从这里得到的启发是,所有的用户都应具备有关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方面的知识。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应具备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否则,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会蒙受损失。 本章的目的是向在职的和未来的管理人员提供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管理人员掌握了这样的基本知识,就能够与信息服务人员及信息服务系统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另外,本章的内容还有助于扩大用户和信息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业务工作和信息服务的效率,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的工作环境,以及给个人在事业上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 〖JZ〗〖HT4,3XBS〗一、用户管理人员的定义〖HT 〗 用户是指使用计算机的单位或个人,也包括信息服务的对象。用户管理人员是指企事业中的 非信息服务部门(例如,会计、销售、工程设计等部门)的管理人员。用户管理人员通常管理 的是某个方面的业务。这些常用的术语都有特定的含义,并且是计算机专业词汇的一部分。

现代参考咨询服务策略研究(一)

现代参考咨询服务策略研究(一) 摘要]文章论述了现代参考咨询服务环境和用户需求特性的变化,论述了适应新的环境,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化,服务模式趋向合作,服务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为构建知识库、整合网络学术资源、培训和教育用户等内容。 关键词]现代参考咨询;信息服务;资源整合 参考咨询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它帮助读者和其他信息用户解决在文献或信息查询与获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起着帮人找书、帮人找信息的作用。在信息交流网络化、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存取越来越便利的现代社会,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也面临着和以前不一样的服务环境、用户需求、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1参考咨询服务环境分析 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大量普及,使我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信息快速传递、异地实时交流、共享文献信息的乐趣,这种文献信息传递交流技术的空前进步,也给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带来一系列变革。 1.1参考源数字化 文献信息传递交流技术的空前进步,改变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主要依靠单一纸制介质的状况,更多的是使用数字信息源。各种网络全文数据库、电子参考工具以及世界各个国家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使全球日益变成一个巨大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源的快速检索、排序、查询功能,也给参考咨询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主要信息源。 1.2服务范围扩大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服务的物理空间,拓展了用户群体,延伸了信息服务的虚拟空间。传统图书馆的用户群体比较固定,如学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一般是教师学生,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区域内的读者,也即“本馆读者”,而现代参考咨询用户从“本馆读者”扩大到“社会”。不同地区的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同一个图书馆主页,寻求咨询馆员的帮助,就如同到物理意义上的图书馆一样方便,甚至更方便。 1.3咨询方式网络化 传统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主要是读者到图书馆寻求帮助,馆员和读者直接交流以获取其信息需求,称之为“面对面的交流”。而信息时代虚拟空间的拓展,大大改变了这种交流方式,通过网络,读者和咨询馆员可以实时交流、咨询,这种被称为虚拟咨询或数字参考咨询的咨询方式,已经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被喻为“不见面的面对面”。这种方式可以集合多个图书馆的人员和资源联合咨询,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咨询效率。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超星数字图书馆、加拿大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图书馆及广东省其他公共图书馆紧密结合,建立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网上参考服务。 2户需求特点分析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日渐迫切,现代技术可以很高效地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的渴求,但信息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为了替代传统用户服务而采取的手段,而是旨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参考咨询馆员们必须抓住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2.1个性化需求 网络的无限延伸,打破了人们交流的时空限制,使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就成为这个时期用户信息需求的一个重要特性。图书馆要为具体的用户“打造”“定制”其需求,通过E-mail或实时交谈,深入了解用户咨询的性质,“这是一种‘服务到人’的服务。如果一种服务不能‘定制’,这种服务就不能充分体现个性化,很可能与用户的需要南辕北辙”。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服务时空的个性化,在用户希望的时间地点服务;服务方

