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

张金泉 3120103413 医药1213班指导老师:许莉萍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全球化,其发展也越来越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资本主义的弊端也越加突出。从贫富差距的扩大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到全球霸权的腐败,无疑更加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缺陷,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认识也越发显得重要。对于多数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了解的人而言,他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想主义,缺乏经验和实际可操作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但是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马克思主义将以其现实的实用性及优越性证明她不是乌托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经济发展;历史的进步

中图法分类号:A811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iv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is also growing at an uncontrollable state of the ills of capitalis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wealth gap widene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n to global hegemony corruption, undoubtedly more exposed the flaws of capitalism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most of the Marxist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they believe that the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kind of idealism, lack

of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operability that Marxism is a utopia. But do not sto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Marxism will be its practicality and realities prove her superiority is not utopia.

Key words:Marxism; utopia;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什么是乌托邦

被现代汉语音译为“乌托邦”的 Utopia 一词,出自于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一书,原意指“并不存在的地方”。而现在人们一提起“乌托邦”,常常是在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的,将它视为“空想”、“乌有”的代名词。但是乌托邦又不等同于幻想,哈贝马斯在谈到乌托邦与幻想之间的区别时指出:“我以为 , 决不能把乌托邦 (Utopia) 与幻想(Illusion) 等同起来。幻想建立在无根据的想象之上 , 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而乌托邦则蕴含着希望,体现了对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未来的向往 , 为开辟未来提供了精神动力。乌托邦的核心精神是批判 , 批判经验现实中不合理、反理性的东西 , 并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我们可以将乌托邦理解成是没有实际基础的一种理想的环境,虽然这种环境不能在人类已知状态下存在,但至少给人一种发展的希望。就如佛教的轮回转世一样,它给人一种信仰,相信的人会得到一种永生的希望,而不信的则认为是一种宗教迷信。

虽然大部分人对于乌托邦一词含贬义的态度,但既然它出现在人类的词汇或历史长河中,存在即是合理,这也就证明它也有它的必要性,可以说它代表一种希望,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痴人说梦。不同人的态度尽然不同,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就是它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它给了人们一种对比,现实的残酷以及理想的美好的对比。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预言社会主义会从革命中产生,并将生产工具归还到集体的手上,依据每个人的“实际劳动”分发利润,并且依据“需求”而非利润规划生产。马克思并且称在社会主义之后,共产主义将会诞生,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为生产模式,成为一个无阶级、无国界、无货币、无私人产权的社会。

3.马克思主义是否等同

于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按需分配的共

产主义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而共产主义又是社会主义经过不断发展使得生产物

质足够庞大使得足够达到按需分配。很多人争论的焦点在于共产主义是否能够实现,而似乎这便是判别共产主义是否是乌托邦的根据。

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确实包涵了乌托邦的成份,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等同于乌托邦。就拿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作为比喻,世界存在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几乎不存在在标准状况下反应的,将在标准状况下发生的反应比喻为乌托邦,这些标准状况下的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比较有利于

研究与教学,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标准状态的反应来学习很多东西;与此相对的是实际的化学反应,我把它比作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样也用标准状态的反应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同时还会进行实际的实验,通过实验的数据来找出与标准状态的差距。而且马克思主义还会在化学实验中发现许多新西,比如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而这是标准状态研究下的化学反应做不到的。并且马克思主义还可以在实验失败时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多次实验找到最优解,在不断反思中无限接近标准状态,同时还可以在某些条件下通过改变实际的参数来

超越标准状态,而这也是作为理论的标准状态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就像化学实验中的理论加实践,它是一种科学的发展体系。

就和科学发展中任何一项理论技术付诸实践

生产一样,它们都需要完备的理论支持,然后进行多次的尝试,最后成为可利用的产品,比如爱因斯坦虽然发现了核技术,但是制造原子弹的却不是他,而是经过不断完善的核技术和不断的实验,并且也许这颗原子弹并不能如同理论数据那样有威力,但是差距绝对不是很大。而马克思主义也正如一项发展的科学技术,它要创造的共产主义也许暂时比较遥远,但是经过不断的改进、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却同样会越来越完善,而且崛起速度惊人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世界亲眼目睹。乌托邦其实也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但是它缺乏可施行的工具和手段,而且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它是一种没有科学作为依据

