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航道环境基本特征系列二(水文、气象)(一)水文

长江干线6、7、8、9四个月为洪水期,水位高,流速大;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低,流速小,航行条件差;4、5、10、11四个月为中水期,水位适中,为全年航行条件较好的时期。

(1)长江上游自然河段水位周期变化,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在洪水季节,洪峰来临时,水位日涨落剧烈。回水变动区段,中枯水期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洪水期恢复自然状态,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长江上游,主要有嘉陵江、涪江、渠江、乌江等河流汇入长江。

(2)库区航段,水深富裕,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三峡水库根据工程进展及防洪、通航的需要在145m至175m水位间运行。每年5月末至6月初,水库水位降至汛期限制水位145m。整个汛期6-9月份,除入库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拦截超额洪水,水库水量抬高外,一般维持在145m运行。汛末10月水库蓄水,逐渐升高到175m运行。12月至历年4月底水库按保证出力要求运行,并逐步降落,以增加下游流量和电站出力,但枯季消落最低水位不低于155m,以保证水库回水变动区航道水深。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如下:

图2.1-3 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

三峡库区年径流丰富,主要来源于降水,通过各支流汇集于长江。径流量变化与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一致,洪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6-10月,枯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11-次年4月。汛期6-10月径流量占全年70%以上,根据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主要水文特征如下:最大年径流量5205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357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390亿立方米。实测最大流量70800m3/s,实测最

小流量2770 m3/s。成库后,由于水位抬高,过水面积增大,水流流速减小,水流相对平缓。洪水期表面流速:坝前水域1.4m/s左右,巴东3 m/s左右,万州3.5 m/s左右。枯水期表面流速:坝前水域0.3m/s左右,巴东0.5m/s左右,万州0.7m/s左右。

三峡水利枢纽修建,水库蓄水后,具有防洪和通航两方面的作用,按照其水位运行规律,洪水期根据防洪需要,可对洪峰实行拦截错峰,一定程度上降低中游洪水水位。枯水期,库区水位逐步下降,增大了出库下泄流量,形成对长江中游流量的补偿机制,可提高中游水位,缓解长江中游枯水浅情。

(3)中游受长江上游来水和支流水系雨水补给影响,水位变化非常明显,按照季节、月份分为枯、中、洪三个时期。一般情况下,12月份至来年3月份为枯水期,4月和11月份为中水期,5至10月份为洪水期,其中6、7、8、9月份出现高洪水位。中游平均纵比降为0.0421‰,其中至城陵矶为0.0511‰,城陵矶至为0.0261‰。中游枯水期流速为1.0m/s—1.7m/s,个别河段可超过2.0m/s;洪水期一般可达3.0m/s,洪峰时可达5.0m/s。

中游水流流态复杂,在干支流交汇水域,当干流水位急退或支流水位暴涨时,出现吊口水;在弯曲河段出现扫弯水;在秋后江水急退时出现走沙水等。长江中游,主要有的清江、汉水,的湘、资、远、澧四水汇入,的四水以洞庭湖为中心,由285条干支河流航道、湖泊航线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

(4)长江下游水位变化与雨水分配相吻合。每年4、5月间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及长江两岸支流发水,使干流水位上涨,形成短期的春汛期;6月间长江全流域降雨,各支流水位上涨较快而进入汛期,至7、8、9月川江发水而出现全年水位最高时期;9月下旬、10月间降雨渐少,水位回落,汛期结束;11月起逐渐进入枯水期。

按上述水位变化的规律,结合航行条件,长江下游通常以水位的高低来划分洪、中、枯三个水位期:当汉口水位10米以上为洪水期,一般是7、8、9三个月;当汉口水位在10米—4米之间时为中水期,一般是4、5、6、10、11五个月;当汉口水位降低至4米以下时为枯水期,一般是12月至次年3月共四个月。长江下游的流速,一般是洪水期大于枯水期,上游段大于下游段,狭窄区大于宽敞区,主航道大于经济航道,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各港流速大致情况为:

枯水期1.8千米/小时,洪水期9.2—15.0千米/小时;枯水期3.7千米/小时,洪水期9.5千米/小时,大通枯水期2.0千米/小时,洪水期7.9千米/小时;枯水期1.8千米/小时—2.7千米/小时,洪水期9.3千米/小时。长江下游水量充沛,流量大。汉口多年平均流量为23020立方米/秒,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8800立方米/秒。长江下游的潮汐在枯水期小潮汛时可到,大潮汛时可到大通。潮流地段潮差变化,是自上而下递增。

