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02年物流信息化的回顾与展望

---在第五次物流专家论坛上的讲话

非常抱歉,因为我来不及做幻灯片,而且这个报告也是一个没有完成的报告。根据会议的要求,要我来讲一下我国物流信息化方面的情况和发展。这个题目相当大,我想分几个问题向大家作个汇报,还有一些问题,可能要留在下一阶段才能够完成。

今年,确实是物流信息化得到大发展的一年,因为有非常好的有利的外部环境。我们知道去年的年底,国家经贸委组织了全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场会议,吴邦国同志亲自到场讲了话,在联想召开的,标志我们国家企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会上,推出了像联想、海尔、斯达这样一批信息化管理的典型,对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推动有很大影响。

再一个有利推动,是电子政务方面,今年叫做电子政务年,特别是国家把电子政务的重点优先放在有关市场秩序、市场整合方面的一些部门,比如说海关、税务、工商这样一些部门,国家加大了投资。我们知道这些部门对于行业的整合、行业的信息标准化,促进物流的一些资源的整合,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对发展物流的信息化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

第三个有利条件,是物流本身的业务发展很快,物流市场、物流需求,特别是跨国公司,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加大,也带来了很多物流方面的资本、技术、人才。所以,我们国内的物流发展也非常迅速。刚才几位专家都讲到了今年物流业发展的很好的形势。

最后一点,我想提及的就是IT业本身,对于物流是相当关注的,今年可以说是特别的关注。现在,在IT业里头,物流已经是一个投资的重点,一个关注的重点。很多的IT商、IT媒体,都在进行物流市场方面的调查、研究、推进,这方面的结果也很多。所以我在我这个报告里头,也会引用一些这方面的报告成果。总之,今年的形势非常好,特别是对于物流信息化这方面来讲,形势非常好,所以也是物流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的很好的外部环境。

下边,我根据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讲几问题。首先是讲讲需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需求,所以我会花多一点时间讲讲物流信息化的需求。这部分,我曾经在南海国际论坛上讲过一些,所以有些问题可能有一些重复,有些可能有一些调整。从我对物流信息化整个需求的了解来看,虽然花样翻新,各种各样的信息化需求都有,大体上还是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我把它叫做基础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已经解决了在信息共享、信息传输、信息标准和信息成本这样一些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使得信息可以广泛的成为控制和决策的基础。因此,信息化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信息来决策。而不是凭经验,不是凭拍脑子行事。在这个范围里面,企业的信息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共享,最后用在决策上,只要你这么做了,就会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大涉及流程的改造,不大涉及布局的机构调整,只要你是做到拿数据来说话,来决策,就可以。

这里头当然也有很多的难点,比如说信息的采集,如果你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两套系统的话,就不容易实现实时、准确的信息采集,必须要解决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是合一的,或者说是用信息系统来做业务。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解决信息的采集。还有信息的共享,会涉及到很多机制问题,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单位里头,虽然联网,还不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不是技术问题,是机制、体制问题。因此,信息用于决策的部分还不多。所以基础信息化任务很重。信息系统必须首先解决决策依赖信息、数据的问题,我管它叫做普遍的、基本的信息化目标。

从我们收集到的应用里头,绝大部分的成功案例,是属于这个档次的,大约占80%。但是不可小视,这是绕不过去的一环,里头也还是有很大效益的。像我们这次推选的一个案

例,就是这个奥康鞋业的例子。这是一家民营公司,全国制鞋据说是老二,拥有一千多家分店经营点,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全国市场利用信息系统,把全国一千多家商店的销售信息、需求、供给,能够及时的反映到总部,保证总部对全国的经营有一个非常快速有效的调控,就解决这么一点。当然在这个基础上,会延伸到仓库管理、货运管理,有一些延伸。但是,那不是它主要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就是快速对市场做出反映,也就是说你只要有数据,我就能够提高决策水平,抓住一个商机,就能够使经营额和销售额有大幅度的增长。相反的如果反映不快就不行。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是第一个层次的。

应该说这个层次的功能是不能够被忽视的,因为它会解决很多基础问题,你的硬件的建设,你的人员的培育,你的信息的积累等等,特别是建立决策依赖信息的机制,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要素。

在这个基础之上,就会有第二层的需求。第二层的需求,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以后,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就开始琢磨改进,利用积累下来的数据,进行改进,或者叫做优化。优化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流程的优化,这就会涉及到整个的流程再造,这是需要用数据来分析的,不是拍脑袋就能改的。所以一定要有第一阶段的基础。第二个方面的优化就是日常操作的优化,比如说每天都有库存的存取,仓储运输的调度,这属于日常操作的优化,这就需要我们的信息系统能够支持日常优化的功能。

从软件角度和从信息系统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因为它需要有一个优化的模块。换句话说,要有一个能归纳优化的模型和算法,什么约束条件下,为了什么样的一个优化目标,能够建立怎样一个优化模型,而且要有解决问题的算法。而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模型是很难概括的,如果不对业务进行深入的了解的话,你概括不出这样的优化模型,当然还会涉及到背后的算法,一定要实时地、高效地,能够得到一个算的结果。这样日常操作你才可能应用,不能算几天后才能得到当天的调度方案。所以信息系统的优化功能,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流程一改造,可能会有很大的战略效益,你每天日常的操作能够优化,你可以每天都得到战术效益。这就比刚才说的仅仅依赖于获得信息,还是人工决策,要比较高一层。这等于是机器用数据来进行优化的决策。

这个层次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案例,据我们估计,大概不到20%,在15%左右的样子,明显含有这块功能的信息系统,即系统的设计已经涉及到流程的改造和优化,系统本身又包含优化模块,能够在运行中提供实时的操作优化。

第三层,也就是最高一层,也就是刚才几位专家都讲到的,信息系统是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工具出现的。他执行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功能,或者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供应链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物流,它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但是物流肯定是其中操作任务最多的一项。按我的理解,供应链是解决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这是在市场经济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的。在初期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和企业之间是完全竞争的关系,只有到了一些成熟的产品链、价值链、服务链形成以后,企业和企业之间才有一种依存关系,或者才有一种需要战略伙伴的这种关系。它在业务上才有一种协同业务的要求。一旦建立这种要求以后,就会用一套信息系统把它固化下来,来执行业务上的协同操作。比如说,上下游之间的企业,采购不再是一单一单的去招标采购,而是变成自动补货。你的库存信息对我供应商是开放的,我跟你是有协议的,到时候按协议给你自动补货就完了,不需要进行招标、采购等等这些。这种情况一定是建立在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基础之上的一种业务的新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了。

现在也有一些企业把协调内部的上下游关系称为供应链管理,这可能是一种延伸,供应链原意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才称之为供应链,企业内部的协作,只是一种延伸。所以,很多企业讲内部实现供应链管理,这是不太准确的,当然它也需要解决上下游之间的协同,这样提高总体效益,但是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毕竟有本质的不同。

