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信用评级原则研究

国内外信用评级原则研究

国内外信用评级原则研究
国内外信用评级原则研究

国内外信用评级原则研究

评级原则是信用评级公司开展评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评级公司评级理念的核心内容。信用评级行业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一些公认的评级原则,本文梳理了国际和国内主要评级公司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以及国内外评级原则的有关监管规定,从中总结出对现有评级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评级原则选用和贯彻的启示。

一、国际主要评级公司采用的评级原则

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穆迪、标普和惠誉采用的评级原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构成了评级原则的国际惯例。这三家公司的评级基本原则介绍和分析如下:

1、穆迪无论是对发债人评级,还是各种债务工具的评级,都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定性分析;(2)关注长期信用品质;(3)注重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4)强调全球评级的一致性;(5)合理的不利环境假设(压力测试);(6)“看透”不同准则下的会计数字。穆迪对各项原则的具体解释详见附件一。

2、标普进行发债主体或债项评级时,一般遵循以下评级原则:(1)独立性,(2)客观性,(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4)强调信用评级的前瞻性,(5)重视现金流分析。各项原则的详细解释参见附件二。

3、惠誉进行各项评级业务时,主要遵循如下的评级基本原则:(1)注重深入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分析资料;(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强调定性分析;(3)注重行业差异和全球一致性;(4)侧重对未来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的分析评估。各项评级原则的详细解释参见附件三。

“强调信用评级的前瞻性”(标普)、“侧重对未来偿债能力的分析”(惠誉)都要求评级时关注受评主体偿付能力的长期因素,考虑商业周期中的上升期和低谷期,预估可预见的未来事件的潜在影响,因此可以合并到“关注长期信用品质”原则。“合理的不利环境假设”原则(穆迪)强调分析判断过程的谨慎态度,实质属于审慎性原则。

上述三家评级公司的合计15条评级原则可以归纳、合并为8条,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强调定性分析”、“关注长期信用品质”和“注重现金流量的分析”三大原则是3家公司的共同选择。“全球一致性”原则也有2家公司采用。

表1 三家国际评级公司的评级基本原则汇总

二、国内主要评级公司采用的评级原则

国内三大评级公司——中诚信、联合和大公所采用的评级原则如下:

1、中诚信发债主体评级或债项评级都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相结合,(2)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相结合,(3)历史考察与未来预测相结合。各项原则的详细解释参见附件四。

2、联合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则(或称核心的评级理念)是:(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3)注重现金流分析,(4)评级应具有前瞻性,(5)可比性与一致性,(6)评级应跨经济周期。各项评级原则的详细解释参见附件五。

3、大公近年来阐明的评级基本原则是:(1)独立与客观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合理假设原则,(4)权变原则,(5)稳定原则,(6)评级要素设置科学原则。各项评级原则的详细解释参见附件六。

“评级应跨经济周期”(联合)、“稳定原则”(大公)含义都是:尽量避免评级结果受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影响,使其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降低,实际作用与“关注长期信用品质”原则等同。

三家国内评级公司的合计15条评级原则可以归纳为11条,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关注长期信用品质”、“一致性与可比性”这三条原则各有2家公司选用,是当前国内评级行业相对重视的评级基本原则。

表2 三家国内评级公司的评级基本原则汇总

三、国内监管机构与国际组织的有关规定

本节介绍国内外主要监管机构对评级公司实施评级原则的要求,并对具体的评级原则进行对比、分析。

1、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发布的《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对评级公司开展评级业务,规定了5项基本原则,分别是:真实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审慎性原则。评级原则的具体解释详见附件七。

2、中国证监会2007年发布了《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取得证监会证券评级业务许可的资信评级机构,列示了3项评级原则: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一致性原则;勤勉尽责,审慎分析。

3、巴塞尔委员会在2001年发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二版)》中拟定了“合格的外部评级机构的标准”(即评级公司要遵循的原则),分别是:客观性、独立性、透明度与信息披露、信息充足性以及可信度等5项。2010年7月发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三版征求意见稿)》规定了6项标准,与上述5项标准的变化是对“透明度与信息披露”标准拆分为2项:国际通用性和透明度、信息披露,其他没变。6项标准的具体解释详见附件八。

4、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作为国际间各证券暨期货监管机构所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2003年发布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机制报告》,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4项执业原则,即:信用评级过程的统一性、评级机构应独立于有关利益团体、评估披露和透明度、信息保密。此四项原则在其2008年修订的《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中得到了贯彻。IOSCO 对评级执业原则的具体解释详见附件九。

分析上述国内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对评级原则的要求,4家监管机构合计的18项评级原则可以合并、归纳为8项原则,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评级公司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监管机构最为看重的评级原则,其次是“一致性”原则。“审慎性”、“透明度与信息披露”也有两家监管机构选择。这四项评级原则实际上构成了评级公司开展评级业务的基石。

表3 国内外监管机构的评级原则汇总

总体来看,评级监管机构基于行业规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评级原则要求,而评级机构是在监管机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评级理念和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评级原则。各家评级机构对评级原则的选用和阐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原则的内涵基本趋同;评级原则相对监管机构的要求更具操作性,但没有分层次。

整理、分析国内外监管机构、评级公司采用的具体评级原则,合计采用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的评级原则共有7条,如表4所示。其中,“独立性和客观性”、“一致性”原则是多数监管机构的选择,“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强调定性分析”、“关注长期信用品质”和“注重现金流量的分析”原则是国外评级公司的共同选择。

