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附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课题申请指南

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八年一月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按照耕地保护的国家目标,面向政府行业管理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需要,创新土地整理综合优化规划、生态化设计和高效施工技术,开发土地整理快速质量监测和信息化监管技术,改进土地整理项目优选技术和整理区水土平衡优化重构技术。并针对区域特点,突破东部基本农田保护区整理的精确规划设计技术、农田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制中部粮食主产区低成本、高效益的土地平整设备和土壤样品自动取样设备,开发西部生态脆弱区开发整理节水工程技术和土地质量改良剂,并通过集成和示范应用,解决土地整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实现土地整理从数量向质量和生态方向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土地整理的技术水平。

二、项目课题设置

本项目设以下七个课题:

(1)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2)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4)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

(5)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研究

(6)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开发

(7)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

三、项目实施期限及经费来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8年1月-2010年12月)。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750万元,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系统与装备产品研发等;示范地方自筹工程配套资金325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示范区工程建设。

四、申请资格

(一) 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2.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申

报单位必须提供课题实施的管理模式,并出具保证课题实施完成的承诺函。

3.申报单位应具备不低于五年以上从事不同尺度与深度的国土资源专业研究与实践经验,并有从事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经验。

(二) 申请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

1.课题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年龄应不超过60周岁(1947年9月1日后出生),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对国内外有关最新科技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从事有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一线工作5年以上。课题申请人应是并有固定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用于所申请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60%。

2.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3.行政管理人员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已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但未按期完成任务、未经验收、项目执行不好、学风不良的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本项目的课题。

五、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文件规格: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式20份,光盘二份。申请书按统一格式编写。

3.课题预算申报书须单独装订,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课题预算要同时进行网上申报,书面申报材料必须按照网上申报系统软件打印,书面申报材料与网上申报材料不一致,将不予受理。编制要求按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和课题预算编报指南》,具体情况见科技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e8064343.html,。

4.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

5.相关附件材料包括:

(1)申请函;

(2)申请单位〔人〕资格审查文件;

(3)申请单位承诺函;

(4)申请单位资信证明;

(5)申请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

(6)联合申请合作协议;

(7)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

(8)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

(9)成果查新证明(必须由国家或部省级权威部门出具)

(10)申请材料一览表。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课题申报指南》、《课题申报书》

及相关的附件可从科技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e8064343.html,)、国土资源部(https://www.doczj.com/doc/9e8064343.html,)网站上下载。

7.送(寄)达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8年2月20日17:00时整。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项目组织单位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点:北京阜内大街64号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邮编:100812

联系人:谢秀珍66558410 单卫东66558403

六、课题评审

经形式审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们将组织专家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七、课题管理

1.由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将会同国土资源部及有关部门、单位组成项目联合办公室。

2.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与项目组织部门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

承担单位。

4.课题执行期间,项目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项目联合办公室有权终止合同。

5.课题完成后,由项目办公室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第二章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课题一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本课题针对区域土地整理规划数据来源多、土地整理项目选址标准模糊、项目规划设计尤其是综合规划技术和生态化设计技术方面缺乏系统研究等问题,研究区域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诊断与预警技术、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判别技术、节地节水型田块与路、沟、渠、林工程综合规划技术和土地整理区生态化设计技术,形成“效应评估、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的技术体系和相应的研究成果。

2、主要研究内容

(1)区域土地整理的资源环境效应诊断与预警技术研究。研究整理过程资源环境效应问题的快速诊断集成应用技术;研究不同尺度土地整理区功能定位判别技术。

(2)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判别技术研究。研究土地整理项目选址过程的多源异构数据统一访问和融合技术;研究土地整理项目选址指标筛选和多目标优化决策技术。

(3)整理区节地节水型田块与路、沟、渠、林工程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研究整理区节地型规划技术;研究整理区节水型规划技术;研究整理区综合型规划技术。

(4)土地整理区生态化设计技术研究。研究整理区生态化路面、

生态化沟渠、生态化土地平整、生态化防护的设计技术。

3、具体考核指标

(1)编制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土地整理项目选址指南1套:

(2)开发出节地节水型组配技术以及路、沟、渠与林网的四位一体化规划设计技术,形成规划设计规范1套,通过节地技术的应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5%,节水达到5-8%。

(3)建立土地整理生态化设计标准1套;

(4)形成土地整理资源环境效应诊断指标和技术体系1套,使土地整理项目区资源环境效应诊断与预警速度提高30%,预警准确度达到85%。

(5)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12篇以上;

