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地质构造背景

构造位置 活动大陆板块边缘弧内侧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亲弧裂谷及大陆裂谷。 成矿环境成矿区域有较厚的陆壳,张性构造发育。矿床与钙碱质及次碱质酸性及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成矿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温(可高达500-600℃,晚阶段可降至240-250℃)。

含矿岩体 为具斑状结构的浅成-超浅成酸性小型(多<1km 2

)侵入体。其岩石类型多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多具有高硅、高碱的特征。岩体多呈岩株状及岩筒状。

成矿时代 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 同类型铜矿床及钼钨矿床、矽卡岩型钼钨及钼铁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钼的矿体多成环状、锅状、筒状、似层状、凸镜状、脉状产于岩体的上部、顶部、爆破角砾岩筒、接触带及裂隙带中。

矿石矿物组合主要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常可见黄铜矿、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等。常见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萤石、云母、黄玉等。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片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及网脉状构造。

围岩蚀变常见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等,并且有从中心向外依次分带规律,但因岩浆的多次侵入和多期次矿化、蚀变的叠加使蚀变分带复杂化。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的特征,在世界钼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

矿床实例 (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辽宁)蓝家沟、(北京)大庄科、(河南)南泥湖-三道庄、(美)Climax 、Henderson 、Redwell Basin 、(格陵兰)Malmbjerg 。 矿床成因

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和裂谷活动有关。当洋壳以较低的角度俯冲于有较厚陆壳的大陆板块边缘之下因俯冲减速或拆沉作用,或在大陆裂谷早期因镁铁质岩浆上升并释放热能,导致下地壳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流纹质岩浆(一般高硅富碱)。当此种岩浆侵位于大陆边缘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形成斑状酸性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引爆形成角砾岩筒。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活化和参与较晚阶段的成矿(图

1)。

图31 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模式(据黄典豪(1995)原图修改)

1-钾化带;2-绢英岩化带;3-矽卡岩化带;4-青盘岩化带;5-成矿流体运移方向,6-花岗斑岩或斑状花岗岩

找矿方向及标志

(1)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板块边缘弧内侧、弧后裂谷及大陆裂谷等构造单元,(2)高硅富碱的酸性斑状结构的小侵入体,(3)Mo、W、Sn、Cu、Rb等元素的综合异常,(4)地表氧化带中姜黄色铁钼华的色斑。

中国的钼矿床成矿特点及矿床成因

钼矿资源 www555整理 一、资源状况 截至1996年底,我国已探明钼矿区222处,分布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钼的保有储量达到840.20万t,其中A+B+C级占储量的39.8%,为334.50万t,如以我国的工业储量(A+B+C级)与西方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我国低于美国(540万t,储量基础),而高于智利(250万t,储量基础),居世界第二。 图3.14.1示出了我国40多年来保有储量和工业储量(A+B+C级)增长状况。 图3.14.1中国钼矿保有储量增长曲线图 二、储量分布 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西北14.9%、华东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储量最多,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29.9%,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另外储量较多的省(区)还有:山东占6.7%、河北占6.6%、江西占4%、辽宁占3.7%、内蒙古占3.6%。以上8个省(区)合计储量占全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陕西、吉林三省就占56.5%。表3.14.4和示出了我国主要的钼矿床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表3.14.4中国钼矿主要产地一览表

图3.14.2 中国钼矿分布图

三、资源特点 我国钼矿探明储量虽多,但其品位与世界主要钼资源国美国和智利相比,显著偏低,多属低品位矿床。矿区平均品位小于0.1%的低品位矿床,其储量占总储量的65%,其中小于0.05%的占10%。中等品位(0.1%~0.2%)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30%,品位较富的(0.2%~0.3%)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4%,而品位大于0.3%的富矿储量只占总储量的1%。 我国钼矿虽然品位低,但伴生有益组分多,经济价值高。据统计,钼作为单一矿产的矿床,其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14%。作为主矿产,还伴生有其他有用组分的矿床,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与铜、钨、锡等金属共生和伴生的钼储量占全国钼储量的22%。 我国钼矿的第三个特点是规模大,并且多适合于露采。据统计,储量大于10万t的大型钼矿,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6%,储量在1~10万t的中型矿床,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0%。适合于露采的钼矿床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大型矿床大多可以露采,而且辉钼矿的颗粒往往比较粗大,属于易采易选型。 就矿石类型来看,在我国已探明的钼矿储量中,以便于利用的硫化钼矿石为主,其储量约占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9%,而不便利用的氧化钼矿石,混合钼矿石及类型不明的钼矿石只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 我国钼矿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地质工作程度比较高。经过地质工作达到勘探程度的储量占总保有储量的50.5%,达到详查程度的储量占41.8%,二者合计,详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储量占到我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2.3%。 钼矿资源地质特征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地质构造背景 构造位置 活动大陆板块边缘弧内侧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亲弧裂谷及大陆裂谷。 成矿环境成矿区域有较厚的陆壳,张性构造发育。矿床与钙碱质及次碱质酸性及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成矿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温(可高达500-600℃,晚阶段可降至240-250℃)。 含矿岩体 为具斑状结构的浅成-超浅成酸性小型(多<1km 2 )侵入体。其岩石类型多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多具有高硅、高碱的特征。岩体多呈岩株状及岩筒状。 成矿时代 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 同类型铜矿床及钼钨矿床、矽卡岩型钼钨及钼铁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钼的矿体多成环状、锅状、筒状、似层状、凸镜状、脉状产于岩体的上部、顶部、爆破角砾岩筒、接触带及裂隙带中。 矿石矿物组合主要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常可见黄铜矿、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等。常见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萤石、云母、黄玉等。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片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及网脉状构造。 围岩蚀变常见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等,并且有从中心向外依次分带规律,但因岩浆的多次侵入和多期次矿化、蚀变的叠加使蚀变分带复杂化。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的特征,在世界钼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 矿床实例 (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辽宁)蓝家沟、(北京)大庄科、(河南)南泥湖-三道庄、(美)Climax 、Henderson 、Redwell Basin 、(格陵兰)Malmbjerg 。 矿床成因 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和裂谷活动有关。当洋壳以较低的角度俯冲于有较厚陆壳的大陆板块边缘之下因俯冲减速或拆沉作用,或在大陆裂谷早期因镁铁质岩浆上升并释放热能,导致下地壳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流纹质岩浆(一般高硅富碱)。当此种岩浆侵位于大陆边缘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形成斑状酸性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引爆形成角砾岩筒。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活化和参与较晚阶段的成矿(图 1)。