的假命题。乌托邦只是一种如高等数学中出现的极限,它是可见的一个数据,但是却不能够说这个极限是真正存在,只能说无限接近,一种理论的值,

而乌托邦则是一种理想的环境。而马克思主义虽然

最终目的是取极限,但是却有求极限的各种公式和

方法,因此可以很明确地说,马克思主义确实含乌托邦的理想却不等同于乌托邦。他们之间有交集,但是区分却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 曹惠芬;乌托邦的历史考辨与现实价值[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莫里斯?迈斯纳.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

与乌托邦主义[M], 张宁, 陈铭康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 赫伯特?马尔库塞. 乌托邦的终结[A], 上

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

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5] 李永虎,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05期[6] Daniel Chodorkoff. “The Utopian

Impulse: Reflection on a Tradition”,

The Journal of Social Ecology, 1.1Winter

83.

[7] 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J];读

书;1998年12期

[8] 方仪;乌托邦理论的诠释及当代意义[D];

复旦大学;2012年

[9] 张彭松;“永不在场”的乌托邦——历史与

价值之间的张力[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作者简介:

张金泉(1994-),男,江西赣州人,浙江大学本科生,主要研究医药领域。

浪漫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乌托邦-2019年文档

浪漫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乌托邦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欧洲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英国社会进入历史转型期。然而,这一时期西方人的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并未与工业文明同步提升;相反,由于基督教地位的日渐衰微,西方人心底最深沉的信仰备受重创。为了摆脱现代物质文明对精神空间的侵蚀,西方人开始从古老的东方寻求启示与救赎,希望通过对东方的想象或探索,消解对生命归宿的困惑与迷惘,从而完成对自身文化的修复和提升。{1}于是,东方异域不断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里。 在浪漫主义诗人群体中,拜伦和雪莱对东方的话语实践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和思想家们寻求精神启蒙、实现自我探索的迫切愿望。尽管两位诗人均表现出了对东方题材的情有独钟,但无论是从迷恋东方的个体心理诉求还是从诗歌中东方情调的书写策略,抑或是对东方文化的深层认知上来看,拜伦和雪莱笔下的东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拜伦与雪莱迷恋东方的个体心理动因 周宁曾这样评论拜伦和雪莱笔下的东方:“拜伦的东方是欧洲的东方,从希腊到土耳其,雪莱诗中的东方是世界的东方。他们的东方都是历史的过去或时间的起源,是由空旷的目的与废墟构成的永恒之地。”{2} 1.逃离社会现实,追寻革命理想如果说拜伦对东方的迷恋

一部分源于他童年时代滋长的东方情结,那么其青年时代追寻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则是触发诗人探寻东方的更深层缘由。 由于个人情感经历的波折和人文政治环境的压抑,拜伦被迫走上了浪漫的游历之路:1809年到1811年间,诗人游历了葡萄牙、马其顿、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并亲身体验了“东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及民间习俗。{3}“东方”游历一方面使诗人暂时逃离了现实带来的精神负担,另一方面也成为他投射革命理想的主战场。统观拜伦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抗压迫、捍卫自由的拜伦式英雄占据了诗人文学创作的主要篇幅,如异教徒康纳德、恰尔德?哈洛尔德和唐璜。从这些外表貌似神勇强悍,而内心却无比孤独脆弱的斗士身上,读者不难发现拜伦本人的影子:他一方面热切地追逐着自由和理想,另一方面又因个性桀骜而孤标傲世。 在亲历了西方的社会动荡和精神荒原之后,拜伦更加坚信,唯有逃向东方,人们才能超越世俗樊篱,重获家园归属感。因此,为了消除对现实的心理戒惧,同时也为了给革命理想和人生信念寻找一个自由释放的空间,诗人最终选择了东方这一遥远而神秘的异域来表达自我期望。 2.质疑工具理性,崇尚普世正义雪莱对东方文化的迷恋,尤其是对东方宗教的认同源于诗人摆脱西方工业文明滋生的物 质欲望和精神羁绊,寻求灵魂归宿和普世正义的心理诉求。“雪莱所谓‘无边的东方’其实是西方重构东方他者虚设的一个空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 ——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黄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在书中,曼海姆“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见解。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意识形态乌托邦曼海姆知识社会学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作为知识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与奠基 者,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 (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 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从此,曼海姆的名 字从此紧紧地与知识社会学联系在一起。虽 然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哲学家 舍勒最先提出的,但在曼海姆那里,知识社 会学才真正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才真 正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的考察。 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曼海姆“概