4、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340万元。

课题二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从我国土地整理施工实际需要出发,针对整理施工造成的土壤压实、土壤结构差等土地质量问题、景观扰动造成的生态问题以及缺少相应的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整理区水土重构、生态防护和景观

再造、高效施工和生物-理化联合改良技术。

2、研究内容

(1)质量生态型水土重构技术。研究表土构造技术;研究适宜整理土地表土替代材料的合理配方;研究整理区的土壤剖面重构模式。

(2)整理区生态防护与景观再造关键技术。研究土地整理区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研究土地整理区景观再造技术;研究整理区参与式生态防护与景观优化配置耦合关键技术集成。

(3)土地整理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高效、高质施工的设备组配模式;研究土地平整、路渠施工的施工工艺与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法;研究土地整理高效施工管理和组织技术。

(4)整理区生物-理化联合改良技术。研究压实土壤的深松改良技术;研究单个或多个微生物、动物联合改良技术;研究生物-理化联合改良技术。

3、考核指标

(1)研究提出3项土地整理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建议性行业规范1套,使工程工效比常规施工工艺提高10%以上,整理土地生产力比常规整理区提高5-8%,与常规整理区相比,生物多样性提高10%以上,水土流失减少10%以上。

(2)研究提出整理区生物-理化改良新技术1项,在三种典型整

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 1.1.1建设概况 XX县XX镇土地整理项目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其附属工程第一标段,该项目总投资为108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于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范围面积广而大,交通较为便利,水、电线路已接至施工现场,具备了开工条件。该施工组织设计主要针对第一标段范围的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的阐述和说明。 1.1.2设计概况 本此招标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沟渠、涵管、机耕桥、生产桥、渡槽、闸、道路等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 序号工程内容单位数量备注 1 土方开挖m31997.42 2 清淤m38752.78 3 回填方m31668.67 4 浆砌方m3155.39 5 现浇砼m32715.10 6 预制砼方m3545.91 7 钢材T 6.90 8 三合土m34310.44 1.2施工条件分析 1、该标段位于XX县XX镇,交通较为便利,运输材料的车辆可由原有公路经施工便道运至施工现场(指部分)。 2、施工临时用电 由业主单位负责将三相四线电源沿施工便道送至各标段。我公司项目部从该点引至

施工现场用电总配电箱,再由配电箱引至各施工作业点的分配电箱。 3、施工临时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为浆砌砂浆和混凝土拌合及保养用水。因整个施工现场都在XX镇范围内,选用口径为ф100的潜水泵4台和长150mф50的软管直接抽水,2台供应拌合用水,2台供应保养用水。随砼搅拌机、砂浆搅拌机各配备一个铁制汽油桶装水,以便调节用水量。 4、现场自然条件 ①温度 绝对最高温度41℃ 绝对最低温度-11.4℃ 最热月平均气温34.1℃ 最冷月平均气温5℃ 年平均气温17℃ ②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8% ③降水量 历年年平均降水量1411.9m 日最大降水量185.9mm ④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NNE,频率17%,年平均风速.5ms。 5、地形与地质 工程沿线施工场地主要是水田、旱地和荒滩,地势形状起伏较大,该标段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显示,主要存在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层孔隙水,多储存于Ⅰ级附地下部砂卵砾石层中,水量中等,大气降水补给,向河床排泄,地下水位受河水位控制,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申报书

附件3: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申报书 申报项目名称: 类别:(重点项目/面上项目) 项目起止年月: 项目申报单位: 申报人: 申报组织单位: 负责人: 申报书编制时间: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管理办公室印制