在这个领域里头,我们国家目前能够拿得出来的案例就更少了,不会超过5%。尽管这样,在我们收集的案例里头,也选了有这方面因素的一个案例,就是莱州的粮食物流系统。莱州的粮食系统采用的一套软件,比较好的解决了粮食收购企业对农户的关系,对下游加工厂、出口商的关系,并且对农行、财政、农业局等几个方面,都能够联网。在联网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一个供应链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各方面的利益都能够照顾到,大家都获利,是个共赢的模式,这才叫战略合作伙伴。在莱州粮食系统里头,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因素,虽然还称不上是一个完全典型的供应链,但是有这样的因素。所以我们把它入选为一个比较符合这方面条件的一个案例。

上面所做的分析,一个是想指出我们目前的需求现状是什么特点,绝大部分是底层的,基础的,大家看过实际物流管理软件就知道了,多数是反映信息,而对于流程或者是操作优化能力很弱,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很不重要。只有少数很成熟的软件,才会对流程和操作的优化有很强的选择和很强的这种功能,这就是我们现在需求的现实。

再一个,分三层的必要,要知道它发展的趋势,它会一点一点的往上走。当你做第一层的时候,你要知道下一称的目标是什么,当你做第二层的时候,你要知道第三层的目标是什么。尽管供应链的概念在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成型的很好的案例,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提倡企业和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业务上的协同等等,这些都将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价值链的形成,它会加速这个进程。

所以,我们觉得如果处理得好的话,三步并作一步走,还是有条件的,不一定非得完全跟着国外的步子后边,永远跟着后边,我们也许会走得快一点。当然,我们也要强调,当你面临一个项目要上的时候,你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一定要定位好,绝对不能从观念出发,不能脱离实际,每一层的需求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一定的管理水准、一定的物质的和技术的条件。所以,很多案例之所以不成功,往往就失败在不能针对实际,不能解决企业真正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选的这16个案例之所以都能够成功,我们觉得不在于它技术很难,很高,很先进,而在于它很实用,针对了企业的实际,真正解决了大部分企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最合适的案例。所谓优秀是指它最合适。这是我想特别强调的一点。

这些具体案例,在我们的案例集里面都有反映,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在这里,我想稍微讲一点物流软件跟ERP之间的关系。因为,ERP在我们国家目前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点,也是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特别强调的,尤其在制造业里头,主要推的是ERP。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很多争议。

一方面,从ERP实施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ERP,实际上是财务管理的延伸,因此也出现了一批财务软件公司,转变为做ERP。因为我们国家现在ERP的需求或者说这个市场,现状就是这样。我也到联想去参观过,联想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财务管理渗透到所有的环节、所有的工种,甚至所有的人都能进行核算,而且它的数据是不可删除的,你只能够修订,历史记录都会原原本本的存下来。这一点得到中央领导充分的肯定。可以说,我们国家的企业管理,现在急需的就是财务管理核算到管理的细节上去,分分秒秒,每一个人、每一个工种、每一批活都能进行核算,能做到这一点,管理就能够上一个大台阶。当然,真正的ERP它包括所有的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物料资源等等。但实际上,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资源完全利用起来、整合起来,我们缺乏基础,缺乏经验。在我们国家当前的条件下,ERP实际上往往首先是财务管理的延伸,在这个延伸的基础之上,扩展到一些其他资源整合的一些功能上去。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实践中,很多制造业并没有完全遵循ERP为主的这样一个教条。而是采取了一种我称之为“唯利是图”的做法,怎么赚钱、怎么有利就怎么来。因此,往往还是在一些物流的环节上,优先突破,特别是采购。像一汽,一汽是至今ERP还没上

线的,但是它的采购环节优先整合了,这是我们入选的很好的一个案例。它的采购平台和ERP还没有接通,因为ERP还上不了线。我了解到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上ERP非常忧心忡忡,不知道要投多大的资本,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不知道时间要拖多长。但是,采购环节的整合,集中采购,或者集中仓库管理,采取一些公仓或者是仓库外包,这样一些局部的物流环节的优化管理会非常见效。我前面讲到的一汽集中采购的管理,采购成本至少降低10%,它一年采购的量是七、八十个亿,如果降低10%的话,就有七八个亿的利润程度,差不多相当于它一个平常年的销售利润。当然,今年汽车市场比较火爆,可能会销售利润多一点。但是,毕竟销售是非常吃力的,采购成本一降,节约10%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只要集中一下。

这样的做法,看来还是非常有市场的,非常受重视,只要对于物流的一些特别关键的环节进行整合,进行信息化,单项突破,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所谓整体的解决方案,或者是一揽子解决方案,或者是ERP这样的比较复杂的东西。

当然这个观点不一定符合有关部门的号召,只是我们把这个现象摆出来,企业有这么一些做法,从有关部门来倡导的话,好象制造业还是以ERP作为信息化的重点。

以上是从需求这个角度对于物流信息化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大概有这么一个三个层次,大概数量比重的结构是一个什么关系,将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第二方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物流软件供应商的情况,供方的情况,做一个概述。

物流软件供应商究竟有多少呢?现在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的专家估算,可能全国有五百多家,实际上可能远不只这个数量,因为物流涉及的领域很多,具体准确的数字是没有的。此外,还有一些国外著名的物流商,国外的IT商和咨询公司,也开始纷纷进入到中国的物流软件市场或者是信息系统市场。我把它大概分成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国外著名的大公司,其中有像IBM、ORACLE等等这样的大型的IT公司,我和ORACLE老总交流,我说我怎么不知道你们也是物流软件供应商?他说我们在国外是非常有名的,在国内是刚刚开始,据介绍他们的物流软件是做得非常好的,有一整套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国外的市场影响很大,最近要进军到国内来。所以我才知道ORACLE也是非常著名的物流软件供应商。在国外比较有名还有像SAP、i2等等这样的一些企业,这些都是世界有名的做物流软件管理的供应商。这类企业,目前在国内主要的市场还是高端客户,比如说在华的跨国公司,都是他们最主要的客户。还有一些国内大型的制造商或者物流商,他们的一部分市场也是要找这样的国际顶尖级的IT供应商,像联想是SAP做的,海尔是SAP参与了,等等。像这样一些国内著名的企业,财大气粗,实力比较雄厚,成为高端客户的主要竞争者。