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他认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总的说来有两个不同的和可区分的含义特殊含义和总体含义”。就是说,意识形态分为特殊的含义和总体的含义两种,即曼海姆所谓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 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既体现了社会研究在历史过程的逐步深化之规律,同时也体现着社会学学者本身对于该问题认识的认识与再反思。 二、核心问题评述:曼海姆的意识形态概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意识形态是社会学界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1早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前,意识形态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当我们现在再谈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其思想渊源与他通过卢卡奇对马克思的继承结合起来。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一切阶级社会的思想体系,都只是当时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且都只是为了他们自身的阶级利益服务的。而在曼海姆看来,人类相对于社会现实的思想的扭曲井不只是发生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也同样存在思想被扭曲的现象,井由此引出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概念上的分辨。 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是统治集团的集体无意识,而“乌托邦”则相反,是被统治集团的集体无意识,前者无视社会现实中向未来发展的真实可能性,而后者则无视社会实际存在本身的现实性。换言之,“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集团既得利益者的现在,“乌托邦”则空想被统治者和利益受到侵害者的未来。他们都同都属于思想意识相对于社会现实存在的扭曲,而且也都是受到人们各自的集体无意识的支配。 从词源的角度看,“意识形态”一词的意思是“观念的科学”。后来,经过马克思的阐释,“意识形态”被“带入到另一个不同的领域”2,具有“虚假意识” 1Krishan Kumar.Ideology and sociology:Reflections on Karl Mannheim’s Ideology and Utopia.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Vol.11,No.2(June,2006),pp.169-181 2[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

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研究综述

摘要: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是西方文学长河中的一条绵绵细流,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对其进行总体评述。 关键词:乌托邦;反面乌托邦;综述 自从潘多拉的盒子合上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停地为寻找希望而努力,为寻找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就这样,乌托邦(utopia)——这一具有美好未来意蕴的术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危机不断出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诸如: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致使人们的生活逐渐机械化、教条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对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致使人们对自身的安全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恐慌。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整容技术等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科学技术的过分开发,致使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核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乌托邦的理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曾经渴望的美好境界在这一系列危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乌托邦走向了它的反面。 反面乌托邦(dystopia)是“把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描写作为讽刺幽默手段加以运用,预示未来世界的恐怖可怕,讽喻现实社会的丑恶腐败。”它不但对乌托邦所设想的理想境界进行了讽刺,而且对人类的现实处境进行了警示。尤其是在文学中,反面乌托邦小说通过各种视角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处境给予了淋漓尽致的描绘,从而引起人们从外到内的思考和反省。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一直却处于边缘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面上看,乌托邦小说似乎仅仅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而反面乌托邦小说则是对这种畅想的否定。但实际上,从其内在本质上看,它们无疑都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与反思,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本真追求。它们之间是一种承继关系,反面乌托邦小说正是乌托邦小说的延续。而整个西方文学史不就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的发展史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作为“亚小说文类”,它们所反映的内涵正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学史的主题,它们的重要地位是不能否认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的乌托邦研究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其中,有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政治和美学领域,而且大多是从哲学或美学的角度对乌托邦思想或乌托邦情结进行了解读,包括对马尔库塞、诺齐克、布洛赫、曼海姆等人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关评述。还有一部分涉及了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本文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评述。我国关于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现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对《理想国》《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等单部作品的评论开始的。从评论的形式上来看,多数评论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的,主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述,尤其是集中在对小说的理想社会及其各种社会制度的优缺点的阐述上。个别批评家侧重两部小说的比较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是:耿伟的《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以(乌托邦)为创立标志?》,王启民的《比较论略》等。 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大多还是以单篇论文为主,只有个别评论者进行了整体评述,而且大多数都是对乌托邦小说的总体评价。即使有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评论,它也只是作为乌托邦小说的一个延续部分出现的,因此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研究还只是一些仅限于内容介绍的一般性评述。至于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综合评述更是少之又少,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以《乌托邦》为例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研究生2011级 学号 2010102040 学生于娴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摘要】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也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理想的“乌托邦”因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成为“空想”,但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及在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提出的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我们当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 据《简明哲学百科词典》解释:“乌托邦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而设想建立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通常指空想社会主义,也形容空想的、不缝实现的改革。”事实上,只要人们提到“乌托邦”一词,就会首先想到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几乎是同义语,都表达了思想家们对现实丑恶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憧憬。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一切归全民所有、全体公民过着平等富足生活的完美的理想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 一、关于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1535年,因为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指令而被处死。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孩提时代被送到伦敦的圣安东尼学校,14岁进入牛津大学,他大量研读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著作,并深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其后来创作《乌托邦》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英国,奠尔深切感受到圈地运动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律师,他接触了大量涉及下层社会的诉讼案件,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了深刻的了解,因而对下层人民给予深深的同情。他看透了社会不平等和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的原因,即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剥削为特征的私有制,这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尽管他对英国的社会与政治非常不满,但王朝的专制统治和他曲折的从政经历,使他不能发出公开的批判声音,然而他所生活的大航海时代,却让他可以通过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来阐发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1516年,