15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山

15 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山 熊恒恒(长江大学地化10901 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中国钼矿床的四大基本类型和以前已经探明的主要的大型矿床:吉林黑山陕西金堆城河南南泥湖—三道庄辽宁杨家杖子陕西黄龙铺广东白石障和新发现的大别山东段的特大型矿床的一些主要特征,剖面图,储量等. 关键词钼矿床矿山 中国钼矿床不仅规模大,而且类型多。已探明的矿床包括有斑岩型、斑岩-夕卡岩型、夕卡岩型、脉型、沉积型等各种类型。 斑岩型钼矿床该类矿床又称细脉浸染型钼矿床,呈网脉状产在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近旁的围岩中。钼的主要成矿作用明显地晚于岩体的成矿作用,即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岩体一般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的容矿岩石可以是岩体,如吉林大黑山钼矿,矿化主要赋存于燕山期斜长花岗岩体内,有的矿床容矿岩石既可以是岩体,也包括近旁的围岩,如陕西金堆城钼矿,钼矿化发育于燕山期的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黑云母化和角闪岩化的细碧岩内;还有的矿床,其容矿岩石可以是爆破角砾岩筒,如北京大科庄钼矿。 (1)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过程中,由于围岩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的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结果铝硅酸盐围岩发育有角岩化,碳酸盐围岩发育了夕卡岩化。随之而来的成矿热流体活动,导致矿化叠加花岗岩类岩石、角岩化围岩和夕卡岩之上。典型代表有河南栾川的上房沟、三道庄等矿床。 斑岩型和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二类矿床合计储量占到了全国钼矿总储量的71%。 (2)夕卡岩型钼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及在外接触带沿层发育。硫化物的主要成矿作用一般晚于夕卡岩的形成,夕卡岩既可与钼成矿作用有一定的生成联系,而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又是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中除夕卡岩化外,还经常发育一系列的热液蚀变。矿体形态多样。如辽宁锦西杨家杖子钼矿,矿体大部分位于夕卡岩内。河南卢氏夜长坪、河北涞源大湾等也属于这种类型。该类矿床在我国居次要地位,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4%。 (3)脉型钼矿床这是由产在各种地质体裂隙中的含辉钼矿脉状矿体组成的矿床。脉旁经常发育有线型蚀变,矿脉可以是较宽的含矿脉体,也可以是细脉状矿石组成的脉带,脉旁蚀变岩经常形成浸染状矿石。矿脉的主要脉石矿物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石英脉,次为伟晶岩或石英岩脉及硫酸盐脉等。此类矿床意义不大,在已探明储量中仅占2.2%。典型矿床有:浙江青田石坪川、江西大余大龙山、河南嵩县黄水庵等。 (4)沉积型钼矿床按其产出地质体的岩石性质不同,可分为砂岩型及黑色(硫质、沥青质)页岩型两类。该类矿床意义不大,仅占已探明储量的0.68%。 中国钼矿典型矿床(区)案例 (一) 吉林大黑山钼矿