第二类,是国内比较成功的物流专业软件供应商,在国内市场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说招商迪辰、中软冠群、博科等等,这些企业的实力是比较强的,这些企业往往有国外的资金或者是国外的技术做背景,起点是比较高的。同时又是国内企业,有本土化的优势,跟客户沟通比较容易,攻关也比较容易。所以,在国内还是相当著名的,有市场竞争力。此外我觉得要提到的,是有些软件公司,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里头做的是相当成功的,影响是不错,口碑也非常好,比如说上海时运、北京五奥环这样一些企业,在连锁分销这个领域里,做得影响非常好。上海时运是做华联超市的,对于国内的连锁超市,零售业的商业流程研究的非常透彻,而且有一整套比较规范的科学的方法,和业务标准化,信息标准化等等方面,都有它独到的创新。所以,做一个成功一个,口碑越来越好。现在已经从上海扩展到全国各地,北京也有几家超市准备上它的系统。所以,在有些领域里头作得很专、很精,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之路,

第三类企业,就是国内著名的ERP商,并不是专门的物流软件商,而是做企业管理ERP,像用友、金蝶等等,都是国内ERP里属于航空母舰级的。他们起家都是从财务软件开始的,

市场份额比较大,然后进入到企业管理ERP。他们很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的市场份额本来就很大,他们的客户资源本来就很多。像我前面提到的奥康鞋业,他们原来用的就是用友的财务软件,觉得用友服务很好,财务软件很好,想试一试全国分销系统的管理,那么就继续找用友帮他解决,就做成了一个分销系统的管理软件。所以像这样一些有强大客户资源的财务软件企业,发展到ERP,再在ERP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物流的功能,成为国内也是不可小视的一些物流软件供应商,是这样过来的。这一类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有很好的客户群基础,同时又多服务于制造业企业,因为前面我提到过,制造业企业绝大部分也是在主推ERP,在ERP的基础之上,来扩展物流供应,而不是以物流为主来进行设计的。所以,在一些案例里头,我们看到的是物流是ERP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我觉得这可能也是符合当前我们国家特别是制造业需求的实际。

根据计世资讯的一份调查,这是《计算机世界》下面的一个机构,他们对当前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软件的分类,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大概情况是这样,财务软件需求占13.3%,ERP软件占46.5%,CRM,就是客户关系管理,是占12.3%,SCM,就是供应链管理,是占4.4%,其它是23.7%,这就说明,现代制造业企业的信息系统绝大部分是ERP、财务,再加上一些客户关系管理这个范畴的,它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软件需求,目前只占4.4%。这是一个现状。所以,这使得我们国内的一批财务软件,然后升级到ERP软件,并且延伸到物流领域,就提供了这么一个市场的可能性,伴随着市场的需求发展,就这么走过来了,也是与时俱进。

第四类的物流软件商,就是一大批规模小、实力弱,大部分还很不稳定,也许今年有,明年没有的企业。但是其中也应该说有一批做得很成功的,这个成功之处,我想主要一是得益于客观上国内物流软件的需求确实增长很快,越来越快,几大家他们包不下来;二是确实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同时成本非常之低。这样,使得有一批小企业名不见经传,但是还是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做得不错。在我们优秀案例的评选中,也有相当一批是这样的小企业,做得不错,在某一个领域很有见地,很有积累。

总的来看,国内的物流软件品牌上是比较分散的,技术上也非常缺乏标准化的指导,特别是软件供应商重开发轻应用,对于物流业务的了解还很不深入。我觉得,事实上物流软件和其他很多管理软件一样,它的核心是管理,特别是管理理念、管理思想。所以,一项应用能不能够做得下来,能不能够成功,跟你对物流业务的诊断、了解这个基础是分不开的,你必须要有诊断能力,你必须要有分析、设计、优化,要有这方面的能力,这些东西都是业务上的内容,而不是技术上的东西。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也见到出现了一些很好的势头,就是物流软件商和咨询商进行结合的一种合作模式,在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起来。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在这方面积累一些案例,能够推动一下。这是关于物流软件供方的一些介绍。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一讲关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问题。

关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实际上需求也是很迫切的问题,我们这次在南海国际物流论坛,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交流,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出来。

我想从EDI技术问世以后,对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研究和探索就一直没有终止过,而且尤其互联网技术出现了之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应该建立在互联网上,这个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究竟怎么来实现?这里面我想既有技术问题,也有商业模式问题,甚至更多的是商业模式问题,因为技术上绝大部分问题都已经成熟。

今年5月份,深圳是被国家科技部正式的纳入到“十五”首批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示范工程,成为9个试点城市之一,这样就使得深圳市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作为全国准备示范的唯一的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项目,来进入“十五”国家级的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十大工程之一。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项目,究竟运作得怎么样,能否成功,大家都在关注。

我的看法,刚才也讲到了,公共信息平台的问题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商业模式上,所以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应用,有没有客户群使用这样的平台,给客户带来效益,也给平台带来效益,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的话,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所以在这方面的争论和探索,很多是围绕着商业模式究竟如何组织。从我了解的情况,大概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公共信息平台应该是一个有形的平台,或者有形的一个网站,这个网站负责进行信息的交换,并且在这个网站上能够提供一些基础信息的服务、基础技术的服务,总之它是一个有形的平台,大家都可以上,能够提供服务,能够交换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样的平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只需建立一种标准,一种协议,大家都用一种格式在交换信息。所以,所谓的公共信息平台,就是一种标准或者是信息交换的协议,根据一种公共的信息结构、编码,所有的网站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无缝连接和交换,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垄断性的公共平台网站,这是另外一派的观点。

实践的结果,现在看来是这两个观点结合的一种结果,既有有形的网站来提供信息服务,但又不是唯一的垄断的,平台的功能主要是体现在标准化和信息共享上,使得包括网站都能够提供这种“一站式”的服务。

今年以来,可以说在这个领域里头,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很大的突破性进展。其中,政府也有,企业也有。政府里头,我想举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电子口岸这样一个工程。这是一个政府带头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很好的一个实践,也可以算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一个实践。中国电子口岸这样一个工程,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于国家电信的公网,然后将外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涉及口岸行政管理和执法的进出口业务,它的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它的电子底帐数据,集中放在一个数据中心里头,在统一、完全、高效的计算机平台上实现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可以使得各个口岸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都可以跨部门、跨行业的进行数据交换,和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报关、报仓、复汇、核销、出口退税等等一系列进出口的业务。这是国家推的,去年开始国家首先是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个口岸进行试点,今年的5月24号,上海是最先完成所谓电子大通关的任务,这都报导过了,由海关总署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筹建的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第一个实际运行的政府主导的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当然是物流的信息平台。这是一个突破,一个政府推进的实践。

我再举一个企业的例子,最近我了解到,在建材行业,建设部旗下的泛华集团,正在做着一项很有意思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探索。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引进国外的建材信息标准,从建材的产品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入手,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并且和全国联网,完全是在国际编码技术和认证程序的基础之上,采取国际标准引到国内来,然后把所有合格的建材产品,认证的合格的建材产品的数据库建立起来,所有这些到这步为止我认为都还是技术性的问题,关键是谁来用。他们有个很好的创意,通过有关部门来引导,首先是要求设计部门,必须要用这个数据库里的产品进入你的建筑设计,由设计部门入手来使用,就会引导到后面的业主和施工部门来采购。所以,他实际上是要搭建一个采购平台。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一种探索。因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也没有很多很成功的所谓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但是,成功的采购平台还是不乏其例的。从采购平台着手,建立一种公共的采购信息平台,然后延伸到物流,可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所以,我建议他们能够参加联合会的试验工程或者是试验基地。因为,我觉得这件事非常有意义,就是企业如何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这方面确实有很大难度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案例。