表4 国内外监管机构与评级公司采用的主要评级原则

注:本表只列示“选用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的评级原则

四、对中债资信制定评级原则的启示

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国际、国内的评级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评级原则,有的机构具体执行的评级原则甚至比其书面表达的评级原则更多。但各家机构对评级原则的表述不一,一般性原则和技术层面的指导原则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建议将一般指导原则

和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区分,以便更好地指导评级业务开展。

在评级原则的选用层面,中债资信应遵循评级行业的内在要求,选择充分体现自身评级技术理念的评级原则。坚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一致性和可比性”原则、依据“谨慎性”原则对受评企业进行分析判断是评级公司开展评级业务的基础。其实不管评级公司是否宣称有此评级原则,都是其隐含的核心评级原则,因为这是监管机构的执业规定,这类原则可以作为公司的一般指导原则,从理念层面对评级业务进行指导。另外,虽然目前国际、国内主要评级机构都没有宣称信息披露与公开透明原则是本机构的评级原则,但金融危机后各主要经济体监管部门已纷纷将加强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作为监管要求,信息披露与公开透明原则也可纳入公司评级业务的指导原则。事实上,减少受评主体、投资者以及其他债券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评级机构内在价值之一。因此评级机构的基本评级理念、评级方法、评级标准对外公开,不仅可以减少因评级公司技术水平不足给投资者和债券市场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被大家理解。在技术指导原则方面,主要从体现自身评级技术理念的角度进行选择,例如注重现金流分析、个体评级与支持评级相结合等原则。

当然,更重要的方面是评级公司在确定选用的评级原则之后,不应当让评级原则沦为一纸空文。强化评级原则在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有效贯彻是评级公司建立市场公信力的前提,中债资信不仅要科学地建立自己的评级原则,更要注重评级原则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穆迪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穆迪发布的“Rating Approach:A“Universal”Approach to Credit Analysis”

标普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标普网站发布的“

Corporate Ratings Criteria ”(2008)

附件三:

惠誉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从惠誉国际评级原则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工作》,《上海金融》2005年第8期

中诚信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中诚信国际网站发布的《公司债券评级方法》(2008年)、《商业银行评级方法》(2007年)

附件五:

联合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网站发布的《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以及《联合资信评级理念》(2010年)

大公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大公国际发布的《大公评级方法总论》(2007年)、《大公行业信用评级方法总论》(2009年)

附件七:

中国人民银行对评级原则的有关规定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2006年11月)

附件八:

巴塞尔委员会对评级原则的规定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7月发布《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三版征求意见稿)》之“合格的外部评级机构的标准”

附件九:

国际证监会组织对评级执业原则的建议及其具体解释

资料来源: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的“Report on The Activities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2003)、“Code of Conduct Fundamentals for Credit Rating Agencies”(Revised 2008)

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比较分析

目录 一、引言 (3) 二、企业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3) 三、传统的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比较分析 (4) ㈠综合评判法——专家系统 (4) ㈡线性模型分析法——信用评分方法 (4) ㈢专家系统和线性模型分析法的比较分析 (5) 四、现代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比较分析 (5) ㈠现代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总体分析 (5) ㈡信用监控模型(credit monitor model):KMV模型 (6) ㈢在险价值方法:risk metrics 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 (6) ㈣KMV模型与Credit metrics模型的比较分析 (6) ㈤KMV模型与线性模型的比较分析 (8) ㈠现代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总体分析 (8) ㈡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 (9) ㈢模糊分析法 (9) 六、结论 (10)

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模型)比较分析 陈婕 摘要: 本文从企业信用评级的传统方法(专家系统评级法、信用评分法)、现代方法(KMV 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Portfolio V iew模型和Credit Risk+模型等)和新科技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Logit模型统计法等)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若干个信用评级模型,如专家系统、信用评分系统、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对个别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如KMV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的比较分析,KMV模型和线性模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们应灵活运用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对企业信用进行有效而合理评级的观点。 关键词:企业信用评级方法评级模型比较分析 一、引言: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承担的最重要的风险。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进行评级和度量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有效降低风险,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对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受到银行业旧体制的影响,国内开始研究信用风险评级和度量方法的时间晚于其他国家。自2000年以来,为数不少的国内科研工作者积极投入信用风险度量研究,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此可见,对风险进行度量,对企业进行有效的信用评级已经成为现代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职能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企业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信用风险由来已久,它随着借贷的产生而发展。对于一个贷款企业而言,其能否按时归还贷款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贷款企业不愿意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还款责任,信用风险一旦形成,银行将会因客户违约而遭受巨大金融损失。因此,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进行严格的信用评级。 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消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银行借贷的管理效率,从而使资本市场的整体效率得以提高。 对于企业而言:有效的信用评级,可以使资信良好和还款能力强的企业取得所需贷款资金从事经营活动。 对于银行而言:其不仅可以拥有适合其风险偏好的标的,取得收益。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过滤资信较差和还款能力较弱的企业,从而缓释银行违约风险。 所以,对企业进行合理而准确的信用评级是相当必要的。然而,信用评级是否合理,评级结果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级方法的科学性。那么,到底有哪些信用评级的方法呢?哪些才是合理而有效的信用评级方法?下面我就对企业信用评级方法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定义及方法研究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定义及方法研究 一、信用评级的定义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对信用评级的定义意见基本一致,均认为信用评级是对债务人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 三大评级机构认为:信用评级的目的是力图将各种评级因素对评级对象信用质量的影响用简单的评级符号来代表,以表示对评级对象信用质量的意见;信用评级具有前瞻性,是包含对未来的判断,而不仅仅是依赖历史记录及当前状况的判断;信用评级是对相对信用质量的评估,即信用评级不是对评级对象具体违约概率的预测,而是对评级对象违约可能性的一个排序(如评级对象为AAA级别的违约可能性低于AA 级别的);信用评级只是对评级对象信用风险的评价,不是对其资产价值的度量,不能单独用作投资操作的依据。 信用评级的目的是将多个评级因素对评级对象信用质量的影响浓缩到评级符号中。 标普的评级因素主要包括相对违约可能性、回收程度、偿还顺序和信用稳定性四个方面,其中违约可能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穆迪的主要评级因素包括相对违约可能性、损失严重性、财务实力和过渡风险四个方面。 惠誉的主要评级因素包括相对违约可能性、回收程度和偿还