中国钼矿特征

中国钼矿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我国东部的钼、铜-钼、钼-钨等矿床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西部在三江地区的铜-钼矿床隶属三江褶皱系铜-钼成矿带(属古地中海成矿带)。根据钼矿床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及成矿特点,把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进一步划分成为四个成矿省:①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②东北海西褶皱系铜-钼成矿省;③扬子准地台铜-钼成矿省;④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业已查明,北缘的燕辽钼矿带和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钼矿带,它们约占全国已探明工业钼储量的60%以上,尤其是东秦岭钼矿带,钼矿总储量达360万t,共有钼(钨)矿床(点)46个,其中特大型矿床4个:金堆城钼矿、上房沟钼(铁)矿、南泥湖钼(钨)矿、三道庄钼(钨)矿;大型矿床4个:大石沟钼(铼)矿、石家湾钼矿、夜长坪钼钨矿、雷门沟钼矿;中型矿床有:南台钼钨矿、银家沟钼矿、秋树湾铜钼矿等等。区内东西向构造具有一级控制意义;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部位控制着岩群及矿带的分布,具有二级控制意义,成矿带内的大矿田或矿区等,均处在新华夏系或弧形构造与纬向构造斜接叠加部位,像金堆城、黄龙铺等矿区处于纬向构造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复合部位,栾川南泥湖矿田处在纬向构造与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叠加部位;低序次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控制着小岩体或矿体,具有三级控制意义。 西部三江印支褶皱系铜-钼成矿带。该区沿深断裂带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燕山-喜马拉雅早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和马厂箐斑岩-夕卡岩型钼(铜)矿床。 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就全世界而言,主要为中生代和新生代,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钼矿床约占世界上已探明钼总储量的90%左右。我国除少数铜(钼)矿床形成于古生代的海西期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期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铜(钼)矿床均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燕山期断裂构造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广泛发育所致。 二、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矿床模式

斑岩型铜矿床模式 地质构造背景 构造位置大陆板块钙碱性岩浆活动强烈的边缘火山岩浆深成弧及岛弧,深大断裂带附近。 成矿环境矿床的形成与板块俯冲过程中钙碱质中酸性岩浆的高侵位斑状 侵入体有关,矿床形成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中温。 含矿岩体为钙碱系列的小型(多<1km2)中性及中酸性复式岩体。岩石类型多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岩,可见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岩体形状为岩株状、岩筒状,可见岩墙状、脉状。 成矿时代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的板块俯冲时期,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脉状铅锌矿床及金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矿体产于斑岩体上部、边部及内外接触带附近。常见的矿体形态有柱状、筒状、板状(全岩矿化)分布于斑岩体的上部,呈环状产于岩体的边部或成脉状、凸镜状沿裂隙带分布。 矿石矿物组合常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及金银矿物等。常见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重晶石、绢云母及粘土矿物等。 从中心向上向外矿化从钼(铜)矿化→铜(钼)矿化→铅锌矿化→金矿化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他形及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从斑岩体中心向上、向外,矿石及矿化类型从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脉状 围岩蚀变从岩体中心向上、向外,蚀变类型从钾(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铜的矿化位于石英绢云母化带。(图28)

图28斑岩铜矿主要蚀变分带及国内外斑岩铜矿形成相对深度示意图(翟裕生等,1979)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在世界铜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具有规模大,品位低的特征。对世界各地208个矿床的统计结果见图29。 矿床实例(江西)德兴、(内蒙)白乃庙、(黑龙江)多宝山、(西藏)玉龙、(智利)El Salvador、(美)Bingham。 图29斑岩型铜矿床的吨位(A)和品位(B)(据Donad A.singer等人,1986) 矿床成因

安徽铜陵胡村铜钼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_吴亚飞

620 矿物学报 2013年 安徽铜陵胡村铜钼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吴亚飞,曾键年,李锦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胡村矿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中的一个大型层控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近年来深部勘探工程又在原有胡村铜矿床基础上新发现了深部岩体中发育的钼矿床。然而,对于该矿床中深部“层状硫化物”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主要有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常印佛等,1991;毛景文等,2004)和海西期喷流沉积—叠加改造成因(徐克勤等,1978;曾普胜,2002)这两种观点。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黄铁矿的矿物学及其微量元素特征研究对于认识矿床的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前人对胡村铜钼矿的研究工作侧重于矿床地质特征,此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从黄铁矿的微量、稀土元素出发,为探讨胡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机制提供地球化学证据。 1 矿区地质概述 胡村铜钼矿床位于狮子山矿田的南部,构造上处在青山背斜北东段的南东翼或朱村向斜的北西翼,区内发育近SN、NNW和NNE向断裂。地表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分水岭组,发育不同程度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胡村铜钼矿床分浅部和深部矿体两部分,浅部矿体见于地表以下300~600 m深度,矿体赋存于岩体与三叠系分水岭组至南陵湖组围岩的接触带上,呈不规则透镜状或薄板状,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深部矿床见于地表以下1000 m深度,发育于二叠系栖霞组地层、岩体及其接触带中。其中二叠系栖霞组地层中的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状平缓,厚度稳定,矿化以铜为主,部分层位发育钼矿化。发育于花岗闪长岩体中的矿化,在岩体南西侧主要发育铜矿化,北东侧邻近接触带处以铜矿化为主,往深部岩体内部仅见钼矿化。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辉钼矿,次为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少量毒砂、金银矿、辉铋矿等。矿石具自形—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和交代结构,脉状、浸染状构造。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此次采集的样品为胡村矿床深部层状矿体中的铜(铁)矿石,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细脉状构造。样品经过室内洗净晾干,挑选内部新鲜部位,粉碎到60~80目,通过人工重砂法从样品中分离出黄铁矿,再在双目镜下手工挑选出黄铁矿,纯度高于99%。然后送至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试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经重复样检测,分析精度优于5%,详细分析方法见刘亚轩等(2006)。 3 分析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验工作测试了黄铁矿中的42种元素,主要包括Co、Ni、Cr、Sc、Ga、Ti、Mn、Bi、Sn、Cu、Pb、Zn、Cd、Se、Mo、REE等,均以10-6形式给出绝对含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中亲铜和亲铁元素(Co、Ni、Cr、Se、Ti)的含量均不高,变化范围较小,其中Co的含量为(14.0~80.3)×10-6,Ni为(12.0~60)×10-6,Cr为(1.48~10.7)×10-6,Se为(19.7~22.5)×10-6,Ti为(12.7~36.0)×10-6。黄铁矿中的成矿元素(Cu、Pb、Zn、Mo)含量较高,Cu含量为(601~629)×10-6, Pb、Zn、Mo依次为(64.0~294)×10-6、(137~1658)×10-6、(0.28~1.68)×10-6,Au、Ag含量低且在检测限之下。 Co、 Ni与Fe属于同族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行为,Co、Ni常以类质同象的形式代替Fe而进入到黄铁矿中,Co/Ni比值常来用来探讨黄铁矿的形成环境和矿床成因。Bralia et al.(1979)在研究不同成因类型黄铁矿Co、Ni含量后认为,沉积黄铁矿的Co、Ni含量普遍较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030425) 作者简介:吴亚飞,男,1989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矿 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 E-mail:1007769152@https://www.doczj.com/doc/421926561.html, DOI:10.16461/https://www.doczj.com/doc/421926561.html,ki.1000-4734.2013.s2.196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第45卷第4期2009年7月地质与勘探GE OLOGY AND EXP LORATI O N Vol . 45No . 4 July, 2009 [收稿日期]2008-12-09; [修订日期]2009-06-01。[责任编辑]杨欣。 [基金项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类型及评价标志(编号:豫财建〔2007〕272号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白凤军(1964年— , 男, 1986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 获学士学位, 在读博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矿产勘查工作。①赵金洲, 白凤军, 黄传计. 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勘查选区研究报告, 2007. 地质?矿床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白凤军 1. 2 , 肖荣阁1, 刘国营 1. 2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100083; 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郑州450016 [摘要]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顺层产出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 呈似层状、透镜状