应该说,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来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探索实践,看来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标准化。所以,标准化的问题,是跟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密切联系一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政府和企业,当然包括我们中介组织联合会,大家都有责任尽快实现流

程也好、信息也好,各个方面的物流的标准化的建设,这样无疑会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非常好的一个基础。这是关于公共信息平台的情况。

第四,我想简单的讲几句关于物流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这部分因为没有完全总结好,所以是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我们当前应该说是物流业也好,物流信息化也好,都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的步子加快,国内的物流市场或者是物流信息化的市场,近期将继续保持一个二元化的结构,这个二元化的结构,一端是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这个比较讲究和国际接轨,比较现代化,比较要求流程一体化的整合。

另一端是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步信息化来完善自身物流这样一个低端市场,也是不可忽视的。我认为这个二元结构短期内不会马上融合。前者高端市场主要为国外的物流商和IT商所关注。目前,应该说这些物流商和IT商还很难一下子全面的进入到中国市场。所以,我也看到一些国外一些大的物流商计划到中国来全面投资,但是观察了一段以后,感觉到全面投资还有点为时过早,还是做一些试探和打前战的一些工作。低端市场主要是国内的物流商和IT商施展的舞台,就是中小企业这个,这样一个二元结构的市场或者信息化的市场,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也会有相互的渗透。

对于国内企业来讲,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因为,最近有关的IT媒体,进行了一次信息化的需求调查。这个结果调查告诉我们,72%的企业,仍然会把OA 的建设,也就是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列为未来一年信息化投资的重点。86.1%的企业,在未来一年,可能会上物料资源管理,MRP2这样的功能,60%的企业可能会把ERP列为下一阶段投资的重点。这就表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企业的需求仍然是以规范流程为本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然后提供给决策,而不是马上就会涉及到我们前面几位专家讲到的比较规范理想的那种现代物流的理念。

另外,在物流系统的各个模块的需求里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库存管理,这个跟刚才几位专家讲到的还是有相同之处,库存管理仍然是物流软件里头比较关键的环节。详细的在我的文章里头有一些数据,大家可以看,我就不细说了。

我要补充一点的就是关于制造企业管理软件以ERP为主的这样一个提倡,确实是越来越多的受到争议,尽管我们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还是这么提倡,最近我见到IT媒体上做的市场调查有这么一个结论,认为物流软件将取代ERP成为新的企业管理市场热点,有这样一个调查,所以这一点也不是不可关注的,企业行为是以利润为导向的,而且有利他就做什么。所以ERP如果不能见效,他会把信息化投入到能够为他产生效益的环节上面。

另外一点,就是我认为从行业来讲,物流信息化,或者物流发展最快的领域,最近可能是连锁分销这一块,因为我们国家的连锁分销业争在处于一个业态结构巨大变动的时期,最近大家可能也关注到,国外的跨国连锁的集团,纷纷进入中国来布点,当然也受到很多挫折。总的来讲,加入WTO以后,跟国际接轨以后,世界上的零售业态格局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我们国家的零售市场上来。从国际市场来看,绝大部分的零售额都被国际上各大连锁店所占领了,像沃尔玛也好、家乐福也好,被他们占领了。我认为,我们这种业态结构,向国际接轨、国际靠拢这个大趋势还是应该有的。所以,国内的零售商业正处在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连锁的过程之中。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的案例里头,只有分销连锁这类的企业,才真正是把物流配送的信息系统作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待的,就是他是最看重物流软件和配送软件的,其它的都可以放在次要的地位,只有这个行业不行,必须放到最核心的竞争力上来对待。我想这是行业的差异性。

还有一些从产品特征来讲,那些对于产品更新周期特别短,周转速度特别快的这样一些产品,这样一些领域,肯定是对物流最关注的。例如IT业、快速消费品、日化、汽车、家电等等。这是对未来的一点展望。

另外,我觉得对于未来的展望,要关注科学技术本身,信息技术本身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大的影响。这里我想提两点,因为技术发展的内容很多很快。

第一个,就是所谓网格的技术,大家都在谈下一代的互联网是什么模式,专家们已经提出来,下一代的互联网网络的技术核心是叫做网格技术,什么叫网格技术呢?现在也没完全探讨清楚。但是主要的意思就是说,下步要联的是应用的联网。我们知道,早期的互联网是设备的联网。到了3W技术出现了以后,是信息的联网,大家都用一个格式来写信息了。所以,可以互相的联接,所以是信息的联网。但是,应用还是孤岛,一个网站一个应用,你不可能把这个网站的应用信息输出来,然后输送到另外一个网站的应用上面去,所以应用是孤岛,那么下一步的技术解决就是互联网的应用联网,在应用技术上的一种互动联接。现在已经有这方面开发软件工具了,这是一个我想提醒大家关注的。

再一个技术就是无线组网技术的发展,这将来可能是以后联网技术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据我所知国内也有突破,最近我了解的一家企业,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无线组网技术,解决了基站和手持设备之间的多级传输,因为我们知道现在我们的无线网是单级传输的,比如说手机,手机到基站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制的,因为他是一个单级跳。新的技术支持手机和手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即手机可以当基站实现传输的多级跳。这样一来就使得随时随地的组网就变得非常容易,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突破,这家公司的技术据我所知是很先进的,已经拿到了专利,现在是非常需要寻求发展和合作。像这样一些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我认为都是值得我们物流信息化技术所关心的。

最后一点,我想讲一点发展信息化的实施之路,讲一个什么观点呢?从我们的应用案例里来看,我还是非常提倡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虽然说现在许多信息化方案提出来,比较鼓吹一揽子方案,比较鼓吹彻底的动手术。但是,我觉得在实践过程中,还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要以效益、需求为本这样一个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准则。

在我们推介的案例里头,宝供是作为这样一个实施案例入选的,宝供的信息系统我去看过多次,在座的也有很多人很了解,从技术上他不是很先进,甚至谈不上先进。但是,他非常实用,它的开发周期每一次都很短,他先后走了六年,每年动一小步,一年解决一个问题,直到今天他也没有上ERP。最初,第一步就是用互联网技术解决电话和传真,就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听起来都觉得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他马上就降低了通讯费用,降低了录入的差错,降低了很多的重复输入的录入员的成本,很简单,就是用互联网技术。第二年他就改变了客户的界面,使得用户也能够查询他自己的信息,第三年又做了一点,第四年又做了一点,每一次他的系统改进不过十天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绝不会说一两年的信息工程,没有的事,非常稳,一次一小步。我认为,宝供到今天为止,他也不是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他的成功经验就在于他没有失败过,没有走错过路,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印,这样返过头来看,非常快。

