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

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技术研究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茶叶、咖啡和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其中茶叶消费量最多,堪称为“原子时代”的绿色天然饮料。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兴起,使有机茶也应运而生,并且很快受到茶叶界人士特别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高品位的保健饮品,它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相适应,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开发生产有机茶,减少因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对土壤与环境造成的

严重污染,符合国家环保的基本国策,这在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其意义尤为深远。有机茶业作为优势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可望成为今后茶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我国有机茶是紧接名优茶之后开发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为了顺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机农业蓬勃发展,有机食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有机茶主要出口德国、荷兰等欧盟国家和美国,尤其是德国的销量多,曾出现中国有机茶一条街的热销局面。2002年浙江省蒸青绿茶遭遇绿色壁垒出口受阻时,采用有机鲜叶生产的有机蒸青茶却供不应求,甚至完不成进口商的订单。在国内,随着我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有机茶生产者与贸易者的联系沟通,以大城市为先导的有机茶销售市场也在形成之中。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的总体目标:

虽然有机茶生产已在一些地方开展,并已取得一些实用技术和经验,但从整体而言,一整套的有机茶生产技术还未完善,其中的植保技术和有机肥肥源等单项关键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更是有待重点解决的问题。各地茶区的气候、土壤及栽培品种等因素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因地制宜地解决有机茶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将是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研究将提出一个适合我市区域条件的有机茶叶生产

关键技术。

2、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目前,由于有机茶园的植保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使得有机茶生产的效益受到很大限制,成为制约有机茶生产快速发展和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将采用物理、农业、生物等防治手段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来防控病虫害。

3、雨泰茶业甘露茶园有机茶项目的特色和创新点:

(1)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实行以经济和技术因素指导下的综合防治措施。搞好农业防治,控制病虫基数,恶化病虫发生条件。

(2)利用生物诱剂结合色板方法,积极推广生物防治

生物诱剂结合色板防治是一项对人畜安全、对茶叶无药害、不污染环境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3)适时适量药剂防治

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通过茶园调查,在虫口密度高、病情指数大,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根据国家有机茶的生产标准,安全合理使用植物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等。

(4)实施茶禽间作工程,创立自然、和谐的茶园生态环

通过有机茶园间养散养草鸡和茶园役用鸭,通过鸡、鸭的踩踏、拱食,使茶园土壤自然潜在肥力增加,土壤深厚,土体疏松,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营养元素丰富而平衡,符合茶叶生产的微酸性土质要求,建立自然和谐的生态茶园。

4、要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社会效益:

(1)主要内容:通过研究环境与茶树生长的关系,栽培

管理对产品的影响,农用物质与产品质量的关系,重点研究信息素诱剂和色板引诱法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及探索有机

茶在低丘陵地区栽培综合生产技术体系。

(2)技术考核指标:①建立一套适合镇江(低丘陵)地区

条件的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②建成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00亩。产品质量合格率100%,符合出口标准;③确立信息素诱剂和色板引诱法在镇江及周边相似条件茶区有机茶

园中的应用方式。

(3)通过有机茶园的建设,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茶叶。发展有机茶不仅能够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水平,更能够促进茶生产和消费的整体水平,引导茶叶产业的进步;同时,有机茶还可以成为苏南茶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通过有机茶的开发带动区域茶叶产业的发展。目前有机茶与普通茶相比生产管理成本较高,但售价平均比普通茶高25%~30%,高的达50%,总体经济效益会得到较好的提高。

三、详细论述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项目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信息素诱剂和色板引诱法技术

以下列举2009年7月起对茶叶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

的信息素诱剂试验情况: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若虫以刺吸式口器为害茶树嫩梢,受害芽叶硬化,叶尖、叶缘焦枯,雌成虫产卵嫩梢内,使嫩梢生长受阻,以夏秋茶为害最重, 极大地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该虫一年发生一代, 从一月均发生为害。茶园用药次数多, 农药残留量较高, 且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因为我公司常年采摘夏秋茶作为“甘露翠螺”的原料,所以茶园基地也深受其害,故此,我们选择了专门针对假眼小绿叶蝉的信息素进行相关田间诱捕试验。利用害虫性信息联系时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而模拟合成的化合物来引诱雄虫, 进行迷向防治, 可以达到防治害虫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减少化学农药在茶园中的用量。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黄绿色黏纸板、假眼小绿叶蝉性信息素均由本项目合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在甘露茶园西片基地两片虫口密度较大的试验茶园中进行。茶树品种为龙井长叶、浙农113,树龄6龄, 树高75cm, 树幅125一135 cm,单行单株, 行距150cm 。试验地3335㎡(5亩),连接成片, 生长状况和管理水平基本一致。

于假眼小绿叶蝉高峰期在茶园中按5m*5m的密度放置20块黄绿色黏纸板(底版为三合板), 色板中间开直径 6 cm 圆孔,诱剂瓶放在圆孔下方。将色板挂在小竹竿上, 插人茶行中,板的下边与茶梢相接。同时设立对照区3335㎡(5亩),设CK(黄色黏板)20块,进行对比试验。

1.3调查方法

放置色板24h、48h、96h之后分别检查区、叶蝉性信息素诱捕器区, 计数每块色板上被诱捕的叶蝉数量。

虫口下降率调查:在放置色板之前、之后24h、48h、96h 之后之后采用检叶法, 每片区茶行等距离选取个样点每样点(每样点1㎡茶丛), 计数各样点成、若虫数,分别调查试验区、叶蝉性信息素诱捕器试验区假眼小绿叶蝉的百梢虫口数。拆除色板后第天, 调查CK试验区、叶蝉性信息素诱捕器试验区叶蝉百梢叶蝉虫口数。