信息技术服务合同样本

信息技术服务合同书 合同编号: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协议,承诺共同遵守: 一、内容 (1)乙方向甲方以有偿收费方式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为甲方发送宣传信息。 (2)协议签订后,甲方按照本合同第三款约定向乙方支付信息发送费用,乙方为甲方提供信息发送服务。 二、信息内容与信息资费 (1)信息内容: (2) (3)信息在 4 月30 日 三、 双方约定选择以下第 1 种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后,甲方一次性以现金或者银行转帐方式全额支付信息发送费用给乙方,乙方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把甲方信息发送完毕。 (2)合同签订后,甲方一次性以现金方式支付信息发送费用的50%作为信息发送预付款,待乙方为甲方信息发送完毕后,甲方于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全额支付信息发送费用剩余款项给乙方。 (3)信息发送完毕后,甲方于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全额支付信息发送费用给乙方。(4)其他约定:

四、双方责任 (1)乙方应保证甲方信息的正常发送。 (2)信息发送中若出现手机信息接收方的投诉或信息发送内容违反本协议第五条约定的,责任由甲方负责。 (3)甲方所要发送的商务信息内容应提前一天向乙方提交。一般情况下,在甲方递交信息内容后乙方在24小时内会发送完毕。 (4)如乙方原因导致甲方不能正常发送信息,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予以妥善解决。(5)乙方平台对于甲方提交的商务信息在早上8:00—18:00时段发送。甲方要求乙方超出此时段发布,乙方有权予以拒绝,特殊情况双方另行解决. (6)甲方不能向乙方指定帐号以外的任何帐号汇款,否则该项财务核算为无效(特殊情况经双方确认授权,可以适当变通)。 五、安全责任 甲方保证所递交发送信息内容的合法性,并对发送的信息内容单独承担责任,不得传播含有以下内容信息: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造谣中伤,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反动、色情、淫秽、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恐吓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谩骂、诽谤他人的。 (9)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六、免责条件 (1)双方任何一方由于火灾、自然灾害、战争或政策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均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报对方,作为免责手续。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双方应协商继续履行合同,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乙方退还甲方剩余信息费用。 (2)因骨干网或传输网故障及国家或移动运营商政策变化导致双方合作无法继续履行的,双方互不追究责任。乙方退还甲方剩余信息费用。 七、本协议自双方代表或其授权人签字(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友好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二份,甲方执一份,乙方执一份,双方效力对等。 甲方:乙方:

互联网信息服务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互联网信息服务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剧增,互联网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如何解决互联网信息服务现有问题,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商日益关注的议题。文章总结了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开展信息服务中现存的问题,包括“获取信息过程复杂,不易操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系统性能不够稳定,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契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仍不成熟”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信息服务商开展信息服务的经验,提出了“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难度,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重视信息质量,为用户提供较高品质的信息”、“定期检查与更新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形式多样、细致周到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及服务,提高用户的感知有用性”等可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参考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商;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2-0032-04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05-2013年,我国网民的数量稳步递增,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1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用户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互联网上也涌现出大量的信息服务商,如搜索引擎服务商、门户网站服务商、社交网站服务商、视频网站服务商、在线文档分享平台服务商和在线百科服务商等。然而,目前在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解决现存问题,契合用户需求开展信息服务,成为这些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发展的关键。 现有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1)对某一特定类型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商的研究。其中,对搜索引擎的研究较多,如焦玉英、金石发回顾了搜索引擎的发展过程,探寻了其现有的盈利模型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刘畅认为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并对综合性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开展信息服务的各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2)对某互联网信息服务模式应用于某机构的信息服务的研究。严海帆介绍了博客的概念与特征,认为博客技术可以用于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即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博客;聂应高详细阐述了SNS的基本含义及典型的SNS网站,并分析了SNS用于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认为图书馆利用SNS来拓展其信息服务是可行的。(3)对Web2.0环境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现状及模式的研究。彭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模板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信息服务是横跨信息管理领域、产业经济领域及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分析为基础,运用模式方法,探讨了旨在描述信息服务各要素间基本关系的基本模式、信息服务在实践中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的作用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生成模式以及由络技术引发的络信息服务模式,并对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摘要题】信息服务 20年前,传播学领域出版了英国社会学家麦奎尔(Denis McQuail)与他人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并于1987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几乎与此同时,情报学领域发表了英国情报学家威尔逊()与他人合写的论文“信息用户模式:研究进展与前景”。他们用模式方法回顾了各自领域30年来的研究进展。此后,情报学领域经常有人用模式方法回顾历史或描述研究对象,并在介绍信息传播模式和信息交流模式时大量引用大众传播模式。确实,模式方法因其简洁、直观和所具的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功能,有其独到的用处。当我们对信息服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抽象概括时,以图像、文字或数学模型为基本工具的模式方法也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信息服务活动是以信息用户为导向、以信息服务者为纽带、以信息服务内容为基础、以信息服务策略为保障的活动。对信息服务活动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描述,就可以构成一种模式。本文拟对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和生成模式、络信息服务模式以及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以推进信息服务研究的深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服务模式与信息服务项目是不同的概念。信息服务模式所要描述的是用户、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信息服务项目是指某种模式下的具体活动。 一、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及其生成模式 信息服务的基本模式是指对信息服务的组成要素及其基本关系的描述。也许是认为简单或其他什么原因,人们似乎对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热情并不高。虽然会提到某些组成部分,但缺乏依据和论证。信息用户、信息服务者、信息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策略等四个要素是信息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信息服务活动都存在的组成部分,只是彼此的关系程度和作用方式不尽相同。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成了区别不同模式的主要依据。

