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详解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详解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1.(1) Home has 1200 units of labor available. It can produce two goods, apples and banana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3, 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2. There is now also another country, Foreign, with a labor force of 800. Foreign's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5, 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1. a. Graph Foreign's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b. Construct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

(2)Now suppose world relative demand takes the following form:

Demand for apples / demand for bananas = price of bananas / price of apples a. Graph the relative demand curve along with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 b. What is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of apples? c. Describe the pattern of trade.

d. Show that both Home and Foreign gain from trad

e. 解答:(1)a.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b.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有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汇出

苹果对香蕉的最低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价格量为1/2,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如果相对价格是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0,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所以,从图2可以看出,相对价格为3/2时,相对供给在0到1/2之间;相对价格在3/2和5之间时,相对供给保持在1/2不变;当相对价格为5时,相对供给从1/2到无穷大。

(2)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RS: 5

]5,5.1[5.1],5.0(5.0)

5.0,0[=∈=⎪⎩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2. 美国劳工运动(基本上代表了蓝领工人,而不是专业人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请分别用李嘉图模型、特定要素模型和H-O 模型的理论来回答本题。 答:

(1)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者通过购买力的提高从贸易中获益。因此,李嘉图模型不支持该政策

(2)在特定要素模型中,贸易使劳动者的购买力相对于某种产品上升,但是相对于另一种产品下降了。除非知道劳动者的消费偏好,否则很难说他们是获益还是受损了。

(3)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通过引入贸易对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影响讨论分配问题。在该模型中,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出口生产,就越有可能

从贸易中获益;相反,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进口金正商品的生产,就越有可能因贸易受损,在美国,劳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蓝领工人作为美国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在贸易中受损。模型讨论的结果支持支持该政策。

3.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石油、粮食。分析以下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 a. 伊拉克战争使石油供应紧缺。

b. 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销售。

c. 美国的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

d. 俄罗斯农业歉收。

e. 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橘的进口关税。

第3题图

答:日本贸易条件是制造品价格比去原材料价格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制造品相对于原材料)的变动决定。(a)中东石油供应的紧缺使得原材料的供给减少,这导致了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增加,RS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

(b)韩国扩展了汽车生产能力增加了世界汽车的总供给,使得世界汽车的相对供给增加了,RS曲线向右移动,世界市场上汽车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了。

(c)美国工程师以核反应堆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减少了对石油,即原材料的需求,这导致了原材料相对价格的下降,RD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需求上升和相对价格上升,日本的贸易条件得以改善。由于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了,即使核反应堆没有建在日本,这种情况仍会发生。

(d)俄罗斯农业歉收减少了世界原材料的总供给,使得世界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增加,RS曲线向外移动;与此同时,俄罗斯对制造品的需求减少了,使得世界相对需求减少了,RD曲线向内移动。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了。

(e)降低关税是国内制造品相对价格上升了,增加了国内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减少了相对需求;与此同时,增加了世界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并减少了世界相对需求。世界RS曲线向外移动,RD曲线向内移动,制造品的世界相对价格下降了,日本的贸易条恶化了。

4.A国和B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用于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两国的技术水平一样,X是资本密集产品,A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分析下列情形中,两国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变化:

a. A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b. A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c. B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d. B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答:当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会发生偏向型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使X产品的产出相对增加,而劳动力的增加使Y产品的产出相对增加。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各国倾向于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A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A国应该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当相对价格给定时,其中一种产品的产出增加会导致另一种产出的减少,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就会发生左右移动,引起价格的变化。出口偏向型增长所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是否会成为福利恶化型增长,没有明确的结论。进口偏向型增长带来的贸易条件的改善的的确确会使得异国福利增加。

偏向于X产品的增长偏向于Y产品的增长经济增长与相对供给

(a)A国的贸易条恶化,福利仍会改善,但在极端条件下可能恶化;B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

(b)A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B国的贸易条件和福利都恶化了。

(c)B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A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恶化了。

(d)B国的贸易条恶化,福利仍会改善,但在极端条件下可能恶化;A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都改善了。

5.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D = 100 – 20P,供给曲线为:S = 20 + 20P;外国小麦的需求曲线为:D* = 80 – 20P,供给曲线为:S* =

40 + 20P。若本国对进口小麦征收0.5的从量关税

a.确定并绘出关税对以下几项的影响:

(1)各国的小麦价格;(2)各国对小麦的需求量与供给量;(3)贸易总量。

b.确定关税对本国各社会集团的福利影响:

(1)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2)本国消费者;(3)本国政府。

c .画图说明并计算贸易条件改善所得,效率损失和关税对社会福利的总影响。

答: (a )新的MD 曲线,MD=80 – 40* (P + t)(如果是从价税,那么MD 曲线为MD=80 – 40*(1+ t )*P ),XS 曲线不变,t=0.5 ⇒ *

P =1.25, P=1.75,其中*

P 为世界价格,P 为国内价格。国内需求量从70降到65,外国需求量从50上升到55,贸易总量从20降到了10。

(b & c )

a: 55(1.75-1.50) -.5(55-50)(1.75-1.50)=13.125 b: .5(55-50)(1.75-1.50)=0.625 c: (65-55)(1.75-1.50)=2.50 d: .5(70-65)(1.75-1.50)=0.625 e: (65-55)(1.50-1.25)=2.50

消费者剩余损失:(a + b + c + d)=16.875

生产者剩余增加:a=13.125

政府收益增加:c + e=5

效率损失:b + d=1.25 >政府收益 社会福利总损失为0.25。

6.从一体化市场中获利的一个模拟案例 两个国家:本国、外国

市场需求:Q = S * [ 1/n - b *( P - PA )] 成本函数:C = F + c * Q

其中:b = 1 / 30000,F = 750000000,c = 5000,S = 900000,S* = 1600000 计算:贸易前后的厂商数量、价格、厂商规模 解答:对于任一代表性厂商,7500000005000C

Q =+⨯,

7500000005000AC Q =+

对于本国的代表性厂商,它所面临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19000003030000MR P Q P Q ⎛

⎫=-⨯=- ⎪⎝⎭

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意味着MR MC

c ==,且AC P =,那么得到:

10000

150000

P Q =⎧⎨

=⎩,那么6n = 同理,我们可以求得外国的代表性厂商产量为200000辆,价格为8750,共有8家厂商。

现在假设允许国际贸易,则我们同样可以求得,在市场均衡时,共有10家代表性厂商,每家厂商产量为250000辆,市场价格为8000。这样一来,整个市场的只需要更少的厂商就可以满足需求,每家厂商生产扩大,但价格更低。

Home Supply

Home Demand

a b c d

e

P T 50 55 60 70 Quantity

Price

P W P T*=1.25

补充知识:市场是如何均衡的

1. 厂商数和平均成本

因为我们假设所有厂商相同,那么均衡时他们制定的价格相同,即均衡时有:

S Q n

=

代入其平均成本曲线,得到

F

AC n c S

=⨯

+ 这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行业中厂商越多,平均成本越高,这是因为厂商越多,单个厂商的产量就越少,由于规模经济,那么

平均成本越高。 2.厂商数与价格

我们将该典型厂商的需求函数写成S Q

S b P S b P n ⎛⎫

=+⨯⨯-⨯⨯ ⎪⎝⎭

其斜率为S b ⨯,则边际收益函数为:()MR P Q S b =-⨯

利润最大化厂商使得()MR P Q S b MC c =-⨯==,

因此()P c Q S b =+⨯

均衡时有S

Q

n

=

,代入得到()1

P c n b =+⨯

这说明厂商数越多,该厂商定价越低。 3.均衡的厂商数

如图,我们用向下倾斜的曲线PP 表示:行业中的厂商越多,各厂商的产品定价越低;我们用向上倾斜的曲线CC 表示:行业中厂商越多,各厂商成本越高。

在垄断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必有

AC P =,MC MR =。那么,PP 与CC 这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长期均衡点。

这个模型确定了长期均衡时市场上的厂商数量。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18章 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 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较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紧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 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行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 有何差异? 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1、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①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概念: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②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递增、递减、不变三种情况。具体如P18图1-2所示。 递增:当生产点由A向B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递减:当生产点由B向C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下降,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减少,其机会成本是递减的。 不变: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即处处切线斜率相同时,生产X和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此时的机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2)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假定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那么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与性质就和个人无差异曲线一致。如上图1-4所示。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用途:(1)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在图1-4中,BB’线表示在X和Y的价格既定情况下一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C 表示整个社会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对X和Y的总需求也就随之确定。(2)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福利。 2、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生产均衡: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 消费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均衡 市场出清:即总供给=总需求