填写说明 1. 本申报书是组织申报“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的主要文本。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主要参加人员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经费预算书》、《项目组织单位意见》等五个部分,每部分中的各项内容须认真填写,各栏目不能空缺,无填写内容或不能填写时填“/ ”。 2. 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不超过20个汉字。 3. 项目类别——选择其中之一填写。 4. 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人所在单位(局或处级),如有两个以上联合申报单位,只填写第一申报单位。 5. 项目申报人——项目确定后的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在58岁以下,副高以上职称。 6. 项目组织单位——第一申报单位的省局级气象行政主管部门,即各省(市、区)气象局或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负责人为该单位负责人。 7. 单位地址——填写到县(区)、街(路)门牌号。 8.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不超过10人,其中须安排一人兼做项目档案收集、登记和管理。 9、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编写提要填写,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但不可以缺省。 10. 项目经费预算书——内容包括预算来源情况说明、经费支出说明、项目经费预算表。应由项目申报人会同项目申报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按照编写提示,对各项预算内容的编制标准、编制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各项预算应依据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经费开支标准进行编制。 11. 项目经费预算书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数据须保持一致,做到准确、无误。已经发生的与项目有关的前期各项经费以及人员费、管理费等可以作为项目的前期基础加以说明,但不得列入本项目预算。 12. 封面加盖项目申报单位印章,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不能省略。 13. 项目组织单位意见栏,加盖项目组织单位印章。 14. 经费预算表由预算编制人亲笔签名,加盖申报单位印章。 15. 申报书内容用A4幅面纸正反面输出,文字内容用4号宋体字、单倍行间距打印,篇幅较长者可另加纸。骑缝装订,严禁使用塑料封面。 - 1 -

论我国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e8064343.html, 论我国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郑素英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整理,才能提高使用效益。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土地利用状况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也会对土地利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对土地整理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土地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体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的生产活动等无一不与土地发生联系。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土地整理运作程序分析 第一,选择土地整理区域。包括收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的潜力,准备土地整理的资金和技术条件,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和要求。经与初选区域有关单位、个人充分协调,取得理解和支持后,选定开展土地整理的区域,并予以公告。 第二,进行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根据选定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要求,编制实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并广泛征求土地整理参与者的意见,修改完善规划和设计后,申请批准。 第三,通过法律程序批准土地整理实施。依据制定的法律或政策性规定,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审查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经批准并向社会公告后才准许其实施。 第四,组织土地整理实施。按照批准的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在区域范围内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土地整理活动。土地整理实施通过调查和测量确定权属,进行工程建设,经过土地评估并重新配置后,最终以登记发证的法律手段,确认整理成果。 第五,宣布土地整理结束。在完成土地整理预定目标后,开展地籍更新、资料汇总和归档等工作,形成报告,经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查验收。最后,宣布土地整理结束。 二、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XX县夏集镇东郊(夏集村、苏雅村、双琚村、双塘村、蒋庄村五个村)。本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主要施工项目有土方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泵站工程、桥梁工程及田间道工程,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包括:衬砌沟渠、涵洞等工程施工。 2.施工测量 2.1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J2经纬仪及50m钢卷尺。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 ㎜(L 为水准线长度公里数)。 2.2测放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

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 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 (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在野外每400m设置一个水准点; (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2.3平面放线 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向监理工程师汇报。 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 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2.4纵断面水准测量 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 2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mm。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公示内容

附件 2019 年环境技术进步奖“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 二、主要完成人 黄海明,李兵,阳立平,陈新文,吴琪,赵彦龙,李衍亮,吕小梅,周孙林,戴建坤,王文君,赵宁,李晶 三、主要完成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环境科学研究院,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中山市蔚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四、项目简介 氨氮是造成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污染物之一,氨氮的高效去除直接关系着我国水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的实现。本项目通过持续产学研合作,开展了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申报人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面向企业及合作单位的科技项目10余项,研发了多套磷酸按镁循环除氨工艺及设备,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经济收益超过5000万元,获10余项国家级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著40余篇,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磷酸铵镁三相体系分解循环除氨技术。该技术运用气液传质理论,在水溶液体系,以氢氧化钠为分解剂,使磷酸铵镁和水溶液形成气-固-液三相体系,通过空气内循环高速流动实现磷酸铵镁的分解,突破了磷酸铵镁传统热分解技术三大局限:1)使分解温度从200o C降低室温下进行,有效的避免了分解副产物的形成;2)较好的降低了分解时长,可控制在100min内完成分解;3)分解产物为固液混合物,可通过泵进行管道输送,并实现分解与再利用除氨连续运行。

土地整理及排水沟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一、项目说明 一、项目简介 略 二、工程范围: 略 三、技术规范: 1田间道路整修*km 道路面宽度为4m(原有道路宽度大于4m的,按原路基整修),路面扎实后路中心线高出路肩30cm以上,路面平坦、顺直、路弓明显,转弯半径满足农机运行。在道路交叉的“丁”字路口设臵转弯半径,转弯半径不低于2m,路肩要求平坦、顺直、扎实。其他标准应达到有关行业标准要求。 2排水沟*km 项目区道路的两侧各设臵一条排水沟,排水沟要求上口宽不低于100cm,下口宽不低于80cm,深度不低于60cm;排水沟开挖要顺直,宽窄一致,要求一律要挂线施工。其他标准应达到有关行业标准要求。 具体标准严格按照省办(2012)35号文件《*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标准细则》执行,达到工程建设标准一流,工程建设质量一流。 二、主要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方案 2.1 施工测量 2.1.1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J2经纬仪及50m钢卷尺。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点进行控制,设臵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臵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 ㎜(L 为水