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The obligee in the contract can accomplish the goal in a certain period by discussing the agreed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服务合同

编号:FS-DY-47662 信息服务合同 甲方: 乙方: 鉴于甲方(委托方)拟就在中西部设立技术先进型企业项目向乙方(受托方)咨询,乙方愿意接受甲方的委托并提供咨询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技术合同的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就以下条款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乙方进行技术咨询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1.1咨询内容:关于在中西部设立新型企业。 1.2咨询形式:乙方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并提供总结性报告。 1.3咨询要求:对技术问题作出解答,总结性报告能客观反映项目情况。 第二条合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2.1本合同自20xx年4月20日至20xx年12月30日在北京履行。 2.2本合同的履行方式:《信息技术咨询报告》 第三条甲方的权利义务 3.1阐明咨询的问题,向乙方提供技术背景材料及有关技术、数据。 3.2根据乙方的要求补充说明有关情况。 3.3提供给乙方的技术资料、数据有明显错误和缺陷,应及时修改、完善。 3.4为乙方进行调查论证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四条乙方的权利义务 4.1对技术项目进行调查,参与甲方工程立项工作,讨论项目方案、可行性分析,给出技术上的意见。 4.2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数据有明显错误和缺陷的,应当及时通知甲方补充、修改。 4.3乙方向甲方提供的咨询报告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咨询报告是对特定技术项目的分析、论证、评价、调查和预测的报告或意见。

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及思路

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及思路 信息服务业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门行业的综合体,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信息传输服务业;IT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资源产业(主要指信息内容产业)。 信息服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产业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要技术支撑,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高各行各业技术水平、效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把信息服务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支持和培养,正是体现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迫切需求。 信息服务业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转型提升作用大,提供就业机会多,创新关联范围广”等特点被各国和各个行业所关注。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对我国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务院最近陆续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技术创新和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信息服务业的广泛的应用,能够促进钢铁业,汽车,机械制造,纺织、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流程转变,能够促进产业重组、机构调整和升级,因而,对国家十大振兴规划具有基础化推动作用。 一、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 1.产业比重逐渐增大 发达国家的高技术服务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欧盟进行的一项

研究表明,服务业现在已占发达国家工业活动的50%-70%,在美国和瑞士等国家,服务业的产值甚至达到制造业的3.5倍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软件服务业、通讯服务业和信息资源产业。 2.外包活动日趋活跃 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全球制造业投资转移热潮趋于稳定,以服务业外包为标志的新一轮投资转移已初现端倪。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服务业有望成为最受外国直接投资青睐的领域,其中以信息技术领域最为突出。目前,全球服务业外包市场规模已从2001年的1500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6500亿美元,服务业吸收的跨国直接投资存量已从1990年的不足50%上升到70%左右。2009年在全球实体经济收到重大冲击的情况下,一季度全球服务外包业务转移额达到1600亿美元。 3.服务内涵逐步延伸 信息服务业更加强调“服务”这个本质特征,反映了社会综合化信息服务的强烈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广泛深入推进,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以及人们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征,单一形式的信息服务已不能适应丰富的社会需求,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更有效的支撑。电信正在突破原来概念和内涵的局限,向更加全面、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转变;互联网发展催生了各种新兴业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博客、播客、虚拟社区等;在公司策略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定位于“服务”。 4.商业模式推陈出新 新技术不断涌现,培育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丰富信息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