我想在信息化的实施之路上,我认为应该提倡效益为本,需求为先,循序渐进这样一种实施之路。

由于我这个报告没有最终完成,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建议对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所以,下次有机会再向大家汇报。谢谢大家。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和问题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和问题 一.企业逐渐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大型骨干企业近年来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大量投资 二.以供应链管理为特征的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包括仓储、货运、配送及运输管理等环节)逐步完善,许多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我国物流业的实际情况,且在客户服务等方面所创新。 (一)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 纵观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当时由 于受到计划经济和原苏联模式的影响,物流业主要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忽略物流的成本与经济效益;第二阶段是1978—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逐 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西方先进的物流思想也同时在国内受到重视,物流 产业处于初始成长期;第三阶段是1993—2000年,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物流需求 的不断增加,现代物流得到广泛重视并实现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第四阶段是2001年以后,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推动国内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据相关统计表明,最近五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预计2010年物流产业将达到96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物流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之一。 (二)我国物流产业呈现多元化格局,竞争更为激烈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在商品分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仓储、货运代理、邮递服务等物流市场领域已经全面开放,市场主体正呈现国有、集体、个体、中资、 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相互依存、同台竞争、相互促进的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国外跨 国公司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建立外资物流企业,为其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采购等物流活动 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服务;二是民营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新型专业 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市场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批发国有 企业,仍是物流市场的主力军。这种多元结构使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务、效益和效率都比较高的现代物流 社会化服务模式,受到全球企业的广泛关注。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使用第 三方物流服务的比率分别高达80%、76%和58%,而且需求仍处在不断增长之中。我国

物流管理发展的十大趋势

物流管理发展的十大趋势 导语: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 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 一、即时生产逐渐向储备生产转变 在过去的四十年期间,很多公司都跟随着丰田等日本制造企业 学习即时生产。但是在xx年,即时生产的问题逐渐显现,泰国洪水 发生造成很多在泰国设厂的生产型企业供应链断裂,包括日本的丰田、本田、尼桑等企业,平均每天损失6000多的订单量,损失每月高达 5亿美元。 受泰国洪水、美国码头工人罢工、日本大地震以及其他类似事 故而造成供应链断裂的影响,更多企业开始采取了风险防控和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一些企业也将单一采购源变为多采购源,一些大的生产制造商往往要求供应商增加存储量以备不时之需。 二、全球化向本地化转变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企业将生产外包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然后把货运到市场需求地。但是如今一些公司更倾向于本地化生产,首先是因为高昂且不稳定的运输成本,在美国即使是80美元一桶的 油价,从长远角度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另外,人们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美国的运输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全部的28%,仅次于发电行业,如果运输距离变短,排放量会减少。

本地化采购在食品行业非常突出,也将会出现在其他领域。在美国出现了一些钟情于选择本地化生长、生产食物的食客,被称作“土食族”。在佛蒙特州,这些“土食族”宣传让大家采购当地农场的食物,一方面为了支持本地农业,另一方面为了制造更具本地化特色的食物。 三、多渠道分销 如今网上销售和商店销售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网上的店铺开始经营实体店,而实体店也开始在线销售。 (1)为什么会有多种渠道的分销模式? 因为如果一个公司想要满足不同市场细分的需求,意味着他需要不同的渠道将产品送达至不同市场细分类别的客户。此外,人们的购物方式也不同,有人喜欢在线购买,有人选择在实体店购买。 (2)亚马逊开实体店铺 亚马逊在纽约开实体店,实现了网上订购可以当天在实体店领货,但是这意味着高成本的付出,供应链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另外,由于电商的利润很低,亚马逊在尽量避免由于实体店所带来的成本。 (3)沃尔玛实现客户在线订货 沃尔马多次试验拓展它们的网上渠道。如今沃尔玛将其强大的实体店网络与在线平台相结合,实现了与亚马逊势均力敌的竞争。但是与亚马逊不同的是,它的货源不是于不同的仓库而是于实体店,从各个实体店调货并进行包装、配送至配送中心,这样的成本可能是在实体店销售产品成本的3-4倍。

顺丰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调研报告
题 目 顺丰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
魏伟波
系部
管理工程
专业班级
11 级电子商务 2 班
指导教师
曹伟
职称
副教授
2012 年 3 月

顺丰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 快递作为物流细分行业之一,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服务,其 从收取到派送的生产过程覆盖物流所有功能环节,其生产活动的特点决定了需要 全部实现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八 项功能才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各种信息的流动和挖掘是其核心业务的关键需求, 直接影响到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业务发展。在工信部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评选中, 顺丰速运当选为物流领域示范企业。调研发现,其信息化建设思路、路径、经验 和思考,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顺丰慨况] 目前,顺丰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年均增长速度 40%以上、自建航 空公司、有飞机近 30 架、基层营业网点达 4000 余个、员工超 15 万人、服务网 络已完成对中国版图的完整覆盖(含香港、澳门特区及台湾省)并拓展至韩国、日 本、新加坡、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大型综合性速递企业。
顺丰以物流营运全部环节为主体逐步推进信息化路径,截至目前,顺丰共有 信息系统 160 多套,实现物流全部环节与配套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十一五”期 间,顺丰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约 15 亿元,“十二五”期间,顺丰预计投入超过 50 亿元。顺丰在近期投资近亿元自主研发的“时效管理系统”中,快件全生命周期 持续下降,快件安全性持续升高。顺丰成为目前快递行业中唯一采用“快件全生 命周期”对物流中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的企业。 [信息化建设研究] 顺丰速运在收派件环节应用电信无线分组交换技术 GPRS, 实现订单的自动派发和快件信息的上传,便于用户及时掌握快件的流转地理位置; 应用电子签名技术,使客户识别签收人;还包括手持终端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 热敏打印技术、电子签名、手写识别技术以及可以预见的先进技术的接口等。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效益;第三方物流。
1.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全面 顺丰坚持以科技提升服务,大力进行科技投入。顺丰投入巨资以项目形式开 展,由公司内部营运与 IT 共同组成团队进行研发,陆续实施上线了 HHT 手持终 端、全/半自动分拣系统、呼叫中心、营运核心平台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航空管理系统等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率先在国内实现了 对货物从下单到派送的全程监控、跟踪及查询,并全部采用全自动与半自动机械