准线长度公里数)。 2.1.2 测放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臵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臵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臵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 临时水准点的设臵要求是: (1)应设臵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臵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在野外每400m设臵一个水准点; (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2.1.3 平面放线 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向监理工程师汇报。 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2.1.4纵断面水准测量 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 20m的距离设臵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mm。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本工程的沟渠、道路的计量均采用断面法。为此,本工程对于沟渠、道路的测量要由专人负责进行,并及时予以签证。放线时要控制好导线桩,以及起点桩和终点桩的监测和保护。 2.1.5 复测、定位

我国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的意义

[键入文字]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我国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的意义 科目:土地行政管理学 学号:14546024 姓名:冯丽丽 日期:2016年11月7日

目录 1.土地整理的概念 (3) 2.国外土地整理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4) 3.国内土地整理发展历程 (5) 4.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 (6) 4.1土地整理 (6) 4.2土地复垦 (6) 4.3土地开发 (6) 5.我国土地整理模式 (7) 5.1农村土地利用的“三个集中”模式 (7) 5.1.1居住向城镇集中 (7) 5.1.2工业向园区集中 (7) 5.1.3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8) 5.2山区综合开发整治模式 (8) 5.3农地整治模式 (8) 6.土地整理的意义 (9) 6.1土地整理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 (9) 6.2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9)

摘要: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因其自然和社会属性成为经济增长和社进步的支撑和支持条件。土地整理是实现拼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有限,使得人地之间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地整理的产业化管理,使得每寸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土地整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一项可以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的措施。本文分析国内外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探讨开展土地整理的意义,并阐述了从法律法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土地整理的意义,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 关键字:土地整理土地资源耕地用地矛盾 前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及对土地的需求是不相同的。在我国,据统计1997年我国的耕地总量为19.5l亿亩,到2008年末则下降为18.26亿亩,10年问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25亿亩。随着土地环境与土地供需状况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土地整理应运而生。

(完整版)一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

一、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 1、小并大土地平整、宅基地平整及灾毁耕地复垦整理 土地平整施工工序:表土层剥离→土(石)方开挖→土(石)方运输→土方回填→测量验收。 土地平整:主要是合并田块,首先利用推土机推出现有农田表面耕植土层,格田田面高差在±3cm,堆放于附近指定场所,再按照统一规划田面高程利用推土机结合人工相应降低或填高农田,最后回填耕植土层。 土地平整程序: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及废弃建筑物拆除→标定整平范围→设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耕作层剥离→土地平整→耕作层恢复→验收。 土方开挖施工程序:土方开挖工程准备工作→测量放样→人工结合挖掘机开挖→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场→卸料。 土方回填施工程序: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取土场和卸土场清基(施工排水)→运土→铺土料→推土机整平及拖拉机压实→检查验收→再铺土料→整平压实→再检查验收→……→最终面坡成形。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法: (1)土地平整工程共分三大类,一类为40~70米运距表土工程,二类为70~80米运距挖方工程,三类为田埂修筑夯实工程。 (2)40~70m运距表土施工方法为蛇脱皮法。先施工低高程田块,后施工高程田块,先把低高程田块30cm厚的表土用推土机推到一旁,然后把此田块内土方进行挖、填平衡。此田块平整达到要求后

(高、低差不超10cm),再将一层田块内表土30cm推到此田块,均匀覆盖。同样此田块平整后高低差不能超过10cm,如此类推施工,最后将低高程田块的30cm厚的表土用机械运至最高一块已平整的田块内,均匀覆盖。 (3)70~80m运距挖方施工方法。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考虑到所平整每块田块设计高程不一,取出表土以后,用推土机将每场的高处土方推至低处,直至每块田块上平面高程一至,且高差不超过10cm,在平整每块田块时,必须保证每块田块四周与规划图一致。 土方的调配原则: (1)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基本平衡和就近调配,使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方运输量或费用最小。 (2)土方调节调配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分区与全场相结合的原则,还尽可能与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以避免重复挖运和场地混乱。 (3)合理布置挖、填方分区线,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线路,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4)好土用在回填质量要求高的地区。 (5)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有关技术资料、工期要求、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综合考虑,计算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 土方机械化施工: (1)推土机施工:推土机具有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快、易于转移,能爬30°左右的缓坡的特点。用