顺序三个方面。 总体来看,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均认为违约可能性和回收程度是影响信用评级的主要因素,因此信用评级主要反映了评级对象的违约可能性及(或)回收程度。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有“相对”和“绝对”两种关系:相对关系是指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存在着排序上的相关关系,即信用评级越高,违约概率越低;绝对关系是指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存在着数量上的对应关系,如AAA级别的主体对应1年期的违约概率为0.0001%。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均表示各自的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是一 种相对关系。并且标普与惠誉认为各自的信用评级不是对具体违约概率的绝对度量,而是对信用质量的序数的评估,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是完全的相对关系,不存在绝对关系。虽然穆迪的信用评级也反映的是相对的信用质量,但其在评级过程中会运用理想违约率表,以表明对某一信用级别其所期望达到的具体违约概率。 二、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 根据评级对象不同,信用评级一般分为主体信用评级(以下简称“主体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以下简称“债项评级”)。根据期限不同,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均包含长期评级和短期评级;对于期限为一年以上的债务,进行主体或债项的长期评级;对于期限为13个月(含)以下的债务,进行主体或

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规范

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辅助手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任何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信用的担保,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交易的空间越来越大,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维持这种复杂而广泛关系的信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受信用现象时常发生,信用问题成了今天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 一、信用评级的内涵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是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将来完全、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我国目前的信用评级业务,既包括服务于金融市场的有价证券的信用评级,也包括对某些企业的信誉评估。从信用评级的对象、目的划分,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企业信誉评估和有价证券信息评级。 企业信誉评估,这是以企业本身为评级主体的信用评级业务。由于各种企业性质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两种:工商企业信誉评估和金融企业信誉评估。工商企业信誉评估是对某一特定的工业企业或商业企业的资产情况、负债偿还能力、产品市场及发展前景、经济交往中的信用状况、经营管理情况以及领导水平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并标示其信用可靠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级的目的是为企业开展信用活动提供信息服务。金融企业信誉评估主要是对某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债务负担情况和清偿情况及贷款损失情况、金融法规政策遵守情况、业务经营及财务盈亏情况等进行评估,并标示其信用可靠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级,是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有价证券信息评级,这是以有价证券为评级主体的信用评级业务。有价证券信用评级大多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所发行某一特定债 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 并标示其信用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 级,是为投资者购买债券和证券市场债券 的流通转让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二、信用评级的功能和作用 1.信用评级对投资者的作用。由于信 用评级机构掌握大量、详实的信用资料, 可以科学客观地为投资者提供受评企业 的信誉等级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和 公布信用等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 了发债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 象,起到防范并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用 风险,最大限度地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 依据。 2.信用评级对受评企业的作用。一是 通过信用评级可以使企业的融资渠道更 广泛、更稳定。如果信用评级的结果广为 传播、使用,并为投资者接受,那么它将成 为企业获得各种资金资源的通行证,有利 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可以为企业新 债发行节约大量费用。好的信用评级结果 还可以帮助企业确立其良好形象和建立 稳定的信用关系。二是信用评级通过对受 评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提供的产品进行深 入研究,为受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和 财务建议、行业分析报告等。 3.信用评级对政府监管部门作用。信 用评级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对各类企业进 行宏观控制的依据。在美国,大约有20种 以上的金融法规的制定,都要听取信用评 级公司的意见。另外,监管部门可以根据 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机构的投资范围,如 许多西方国家都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 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得购买投机 级债券。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政府监管 部门采用评级结果的做法,有助于提高信 息透明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1.信用评级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 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出台 的一些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虽然涉及到 信用评级行业运营的相关问题,但整体性 差,针对性不强,缺乏统一的、专门的规范 信用评级行业的基础性法律。目前我国涉 及信用评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仅散见于各 相关的法规条例中,法律空白点太多,而 且关于评级的强制性规定较少。另外,我 国的信用评级行业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 和全国性的市场,许多评价机构带有较浓 的地方性色彩,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 和评价指标体系,造成评价结果差距很 大,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也就不具有权威 性,无法发挥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和增加企 业无形资产的关键功能。 2.企业征信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企 业征信体系尚处在萌芽状态:进入门槛 低,从业企业较多,缺少具有全国调查网 络、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企业通过信用调 查方式规避风险的意识不强;企业对接受 信用调查持排斥态度的较多;政府统计、 强制申报制度不完善,对外信息公开化程 度不高,信息公开手段落后等。另外,缺乏 完备的公有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评级 机构所需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受评企业,在 当前社会信用状况不佳的大环境下,受评 企业提供的资料常常缺乏客观性和可信 性,评级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受 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核实,这不仅 为资信评估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而 且直接影响到信用评级的准确性。 3.信用评级业监管不到位。我国对信 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多 头监管与无人监管。一是我国信用评级的 对象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二是虽 然存在众多的监管机构,但却缺乏一个对 评级机构统一监管的部门,比如对评级结 果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复审、监管机 构,这使许多信用评级公司靠牺牲评估质 量来获取业务,难以做到公开、公正、客观 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规范 □河南荣长玲 企业与金融 53 现代企业2007?10