密集平行排列, 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两侧呈条带状蚀变, 钼矿化均伴随着钾长石化、强硅化和黄铁矿化, 远离石英脉则蚀变减弱, 矿化也随之减弱。石英脉可以划分三期, 早期无矿石英脉; 中期石英脉含有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构成石英脉型矿石。晚期属于石英-碳酸盐细脉, 无矿化。文章对三期石英脉分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 。C O 2 的沸腾和不混溶流体成矿, 成矿压力28×105~68×105 Pa, A r/K年龄1352195±27106M a 。根据上述分析, 矿床, 。 [矿床成因 ]. []A[文章编号]0495-5331(2009 04-0335-08 Ba i Feng 2jun, X i a o Rong 2ge, L i u Guo 2y i n g . Genesis of K -Feldspar -Quartz ve i n type m olybde 2nu m deposit i n Songx i a n coun ty, Henan[J].Geology and Explora ti on, 2009, 45(4 :355-342. 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是该区近几年发现的一种 新型矿床类型, 是一种以高温热液充填为主的矿床类型。2005年以来, 在豫西嵩县南部的外方山地区的中元古界火山岩中发现了一系列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 自西至东已经有凡台沟钼矿、纸房钼矿、土岭 村钼矿和大西沟钼矿等① , 是该区最重要的找矿突 破, 显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1] 。 1地质背景