土地整理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土地整理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准备: 1.前期准备 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马上进行施工准备,并积极与业主、监理配合,完成本施工区域的政策处理以及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等,一切抢前抓早,争取主动。 1)组建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全部到位,落实分工协作关系,明确职责范围。 2)组织技术力量,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研究,摸清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有关地方性法令和法规,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总体方案及具体实施措施。 3)组建专业测量队,对沟、渠、路、塘及单体建筑物位置进行施工测量,并将测量成果提供给业主及设计单位。 4)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有计划分批分期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对进场设备及时调试和保养。 2.测量放样 1)平面轴线的控制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控制基准点,对沟、渠、路等线性工程用经纬仪放出施工控制轴线,并确保其满足施测精度。在施工时应保护好全部控制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点,对主要轴线控制点打设保护桩,以防原点破坏时能很快恢复,确保施工质量。 2)高程的控制 利用水准仪控制高程,在工程区域内不易破坏的位置分别打设钢管桩作为临时水准点,从业主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到临时水准点,对所设临时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闭合调差,并定期进行校核,以该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时的高程控制。 3)高程控制点设置原则 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且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损坏、便于复测、视线好的地方,并浇好砼基础保护,同时设置好保护桩。

4)、测量放样人员组成 工程测量放样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 效果的重要环节,成立了专门测量放样小组,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并配备2~3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的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校正。 5)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施工单位须配备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水准塔尺、放样花杆等测量仪器和工具。 2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①、土地平整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格田设计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 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耕作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条田→表土耕作层回填→复核平 整后的条田高程→筑条田埂→交工验收。 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分片定出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测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邀请业主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计,应按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高程复核完后,应对该田块底层基础进行检查,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层防渗能力。 2)条田土方平整施工: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20cm厚的表层用推土机推土剥离,表土剥离后,再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工作,运距在70米以上由铲运机铲运土方挖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18-01-07T21:18:29.4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作者:苏超张昊 [导读] 摘要: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都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如今,我国正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土地管理人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都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如今,我国正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土地管理人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土地整理和土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可持续土地整理的相关概念,最终对可持续土地整理的相关对策进行明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直以来,土地都是人们所依赖的最宝贵资源,土地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不受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另外,土地的供给量是固定的,人们应该对土地资源加强保护。尤其是近年来土地资源短缺的现象比较明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等等不便。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也是针对土地资源提出的一种战略决策。 一、土地整理的产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土地整理活动人们并不陌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土地利用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土地主要是以实物的形式为人类提供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率也正在不断提升,农作物得到了不断种植,这就改变了土地的原始性质。现如今,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人们为了扩大自身的占领范围,对土地资源的消耗量在逐渐增长,最终形成了土地沙化,森林滥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全球性的问题层出不穷。可见,最初的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是影响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土地整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土地整理的内涵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调整土地关系和组织土地利用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无论是从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土地整理工作对这一内涵都进行了体现。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相对加群哦昂的土地管理措施。包括产权的认证、田地的调整以及水利建设和土地保护方面都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且土地整理的范围相对较广,报站农村和城市的土地规划和建设。土地整理在制度和技术的创新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见,要想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经过土地整理的环节。 三、土地整理的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条件下,不影响后代人的生存发展。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就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土地整理的各种功能都取决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进行土地整理活动可以增加土地的产出量,而且还可以突进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这和土地本身的固有性质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土地永远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但是要达到对土地零破坏是不可能的。人们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土地本身的价值,造福于人类,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土地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行为会作用于土地,产生的效果不同。如果是科学的作用就会提升对土地的利用率,如果是非科学作用,就会对土地产生一定的破坏。可持续土地整理是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土地观,主要是对传统的土地整理和利用的一种突破。人们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对土地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不同的方面来对土地进行研究。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节约用地,还应该加强对集约用地的重视,做到开源节流。 减少土地耗用所谓有节流固然是无可非议之举,但开源也不失之为明智选择,只有开源和节流并用才为上策。从土地供给来说,既要注重土地自然供给,也要着力扩大土地经济供给,只有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并重才为佳策。 近几十年来人们突然发现,地球资源是那么有限,只有一个地球,以致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土地资源利用同其他资源一样,完全依靠自然再生是不可能的,出路在于转向大力保护土地和加强土地资源再生的社会生产过程,就是要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实现耕地在数量、质量占补平衡,努力扩大土地自然供给量同时,大力增加土地经济供给量。 五、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对策 1、实行土地整理产业化管理 土地整理产业是指通过社会投入,保护、恢复、更新、增效、增值和积累土地资源的生产事业。根据再生产理论,土地整理产业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维持性的,即对业已利用的土地采取保护、整治、管理等项措施,使土地生产力得以恢复;扩大再生产是提高性的,可分为内涵和科技的投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土地质量和生产力或者扩展土地利用边界,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提高土整理效率,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政府资金有限,国家投入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产业化经营可以为土地整理寻找到一条资金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实行土地整理产业化管理应当实行土地资源价值核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定价,除去考虑土地自然质量以外,还要顾及其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价值。 2、认真编辑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一项涉及工程技术、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编制好规划是推进土地整理,使其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重要环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要以系统工程原理为指导,妥善处理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从而构成其专项规划。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应当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好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和关系,使其发挥整体效益。要将土地开发整理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组成一个巨系统,分别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拟订规划方案过程加以认真考虑。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求提供3个以上效益各异的供选方案,通过对供选方案的比较评价,选择出既符合规划目标又具有最大综合效益的规划方案,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应有质量。 3、实行有利于土地整理产业的优惠政策 要以土地管理法为依据,撤消与现实情况不符的、利于土地整理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土地整理的收益分配政策,推动企业参