企业信用评价总结报告

2011年度企业信用 评价总结报告 **** 二0一二年八月 诚信经营结硕果和谐金岭拔头筹 ——****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总结报告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君召乡境内,隶属郑州市磴槽企业集团,2000年3月建矿,2004年正式投产,2005年经过技术改造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2010年9月河南豫联中山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使我矿走上了联合发展之路。我矿属高瓦斯矿井,井田面积6.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534万吨,可采储量2600万吨,服务年限33年,为六证齐全生产矿井,现有职工2300余人。 2011年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安全生产,生产原煤56万吨,实现产值5.37亿元,上缴利税1.63亿元。 ****自2011年,结合煤炭生产企业评价标准,对煤炭产量、煤炭销量、中高级职称管技人员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采煤机械化程度、原煤生产人员劳动效率、科技投入比例、企业年人均工资、百万吨死亡率、采区回采率、到期贷款偿还率、销售合同履约率、采购合同履约率、商品煤合格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等共计18项等进行了评价。于2011年10月27日被评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AA级信用企业,这既是社会对我矿多年来实施诚信经营发展的肯定,同时又激励企业进一步找准位置,在市场大潮中,坚定自我,继续朝着诚信化道路迈进。 取得AA级诚信企业一年来,我矿继续加大诚信经营、诚信管理,实现诚信发展,一年来,开展诚信建设所做的工作如下:

一、加快诚信建设推介诚信应用 1、推广诚信道德,树立诚信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一些人追求工作利益化,一切想钱看,认为企业也在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发展与自己命运无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少数员工不按章办事,服务不规范等,对此,年初全矿启动了以“强化诚信意识,打造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品牌”为重点的诚信教育与实践工程。首先是强化理论灌输,进行观念引导。我矿在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的同时,把《行动成功教育》、《钢铁团队训练》、《六星级心态》、《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等纳入员工诚信思想教育课题,与此同时,他们还把工作标准、岗位规范等内容列入员工学习计划,使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既清楚了什么是诚信,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是开展座谈、讨论、承诺活动。公司以“树诚信美德,做诚信员工”为主题组织员工进行座谈,要求员工认真对照诚信标准查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诚信行为,深入剖析由于自身的不诚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危害及损失,并逐一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员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诚信标准,向企业做出了书面诚信承诺。通过一系列教育,员工们的诚信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进一步明确了日常工作生活中哪些是诚信行为,哪些是不诚信行为,企业中“诚信为本”“信用至上”的良好风气初步形成。

公司信用评级方法

公司信用评级方法 一、评级理念 1、主体评级与债项评级相结合,以发行人的主体评级为基础,以债项评级为重点。作为发债主体,企业整体的基本素质、财务状况、经营能力、盈利状况、现金流量、发展前景等方面,将对债券的信用等级确定起到评估基础的作用。同时,募集资金的用途、风险状况、偿债安排等也会直接影响债券的到期偿还。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对发行人的外部经济环境、行业特征和内部管理策略与内部控制测评等方面进行主观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发行人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注重风险测评的结果,结合债券的发行条款,对发行人未来财务数据加以预测。 3、注重现金流量分析。债务的到期偿还,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支出,本公司在评级指标的设定上,采用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未来预测相统一的方法,考察发行人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以及融资项目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能力。同时,本公司还运用敏感性分析、压力测试、情景模拟等方法考察发行人在不同经营环境变化下现金流覆盖债务的情况。 二、评级方法框架 三、公司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公司长期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宏观分析、公司分析和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分析。