案例3中海: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系统

案例4 中海: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系统 在中海物流分管营销和信息化业务的总经理助理肖国梁看来,中海物流能在与中远物流、中外运、招商局、宝供物流等公司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先人一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转型:实现三级管理 中海集团与中远集团、中外运被称为中国航运市场的三巨头,在集装箱运量取得突飞猛进的2002年,中海物流应运而生。按照中海集团的发展规划,物流业是发展重点和支柱性产业,并形成了以航运为核心、船代、货代、仓储堆场、集卡、驳船、空运、海铁联运等业务并举的大物流发展框架。 肖国梁介绍说,调整后的中海物流采用三级管理的业务模式,总部管片区、片区管口岸。总部代表集团领导、管理、计划、协调中海的物流业务,加强对整个物流业务的总成本的控制,建立物流供应链;片区公司在总部的领导和管理下,经营各所属片区的配送业务、仓储业务、车队业务、揽货业务等,建立所属各地区的销售网点以及对该地区的成本控制;口岸公司在片区公司的管理下,进行揽货、配送的具体业务操作,并负责业务数据采集。 而要实现这一点,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是不可能的。中海物流总经理茅士家在公司成立初期就指出,要做一流的物流企业首先要有一流的IT。为实施集团制订的“大物流”战略,中海物流最终选择了招商迪辰为软件供应商。 模式:“一个心脏跳动” 虽说招商迪辰是首家在国内将地理信息(GIS)、卫星定位(GPS)、无线通讯(Wireless)与互联网技术(WEB)集成一体,应用于物流、交通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软件供应商。但为中海物流这样规模的企业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化系统,在国内并无先例可循。招商迪辰上海公司总经理曾辉军说:“现在不是一个点上看单个物流系统,而是要在整个物流网络的高度,从供应链衔接的角度设计整套系统。” 经过反复论证,双方一致认定,要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一套企业级集成的系统,能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曾辉军介绍说,该系统的核心就是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计划调度为核心,使物流各环节协同运作。它需要集成管理企业的计划、指标、报表、结算等,可层层细化与监控,并有统一的企业单证、报表、台账格式,而且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开放结构。而更为关键的是,系统建成后应当是一套面向订单流的信息系统,从接受客户委托订单开始,到订单管理,围绕订单制定物流方案、落实相关运力或仓储等物流资源、调度直至物流作业、质量监控等环节,都要有一个平滑共享的信息流。 曾辉军坦言,软件项目最大的困难在于业务变更。中海物流的业务繁杂、需求众多且不断变化,信息系统也必须随之改进。他清楚地记得,项目开始时做调研主要是为了海运业务,关注的主要是货物从这个港拖到那个港,真正涉及的项目物流非常少,在经过去年的战略转型后,中海物流已经将海运、货代业务剥离出去,专做第三方物流。 “一个心脏跳动”,曾辉军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中海现有的业务模式。他解释说: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在当今社会,物流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流在社会生产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物流从业者,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温故而知新,对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流这一名词是我国在1978年从日本引进的,它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概念中只有传统的“储运”意识,即传统的物资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等。从现在的观念来看,这实际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活动,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具有了物流活动的雏形。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物流行业也开始由最初的国内储运为主,向以国内道路运输、仓储分拨等为支持、海空运为重心、国外物流网点服务为后续的全球性进出口物流发展。在这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带来的理念冲击,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式物流如金融物流、绿色(环保)物流、港口物流、物流地产等。这些新式物流的产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把握好了,就可以完善自身的业务构成网络、增强自身在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个行业内都先人一步。 既然已经说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在此发展期间的三个里程碑事件。也正是这三个里程碑事件,促使整个物流行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首先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物流正式做为一个经济行业登上了经济舞台。一大批在如今物流行业占有龙头地位的企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如中海物流、中远物流、中外运、中铁物流等,这些企业在整个物流行业都起着行业风向标的带头作用,而在这些国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如海丰、新时代、天地华宇、大田、顺丰等为代表的业务面包含了海陆空各个运输版块的民营企业也应势而起。 其次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直接带领中国物流行业进入了外资大举入侵的时代。以UPS和Fedex为代表的国际快递物流巨头、以马士基和德国邮政为代表的国际港口物流巨头、以DHL、Schenker全球、CEVA为代表的国际货代巨头等纷纷在国内进行一系列的资本进入和网点扩张活动。这些外资的进入,不但带来了激烈的竞争,更导致了国内物流行业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失。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所造成的冲击,使得国内的传统物流企业在变中求生存、在变中求发展,促使自身更加适应了国际化物流行业的要求,极高地提升了国内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是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这是中国物流业第一次被正式写入五年计划。事实证明,任何行业在任何国度的发展,都是与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宏观上的激励、实际运作上的促进和推动是密不可分的。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个个新兴的保税园区、物流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物流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 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大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因是多选题,超过10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但相对于2001年、2002年正呈现出增长势头。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则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急需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这也是新建信息化项目的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 中小型物流企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但不少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少在10万元到30万元左右,他们认为投入风险太大,真正适合的产品太少。另一方面,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这块市场,这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 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物流信息化的价值 整合物流功能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还有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 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 过去20年中,服务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物流业的投入仍属不足。今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投资效益的准确计算、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远 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制造、商贸、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物流系统运营管理、物流项目规划建设等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专业咨询公司、教育培 训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什么是现代物流: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盘运以及包装等物流勾当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办理,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即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运用计较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办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提高质量,为主顾提供最好的服务。 物流专业现状:目前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空前的应用和成长,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跟着我国物流快速度完成长及插手wto后所面临的机缘与 挑战,引进和成长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造就现代物流谋划办理的高级人材,已成为燃眉之急。现在就来看一下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一般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实业、物流企、运输仓储服务企业,从事物流系兼顾划、运 作、办理品级一线的办理工作。如: 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人员 2、从事物流业务处置惩罚的客户服务人员 3、从事物流业务处置惩罚中的制单、审单等工作的表单作业人员 4、现代物流企业中进行商品配送、运输调度的规划调度人员 5、从事商品资料、配送客户资料等工作的档案办理人员 6、从事商品畅通加工办理与操作的办理人员 7、从事进货、理货、发货等工作的办理人员 8、从事储位、库存办理工作的办理人员 9、现代物流企业的报关人员 10、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操作人员 物流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产业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且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物流人才难觅。近几年来,物流人才走俏成为人才市场的一大景观。据调查,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仅上海虹桥物流园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总需求量就达2万人以上,其中对物流高级人才的需求约占总 需求量的5%至10%,对一般物流管理人员的需求比例为30%至45%。 目前我国物流管理开办院校主要有: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物资学院

实验一 物流信息化调研

实验一物流信息化调研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学时:2 实验要求:必做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教材有关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因特网搜集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相关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形成报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物流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规则选题。 2、搜集资料:根据选题,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工作。 3、案例分析: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 4、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提示 1、学生根据学号尾号选择下面的案例,尾号1,选择题目(1),以此类推,若尾号为零则选择题目(10)。 (1)沃尔玛“震惊世界的沃尔玛模式”; (2)独占全球鳌头的戴尔计算机; (3)美国经济的主干架—UPS; (4)物流巨人—联邦快递; (5)海尔物流模式; (6)通用的销售需求链; (7)7-11以电子商务为武器陈霸日本零售业; (8)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模式; (9)TCL销售网络的信息化改造; (10)本田公司与其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 2、资料搜集可以登录企业官方网站和烟台南山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也可以利用百

