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讲 新闻法

第七讲 新闻法

第七讲 新闻法
第七讲 新闻法

第七讲新闻法

一、区分“法制”与“法治”

1、“法制”:通过法律进行统治,主体是统治者,内涵是统治者用法为政治服务,法在这里是被动的,带有制定者任性的性质

“法治”:法是主格,用法来治理政治,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

2、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在总体上是有阶级性的,是为当权者服务的。但是法能够尽可能为更多人服务,因为法面对的是社会,一定要和追求正常利益以外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

二、世界上的两大法系

1、海洋法系(英美法系、英吉利法系):

①背景:英国从半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状态,半原始状态时候的公民权利(如公民大会,公民自由发表意见)作为一种权利意识被延续下来,这种权利是不成文,但是得到公认。后在英国殖民扩张中扩散到了全世界

②特征:尊重不成文的习惯法、案例法,在广义上使用“新闻法”概念;一个案例一旦被大家公认以后,这个案例本身的文件就成为法律依据

2、大陆法系(法兰西法系):

①大陆法系是从古罗马(核心部分是意大利)开始的,它形成了这样一种理念:出现一个事情,就一定要用法律来规定它,尽可能涵盖所有情况,不论什么问题都要能从法律上找到条文来解决

3、新闻法与两大法系:凡是法治国家都有新闻法,只是法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英美法系主要表现为案例法和习惯法(也有一些成文法);在大陆法系,表现为具体的新闻法,而且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都有新闻法,只有少数国家没有,包括中国

4、中国为什么要有新闻法:

①传媒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按照大陆法系的理念,应该由法律来保护

②传媒在中国有特殊的地位,由各级党的宣传部直接管理

③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公民自由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延伸,如果有一个单独的法律来重申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新闻工作者工作起来法的意识就比较强烈

三、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法律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①国际条约和公约。这是一个现代国家应该具备的新闻法内容的法律依据,包括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②中国宪法

③国家的基本法、法律。基本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级通过的法律,包括刑法、民法通则、行政许可法等;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通常是一般的法律,包括著作权法、广告法等。这两个法级别不一样

④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规则称为法规

⑤行政规章。国务院部门制定的规章,如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广

电总局等

四、我国新闻立法的历史(略)

五、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和应有的内容

1、新闻法的“四权”理念(知晓、隐私、隐匿、更正与答辩)

①知晓权(知情权),指公众通过传享有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属于新闻自由范畴。支持法规:2007年《信息公开条例》

②维护公民的隐私权(生活私密权、宁居权)

③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隐匿权是新闻提供者在与新闻传媒建立关系时拥有的一种权利

④更正与答辩权。指新闻内容出现差错(如人名、地名、时间和事实本身),当事人有权提出更正或答辩要求,传媒也有责任主动更正错误,或允许当事人在报道的同一版面或时间段发表更正或答辩的声明(答辩:指对报道对事实的概括和倾向的表达出现的错误,进行辩解与说明)

2、区分“诽谤”与“侮辱”

1)诽谤是指散步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构成诽谤的要件有:

①陈述的事实时虚假的,而这样的事实社会评价为绝对否定性的,包括无意的图片传播

②虚假的事实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报道某健康的人患有使社会感到恐惧或鄙视的疾病(如性病、麻风病),就是诽谤;若确有此类疾病,未经当事人允许而散步这样的消息,就是侮辱

③事实的虚假程度判断方面,严重失实或基本失实而损害当事人的名誉,属于诽谤。

2)侮辱是指通过信息传播,泛泛地辱骂别人的行为侮辱肯定是采用粗鄙、下流的词句或图像加于特定的人,通常没有特定的事实,表现为不讲道理

3、新闻法应包含的内容

1)总则。对一些关于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的所指,进行定义;阐述新闻自由的

定义;阐述新闻传播业的职责;本法的法律适用范围

2)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办。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创办的法律规定一般有四种:

①注册登记制,只要向有关部门注册即可出版或播放,无须经过批准

②无登记的追惩制。不需登记就可以出版和播放,但需要按规定印出标记和出版人姓名、地址或报出台的名称和波段或频道

③批准制,又称许可制。创办前需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以后才能够出版

④保证金制。在申请的同时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备违法时支付罚款。这不是一种独立地制度,在实行注册登记制的有些国家增加了这个条款

