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沈坤荣

将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不仅缓解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短缺,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增长,从而使国民经济走了上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三位一体发展的道路。而且,由于国际资本流入,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外溢效应”(Spillover effect) 与“学习效应”(Learing by doing),使中国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即TFP)。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国际化呈现出新的特点,由贸易导向逐步转向资本导向。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带动了投入品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入增加,直接引起中国国际收支流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成为决定储备资产增减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决定了将近一半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而且直接决定储备资产的增减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对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看待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中国经济,如何评价过去20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如何适应发展了的国际经济形势,尤其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新形势、新特点,及时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在现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考察外国直接投资的全球趋势;从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结构与特征入手,分析国际资本流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效应;在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的基础上,探讨国际收支新格局下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战略与策略。

一、基本理论与文献概览

国际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取得或拥有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二战以后,由于生产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一般来说,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在国外创办新的企业,包括开办新工厂或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即所谓独资经营;(2)与当地东道国创办合资或合作经营的企业;(3)参与和控制外国企业的股权,即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并达到一定的比例;(4)单独以股金参与东道国资源的开发,如合作开发等。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者们对其形成的动因和行为、作用的探讨与研究也渐趋活跃。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这一现象作出各自的解释。总体来说,经济学理论研究FDI对东道国影响传统上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从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推演而来(MacDougall,1960),侧重于用局部均衡的比较静态方法检验外国直接投资边际增量的分配。这类模型的重要假定是外国投资,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将是提高东道国的劳动边际产出而减少资本边际产出。此外,Mac Dougall认为FDI还能给东道国家带来额外的利益,比如通过规模经济和知识技术的外部性让东道国的收入增加、本国企业取得技术进步。另一条思路从产业理论中分离出来,首创者是Hymer(1960),其他重要的代表人物有Buckley、Casson(1976),Caves(1971),Dunning(1973),Kindleberger(1969)和Veron(1966)。这条思路发端于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要到国外生产它们在国内也可以生产的产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多种垄断优势决定了它们能够在国外进行直

接投资(Kindleberger,1969),垄断优势分为三类:一是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二是来自于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秘诀、资金获得条件的优惠、管理技能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投资者的垄断优势决定了它们进入的方式和在东道国的行为方式,也决定了用传统贸易理论模型处理它们的方式,因此在分析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影响时特别重要。

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也日趋活跃。从理论发展方面来看,主要有市场内部化理论、市场交易成本理论和邓宁(J·H·Dunning)的折衷理论。

另外,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提出了许多理论。较为著名的有“双缺口模型”,它由经济学家钱纳里(H.B.Chenery)和斯特劳斯(A·M·Sturout)提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储蓄、外汇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计划要求量之间存在着缺口,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利用外资既能解决国内资源不足,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减轻因加紧动员国内资源以满足投资需求和动员国内资源以冲销进口而出现的双重压力。

在80年代中期,以罗默(P.Romer)、卢卡斯(R.Lucas)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加速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而且,在新增长理论家们看来,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不再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的“零和博弈”(Zero-Sum game),而是双方获益的“正和博弈”(Positive-Sum game)。就世界上总体资源使用效率来看,生产从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为发达国家节约了大量资源,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活动。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可以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形成一各“赶超效应”。当然,经济学家们认为,技术从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决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有赖于提高跨国公司的作用以及这些国家或地区对技术转移的反向。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全球趋势

理论分析表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仅取决于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平衡状况及进出口增长,也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式。因此在研究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状况与特点时,应该首先考察一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趋势。

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而且,直接投资成为主要的资本流动方式,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在80年代末达到15000亿美元的水平。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达到2038亿平均。虽然1991年由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开始回升,达到2079亿美元,1995年为3149亿美元(见表1)。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8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资料,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继1996年增长10%以后,1997年又增长27%,达到4240亿美元。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机制。

注:a为预测值

资料来源: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1996,1997,1998。

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1998》(英文版),第9页。

近年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投资流量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吸收了全球直接投资的大部分。发达国家通过其在各国设立的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1997年全球53000多家跨国公司绝大多数分布在发达国家,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1998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1997年全球直接投

资流量增长的约70%都发生在发达国家。鉴于此,发达国家在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的份额从1996年的57.9%增加到1997年的58.2%,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则从85.1%减少到84.8%。从吸收投资角度看,其排列顺序为美国、英国和法国。1997年,美国吸收投资和对外投资均有了很大的增长,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其最大东道国和最大母国的地位。1997年美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流量765亿美元,为英国的3倍。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占有主导地位,1997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748亿美元。

2、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明显增长

进入90年代,全球直接投资出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向发达国家的投资相对减少,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日趋增加,1997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达到1490亿美元。全球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再掀高潮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这些国家日益被纳入跨国公司一体化投资计划中。1997年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1996年增长了34%。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量中,有58.35%即920亿美元流入了亚洲,比1996年增长了11.2%。而中国以453亿美元的资本流入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资本流入国。