拆除色板后第天, 调查CK试验区、叶蝉性信息素诱捕器试验区叶蝉百梢叶蝉虫口数,观察叶蝉性信息素使用对后期虫口数的影响。

1.4防效计算方法

虫口下降率=[(处理前百梢虫口数一处理后百梢虫口数)/处理前百梢虫口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虫口下降率士对照区虫口下降率)/(1 土对照区虫口下降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诱杀防治

利用假眼小绿叶蝉对黄色的偏嗜性, 在每500㎡茶园中挂30cm*30cm黄绿色粘板20块, 可降低虫口密度17%一34%(表1).

2.2性信息素诱捕器

在黄绿色粘虫板上挂叶蝉性信息素诱捕器(诱剂瓶), 利用性诱剂诱捕假眼小绿叶蝉雄成虫, 从试验结果(表2)可见, 性信息素诱杀第4天, 叶蝉成虫平均每板达到18.3头, 超出对照(黄绿色粘虫板)29.33%。撤除色板及诱捕芯之后第7天, 其处理区的防治效果为52.20%, 比4天后的防治效果提高个10.43百分点。即通过诱杀,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少害虫产卵或繁殖而控制害虫, 降低了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

3 试验结果讨论

通过使用昆虫的化学信息素技术,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对改善茶区生态环境, 提高茶叶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保护自然天敌, 达到可持续、低风险、可兼容的害虫综合治理有积极作用。此种防治技术不使用有毒化学物质, 对人、畜、环境和作物无不良影响, 成本低, 方法简单, 长期使用害虫也不产生抗性, 对诱杀害虫、遏制害虫暴发、控制病虫为害有一定效果。由于黄绿色粘板和诱芯性信息激素主要是针对叶蝉的成虫, 故在使用时间上需掌握好适当时期, 选择在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第一高峰一月或第二高峰月的成虫期进行。此时, 茶蚜、蓟马以及许多鳞翅目害虫的成虫都具有趋黄性, 吊挂叶蝉诱芯的黄绿色粘板对茶园中发生的上述害虫均有一定诱杀效果。

2、茶园套养禽类技术(茶鸭共作及茶园散养草鸡)

我们于2009年4月起进行项目申报工作;申报的同时我们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

2009年5月开始我们进行了基础设施安排和准备:包括田块选定、围栏设施的安装、基础台帐的准备、实验田块基

本资料的测量和取得等;2009年6月26日,在市科技局农业处的指导下向有关部门购入役用鸭鸭苗50只,同期进行了防虫网购入及基础设施安装。我们选择2006年栽种无性系繁殖福鼎大毫茶幼年茶园进行役用鸭的放养,开始该项目的第一期试验。试验中,我们建立了基础台帐。对项目进行了分工,马淳沂担任项目总负责人,技术场长刘杰担任技术总指导,技术总监、生产科长蒋向东担任专项负责人。

项目中设立专人负责该项目的管理、观察、记录工作。对试验过程不间断的跟踪记录。至当年9月底进行役用鸭成鸭清点和称重,对记录进行整理,对试验进行病虫、草害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该项目可以在有机茶园进行推广。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我们于2009年和2010年进行了扩大试验,同时引入草鸡进行饲养实验。2010年10月进行基础设施安排和准备。选择12亩2006年栽种无性系繁殖福鼎大毫茶茶园进行“茶鸭共作”试验,40亩2001年栽种无性系繁殖福鼎大白茶茶园和58亩(试验田块和对比田块各29亩)2006年的浙农113茶园进行“散养草鸡”试验。

试验开始前期对茶园进行必要的设施安装,在茶园周围采用高100厘米围网,设置围栏。在试验田块西侧建立80平方米石棉瓦竹结构鸭棚,鸭棚前30米开挖400平方米水塘,供鸭子洗澡嬉水,另外建立了1200平方米的应用发酵

床技术的养鸡大棚和200平方米的苗房。同时建立《茶鸭共作、茶园散养草鸡专用基础台帐帐簿》。

2009年9月7日向有关部门购入鸭苗400只。放入试验田块15亩,另外15亩作为对照试验田块进行对比试验。2009年9月10日—2010年7月10日鸭苗进入试验田块围栏内放养至成鸭,成活386只,成活率96.5%。导致鸭子死亡的原因均为非正常死亡(弱小苗鸡、雏鸭压死、失踪、狗咬、淋雨冷死等,无病害死亡);饲养方式:早晨放入茶田,晚上进棚栖息,适当补充饲料。2009年9月10日至2010年1月底,役用鸭长至1.3公斤,草鸡长至1公斤。2010年3月份开始陆续产蛋,高峰时日产550只。预测每只鸭总产蛋250个/年/只,草鸡总产蛋230个/年/只。2010年3月26日,经检查对照,共作田块茶叶长势优于对照田块,芽头萌发亦早于对照田块。2010年4月30日,共作试验田块15亩采摘结束,共产金山翠芽干茶24公斤,经专家品评,茶叶品质优于对照田块。同等面积对照田块共产金山翠芽干茶20.5公斤,同比产量增加17.07%。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茶鸭共作”和“茶园散养草鸡”项目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下,其产量与常规使用农药、化肥的茶园产量相比有一定量的提高,并使生产成本降低、茶叶品质明显提高。鸡、鸭及蛋本身的效益,扣除其他(如雏鸭、鸡苗、围栏、饲料等)费用的支出综合计算,茶禽

