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期末复习资料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期末复习资料

一、文体常识: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①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

1. 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即引论-- 本沦-- 结论) 。(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概括性强。

2、小说常识:(1) 、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

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文学常识:

1.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

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

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

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

3、莫泊桑(1850-1893 ),法国1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有《漂亮朋友》等。

4、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著成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当时禁书,后被人改

名为现在的《水浒传》。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5、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

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6. 罗贯中(约1330 - 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

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

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简历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

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7.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可惜由于他早逝,在他生前,小说

没有最后完稿。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是我国古

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

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三、文言文模块:(一)、岳阳楼记

一、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出自本文的成语。

百废俱兴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浩浩汤汤先

忧后乐气象万千波澜不惊春和景明皓月千里2、用课文语句填空③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

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哪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

江湖之远。

⑩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是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⑾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⑿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⒁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

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3. 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4. “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

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5. 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

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6. 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

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

吻合。

7.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

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9. 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0.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以天下为己任)。

11.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2. “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照应什

么?

“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的品德。

14.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5. “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

“乐”有何不同?

答:前者是个人因“物”因“己”而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

16. 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17.(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

悲”,天气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

悲”的博大胸襟。

(3)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胸怀和高尚情操。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

18、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19、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20、“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22、

“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

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

界。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

然,喜则淡然。

2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待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则,在封建社会具

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从本质上讲,他的“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

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

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四、翻译:

(二)醉翁亭记

一、出自本课的成语

1、【觥筹交错】

2、【峰回路转】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水落石出】

5、【山肴野蔌】

6、【风霜高洁】

7、【前呼后应】

二、理解默写。

①、写醉翁亭命名的缘由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共写了哪四个场面: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13)、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三、阅读理解

1、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由远而近;写醉翁亭周围环境的优美,引出醉翁亭,为下文写太守与民同乐作铺

垫。

2、第三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滁州的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

关。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3、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

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

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4、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醉”和“乐”是统一的。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5“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其本质都是“与民同乐”。

6、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

乐的理想。

7、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

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

思想,都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9 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

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

与民同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

(三)湖心亭看雪

一、问答题

1、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

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2、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写湖心亭

巧遇两人的情节的作用?)

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

文章开出另一境界,一是使文章富有波澜,给沉寂浑茫的夜景增

添一分生气和一分暖色,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二是借他人之口抒发知已

难逢的惆怅,真实地体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痴”情人不只“我”一

个,巧妙的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3、结尾的“痴”有何含义和作用?( 结尾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痴”的含义应是“痴迷”“着迷”,为西湖的雪景而迷,为故国的山河而迷,也

为知音难觅而迷。作用是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

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矛盾这样写突出自已与舟子的志趣不同,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

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5、“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

构上有何作用?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

雪”作铺垫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要从内容和结

构两面答) ( “独”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联系全文看,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爱莲说》中也有相似的语句,请写出来。)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清高与孤傲的情怀,为

下文作伏笔。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显示了天空、

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8、“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

物什么感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9、“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和清高与孤傲的情

怀。

10、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1、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写出了

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同时使画面

有如一幅水墨画,增添无穷美感,体现了作者炼字的功力。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1) 看雪的时间:凌晨;(2) 看雪的地点:湖心亭;

(3) 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

(4) 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

(5) 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 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

13、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 4 联)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理解性填空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课文内容理解。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

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②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

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

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

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3、“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

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4、“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5、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

么心情?

①拏、拥、往、看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③写出了作者超然脱

俗的性格。

6、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

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

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

巧妙的侧面烘托。

四、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

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

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

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行路难( 其一)

1. 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展现

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

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 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

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 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

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

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4. 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

豪气的诗人形象。

5.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

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

6.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

年弃置身"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 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 闻笛赋" ,一个是" 烂柯人" ;写出

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怎样的哲理?