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第一章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我公司为了维护“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方针,将该工程作为土地整理重点施工项目之一,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科学施工。把该工程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样板工程施工。为此根据招标要求,我公司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决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法的质量要求,组织施工。成立过硬的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开发单位的承诺。选调公司专业施工队伍承担该工程施工,据实配足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及物资供应,采用科学管理手段,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提高施工速度,加速项目建成周期。为了确保整理出高质量农田,公司现拟做以下施工部署。成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权负责协调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劳动力及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各部室及各工作人员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 1. 项目经理 1)负责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负责建立该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对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质量责任制。

2)负责工程进度计划,做好施工任务划分和现场组织工作,并层层分解到各工种。 3) 负责制定项目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奖惩办法兑现。 4)负责材料采构、物资供应和劳动力调配。 5)负责搞好外协工作、协调好村民、各施工单位和各工种经济关系及合同结算事宜。 2. 项目副经理 1)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各项方针,确保项目部全体员工理解并执行各项工作制度。 2) 编制分阶段进度计划和作好各种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进行汇总。 3) 按照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发挥组织机构和资源的作用,落实挂号责任制。 4) 认真履行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职责,对质量不合格项目工程的发生负全面责任。 5) 对项目职工进行“质量第一“思想教育。在组织施工生产中坚持把质量提到第一位。 6) 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制订项目质量管理具体实施细则, 落实质量组织。 7) 根据公司下达的质量指标组织分解,制定相应的保证措