3)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①权利:采访和报道的权利、批判权、人身权

②义务:真实报道、不得诽谤、不侵犯个人隐私、保护新闻来源和保守国家机密、不妨碍司法审判等

4)法律范围内的对传媒的管理。一般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管理、新闻机构内部的管理。这部分各国差异非常大

5)更正与答辩。一般规定更正与答复的位置为原位置或原时间段,篇幅或时间不得超出原报道的篇幅或事件,而且免费;要求更正或答辩有时间限制。这部分

内容是一种常规化的新闻机构与社会冲突的解决方式

6)新闻侵权与诉讼的程序和惩罚条款

7)外国新闻机构驻在人员的管理

8)附则,对各章节没有涉及的问题加以提及、补充、说明

六、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1、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2、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力实际上的等级性的矛盾。从法的角度看,新闻传播的权利是一种普遍的权利,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中,我们的传媒分别隶属于不同级别的党委和其他党领导的权力组织,不同级别的传媒进行采访报道、舆论监督的权能是不同等的

3、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随机性的矛盾。我国传媒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任务,而导向是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而经常调整的,难以用稳定的法律来规定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矛盾。我国所有传媒都挂靠在某一级的党政机关或其他党领导的权力组织之下,政治上受其领导。上级或组织上要求传媒做的事,可能会与法律在社会层面保障的原则的发生冲突,这种情况下纪律回避法律有效,法律的地位无处摆放

5、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七、我国新闻实践中的“新闻官司”

1、一度存在的“国家诽谤”(革命大批判)

2、保护人的名誉。阶级斗争工具只是传媒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功能,传媒任何时候都不能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媒体不能再批判人、诽谤人、审判人。媒体只是报道信息,不能给人定罪

3、我国关于新闻侵权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完善。

①新闻侵权的方式主要是诽谤、侮辱等。

②现存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中人治破坏法治的情形时有出现,有些法院在公民和官员、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之间的纠纷中,本能或有意地倾斜于强者,压抑了公民的表达权利

③现存规则的不足:允许公权力机构组委起诉诽谤的主体

④贺卫方提出的原则——依据健全、理性、不会信以为真的言辞不构成名誉侵权

⑤关于虚假信息,律师王宇、法学家邓子滨提出的三条原则(熟悉):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如果罪名不合适,不如转换解决问题的思路,以行政

处罚或治安处罚来处理

b.对于民事领域里能解决的问题,公权力不应轻易介入。刑罚不宜关注平常琐

细之事;对于网络而言,即使网友批判和揭露的某些事实有所失实2,也不构成诽谤罪。如果说网友的帖子侵害了对方的名誉权,对方完全可以通过民事途径来维权

c.刑法若有模糊之处,应当善意解释法律,应当以“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来

解释法律

《教师法》心得体会

《教师法》心得体会 《教师法》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教师法》,我不但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教师法》不但帮助教师得到他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动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在学习的进程中,我不但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在教学工作中,我意想到:必须完全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蕴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作“1 桶水”与”;1 杯水”的陈腐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只是储量成为 1 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得好:“1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育重复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进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交互作用的进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趋缩短的时期,用心教、创新教育重复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是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当有创新精神,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部学生。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