信息服务内容整理

信息服务内容整理 by我呀呀呼嘿一、信息服务的定义 信息服务是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解决问题的社会行为。 二、信息服务的基本原理(特性2.21,2.2四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特性:用户导向性、技术支撑性、依存性、专业性、交互性、模糊性、社会性、独立性、动态性、针对性、适时性、时效性。 生产过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以信息资源为劳动对象,以信息技术为劳动资料,采用传递、处理、咨询、经纪等服务行为,经过需求对接、内容调研、综合集成等环节,开发设计信息服务产品,并帮助用户解决信息问题的全过程。 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四个要素包括服务者、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策略,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信息服务整个环节这一整体。 服务对象:概括地讲,服务对象就是信息用户,具体地将,服务对象包括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行为、所面临的信息问题等同一连续体上的众多环节。 服务内容:服务内容是指服务者在信息服务过程中为用户提供的的特定的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包括两个特定的方面,一个是独特的产品,一个是特定的服务。 服务者:服务者是指通过专门劳动提供信息服务的价值创造者,可以是个人或者组织。 服务策略:服务策略是指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必要又充分的方式和手段的组合的运用。 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各自承担独特角色,发挥独特作用。服务对象是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导向,服务内容是信息服务的基础和质的规定性,服务策略是信息服务的保障和路径,服务者是信息服务的纽带和桥梁。第二,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信息服务这一整体。第三,在新的社会关系中,这些要素会促进信息服务形式的变化。 三、用户导向原则以及专业原则(其应用) 用户导向原则就是要体现用户的导向性、服务者的实在性以及用户与服务者之间的交互性,确保服务者的目的和用户的目的、服务的可能性与条件性和用户的优先性和可识别性,服务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与用户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专业原则: 1,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相结合,以服务对象为重(以服务对象为重,就是从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服务对象准确表达需求,提高其水平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以 服务对象为重,就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组织信息服务产品的生产;以服务对象为重, 就是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服务策略,总之就是要确立服务对象的 中心地位和导向作用,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中心选择服务内容和策略,最大可能地 满足其要求,最大程度实现其期望,最大范围使其满意); 2,信息和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重(以服务为重,就是要充分认识服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起集奉献与获取经济利益为一体的价值观,赋予信息服务新的价值;以 服务为重,就是要在信息的可获得性和易接近性逐渐增强,服务者之间、服务者与 用户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弱的背景下,通过有特色、有效的服务,解决用户的问题; 以服务为重,就是要把工作重点定位在对服务对象的分析和解决上,使得产品满足 服务对象的需要状态、智能状态、心理状态); 3,技术和人格相结合,以人格为重(以人格为重,就是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思维方式和

信息服务合同范本3篇

信息服务合同范本3篇 1.服务简介 _________短信息服务是由_________网的网站所有者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_________网)与_________通讯运营商联合为手机用户推出的短信息定制及短信息点播服务业务(以下简称“短信息服务”)。 2.服务对象 成为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的正式用户,应具备以下条件: (1)是与_________网合作提供短信息服务的_________通讯运营商的合法手机用户; (2)该_________通讯运营商已经同意并实际能够为其提供短信息服务; (3)完全同意此《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条款》; (4)完成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的相关注册程序。 3.特别提示 _________网将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各种短信息服务,用户在订购_________网提供的短信息服务之前,应当确认自己的手机能够正常接收和显示短信息。如因用户手机问题而不能正常接收和显示_________网发送的短信息的,_________网不承担任何责任。因_________网的原因造成用户手机不能正常接受和显示所订购的_________网短信息服