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报告认为,不断扩大的市场是促进直接投资的动力,而国际直接投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兼并与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进入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投资企业以兼并与收购作为自己的核心经营战略,在国外建立起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1990-1996年,世界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包括证券投资进行的兼并与收购)增加了72%,达到2746亿美元。西欧的跨境企业销售额达到1298亿美元,其跨境企业收购额达到818亿美元。1996年美国的企业兼并与收购达到了最高水平,其企业销售额为709.2亿美元,企业收购额为653亿美元(见附表1)。跨国兼并与收购活动最为活跃的行业为能源、电讯、医药和金融服务。中小型企业和服务相关型企业也积极参与了兼并与收购活动。总之,兼并与收购高潮的到来,使全球直接投资的流量大幅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4、投资重点日益转向服务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增长,投资的部门结构也发生了从初级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的变化。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的重点已明显地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仍偏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外资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某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外商投资增长最快,现已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一半以上,而服务业的70%以上投向金融、保险和销售业。另外,根据《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资料,90年代初,基础设施、尤其是电讯行业每年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平均为70亿美元。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1996年,主要投资母国对国外基础设施的投资约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5%。因此,随着投资自由化和简政放权,全球直接投资的重点将日益转向服务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见附表2)

三、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结构与特征

随着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的同时,其资本结构也不断变化,呈显出新的特征。在整个80年代,流入中国的外国资本中,对外借款所占的比重较大,1979-1982年为86.2%,1983-1985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也分别达到54%、47.6%和57.8%,1986-1987年更是高达69%和68.8%(表3)。这说明,从80年代开始,虽然中国开始间接地开放

资本市场,发行政府债券,并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在整个80年代,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仍然建立在政府信用基础之上,以对外借款为主要特征。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资本国际化进程明显回快,流入中国的外国资本年均增长速度为28.9%。而且,从外资结构上看,国际直接投资和其他外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8.8%,之后逐年增长,一直保持在70%以上。截至1997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3479.4亿美元,其中,FDI(国际直接投资)为2201.8亿美元,占63.3%,而对外借款所占比重降到26%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1998年;

资料来源:国家计委题组,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19期。

另外,从流入我国资本的期限结构来看,长期资本流入比重不断增大(表4)。1985-1996年我国国际资本流动总额由327.8亿美元,增加到1019.9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流动总额由123.6亿美元增加到978.9亿美元,年均增长22.2%,占资本流动总额和国际收支总额的比重分别由37.7%和11.9%,提高到95.9%和21%。由于长期资本流动额的增长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我国的资本依存度(即资本流动额与国内生产总额的比重)也明显增长。而且,由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以流入为主要特征,1995年顺差386.7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顺差382.5亿美元,占资本流动额和国际收支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0.8%和9.5%。因此,我国现阶段的资本国际化仍然以资本流入为主要特征,处于邓宁(Dunning)分析的第二阶段。

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明,中国国际资本流入开始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从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开始转向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特别是B股,H股和N股的建立,更表明中国开始直接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操作,并向更广泛范围的直接资本市场融资(陈东琪、秦海,1997)。截至1997年,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外商投资对象。

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1)从1997年10月1日起再次大幅度自主降低进口关税。降幅达到26%,关税的算术平均税率从23%降至17%,这不仅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口,也有利于外商进口资本货物;(2)1997年12月我国公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3)1997年12月国务调整了进口设备的税收政策。规定外商投资项目,只要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的项目,其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4)对1996年3月31日前依法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的设备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直到进口完毕,这项政策在1998年继续执行。

除了上述政策之外,我国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利用外资的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竞争性产业;(2)积极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水上运输等领域利用外资的试点;(3)扩大国内商业、外贸、旅行社开放的试点范围;(4)有步骤、有控制地开放金融和通信等领域的试点;(5)鼓励多种所有制,多种企业形式共同吸引外资,允许私营企业吸收外资发展经济。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吸收利用外资的不利影响。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1998年1-10月,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168家,同比下降4.19%,新批合同外资金额394.11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9.07亿美元,同比增长0.87%。在1998年亚洲主要资本输出国或地区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能够保持上述资本流入规模实属不易。这从一个方面支持了我国的投资需求,进而总需求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确保我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作出了贡献。

四、国际直接投资的来源、方式与企业规模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来源分析,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台地区,但随

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结构不断改变,来自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如果按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序,截至1997年对华投资最大的前十位国家或地区是:香港、日本、台湾省、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澳门、维尔京群岛和德国(见表5)。在实际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来源于香港、台湾省、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约占80%以上。

注:按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排序。

数据来源:外经贸部,《外资统计》1998。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结构有所变化,来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来自欧盟和北美地区的投资比重有所上升。1998年1-10月,来自亚洲十国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额分别比1997年下降了3.41个百分点、8.22个百分点和5.72个百分点;而来自欧盟的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额分别比1997年上升了0.07个百分点、4.467个百分点和0.48个百分点;来自北美地区的上述比重也有数增加(具体见表6)。

资料来源:外经贸部,《外资快讯》1998年11月10日。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来看,我国吸引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和合作开发等类型。在各种外国直接投资方式中,中外合资经营的比重最大,同时外商独资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外经贸部《中国外资统计》(1998)的数据,在1997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9001家,合作经营企业2373家,外资企业(独资企业)9602家。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6家,中外合作发企业19家,分别占新批企业数的42.86%、11.30%、45.72%、0.03%和0.0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外资金额207.26亿美元,合作经营企业120.66亿美元,外资企业(独资业)176.58亿美元,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1.51亿美元,中外合作开发企业4.02亿美元,分别占合同外资金额的40.63%、23.66%、34.62%、0.30%和0.7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4.95亿美元,合作经营企业89.30亿美元,外资企业(独资企业)161.88亿美元,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2.88亿美元,中外合作开发企业3.56亿美元,分别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43.07%、19.73%、35.77%、0.64%和.079%。1997年新批外资企业数首次超过中外合资企业,但中外合资企业的合同外资金额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其总量中仍居首位。