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进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 1 把钥匙开 1 把锁。学生们像 1 朵朵稚嫩的小苗儿,但每棵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的地方。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庇护。 首先作为 1 名幼儿园教师应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遵照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比如每天准时上班,不早退,上班的时候坚守自己的岗位,不随便串班闲谈,如果请假需提早办理请假手续,不随意接受家长的送礼,教师本身仪表要端庄自然,衣饰大方整洁,符合职业要求。带班时不穿高跟鞋,长发扎起,不佩带耳环等装潢物,不穿袒胸露脐或吊带装,端庄自然的形象不但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对自己的工作也带来了许多方便。 其次幼儿园教师应当酷爱自己的职业,做事需仔细、有责任心。幼儿园的工作包括了许多琐碎的事情,可能不谨慎疏忽了个小细节,就会引来家长的不满。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时刻提高警惕,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如每天热忱接待家长,做到笑脸相迎。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获得支持和配合。对孩子无意出现的过失,教师要耐心安慰,及时妥善处理,不指责、抱怨。对 1 天不入园的幼儿给予电话询问,对长时间不入园的幼儿应家访。幼儿生病需服药和照顾时,教师要主动、热忱、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基础》习题强化班讲义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一定期限内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该一定期限是()。 A.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 B.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5日内 C.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20日内 D.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 『正确答案』A 2.下列关于发票类型和适用范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农产品收购发票属于增值税普通发票 B.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属于增值税专用发票 C.增值税普通发票(折叠票或卷票)由纳税人自愿选择使用,重点在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中推广 D.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的,可以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其他发票。 3.(2017年)根据发票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发票管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应当保存5年 B.发票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 C.收购单位支付个人款项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D.发票记账联由付款方或受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发票记账联由收款方或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 4.下列发票的开具和使用行为错误的是()。 A.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 B.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逐栏、逐联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C.不拆本使用发票 D.不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逐联开具的说法错误。 5.下列关于纳税申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纳税申报包括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等方式 B.采用邮寄申报方式的以税务机关收到申报资料的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C.采用数据电文申报的以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收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申报日期 D.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也应当办理纳税申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6.甲公司是执行按月纳税的增值税纳税人,按规定应于每月15日前申报并交纳上月税款,2019年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中级会计师辅导《经济法》第七章讲义8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doczj.com/doc/4219171115.html,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经济法》第七章讲义8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一、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例题·综合题】(2011年)某自行车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和谐”牌自行车,2010年度实现会计利润600万元,全年已累计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150万元。2011年初,该厂财务人员对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相关财务资料和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计算情况如下: (一)相关财务资料 (1)销售自行车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收入5950万元,同时收取送货运费收入58.5万元。取得到期国债利息收入25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12万元。 (2)发生财务费用125万元,其中:支付银行借款利息54万元,支付因向某商场借款1000万元而发生的利息71万元。 (3)发生销售费用140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750万元,业务宣传费186万元。 (4)发生管理费用3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5万元,补充养老保险费62万元。 (5)发生营业外支出91万元,其中:通过当地市政府捐赠85万元,用于该市所属某边远山区饮用水工程建设。当年因拖欠应缴税款,被税务机关加收滞纳金6万元。 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1%,当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560万元。 (二)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计算情况 (1)国债利息收入和企业债券利息收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5+12=37(万元) (2)业务招待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55×60%=22(万元) (3)补充养老保险费支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2-560×10%=6(万元) (4)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00-37+22+6=591(万元) (5)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591×25%=147.75(万元) (6)当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额=150-147.75=2.2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指出该自行车厂财务人员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存在的不合法之处,并说明理由。 (2)计算2010年度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应补缴或退回的税款(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答疑编号5677070501] 『正确答案』 (1)该自行车厂财务人员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存在的不合法之处主要有: ①自行车厂将国债利息收入和企业债券利息收入均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调减的做法不 符合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所规定的免税收入,按规定应从应纳税所得额中 调减;企业债券利息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调减。本题中, 应调减所得额为25万元。 ②向某商场借款1000万元而发生的利息71万元,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 率计算的数额部分不得扣除,该自行车厂财务人员未作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处理。根据规定,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 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本题中,应调增所得额=(71-1000×6.1%)=10(万元)。 ③广告费用和业务宣传费超过扣除标准部分的数额不得扣除,该自行车厂财务人员未 作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处理。根据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最新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教师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任务和遵守的行为范例。在事情中,严酷范例自己的头脑和行为,一心一意为门生办事,让门生得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承认,不体罚和变相体罚门生,时候以教师的品德行为范例来要求自己,尊重每一个门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任务,《教师法》不但资助教师失掉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要学习好它才能包管教师享有自己的权益。教师法学习心得教书和学习的生存,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力。而幼儿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以是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本性特点,让幼儿自动地、活泼地发展。客气向门生学习,做到讲授相长教师法学习心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门生对教师的尊重之言。对付教师则不行以“家长”自居,应该与学平生等相待,客气向门生学习,做到讲授相长。爱门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力,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托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讲授过程中,教师是主导,门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门生不用不如师,师不用贤于门生”。一个好教师会将门生放在平等地位,信托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配合探求真理的同伴。教师法学习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门生正处于人生观和天下观形成的紧张时候,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种种困扰和问题,必要我们去帮忙引导。那么如何用爱心去翻开门生心灵的窗户?起首就要了解他们。了解门生的喜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本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力天下。只要了解了每个门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精力天下,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本性、有志向、有伶俐的完备的人。苏霍姆休斯基说得好,不了解门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头脑、兴味、喜好、才能。 我国于20xx年xx月xx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x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障。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但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是每当教师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 在学习《教师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这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绩,有的老师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如体罚学生等。《教师法》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