共作干茶产量提高17.07%,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四、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社会效益:

首先是示范带动作用。茶叶-间种观赏及经济树木-草鸡/役用鸭的高效种养模式,适用范围广,投资小,见效快,可操作性强,易被农户接受,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吸引周边农户加入,既扩大了产品的生产量,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有效解决农民选项目难、销售难的问题。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集成均为简单易操作的项目,成员农户接受程度会比较高,示范带动作用大。其次,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茶叶-间种观赏及经济树木-草鸡/役用鸭的高效种养模式增加了茶园单位面积产出,提高了种养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项目区内年可安排社会劳动力长期工50名,采茶季节工400多人,农民及周边农村转移劳动力因务工可增收80万元以上。同时合作社带动农户进行养殖,也可以为农户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上,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高效农业转化,为市场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茶叶、禽类、瓜果蔬菜等产品,同时可以为镇江新区和市民打造一个环境幽雅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另外,在生态环境影响上,项目的实施对改善茶园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有很好促进作用,茶树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茶园散养草鸡/役用鸭,使用灭

虫灯、色板、生物诱剂等方法。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和不良影响。

经济效益:

以2010年为样本,公司基地按照有机技术生产的茶叶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药,年生产成本降低了160元/亩,有机茶叶由于香气、滋味的提高,销售价比非有机茶园的茶叶上浮了25%—35%,2010年,公司的营销收入达到285万元。公司被认定为“镇江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由于采用的技术成本比较底,茶叶种植生产者接受程度相对比较高,在项目实施期间,我们就进行了相应的推广工作。目前,除了镇江新区丁卯街道渣泽村甘露茶园核心基地外,还带动了新区横山凹基地、丹徒区黄墟林场基地和埤城丁庄基地,现该技术的推广面积已经达到近600亩,2009年,公司联合镇江新区丁卯街道开始建设“甘露·横山生态观光茶园基地”,在基地内也将按照有机生产方式进行种植生产,届时,公司的有机生态茶园将超过1000亩。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目前,该项目的试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投入品使用,防治效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提高。相关生物诱剂的针对性比较强,只对相对应的虫害起作用。茶园禽类套养对杂草控制效果比较好,对地

面和茶树上的部分虫害有控制作用,对于成年茶园的较高处虫害控制的效果就比较差。另外茶园禽类套养对幼年茶园也是不适宜的,饲养的草鸡和役用鸭会食用茶树的嫩叶,对茶叶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单位面积的套养禽类放养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今后的后续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寻求更方便实用更广谱的诱剂产品,同时结合生物农药制剂的使用,使有机茶园害虫的杀灭效果提升一个台阶。对于茶园套养禽类的实验,我们的重点将放在对单位面积的套养禽类放养量上,使之形成相关操作规范。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申报书

附件3: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申报书 申报项目名称: 类别:(重点项目/面上项目) 项目起止年月: 项目申报单位: 申报人: 申报组织单位: 负责人: 申报书编制时间: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管理办公室印制

填写说明 1. 本申报书是组织申报“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的主要文本。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主要参加人员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经费预算书》、《项目组织单位意见》等五个部分,每部分中的各项内容须认真填写,各栏目不能空缺,无填写内容或不能填写时填“/ ”。 2. 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不超过20个汉字。 3. 项目类别——选择其中之一填写。 4. 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人所在单位(局或处级),如有两个以上联合申报单位,只填写第一申报单位。 5. 项目申报人——项目确定后的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在58岁以下,副高以上职称。 6. 项目组织单位——第一申报单位的省局级气象行政主管部门,即各省(市、区)气象局或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负责人为该单位负责人。 7. 单位地址——填写到县(区)、街(路)门牌号。 8.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不超过10人,其中须安排一人兼做项目档案收集、登记和管理。 9、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编写提要填写,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但不可以缺省。 10. 项目经费预算书——内容包括预算来源情况说明、经费支出说明、项目经费预算表。应由项目申报人会同项目申报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按照编写提示,对各项预算内容的编制标准、编制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各项预算应依据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经费开支标准进行编制。 11. 项目经费预算书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数据须保持一致,做到准确、无误。已经发生的与项目有关的前期各项经费以及人员费、管理费等可以作为项目的前期基础加以说明,但不得列入本项目预算。 12. 封面加盖项目申报单位印章,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不能省略。 13. 项目组织单位意见栏,加盖项目组织单位印章。 14. 经费预算表由预算编制人亲笔签名,加盖申报单位印章。 15. 申报书内容用A4幅面纸正反面输出,文字内容用4号宋体字、单倍行间距打印,篇幅较长者可另加纸。骑缝装订,严禁使用塑料封面。 - 1 -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可行性实施报告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企业简介 1、**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人员38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和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 公司位于**马鞍村,占地面积400余亩,拥有年产5000吨饲料加工设备一套,提灌站一处,蓄水池5口,沼气池6口,化粪池1口,各类花卉12000株;建有优质仔猪繁育基地1个,有标准化猪舍23栋,存栏种猪600头,仔猪3000头。 公司致力于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构建健康养殖、“猪—沼—林”循环农业为经营目标,公司严格按照“优质、高效、健康、安全”的原则,以“公司+专家大院+专业合作社+农户”为产业化组织形式,通过新美系大约克猪的引进与繁育,大力推进我市生猪高效健康养殖。 公司通过走产学研联合之路,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农业大学、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设有“德阳市仔猪繁育专家大院”,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百强协会、“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省级德阳市农业科技示园区功能园”、“德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龙头企业”。已取得德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优质仔猪繁育基地建设),德阳市“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三等奖1项(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一等奖1项(蛋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广);2011年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乡村农业一等奖。 公司通过近十年的科学管理和发展,不断引进种养殖新品种,带动