截止1998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1034个,合同外资金额5605.7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577.78亿美元。其中截止1997年底的外国直接投资方式统计及其比重见表7。

资料来源:外经贸部《中国外资统计》1998年。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规模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在最近10年呈不断扩大的势头。从全部来华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来看,由1988年的89.1万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242.9万美元,1998年1-10月,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平均合同金额仍有所增加,达到257.1万美元。然而需要指出,我国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投资尽管在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就平均规模而言,远不及欧美国家,表8的数据显示,1979-1997年,来自港澳投资项目的平

均规模为16 3万美元,来自台湾省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98.3万美元。而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平均规模分别为181.6万美元和164.1万美元。当然,外国直接投资一般会考虑到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所谓国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无论就国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而言都很大;因而以小公司为主,港澳台投资居多,因为这些企业更熟悉中国的市场环境,也更容易撤回资金。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之后,中国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不确定性风险降低,而且由于中国大陆巨大的市场潜力,全球大公司纷纷来华投资,特别是欧美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例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和杜邦等公司以较大的规模在华投资,从而扩大了我国外商投资的总体规模。美国来华投资的平均规模由1990年的100.2万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277.3万美元,增加了2.7倍;欧盟来华投资的平均规模也由1988年的327.9万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619.5万美元,增加近1倍(见表8)。

注:本表按每个项目的合同金额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中国外资统计》1998;《外资快讯》1998年第10期的有关数据整理。

五、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与市场导向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中国吸收的外资投资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次之,投资于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小。截至1996年底,全部外商投资企业中,第一产业累计共有5748户,占2.39%;第二产业18.25万户,占75.9%;第三产业5.22万户,占21.72%。但是,1997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却有所变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根据统计资料,1997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生产型企业16295个,合同外资金额358.50万美元,分别占总数的77.59%和69.84%;非生产型企业4706个,合同外资金额151.54亿美元,分别占的22.41%和30.16%。其中主要结构比例为:工业企业14716个,合同外交金额270.65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70.07%和53.06%;房地产企业862个合同外资金额62.22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4.10%和12.20%;批发和零售贸

易、饮食企业1198个,合同外资金额18.39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5.70%和3.61%;建筑企业455个,合同外资金额31.20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2.17%和6.12%;农、林、牧、渔企业814个,合同外资金额10.65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3.88%和 2.0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企业279个,合同外资金额26.22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1.33%和5.14%。

从国际比较来看,全球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50-60年代,全球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70-80年代则主要集中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主要投资领域。根据统计资料,全球第三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已占全部投资的55%-60%。

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第一产业FDI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第二产业FDI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70年代的55%下降到1990年的48%左右;而第三产业FDI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即由1975年的23.5%上升到1985年的26.4%,1990年则进一步提高到29.5%。而且第三产业FDI增长速度最快,据统计,1981-1990年间,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FDI的年增长率中,第三产业为13.8%,第二产业为9.5%,第一产业为10.5%。

而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目前以第二产业为最多。截止1997年底,合同利用外资金额5203.93亿美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为81.51亿美元,占1.57%;而第二产业为3205.7亿美元,占61.6%,其中工业为3045.56亿美元,占58.52%;第三产业占全部外资的比重为36.83%,其中房地产公用服务业累计吸收1330.86亿美元,占25.57%。外国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在年度间也有波动,如在90年代初期外商曾掀起投资房地产的高潮,1993年时,比重高达39.3%,而同年工业吸收的外资比重仅占45.92%。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业投资比重逐步下降,1997年已降至15.81%,而工业部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比重逐年上升,1997年达到68.82%(见表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8)、《中国外资统计》(1998)的有关资料计算整理。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有很大差异。

首先,在三次产业分布中,外商在我国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外,主要有农业体制方面,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体制,使外资产业与经营需要的规模经济难以体现;从投资来源看,由于我国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为港澳台地区,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经营第一产业的企业很少;另外,由于在我国目前投资于第一产业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也是外商投资企业在第一产业比重偏低的一个原因。

其次,我国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内部结构趋同。到9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占全部外商投资存量的比重略高于45%,而我国这一比例约为58%。在90年代以前,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是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外资存量看,它们至今仍然是吸收外商较多的行业,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在技术、资金密集行业的投资增长很快,这种趋势符合当今世界资金与技术跨国转移的总体趋势。

第三、外商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投资比例,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内部结构有很大不同。我国FDI总额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40%,而发展中国家平均约占30%。从第三产业内部看,外商投资的分布有很大差异,我国的特点是,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行业,约占2/3,而金融、保险、商业、外贸、信息服务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较多的行业,我国由于刚刚开始试点,吸收外商投资的数额还十分有限。

从工业行业结构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笔者采用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的企业单位数、工业增加值、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相应指标的比重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从全国总计来看,企业单位数占9.15%,工业增加值占17.86%,资产总计占17.53%,产品销售收入占20.52%,利税总额占17.28%。如果按轻重工业划分,那么轻工业外资企业的参与程度大于重工业。在轻工业中,三资企业的单位数占12.71%,工业增加值占24.79%,资产总计占25.37%,产品销售收占28.15%,利税总额占18.89%,而重工业的上述四项指标分别仅占5.81%、13.20%、13.45%、15.10%和16.16%,明显低于轻工业。而且在轻工业和重工业内部,外资企业的参于度也是不同的,这表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其“三资”企业的参与度大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而在重工业内部,加工工业三资的比重远远高于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参见表10)。