答: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

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

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

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 诗人用" 闻笛赋"" 烂柯人" 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答案示例:" 闻笛赋" 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 烂柯人

" 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5. 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答:以“沉舟”“病树”自喻,“千帆过”、“万木春”形象生

动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

来。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蕴含了乐观向上豁度坦然的生

活态度,富于哲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

的认识。

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

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

规律。

2、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

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

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

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3.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

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

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

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4. “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夜忆舍弟

1.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

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

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月是故乡明”——思乡;“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

“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3. 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

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

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

的浓浓思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⑴

1.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

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

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 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对国都的眷

顾与依恋,“马不前”写出作者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通过对前路渺茫、严

峻寒冷的环境描写,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

表达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愁思、内心无尽的难舍悲凉、忧家伤国之情。

3. 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

答:想要为皇帝革除弊端,哪能因衰老就吝啬残余的生命。这一联表明了

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同时表明自己因忠心却被贬的抑郁不平的心情。

长沙过贾谊宅①

1. 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案: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

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

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 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本诗借古讽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

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商山早行

1. “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

子是哪一句?思念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 才离开家乡不久,便

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

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2. “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

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3. 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

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4.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

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咸阳城东楼

1. 简要赏析“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的表达效果。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

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

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

2. 《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

度赏析。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

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

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

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

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

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

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

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行香子

1. 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

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

的特点。

2. 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

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

画。(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3. 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层层绿树,环绕村庄,盈盈碧波,涨满池塘。这里鲜花盛开,色

彩缤纷,让人沉醉。逶迤缭绕的围墙内,茅堂隐隐,小桥流水近

旁,酒旗飘扬。这里莺鸣蝶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勾勒出一

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自然景

色的喜爱之情。

4. 请对这首词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

侧重描摹静态景物,静景动景又相互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

机。这首词格调轻快,语言清新、浅近。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随

着词人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开,达到词的节奏与词人

的感情之间的和谐统一。

无题

1. 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

恋人住处。

2. 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

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

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 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

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

深。

3. 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乐聚恨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

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 真可谓:“相见时难”。然而好景不长,

马上又要天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所以说“别

亦难”。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

“别难”的沉重力量。

4. 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

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

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1. 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不识愁”和“识尽愁”、“少年” 

和“而今”构成对比。

2. 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B.词中的“愁”,有指

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3. 上下两阕紧扣一个“愁”字来写,这两个“愁”有何不同?

前者是“闲愁”,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做作之愁;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

遇无法言说的“哀愁”。

4. 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

与孤独。

5.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6. “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有什么表达效果?

概括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使整个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个大转

折。

7. 词人“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是因为愁绪太多,无从说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文言文、字词、文学常识复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默写 《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 是:,。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 句):,。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主旨句:,。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 是:,。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 是:,。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 是:,。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 是:,。 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 30《诗五首》 《饮酒》陶渊明 (1)“晋陶渊明独爱菊”,写出《饮酒》中陶渊明的与菊相关的名 句:,。 (2)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 是:,。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3)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行路难》李白 (1)诗中道出了作者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之气的诗句 是:,。 (2) 诗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 是:,。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杜甫虽身处漏雨茅屋,知心忧天下寒士,发出了“,”的呼唤。 (2)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直接写到“雪”字的四句诗是:①②③④ (2)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3)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 (4)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 (5)纷纷暮雪下辕门,。 《己亥杂诗》龚自珍 (1)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 是:,。 (2)同样是面对落花,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说 “,。” (3) 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课外古诗 (1),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2)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默写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 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1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论语】(春秋鲁国·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中国古诗词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大名着】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诗词名句】 〖《节妇吟》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戢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赠婢》唐·崔郊〗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离思》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遣悲怀三首之二》唐·元稹〗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二首之二》唐·李商隐〗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为有》唐·李商隐〗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衿事早朝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走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 已远声波小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清平调》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秋风词(三五七言诗)》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探究 [摘要]中国五千年以来所积淀下来的古典诗文卓越不凡,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之外,古诗文中还蕴藏着很深厚的哲学意境与美学,是一把能够打开学生心灵与智慧的钥匙。主要探讨研究了学生应怎样正确诵读,才能够从古诗文中体会人生观与价值观,怎样使得优良的传统文化资源填满学生的内心世界等问题。 [关键词]教学措施古诗文教学 1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古诗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当前,我国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古诗文,大都是我国古代诗文中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蕴含着我国古人的智慧,充满着崇高的精神。古诗文教学将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悠久的文化发展进程,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荣辱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还有利于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素质,逐步形成积极地认识态度和人生价值观。举例来讲,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话展现了