度搜索引擎。 3、要保证搜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实验步骤 1、企业背景调研 2、企业现状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宏观外部环境—PEST分析和微观外部环境—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2)内部环境分析(企业资源分析) (3)综合分析(SWOT分析) 3、企业物流战略选择 4、企业发展展望 5、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要求 1、每次要求完成的实验内容必须在当次实验课完成。 2、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3、本次实验报告以个人为单位; 4、不允许抄袭,如有雷同报告计0分; 六、预习与思考题 1、实验前了解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动态、物流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作用和重要性。 2、对调查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该系统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说明物流信息系统对管理的支持作用应该如何体现。 七、参考资料 1、《物流信息系统》,黄有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2、《物流技术与设备》,潘安定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 3、《物流技术与信息系统》,孙丽芳、欧阳文下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物流信息管理实务》,吴明主编,中国物质出版社,2003。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 一、快递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虽然世界著名的快递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在一个城市内的业务活动,中国的驿站历史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甚至更早,但现代快递业的设想在二战之后才逐步确立,这是一不争事实,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引入,高速公路、大型航空飞行器的发展,使快递业开始快速向全国网络和全球网络规模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处理文件、资料、图纸、贸易单证等为主的函件快递和处理样品、高附加物品、社会活动礼品和家庭高档商品等为主的货物快递这两种方式并同时得到发展,只是小规模的快递公司由于其能力有限,经营重点各有不同,国际知名的快递公司依靠其强大的技术和网络优势,均不断扩展势力,在某一区域甚至全球逐渐形成优势,并开辟了多种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分析快递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寻求其发展规律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快递业是十分必要的。 1.社会经济因素 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不断消除,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愈加活跃,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趋于高效率和快节奏,时间价值越来越重要,大量的样品、单证、商务函件、资料的快速传递需求,为函件快递业者提供了大量的货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高科技企业的大量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货值却很高,占用流动资金很大,快递运输能将这些产品尽快送给客户,并提供良好的包装、仓储、报关物流服务,满足了企业的需要,实现了最大可能的社会化分工。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快递业的发展甚至与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上世纪50-60 年代北美、欧洲的经济复苏导致了现代快递业的逐步形成;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执世界之牛耳,日本几家濒临倒闭的按传统经营的公司纷纷效仿西方,转变成经营快递的公司,并引入符合日本特点的服务项目,从而使日本的快递服务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进入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世界各大快递公司纷纷捷足先登,使得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快递业从无到有,20世纪末期,成为大型快递公司的主要货源集散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的中国经济发展更使得快递业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快递业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率。 2.运输工具和设施 快递服务的基本特点首先体现在快速和灵活方便两方面,故此,快递运输必须具备完成长途运输的快速运输工具和负责集散货物、分发、派送的小型运输工具,具备这种要求的运输工具显然是飞机和各种类型的专用汽车。承揽全球速递的大型快递公司其拥有的先进的飞机数量,绝不亚于世界著名的航空公司所拥有的飞机数量。当然,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区域交通环境的不同,也导致在日本或欧洲这样区域经营的公司依靠大型货运汽车来承担中长距离的运输。 另外,在货源集散地,尤其是各公司经营区域的中心地区,快递公司必须设置专用集配、中转和控制中心,配备有大型仓库群、电脑中心、控制和指挥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运输工具存放中心等设施。 3.先进的管理手段 实现快递物品的门到门或桌到桌服务,必须及时、准确地接收顾客信息,快速处理单证,实现物品的全程跟踪,随时解答顾客查询等。为实现这些功能,快递公司必须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先进的通讯网络、以及能够满足和实现各种个性化的、特殊的快递服务需求的特有软件和硬件功能。随着现代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愈加激烈,速递业者不得不为此投入巨大的财力和人力。20世纪的最后十年,UPS在电子技术方面共投资了110亿美元,不仅实现了对包裹运送的每一步紧密跟踪,而且使其在电子商务大潮中占据有利地位。 4.优良的服务功能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智慧物流的兴起 IBM于2009年提出,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应链,通过感应器、RFID标签、制动器、GPS和其它设备及系统生成实时信息的"智慧供应链"概念,紧接着"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此延伸而出。与智能物流,强调构建一个虚拟的物流动态信息化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不同,"智慧物流"更重视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创造更丰富社会价值的综合内涵。 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持续强调,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两项政

策都从国家宏观层面,强调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中国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指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进入2010年,物联网成为当年"两会"的热 门话题,"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了解,2010年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陆续出台。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考虑到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行业。在2009 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 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话、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运作,实现物流供应链从上游供应商企业到下游销售商的全流程信息共享。尤其是物

德邦物流信息化管理调研报告

德邦物流信息化管理调研报告 德邦物流关于信息化管理的调查报告 前言: 为了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公司中的应用情况~在现实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互联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德邦物流公司对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的资料。通过整理完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德邦物流公司的简介 德邦物流始创于1996年9月,是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主营国内公路零担运输业务和空运代理,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十余年来,德邦秉承“全程呵护、放心托付”的服务理念,遵循“为中国提速”的使命,以每年60%的发展速度,在中国物流行业迅速崛起。并获得“中国物流诚信企业”、“全球十大网商”、“广东省服务行业100强”等荣誉称号。在公司内部推行OA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公司信息化作业水平;实行现代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注重企业品牌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导入CIS体系。 二、德邦物流公司物流信息应用的现状 公司遵循一流的服务运作体系,架设了现代化的运输平台和电脑信息网络平台,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装卸工队伍和装备精良运输车队,公司成功开发了集成空运、汽运、出港、到达货物派送、单据管理、帐务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TIS3.0)。对货物接收、托运、配送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信息反馈,优质的服务促使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连续四年被南航评为最佳销售代理,同时与东航、上航、厦航、国航等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往来。2002年5月公司开展汽运业务,承接全国各地的整车、零担业务。目前公司在汽运业务方面已开通北京、天津、上海、