长江下游在省有赣、抚、信、饶、修等主要河流汇入鄱阳湖后,在湖口入长江,在省主要有青弋江、水和水系汇入。

(二)气象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丰沛,由于地形变化大,有着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长江上游地处我国西部,受多重季风影响,气候变化大,有暴雨洪涝、干旱、低温阴雨、雷暴、冰雹、高温和大雾等气候灾害;长江中游段地处我国中部,绝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温度、降水、风和雾都对通航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下游地处我国中部,属于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长江流域气候的一般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1、温度

长江上游段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盛夏平均气温一般为26—28℃,秋季凉爽,多细雨,冬季气温最低的1月份,平均温度也有4—5℃左右。三峡成库后,年平均气温变化不超过0.2℃,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可增高0.3~1℃,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极端最高气温可降低4℃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增高3度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6.3~18.2℃。

长江中游段四季温差较大,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2℃左右;冬季受寒潮袭击,最低温度可降至-17℃。

长江下游段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夏季最高温度可达到40℃以上,一般约为35℃;冬季平均气温为2℃,最低温度可降至-10℃以下。

2、降水

长江上游段常年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070~1682毫米,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春末至仲秋,冬干夏雨,雨热同季。春季降水与秋季降水总量相似,但秋雨持续时间长,一般强度不大,形成绵绵秋雨。平均暴雨日数为2~4天,东

部略多于西部;暴雨主要发生在4—11月,6月、7月发生次数最多。三峡成库后年降水量增加约3毫米,影响涉及库周几千米至十几千米,因地形而异。2008年6月,地区曾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暴雨。

长江中游段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年均雨量约1200毫米。当降水时间持续较长时,可能出现特大洪水,如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导致长江中游出现大围禁航。区域性和局部性暴雨还易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泛滥、等自然灾害。2008年5、6月间,地区频繁发生强雷暴天气。

长江下游段雨量充沛,多集中于春夏二季,年平均降水量1000~1300毫米。降水日数平均为120天左右。春季因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相遇,产生不同程度的降水,形成春雨连绵的天气。夏季从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高温多云,为降雨量较大的梅雨季节。出梅后进入盛夏,降水量相对减少,却常有暴雨出现。暴雨时一般均伴有雷电。秋季云雨稀少,天气晴朗,呈现秋高气爽的景象。冬季则时有冷锋过境,产生阴霾雨雪天气。一般从12月中旬到次年3月初,有10天左右的降雨。

3、风

(1)长江上游段常年平均风速为1.3米/秒,季节变化和月变化均不大,但最大瞬间风速可达27米/秒,风力达8级以上,并常伴有寒潮或雷雨出现。三峡成库后平均风速增加15%~40%,三峡水库156米蓄水后,库区下段常发5-6级大风,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影响三峡船闸运行。

(2)长江中游受北方冷空气南下或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在冬季易出现较强的偏北风,风力5—6级,阵风可达7—8级。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在段平均为21天,为10天,其他地区一般为6—8天。2008年6月3日枝江水域突发10级大风冰雹极端天气,导致1艘渡船翻覆,6人死亡失踪。

(3)长江下游地处平原,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太平洋高压气旋,冬春有寒潮入,秋天有台风袭击,风力远较中上游为大。沿江各地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居多,地区差异不显著。全年平均风速为2.2—4.0米/秒,其中春季为2.4—4.0米/秒,夏季为2.1—3.2米/秒,秋季为2.0—3.6米/秒,冬季为2.1—3.8米/秒。冬春两季,有较强的北—东北风,风力一般不超过8级,夏季时有暴风,风向不定,风力有时大至9级以上。夏季是台风侵袭我国的季节,尤以7-9月影响最为

集中。当台风深入陆或北方冷空气南下二者相结合时,至汉口会出现7-8级大风。以下会出现8级以上大风。

4、雾

(1)雾的种类及特点

雾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船舶的水上交通活动有着直接的不利影响。常见的有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山谷雾、锋面雾等五种。

——辐射雾:在晴朗微风而又比较潮湿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使气温降低到露点以下而形成的雾,称为辐射雾。晴朗、微风、近地面气层中水汽充沛是形成辐射雾的三个主要条件。辐射雾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一般水平围不达,厚度较小,并以近地面层的浓度最大,如果遇到合适的风向风力,沿江地区产生的辐射雾可随风移往附近的水面。辐射雾的特点主要有:

①一年四季都能产生,但以秋季和冬季最多,夏季较少见。

②具有明显的日变化,通常在夜间形成,日出前最浓,日出后低层气温升高,导致雾的消散。

③风力增强雾易消散,静稳天气不利于雾的消散。

④晴天是产生辐射雾的有利条件,有云时不利于辐射雾的产生,但雾产生后,晴天也最有利于雾的消散,云则阻碍雾的消散。

⑤冬季消散慢,夏季消散快。

——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从而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平流雾多发生于江面上或河岸附近。平流雾的特点如下:

①浓度和厚度大,水平围广,持续时间长;

②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在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早晨,任何时刻都可能发生;

③通常在阴天有层云时出现;

④平流雾的出现必须有风,但风力以2-4级为宜,风力增大或减弱会使雾消散。

⑤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年变化,即春夏多,秋冬少。

——蒸发雾:冷空气流经暖水面时,由于水温高于气温,水面不断蒸发,水汽进入低层而形成的雾,称为蒸发雾。蒸发雾的特点如下:

①发生的时间多在早晨,持续时间不长,日出后随气温上升而慢慢消散;

②浓度和厚度不大,围较小,多数情况贴近水面几米,常常不能遮蔽较高的桅杆。

③发生季节以晚秋和冬季为最多。

——山谷雾:夜间冷空气沿谷坡下沉至谷底,当谷底湿度较大时,便发生凝结而形成雾。这种雾慢慢流出沟谷口而到达江面时便成为妨碍航行的所谓山谷雾。如果谷口河面比较宽阔,由谷口移来的冷空气温度又低,江面水温相对比较高,这样九形成了蒸发的条件而出现蒸发雾。在这种情况下,山谷雾和蒸发雾将掺合在一起形成浓雾,弥漫河面,严重妨碍船舶航行。

——锋面雾:暖锋前暖气团产生的水汽凝结物,在往地面降落时要穿过较冷的气团,水汽凝结物在冷气团中产生蒸发,当蒸发出的水汽不能被冷空气完全容纳时,酒会有一部分又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低层空气中而形成雾,称之为锋面雾。

(2)雾的规律

长江上游段平均雾日为40—41天,大雾从10月份开始增加,到12月份达最多,2月份雾日逐渐减少,到夏季8月达最少。万州及其以上航段雾日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万州以下航段雾日主要出现在冬、春或春、夏季节。雾一般形成于气温较低、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因此,川江上冬雾多于夏雾。但在三峡成库后,冬季气温增高、湿度减小,对冬雾的形成不利,所以冬雾将有所减少。但在秋季尤其是深秋时节,雾日将略有增加,同时,由于库区水域湿度增大,大雾持续时间增长。

长江中游平均雾日为16—33天左右,多出现在冬季。其中荆州、雾日最多,可达30天以上。监利最少,约7—8天,其他地区一般为14—17天。中游的雾多起在每天凌晨以后,如多发生在早上5—7时,多发生在4—6时,江陵多发生在5—6时,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个小时,在午前10—11时即消失。

下游地区冬春两季(11月至翌年4月)雾较多,尤其是11—12月间最为频繁,年平均雾日一般在10天到30天之间,月平均发雾2—5次,发雾的持续时间不等,有的几十分钟,有的持续1—2天之久。一般春雾持续时间短,冬雾持续时间长。7、8月雾日最少。根据气象统计资料,汉口为32天、为14天,为8天、为13天、为8天、为14天。

雾的形成与每年季节变化关系较密切,其一般规律如下:

①秋分至霜降,雾逐渐增多,雾起一般在凌晨4时以后,最早也需在2时以后起雾,6时左右雾浓,9时左右雾散。

②霜降到立春雾最多,雾的连续时间也最长,雾起一般在子夜,3时左右正浓,在特殊天气半夜雾较浓厚,一般在中午雾散,也有延迟到午后1时左右才散,有时甚至延迟到午后2时左右才散。

③立春至清明,雾逐渐减少,一般4时起雾,曙光时正浓,9时左右雾散。

④清明至谷雨多团子雾,一般在曙光时起雾,11时左右雾散。

⑤谷雨至夏至,雾较少,有时早晨有雾,历时2小时左右即散。

⑥夏至至立秋雾更少,间或有雾,历时1小时左右即散。

⑦立秋至秋分又逐渐起雾。

5、浪:长江干线水域水体受船舶航行或风力作用,产生涌浪,在宽阔河段,当风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时,波浪叠加,在大风天气出现“浪白头”现象。一般情况下,随着河面宽度增大,波浪越大。波浪对中小型船舶和重载船舶航行影响较大。