农户共同致富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公司有能产二元杂交种母猪200头,纯种母猪400头,年产仔猪12000头,出栏肥猪1000头,实现年销售收入1370万元,利润247万元。我公司本着带头致富,共同致富的社会责任,现已发展养殖专业大户320户,带动农户3568户,仅东湖乡发展养殖户和带动农户,2012年实现了年产值19071万元,利润3940万元。 2、**产品专业合作社 **产品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 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1月,2013年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有职工5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5人,占70%,本科以上学历5人,专家顾问6人,其中国家级专家1人,研究员3人,是一家集生猪养殖、蛋鸡养殖、紫花苜蓿种植、畜禽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省级示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现有成员360余户,年可出栏无抗生猪15000头,存栏优质蛋鸡6万羽,生产无抗鸡蛋1000余吨,仅生猪、鸡蛋就实现产值达6000余万元,利润280万元,合作社净资产达1270万元。合作社品牌产品** 无抗鲜肉和鸡蛋已进入以红旗连锁超市为主的1100家连锁超市卖场和** 专卖店,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无抗系列产品已形成市场品牌效应。 ** 合作社率先引进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苜草素饲料添加剂专利技术“苜蓿提取物作为增强动物免疫机能和抗逆性的动物功能性食品的应用”,并形成了以“科研+畜禽健康养殖+紫花苜蓿种植+预混料+物流配送+连锁专卖销售”为一体的畜禽健康养殖产业化闭环经营;成立了以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佟建明教授为核心的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中心,集成以苜草素为核心“五位一体”的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建立了以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主体,示户为基础的生猪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有机茶加工技术

有机茶加工技术 一、有机茶加工厂基本要求 (一)环境要求 采下的茶树鲜叶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商品。茶叶加工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茶叶品质的发挥,而且对茶叶的安全性指标影响甚大。农业部行业标准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对有机茶加工厂的环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有机茶加工厂必须建在环境良好、无任何污染的地带,这里所指的环境主要指空气、水源和周边条件三个因素。 1、空气 有机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这比通常的无公害茶叶加工厂高了一个级别(无公害茶叶加工厂为三级标准)。据调查云南景谷、浙江松阳、江苏镇江南山风景区茶区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一级、土壤质量也为一级。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茶工大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因茶区多分布在无工业污染的山区,目前发展的有机茶园位于高山区和半山区,如果加工厂就近修建的话,一般环境空气无障碍。 2、水源 有机茶加工厂属食品类加工,要求周边环境不能影响茶叶的质量,要求加工厂离开垃圾场、医院200m以上,离开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500以上。除了这些硬性要求外,还要求在加工厂附近不能嗅到异味和臭味。新建加工厂尽可能不要修建在居民区附近,避免生活和人为因素的污染。此外加工厂周边不应有餐饮、汽车或拖拉机修理等服务设施。 加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要有完善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防止污染厂内外环境。加工废弃物如茶灰、茶渣等要妥善处理,经无害化处理(高温发酵)可作茶园肥料。 (二)加工厂要求 茶叶加工厂在设计时,首先应搞好加工厂的规划。茶叶加工厂通常由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组成,规划时应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加工区是茶叶加工厂的核心区,为防止人群的污染,有效地组织加工生产,防止加工技术泄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加工区,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完全隔离。办公区可以与加工区相连或相离,

安全生产法条文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条文释义 **煤矿安全质量监察科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印制

前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审议通过,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予以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新版《安全生产法》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强化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完善了各项安全法律制度,加大了安全处罚追究力度,对于预防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促进矿井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方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和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的新规定、新亮点,使职工能够真正把握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深刻领会新法的实质内涵,促进新法真正落地生根,安全科对新法条文释义进行了逐条梳理,并汇编成册。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煤矿安全科 2014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法律责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版安全生产法逐条解读

新版安全生产法逐条解读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逐条解读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解读:这条是立法目的。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及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二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三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安全。通过立法,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重视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四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应当同步,并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解读:这条是适用范围。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一切合法或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他组织,不论其性质如何、规模大小,只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应适应本法。 本法的调整事项,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这里讲的“生产经营活动”,既包括资源的开采活动、各种产品的加工、制作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及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公共场所集会活动的安全问题等,不属本法调整范围。 另外,消防安全,道路、铁路、水运、空运等交通运输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适用专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调理。但对于一些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专门的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解读:这条是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和工作机制。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新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指生产经营单位依照法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 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技术研究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茶叶、咖啡和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其中茶叶消费量最多,堪称为“原子时代”的绿色天然饮料。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兴起,使有机茶也应运而生,并且很快受到茶叶界人士特别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高品位的保健饮品,它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相适应,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开发生产有机茶,减少因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对土壤与环境造成的 严重污染,符合国家环保的基本国策,这在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其意义尤为深远。有机茶业作为优势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可望成为今后茶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我国有机茶是紧接名优茶之后开发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为了顺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机农业蓬勃发展,有机食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有机茶主要出口德国、荷兰等欧盟国家和美国,尤其是德国的销量多,曾出现中国有机茶一条街的热销局面。2002年浙江省蒸青绿茶遭遇绿色壁垒出口受阻时,采用有机鲜叶生产的有机蒸青茶却供不应求,甚至完不成进口商的订单。在国内,随着我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有机茶生产者与贸易者的联系沟通,以大城市为先导的有机茶销售市场也在形成之中。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的总体目标:

虽然有机茶生产已在一些地方开展,并已取得一些实用技术和经验,但从整体而言,一整套的有机茶生产技术还未完善,其中的植保技术和有机肥肥源等单项关键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更是有待重点解决的问题。各地茶区的气候、土壤及栽培品种等因素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因地制宜地解决有机茶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将是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研究将提出一个适合我市区域条件的有机茶叶生产 关键技术。 2、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目前,由于有机茶园的植保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使得有机茶生产的效益受到很大限制,成为制约有机茶生产快速发展和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将采用物理、农业、生物等防治手段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来防控病虫害。 3、雨泰茶业甘露茶园有机茶项目的特色和创新点: (1)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实行以经济和技术因素指导下的综合防治措施。搞好农业防治,控制病虫基数,恶化病虫发生条件。 (2)利用生物诱剂结合色板方法,积极推广生物防治 生物诱剂结合色板防治是一项对人畜安全、对茶叶无药害、不污染环境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3)适时适量药剂防治 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通过茶园调查,在虫口密度高、病情指数大,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根据国家有机茶的生产标准,安全合理使用植物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等。 (4)实施茶禽间作工程,创立自然、和谐的茶园生态环

有机茶颁证标准

有机茶颁证标准 前言Forward 为了保护农村特别是广大茶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和防止由于使用农药、化肥等带来的 污染,促进农村特别是广大茶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高品质、 无污染的茶叶及茶制品,推动中国有机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要点如下: 1、向茶叶行业引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准则,符合国际有机农业发展的 方向,对保护和改善我国广大茶区生态环境、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向国内外消费者提供 无污染的茶叶制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有机茶生产和加 工的技术规范。 3、规定了有机茶的产品标准,特别是产品的卫生指标高于国内外现行茶叶标准。4、规定了有机茶的颁证程序。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振辉、肖强、傅尚文、邬志祥 1范围Scope 标准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有机茶生产和加 工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有机茶的颁证标准,适用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和白茶,以及 以茶叶为原料或配料的茶制品。 中国农业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有机茶中心)依据本标准, 对经实地生产过程检查和产品检测确认符合标准的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颁发有机茶证书,并允许其使用有机茶标志。 2引用标准Cited Standards

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及应用

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及应用 【摘要】针对21世纪以来,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与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状况,根据我国军事力量的主要特点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外以及国内各个领域的弹药毁伤技术以及我国现阶段军事武器的发展条件和状况,从如何提高我国军事综合力量以及弹药高效毁伤技术入手,本文将具体阐述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以及应用,以推进这一关键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 与历史上传统使用过的弹药武器做出分析比较,现阶段我国的武器弹药,尤其是比率大,威力强劲的炮兵弹药,到目前为止还是需要装备能量较低的TNT,这一装备比西方国家的弹药爆炸威力要低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左右,这样的状况对于我国弹药实现高效毁伤的技术有着阻碍作用。在这样的军事状况之下,我国研究并开展了大幅度提高弹药爆炸能量的含铝炸药研究。 1.升级装药质量,确保高能炸药和高威力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 这一程序包括了几个方面:顺序凝固注装新工艺和分步压装新工艺研究。旨在研究装药质量与装药发射安全性关系的;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评估技术研究,旨在提高装药质量检测可靠性的;装药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近几年来围绕弹药高效毁伤的六项关键技术研究相继完成,最后又在122mm榴弹、152mm榴弹上进行了系统集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大口径榴弹采用改性B炸药及新装药工艺,共460发,按SRCQ-155-13g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装药质量检测,合格率>99%(实测460/460)置信度为95%,从中随机抽样共152发,经过高温、低温、高低温循环试验后进行了射击安全性试验考核,全部试验结果合格,装药质量优良。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达到了先进水平,其中装药质量和质量可靠性优于国外同类技术水平。虽然试验样本量还较小,但已充分显示出,采用了先进的关键技术集成系统,装药质量十分稳定,质量监测有效可靠。对大幅度提高我国弹药威力、实现弹药生产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影响。 2.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与先进科技技术,过硬的装备密不可分 改性B炸药及配套的装药新工艺是由改性B炸药由B炸药改性而来,对于其杀伤力的分析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炸药威力与B炸药相当,而装药工艺性和存贮的物理稳定性好,加上采用先进的”低比压顺序凝固装药新工艺”,装药相对密度高,装药质量优良,所以其发射安全性明显优于B炸药。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受到工厂热烈欢迎。它是压制兵器弹药代表性的炸药装备。两种大口径榴弹在弹体结构、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以改性B炸药代替原螺装TNT后,装药总能量计算提高值为30%。