诗人宁静淡薄的人生态度。李白的《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展现了他乐观自信豪迈的人生态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说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表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一篇古文或是一首诗就可能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意境、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传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展现了社会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这些优秀诗文的过程中能平定身心、丰富情感、升华灵魂。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知道: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处处渗透着民族文化的智慧,同时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所以不仅要学古诗文,并且还要学好古诗文。但是,学生对古诗文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七年级上册开始学习文言文时,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很陌生,他们了解的古代生活就是《还珠格格》及一些戏说、通俗演义一类。罗彻斯特大学教授爱德华德赛发现:“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一任务是值得去从事的,他们才能真正把它视为己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应注意中、小学学习的过渡、衔接,引导学生从小学学过的古诗中去了解什么是文言文;其次要指导学生建立一种明确的学习思想:为什么要学文言文,了解文言文有什么意义,让学生树立起必须学好古代诗词、文言文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全集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全集 七年级上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24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代表作《阿房宫赋》。 25冰叔,号裕斋。清朝散文家。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代表作《大铁锥传》。 26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伶官传序》。 27退之,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代表作《祭十二郎文》。 28凤久,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曾因《南山集》案入狱,后被特赦。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著有《望溪全集》。代表作《狱中杂记》。 29宗子,号陶庵,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瑯環文集》《西湖梦寻》以及纪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代表作《陶庵梦忆序》。 30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代表作《项脊轩志》。 31伯温,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又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代表作《苦斋记》。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何郁(北京朝阳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一、对中考试卷中古诗文考查的基本认识 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必须要关注中考语文对古诗文的考查。中考的导向很重要,中考考什么,怎样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不要责怪我们的老师太现实,太功利,他们首先是要对孩子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离开这个前提,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那么,中考古诗文是怎样考的呢?这里以2011年中考试卷为例,作一点说明,也算是一个抽样调查。我们一共选了40套试题,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河北、河南、安徽、江西、陕西、山西、广东七个省,南京、武汉、杭州、沈阳、哈尔滨、成都、贵阳、兰州、乌鲁木齐等十三个省会城市,以及深圳、黄冈、荆州、金华等十六个教育较发达的中等城市,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区域较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有说服力。 这四十套试题对古诗文的考查主要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都有名篇名句的考查。分数不等,最少的也有5分,如北京卷,最多的有10分,如重庆卷、安徽卷等。这方面主要是考查学生课内的积累。 第二,都有文言文的阅读考查。分数也不等,最少的也有7、8分,如北京卷、上海卷,最多的达到16分,如天津卷、陕西卷。文言文考查又分课内、课外、课内外结合三种,也就是说有的省市区只考课内的,有的只考课外的,有的课内外相结合。试题类型有基础题,如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等,也有文意理解题,如人物品质的概括、思想感情的把握等。 第三,一部分省市区没有诗词赏析的考查。共19家,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庆、安徽、陕西、哈尔滨、福州、武汉、广东、沈阳、贵阳、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深圳、苏州、青岛、烟台和安徽芜湖。既有教育发达地区,也有教育欠发达地区。没有设置古诗词阅读考查的省市区占抽样调查的将近一半,比例很大的。 这三个特点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都重视古诗文的积累考查。说明大家对古诗文阅读的积累有一致的理解。这种思想是符合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也是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 第二,文言文考查较全面。既重视对基础的考查,也重视对感悟、理解的考查。这样的考查导向,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告诉学生读文言文,既要做到字字落实,特别是重点词句,又要做到有理解,有感悟。这一点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新课标强调要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对此,老师们深有体会。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古诗词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古诗词文学常识 古诗词在中考中占到了大约12分的分值,古诗词在语文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因而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学常识能够帮助自己在考试时更好地摸清答题思路,所以瑞德特老师这次整理的古诗词常识同学们也要好好看哦~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蒹葭》(蒹葭苍苍)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观沧海》(东临碣石)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龟虽寿》(神龟虽寿)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饮酒》(结庐在人境)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渊明集》。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中考语文必须掌握的古诗词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必须掌握的古诗词文学常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长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 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苍苍)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 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 《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龟虽寿》(神龟虽寿)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 斗精神。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 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 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 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 《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 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 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孟浩然,前四句描绘洞庭景色,气势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迹,含蓄得体,第二联可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唐代边塞派代表 诗人,奇异的塞外雪景,诗人将送别与咏雪巧妙结合,通过特殊环境 的描写,衬托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唐代诗人,从神话传说写到现 实感受,语言流丽自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韩愈,字退之,唐代文 学家,忠而获罪的愤慨,颈联既念家人,又伤怀国事,联想到前路艰危,因而徘徊不前表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唐代诗人,以乐府旧题写 当代战事。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李白,描绘荆门山外的壮丽景象,抒 发对故乡的依恋、惜别之情。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学生的学习的难点。由于考试需求,学生学习古诗文往往停留在“背诵默写” 层面,而忽视了古诗文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它的终极价值。古诗文教学需要创新,需要学生在掌握字词句之后的再理解和再创造,这样才能让古诗文学习达到“形式” 和“内容” 的统一。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部分古典诗歌形成的环境及构成的意象距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学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秉承“字词句段篇” 剥竹笋形式,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 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抑制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激情,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 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有效性进行概括分析,寻求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合理途径。 1 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但“一口却吃不成胖子” ,古诗词的教学不是一夜春雨、杏花满树的快捷,它需一点一滴的积累沉淀,积小流才能成江河,到达一定程度时,进行“质” 的飞跃。当然,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彩的部分,而作为语文老师,还有诸多的语文教学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因此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个条件去大量的积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得靠语文老师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了。如:每节语文课前由语文课代表在黑板一侧抄好一首诗词,语文课预备铃一响,由课代表带领大家反复朗读,每堂语文课把师生相互问好的时间改成让全体学生齐背这首古诗词,开始先由教师赏析,后来逐渐转变为学生赏析,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利用这短暂的课前几分钟,每周可熟记并理解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古诗词财富了。 2 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平生、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此,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就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赏读杜甫的《春望》诗,先要弄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正值安史之乱,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安家。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他乘隙逃离长安。这首诗就是他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诗人正是因为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萦,表达他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于是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若不跟学生讲清这一背景,学生就很难明白作者的这种境遇,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书何以值万金。又如李白的《行路难》,若不弄清楚李白写这首诗的处境,那么诗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等句子学生就无从理解。因此分析诗歌前,我先跟学生把背景资料交代清楚:天宝元年,李白被召入京,供奉翰林。玄宗虽对他礼遇有加,但不过是赏识他文学上的才华,李白“济苍生” 、“安社稷” 的政治思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一向清高的李白忍受不了这种处境,而他的清高又为当朝的权贵所难容,终被“赐金放还” 。离开长安,就意味着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不能不使有着积极入世之心的李白感到极度苦闷。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在京城摆了一桌酒