直面_诸神纷争_的世界_从_意识形态与乌托邦_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3 ———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熊 春 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nheim ’s thought and Weber ’s one in three aspects :(1)diagnosis of their time ;(2)the Mannheim ’s epistem ological predicament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Weber ’s thought ;(3)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As W olff argues that ,m ost of Mannheim ’s w ork (not only that explicitly dev oted to the s ociology of knowledge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a ”diagnosis of our time ”.It was just on this topic where Mannheim followed Weber ’s proposition ———“g ods com plete in every fields of s ociety ”,and extended the tension of Weber ’s judgment in many theoretical aspects such as ideology and utopia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the problem of intelligentsia ,the types of knowledge and the styles of instruction ,etc.In this sense ,the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of Mannheim and Weber gets its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thoughts history or academic history ,but als o on the s ociological masters ’inspiration to grasp the problems of our time. 3 本文的思路与写作过程无不得益于我的导师苏国勋先生的指导和教诲,在此表示感谢。① 详细阅读过《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人不难发现,曼海姆在书中的各章都有对韦伯的直接引用或评论。 ② “接续”不完全同于继承、批判或超越等,笔者只是想借此强调曼海姆站在韦伯的基础往下言说的客观状态。毋宁说,接续包含着继承、批判、超越甚或倒退的可能性,但曼海姆对韦伯究竟继承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在什么方面和意义上有所超越甚或倒退,这些都是值得认真分析和谨慎对待的问题。有关学者对曼海姆的认识论困境的分析,使得这些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③ 艾彦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译序中特别指出,“曼海姆具有异乎寻常的敏锐头脑和令人惊叹的综合能力,这突出表现在,他虽然吸收了如此之多具有深刻而丰富内容的思想流派的研究成果,但是,他自己却并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流派,而是努力融百 家于一炉,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曼海姆,2001:11) 谈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在其思想渊源上,人们主要强调他通过卢卡奇对马克思的继承,而较少关注曼海姆在思想上与韦伯的复杂关联。一般认为,正是在与马克思的关系上,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区别开来,形成了知识社会学不可相互化约、又相得益彰的两套经典传统(W olff ,1970:32)。但实际上,在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代表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中,我们也可以随处看到他 与韦伯思想的关联,①尤其是在对知识分子问题、知识社会学认识论、方法论等问题的论述上,曼海姆几 乎就是接续②着韦伯的命题在往下言说。另外,考虑到他的精神导师卢卡奇本人就曾在一段时间内与 韦伯过往甚密,曼海姆对韦伯思想的接续可以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透过曼海姆的 纷杂的思想论述,③缕清他与韦伯思想的关联,是一个值得学人注意和努力的方向。本文拟从几个方面 出发,对曼海姆与韦伯观点的关联,进行一定的梳理,望能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时代精神的诊断 曼海姆在其《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开篇就提出“关于思想的社会学概念”,把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定义为对“思想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因此,对时代精神的诊断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应有之义。而这一问题显然也是韦伯一直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韦伯关于时代精神的诊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提出的“诸神纷争”命题。韦伯在其著名的“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声称,我们这个时代,随着理性化的推进,“许多昔日的神 已从坟墓中走出来;不过它们已被祛除巫魅,因而采取非人格力量的形式出现” (韦伯,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金的《我们》齐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享有相当高的世界声誉。虽然就连高中英语课文中都对其有过介绍,但它却是我在这三部书中最晚读到的一本。比起《1984》曾在我个人的思想历程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启蒙角色(当然,相信有无数青年都会有类似的感受),《美丽新世界》则让我多看到了另一些可能。它描述的乌托邦场景,较之另外两本会少一些极权色彩,但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值得警醒。 *三种乌托邦的比较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一开始就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认为世界最终没有发展成乔治·奥威尔的预想,却越来越向赫胥黎所描绘的方向发展。《娱乐至死》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里的矛头明确指向电视、电视节目等娱乐性设施。波兹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娱乐的附庸,人们的思考能力受制于此,最终娱乐至死。 《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社会与其确有共通之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得名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本欲改善人们的生活,实则带来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个新世界是一个设定好的机械化的盛世,尊奉汽车大王福特为救世主。科技与政策管理极度发达。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虽被分为五个等级,但却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了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他们被设计得厌恶书籍、厌恶艺术、厌恶独处,性滥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即使出现最糟的情况,也还有索麻这一“完美的药物”使人们获得快感。可以说,“幸福”在这美丽新世界中似乎唾手可得。 诚然,幸福是人类始终追寻的一大终极目标,然而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被幸福”却不等于、甚至往往是有悖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概念的,就如同波兹曼描绘的“被娱乐”一样。新世界中的幸福成为了人为的研究成果,而每个人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则消失殆尽。在这里被扭曲的不只是幸福的概念,这些新人本身也不同于我们如今定位的自由、正常的人,而失去了灵魂。 相比较《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1984》则侧重于制度对人的挟制。如果说前者中描绘的人们是热爱技术而被技术改造,后者中塑造的人则是被制度改造得热爱制度。老大哥在看着你;无法关掉的电幕覆盖着生活每个角落;新话和双重思想则成为人们自身上的枷锁。这里营造出的极权恐怖更为直接。然而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恐怖可能尚不如《美丽新世界》中来的可怕。举例来说,《1984》中还需要设立真理部来篡改历史进而控制人心,而《美丽新世界》中人已经从内心最深处拥抱现实而厌恶过去的一切。 《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本身就是俄国人,但《我们》约写于1923年,看来并不是对斯大林时代的影射。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上不合时宜,仍被禁止出版。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约六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极权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世界被“造福主”个人所统治,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却无一类外地连任。造福主的机器是断头台,处决的过程经常发生且公开进行。“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