如上图1-5所示,一般均衡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E,在E点,两条曲线拥有共同的切线,该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X的相对价格P,也就是说,这两条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在E点,生产者利润达到了最大化。 (2)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假如A国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价格,则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Y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同样的道理,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国之间的贸易方向取决于比较优势,即每个国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 3、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贸易平衡:也可转化为一国国民收入与总支出相等这一条件。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一般均衡如上图1-10所示,图中相对价格线P W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决定了生产均衡点Q点。同时这条相对价格线又表示该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因此它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了消费均衡点C点。 (2)国际均衡价格 在新的均衡状态下,两国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此时的价格称为国际均衡价格。如上图1-13所示,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相对价格即为国际均衡价格,从图中可以发现,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相对价格水平之间,即1≤≤2. 4、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产品交换。总的来说,国际贸易产生有以下四个原因:(1)生产技术差异;(2)相对要素禀赋差异;(3)需求方面的差异(即消费者偏好不同);(4)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完全竞争。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 是指一国在生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则说A国相对于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A国生产一单位的X所使用的劳动投入比B国要少,或者说A国在X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于B国,则说明A国相对于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描述的是不同国家同一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而比较优势描述的则是其机会成本。由于要素的稀缺性,在充分就业的情形下,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一部分生产,这种“牺牲”其他产品生产的代价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如果下列条件成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详解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1.(1) Home has 1200 units of labor available. It can produce two goods, apples and banana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3, 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2. There is now also another country, Foreign, with a labor force of 800. Foreign's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5, 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1. a. Graph Foreign's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b. Construct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 (2)Now suppose world relative demand takes the following form: Demand for apples / demand for bananas = price of bananas / price of apples a. Graph the relative demand curve along with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 b. What is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of apples? c. Describe the pattern of trade. d. Show that both Home and Foreign gain from trad e. 解答:(1)a.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b.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有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汇出 苹果对香蕉的最低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价格量为1/2,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如果相对价格是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0,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所以,从图2可以看出,相对价格为3/2时,相对供给在0到1/2之间;相对价格在3/2和5之间时,相对供给保持在1/2不变;当相对价格为5时,相对供给从1/2到无穷大。 (2)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RS: 5 ]5,5.1[5.1],5.0(5.0) 5.0,0[=∈=⎪⎩ ⎪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K135班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 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贫穷化增长适用于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的生产和出口,该国就会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 4、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不会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6、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7、跨国企业是指向六个以上不同国家出口的企业。× 跨国企业是指在数个国家设有生产工厂的企业。 8、在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关键货币。√ 9、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最常用但并不完善的指标是人均GDP。√ 10、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若美国的通货膨胀速度低于英国,则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11、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12、共同市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13、战略性贸易政策常常用来支持处于竞争激烈产业中的企业。× 战略性贸易政策常常包括对高技术企业的补贴和其他支持。 14、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15、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因是国内货币供给大于国内货币需求。√ 16、在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高利率和资本流入将有助于该国自动调整国际收支赤字。√ 17、一价定律认为关税不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一价定律认为关税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18、如果德国的利率高于美国,则马克将在远期市场上贴水卖出。√ 19、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贷方。× 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借方。 20、若美国通货膨胀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磅贬值。√ 三、选择题 1、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 ) A.8.3870 B.8.085 C.10.2931 D.6.5876 2、列昂惕夫反论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B )。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3.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美国为4%,那么( C ) A 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4% B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4%

大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以及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3、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4、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5、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6、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7、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8、社会无差异曲线:假设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保持一致,即可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有两大用途:第一,通过结合预算线,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第二,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出发,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 9、赫-俄定理(H-O定理):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生产要素价格差别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而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国家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一样,各国在生产那些能较密集地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上必然会有比较利益,因此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由于该理论强调不同生产要素在各国资源中所占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投入中所占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故又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10、贫困化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需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2)增长过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3)增长过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增长过的进口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4)增长过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11、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故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12、生命周期:指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像生物一样,从出生到衰退,完成的一次循环,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的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根据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完成一次循环,需要经历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 13、重叠需求: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所谓的重叠需求是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集(含答案)