古诗词和文学常识复习题

小学古诗词、文学常识复习 一、选择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操B、 4、杜甫的《春夜喜雨》 A、花重城 B、 5、“春色满园关不住, A、《游园不值》丕C、植 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花重城C、花重锦官城 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C、《春夜喜雨》 B、《春望》 6、"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A、王勃 7、"人生自古谁无死, A、汉青 8、“但使龙城飞将在, A、阴山 9、 A、 11、 A、 12、 B,白留取丹心照 B、汗青不教胡马度 B、边关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B、坐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 B、王之涣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诗句。 C、王维 。”是文天祥的诗句。 C、汗清 o ”是王昌龄的诗句。 C、燕山 ”中的“坐”的意思是 C、座位的诗 句。C、王勃 的 。 A,养浩B、马致远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 14、"忽如一夜春风来, A、春色 15、"春蚕到死丝方尽, A、贺 16、“无边落木萧莆下,A,《茅屋为秋风所破》17、“三十功名尘与土,千树万树裂花开。 B、梨花 蜡炬成灰泪始干。 B、清照不尽长江天 际流。 C 、 元好问 《出 塞》 ”写的是 C 、 雪景 C、杜牧《江南春》 的《无題》。 C、商隐 "出自杜甫的。 B、《登高》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C、陆游 C、《蜀相》 的诗句。 A、岳飞 B、辛弃疾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A,红色B、红花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九龄的诗句。 A、天地 B、天下 C、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C、树叶 天涯 的《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24、分别号称“诗仙”、“诗圣”、“诗鬼”的诗人是 A,贺、杜甫、商隐B、白、贺、杜甫C、白、杜甫、贺25、被人合称“王孟”的诗人是。 A王维、孟浩然B王昌龄、孟浩然C王勃、孟郊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 一、诗歌常识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如《诗经》、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诗歌鼎盛于唐代,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 文言文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5课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第二单元·第10课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秦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第三单元·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第四单元·第20课 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2