在细分的工业行业中,我国以下行业中三资企业的单位数比重较高:食品制造业

(11.78%)、纺织业(14.82%)、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28.39%)、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业(23.45%)、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2.19%)、医药制造业(14.72%)、化学纤维制造业(23.76%)、塑料制品业(15.0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4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4.99%)、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17.6%)、其他制造业(15.89%)。按工业增加值计算,三资企业比重较高的行业有食品制造(35.54%)、饮料制造业(24.42%)、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43.73%)、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47.35%)、家具制造业(35.5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42.12%)、塑料制品业(31.5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高达61.33%)、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9.30%)。如果按资产总计计算,三资企业比重较大的行业有食品制造业(37.44%)、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44.0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45.7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43.49%)、塑料制品业(36.5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47.25%)(具体的数据见表10)

注:本表根据全部独立核算“三资”企业有关经济指标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相关指标的比重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第444,448,456页的数据计算。

事实上,上述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三资企业在我国市场中的份额。从1997年的数据可看出,三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在某些行业中已达相当比重。例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62.5%,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占50.74%,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占50.0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占49.31%,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占44.87%,食品制造业占35.04%,塑料制品业占33%。这些数据表明,有些行业在工业品销售收入中的份额已超过三分之一,甚至高达近三分之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资”企业在我国的一些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中占据市场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地位。而且,由于“三资”企业的外销比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真正得严格贯彻,有相当比重以内销为主,这就对我国国内市场构成冲击。为此,有些学者提出要限制外商投资,保护民族工业,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但必须指出,仅仅从狭义的民族主义观点出发去保护民族工业,这只能是保护落后,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有效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引导下,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盈得市场,才是根本之举。

六、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效应

(一)增长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

我国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80年代逐年上升,1994年达到17.08%,之后三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也保持在15%左右(见表12)。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已成为我国经济

增长和保持繁荣的重要源泉。

事实上,国际资本流入作为我国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既有短期的需求拉动效应,又有长期供给效应。如果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历年的实际利用国际直接投资额(FDI)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多元滞后分布模型进行经济计量检验,则可以得到有关OLS估计的结果(见表11)。

注:本表的OLS估计由TSP软件包完成,本文以下各项OLS估计均由TSP软件包完成,不再另外说明。

样本资料:见表12。

表11的经济计量分析从多元滞后分析模型的角度检验了中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从模型I的OLS结果看,虽然R2,AdR2和F值均已达到显著性水平,模型I

在整体上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变量FDI(-1)、FDI(-3)和FDI(-5)的T检验值没有显著性,因此这三个变量没有解释功能。另外,从模型II的OLS结果看,由于采用对数型式,各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均有所提高。但是,除FDI和FDI(-2)之外,其他变量的T检验值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本文选择当年的国际直接投资(FDI)和滞后变量(FDI(-2))作为解释变量,利用表12的样本数据(样本区间1983-1997年)分别就线性型式和对数型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如下:

GDP=11255+78.8FDI+72.19FDI(-2)

(7.16) (5.02)

R2=0.968 AdR2=0.983 D W=0.79 F=355.35

LnGDP=7.76+0.286LnFDI+0.287LnFDI(-2)

(6.39) (6.20)

R2=0.99 AdR2=0.98 DW=0.59 F=524.4

上述经济计量分析的统计检验基本符合要求,因此是有效的。它表明每增加1亿美元的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在当年带来78.8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长。即使从对数模型来分析,也可以看出,每增加1%的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带来0.286%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济计量检验的结

果说明,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效应十分明显。

如果从供给效应分析,本文仅就滞后2年的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分析,进而近似地替代多元滞后分布模型。从计量分析结果看,国际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美元可以带来72.19亿元人民币的供给效应。从弹性分析看,国际直接投资每增加1%可以带来0.287%的供给效应。

注:FDI为国际直接投资,单位为亿美元;FGI为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为亿元;GDP单位为亿元;比值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1995,1996,1997,1998年。

(二)地区增长效应分析

上述时间序列分析从动态的角度检验了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增长效应。为了更为深入地考察我国资本国际化进程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下面从省际截面数据的角度进行经济计量分析。

事实上我国国际资本流入具有明显的梯度推移特征,即首先由东南沿海开始,逐步向内陆地区延伸。从现有投资结构看,我国吸收的外国直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非常有限。1997年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在部量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东部沿海12个省、市、自治区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81.33%、87.04%和85.99%;中部9个省、自治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交金额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13.78%、9.10%和10.58%;西部10省、市、自治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4.90%、3.86%、3.43%。与1996年同期相比,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上升1.85个百分点和2.19个百分点。1997年广东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1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5.88%,仍居

全国榜首。从全国各地吸收外资情况看,位于全国吸收外资前十位的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天津、山东、辽宁、北京、浙江和河北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9.7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1.70%。截止1997年底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三大地区构成参见表13。

表13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情况(截止1997年)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广西