经济法学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经济活动 本题分数:2 本身具有一种“后果的辐射性” ,也就是说某种经济活动不仅给当事人 带来相应的权利义务,也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这被称为经济法的() A、内部效应 B、扩大效应 C、外部效应 D、辐射效应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国家机关是经济法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在该类主体中,具有特殊地位、担负组织管理和协调经济职能的是() A、各级立法机关 B、各级行政机关 C、各级人民法院 D、各级人民检察院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我国,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机关是() A、税务部门 B、技术监督部门 C、人民法院 D、省级和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部门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可以放弃 B、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可以放弃 C、职权和权力都要依法行使 D、职责和义务都要依法履行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关于如何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A、在经济法的定义中,必须列举各种法律规范共有的属性 B、在经济法的定义中,需要列举经济法的主体 C、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必概况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D、在经济法的定义中,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相等 标准答案:d

经济法5第五讲 (第七章)担保法(练习题)

第五讲(第七章)担保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担保形式中,除()为法定担保外,其他均为约定担保。 A、定金 B、抵押与质押 C、保证 D、留置 2、()方式下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A、一般保证 B、连带责任保证 C、任何保证 D、A和B 3、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设立。 A、抵押物登记时 B、抵押物转移占有时 C、抵押合同生效时 D、A或C 4、动产质押的质权自()时设立. A、出质登记时 B、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 C、质押合同生效时 D、A或C 5、在保证担保中,如果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A、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B、当事人协商确定保证责任 C、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D、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6、当事人未约定保证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7、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的期限内履行债务。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8个月 8、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 A、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B、留置权人在后受偿 C、担保权利人之间按顺序受偿 D、担保权利人之间按比例受偿 9、在定金合同中,当事人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之日起生效。 A、定金合同订立 B、约定的交付定金期限届满 C、实际交付定金 D、违约行为发生 10、定金的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10% B、20% C、30% D、40% 11、一买卖合同的当事人甲收受乙方定金10万元,但终仅履行了30%的供货义务而构成违约被乙方究责,甲方依法应返还乙方定金()。 A、10万元 B、20万元 C、14万元 D、17万元 12、甲向乙借款120万元,分别以甲的价值100万元的房屋和20万元的轿车提供抵押并订立了书面抵押合同,但均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若甲到期不能还款,则乙通过行使抵押权最多可以受偿()。 A、120万元 B、100万元 C、20万元 D、0元 13、下列财产中,不得抵押的是( )。 A、土地所有权 B、抵押人所有的房屋 C、应收账款 D、在建工程 14、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下列清偿顺序正确的是()。 A、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B、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C、按照起诉时间先后清偿。 D、按债权比例清偿。 15、我国《担保法》确认的定金性质,通常认为是()。但在法律没有相反规定的前提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答案

课程: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庄氏史案: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御史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2、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新闻源:即“消息来源”,是指向新闻作品的作者提供新闻素材的单位和个人。我国相关司法解释中将其分为“主动消息来源”和“被动消息来源”,或称“积极的新闻源”和“消极的新闻源”。所谓“积极或主动的新闻源”,指的是明知或应该预见由其所提供的材料可能被新闻媒体报道而自觉地为作者提供新闻材料的人或单位;所谓“消极或被动的新闻源”是指未明示同意由其提供的材料被新闻媒体报道而不自觉地为作者或新闻媒体提供材料的人或单位。 4、媒介审判:又称为“新闻审判”,意指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反对和防止新闻以任何形式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维护司法制度的尊严,这一点在国际上是有共识的。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在我国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 5、有偿新闻:其准确的解释难以做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供有偿的版面或播出时间,刊发各种形式的“含金”报道;第二,混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大搞“广告性新闻”或新闻性广告;第三,新闻从业人员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便利条件,接受企业提供的种种优厚待遇,甚至向被采访报道的对象索取现金、有价证券、实物或其他特殊待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侵权的具体内容看,新闻侵权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其中尤以新闻传播侵害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最为多见。(还有其他一些权利如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等,只要任意答对其中两个就能得分) 2、“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宪法所规定的我国新闻法制必须遵循的根本方针,其中“二为”方向指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依我国相关的保密法规,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4、清代是我国古代文字狱高发时期,你能举出的典型案例有:南山集案、“名教罪人”案、曾静投书案、查嗣庭“维民所止”案等。(本题只要答对三个就可)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师法》学习心得8篇