6、雪:辖区围历年下雪量不大,长江上游河段较少下雪,中下游河段偶见大雪,会造成霜冻和能见度不良,对船舶航行和水上作业(活动)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如2008年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围大雪冰冻天气,对船舶航行和水上作业(活动)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摘自长江海事局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规律研究报告)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航道环境基本特征系列二(水文、气象)(一)水文 长江干线6、7、8、9四个月为洪水期,水位高,流速大;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低,流速小,航行条件差;4、5、10、11四个月为中水期,水位适中,为全年航行条件较好的时期. (1)长江上游自然河段水位周期变化,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在洪水季节,洪峰来临时,水位日涨落剧烈。回水变动区段,中枯水期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洪水期恢复自然状态,比降、流速较大,水流流态紊乱.长江上游,主要有嘉陵江、涪江、渠江、乌江等河流汇入长江. (2)库区航段,水深富裕,比降小、流速缓慢,流态平稳.三峡水库根据工程进展及防洪、通航的需要在145m至175m水位间运行.每年5月末至6月初,水库水位降至汛期限制水位145m。整个汛期6—9月份,除入库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拦截超额洪水,水库水量抬高外,一般维持在145m运行。汛末10月水库蓄水,逐渐升高到175m运行。12月至历年4月底水库按保证出力要求运行,并逐步降落,以增加下游流量和电站出力,但枯季消落最低水位不低于155m,以保证水库回水变动区航道水深。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如下: 图2。1-3 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运行示意图 三峡库区年径流丰富,主要来源于降水,通过各支流汇集于长江.径流量变化与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一致,洪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6—10月,枯水季节发生在每年的11—次年4月。汛期6—10月径流量占全年70%以上,根据宜昌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主要水文特征如下:最大年径流量5205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357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390亿立方米。实测最大流量70800m3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世界水文及水系特征

中国及世界水文水系特征 淮河水系特征: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的区别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说主要是雨水补给。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冰期,包括凌汛当然也和气候有关。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区,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水系特征 主要包括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等。①河流长度是指河源到河口的轴线长度,确定河流长度一般在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用曲线计或两脚规量取。②河网密度是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它说明水系发育和河流分布疏密的程度。③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河流的水文特征 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 结冰期.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对应如下: 外流河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由降水决定。夏季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也大。 汛期长短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 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最低气温决定的。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0℃以上无结冰期 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如我们说江阔水深、河网密集,这些当属水系特征。我们说水流平缓、冰期短则属水文特征。 国内外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 征分析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水文 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所以高考中经常以此为载体考察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有那些呢?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树枝状水系: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中国四川盆 地的水系。?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二、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很小,但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 流量变化较大;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必看.doc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 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 (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 (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 (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 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9.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②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11、河流与人口分布、迁移 12、河流与乡村城市的区位选择 13、河流与工业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因—— 影响河流的因素 流向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 河流的流向:受 地势 的影响; 2. 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 海陆轮廓、地形 有关 ; 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3. 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 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 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 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黄河水文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雨量仅约400mm,水量极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黄河泥沙之多,为世界大河所罕见,其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入黄总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m3,水少沙多。此外,在空间分布上是水沙异源。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上游地区,其控制面积为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水量占58%,沙量仅占9%,黄河的90%以上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如头道拐(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黄土高原面积为11×104km2,区间径流仅73×108m8,占花园口以上的13%,但该区间的输沙量高达×108t,占全河总输沙量的57%。显然,黄河水文是上述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水沙不同组合的过程,使下游和河口的水沙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2)高含沙量输沙 黄河流域半干旱气候,雨量既小,变率又大,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使黄河输沙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沙年,甚至集中在几场大洪水过程内。据统计,黄河干支流各站最大年输沙量,可占25年总输沙量的10—20%,最大6年的输沙量约占25年输沙量的5%,在一年之中,输沙较径流更为集中,干流站7—9月输沙可占全年的80%,支流站接近100%。陕县站1933年输沙量高达×108t,7—9月输沙量占了全年的90%,其中8月输沙量为×108t,占全年输沙量的71%。黄河干流主要测站的多年平均的水沙相关曲线表明,其时序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洪峰和沙峰在时间上出现的同步性。这种同步性反映了全河输沙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3)径流和输沙量年际变率大 黄河流域雨量小,雨区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如是中水大沙年或小水大沙年,则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淤积,尾阎河道淤积,延伸加快。 长江水文特征 1.汛期降雨和洪水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09届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长江中游水系河流特征年