务的,_________网应承担相应责任。 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机,如用户的手机被他人借用或盗用,借用人或盗用人利用用户手机订购和使用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所产生的全部费用需由用户承担。对于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任何损失,用户应当追究借用人或盗用人的责任,_________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出国并使用国际漫游服务时,如用户未取消已定制的短信息服务,或者在国际漫游状态下继续使用短信息点播服务,由此引发的国际通信费用仍需由用户承担。 4.计费和缴费 _________网为用户提供有偿短信息服务,用户应为其使用的短信息服务支付费用。具体的价格及收费的方式将标明在相应的页面上,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用户在选择的同时代表着同意为接受所选短信息服务而向_________网支付标明的费用。 用户同意上述费用由为其提供服务的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为_________网代收,并且在用户向其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交纳的各项费用中优先扣缴。 5.服务内容的变更、中断和结束 _________网提供短信息服务需取决于_________网与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如_________网与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之间的合作终止,_________网对短信息服务的提供也随之终止。 用户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停止使用_________网提供的一项或多

“互联网+”时代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探究

“互联网+”时代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18-05-25T14:55:29.8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孟范龙[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信息服务的转型和发展做了相关研究与探讨,如戴雪枫有关网络环境下科技信息服务的思考、裴雷等提出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注重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贺德方关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的思考等,但对于“互联网+”时代,这一新时期新背景下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还略有不足。 国脉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信息服务的转型和发展做了相关研究与探讨,如戴雪枫有关网络环境下科技信息服务的思考、裴雷等提出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注重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贺德方关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的思考等,但对于“互联网+”时代,这一新时期新背景下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还略有不足。面对新的技术环境和信息需求,笔者探索构建面向“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信息服务新模式,以期更好地为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科技信息;服务模式 1“互联网+”科技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1.1服务内涵 在“双创”环境与“互联网+”新业态的影响下,科技服务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简单来说,“互联网+”科技服务并不是互联网与科技服务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互联网覆盖和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服务业态。因此,“双创”时代,“互联网+”科技服务的内涵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对接及协同服务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和网络互动社区等虚拟空间为服务依托载体,通过建立集科技创新资源管理、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体系,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和创新服务的融合,满足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群体对技术、资金、人才和其他资源服务的需求,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化、个性化、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服务和开放式的资源共享。 1.2服务特征 “互联网+”科技服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较为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特征。①服务方式的在线化。“互联网+”带来众多创业机会的同时,也加速了服务方式的在线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对接与协同作业平台、网络交流社区等多形式的虚拟网络空间将逐步成为服务的主要依托载体;②服务资源的集成化。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服务资源将趋向于集成化管理,围绕“双创”的科技信息资源依托一体化的互联网平台及移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可实现信息资源的采集、解析、集成与应用管理,形成“互联网+”的集成化创新创业知识管理与服务应用;③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模式下,以协同作业为基础的“一站式”服务将成为发展的主流,信息资源与服务的集成需要更多地强调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各类服务资源对接、匹配和共享都需要以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为前提。 2传统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信息资源共享率低 无论是较为被动的资源导向型服务模式,还是相对主动的任务导向型服务模式,都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已经拥有的信息资源,纸质图刊资源、商业数据库资源、特色数据库资源均存在低频次使用的现象,导致大量科技信息资源存在长期浪费的现象。此外,不同科技信息机构之间很少有资源的共享,并且零散存在于普通用户手中的科技信息资源更是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有效的共享利用。传统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下信息资源的共享率非常低下。 2.2信息服务时效性差 传统服务模式下,科技信息服务的响应周期较长,从信息需求的产生,到信息需求的满足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在新时期各个领域所需信息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很难做到信息需求的及时满足,造成用户满意度的不断下降,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信息用户面临信息需求时,宁可自己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而不再诉诸于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致使信息用户大量流失。 2.3信息用户参与度小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商业数据库、信息资源平台的大量涌现,普通用户在科技活动中积累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渠道来获取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机构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普通用户有条件和能力参与到信息服务过程中来。而传统服务模式下,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几乎垄断了所有重要的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在整个信息服务的流程中只能承担被动接受服务的角色,很难参与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中来。 3“互联网+”时代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 3.1“UtoU”服务模式的构建 3.1.1资源共享机制 共享资源库由科技信息机构已有资源库、用户上传共享信息资源库、信息服务产生的产品库3个部分组成。在省级科技信息机构已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其他地级科技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另一方面也能够接受和容纳其他科技信息用户个人的信息资源上传共享,并通过后期搜集、购买、积累等方式不断扩大资源库。在此过程中,科技信息机构要对所有信息资源库做一定的审核检查,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可靠性。 3.1.2任务发布机制 所有信息共享平台的参与者都可以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以需求任务的方式在信息共享平台上进行发布,需求任务须清晰描述需求内容、需求时限、成果形式等方面信息,其他平台参与者可以接受并去完成任务,成为信息服务提供者,以此获得一定的名誉和奖励,需求用户根据自身期望来选择最终满意的答复。 3.1.3反馈评价机制 信息共享平台内置双向的评价反馈机制,一方面,科技信息机构能够对信息用户的共享信息进行审核与评价;另一方面,信息用户也能够利用信息平台对信息服务进行打分与评价,实现对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反馈,不仅有助于信息服务的改进与提高,也有助于其自身信息需求的精确满足。