钼矿基本状况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我国东部的钼、铜-钼、钼-钨等矿床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西部在三江地区的铜-钼矿床隶属三江褶皱系铜-钼成矿带(属古地中海成矿带)。根据钼矿床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及成矿特点,把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进一步划分成为四个成矿省:①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②东北海西褶皱系铜-钼成矿省;③扬子准地台铜-钼成矿省;④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业已查明,北缘的燕辽钼矿带和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钼矿带,它们约占全国已探明工业钼储量的60%以上,尤其是东秦岭钼矿带,钼矿总储量达360万t,共有钼(钨)矿床(点)46个,其中特大型矿床4个:金堆城钼矿、上房沟钼(铁)矿、南泥湖钼(钨)矿、三道庄钼(钨)矿;大型矿床4个:大石沟钼(铼)矿、石家湾钼矿、夜长坪钼钨矿、雷门沟钼矿;中型矿床有:南台钼钨矿、银家沟钼矿、秋树湾铜钼矿等等。区内东西向构造具有一级控制意义;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部位控制着岩群及矿带的分布,具有二级控制意义,成矿带内的大矿田或矿区等,均处在新华夏系或弧形构造与纬向构造斜接叠加部位,像金堆城、黄龙铺等矿区处于纬向构造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复合部位,栾川南泥湖矿田处在纬向构造与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叠加部位;低序次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控制着小岩体或矿体,具有三级控制意义。 西部三江印支褶皱系铜-钼成矿带。该区沿深断裂带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燕山-喜马拉雅早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和马厂箐斑岩-夕卡岩型钼(铜)矿床。 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就全世界而言,主要为中生代和新生代,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钼矿床约占世界上已探明钼总储量的90%左右。我国除少数铜(钼)矿床形成于古生代的海西期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期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铜(钼)矿床均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燕山期断裂构造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广泛发育所致。 二、矿床类型 我国钼矿床不仅规模大,而且类型多。已探明的矿床包括有斑岩型、斑岩-夕卡岩型、夕卡岩型、脉型、沉积型等各种类型。 斑岩型钼矿床该类矿床又称细脉浸染型钼矿床,呈网脉状产在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近旁的围岩中。钼的主要成矿作用明显地晚于岩体的成矿作用,即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岩体一般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的容矿岩石可以是岩体,如吉林大黑山钼矿,矿化主要赋存于燕山期斜长花岗岩体内,有的矿床容矿岩石既可以是岩体,也包括近旁的围岩,如陕西金堆城钼矿,钼矿化发育于燕山期的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黑云母化和角闪岩化的细碧岩内;还有的矿床,其容矿岩石可以是爆破角砾岩筒,如北京大科庄钼矿。 (1)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过程中,由于围岩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的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结果铝硅酸盐围岩发育有角岩化,碳酸盐围岩发育了夕卡岩化。随之而来的成矿热流体活动,导致矿化叠加花岗岩类岩石、角岩化围岩和夕卡岩之上。典型代表有河南栾川的上房沟、三道庄等矿床。 斑岩型和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二类矿床合计储量占到了全国钼矿总储量的71%。 (2)夕卡岩型钼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及在外接触带沿层发育。硫化物的主要成矿作用一般晚于夕卡岩的形成,夕卡岩既可与钼成矿作用有一定的生成联系,而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又是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中除夕卡岩化外,还经常发育一系列的热液蚀变。矿体形态多样。如辽宁锦西杨家杖子钼矿,矿体大部分位于夕卡岩内。河南卢氏夜长坪、河北涞源大湾等也属于这种类型。该类矿床在我国居次要地位,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4%。 (3)脉型钼矿床这是由产在各种地质体裂隙中的含辉钼矿脉状矿体组成的矿床。脉旁经常发育有线型蚀变,矿脉可以是较宽的含矿脉体,也可以是细脉状矿石组成的脉带,脉旁蚀变岩经常形成浸染状矿石。矿脉的主要脉石矿物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石英脉,次为伟晶岩或石英岩脉及硫酸盐脉等。此类矿床意义不大,在已探明储量中仅占2.2%。典型矿床有:浙江青田石坪川、江西大余大龙山、河南嵩县黄水庵等。 (4)沉积型钼矿床按其产出地质体的岩石性质不同,可分为砂岩型及黑色(硫质、沥青质)页岩型两类。该类矿床意义不大,仅占已探明储量的0.68%。 三、典型矿床(区) (一) 吉林大黑山钼矿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 年 $月 "" % ' , "" ( &) !# 文章编号: 9;#=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34 + - % - 2+ 3
第! 卷 第! 期 5 6) ! , 8 78 5 7 !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简 伟#, 柳 维#, 石黎红!
!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 ;河南省灵宝市地质矿产局,河南 灵宝 $!" ) # ""> <9" 摘 要 文章总结了北美西部及中国斑岩型钼矿床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斑岩型钼矿床的分类, 共生岩浆岩, 矿
化方式及蚀变特点, 重点探讨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流体特点, 钼在岩浆 热液系统中的富集沉淀机制以及斑岩型钼 ; 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型钼矿床; ( A 型钼矿床; 特征; 流体; 富集; 沉淀; 物质来源; 综述 ? @B ) 文献标志码: % 中图分类号: =:= 1# 8 9
! #%' ) *" - /010 2 34'+ '- * "$&( %( , . -/ ,, - "% 2"/( ( + ) ,
# # C% D (F + D (AI3 +/J H ! + , E / G E H J ( 7K
#MN) R-' N HE AI*H' E 'E F S P P ( A 7 H H 'P U TQ7 ET ENT W(H ""> ?( Y (KA N H L AO Q7 A S3 ENT H (E ).TONT ?(AG (E ( RV7 (HE F E(K#": F S A !/HZ7 X W'A RV7 K AI*H' E ONT /HZ7 <9" J HH ?(A OEO7 E 7Q H (E ).T 'E F (KA $!" F EA F S [ ) A 7 H !( $* 4 0& * 1'S' 7 ZEO E7PFS 7 ( &' H 7 ZEO E ONTH S 7 I A TAAQ P@ 7AQ H KHP A 7&QQ@) IH @I&TT PE@T @ 7 AP@) IH @' 7'E( PE\' F' &P) FE &') AI EEN ] ( P P T ) E () ) () Q Q ) A 7 A I \ S&'S'( H O 7T A I7 T (E P (N( ' ( E O @' A 7 R' E' E H&'S' 7 IH @ E7P H E EH (P T N ( P Q T N P ( 7&QP P T H ^WT HAT @ A_ (H7 E A ST7 7&QQ @)ZEO I&TT( \T ' Q ?'(E 7 7 S% EN AI?(A P( AE E T\ STN TE T R 7&QQ@)ZEO E7P A PE N TR A 7 F 7I) A R,' @' A H S FS &'IA ( OSA&N 7 &'S' 7 IH @I&TT T S( ) T( P H )' P ( H T& ) P P ( ' A (N ( Q N KHP (H7T 7' F (E )A 7 H ) ' (HNA N 'PT \ SPEE &AT& NI7 'H&' P HAII&T(H7 7 EEN KEO 'NT @H'( P HAIAE P S' P (( F ( S @ ST ) E HP T7 A 7 H E7P R ; ( A_ ( P A7 A ETN P ( A A P( (7 @)ZEO NA N 'PT R ' R @H R (T AI 7'E 7 A @T H E ) 7 PE I&TT 7 IH @F S' P (( 7 7E 7 (K) I F H TONT R@ K A AI@P T R ST E7P^ A ETN ;' O A E ( Q 5,60( K7 K F 7&QQ@)ZEO E7PF ) A; & 7 ZEO E7PFS'N 'PT R (T NHEP P H ' -" 7 E 7Q &'S' 7 IH @I&TT ? @ B QE@) IH @I&TT NA P (( F O F7NH A 7 F ) ( ( P ( A ETN ) I '( Q Q I&T(H TONT 'U \ E7P F7'E FE( (7 E 斑岩型钼矿床是金属钼最重要的来源, 在时间, 空间, 成 因上与斑状花岗质体有关, 是由岩浆在结晶过程中释放出的 富金属热液形成的.侵入体成分上从花岗闪长岩到高硅富碱 的花岗岩均有, 钼主要呈辉钼矿的形式赋存于相关侵入岩的 顶端 (侵 入 岩 体 顶 部 靠 近 围 岩 的 部 位) 网 状 石 英 细 脉 中 的 仅次于北美西部的全球第二大钼成矿带, 分布有金堆城, 雷门 沟, 上房沟, 东沟等斑岩型钼矿床 (李永峰等, " ) 辽 ! 9 .此外, " 宁, 吉林, 江西等地也有重要的斑岩钼矿床分布 (罗铭玖等, 成矿年龄进 #5 ) 5# .中国的研究者对斑岩钼矿床的地质特征, 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罗铭玖等,5# 杜安道等,5$ 黄典 #5 ; #5 ;
(D 7NN PA8 #< ;D T AE ) ,5# D ( PA8 7I7'E ) , 5: E ' PA8#: ; S EE ) , 豪等, 5 ;5= 李永峰等,"= 叶会寿等,"= 代军治, P P # $ #5 ; 5 !" ; !" ; 加拿大, 秘鲁, 格陵兰, 俄罗斯, !" ; A E A8 !" ; #: ) 5# .斑岩型钼矿床在美国, ": * 7 P ) , ": 周珂等, " ) 对斑岩钼矿的成矿物 ! 5, " 挪威和中国均有分布, 矿床的形成时代较新, 多晚于 #" * 质来源及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 * 7E ) , ( A PA8 9 A (?' HE A8 5> , 如中国的 #5 ; A E P ) , 5 )其他地质时代亦有少量成矿, P # 55 毛景文等, " ; ! 9 李永峰等, " ; " ; " ! 9 ! = 叶会寿等, " ; " " ! = " 兰家沟 钼 矿 床 #= * , 典 豪 等,5=) 加 拿 大 的 * 8 代军 治 等,"= 代 军 治,": 李 诺 等,"< * 7E ) , (: A黄 和 ; ; ; A PA8 #5 P !" !" !" ( > ! > A ?' HE A8 5> . )T P EA P # & A H 钼矿床 >! >5* ,A E P ) , 5 ) 斑岩型钼矿床是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 东秦岭地区是 !" )但对于斑岩钼矿的成矿流体以及钼在岩浆 热液系统 ": , ; 中的特性方面关注较少.
( ":55 !"$"5 , ( !!#=$" ) ! 本文得到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 ! "5$ ," : ##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 #"">" #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的联合资助 $$$# ) 第一作者简介 简 岩石学, 矿床学专业.- A :\ 9 QS7N 伟,男, 59年生,硕士,矿物学, #: @( X : " A7 8 ) H 收稿日期 !";>! ;改回日期 !";=! .李德先编辑. "5";< "5";>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和成矿时代浅析