长江中游水系河流特征_年_ 长江中游水系河流特征 (2003年) 提要 本文为韩承荣统墓,喻学山主编的长江志水系篇的一部分,全文经过多次集体讨论修改补充后完成.内容包括 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间的河湖水系的河流形态.水文特征和开发条件,对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都阳湖和洞庭湖考证论 述其历史形成的演变.流域内各著名的大小支流皆列出河长.面积.坡降以及已发生过大洪水水位,可作为河流基本特征 描述的依据. 长江中游水系系指长江宜昌至湖口间的河湖水系,包括长江中游干流、洞庭湖、汉江、都阳湖水 系和其他分布两岸的湖群以及直接汇入长江的一些支流。区间流域面积约68万km z。下荆江裁弯后 干流河段长955km。流域内除各支流上游为山丘区外,平原区面积占较大比重,因此是防洪重点地 区。每年春季南方暖湿气流逐渐向北输送,区域南部4月甚至更早就开始进入汛期:6-7月梅雨雨 区广阔,雨量集中;7-8月上游洪水频发,中游干流汇集上游及中游各支流来水,常在这一时期出 现年最高水位,成为长江中游干流的主汛期;10月以后,汛期基本结束。 长江中游的年径流和洪水径流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其余主要来自洞庭湖、汉江、都阳湖三大支 流水系。洞庭湖“四水”多年平均来水量约1700亿m3,为各支流首位。都阳湖五河来水量约1470亿 m3,居第二位。 在一般情况下,长江洪水在流域内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各支 流汇集到干流的洪水先后错开,使中下游干流洪水历时较长而稳定。如都阳湖水系及湘江洪水多发 生在4-6月;资水、沉水、澄水的洪水多发生在5-7月,而长江上游及汉江洪水大致是7-9月。 由于各地的降雨及来洪时间错开,一般年份不致造成灾害性洪水。但如遇大气环流反常年份,洞庭、 都阳两湖雨季持续延后,宜昌以上及汉江洪水提前,遭遇组合即可发生如1931年、1954年以及1998 年全流域型大洪水。 长江中游地区是全流域湖泊最集中的地区,都阳湖和洞庭湖分别是全国最大和次大的淡水湖,

长江委水文理论试卷

一、判断是非(15分) (在每题之后的括号内以“√”表示是,“×”表示非。每题1分,做错1题扣1.5分) 1、某站某流速仪在使用60小时后进行了35次比测,比测时的水流条件较好,比测结果是偏差为2.6%,系统误差为﹣1.1%,该流速仪可继续使用。( ) 2 、某站所处为平原型河流。某次用流速仪测流,测流起迄时间内的水位落差为0.52m,平均水深为10.2m,该次测流成果符合要求。 () 3、由于流速存在着脉动现象,测速历时过短会使所测的流速是忽大忽小的脉动值,因而产生一定的测速误差。因此每一个测点要持续一定的测速历时,而且测速历时越长越好。() 4、土壤的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强。() 5、用浮标测流时,浮标系数应该经过分析。不同的测流方案均 可使用某一次经试验分析后得到的系数。() 6 、受条件限制,基本水尺断面与测流断面不能重合时,可以分别设置,但两断面的流量应有稳定的关系。()

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对侵占、毁坏水工程及堤防、护岸等有关设施,毁坏防汛、水文监测和水文地质监测设施的违纪行为,应当立即停止,并视程度分别给予罚款、赔偿经济损失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处分。() 8、用单一曲线法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时,流量精度指标为:关系点较密集的站,流速仪法高中水不超过±5%。() 9、一类站的输沙率测验,除水深小于0.75m外,不得采用一点法。 () 10 、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推求断沙时,关系线只可能是直线或折线。 () 11、年径流的变差系数越大,则说明年径流的年际变化越大。() 12、现行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都是用典型洪水过程线进行放大的。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时,从水库防洪安全考虑,应选择主峰靠后的洪水过程。()13、《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规定了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标识符命名的基本原则。() 14、洪水预报的对象一般是江河湖泊及水工程控制断面的洪水要素,包括:洪峰水位流量、洪峰出现时间、洪量、径流量和洪水过