1、宏观分析 (1)国际及全国经济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发展与公司所属行业发展的关系,行业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对公司所属行业及其关联行业的影响程度。 (2)地区经济分析。地区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全球经济的整合进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财政开支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 (3)行业分析 A、行业特征。该行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关系;资本、技术、雇员对本行业的重要性等;行业进入的门槛高低、难易程度、主要障碍等;现阶段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B、行业政策。行业政策一般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制定的行业发展规划及实施策略。分析要点:国家对该行业潜在的政策支持;国家的行业政策导向,确定本行业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受重视和支持的程度,是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的行业、一般行业还是限制发展的行业;近期国家公布的相关行业政策,以及这些行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C、行业景气性。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及所处的生命周期、景气程度。分析要点:通过了解行业发展的轨迹,分析行业发展速度及行业发展的稳定性(稳定发展、发展波动大、发展波动很大);是否属于周期性行业,现阶段处于经济周期的什么阶段?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判别该行业目前是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成熟后期,还是衰退期,并重点对其在未来经济周期的低谷状态时的情况做出判断。 D、行业竞争程度。分析该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是独家垄断、寡头垄断、还是竞争激烈;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现状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概况 信用评级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是金融体制内重要的“高技术”服务机构,它是由专业的法律、金融和财务专家组成的对证券本身信用和证券发行人进行等级评定的组织。 相较于拥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西方信用评级产业,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从20 世纪80 年代末至今,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从无到有,经历了膨胀、清理、整顿、竞争和整合的快速发展历程,这一发展中产生了五大规模较大且发展规范的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分别是:中诚信、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联合、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我国信用评级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深受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穆迪(Moody)、惠誉(Fitch Ratings)这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评级领域的影响,也与之产生了深入的合作。2006 年,中诚信国际与穆迪协议商定,决定出让其49% 的股份,同时成为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2007 年,惠誉正式收购联合资信的49% 股权并接管其经营权;2008 年,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展开技术合作,并探讨股权合作可能性,几大评级机构中只有大公国际属于完全的本土评级机构。 在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由于证监会要求信用评级公司不能有外资背景,所以有外资参股的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均未取得证监会的信用评级授权。为规避这一规定的限制,两家合资评级公司的母公司分别采用单独设立国内全资子公司的方式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因此就有了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和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一)国内“五大”信用评级机构概况 1、中诚信: 分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和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共同具有国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格式范文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格式范文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格式范文提要: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的概念企业信用评估报告是对企业的资金信用、经济效益、经济管理能力和企业发展前景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公平地评估后写的书面材料。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格式范文 一、企业信用评估报告格式 1.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的概念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是对企业的资金信用、经济效益、经济管理能力和企业发展前景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公平地评估后写的书面材料。 2.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的结构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由标题、企业概况、对企业的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总评价、评估报告的各类附表及说明、落款组成。 (1)标题。在“信用评估报告”的前面加上企业名称。 (2)企业概况。简略、概括地反映企业的全貌。 (3)对企业的评估。包括企业资金信用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经营管理能力评估、企业创新能力评估。 (4)企业信用状况总评估。是对企业信用全面评估分

析后作出的结论部分。 (5)附表及说明。这是评估报告的补充部分。 (6)落款。即企业信用评估的署名和年、月、日。署名可在全文末尾,也可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 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的范文 <实例> ××百货商场信用评估报告 一、企业概况 ××百货商场是我市最大的综合性零售商场,始建于1979年5月,地处××市××商业街黄金地段。现拥有7000平方米营业场地,1~3楼为零售营业厅,4楼为博览大厅和办公室。全商场分10个营业部、90个柜组,附设5个维修部,并有4000平方米的仓库和一个货运车队,固定资产总值达380万元,职工808人,主营大小百货、文化用品、家电、针纺、丝绸、服装、烟酒、家具等,设有侨汇专柜,经营近2万个品种,年销售额达8100万元,人均创利税已达万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飞速发展。85年达到商场建立以来的最好水平,商品销Q售总额达7339万元,首次达到人均创利税万元,87年更上一层楼,商品销售总额超过8200万元,比1985年增长11%,1~10月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居全省18家大中型零售企业之首。1985

人工智能在信用评级方法研究的思考

人工智能在信用评级方法研究的思考 路璐 信用评级技术对于金融机构具有重要意义。信用评级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包括专家法、打分法等在内的主观综合法,在信用评级行为越来越频繁和普遍的今天,冗繁的评定过程和过强的主观性使人们开始寻求传统法之外的信用评级方法。人工智能技术能显著地提高信用评级的准确度与适应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信用评估模型,实现自动生成高质量的信用评级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业务的扩张,对信用评级的需求日益显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信用评估模型,具有独特的优势,用很高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信用评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定性分析阶段:信用评估技术的研究最初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成为热点,在 20 世纪 70年代前,信用评估的主要方法是依靠信用分析师通过对各种财务报表所提供的静态数据的分析和对受信人的调查得到相对主观的评估结果。(2)定量统计分析阶段:1941 年,David Durand第一个用判别分析技术来识别信用好的客户和信用差的客户,信用评估技术由此进入定量研究的新阶段。随后研究者们相继提出了众多的定量信用风险评估模型。(3)定量智能分析阶段:20 世纪 80年代末以来,人工智能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被运用于构建信用评估模型,由于其具有很好的适应复杂的非线性分类的能力,所以性能表现好于统计学方法。近年来一些新的人工智能模型被开发出来用于信用评分,典型的有两阶段评分模型、杂合评分模型和分类器集成模型,这些模型将单个分类器进行组合以提高精度,实验表明,