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附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课题申请指南 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八年一月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按照耕地保护的国家目标,面向政府行业管理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需要,创新土地整理综合优化规划、生态化设计和高效施工技术,开发土地整理快速质量监测和信息化监管技术,改进土地整理项目优选技术和整理区水土平衡优化重构技术。并针对区域特点,突破东部基本农田保护区整理的精确规划设计技术、农田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制中部粮食主产区低成本、高效益的土地平整设备和土壤样品自动取样设备,开发西部生态脆弱区开发整理节水工程技术和土地质量改良剂,并通过集成和示范应用,解决土地整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实现土地整理从数量向质量和生态方向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土地整理的技术水平。 二、项目课题设置 本项目设以下七个课题: (1)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2)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4)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

(5)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研究 (6)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开发 (7)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 三、项目实施期限及经费来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8年1月-2010年12月)。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750万元,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系统与装备产品研发等;示范地方自筹工程配套资金325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示范区工程建设。 四、申请资格 (一) 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2.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申

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宜春市油茶林套养土鸡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 2、主持单位:江南风韵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袁州区南庙乡 4、建设年限:2013年3月——2014年12月 5、主要内容及规模:以江南风韵公司所在地周边近1000亩油茶林为试点,进行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品种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观察、场舍选址及建设、疫病防治技术、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和林牧、草牧、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新技术探索与研究;油茶林套养技术培训2000人次,饲养规模由现存栏土鸡2000只,达到年出栏土鸡10万只。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138.7万元,申请规模养殖补助、科研及草种补助资金共计100.00万元,业主自筹38.7万元。 二、项目实施背景 油茶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种植面积较广,是重要的木本食油树种,抓好油茶生产,对于实现综合开发利用油茶林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一般生产上粗放经营, 油茶林前五年内难以形成较高的郁闭度,导致林隙间杂草丛生,产量低, 经济效益不高。研究表明(魏浙杭,995;油茶生态经济研究课题组,1992),油茶林通过合理套养间作,既可增加养殖户的收入,还可以养代抚,抑制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肥,节约油茶管理成本,并且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生长环境,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尤其油茶幼林期,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合理发展林下养殖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并针对油茶的生态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互补互促的家禽进行套养,该牲畜必须具有在油茶林下适应性较好,生长量可观,又不影响油茶林的生长,即该牲畜成长过程不会破坏油茶苗木(如啄食树叶、刨树根等),最好又能生态互补。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是指充分利用广阔的油茶林地开展农林复合生态养殖的一种新模式。油茶林下套养土鸡以采食昆虫及野生嫩草、腐殖质为主,实行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的土鸡养殖。鸡只采食天然饲料饲草,饮用清洁无污染的溪、沟泉水,有利于生产安全,鸡的肉质好,无药物残留,风味佳,恰恰适合现代人追求无公害食品标准的高品味消费,市场售价好;林地为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了鸡的抗病力与成活率;鸡产生的粪便可为树木及草的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油茶林生长;鸡还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并且林地的草、虫为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降低了饲养成本,节约了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形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油茶林地养鸡提更是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决了发展畜牧业与农业的争地问题,改变了林地、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促进养殖与环保、生态持续协调发展,加快农户增收步伐,促进林农养殖增收,其养殖方式颇受农户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是农林复合生态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荫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林下生态养鸡是一种循环经济,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发展林下生态鸡,可解决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扩大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

安全生产法释义第三章阚珂主编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 权利义务 第四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释义】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中的劳动安全事项必备事项以及禁止订立非法协议的规定。 一、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 本条第1款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保障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工伤社会保险事项。安全事项、社会保险事项是劳动合同中的必备事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此协议中必须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等情况;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社会保险等条款。本法从保护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维护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益的角度,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两个法定事项: 1.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从业人的劳动总是在各种具体环境、条件下进行,在生产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产生职业危害的因素,如果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则极可能发生事故,危害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这些都涉及从业从员的切身利益。实践当中,大部分劳动者并不知道生产经营单位是否采取保障劳动安全的措施,特别是进入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较低,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为了多赚钱隐瞒工作场所缺少劳动安全保障措施的真相,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不履行保障劳动安全告知义务。因此,本条第1款针对这种情况作出了强制性规定,这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是从业人员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这一款规定履行义务,以确保从业人员的知情权,保护从业人员的劳动安全。2.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社会保险是政府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里规定的工伤保险,就是指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经工伤认定而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这种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法定的强制性。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也就是说,从业人员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

3S技术集成与应用试卷

东北大学 研究生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3S技术集成与应用 课程编号: 阅卷人: 考试日期:2012.06 姓名:陈晓玲 学号:1101661 注意事项 1.考前研究生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试卷和题签一起上交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3S技术集成与应用期末考试题 (共5题总分100) 一、简答题 1.简述3S技术集成与应用的目的和意义?(10分) “3S”是中国科学家按照GPS、GIS、RS字尾均有一个S,而这三者关系日趋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个对地观测、处理、分析、制图系统。然而,对于3S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广义的基础上,包括GPS在内的一切定位、测量手段和多平台、多波段、高分辨率的RS数据,通过含有ES(专家系统)的GIS,实现空间数据的自动采集、编辑、管理、分析、制图,进而为一切与地学科学相关的行业服务,实现地学信息的实时、自动、数字、智能化的应用,为各行各业的预测和决策服务。因此,3S不是GPS、GIS、RS的简单组合,而是将其通过数据接口严格地、紧密地、系统地集成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大系统。 3S集成的目的是对现实世界或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刻画、模拟和分析,本质是对地理空间对象的地学特征进行空间描述与表达,包括从现实世界到比特世界以及从比特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的两个转换过程,这两个过程是通过对空间对象的定位、地学信息的空间获取以及空间分析等功能的综合集成来实现的。 3S集成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综合的、完整的对地观测系统,提高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能力;相应地,它拓展了传统测绘科学的研究领域。目前,3S在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中,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消灭对策中,对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开发、管理、评价中,在现代化军事作战指挥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3S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2.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和内涵?(10分)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而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如生物、物理、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等)的复杂信息系统,融合了感知和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多种技术。 1)感知和识别技术 物联网要实现真正的“物物相连”,用于识别物体的电子标签技术(RFID 射频识别)和感知物体的传感器技术至关重要。RFID 是通过空间电磁耦合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的一项技术,最终能够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识别物体。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它能感知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知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和控制等要求。 2)网络通信技术