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所以高考中经常以此为载体考察学生运用己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有那些呢?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 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河流的流向可以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互相作为判断依据,还可用于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中,进行河流流向、潜水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互补关系及洪水期与枯水期的判定。 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还有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 ①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

水文年鉴汇编内容-长江水文

附件2 长江流域水文年鉴汇编内容与要求 一、综合说明资料内容与要求 1、编印需说明的内容 1)资料来源。 2)汇编资料的范围、种类、数量;不能汇编资料的站名、项目及原因。 3)测站变动情况及原因。 4)复审工作所依据的有关规定文件和名称。 5)非测站直接观测所得的图表数字(如流域水系、水准点高程系统、经纬度、集水面积等)的来源、根据及变动情况。 6) 2005年测站考证情况。 2、编印说明的要求 1)水文情况概述:降水量、径流、泥沙的地区和时空分布;暴雨、洪水情况,对稀遇暴雨、洪水、特殊水沙情需着重说明。 2)测站或观测项目变动情况说明:主要说明本年度与上一年度各类站的增设、撤销、观测情况变更(间测、恢复、常年站改汛期站或反之)和观测项目变更(某站增加蒸发观测、撤销泥沙测验等)情况。 3)各项目的资料说明:主要说明测验不符合规范要求、质量较差、以及影响整编成果、质量较大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4)本年测验、整编方法及对测验影响较大因素(如受水利工程调节)情况,采用新的测验、整编方法及成果精度评价;采用巡测、简测、间测的情况。 5)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水位、雨量自记固存及远传、自记化率,微机测流及GPS运用等情况。 6)上、下游站水、沙量平衡对照及与历年资料比较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7) 2006年恢复水文年鉴汇编的测站,各单位应对照停刊前最后一个年度的水文年鉴,就上述问题考证停刊以来测站情况的变化。 以上内容应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二、有关问题的处理 1、考证资料与摘录资料暂不刊印,是否汇编由汇编单位确定。 2、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和降水量、水面蒸发量一览表中的测站

编码执行老的全国统一编码(一站两码)。 3、未使用南方片水文资料整汇编软件的单位,在准备汇编数据文件时,可编制数据格式转换软件进行处理。 4、从2006年水文年鉴汇编起,凡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接测的测站,其测站水准点的绝对高程和冻结基面与绝对基面间的高差应作相应改变,但水准点用冻结基面表示的高程不得改变。