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及应用

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及应用 【摘要】针对21世纪以来,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与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状况,根据我国军事力量的主要特点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外以及国内各个领域的弹药毁伤技术以及我国现阶段军事武器的发展条件和状况,从如何提高我国军事综合力量以及弹药高效毁伤技术入手,本文将具体阐述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的集成以及应用,以推进这一关键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 与历史上传统使用过的弹药武器做出分析比较,现阶段我国的武器弹药,尤其是比率大,威力强劲的炮兵弹药,到目前为止还是需要装备能量较低的TNT,这一装备比西方国家的弹药爆炸威力要低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左右,这样的状况对于我国弹药实现高效毁伤的技术有着阻碍作用。在这样的军事状况之下,我国研究并开展了大幅度提高弹药爆炸能量的含铝炸药研究。 1.升级装药质量,确保高能炸药和高威力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 这一程序包括了几个方面:顺序凝固注装新工艺和分步压装新工艺研究。旨在研究装药质量与装药发射安全性关系的;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评估技术研究,旨在提高装药质量检测可靠性的;装药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近几年来围绕弹药高效毁伤的六项关键技术研究相继完成,最后又在122mm榴弹、152mm榴弹上进行了系统集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大口径榴弹采用改性B炸药及新装药工艺,共460发,按SRCQ-155-13g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装药质量检测,合格率>99%(实测460/460)置信度为95%,从中随机抽样共152发,经过高温、低温、高低温循环试验后进行了射击安全性试验考核,全部试验结果合格,装药质量优良。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达到了先进水平,其中装药质量和质量可靠性优于国外同类技术水平。虽然试验样本量还较小,但已充分显示出,采用了先进的关键技术集成系统,装药质量十分稳定,质量监测有效可靠。对大幅度提高我国弹药威力、实现弹药生产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影响。 2.弹药高效毁伤关键技术与先进科技技术,过硬的装备密不可分 改性B炸药及配套的装药新工艺是由改性B炸药由B炸药改性而来,对于其杀伤力的分析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炸药威力与B炸药相当,而装药工艺性和存贮的物理稳定性好,加上采用先进的”低比压顺序凝固装药新工艺”,装药相对密度高,装药质量优良,所以其发射安全性明显优于B炸药。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受到工厂热烈欢迎。它是压制兵器弹药代表性的炸药装备。两种大口径榴弹在弹体结构、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以改性B炸药代替原螺装TNT后,装药总能量计算提高值为30%。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土地整理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山东省***********土地整理项目区属该市北部滨海平原,位于***********西南部,涉及***********21个行政村,建设规模为945.01公顷。新增耕地81.75公顷,新增耕地率8.65%。 工期要求:2008年11月28日开工,2009年12月31日完工。 1.2主要工程数量 本工程主要工程内容为: 1、农田水利工程: ①排灌工程: ②喷灌工程 ③大口井:27座 ④机井工程:37座 ⑤井房工程:64座 ⑥农桥工程 ⑦电力安装工程 ⑧道路工程 ⑨平塘工程 具体工程量详见图纸。 1.3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黄海边海滩区域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客观条件较差,本工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段位于平原开阔地带,施工作业面大,无任何管线影响,工程技术含量不大,便于工程施工开展。 (2)工程施工施工时间长,施工范围广,跨越雨季、冬季,施工过程中会有连雨天气和低温天气,安排进度计划时要充分予以考虑。 (3)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阴雨天,所以要注意施工导流。 2.工期及质量目标 2.1施工工期 本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为2008年11月28日开工,2009年12月31日完工,总工期为380个工作日,根据要求,我项目部根据工程量,紧缩工期,加紧施工。结合自身综合施工能力,上足机械设备及人员,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2质量目标 本工程若我单位若有幸中标,我们将精心组织、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现行相关规范要求。(质量管理网络见附表1) 2.3安全要求 项目筹建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精心组织、规范施工、以安全法为基本教育材料,争取施工安全零事故。(安全管理网络图见附表2) 3.施工准备情况 3.1现场调查 对工程沿线进行了详细调查,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道路、电源、通

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规范书(附件一)

附件一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 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 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规范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录 1.总则 (3) 1.1一般要求 (4) 1.2建议书要求 (4) 2. 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6) 2.1项目的目标 (6) 2.2主要内容 (6) 3.技术要求 (9) 3.1总体要求 (10) 3.2功能要求 (10) 3.3性能要求 (14) 3.4安全性要求 (15) 4、主要经济指标 (17) 5.产业化要求 (17) 6.项目进度考核要求 (17) 7. 资金要求 (18) 8. 附录 (18)

1.总则 基于安全可靠CPU/OS的信息系统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安全可靠CPU、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办公套件等已基本实现与国外同比软硬件的功能。但在基于安全可靠CPU/OS的办公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国产软硬件之间尚存在部分兼容性适配问题,表现在整机性能、扩展能力以及系统运行效率、可用性、易用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着力推动系统集成商与CPU、整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基础软硬件企业对面向办公领域应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解决安全可靠CPU/OS平台上的国产基础软硬件间的适配问题,解决混合环境下的应用系统支撑问题,解决Java插件运行环境和Flash应用以及替代技术问题,解决安全可靠环境综合管理工具问题,解决基于安全可靠CPU的主板设计、整机研发问题,保障基于国产CPU/OS办公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本规范书由项目招标方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写,用于提出项目的技术和进度等具体要求,供项目投标单位编写项目建议书及报价之用。项目投标方应在建议书中详细提出实现本规范书所描述各项技术要求的技术实现方案,并满足本规范书提出的各项要求。项目招标方保留对本规范书的解释和修改的权利。