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

资料来源:表5

如果以分省的国内生产总值(FGDP)为被解释变量,以分省的外商直接投资额(FFDI)为解释变量。以全国(除西藏、重庆、台湾、香港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1996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数据(见表14),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其结果如下:

FGDP=1645.55+0.00499FDI

(5.86) (4.91)

R2=0.47 AdR2=0.45 DW=1.71 F=24.11

上述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47,虽然不是很高,但基本能说明两者的关系,而且由于DW=1.71,T检验值为4.91,F=24.11,均符合大样本统计检验值,因此这个模型是有效的。从模型的数据看,每1万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49.9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采用双对数模型,那么回归结果为:

LnGDP=3.516+0.369LnFDI

(6.491) (7.38)

R2=0.69 AdR2=0.66 Dw=2.1006 F=54.42

上述模型说明,分省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每增长1%,可以带来国内生产总值0.369%的增长。

需要指出,由于我国经济国际化(包括吸收资本国际)的梯度推移政策,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深度在地区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外商投资企业的地域分布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平衡。而且,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为了与外资进行配套投入,国内资金也大量投向沿海地区,这是导致近些年中国沿海与内地增长速度与收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为了改善投资环境而向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使内地与沿海的投资环境和“潜在增长能力”也呈现出差距拉大的趋势。因此,随着开放程度的深入,开放经验的积累,投资环境的改善,国际投资数量的增加,在沿海地区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水平的同时,努力使国际投资向我国内陆地区推进已势在必行。

表14 1996年分省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率

其中:FGDP为国内生产总值;FFDI为外商直接投资额;GF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FFDI为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

(三)贸易增长效应分析

一般来说,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是贸易替代效应,即从静态角度,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或投资方式进入一国市场,选择了投资,便会替代贸易。其二是贸易创造效应,即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创造新贸易机会,使贸易在

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其三是贸易补充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往往带来维修等后续的支持性活动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增加贸易机会。其四是市场扩张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实现的生产扩大,既会加深对东道国的市场渗透,也会进一步拓展新的第三国市场,从而使贸易导向的生产带来总贸易量的净增(刘恩专,1998)。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如前文所述,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国际化已由贸易导向逐步转向资本导向,大规模的外资流入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商投资企业带来其熟悉的销售和采购渠道,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打破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是十分有利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带动了投入品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在全国进出口额中的比重由1986年的4.04%增加到1997年的46.95%,1998年1至10月,这一比重又增加到48.86%。外商投资企业几乎占据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见表15)。

资料来源:1986-1997年数据自外经贸部:《中国外资统计》1998;1998年1-10月数据取自海关统计资料:1998年10月投资企业进出口总表。

从出口方面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是逐年上升,由1996年的1.88%增加到1997年41%和1998年1-10月的43.52%。另外,根据我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底,我国“三资”工业企业产品的平均出口率已达到38.1%的水平,在其涉足的39个大类行业中,产品出口比重达到或接近一半的行业已有十个,足以见其极强的外向拓展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外资企业惊人的出口绩效,我国就难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平衡和高速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数量增长的中紧力量。特别在亚洲金

融危机后,我国出口贸易中,国有企业出现了负增长,1998年1-10月,国有企业出口金额790.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8%,而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额64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4%,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对我国出口问题增长作出了贡献,而且也改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结构基本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增加幅度均超过了30%,从而使我国目前制成品出口的比重达到了85%以上。在这一结构转变中,机电产品、服装纺织和皮革、文体用品、家用电器、塑料及金属制品和电子通讯设备等行业出口的迅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行业也正是外资进入比较密集,且外资企业出口比重高、增长快、贡献率大的行业。(见表10)。

从进口方面来看,近十几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值不断增大,由1986年的5.6%增加到1998年的56.05%。事实上,十几年来,外资企业进口额占全国进口额的比重一直明显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见表15)。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比重较高。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外资企业具有“三来一补”的特点,对进口依赖过重,而同时有相当一部分进口料件转为内销,而不是用作出口;二是非工业外资企业进口增长过快,因为从总体看,“三资”工业企业的外汇收支状况是良好的;三是个别行业(如小轿车制造、空调器制造、食品植物油加工、摩托车制造、风力发电、电真空器件制造等)的“三资”企业的进口成本过高,外汇逆差明显;四是国家对外资企业作为实物投资的二手设备进口管理有漏洞,既增加了低效进口,又不利于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刘恩专,1998年)。因此必须加强对外资企业进口的管理,对其实物投资进行较为严格的监管,从而实现以先进的资本货物进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出口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

(四)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国际资本流入不仅对国民经济具有增长效应,而且对经济效率提高作用显著。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也十分明显(沈坤荣,1998)。综合要素生产率(TFP)提高除了制度创新,非国有经济不断壮大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开放政策。新增长理论认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国际投资,通过“技术外益”、“学习效应”,可以使一国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R.Lucas,1988;P.Romer,1986)。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最新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实。

如果以分省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为被解释变量,以分省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BFDI)为解释变量,进行经济计量检验(样本数据见16),则得:TFP=3.3808+0.3662 BFDI

(8.651) (6.135)

R2=0.582 AdR2=0.566 F=37.64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第一课)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 ——支部书记陈世强 时间:2011年3月18日下午(大约1.5小时) 地点:五楼会议室记录人:朱剑军 参加人员:支部全体党员辅导人:陈世强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主要内容: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就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