(完整版)3S技术集成与应用试卷

h n g s h e r 东 北 大 学 研 究 生 考 试 试 卷 考试科目: 3S 技术集成与应用 课程编号: 阅 卷 人: 考试日期: 2012.06 姓 名: 陈晓玲 学 号: 1101661 注 意 事 项 1.考 前 研 究 生 将 上 述 项 目 填 写 清 楚2.字 迹 要 清 楚,保 持 卷 面 清 洁 3.交 卷 时 请 将 本 试 卷 和 题 签 一 起 上 交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3S技术集成与应用期末考试题 (共5题总分100) 一、简答题 1.简述3S技术集成与应用的目的和意义?(10分) “3S”是中国科学家按照GPS、GIS、RS字尾均有一个S,而这三者关系日趋紧密 结合,而构成的一个对地观测、处理、分析、制图系统。然而,对于3S的理解必须建 立在广义的基础上,包括GPS在内的一切定位、测量手段和多平台、多波段、高分辨 率的RS数据,通过含有ES(专家系统)的GIS,实现空间数据的自动采集、编辑、管理、分析、制图,进而为一切与地学科学相关的行业服务,实现地学信息的实时、自动、数字、智能化的应用,为各行各业的预测和决策服务。因此,3S不是GPS、GIS、RS 的简单组合,而是将其通过数据接口严格地、紧密地、系统地集成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大系统。 3S集成的目的是对现实世界或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刻画、模 拟和分析,本质是对地理空间对象的地学特征进行空间描述与表达,包括从现实世界到比特世界以及从比特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的两个转换过程,这两个过程是通过对空间对象的定位、地学信息的空间获取以及空间分析等功能的综合集成来实现的。 3S集成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综合的、完整的对地观测系统,提高了人类认识地球 的能力;相应地,它拓展了传统测绘科学的研究领域。目前,3S在资源与环境调查、 监测、评价中,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消灭对策中,对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开发、管理、评价中,在现代化军事作战指挥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3S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2.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和内涵?(10分)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 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 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而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如生物、物理、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等)的复杂信息系统,融合了感知和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多种技术。 1)感知和识别技术 物联网要实现真正的“物物相连”,用于识别物体的电子标签技术(RFID 射频识别) 和感知物体的传感器技术至关重要。RFID 是通过空间电磁耦合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实现 无接触信息传递的一项技术,最终能够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识别物体。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它能感知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知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有机绿茶的操作规程

有机绿茶加工操作规程 1、绿茶加工艺 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2、鲜叶的要求 嫩度:要求独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 叶色:要求叶色绿和深绿,蛋白质、叶绿素含量高,对外形色泽和叶底较好。叶型:长炒青要求柳叶型,圆炒青要求椭球形。 品种:以小叶种最好,中叶种其次,大叶种较差,但经工艺处理后仍可做,外形较粗大。 因小叶种一般嫩茎短而细,芽叶要比大叶种小,制成绿茶外形条索较为紧细美观,而且中小叶种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相对较少,可减轻绿茶的苦涩味。 3、摊凉萎调,鲜叶采摘回来后,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1厘米左右,经2个小时的摊放后 4、杀青: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性工序,绿茶绿不绿,会不会产生红梗红叶, 由杀青来决定,技术掌握好,品质就好。 杀青的目的: 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防治叶子红变,为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 蒸发业内一部分水分,从而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条创造条件。 随着叶内水分蒸发,使叶内具青臭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会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杀青的原则: 高温杀青,先高温后低温 杀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防治叶子变红,鲜叶在一般室温下,叶温在20-30℃,要防止产生红梗红叶,必须在最初的二、三分钟内,使叶温升到75℃以上,才能钝化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作用。 抛闷结合,多抛少闷