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安徽省蒙城县柳林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工程施工 (A标段) 投标文件 项目名称:安徽省蒙城县柳林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工程施工A标段投标文件内容:技术标 投标人:(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2008 年 2 月 24 日 第一节综述 1.1 编制依据 1.1.1 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招标单位有效法律文件。 1.1.2 国家、行业及相关的工程建设规范、规程、标准。 1.1.3 我公司按ISO9001:2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1.1.4 现场踏勘资料及标前答疑。 1.1.5 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现有施工能力。 1.2 编制指导思想 1.2.1 以满足业主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国家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规为前提。 1.2.2 以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备,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为关键,把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之上。 1.2.3 以“精”和“严”为准则,对施工全过程的各种活动进行高标准控制,即方案上“精益求精”、工艺上“精雕细刻”、配合上“精诚合作”,管理上“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奖惩”。 1.3 编制内容 我公司认真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明确了指导思想,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对工程施工条件、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工程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组织体系,主要设备及劳动力计划、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4 项目成果目标 如我公司中标,将响应招标文件的全部条款。我公司将把该工程作为在蒙城县土地治理的重点形象工程,施工中科学实施“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项目经营战略,按照“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地”的总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实现以下管理成果目标:

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附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课题申请指南 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八年一月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按照耕地保护的国家目标,面向政府行业管理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需要,创新土地整理综合优化规划、生态化设计和高效施工技术,开发土地整理快速质量监测和信息化监管技术,改进土地整理项目优选技术和整理区水土平衡优化重构技术。并针对区域特点,突破东部基本农田保护区整理的精确规划设计技术、农田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制中部粮食主产区低成本、高效益的土地平整设备和土壤样品自动取样设备,开发西部生态脆弱区开发整理节水工程技术和土地质量改良剂,并通过集成和示范应用,解决土地整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实现土地整理从数量向质量和生态方向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土地整理的技术水平。 二、项目课题设置 本项目设以下七个课题: (1)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2)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4)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

(5)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研究 (6)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开发 (7)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 三、项目实施期限及经费来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8年1月-2010年12月)。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750万元,主要用于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系统与装备产品研发等;示范地方自筹工程配套资金325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示范区工程建设。 四、申请资格 (一) 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2.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申

关于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资源;土地属于自然产物,它具 有数量局限性、位置空间性、可持续利用等诸多优势特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 比较缺乏,那么,现阶段该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呢?笔 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其对于我国实现耕地总数量动态 平衡与确保粮食安全供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不仅可以保 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还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最 近几年时间里,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良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无论是在建设,还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分析 1 可持续土地整理相关概念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土地整理活动是指综合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在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最小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最大经济收益的一种发展方式。土地整理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恢复生态系统,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平整,清除影响土地规模利用的障碍物,建设机耕路、给排水沟和农田保护林网,能有 效提高整理区农地的生产性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条件。要做到增加耕地数量 和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不能增加耕地面积,则项目 很难启动和运行。为了增加耕地,一些地区经常以减少水域、园地、未利用地或 林地为代价,这必然会减少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构成某 种影响。因此,可持续的农地整理,必须注重土地数量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 土地整理能使农地利用节水、节能、节劳、提高产量,而且可以通过新增耕地进 行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利,其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规 划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整理费用,创造更多的投入产出比, 依旧是评价农地整理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2 土地整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源动力 2.1 开展土地整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 从人类形成开始,土地资源就成为了其生存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产物,从那 时起人与土地之间就合成了一个无法分割的综合体。人类生存初期阶段,由于没 有过高的生产力水平,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只是人过分的依赖土地,在生存与发 展过程中受着自然生态环境的限制。后来,人类利用土地的能力水平有了进一步 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各种金属工具及种植农业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逐渐的,人们不再被自然生态所限制,演变为了大自然的主人,对土地的需求量 不断增大,从而使得土地资源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消耗越来越大,进而给生态造 成了一些严重的灾难,比如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土壤植被遭到破坏、草原环境劣化、自然环境污染等等。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危机,不断的促使着人们对 土地资源的理性思考,现阶段,人们应重新审视人地之间的关系,同时充分考虑 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建立在土地整理的功能基础之上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确保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主要指的 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保证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土地关系通常具有 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意志关系,也就是说,实际占有土地关系,具体体现 在土地属于谁所有,属于谁使用方面;另一方面是物质关系,也就是说,实际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