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 张金泉 3120103413 医药1213班指导老师:许莉萍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全球化,其发展也越来越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资本主义的弊端也越加突出。从贫富差距的扩大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到全球霸权的腐败,无疑更加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缺陷,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认识也越发显得重要。对于多数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了解的人而言,他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想主义,缺乏经验和实际可操作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但是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马克思主义将以其现实的实用性及优越性证明她不是乌托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经济发展;历史的进步 中图法分类号:A811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iv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is also growing at an uncontrollable state of the ills of capitalis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wealth gap widene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n to global hegemony corruption, undoubtedly more exposed the flaws of capitalism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most of the Marxist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they believe that the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kind of idealism, lack of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operability that Marxism is a utopia. But do not sto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Marxism will be its practicality and realities prove her superiority is not utopia. Key words:Marxism; utopia;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什么是乌托邦 被现代汉语音译为“乌托邦”的 Utopia 一词,出自于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一书,原意指“并不存在的地方”。而现在人们一提起“乌托邦”,常常是在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的,将它视为“空想”、“乌有”的代名词。但是乌托邦又不等同于幻想,哈贝马斯在谈到乌托邦与幻想之间的区别时指出:“我以为 , 决不能把乌托邦 (Utopia) 与幻想(Illusion) 等同起来。幻想建立在无根据的想象之上 , 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而乌托邦则蕴含着希望,体现了对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未来的向往 , 为开辟未来提供了精神动力。乌托邦的核心精神是批判 , 批判经验现实中不合理、反理性的东西 , 并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我们可以将乌托邦理解成是没有实际基础的一种理想的环境,虽然这种环境不能在人类已知状态下存在,但至少给人一种发展的希望。就如佛教的轮回转世一样,它给人一种信仰,相信的人会得到一种永生的希望,而不信的则认为是一种宗教迷信。 虽然大部分人对于乌托邦一词含贬义的态度,但既然它出现在人类的词汇或历史长河中,存在即是合理,这也就证明它也有它的必要性,可以说它代表一种希望,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痴人说梦。不同人的态度尽然不同,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就是它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它给了人们一种对比,现实的残酷以及理想的美好的对比。