第33卷第4期2009年8月 中 国 钼 业CH I N A MOLY BDENUM I N DUSTRY Vol 133No 14 August 2009 收稿日期:2009-03-30;修改稿返回日期:2009-04-01 作者简介:孙红杰(1966-),女,1986年毕业于平顶山干部管理学 校,现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从事地质工作,助理工程师。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和成矿时代浅析 孙红杰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矿局五大队,河南 郑州 450016) 摘 要:根据钼矿床的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2组七大类:斑岩-角砾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脉型钼矿的发现,丰富了河南省内钼矿的类型。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成矿时代,东秦岭钼矿的成矿年龄从1884±210~106.89±2.14Ma 。关键词:钼;矿床类型;成矿时代 中图分类号:T D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02(2009)04-0028-06 ANALY S I S O F THE M A IN T Y PES AN D M INERALO GENET I C EPOCH O F DO NG Q IN L ING MOLY B D ENU M D EPO S I TS S UN Hong -jie (Henan Nonferr ousMetals Geo -exp l orati on Bureau,Zhenzhou 450042,Henna,China ) Abstract:According t o the genesis of molybdenum deposits,contr olling structure,m ineral compositi on and ore fra me,Dong qinling molybdenum deposit was classified int o seven maj or types:por phyry -breccia -type deposits,skarn -type deposits,por phyry -skarn deposit;br oken with altered r ock type deposit,quartz vein -type deposits,ductile shear z one -type deposits and carbonate vein -type deposit .The discovery of vein -type molybdenum m ine in Henan p r ovince enriched the types of molybdenu m.Some rep resentative deposits were selected t o be analyzed on ore -f or m ing geol ogic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f or m ing ti m e was further clarified .The m ineral ogenetic epoch of Dongqinling molybdenum deposits are fr om 1884±210Ma t o 106.89±2.14Ma .Key words:molybdenu m;deposits types;m ineral ogenetic epoch 东秦岭钼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东秦岭造山带相接的地带,钼矿带西起陕西省的金堆城地区,东至河南省方城县(见图1)。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宇太华岩群、中元古界熊耳群、新元古界官道口群、栾川群、下古生界陶湾群;黑沟-栾川断裂以南为北秦岭,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秦岭群、中元古界峡河岩群、新元古界宽坪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通过钼矿成矿特点的研究,发现钼成矿多与中 生代燕山期(170~100Ma )[1~4] 的花岗岩类有关,并生成一系列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矿床;近几年的找矿又发现了早、中元古界(1884±210~1352.95 ±27.06Ma )的钼矿床[5] 。从而丰富了成矿类型,钼成矿的时代大大提前。本文根据矿床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七大类(包括过渡类 型)(见表1),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探讨。 1 钼矿床主要类型 1.1 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指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与花岗斑岩体相伴生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矿床。 表1 东秦岭钼矿床类型  矿床组类型 矿床类型岩浆矿床组 斑岩-矽卡岩型 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构造带矿床组 石英脉型 破碎带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碳酸盐脉型钼矿 1.1.1 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 这类钼矿主要有南泥湖钼矿床、三道庄钼矿床、上房沟钼矿床和镇平秋树湾钼矿床,以南泥湖-三