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珠三角地区的专线,业务蒸蒸日上,具有一定规模。公司的影响也日趋深远,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实力的物流企业之一。 经营珠江三角洲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公路、铁路、铁路行包、汽运整车、零担往返、深港往返、国内海关监管运输,代理报关、报检,长短途搬家、搬厂,拥有8米—18米、5吨—500吨各种型号的货车、拖车等业务。全天24小时为您服务~北京专线:深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上海专线: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济南、青岛。西南专线:深圳至昆明、南宁、重庆、成都、贵阳、拉萨。西北专线:深圳至西安、太原、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东北专线|深圳至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呼和浩特、邻海专线|深圳至厦门、泉州、福州、温州、宁波、海口、香港。德邦物流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服务专业、管理创新的企业品牌,坚持以“全程呵护,放心托付”的品牌经营理念,诚信地为每一位德邦客户服务~ 物流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之一。国际社会一般以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越低越先进。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约为10,;中等发达国家,如韩国约为 16,,而我国的物流比重指标大约在20,以上,差距十分大。 2005年我国GDP约为18(2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10,就是 1(82万元亿人民币,接近我国当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2(27亿元。 可见,降低物流成本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按需生产、零库存、短在途”的目标,我国物流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趋势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趋势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与趋势 回顾历史总结规律 如果从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的确有一些核心的、似乎不变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规律,对把握物流信息化未来的方向可提供一 些启示。总结这些规律既是物流信息化本身的基础建设,对于物流 业本质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信息化大体上可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EDI算起。当时一些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之间的商贸、 物流效率,采取了电子数据交换即EDI技术,主要是两大措施:一 是建立第三方信息交换机构----EDI中心,企业之间不必建立两两 通讯线路,只需与EDI中心交换信息即可;二是建立一套交换数据的 标准(代码、格式、通讯等),各企业把需要交换的数据按此标准转 换后即可与外部交换,不会影响内部数据的安全。尽管由于EDI采 用专线通讯造成成本较高,普及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给后面的物 流信息化带来极其深刻的启发。至今我们建设的各种公共信息平台,依然在遵守上述两条原理,第三方服务和信息交换的标准化。另外 还要指出的是,物流信息化发端于数据交换与共享,恐怕是这个行 业特有的,至今我们还在为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所困扰,可见物 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对于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不同一般。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微机和局域网技术的普及,推动物流信息化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以管好各企业自身的网络资源和作 业流程为目标,并形成了各种以TMS、WMS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 从那时开始,物流信息化覆盖了网络和流程两个基本范畴,只不过 这一时期的网络和流程仅限于本企业所辖的资源和作业。 但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不会停脚的,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动了物流信息化的新发展,尽管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盲 目性,但是方向还是依稀可辨的,就是推动产业走向“智能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218709125.html,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姜淼 来源:《活力》2011年第09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已成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物流服务。 物流是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体,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存货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做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增添新的内容,物流业出现了新的趋势。

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调研报告

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调研报告 姓名:aaa 班级:09物流(3)班 时间: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项目任务 1.撰写物流调查报告,完成调研的目的和内容。 2.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系统或者物流信息技术的情况调研。调查对象 全国中对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 项目实施准备 1.确定调研的内容:主要围绕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原因及发展趋势,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2.制定调查计划:主要是网络上收集材料。 注意事项 1.调研的内容要尽量具体,注意所得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效性。 2.在调研前进行必要的训练和教育。

目录 1.物流信息技术 (4) 2. 我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4) 3.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原因 (6) 3.1货主企业无法放心的将物流企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6 3.2物流企业的管理手段落后 (6) 3.3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7) 4.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化的优势 (7) 4.1 (8) 4.2 (8) 4.3 (8) 4.4 (8) 4.5 (8) 5.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化发展趋势 (9) 5.1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化。 (9) 5.2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 (10)

物流作为现代服务行业,受到了各级和众多企业的重视,目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物理信息量爆炸性的增长,原来靠手工管理信息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计算机的发展使其成为信息管理的有力工具。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使得物流信息技术的使用价值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使得物流信息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资源。 1.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或与物流信息企业联合,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物流信息系统整合企业现行的业务流程,通过并购、代理等方式走规模经营、网络化的道路,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才有可能在以后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物流信息技术主要由通信、软件、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包括移动通信、GPS、GIS、条形码、射频技术等现代化科技。通过组合这些技术,形成以移动通信、资源管理、监控调度、业务管理甚至财务处理等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的一体化物流管理体系。 2. 我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距离物流信息化的目

联想物流信息化系统

联想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案例] 在中国IT业,联想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自1996年以来,联想电脑一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0年,联想电脑整体销量达到260万台,销售额284亿元。IT行业特点及联想的快速发展,促使联想加强与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流带动物流。高效的物流系统不仅为联想带来实际效益,更成为同类企业学习效仿的典范。 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 提起联想物流的整体架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乔松借助联想供应链管理(SCM)系统框图,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联想的客户,包括代理商、分销商、专卖店、大客户及散户,通过电子商务网站下订单,联想将订单交由综合计划系统处理。该系统首先把整机拆散成零件,计算出完成此订单所需的零件总数,然后再到ERP系统中去查找数据,看使用库存零件能否生产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如果能,综合计划系统就向制造系统下单生产,并把交货日期反馈给客户;如果找不到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原材料,综合计划系统就会生成采购订单,通过采购协同网站向联想的供应商要货。采购协同网站根据供应商反馈回来的送货时间,算出交货时间(可能会比希望交货时间有所延长),并将该时间通过综合计划系统反馈到电子商务网站。供应商按订单备好货后直接将货送到工厂,此前综合计划系统会向工厂发出通知,哪个供应商将在什么时间送来什么货。工厂接货后,按排单生产出产品,再交由运输供应商完成运输配送任务。运输供应商也有网站与联想的电子商务网站连通,给哪个客户发了什么货、装在哪辆车上、何时出发、何时送达等信息,客户都可以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查到。客户接到货后,这笔订单业务才算完成。从上述介绍中可以了解到,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的整个物流过程中,信息流贯穿始终,带动物流运作,物流系统构建在信息系统之上,物流的每个环节都在信息系统的掌控之下。信息流与物流紧密结合是联想物流系统的最大特点,也是物流系统高效运作的前提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联想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趋于完善,目前已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全面企业管理。联想率先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之后成功实施了ERP系统,使整个公司所有不同地点的产、供、销的财务信息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统一和集成。今年5月,联想开始实施SCM 系统,并与ERP系统进行集成。从企业信息化系统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基础网络设施将联想所有的办事处,包括海外的发货仓库、配送中心等,都连接在一起,物流系统就构建在这一网络之上。与物流相关的是ERP与SCM这两部分,而ERP与SCM系统又与后端的研发系统(PLM)和前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连通。例如,研发的每种产品都会生成物料需求清单,物料需求清单是SCM与CRM系统运行的前提之一:客户订单来了,ERP系统根据物料需求清单进行拆分备货,SCM系统同时将信息传递给CRM系统,告诉它哪个订户何时订了什么货、数量多少、按什么折扣交货、交货是早了还是晚了等等:系统集成运作的核心是,用科学的手段把企业内部各方面资源和流程集中起来,让其发挥出最高效率。这是联想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之处。 信息流带动下的物流系统 借助联想的ERP系统与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自动化仓储设备、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等设施,联想在采购、生产、成品配送等环节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实时互动?与无缝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