古诗文文学常识

古诗文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诗歌 1、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有《李太白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越中览古》《苏台览古》等选入高中课本。 2、《长恨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3、《琵琶行》——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乐府诗——白居易——唐代。 4、《长恨歌传》——唐传奇小说——陈鸿——中唐。 5、《离骚》的作者是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歌,(主要收录屈原的诗)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 2

3

实主义风格,有《杜工部集》,名篇“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阁夜》《登高》《蜀相》《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诗篇,我们都欣赏过。 9、《蜀相》《登高》《阁夜》——杜甫——近体诗——七言律诗;《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杜甫——近体诗——五言律诗。 10、陆游,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有《示儿》《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结集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有九千多首,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11、《书愤》《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南宋——近体诗——七言律诗。 4

12、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中唐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一起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选入初、高中课本的有散文《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七言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连四州》。 13、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个田园诗人。主要作品有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杂诗十二首》(其二)等。14、《归园田居》《饮酒》《杂诗十二首》(其二)——诗歌————古体诗——陶渊明——东晋1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6、《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古体诗——乐府诗;《越中览古》《苏台览古》 5

最新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精)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何郁(北京朝阳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一、对中考试卷中古诗文考查的基本认识 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必须要关注中考语文对古诗文的考查。中考的导向很重要,中考考什么,怎样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不要责怪我们的老师太现实,太功利,他们首先是要对孩子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离开这个前提,研究初中古诗文教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那么,中考古诗文是怎样考的呢?这里以2011年中考试卷为例,作一点说明,也算是一个抽样调查。我们一共选了40套试题,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河北、河南、安徽、江西、陕西、山西、广东七个省,南京、武汉、杭州、沈阳、哈尔滨、成都、贵阳、兰州、乌鲁木齐等十三个省会城市,以及深圳、黄冈、荆州、金华等十六个教育较发达的中等城市,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区域较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有说服力。 这四十套试题对古诗文的考查主要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都有名篇名句的考查。分数不等,最少的也有5分,如北京卷,最多的有10分,如重庆卷、安徽卷等。这方面主要是考查学生课内的积累。 第二,都有文言文的阅读考查。分数也不等,最少的也有7、8分,如北京卷、上海卷,最多的达到16分,如天津卷、陕西卷。文言文考查又分课内、课外、课内外结合三种,也就是说有的省市区只考课内的,有的只考课外的,有的课内外相结合。试题类型有基础题,如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等,也有文意理解题,如人物品质的概括、思想感情的把握等。 第三,一部分省市区没有诗词赏析的考查。共19家,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庆、安徽、陕西、哈尔滨、福州、武汉、广东、沈阳、贵阳、南宁、呼和浩特、包

中考语文古文、古诗词主题、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古文、古诗词主题、文学常识 一、古文: 1、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文体知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写作特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宋哲学家中心思想: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文体知识:说,一种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理,表明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以莲喻人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政治家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个人和祖国尊 严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善于辞令的才能和热爱祖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比喻说理,类比说理4、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号半山政治家、文学家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的事例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对比,反面事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 5、周处《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北朝文学家 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周处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犯了错误的人,只要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写作特点:对比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亚圣中心思想: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正面论证,反面论证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7、卖油翁《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宋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文学家、古文运动领袖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文体知识:古代散文写作特点:神态、动作、语言描写8、核舟记魏学洢明末(清张潮编《虞初新志》)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主题、结构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赞美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文体知识: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发作者的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写作特点:空间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船面到船背9、黔之驴《柳河东集》柳宗元唐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中心思想:本文是一则寓言,写了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同时也告诉我们表面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文体知识:寓言写作特点:详写老虎,略写驴子10、黠鼠赋《东坡全集》苏轼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咏物小赋,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