Utopia and Dystopia(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Utopia and Dystopia The utopia and its offshoot, the dystopia, are genres of literature that explor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Utopian fiction is the creation of an ideal world, or utopia, as the setting for a novel. Dystopian fiction is the opposite: creation of a nightmare world, or dystopia. Many novels combine both, often as a metaphor for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humanity can take in its choices, ending up with one of two possible futures.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are commonly found in science fiction and other speculative fiction genres, and arguably are by definition a type of speculative fiction. The word utopia was first used in this context by Sir Thomas More in his 1516 work Utopia. The word utopia resembles both the Greek words "no place", "outopos", and "good place", "eutopos". In his book, which was written in Latin, More sets out a vision of an ideal society. As the title suggests, the work presents an ambiguous and ironic projection of the ideal state. Dystopia is defined as a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poverty, squalor, or oppression. Most authors of dystopian fiction explore at least one reason why things are that way. Dystopias usually extrapolate element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are read by many as political warnings. Many purported utopias reveal a dystopian character by suppressing justice, freedom and happiness. George Orwell's novel Nineteen Eighty-Four is a dystopian novel about a coercive and impoverished totalitarian society, conditioning its population through propaganda rather than drugs. Margaret Atwood's The Handmaid's Tale describes a future North America governed by strict religious rules which only the privileged dare defy. Combinations Jonathan Swift's Gulliver's Travels is sometimes linked with utopian (and dystopian) literature, because it shares the general preoccupation with ideas of the good (and bad) society. Of the countries Lemuel Gulliver visits, only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 approaches a utopia; most of the others have significant dystopian aspects. Many works combine elements of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Typically, an observer from our world will journey to another place or time and see one society the author considers ideal, and another representing the worst possible outcome. The point is usually that the choices we make now may lead to a better or worse potential future world.

乌托邦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者托马斯?摩尔在其著作《乌托邦》中所描绘的一个并不存在的国家,在那里,财产实行公有制,人人平等,社会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所有的人穿着一样的统一的服装,在公共餐厅就餐,所有的官员由秘密投票产生。因此,长久以来,“乌托邦”这个词语演变成了一切理想社会的象征。在上个世纪,很多文学家、学者不停地设想人类未来乌托邦式的美好生活,然而,阿道斯?赫胥黎的小说《美丽新世界》却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反面乌托邦”的著作。赫胥黎在这部小说中对“美丽新世界”的种种“美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现代人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著作使乌托邦的美丽神话破灭,同时,也迫使人们对乌托邦神话以及人类现代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 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人们生活在被称之为“文明社会”的“新世界”中,除了“文明社会”,还有供印第安部落居民居住的“蛮族保留区”。在“文明社会”长大的柏纳和蕾宁娜在去保留区游玩时遇见了琳达和约翰母子。得知琳达曾是新世界居民,但由于不慎坠崖而留在保留区之后,柏纳将琳达母子带回了“新世界”。然而,琳达却由于过量服用索麻而去世,约翰在经历了对新世界的向往崇拜转为厌恶的情感变化之后,自缢身亡。 一新世界的“美丽” 在《美丽新世界》的开篇,作者将故事定格在遥远的未来,并对这个乌托邦式的社会进行了详尽的描绘。然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个“新世界”却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个美好的乌托邦。 1 天性的失落,人性的贫乏 新世界的社会,由五个等级的人群组成。这五个等级的前两级属于上层社会精英人群,负责智力与科技方面的工作,被称为阿尔法(α)和贝塔(β);后三级属于下层,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蓝领,负责体力劳作,分别称作伽马(γ),德塔(δ)和埃普西隆(ε)。社会等级极其分明森严,各个阶级之间禁止任何非工作性质的接触。 与批量“生产”不同种类的人类以及泾渭分明的社会等级随之而来的,是对人性的催眠与制约。人类在被“生产”出来之后,会统一接受社会规范的教育与灌输,以期每个人都被培育成热爱社会,热爱自身责任使命的好公民,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高度统一与规范。 2 理性的泯灭,物欲横流以及精神空虚 在新世界里,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殆尽,信仰也被摒弃,在催眠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只追求纯感官的享受。娱乐生活与闲暇时光也受到了制约,独处被严格禁止,因此各种集体娱乐活动大肆扩张。人们在下班后可以选择观看电影,体育赛事,参加舞会,团体合唱等活动,更重要的是服用索麻以及与性伴侣上床来得到感官的满足。 与现代社会不一样的是,在新世界中,性生活成为了一种娱乐。家庭,婚姻和专一被无情的反对与批判,性自由成为了主导风尚,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同阶层的性伴侣,同时也有义务满足同阶层的任何人对自己的性要求。性生活就像唱歌,踢足球,跳舞等其他娱乐活动一样普通,甚至儿童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做性爱相关的游戏。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社会新原则,反对一切长久持续的感情,比如书中的蕾宁娜,因为与一男子在一起四个月就被认为与社会原则相违背,被认为不正常。得益于性自由,现代社会中人们因爱情所体会的相思之苦,分手之痛以及背叛之伤都不会再出现。 在历史上的欧洲,人们曾拼命挣脱“神”的枷锁,提倡人性的重要和回归,这被称为“理性主义”。理性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的特性。然而在新世界中,理性已经完全灭失,人类不去思考,个体意识已然消失,历史文明与文化,宗教信仰,都成了过去式,没有了存在的舞台。在只崇尚消费和娱乐的新世界,人们不再读书,不再思考,不再去追求与欣赏真理和美,对文化,科技,艺术的传承也消失殆尽。人们变成了一个统一体,在催眠教育下与社会制约下泯灭了自我意识和理性。新世界中不再有造物者上帝的崇拜者,只有对汽车大王福特――生产线的创造者――的狂热追随者,这个新“上帝”成为了他们的新“信仰”,与之相关的“宗教活