《教师法》学习心得1 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前段时间我再次学习了《教师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

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法》学习心得2 通过学习《教师法制教育读本》,我了解了各种相关法律知识,既增强了法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又在学生面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还深刻地体会到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

川大 16秋《经济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济法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主要是由它的()决定的。 A.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 B.主体 C.调整方法 D.调整对象 2.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关系 B.宏观经济关系 C.部分经济关系 D.微观经济关系 3.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具有自己为或不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的()。 A.责任 B.资格 C.要求 D.权利 4.关于担保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担保物权注重物的价值形态,因此其标的物无须特定 B.基于担保物权的从属性,任何担保物权均不得先于主债权而设定 C.基于担保物权之不可分性,即使债权一部分消灭,债权人仍就未清偿债 权部分对担保物行使全部权利 D.我国现行法律承认的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典权 5.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 A.突发洪水 B.税务征收 C.确定利率 D.公司的设立 6.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企业 C.社会团体 D.事业单位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 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D.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8.关于质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质权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以转移占有为特征 B.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或权利为质 物 C.质押后,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法有权就该质押动产或权 利优先得到清偿 D.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以担保债权履行 的担保 9.甲从乙商场购买的商品质量不合格,甲要求该商场进行修理。甲与该商场之间 存在的债是()。 A.法定之债 B.简单之债 C.选择之债 D.多数人之债 10.甲将行李寄存于火车站寄存处,提取时被告知该行李丢失,甲要求寄存处承担 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1.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代理行为()。 A.代人签定合同 B.代人照看小孩 C.代人保管财物 D.代人传递信件 12.以下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土地使用权 B.注册商标 C.专利技术 D.土地所有权 13.以下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国家检察机关 B.学校 C.学生会

票据行为--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七章讲义7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七章讲义 7 票据行为 三、票据行为 票据行为包括4种:出票、承兑、背书和保证。 (一)出票 1.含义: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出票包括两个行为:一是作成票据;二是交付票据。这两者缺一不可。 2.记载事项: 票据记载事项一般分为必须记载事项、相对记载事项、任意记载事项和记载不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的事项等。 (1)出票时必须记载事项: 【提示】如不记载,票据行为即为无效(各类票据有具体的必须记载事项),例如签章:①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等规定的,票据无效;②承兑人、保证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等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③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等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2)相对记载事项: 【提示】这些事项如果未记载,由法律另作相应规定予以明确,并不影响票据的效力。例如,《票据法》规定背书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3)任意记载事项:允许当事人自行选择,不记载时不影响票据效力,记载时则产生票据效力的事项。如出票人在汇票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其中的“不得转让”事项即为任意记载事项。 3.出票的效力:出票人签发票据后,即承担该票据承兑或付款的责任。 【考题·判断题】汇票上可以记载《票据法》规定事项以外的其他出票事项,但该记载事项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2010年) [答疑编号3189070601] 『正确答案』√ 【考题·判断题】甲公司收到乙公司一张支票,该支票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该记载事项不影响甲公司将该支票背书转让。()(2009年) [答疑编号318907060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任意记载事项。“不得转让”事项为“任意记载事项”,根据规定,任意记载事项,不记载时不影响票据效力,记载时则产生票据效力的事项。本题中,支票上已经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那么该支票就是不得转让的。 (二)背书 1.概念:背书是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2.种类:转让背书、非转让背书(包括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 (1)委托收款背书是背书人委托被背书人行使票据权利的背书。委托收款背书的被背书人有权代背书人