长江小江流域水文比拟研究及设计应用

长江小江流域水文比拟研究及设计应用 X 杨玉荣 摘 要 小江流域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左岸的一条支流,主流全长182.4km ,流域面积为5276km 2,是库区的重要防护区域。由于小江流域防护规划工作需要,针对流域内水文资料短缺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区域水文比拟研究,并深入现场进行历史洪水、泥沙资料调查和水文测验以补充资料不足。依据区域水文比拟研究成果,采用小江雨洪计算模型、推理公式等计算方法,推算了小江防护规划需要的设计洪水、径流和泥沙成果,得到了较正确、合理的水文分析成果。 主题词 流域水文特征 水文比拟 水文气象学 区域水文 三峡 1 小江流域水文比拟研究 1.1 流域及工程规划概况 小江为长江三峡库区北岸的一级支流,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大巴山南麓,东河为正源,主要支流有南河、普里河、桃溪 河,干流全长182.4km ,流域面积为5276km 2 ,河道平均坡降0.125%。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为18.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500mm 。 小江流域为叶形丘陵山地,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整体上地势北高南低。流域高程从海拔150~2000m 左右,上游为石灰岩深丘溶蚀地貌,中下游为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各河流上游植被较好,中下游沿河两岸土地垦殖率较高,植被较差。 流域内现有中型水库2座,其它各类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多项。由于降雨丰沛,岩石易于侵蚀及人口多、土地垦殖率高等因素,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为拒三峡库水于域外,排放小江流域内的产水,在小江流域规划中拟修建干流小江水利枢纽和4座上游支流水库等5个单项工程,共同组成小江大防护工程体系。小江流域水系、测站、工程位置见图1 。 图1 小江流域水系、测站、工程位置 1.2 水文资料 小江干流新华水文站、宝塔窝水位站,支流翠屏水位站从60年代起至今,余家水文站从70年代起至今均有实测资料。新华、余家水文站均只有2~3年泥沙资料。1964年以前,流域内只有少数雨量站,且分布不均匀;1968年以后,流域内设有16个雨量站,分布较均匀。 1.3 水文比拟研究 (1)依据流域1966~1991年16个站降水统计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面雨量为1247mm 。正源东河地势较高,降水量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1500mm 。据流域降雨特点,结合周边流域雨量资料,绘制出小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 (2)按日雨量大于50mm 的暴雨统计,流域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为3~7d,实测最大24h 点暴雨量为283.3mm 。据16个站年最大24h 雨量统计资料,绘制出流域年最大24h 暴雨均值等值线图。 (3)本流域为三峡库区重点产沙区,但泥沙资料短缺。为掌握流域产沙、输沙特性,对流域地质、地貌、岩性、植被、人类活动影响进行了大量调查,并对已建水库的淤积泥沙进行原型观测。根据流域内泥沙观测、调查资料,及邻近流域泥沙资料,综合绘制出小江流域悬沙模数分布图(图2)。 图2 小江流域悬沙模数分布 (4)由于流域内水文资料短缺,为深入分析水沙特性,以及满足规划工作的需要,进行了干、支流历史洪水调查和临时水文 V o l .30 N o .3 人民长江 Y A N GT ZE RIV ER M ar ch 1999 X 1996年亚太地区水文水资源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河流越弯曲就说明河流不利于排洪和航运)、深浅。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源关系也较为密切,尤其是外流河水系,其特征多与气候中的降水因素联系紧密。甚至有可能气候影响河流水系特征,进而改变地形。 水文特征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 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8、河流流速大小,这是由地形决定的,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我们所说的江阔水深、河网密集,这些都是水系特征;水流平缓、冰期短则属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1.汛期降雨和洪水 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长江降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57毫米,有四个主要雨区:(1)武夷山雨区,年雨量为1640毫米,雨期最早,在3~6月。(2)南岭雨区,年雨量约1400毫米,雨期稍后,在4~6月。(3)峨眉山雅安雨区,年雨量1000毫米,雨期在7~8月。(4)汉江雨区,雨期最迟,在8~9月,甚至延至10月,年雨量约1000毫米。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的雨带从三、四月起,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中下游的雨季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降雨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中下游降雨多于上游。 长江是雨洪河流,洪水变化规律与暴雨大体相应,其入汛时间中下游早于上游,一般年份,鄱阳湖水系和洞庭湖湘江4~6月为主汛期,洞庭湖的资、沅、澧水则为5~7月,上游各支流7~9月,如遇有秋汛,10月份也会发生大洪水。长江干流各控制站年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一般在6~9月,而以7~8 月为最多。 长江的年径流量为8890亿立方米,其中上游来量占47%,洞庭湖占21%,鄱阳湖占17%。 长江干流寸滩至宜昌的三峡区间全长约660公里,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若不包括乌江,则区间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长江三峡区间面积约占宜昌以上面积的5.6%,虽然这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一、河水的补给类型 (一)补给的主要类型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沼水五种类型。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在不同年份之间总径流量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由补给水量的变化特征所决定。 1.大气降水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如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冰川和积雪(永久性积雪和季节性积雪)对河流的补给。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的河流,受冬季积雪春季消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春汛特征。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水位高的水体可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如黄河下游地上河段,河流水位高于两侧地下水水位,河流单向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二)特点对比 补给类型 补给地区 补给时间 河水径流量及其变化

雨水 分布最普遍,主要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补给时间与降水时间相一致 径流量决定于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积雪融水 温带、寒带地区。 春季,积雪融化,成为河水补给来源,形成春汛。

径流量决定于地表积雪的厚度和广度。 冰川融水 分布于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补给河流,形成夏汛。 径流量随气温高低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但年际变化小。 地下水

长江水文

以长江水文特征为例谈我对“案例式学习”的理 解 高区神道口中学姜红蕾 2012年7月31日14:26 董晓艳于12-7-31 14:35推荐通过这节课例,对于学习河流的水文特征做了四个维度的比较,非常全面,相信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会受益终生。所以,我推荐! 杨乐英于12-7-31 18:57推荐并加5分以长江为案例、分析案例、进行方法指导,然后在文章的结尾上再提升一下,让学生如此得“法”后,去分析其它河流如黄河、尼罗河等等河流,值得借鉴! 长江既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外流河的代表。基于“案例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教学时以长江案例为载体,要通过师生多维合作互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由“接受性”向“研讨型”的转变,做到“案例—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首先是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这一水文特征为例。 1.出示材料: 资料一: 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共约2.68亿千瓦,其中可能开发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其中三峡水电站总发电量居世界第一。 资料二: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分布总的情况是西部多而东部少,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蕴藏量约占流域的80%;而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则占全流域的87%。