浅谈个人主义与“乌托邦”精神

浅谈个人主义与“乌托邦”精神 个人主义与“乌托邦”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它们褒贬兼有、毁誉不一。我们不能因为它们在当代的萎缩和消解,而片面地否定其的积极性,从而将它们遗弃。我们要做的是突破它们的消极作用,尽可能地以其精神本质造福于人类。 一、个人主义 西方文化——无论是英美文化,还是直接传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精神的欧洲大陆诸国的文化——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个人主义文化。i李慎之先生也曾经说过,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核心。 (一)个人主义的基本内容 个人主义一词最早是在19 世纪以法文形式出现的。关于个人主义的内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而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事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 (二)个人主义的渊源 关于个人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两希文化”(即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以人本主义为主要精神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本身就潜含着个性解放、个人自由、个人自主和自我独立的精神。而基督教文化作为继承希伯来文化与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结合体,认为信仰本身就意味着每一个人在主面前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两希文化的根本区别只在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在精神底蕴上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而以《旧约》和《新约》圣经为范本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在精神实质上是神本主义的。ii (三)个人主义理论的形成 1、个人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通过人权对神权的挑战,再次确认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人道主义原则,从而为现代意义的个人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前提。但文艺复兴运动仍然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框架内对个人价值的呼吁,其逻辑起点和最终结论仍然放在基督教的个人拯救上,人最终得归于上帝的怀抱。宗教改革运动则重创了基督教神学体系,却没有完全推翻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反而使上帝更加神秘飘渺,使其成为纯粹的超验的形而上学的规定。它对个人主义的贡献在于,积极肯定了个人良心的独立抉择和判断,为个人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通过宗教改革运动,“个人信仰不需要中介,他对自己的精神命运负主要责任,他有权利和义务以他自己的方式并通过他自己的努力,直接建立他与上帝的关系”。iii 2、个人主义在哲学观念上的确立。 由笛卡尔开创的理性主义使个人主义在哲学观念上开始确立。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并把这一命题作为建立新哲学体系的“基石”。这一命题的内涵可理解为:每个人认识的基础或出发点就是他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不是任何其他个体,也不是整个社会的存在。作为理性的“自我”是决定一切活动的独立实体,只有它才能推导出外部物质世界和上帝。这样,每一个人所做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是他认识或行动的唯一合法基础了。但是,这在逻辑上便假定了一个彻底摆脱他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制约的抽象的个人存在,每个理性的“自我”个体都成为了一个封闭的单子,相互内在隔绝。 在笛卡尔之后,康德对个人价值的强调更为彻底。他认为:人就是这个地球上的创造的