从假新闻事件浅谈中国现行新闻法规的不足

从假新闻事件浅谈中国现行新闻法规的不足 摘要: 通过概述新闻立法的背景与现状,就新闻立法进行了深度思考,通过新闻案例对“假新闻”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我国现行新闻法规面临的不足。 关键词:新闻立法,假新闻,新闻法规的不足 一、中国新闻传播立法的背景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对新闻法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作。但是因为新闻法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导致对其研究产生了一些偏差,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新闻法典,然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闻立法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当前新闻法律体系中有大量由不同立法主体制定的不同法律等级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中部分条款不同程度地对新闻自由和新闻活动给予一定的规范,新闻立法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新闻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著名的三个《新闻法》文稿。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共同组建的新闻法研究室成立。该室到全国各地征求对新闻立法的意见和建议,起草了《新闻法》草案(也称为《新闻法(试拟稿))。这个草案对新闻法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作了比较广泛的探讨,除言论、出版、新闻自由外, 诸如知情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诽谤、更正和答辩、新闻报道与司法、追惩制和预防制、舆论监督、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禁止淫秽(物品、著作)等等,皆有专题文章涉及,构建了新闻法学理论框架的最初尝试。 第二阶段从90年代开始研究的新闻侵权纠纷。在新闻学界,最初有关的研究是从个案入手的,再以后研究又从个案分析和个别法理的研讨走向体系化。新闻学界的研究着重从新闻规律的特殊性入手, 探讨新闻侵权纠纷的发生、处理和防止,体现了言论、出版、新闻自由同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这两类基本权利的冲突之间寻求平衡的意图。法学界的研究成果则是建立了有关人身权、人格权的理论体系,对于各项权利的概念、来源、内涵、特征,以及侵权行为的责

学习新教师法心得体会3篇

学习新教师法心得体会3篇 学习新教师法心得体会范文1 目前,通过对《教师法》的学习,又一次让我倍受鼓舞,再次感遭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教师职业的荣耀。《教师法》第一次以法律情势明确了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障。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特别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 在学习的进程中,我不但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知识的熟悉,而且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熟悉到作为一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但帮助教师得到自己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好教师法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但长时间以来,《教师法》固然存在着,但是每当教师的正当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保卫自己的人却未几,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遵法还是不够的,由于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为进步对《教师法》的熟悉,建立法的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遵法,知道自己应承当的义务,并公道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我校教师学习了《教师法》。 通过学习《教师法》我以为要很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在教育教学进程中,不断丰富本身学识,努力进步本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

爱岗敬业。建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个学生建立同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个学生的潜伏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为人师表,重视本身的道德形象,寻求人格完善,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个性魅力,进步自己的思想觉悟。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明哲保身,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建立起楷模的形象。明确了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有益于我们增进遵法***的意识,建立依法维权的观念,自觉落实依法治教的行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以《教师法》为根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同一的原则,依法享有教育教学、学术活动、管理学生、取得劳动报酬、民主管理、进修培训等权利,并自觉履行遵纪遵法、履行聘约、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制止侵害、自我进步等义务。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遵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是重要的基本职责通过学习教师法,进一步进步了熟悉 , 用《教师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正当权益,增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目前,通过对《教师法》的学习,又一次让我倍受鼓舞,

新闻法规教案

第一章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 教学难点: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 教学内容: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 一、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一)法的基本概念 法是什么? 就其本质而言,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是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社会控制的三大基本功能:确立标准;规范行为;制止冲突 法、法律与法规的区分 法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掌国家意志的体现;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法制与法治 A、法制是法的规范化、制度化 B、法制的基本特征:根本性。普遍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 C、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 D、法治理念的提出 E、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法与政策的关系 A、法是政策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B、法在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宪法制度: A、国家的根本制度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C、宪法的解 释、修改与监督实施制度 2、立法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立法/地方 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济特区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 3、司法制度: 检察制度:是国家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和活