宽。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进出口经济遭受冲击,迫切需要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要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供给适应国内的需求,实现经济真正的可持续的增长。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迫切任务,如发展民族企业、调节收入分配等,这需要我们找准突破口,认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1.深刻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式和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凡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 2.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3.重大作用 一是能够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大、道路越走越宽。

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概念规划设计合同最新版Word可编辑

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概念规划设计合同 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 概念规划设计合同 杨勇军律师 甲方: 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 XXX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乙方: XXX株式会社 鉴于 1. 甲方针对本合同工作内容委托乙方承接【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概念规划设计】业务; 2. 乙方具有进行该项目规划设计的能力和资源,并愿意根据本合同的约定接受甲方的委托; 3. 甲方同意按乙方要求将合同款项按照本合同规定条款支付给乙方指定的账户。 在此基础上,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概念规划设计】相关事宜,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总则 1.甲方的法律地位、确认和保证:

甲方系按照中国法律设立与存续的中国法人。其在本合同上签字的代表已获授权签署本合同,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即对甲方具有约束力。甲方将按本合同规定提供相关的文件及技术资料,支付乙方各阶段的设计费。 2.乙方的法律地位、确认和保证: 乙方系按照日本国法律设立及存续的日本国法人。其在本合同上签字的代表已获授权签署本合同,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即对乙方具有约束力。 乙方将按本合同约定,承担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概念规划设计项目的设计工作。 第二条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三条项目概要及设计内容 1.项目范围: 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项目规划范围东至京福高速与腊山河西路,西至XX西编组站,北至黄河与北绕城高速,南至XX与市中边界线,总规划面积约XX平方公里。研究范围西至XX西湿地、北至黄河,总规划面积约X平方公里。 2、现状概况: X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位于XXX西部新城范围内,紧邻主城区。项目用地狭长,南北长约11km 3.相关依据及参考资料: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论文为您编辑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20XX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XX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XX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 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 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 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 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39% 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人 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 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程 度的提高,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 货物贸易正在萎缩,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在 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 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 的可贸易性,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刺激了整个 世界服务 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 型的方向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与作用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研究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 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 配置效率的分析 学位申请人璐丹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 学院(系、所)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登峰 分类号F740 学校代码10590 U D C 339 密级公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 明 本人重声明 :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 中国 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 一 一

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 》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 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 除文中己经注明 引 用的 容外 ,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或成果 。 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 论文作者签名 : 曰 期

: 年 f 月 丨 又 曰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 、 保存 、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 艮 P : 研宄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大学 。 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 。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可以采用影印 、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 汇编学位论文 。 ( 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论文作者签名 : 导师签名 : t / 心 日 期 : 年 r 月

( V 日 日期 : 年 7 月 丨 y 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技术扩散更加快速, 科技交流更加频繁,国与国之间合作竞争关系更加明显,而一国在国际上的地 位与话语权,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中国步入经济转型的关 键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着从“要素投入驱动型”经济 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根据新经济增长的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因素,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 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备受 国家政策制定者与研究者的关注。 笔者在阅读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4 年间除港澳台 和外30 个省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促进我国经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 其介绍 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中文名:张五常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1日 职业:教授,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分校