这些方法能显著提高单个分类器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信用评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评级机构和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但由于实际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目前我国信用评估技术还主要停留于定性分析的层次上,只有少部分采用了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信用风险的评估明显滞后。随着评级业需要,国内评级机构已经把人工智能应用到信用评级方法中,建立人工智能评级系统是信用评级的发展趋势。 信用评级是发现并揭示信用风险的手段,大公信用评级原理提出偿债来源与财富创造能力偏离度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核心评级思想。大公评级原理采用了综合归一法,把影响企业信用级别的众多因素归为偏离度表示,用多个可以影响偏离度的指标进行调节。企业偏离度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与行业和其他企业做比较,拥有安全区间,并能通过其他方法实现预测。用人工智能的算法解决评级方法中的关键技术:用贝叶斯算法的人工智能专家评估系统处理众定性和定量因子的综合指数;在影响因子的静态池中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训练权重,用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差异引导着学习过程,权重值会随着学习的速度和失败的次数而不断更新,使权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实现偏差纠正;给偏离度数学建模,实现重要因子可以调节偏离度指数;根据偏离度在时间轴上的曲线走势,进行预测;用循环体预测的思想分解偏离度的级别,用场景预测法对不同级别的偏离度进行定义;众多场景模块式组成评级报告,用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对评级报告优化,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评级报告的自动生成。以大公评级原理为基础,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信用评级、评估、预测、战略预测的道路。 二〇一六年二月十九日

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加速,信用评级这个略显陌生的名词逐渐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08年美国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后,人们在质疑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透明度、独立性、公信力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完善企业评级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述,期望能对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指标体系;信用评级;企业 A Summary Of Researches On Credit Rating Index System Of Enterprise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tarted some 20 years ago,our Market economy are developing deeply and more quickl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 begins to accelerate. Credit rating ,a strange noun to us, has gone deep in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elds, and plays a prominent role. When the economic crisis first broke 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8,it swept through the global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that people focus on the transparency, independence and credi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we shou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rating in the market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rough reviewing the researches in credit rating index system done b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I look forward to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redit Rating. Key words:index system;credit rating; enterprise 信用评级作为一种服务产品,最早起源于1837年,路易斯?塔班在纽约建立了以企业为评级对象的最早的信用评级机构,而1909年约翰·穆迪(John Moody)在美国《铁路投资分析》(Moody’s Analysis of Railroad investlnent)中第一次对铁路债券进行了信用评估。随后穆迪创建了世界第一家企业信用评估机构。1922年,标准普尔公司的前身——普尔出版公司也开始对工业债券进行评级。1931年,美国制定了相关金融法规规范了民间信用评级,奠定了现代信用评级的基础。1974年美国发生了自30年代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次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信用评级,信用风险意识的增强促进了信用评级的迅猛发展。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信用评级逐步从传统的单变量评级模式进化为更加完善的多变量评价模式。除了专家系统、评分系统和信用打分系统等传统方法外,新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KMV模型、V AR(V alue at Risk)模型、EVA(Economic V alue Added)模型和Z评分模型、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等。 相对国外信用评级的发展而言,我国起步较晚,最早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XXX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XXX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评级等级:AA 打分表: 标准总分 评分 (100分) 宏观环境及产业分析15分10分企业基本素质15分10分 经营管理状况25分20分 财务指标分析45分20分 企业发展前景20分20分 风险因素10分8分评级总分:85分

一、企业概况 XXX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目前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共计53个大中城市。近三年来,年均住宅销售规模在6万套以上,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075万平米,销售金额1215亿元,2012年销售额超过1400亿。销售规模持续居全球同行业首位。 1991年XXX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在多年的经营中,XXX坚持“不囤地,不捂盘,不拿地王”的经营原则;实行快速周转、快速开发,依靠专业能力获取公平回报的经营策略。产品始终定位于城市主流住宅市场,主要为城市普通家庭供应住房,2011年所销售的144平米以下户型占比89%。坚持快速销售、合理定价,要求各地下属公司楼盘推出后当月销售率达到60%以上。同时,公司坚持规范经营,不追求高利润率,过去2005年以来公司累计纳税额超过500亿元,且每年的纳税额均高于净利润。 XXX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XXX 获得成功的基石。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八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XXX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实践自身的社会责任。2008年,经XXX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经国家民政部、国务院审核批准,XXX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至今为公益项目累计捐助超过5907万元,2011年度总支出1795万元,项目主要集中在孤贫儿童大病救治及环保领域。 XXX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每天有数以十万计的劳务工在万科的工地上辛勤工作。劳务工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一致困扰着他们的家庭、影响着其子女的教育、成长,这些问题一直为万科所关注。2011年4月,万科宣布将从股东大会批准的企业公民专项费用中拨出五百万元人民币,启动“春天里行动”项目,为因贫困无力承担自身或其配偶子女的大病治疗费用、或因贫困致其子女无法完成教育的劳务工提供救助;并协助与支持施工单位等合作伙伴建立劳务工互助共济制度。 二、XXX宏观环境及产业分析 ·政治法律元素 ·经济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信用评级行业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为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信用评级行业最初是为企业发行债券和银行发放贷款服务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信用评级行业在很多领域也融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运作模式逐步市场化。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以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级公司和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些独立的评级机构已初步奠定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行业龙头作用初步显现。 应当说,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有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评级市场竞争无序,行业自律不尽如人意。又如,评级市场需求不足,评级机构尚不成熟。面对这些情况,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评级行业,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走出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建立有效统一监管体系,健全机构认可和退出机制。目前,评级行业存在监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阻碍了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实施集中统一监管、建立有效监管体制十分重要。可以考虑在评级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政府从严监管的发展模式,并把监管范围的重点放在严格评级程序、健全内控制度、完善评级标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防止不当竞争、避免利益冲突和强化信息保密等方面,同时提供指导性意见,对评级机构技术研发进行规范。 第二,优化评级收费制度,规避潜在利益冲突。向发行方收费,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收费模式,我国评级机构主要收入也同样来源于受评对象。这种收费模式虽然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从制度安排的内在合理性和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据。这不仅在于“被评级者埋单”的收费模式具有较强可操作性,更是因为当前我国评级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对评级的认同度有限。但本着规避潜在利益冲突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对现行收费制度可考虑进行适当改革,以降低评级机构对被评对象的依赖性,提高评级独立性。混合收费方式可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案,即一部分费用直接向被评对象收取,另一部分费用则根据评级机构的市场表现和社会公信力以政府购买必要的基础和公共信息方式进行资助和扶持。此外,要对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和辅助性业务进行适当的分离,减少被评对象通过辅助业务来“贿赂”评级公司的可能性。 第三,完善评级方法体系,提高评级透明度。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信息透明度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完善评级方法体系,强化市场透明度,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对象不仅包括评级方法、评级流程、评级数据、假设依据、定级主要观点,评级机构还应该披露其本身与被评对象资本、实际控制人等之间的关联关系。监管部门应在建立统一数据和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机构方法体系、评级结果及违约率(违约损失)进行统计和公布,并以此为依据,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合规性及业务水平进行检验。