主要是抛闷的作用不同,抛是为了散发水分,散发青草气,保持香气,保持叶色青绿,闷是为了提高叶温,促使叶片受热,便于逊色破坏酶的活性。因为芽叶各部位的水分含量和酶的活性是不同的,顶芽和嫰茎含水量较高,酶活性也较强,在杀青时顶芽水分蒸发快,容易炒焦,而嫰茎的水分蒸发慢,最容易出现红变。因为叶片受热面积大,叶梗受热面积小。而梗子本身含水分高,散发水分速度慢,剩余水分也高。因此,抛闷结合的方法就是利用闷炒形成的高温蒸气穿透力,使顶芽和嫰茎内部迅速升温,是防止顶芽炒焦断碎和产生红梗红叶的有效措施。 嫩叶老杀,老叶嫰杀 所谓嫰杀与老杀,主要是指杀青程度问题,因为嫩叶含水量较多,表皮角质层较薄,酶的活性较强,在杀青中所需的热量较多,受热的时间也相应的相应的要长,若不老杀,不仅容易产生泛红现象,而且在揉捻中汁液易六十。老叶之所以要嫰杀,则是因为水分含量较少,若是杀得过老,不仅易产生烧边和焦斑,且条索也不易揉紧。 杀青的方法: 手工杀青 取鲜叶2-3斤,投入倾斜的杀青锅里,锅温要掌握先高后低,一般锅温在200℃左右,以手背平锅口感到灼手时即可。炒青时要炒得快,翻得均匀,抖得散,捞得头,做到高温快炒,多抖少闷。炒两分钟左右,叶子水分已大量散发时,应降低锅温,再炒一分钟左右,待叶子市区原有的鲜绿色泽,叶色带暗绿,叶片叶梗柔软,具有黏手感觉,青草气小时,清香产生,即为杀青适度。 机械杀青 杀青机械又分锅式杀青机,滚筒式杀青机,槽式连续杀青机。机械杀青生产量较手工杀青大,杀青程度应根据投叶量、机器转速、杀青温度来控制,杀青原理与手工杀青一样。 杀青的程度: 生产上坚定杀青程度的方法通产是通过感官来判定的。适度标准是:叶质柔软,略带黏性,手握成团,松手不易弹散,粗梗折而不脆断,细梗折而不断。叶色由鲜绿变为暗色,表面光泽消失,嗅无青草气,略有清香。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面上)项目验收材料汇编(格式)

附件3: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面上)项目 验收材料汇编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起止时间: 验收时间:

组织单位: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管理办公室印制 填写说明 1. 《项目验收材料汇编》包括项目验收申请表、项目验收信息表、项目执行情况自评价报告、项目经费决算表、项目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一览表、项目财务审计报告、项目档案归档证明、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项目验收专家组、专家(个人)评审意见,以及项目技术报告、系统测试报告、用户证明、相关论文等组成。各项内容须认真填写,各栏目不能空缺,某项内容为无时填“ / ”。 2. 项目验收申请表、项目验收信息表由项目组织单位会同承担单位填写。 3. 项目执行情况自评价报告、项目经费决算表、项目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一览表由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共同填写,由项目组织单位初审、项目办会同相关职能处室复审。 4. 项目财务审计报告由本单位内审机构出具。 5. 项目档案归档证明由本单位气象档案馆(室)出具。 6. 在项目正式验收时,以上各项材料内容、签字、印章等均须完整准确。 7. 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须由验收组组长亲笔签字。 8. 项目验收专家组须由验收组每位成员亲笔签字。 9. 专家(个人)评审意见为验收组专家本人意见,验收组每位专家各填写一份。 10.《项目验收材料汇编》内容用A4幅面纸X正反面输出,文字内容用4号宋体字、单倍

行间距打印,篇幅较长者可另加纸。骑缝装订,严禁使用塑料封面。存入本单位气象档案馆一份,寄送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一份。同时将电子版传送预报与网络司技术应用处。 项目验收申请表

奶牛高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技术研究报告

奶牛高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 示范项目技术研究报告 一、项目研发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肉、蛋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奶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五位,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以高生产性能和高饲料报酬产出的动物产品风味明显下降,药物残留以及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对人类健康危害事件时有发生,食物安全已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与此同时,为了节约运输成本、缩短供应周期,奶牛场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区。伴随奶牛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奶牛场以粪尿、污水为主的废弃物排放量也迅猛增加,由于没有足够的土地进行消纳,相关处理设施不到位、不配套,或不能满足处理需求,不仅污染奶牛场的环境,造成牛奶的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常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从快速发展向持续健康发展的转变。2014年辽宁省畜牧兽医局下发《关于辽西北五市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

设指导意见(辽牧发[2014]5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对畜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提出中国畜牧业要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 因此,高产、健康和环保应该成为我省奶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围绕这个方向,通过进行优质高产奶牛品种(品系)选育,提高奶牛福利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应急因子。并建立营养调控、疫病综合防治等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和粪污综合处理体系,形成一套可供推广后应用技术,项目预期可有效降低奶牛发病率,提高全市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使奶牛养殖场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研发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总体目标 本项目拟在培育高产奶牛品种(品系),提供奶牛福利措施,保证奶牛营养平衡,控制奶牛乳腺炎发病率,通过粪污综合治理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性状等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高产奶牛繁育核心群500头,开发应用标准化日粮,设计不同产奶阶段的饲料配方和饲喂工艺2套,提出奶牛场重大疫病检验诊断技术标准和疫病防治技术体系1套,为我省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提供1套比较成熟的健康

农业合作社有机茶叶生产标准化规程

农业合作社有机茶叶生产标准化规程 一、基地环境质量要求 1、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详见附录) b)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详见附录) 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详见附录) 2、采取封闭式管理方式,安装隔离、消毒系统,设定消毒间、更衣室。给工人配备工作服,在进入种植园区前通过消毒间、更换工作服;参观者在进入农场种植园之前也必须通过消毒间,并更换工作服。 3、缓冲带和栖息地 如果有机生产区域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当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缓冲带宽度应视污染源的强弱、远近、风向等因素而定,要起到有效地隔离作用。 重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4、采取积极的、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碱化、过量或不合理使用水资源等,在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上,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运用秸秆覆盖或间作的方法避免土壤裸露。 6、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禁止焚烧处理。 二、种子及种苗品种、质量要求 1、禁止使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的种子和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子和种苗的计划。 2、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