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

摘要:不少人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带有极重的空想色彩。由于空想的共产主义流行,许多人丧失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心。笔者认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基础上的,产生以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部分质变,而且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已经包含了共产主义的萌芽,我们必须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共产主义。关键词:共产主义空想部分质变特征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有了太多的空想色彩,很多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社会分工,没有痛苦,没有灾难,没有邪恶,人们思想觉悟极高,各取所需,是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间天堂。然而,乌托邦是实现不了的,很多人从怀疑这种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进而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丧失了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那么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一、共产主义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基础之上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综合马恩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三,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消灭了阶级差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第五,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第六,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第七,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马恩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不是空想来的,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弊端和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之上。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 “工业只要还在当时的基础上进行经营,碍,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 就只能通过每七年出现一次的普遍混乱来维持,每次混乱对全部文明都是一种威胁,它不但把无产者抛入贫困的深渊,而且也使许多资产者破产。”要解决这一问题,或者放弃大工业本身(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按大工业发展的要求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单个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所有人的需要来领导。[!--empirenews.page--] 恩格斯接着讲道:“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这样,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将消灭竞争,而代之以联合。因为个人经营工业的必然结果是私有制,竞争不过是单个私有者经营工业的一种方式,所以私有制同工业的个体经营和竞争是分不开的。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马恩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新社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用累进税、高额遗产税、取消旁系亲属(兄弟、侄甥等)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2)一部分用国家工业竞争的办法,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所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和船主的财产。(3)没收一切反对大多数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4)在国家农场、工厂和作坊中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就业,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竞争,并迫使还存在的厂主支付同国家一样高的工资。(5)对社会全体成员实行同样的劳动义务制,直到完全废除私有制为止。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6)通过拥有国家资本的国家银行,把信贷系统和金融业集中在国家手里。取消一切私人银行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039083.html,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作者:何佳玲朱小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4期 摘要:从《理想国》到《1984》,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从文内到文外,本文探索了随 时代变迁,文学作品中人类对理想社会观点的变化,以及反乌托邦的出现。并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分析此种思想变迁的原因,以及运用文学作品中产生的这种反乌托邦思想所蕴含的批判性视角来反思自身社会现实,提出对理想社会不断的探求。 关键词:乌托邦;反乌托邦;文学作品;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1516年,托马斯·莫尔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社会。他描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社会,但是同时他又用UTOPIA(乌有之乡)这一拉丁词表示,这说明他自己也知道他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完美社会。尽管莫尔向人们表达了这个完美社会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是在他之后,其实在他之前也有很多人在寻找或者试图建设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追求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可是这样的社会到底在哪?何处才是我们的理想家园呢? 其实对完美社会的追求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在《理想国》里,柏拉图不正是在他的脑海里构建了这样的一个理想的国土,完美的社会吗?可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模型,是对于理念而非对于现实而言的。他描述的理想国是就理念世界而说的,是现实国家的原型,而现实的国家则是它的退化、堕落的形式,理念的国家是真实的,现实的国家是虚幻不振的,至少没有符合国家的真正本性,理想的共和国是对现实的国家的否定。柏拉图并不指望他的王国能在当时实现,他认为,除非哲学家做了王,这个理想国是不会实现的。但是柏拉图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乌托邦思想。乌托邦思想家们都认为,只有乌托邦中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属于人类的生活。 不难看出,乌托邦在柏拉图与莫尔的作品中的表现只能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一种精神上的思考与建构。不过此种情况在后来培根的《新大西岛》里发生了改变。培根以科学为核心谋发展,力求以科学为工具带来人类对于自然更大的掌控以及人类健康快乐的生活。由此,科学成为人类生活改革的跳板,乌托邦不再是纸上空谈而拥有了无限可能。于是乎,人们不再只沉溺于幻想,而动起手来想要去实现它;乌托邦主义者坚信当人类把握住历史规律,以科学为戟,那么自然不再是不可战胜而是可以为人支配的,那么人类解放的那一天就不会遥不可及。在科学进步充满希望的滚滚浪潮推动之下,人们的关注点从基础的物质层面转移到了对社会的理性安排上。这一点可以回溯到《理想国》对真正社会的探讨上,不过鉴于此时民主有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