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

一、标准普尔 1.评级准则 根据标普主权信用评级准则,决定一国主权信用评级有以下五个主要因素:政治制度的有效性与政治风险;经济结构与增长前景;外部流动性与国际投资者头寸;财政表现和灵活性以及债务负担;货币灵活性。 2.评级分类 根据以上准则,标普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主要分为投资级和投机级,信用级别由高到低。投资级分为AAA、AA、A和BBB;投机级分为BB、B、CCC、CC、C和SD/D 级。AAA级表示偿债能力极强,为最高评级。从AA级到CCC级可加上“+”“-”号,表示评级在各主要评级分类中的相对强度。当债务到期而发债人未能按期偿还债务的即为D级,发债人有选择对某些债务或某类债务违约时为SD(选择性违约)评级。 此外,标普还对各主权信用评级推出评级展望和信用观察。评级展望评估长期信用评级的中长期潜在变化方向,一般为六个月至两年。其中,“正面”表示评级有上升趋势,“负面”表示有下降趋势,“稳定”表示基本不会改变,“待定”表示有待决定。 信用观察则主要评估短期潜在趋势,一般为90天。信用观察分为“正面”、“负面”和“待定”。 3.信用评级

4.业务概括 标准普尔12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分别成为全球股市表现和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该公司同时为世界各地超过220,000家证券及基金进行信用评级。目前,标准普尔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资讯品牌与权威的国际分析机构 5.服务 1)对全球数万亿债务进行评级 2)提供涉及1.5万亿美元投资资产的标准普尔指数。 3)针对股票、固定收入、外汇及共同基金等市场提供客观的信息、分析报告。 4)是通过全球互联网网站提供股市报价及相关金融内容的最主要供应商之一。 二、穆迪公司 1.主要研究 穆迪财务指标、穆迪信用研究、穆迪企业财务研究、穆迪银行业研究、穆迪结构融资研究、穆迪主权研究、穆迪保险研究。 穆迪评级和研究的对象以往主要是公司和政府债务、机构融资证券和商业票据。最近几年开始对证券发行主体、保险公司债务、银行贷款、衍生产品、银行存款和其他银行债以及管理基金等进行评级。 2.主要服务 (一)公司金融 穆迪公司金融服务对全球4,000多个债务凭证发行者进行研究。这些发行者覆盖公开债务市场的90%、银团贷款(syndicated loans)市场的50%。 (二)信贷战略 信贷战略研究是对穆迪债务信用评级、市场价格(债券、股票和信用违约互换)倒推出的信用度和穆迪违约预测模型测算出的信用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三)经济数据 穆迪提供针对信用市场的经济数据和相关分析。穆迪所拥有的大部分经济数据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数据)和90年代初期(欧洲数据)。这使数据使用者可以用此分析商业周期。 (四)投资研究 穆迪为客户所选择的投资组合提供详细的数据。穆迪投资组合评估工具从债券、

企业信用管理内部评估报告

企业信用管理内部评估 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常熟市xx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管理内部评估报告 公司根据经营管理实际,制定了信用管理相关制度:信用管理岗位制度、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强化信息管理工作,提高ERP管理信息系统的的运用水平,完善相关信息,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按照客户的规模,重要程度进行分类。通过走访,向客户直接索取、向政府部门了解、向银行查询等方式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物资资源情况以及财务情况和银行信用情况。建立客户资金信评价指标,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科学的将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坏账风险降到最低,提高现金流动速度,实现最大限度的信用销售,制定了对客户授信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运用同业比较法、初次限额法、销售预测法等方法对客户进行授信。公司有严格的应收账款预警制度,到期前提示业务员收款,逾期后向客户发出正式的催款函,催收本着维护交易双方良好合作关系为出发点,采用内部催收为主的方式。公司经常组织对涉及信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强化企业个管理工作人员的信用管理意识。公司没有发生过违法违纪失信事件,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司在职工权益上,尊重和关爱员工,落实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持员工收入合理增长,确保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注重培训和激励,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在节能环保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诚信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上,公开、符合商业道德的开展市场竞争,不以违法、不

信用评级质量检验方法探究(PDF 16)