网站信息服务合同(信息查询)-合同范本模板

网站信息服务合同(信息查询)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以下简称站)是乙方主办的专业人力资源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协议如下: 一、甲方接受站如下人才库查询服务内容及对应收费标准: ______人才库查询收费标准 服务类别服务内容 收费标准备注 a类在协议规定期限内远程查询站人才库简历及方式 每_____元,可获得_____条站人才库简历方式。站为甲方开通用户名和口令 b类在协议规定期限内远程查询站人才库简历及方式 每_____元,可获得_____条站人才库简历方式。站为甲方开通用户名和口令 c类远程查询站人才库简历 每_____元,可获得_____条站人才库简历方式。 二、根据甲乙双方协商的结果,甲方选择人才库查询服务分类的____类服务,服务使用期限,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乙方承诺为甲方提供该类服务。甲方如选择a类或b类服务,须妥善保管好本单位的用户名及密码,不得转借给其它的单位或个人使用。通过站数据库所查询到的信息仅供甲方使用,不得透露给其它单位或个人。由于甲方保管用户名及密码不善或泄露数据库信息所带来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三、协议生效后,甲方须在____周内,向乙方交清本协议发生的费用____元人民币,并获取____条站人才库简历及方式。 四、本协议终止条件 (1)当甲方取得求职者方式满规定条数,或超过服务使用期限,协议即行终止; (2)甲乙双方任何一方在站业务活动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站规定,另一方有权立即中止本协议;

技术服务模式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现状研究

技术服务模式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现状研究

————————————————————————————————作者:————————————————————————————————日期:

技术服务模式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现状研究-社会科学论文技术服务模式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现状研究 李冬芳1 王倩2 1.河南省工业学校河南郑州450011 2.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不同领域的技术服务模式具有不同的运作效果,本文针对在不同行业发展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服务模式进行综述,通过多视角的综合分析,理清不同领域的技术服务模式应用现状,并得出相应的主题经营方应该实施差异化、专业化等有利于创新的技术服务模式。 [ 关键词]技术;服务模式;创新 引言 鉴于经营类别的差异,不同的经营主体选择的技术服务模式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经营者选择的战略都在受到技术服务模式的影响,面对的竞争环境和竞争需求也迫切的需要选择一条独特的、适合企业的技术服务模式,并保持创新动力十足的状态。针对技术服务模式的不同运作效果,不少研究学者已经针对不同的行业选择的技术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如图1所示,技术服务模式对企业相应选择的关系呈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综合多个视角对相关的技术服务模式进行总结,理清技术服务模式的应用现状,提出有利技术服务模式的改进、创新、服务范围更广等相应的建议。