2.得出结论: 1)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2)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3.探究原因: 1)出示图片 原因一:上游落差巨大 2)追问:还有别的意见吗? 提示:假设我把一杯水从唐古拉山顶倒下,会有很大的水能吗?(不会,流到半路就没有了;就渗下去了)那长江为何有如此大的水能?(水量大) 原因二:水量丰富,相对稳定。长江的径流量主要由降雨形成,流域平均年降水量约1067mm。 4.总结: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取决于流量多少和水位落差大小。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水文特征 1.汛期降雨和洪水 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均可进入,为形成暴雨提供有利条件。长江降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1057毫米,有四个主要雨区:(1)武夷山雨区,年雨量为1640毫米,雨期最早,在3~6月。(2)南岭雨区,年雨量约1400毫米,雨期稍后,在 4~6月。(3)峨眉山雅安雨区,年雨量1000毫米,雨期在7~8月。(4)汉江雨区,雨期最迟,在8~9月,甚至延至10月,年雨量约1000毫米。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的雨带从三、四月起,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中下游的雨季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降雨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中下游降雨多于上游。 长江是雨洪河流,洪水变化规律与暴雨大体相应,其入汛时间中下游早于上游,一般年份,鄱阳湖水系和洞庭湖湘江4~6月为主汛期,洞庭湖的资、沅、澧水则为 5~7月,上游各支流7~9月,如遇有秋汛,10月份也会发生大洪水。长江干流各控制站年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一般在6~9月,而以7~8月为最多。 长江的年径流量为8890亿立方米,其中上游来量占47%,洞庭湖占21%,鄱阳湖占17%。 长江干流寸滩至宜昌的三峡区间全长约660公里,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若不包括乌江,则区间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长江三峡区间面积约占宜昌以上面积的5.6%,虽然这段面积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区间洪水常来势凶猛,对宜昌洪峰常起戴帽作用。例如,1982年宜昌最大洪峰52400cms, 而三峡区间产生的最大洪峰就为27900cms。造成区间洪水的暴雨移动方向,一般由四川的岷、沱、嘉陵江一带雨区中心向东偏南移动或自西向东移至三峡地区,亦有从四川东北和汉江上游一带的雨区中心南压至三峡地区,这与长江的流向相一致,而三峡暴雨往往又是两至三天,此即为造成三峡地区的洪水常常是叠加在长江上游洪水的涨水段或峰顶附近的主要原因。长江三峡区间是长江中下游暴雨的多发区,该区间的洪水预报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汛调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2.流域主要暴雨区和相关暴雨极值数据 长江流域最大24h暴雨,为江苏省如东县潮桥822mm,(1960年8月4日),最大三日暴雨湖北五峰县1076mm,1935年7月3日-5日。 3.干支流洪水特性 长江的大暴雨洪水可分为全流域性和局部区域性两种类型。前一种降雨范围广,历史长,上下游雨季重迭,且雨区移动方向大致与干流流向一致,干支流洪水发生严重遭遇,如1954年和1998年。后一种是干流某些河段和若干支流发生大强度大面积的暴雨所造成,如中游的1935年、1996年,上游的1981 年,汉江的1983年等。

答题模板 类型4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类

类型4__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类 思维建模 【提醒】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 (1)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干、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2)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3)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放射(散)状分布,如亚洲总体的水系特征。 (4)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5)格子状水系: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6)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呈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提醒】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典题示范 读图4-1,概括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图4-1 大,航运条件好。 水文特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无结冰期;上游水能资源较丰富,下游河段航运价值高。 规范演练 1.图4-2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甲湖泊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河段的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图4-2 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3中的主要国家甲国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该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我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图4-3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特征 一、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容是: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从曲线高峰期了解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的时间和长短。 河流径流量过程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或)及。如雨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补给汛期在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 (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补给,也可能是气候区或气候区,还可能是的调节功能。 二、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如下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3)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三、判断下列河流是我国哪个地区的。 注意 1、一条河流的流量的大小除了与降水补给量和冰雪融水补给量的多少有关,还与该河流的支流多少和流域面积的大小有关。 2、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可以很好的判断河流所处的地区。 【本节练习】 图2为某溪流连续两天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2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