第42期 主办: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所 https://www.doczj.com/doc/404228743.html,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5年12月27日 信用评级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摘要)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风险之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信用风险的揭示以及评级的需求随之增长,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重要作用。由于采用的评级体系和评级技术不同,不同的评级机构采用的评级符号和赋予的风险内涵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即使是对同一评级对象,不同评级机构评定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验证不同机构评级体系的科学性、评级的有效性以及评级结果的准确性,不仅是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评级机构提高自身公信度的重要途径。 大公评级质量检验体系由违约率检验和利差检验两部分组成,这两种检验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相对完备的大公评级质量检验体系。本文主要介绍债券(包括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违约率和主体违约率的计算方法、评级质量的违约率检验方法以及债券评级质量的利差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检验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评级质量的违约率检验方法 违约的定义 违约率的定义及分类度量 债项违约率的计算方法 主体违约率的计算方法 评级质量的违约率检验 评级质量的利差检验方法 信用评级与利差的关系 评级质量的利差检验 评级质量检验在评级系统中的作用及应用展望 评级质量检验在评级系统中的作用 评级质量检验体系的应用展望

信用评级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韦艳华 王云琪 王 洋 1 引言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风险之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信用风险的揭示以及评级的需求随之增长,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用的评级体系和评级技术不同,不同的评级机构采用的评级符号和赋予的风险内涵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即使是对同一评级对象,不同评级机构评定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验证不同机构评级体系的科学性、评级的有效性以及评级结果的准确性,不仅是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评级机构完善自身评级技术、提高自身市场公信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信用评级的本质就是要揭示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而违约概率是度量信用风险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评级结果与违约率的对应关系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后检验评级机构评级质量最重要的标尺之一。可以将各家评级机构的历史违约率统计作为一个标尺,通过比较不同信用级别、不同行业债务人所对应违约率的差异来验证不同机构评级体系科学性、评级的有效性以及评级结果准确性。虽然在我国信用评级领域,无论是债券评级还是企业评级,目前均没有违约率方面的统计,但从长远来看,违约率检验是评价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最直接也是最佳的方法。 另外,债券的市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及信用质量的变化,因此债券市场的表现常常倾向于检验评级结果的准确性。长期以来,信用风险被看作是决定债务价格与债务承诺回报率的关键因素,通常隐含较高信用风险的债务合约必须向投资者承诺更高的回报率,这意味着在其他合约条款相同的条件下,债券的价格较低。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比较完备的情况下,通常较高的信用级别对应较低的信用利差和较低的信用利差标准差,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信用级别与信用利差、利差标准差的关系来检验评级质量的有效性。 违约率检验和利差检验是最常用的两种评级质量检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债券(包括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违约率和主体违约率的计算方法、评级质量的违约率检验方法以及债券评级质量的利差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检验问题。

开放条件下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西部金融》2017年第4期区域观察 开放条件下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肖瑞婷杨柳关伟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本文分析了对外开放新阶段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评级市场开放对国内评级机构在市场格局、评级质量和金融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应对市场开放必须要完善制度、加强合作、注重研发、储备 人才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开放条件;信用评级;评级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5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7(4)-0057-03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 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信用评级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2016年12月 底,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已将“外资资信调查与评级服务公司”这一项,从 限制外商投资的14项产业目录里移除了,这意味着外资评级机构引入中国市场有望松绑。引入外资评级机 构,有利于强化国内评级市场竞争,激励国内评级机构规范评级标准,提高评级质量,但同时也对我国信用 评级市场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冲突。因此,研究开放条件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问题在当前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尧市场开放环境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信用评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呈现出较 好的发展势头,信用评级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但与国际成熟信用评级市场相比较,我国信用 评级机构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信用评级业立法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监管部门。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信用评 级行业的法律法规,相关的制度规定分布在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等颁布的指导意见或管理办 法中,法规分散且层次相对较低。同时,我国金融行业分业监管的现实情况也导致信用评级行业分别由不同 的部门监管,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部门,监管重叠、监管冲突或监管真空的问题时有发生,有效的监管体系 尚未形成。 (二) 信用评级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实力较弱。从总体来看,我国评级机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业务 规模较小,在综合实力上与国际评级机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产品研发、技术开发、评级结果检 验、内控机制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市场供给能力有限,品牌化尚未形成;机构之间实力悬殊,在人民银行备案 的信用评级机构近100家,但评级业务、收入基本集中在5家主要评级机构,真正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社会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评级机构比较匮乏;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专业人才匮乏,业务收入单一,评级收 入较少,多数机构经营和生存状态较为困难,尚未建立良好的评级业务盈利模式。 (三) 评级机构的影响力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国外信用评级机构一般通过差异化竞争树立其核心竞 争力,如A.M.Best机构对保险公司评级独树一帜,Lace金融服务公司专长于金融机构评级等。与国际评级机 构相比,我国评级机构的规模小、市场化程度较低、评级信息披露不充分,评级结果缺乏检验,主要评级机构 的影响力或权威性尚未树立。同时,我国评级机构基本是“通用型”的,不管传统的或者新业务,几乎所有的 评级机构都愿意并且能够承接该项业务,评级机构的特色业务、拳头产品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足。 (四) 评级市场间接受国际评级机构控制,缺乏国际话语权。我国五家相对实力较强的信用评级机构中, 收稿日期:2017-2 作者简介:肖瑞婷,现供职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杨柳,现供职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关伟,现供职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5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