1、技术服务模式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技术服务模式和战略选择反面进行的研究有:Goh等(2014)通过对船舶行业的的技术服务模式和战略选择进行调查,综合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讨论了服务行业分类业务的增长与总体战略和技术服务模式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1]。Kizim等(2014)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研究组织的技术服务和相关修复问题,并分析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技术服务的组织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多代理技术问题的维护和修复组织(MRO) 的解决方案[2]。 戴勇等(2013)通过生产实践获得数据,探索可以提升工程服务的企业经济效益的技术服务模式,包括主导型一体化服务模式和协作型一体化服务模式,经过分析表明推进此两种服务模式,可以解决工程服务企业成本过高、效率低等问题,并有利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3]。薛强等(2013)通过分析是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中规模最大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服务模式,提出技术服务模式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并基于其功能定位分析技术服务的现状,设计了虚拟的网络服务机制等技术服务模式[4]。 不同的技术服务模式有各自的服务标准和对象,政府推动企业技术服务的创新,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同时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创新力度[5]。张海彬等(2009)通过分析高校在农业的技术服务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技术应用性弱等诸多问题,探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综合体系中的不同模式,提出加

信息技术服务合同样本

信息技术服务合同书 合同编号: 01 甲方:摩恩(上海)厨卫有限公司 乙方:湖南尚雅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协议,承诺共同遵守: 一、内容 (1)乙方向甲方以有偿收费方式提供网络技术开发服务,为甲方发送宣传信息。 (2)协议签订后,甲方按照本合同第三款约定向乙方支付信息发送费用,乙方为甲方 提供信息发送服务。 二、信息内容与信息资费 (1)信息内容:网络技术开 (2)信息资费,见下表: (3)信息在 4 月 30 日之前发送完毕。 三、付款方式 双方约定选择以下第 1 种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后,甲方一次性以现金或者银行转帐方式全额支付信息发送费用给乙方, 乙方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把甲方信息发送完毕。 (2)合同签订后,甲方一次性以现金方式支付信息发送费用的50%作为信息发送预付 款,待乙方为甲方信息发送完毕后,甲方于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全额支付信息发送费用剩 余款项给乙方。 (3)信息发送完毕后,甲方于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全额支付信息发送费用给乙方。 (4)其他约定: 四、双方责任 (1)乙方应保证甲方信息的正常发送。 (2)信息发送中若出现手机信息接收方的投诉或信息发送内容违反本协议第五条约定的, 责任由甲方负责。 (3)甲方所要发送的商务信息内容应提前一天向乙方提交。一般情况下,在甲方递交信 息内容后乙方在24小时内会发送完毕。 (4)如乙方原因导致甲方不能正常发送信息,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予以妥善解决。

(5)乙方平台对于甲方提交的商务信息在早上8:00—18:00时段发送。甲方要求乙方超出此时段发布,乙方有权予以拒绝,特殊情况双方另行解决. (6)甲方不能向乙方指定帐号以外的任何帐号汇款,否则该项财务核算为无效(特殊情况经双方确认授权,可以适当变通)。 五、安全责任 甲方保证所递交发送信息内容的合法性,并对发送的信息内容单独承担责任,不得传播含有以下内容信息: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造谣中伤,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反动、色情、淫秽、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恐吓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谩骂、诽谤他人的。 (9)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六、免责条件 (1)双方任何一方由于火灾、自然灾害、战争或政策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均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报对方,作为免责手续。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双方应协商继续履行合同,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乙方退还甲方剩余信息费用。 (2)因骨干网或传输网故障及国家或移动运营商政策变化导致双方合作无法继续履行的,双方互不追究责任。乙方退还甲方剩余信息费用。 七、本协议自双方代表或其授权人签字(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友好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二份,甲方执一份,乙方执一份,双方效力对等。 甲方:乙方: 代表人:代表人: 电话:电话: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服务模式研究——电子商务中介分类