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的总称。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管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 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审判工作制度: A、公开审判制度 B、辩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D、其他制度 二、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 (一)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 1、新闻传播法规及其渊源: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法律?即:要不要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 2、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 新闻传播法制: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的总和。 新闻传播法制的类型: 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传播案件,即判例法。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界定: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利与义 务关系。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特点:国家意志的体现 ;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 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属于思想社会关系的范畴。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它必须具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即具备能够享有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新闻传播活动义务的资格。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以下几类: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或自然人。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三篇 我们的新教师培训课程中,重要的一节是谈及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给我以最深感触的,除了教师要学习一般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学习与我们教师这个职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记得江泽民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新的世纪,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是马克思主义政权学说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要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它既需要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完善的行政执法、司法、监督体系,又需要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 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然而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在这支队伍当中对教师法的认识可以说是盲人摸象的。以前,我国的教师长期处于无法可依可依的境地,因而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殴打教师、拖欠教师工资、无故开除教师等。然而许多教师不懂教师法,所以即使有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不懂利用这些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故有法等于无法。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 此外,我们还明白到我们一直以来所谈及的权利,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权,一类是私权。后者是一种可放弃的权利,而前者则不可放弃。或者换句话说公权是一种同时夹带着义务。合理行使公权和私权也是我们当教师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川大 16秋《经济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 16秋《经济法》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济法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主要是由它的()决定 的。 A.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 B.主体 C.调整方法 D.调整对象 2.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关系 B.宏观经济关系 C.部分经济关系

D.微观经济关系 3.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具有自己为或不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 为的()。 A.责任 B.资格 C.要求 D.权利

4.关于担保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担保物权注重物的价值形态,因此其标的物无须特定 B.基于担保物权的从属性,任何担保物权均不得先于主债权而设定 C.基于担保物权之不可分性,即使债权一部分消灭,债权人仍就未清偿债 权部分对担保物行使全部权利 D.我国现行法律承认的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典权 5.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 A.突发洪水

B.税务征收 C.确定利率 D.公司的设立 6.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企业 C.社会团体 D.事业单位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 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D.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8.关于质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质权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以转移占有为特征 B.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或权利为质 物

经济法-7--合同法(2)

教学设计(讲稿)

教学内容与设计 导入课题: 合同成立是否一定受到法律的保护? 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的强制力。 二、合同的一般有效要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案例分析1: 甲长期担任A公司的业务主管,在A公司有很大的代理权限。在甲的努力下,A公司生意兴隆,新老客户遍及世界。由于A公司的董事长嫉妒甲的才能,无理解雇了甲。甲怀恨在心,于是再遭解雇一个月后,继续假冒A公司的名义从老客户B公司处骗得货物,逃之夭夭。B公司要求A 公司付款,A公司则以甲假冒公司名义为由拒绝付款。B公司坚持认为在其与甲做生意期间,他并不知甲已被A公司解雇,并且也未收到关于A 公司已解雇甲的任何通知,故B公司是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A公司仍应对甲的无权代理行为负责。双方相持不下,对簿公堂。 问:(1)按照我国合同法,A公司是否要为甲的无权代理行为负责? (2)甲是否也要承担责任? 案例分析2: 李某为一16周岁的中学生,偷了邻居家1000元钱,到商场花了900元钱买了一条金项链欲送给其女友,另10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给自己,其父母知道后,以李某为未成年人且钱是偷的为由要求退还该物品,请求商场返还1000元钱,商场不同意,双方争持不下,其父母将商场诉至法院。 问:商场有没有义务退货? 案例分析3: 下面哪些合同属于合法有效的合同? A、13岁的小学生李某向学校附近小食品店的王大妈买了一把塑料玩具手枪; B、20岁的大学生张某为了有钱请班里漂亮女生去高级酒吧,偷偷将父亲的一本邮票册卖给了邮票贩子葛某;复习导入5′ 讲授 案例分析20′ 案例分析20′ 案例分析20′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一章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一、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新闻传播法? 广义: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狭义: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专门性的法律。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渊源 在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与法规、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等。 1、宪法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一般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 3、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与批准的、进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大部分称“条例”。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者,也属于行政法规之列。 4、行政规章

由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其他直属机构根据现行的法律与法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规定、命令、指示、规章等。 5、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由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其他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规章是由上述各类行政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四、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 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是言论出版自由。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交流实现、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新闻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体现。既包括公民有通过报纸和新闻期刊等出版物表到思想见解的权利,也包括公民通过广播电视等出版手段发表意见的权利,还包括公民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各种信息,表达并传播各种思想见解,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项政治权利。 六、新闻法制中的法律关系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界定 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再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第二章新闻传播与维护国家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