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

—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儒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张五常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发表时间:2018-10-15T10:33:43.7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马韶辉[导读] 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 (辽东学院) 摘要: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这种交货活动由来已久,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先是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其中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推动中国外贸的策略,最后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趋势,望文中所述,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对外贸易;一带一路;贸易结构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贸易顺差不断增长 结合近几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贸易顺差不断增大的问题,外贸出口额大致处于稳定上涨的趋势,但进出口却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以201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万亿元,进口10.49万亿元,贸易顺差3.35万亿元。因中国市场的广阔,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这使得一些贸易进口被外资企业的投资所替代,加之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贸易出口为目标,国内需求不足,使得外贸顺差逐渐扩大。 2、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别,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对外贸易活动要活跃得多,发展速度更快,贸易活动持续涌入东部地区,这使得东部地区具备很大的贸易优势。当前,中国的出口地区大多数分布在东部,而后便是中部最后为西部。不管是低技术附加值产品亦或者是高技术附加值产品,都是东部占据优势,即便目前中国正逐渐将对外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但转移的幅度及速度还有待提升。于此同时,因受到地区间长期发展失衡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的转移。 3、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在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的局势下,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而来的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最近几年,中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所遭遇的反倾销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事件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张慢慢变多。一直到2016年年底,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2000多起。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加之欧美经济面临疲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密的贸易壁垒保护,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可能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扩大内需,缓解贸易顺差 必须将内需为主,以内需带动外需作为主要发展模式,从而让消费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效,推动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对国家当前的外贸形势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把握好市场机遇,让集中出口风险分散化,同时还需缓解国家集中出口某个国家的顺差压力。另外,企业还需加大内销市场的拓展。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还有待发掘和扩展,尤其是农村市场,其具备极大的潜力。因此,企业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关注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 2、大力发展中西部贸易,平衡贸易结构 当前,中亚五国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大陆桥的关键区域,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拓展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将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会持续扩张,覆盖经贸、金融以及投资等各个领域,不仅合作内容会越趋丰富化,同时,合作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为加强欧亚各国之间的经济互动,使合作更为深入,中国需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共同的构建,应以“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于此同时,也需重视对外贸易产品的不断更新,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3、加大自身优势培育,减少贸易摩擦 对于中国来说,要想从对外贸易大国逐渐朝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国进行发展转变,深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加强与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随着特朗普政府表示退出TPP,以对外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加坡等国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以RCEP为基础深化和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和渠道,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中国还需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力度,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增长。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 1、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出口市场当前已经发展为以亚洲为核心,以欧洲和美洲为两翼的模式。根据当前中国所拥有的贸易伙伴来看,如美国、日本、欧盟、巴西以及澳大利亚等,中国贸易伙伴已经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一种多元化格局。随着近几年多边贸易的缓慢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以双边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而对于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来说,对外贸易的市场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基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理念,健全多边贸易体系,这一系列举动将使中国的商品出口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服务贸易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越来越广阔,中国将更便利的从国际市场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及先进技术。 2、对外贸易合作竞争空间逐渐扩大 从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很多国家已经和中国进行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当今,中国的贸易对象已得到了全面的扩展,范围覆盖到全球。随着合作关系的逐渐扩张,不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选择贸易伙伴的自主性也到了提升,合作渠道更为多样,合作方式更为多元。基于这些贸易活动的开展,中国所拥有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强,今后在国际贸易中的自主选择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的说来30 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经济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也就是1998 年年中以来扩大 内需的政策,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6 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 年之久。2004 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方面有个很好 的反面案例,就是日本20 世纪90 年代的财政政策。 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之和2008 年中国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地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的,却是我县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是符合目前发展需要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ition of China 内容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完整周期,而每一次周期性繁荣都源于一次较大的制度改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这种制度的改进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而每一次制度的改进又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就是研究分析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得出结论: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的负面产物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关键词 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世界经济 文献综述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中,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是当前学术界比较权威和全面的,它集中分析了结构转型以及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且由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的结构转型。对于总体产出增长而言,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本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达到7.1%,因此可以将之视为解释我国产出增长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引用) 通过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给出的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中国1952-199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我以为在中国没有加入世界经济板块,至少没有加入WTO以及成为“世界工厂”之前是可以认为一些外资和国外的某些大国的经济、政治对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影响可以降为0 或某个常数。但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组成世界经济的重要一部分的时候,世界经济的走向已然成为可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甚至可以简接来改变中国现有经济结构。在陈平和李广众的一文中,并没有把这个重要的因素加进去,同时他们拿的是中国1952-1998年的数据,虽然可以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变化,但是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后,他们并没有加以分析讨论。 主体内容 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表1:经济普查后GDP总量修订情况 单位:亿元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坚持“变中求稳、稳中求进、进中求上”总基调,全体员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开拓创新,以形象提升人气、餐饮提升口碑、会务提升效益为总方向,以五常管理更精细、家和文化更深化为抓手,全面推进中心的管理与服务,顺利完成了全年的服务保障工作和经营目标任务。在2号楼歇业装修的情况下,全年收入合计3236万元,同比增加43万元。客房收入1859万元,同比增加16万元,增加0.87%,全年平均出租率达到74.7%,同比增长6.7%;2017年国交共完成会议接待300余场,较去年增加60余场,其中校内会议170余场(含国际会议12场次),政府部门及机关事业单位会议50余场,企业及社会团体会议80余场,全年接待宾客人近10万人次,其中外宾500人次。全年国交整体运营情况向上向好。 一、变中求稳,确保工程经营两不误 回顾一年,国交面临的校内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市场竞争压力不减、校内市场紧缩低迷、经营市场不可预期,管理骨干支援北京、人员招聘困难重重、管理服务提升遇瓶颈,2号楼装修改造工程任务重,会务承接能力受影响等等。面对这些复杂因素,要让中心2017年平稳过渡,只有持之以恒,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一项可控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抓出成效。全年共收集宾客服务意见卡1858张,线上网络反馈402条,其中餐厅服务好评率94.6%客房服务好评率95.8 %,会务服务好评率98.4%。 (一)夯实安全基础,检查培训制度持续健全

安全工作是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安全出了问题,一切皆为“零”。2017年国交上下紧绷“安全”这根弦,以制度约束为前提,建立了三级安全巡查值班制度。一是经理班子每日值班巡查,坚持靠前指挥,坚持走动式管理,坚持每日上传值班记录,次日主持晨会总结;二是主管团队,始终把工作平台放在服务第一现场,发现问题,现场处理纠错;三是基层员工按照操作规范完成规定动作,上传工作现场图片,接受监督(检查)。通过三级值班安全巡查制度,中心每日在管理群中发布、反馈、完成工作指命令40余条,确保安全工作无死角。同时与员工签订宿舍安全责任书,下发了工作日严禁饮酒通知,制定了公共区域严禁吸烟管理规定等。重视消防和水电气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及记录,各经营服务场所上传断电、断闸、关气等照片,组织大型消防演练2次,全年参加消防安全培训300余人次。与后厨各层级签订食品安全“军令状”,确保出品安全。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严格各岗位的操作流程与规范;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全年新员工安全培训累计达78人次。 (二)主抓工程建设,工程进度质量全面兼顾 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共投入了1000万余元用于中心2号楼、5号楼以及两栋职工宿舍的装修改造。此次改造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大小招投标共计30余项:如2号楼的装饰装修工程、钢结构加固、电梯设备购置安装、消防设施安装、家具采购与安装、床垫和布草采购、热水系统改造安装等。在具体的工程管理过程中,还涉及施工现场的协调、设计方案的调整、工程进度的督促、施工结果的验收等等,这都花费了中心班子及工程部大量时间与精力。在集团安全与监察部、修建中心、绿保中心、物业中心的大力支持,顺利