万方数据

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6期总第144期战略与政策 织。并不涉及交易中的物流、运输以及资金的流动。也就是说,我们只考虑传统商务中信息硫(信息交换)、物流(实物交换)和资金流(价值交换)中的信息流这一部分。黄敏学(2002)指出,在电子商务中,信息成为商业运动的主导因素,同时数字化的信息流还具有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替代效应,从而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 2.2电子商务中介的出现 经济学里的经济人假设,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对每个人未必准确,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其最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可以认为各企业均为自利的,即其对于自身行为的选择是一种以利己为前提的理性抉择,亦即每个项目的实施都应当是收益大于成本的。因而这些为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中介公司能有如此的发展,必然证明这个行业仍然有着较大的盈利空间。同时从现象表层入手,也可以求证出电子商务中介存在的必然性。首先,大量事实证明电子商务所带来的高效率低成本源于企业所能获得的更低的进入壁垒,更多的市场机遇、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更快捷的交易速度等因素,而非中介的消失。 其次,它们产生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信息超量现象的出现。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其能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对于传统市场上的信息缺失,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爆炸,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精力大量花费在筛选匹配信息的工作上,而不再是获得信息上。这就产生对信息中介的需求。这类中介应当能辅助人们收集整理信息,帮助人们提高筛选信息的效率。由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能满足人们这类需求的信息中介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具体的节约成本分析对比(如图2N--A,):假设有三个供应商、三个消费者,没有中介时,如左图,双方的最大可能的连接次数为9(3×3);存在信息中介时,如右图。双方的最大可能的连接次数为6(3+3),很显然比没有中介时的数量要少。以此类推可以推广至m个供应商和n个消费者的分析,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图2电子商务中介出现前后成本对比再次,电子商务市场因其一些固有特性,而迫切需要与其发展相配套的新的中介模式的支持。具体说来,与传统市场相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低信息检索成本使得从整体角度来看,交易双方的信邑不对称性程度降低,但这一市场的虚拟性和低的进入壁垒又使得单个交易中的一方(主要是卖方)更有动力和条件降低“信号发送”的完全性,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从而使信息不对称性加深,“柠檬问题”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同样存在,而其解决就需要依靠符合这一市场特性所需的能给顾客提供可靠信息的可信赖的中介。 以上简要介绍了一下电子商务中介服务存在的必然性,下面主要想探讨如何依据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模式对电子商务中介进行分类。 3电子商务中介的分类 要对电子商务中介进行分类,根据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主流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模式,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平台服务,一类是信息集市化服务,还有一类是中介的中介(如表1所示)。 表1电子商务中介的分类 3.1平台服务 平台服务,是指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并且为其交易提供一定的信用保障,通过对买方或卖方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盈利。 这类中介服务模式主要以阿里巴巴为典型代表。 企业简介: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创立于中国杭州市,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罩巴巴于1999年成立,它为小型制造商提供了—个销售产品的贸易平台。其后,阿里巴巴茁壮成长,成为了主要的网上交易市场,让全球的小企业透过互联网寻求潜在贸易伙伴,并且彼此沟通和达成交易。如今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应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网上交易市场包括:集中服务全球进出口商的国际交易市场、集中国内贸易的中国交易市场,以及透过一家联营公司经营、促进日本外销及内销的日本交易市场。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个拥有来n240多个固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阿里巴巴还通过“阿里软件”品牌向中国各地的小企业提供商务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并通过阿里学院为国内中小企业培育电子商务人才。阿里巴巴于20f)相:1t#6a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集资额达17f乙美元,仅次于2004.年在美国纳斯特克上市的互联网股份谷歌所创下的首次公开发售纪录。 从盈利模式上看,阿里巴巴在最初是免费吸引卖家注册,同时吸引买家与之交易,从而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平台,以广告费为主要盈利点。随着买卖双方人数的增加及页面访问率的攀升,阿里巴巴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广告收入也相对稳定,并且有相对上升的趋势。由于具有较高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多的同类网站如雨后春笋,此时,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又有了新的改变,它的收益来源又增加了会员费,同时又推出了“关键词竞价排名”、“黄金展位”、 “品牌告位服务”等收费服务。阿里巴巴仅仅通过平台的软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