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读书报告 姓名:马卓妮学号:20141003347 班级:015141 指导老师:杨振 一.基本内容介绍 1.基本概念 斑岩型矿床(porphyry deposits)指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中-酸性斑岩体有关,成因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一定内在联系,具有一定蚀变和矿化分带性,矿石呈细脉浸染状的热液矿床。其中以斑岩型铜矿最有意义,研究程度最高。斑岩型铜矿,过去又称为“细脉浸染型铜矿床”,具有埋藏浅,品位低,规模大,矿化均匀,易采易选的特点,也因此成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矿,最早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开采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巨大铜矿时,矿山工人叫出来的。我国王之田将斑岩铜矿定义为:与钙碱性,碱性,中-酸性火成岩的浅成-超浅成侵位斑岩有关,斑岩和围岩破裂裂隙强烈,并具 K+、Si+、OH-蚀变矿物晕和 Cu、Au、Ag、Pb、zn、S等地球化学晕、岩浆晚期中温热液阶段、细脉浸染状硫化物铜矿。铜平均品位一般0.4%,少数可达0.8%,单个矿床的铜储量可达几百万吨,以Cu,Mo为主,其次为W,Sn,Au,Ag,Pb,Zn,Pt,Pd等等。斑岩型铜矿床占世界已探明铜矿储量的一半,钼矿储量的三分之二。 2.产出环境 2.1 时间分布 斑岩型铜矿形成时代集中于中,新生代,其次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斑岩型铜矿床目前发现很少。据芮宗瑶(2004)统计,世界上超过 500万吨的斑岩铜矿集中分布于新生代,大约占59.9%,中生代约占35%。斑岩铜矿形成时代不均一,但随时代变新,矿床数目增多矿化强度加大。形成原因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斑岩铜矿主要行成在板块汇聚区,而在前寒武纪

辽西兰家沟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探讨

!" 年 $月 "# % ’(, "# && !" ) 文章编号: ;<=5 !" ) 6"6= !