084418_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分析 0951466 28 摘要:国际收支发展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通过学习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我对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字:国际收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数据的简单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多年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来呈现出双顺差,一是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进出口顺差,出口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二是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这两方面在影响国际收支的各个因素中都有体现,主要从内外两因素着重分析。 (一)、内部因素 1、高储蓄和低消费 储蓄相对过剩从内外部经济的联系看,外贸差额实际上等于一国的净储蓄额(储蓄-投资=出口-进口)。因此,经常项目盈余在国际经济学中通常也被为对外净投资,我国经常项目连续盈余十二年来突出反映了我国相对储蓄过剩的问题。对于居民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居民在医疗、住房、教育费用及养老方面还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所以居民对自己的收入不是积极的消费而是放在手中进行预防性储蓄,导致预防性储蓄占了很大比重,而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便形成经常项目的余额,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储蓄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投融资体制低效,金融市场欠发达,微观经济主体信用度不高。 2、政策性因素 (1)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了外汇管理体制和外贸体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实行鼓励出口和奖出限入的政策,其特点是大力鼓励出口,放松进口。对出口制成品减免关税、外销退税和给予出口补贴;对出口部门所需的原材料、零配件和机器设备进口,减免关税或减少进口限制;给出口商提供一定比例的进口限额和许可证等。同时,在外汇和汇率政策上,除给出口企业和出口商优先提供外汇或实行“外汇留成”、“出口奖金”等。通过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和不遗余力的引进外资,外贸出口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功重要手段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了我国经常性项目的贸易顺差。 (2)汇率信号扭曲 汇率是内外经济关系的连接点,汇率变化会引起资源在国内经济部门与涉外经济部门的流动,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于汇率信号扭曲,导致国内资源过多流向贸易品部门(制造业),非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三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年至200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至1978年年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率的9.2%与8.5%还略高。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由于搞活了经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也更加丰富了,大家心目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不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已是住房,汽车,电脑等;又如,由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人们就业方式也多样化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追求,私企,外企,自主创业,个人择业等成了许多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再如,个人财产性收入增多,投资理财成为热门话题,国债、基金、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成为很多人的投资手段。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又极大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浅谈国际收支申报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际收支申报的现状及建议 平阴支行赵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日益融合,一国的涉外经济交易状况对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收支统计是了解一国对外贸易、服务、资本及金融交易情况,衡量储备资产充足程度的基础性工具,也是掌握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趋势,规避外部风险,把握发展先机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提高国际收支统计质量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国际收支申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漏申报 未严格执行国际收支申报要求,在进行汇入汇款解付或资金汇出后,未在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中进行申报,造成涉外经济信息的漏申报。 2.信息迟申报 银行工作人员在进行申报工作时,超出规定申报时限,造成信息迟申报。 3.信息错申报 由于申报人员对信息把握不准确,导致申报信息与真实信息不符,造成错误申报。主要表现为超出三千美元的涉外收入依然只做了基础信息申报,交易主体信息有误,交易附言有误等等。 4.“形式申报”越来越多 “形式申报”是指为规避外管局监管,不按交易的真实用途填写申报信息,而按照能够通过外汇局非现场核查的其他交易编码或交易附言进行申报。常见的如个人跨境购房、借款等资本项目项下的资金汇出,将资金申报为常见的职工报酬、赡家款等经常项目外汇资金,。 (二)产生现有问题的原因 国际收支申报的迟、漏、错报,都会直接影响国际收支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到一个地区,甚至国家外汇政策的有效性。综合分析银行国际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银行基层申报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外汇人员变动频繁,业务培训不到位。由于银行人员流动性强,且存在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新上岗人员未经当地外汇局岗前培训就仓促上岗,多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这就造成“师父”在将经验传授给新人的同时,也可能将一些错误的理解一并传递给新人,造成政策把握的偏颇,操作程序不规范,审单不严,错报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 2.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交易编码不够细化。特别是非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种类繁多,许多交易无法界定其具体的性质,另外对私方面出国劳务输出人员进出频繁,出国时间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应作为雇员报酬还是工人汇款申报,且申报人申报时随意性大,银行较难区分。 3.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足。银行对新政策、新制度的获取,主要依赖于上级行和同级外汇管理局,当信息传递出现障碍时,就造成的基层网点和一线外汇经办人员对政策了解的滞后和不完整。 4.对私涉外收入申报难度较大。由于对私涉外收入笔数较多,日解付业务量大,加之因私涉外收入申报客户分散,银行工作人员不得不花大量人力、物力宣传国际收支申报政策,介绍申报方法和填报要求,申报效果仍不尽人意,加之一些客户对个人收入的顾虑,对申报还存在一些抵触思想。 (三)银行基层申报工作的相关建议 1.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大专项培训力度。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既有申报数据收集、汇总、整理的任务,又有申报的检查、核对和分析研究工作,这就要求国际收支统计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才能顺利地开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银行应该结合国际收支新系统、新政策制定培训计划,定期搜集差错情况和疑难问题反馈,开展针对性指导,提高培训实效。 2.加强后台监督。国际收支申报前后台分离,前台负责进行国际收支信息申报,后台对前台录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