简答 1、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 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其构成要素: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 (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 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 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6、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7、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关税是自由贸易价格基础的加价,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内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①减少了本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同时政府财政收入会增加,但总体上经济福利水平降低。②影响了一国进口贸易规模从而保护了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增加了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和阻止了对稀缺要素需求的下降。 8、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1)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而言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2)还可以说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9、简述一国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对一国汇率和产出的影响。 1)货币扩张:促使利率降低,刺激了国内有效需求的时间也刺激了进口需求,从而贸易差额恶化,加上资金外流,也从而使资本项目恶化,外汇供不应求造成汇率下降;由于国内有效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就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2)财政扩张:促使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的同时进口需求也会增加,从而贸易收支恶化,但政府支出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 图2-7 本国生产可能 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 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所以,从图2-9中可以看出,相对价格为3/2时,相对供给在0到1/2之间;相对价格在3/2和5之间时,相对供给保持1//2不变;当相对价格为5时,相对供给从1/2图2-9 世界相对供 图2-8 外国生产可能曲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 1、绝对利益: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12、幼稚产业: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穆勒标准: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有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368页) 13、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14、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 28、国际收支:狭义的指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广义的是指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二、简答题与计算题 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395页)

答:1)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贸易乘数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2)从总需求角度有Y=C+I+G+X; 从总供给角度有Y=C+S+T+M; 令T=G,变换:C+I+X=C+S+MI+X=S+M 设dI为投资增量,dX为出口增量,dS为储蓄增量,dM为进口增量, 则有dI+dX=dS+dM 变形后dI+dX=(dS/dY+dM/dY)dY 整理dY=(dI+dX)×[1/(dS/dY+dM/dY)] 若令dS=dI=0 则有dY=dX×[l/(dM/dY)]。 即:贸易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9、试分析J曲线效应及其对应措施 答:(1)J曲线效应的含义: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被称为J曲线效应。如图所示。 (2)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其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进口本身 有惯性,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和生产出替代品都需要时间,因此贬值作用很难即刻体现。

《国际经济学》计算题与答案解析

计算题及答案 1.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的产量。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 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 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 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 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 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 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 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 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 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2011)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 是指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绝对利益 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3、比较利益 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指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低生产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它们便能从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彼此贸易中获得利益。 4、国际分工 是指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5、贸易乘数(2003) 是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用来分析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描述经济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6、一价定律 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 7、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2009) 贸易创造是指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贸易转移是指产品由过去从较低生产成本国进口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8、流动借贷 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进入了实际支付的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和汇率的走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9、固定借贷 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和汇率的走向没有决定性作用。 10、边际进口倾向 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11、倾销(2004)(2006)(2009) 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12、幼稚产业(2002) 是指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此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和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中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良性发展,这样的产业就称为幼稚产业。 13、外汇 是指货币当局以外币形式保有的可在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用作支付的债权。 14、汇率 是指两种货币之间进行交换的比价。

中国海洋大学王舒鸿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 最早实行金本位的时期是在 A 17世纪 B 18世纪 C 19世纪 D 20世纪 2.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 A.通货膨胀率B.铸币平价 C.购买力平价D.利率平价 3. 用来表示一国国际收支长期趋势的收支差额是 A 商品贸易差额 B 基本收支差额 C 经常项目差额 D 官方结算差额 4. 如果dx,dm分别代表出口的需求弹性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A dx + dm <1 B dx + dm ≤1 C dx + dm >1 D dx + dm ≥1 5. 国际收支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就应该 A 减少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降低货币乘数m B 减少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增加货币乘数m C 增加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增加货币乘数m D 增加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降低货币乘数m 6. 马歇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 A 货币贬值程度 B 国际收支状况 C 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 D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 7. 当一国处于高失业和国际收支赤字时,应采用()。 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8. 根据国际收入调整论的吸收方法,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应 A 提高国民收入和国民吸收 B 提高国民收入,减少国民吸收 C 减少国民收入,增加国民吸收 D 减少国民收入和国民吸收 9.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 A.1951年B.1961 年 C.1971年D.1981 年 10. 在浮动汇率与资本可完全流动的情形下:() A.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有效。 B.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本章不是考试的重点章节,建议读者对本章内容只作大致了解即可,本章没有相关的课后习题。 第1篇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世界贸易概览 一、概念题 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答:发展中国家是与发达国家相对的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又称“欠发达国家”或“落后国家”。通常指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衡量一国是否为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标准有很多种,如经济学家刘易斯和世界银行均提出过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一般而言,凡人均收入低于美国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的国家就被定义为发展中国家。比较贫困和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 2>(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 答: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广泛应用,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把自己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成为“发达经济中不断成长的现象”。 3>(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答:丁伯根和波伊赫能的引力模型基本表达式为:

其中, 是 国与 国的贸易额, 为常量, 是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是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是两国的距离。 、 、 三个参数是用来拟合实际的经济数据。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把整个世界贸易看成整体,可利用引力模型来预测任意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另外,引力模型也可以用来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 4>(第三世界(third world) 答:第三世界这个名词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中的Third Estate(第三阶级)。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华约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第三世界国家绝大多数过去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它们取得政治独立后,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它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相对来说,第三世界国家都是不怎么发达且较贫困的国家。 5>(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机会成本( ) A、由自己支付,而与他人无关 B、对劳务而言是零,因为劳务不会持续太久;对物品而言是正,因为物品具有长久性 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 D、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 2、如果两个人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他们能够从专业化与交换中( ) A、都受损 B、一人受益,一人受损 C、既不受益,也不受损 D、都能够受益 3、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 会成本将会( )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确定 4、一个国家( ),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没有任何时候 B、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C、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 D、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 5、供给曲线除了表示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所提供的商品最大数量外,还可以被认为是( )

A、愿意并有能力支付的曲线 B、边际收益曲线 C、供给的最高价格曲线 D、供给的最低价格曲线 6、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棉花的生产成本,那么棉花的价格( ), 棉花的生产数量( )。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降;增加 D、下降;减少 7、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 A、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 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8、“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 济学家()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和奥林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9、赫-俄提出的国际分工理论为( )。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保护贸易理论 10、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学说占主导地位。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1产业内贸易: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2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3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4浮动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 5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经常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 6直接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7经济一体化: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8最优货币区:是指最符合经济金融上的某些条件的国家或者地区,相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甚至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 9提供曲线: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 10贸易条件: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一、简答题与计算题 1.试推导贸易乘数的公式(图片) 2.试分析一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指标。 外汇储备资产是一国货币当局随时可以利用并控制的外币资产。它的作用是为国际收支失衡提供融资,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间接地调整收支失衡以及达到其他各种目的。适度的外汇储备资产规模是受若干因素控制的。通常分析一国最佳外汇储备指标为: (1)一般要求保持三个月的进口支付水平的外汇。 (2)10%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有10%的沉淀作为应付外部失衡时调整之用。 (3)外汇储备应该为外债余额的30%,既可以应付支付外债的需求。 外汇储备资产少了经济安全受到影响,多了影响资金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国际融资的难易,国际储备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做出分析(图片) 4.试述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 1、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从收益率较低的地方向收益率较高的地方流动。 2、 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 (1)人们总是抛售汇率走软的货币而增购汇率趋势走强的货币,以避免汇率风险。(2)国际收支的大量顺差和逆差造成资本流动,以清偿不同国家间的债权、债务。3、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 5试说明国际衡量一国外债负担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一般来说,一国的外债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经济发展对外汇资金的需求;二是对外债的承受能力;三是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四是外债使用的经济效益。衡量一国外债的指标有:1、静态债务指标为:(1)经济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所欠外债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 应小于30%;(2)出口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所欠外债额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应小于100%;(3)偿债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每年出口收入中有多少被用于偿付到期的本息。应小于20%。 2、1995年起,世界银行开始采用现值法,即用债务的现值代替债务名义值来衡量债务水平: (1)经济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国民生产总值,80%为临界值;(2)出口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出口,220%为临界值;当实际指标超过临界值的60%,为中等债务国家,以下则为轻度债务国家。 除了一般指标外,还要注意债务结构指标,即债务的币种结构、债务的期限结构、债务的来源结构以及债务的利息结构等 6.简述列昂惕夫反论的基本内容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及国际贸易复习题(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评分标准:每错一小题减1分,减10分以内为优,减20分以内为良,减30分以内为及格,减30分以上不及格。 一、填空题(40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分配时,是以___单个经济社会_____作为基本的单位。•2、要素禀赋理论是指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于它们不同的_ _______。 •3、相互需求理论认为,_____ 是由贸易双方的供给条件曲线或相互需求曲线决定的。 •4、从广义上看,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 •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从开发到退出市场,要经历_初始期_____、_成长期____和__成熟区______。 •6、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7、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它描述了一国的条件。 •8、生产可能性边界又叫,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RT反映了产品转换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9、在要素禀赋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两个。正因为如此,有时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称为 2*2*2 模型。 •10、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w/r)A,B国的要素禀赋为(w/r)B,且有:(w/r)A>(w/r)B,则称A国是资本丰裕国家,B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11、如果在 k/l(A)> K/L(B) 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1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13、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14、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15、按照古典和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 •16、如果说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主要从供给的角度对战后的产业内、行业内贸易加以概括的话,那么则是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 •17、和,就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