* , . /0 1 34 + - % - 2+ 3
第! 卷 第6 期 5 79 ! , : 8: 5 8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辽西兰家沟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探讨
代军治=, 毛景文=, 谢桂青=, 杨富全=, 赵财胜!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 ) = ""# ! ""# 摘 要 兰家沟钼矿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独立钼矿床, 矿体主要赋存于细粒花岗岩体内部及与粗粒花岗岩的
接触部位, 矿石类型以辉钼矿 石英大脉为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兰家沟钼矿床含钼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较少, < 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 个别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测试表明, 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 ? 2, 微量的 @ !、 2 ! ( C9 为 F G!=F G, @ !A 。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 6; , 2 5 ! " B 集中于 ="!>" ; $ ! B 盐度 ! , @D ) !6 5; 多数 > E 在$ G! 6 。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中等盐度和低盐度流体的混合作用, 种不同成分流体的混合作用使 =G ! 得辉钼矿大量沉淀而成矿。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 成矿流体的" 为 A$ H!A== ,= 2水 为 A"= 0 = " H "$ F H!6; , FH 小 于兰家沟花岗岩全岩 = 2水 值, 反映成矿流体来自混合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通过与典型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 矿化、 围岩蚀变、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认为兰家沟钼矿床属于热液脉型向斑岩型过渡类钼矿床。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石英脉; 流体包裹体; 流体混合; 矿床成因; 兰家沟钼矿床; 辽西 文献标识码: % 中图分类号: 5$5 1= : ;
!# & ’) % ( /". " 1 2 ) *)2 & 04 *,’ +6#, " %" (* + -.001 ( ( 0 - ## 2 %3 ) 0& & -) ’ $ , # 2. ( ( 5 -72 ( # #)30)) 9&(. #& 1 )82 " (&(* ":)# ( 1
0 + & KMN*% M’ D =N + &RJ =N % QT R C =CUK % C LJ ! % IJ L= 2I O J P -QMM’ S , & &J J ? 2@M D’ J 3
=+() D W*JX D XD N L ( CD [8 D 8M 9 Y JD N DM’="> N L ^ DD ‘ D) J )& C 8 J D% 9 Y M J 9 V J M ) 8 MD 9.(&Y( @MD YU Z WQ8 ’ C 3 DY( \MJ ""# @MC !0_ 8 Z J CU ] .(&Y D) 8 L CQ8 ’ C 3XD N DM’="> N L C D XD@JD W@M D 8M 9 &_[ \MJ ""# @M a 8 X J 9 Y J ]
; 2 01 61 . " /Y D M M J ’18 JD )D/JC8 D8)( J Z 8 C)JDDUJ 8 bD& D8)JJX D 8 ) J/ 8M X_ Y NL C]’&U‘( M C M ‘X J MU‘JD)Z9 UJ ZU‘( M 8 LX CU C J M M M ) M ) J [ @MC + CXZ9bDM 8 bU( X (& D M M )DMD X JU XJD W?J98LJ J )D 8) ) 8D L c) ] 8 UJD X 8M C M C Ud L L W < C D ’ M 8 8’ (C CU L YJ YeJ J (Z 8 J ’M C) & C [ ) D D D )) )J b dD )DMD X JU XJD J )D 8 ( ’ MD ’ JD /XDZ9bDM<&X _ J YJM ))DZM M D DJ L W < C D ’ M CU L YC D X JU X M c C ) J ’M C) X< C C) )& JZ f ’ 8 UJD C e D ( 8() D L C J [ )E ) M D 9C8 )‘ M )D/JC8 D8) 0)9 ‘ X’ ‘M 8( _ M 8 8 (XZ)D/JC8 D8) Ld )C XM) J [DJ L C]’&U‘( c DMU D 8X L b XC8 W X W CeM M M CD ) C Y D ) J D 8 L C]’&U‘( (8 ( L) M M )X )‘ W‘ ZX WM MY ( J Y& M EC e_ J W Z)D8 ( MD N ED& ) 8 L( MY ( J # N L D [D D (8 X C 9 U J &8(8 X J &X D ( X L X N cc C&8( d< C J &8(Va M [ & 9M Y ) M 8 D ‘ D 9M U&L X X(9 D M’‘ [L(MY ( J VaCU‘X C&8( L( MY ( J V a d LZX )C " 8 )D C’) Y )< CJ 8 ‘C J &8( $ J & ED& ‘C J &8( % N M 8 LJg G W L D [ Cb X 9 D 9M D D 9M ) D XL X &D Y D) eM X & (C WMMY ( J D JM’) [DVa M 8 DZ Z)Y( U( JM ) L) L 8 8DM) J)ZD )X J 9 UJ &8(b 8’ 8)‘ # c*Y ) X 8 DM ) M MU C C )DL Z’J C8 D ‘ C D U & 9M 9 J (M)( W [D WMMY ( JM 8 < XM’) DC’ W Z=" 8 " BCUXZ!6 8 5; , @D& C CJM 8)‘ #9 UJ &8(J X W ZJ ( ’ XJDX 5 ) 6; J W 9MD & 9M D8 C 8 8 F G) =F G C9EM f _ 9 ) D DM 9 N M 8 _ & M )D C’ 8 =" >" J $ = G , @ D& C Jc C X. ZJ3D X D X ‘Y_ [ d LZ( C D J L XJD W $ ! ! BCU G! 6 J ( )D ) ) 9( C9 EM 9 ) /( C C ‘Y 8 _D D )f ) D ( ‘ CC ( 8WM MY ( J (’D )C)D X W ZJ WM D 8)D, @ ? 2 V 2a(( Zc) L 8 < Y M J [ ( W9 U J &8( &’ ) L) L 8 < XM’9 U X W L C9 ! h @ ! [ D % )D X 8Y 9D & 9M ( D8 & (d D < W ZJ ( ’ N M M J DD) 8 & D M d )‘ 8 WM MY ( J M MD J YZ 8) J N L LDD D 8 M’ ) D W UZi ’ _J Y X U J) 8 [D W9 U J &8(d LUW D) 8 ‘(M ( dM iX U X C (9 & M ( YX ( & 9M ) WX M8 Y ) 8) DJ& Y 8 8 UJD X M)M CUZJXM) J 4D [X D CU i’J( 8M 8 ‘JJ W[M M_ W D CeM 8 8 Y ( f ‘(M M9 JD JZ9bDM ‘ YM) J J MD 9C8 cL LU ’J J 8[D M )‘ YZ 8D)8)‘ [ ) D ‘C8
( !!=56" ) ! 本文得到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 " "> "= 的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代军治, =# 年生, 男, $ 在读博士研究生, 矿床学专业, 主要从事金属矿床成因及矿产勘查的研究。 g 收稿日期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