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第11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国际法第11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国际法第11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国际法第11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第七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名词解释 外交: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遣或者接受特别使团,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会议,用谈判通讯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国际关系的活动。 外交关系:是指国家相互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的关系。 外交关系法:调整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称。 ***外交使馆人员:P175 临时代办:使馆馆长不能履行职务时,代理馆长职务的人。可以是大使、公使、代办。 ***国书:派遣国发给其外交使节的任命书,是重要的国家法律文件。外交使节在递交国书之后开始执行使节职务。 领事:是一国为了实行其对外政策,经另一国同意派驻在该国一定地点,以便在该国一定区域内执行领事职务的人员。***外交领馆人员:P189下 名誉领事:派遣国在接受国当地聘任的兼任领事职务的人员。主要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商人或律师,其薪水从领事事务费中扣除。 不受欢迎的人:接受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通知派遣国,宣

告使馆馆长或使馆任何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或宣告使馆任何其他人员为不能接受。遇这种情形,派遣国就应斟酌情况召回该人员,或者在他是接受国国民的场合终止其在使馆中的职务。如果派遣国拒绝或者不再合理期间内履行上述义务,接受国可以拒绝承认该人员为使馆人员。 简答题 1、试述国家外交关系机关的体系。 答:(一)国内外交机关:国家元首,政府,外交部门(及其首长)。(二)驻国外外交机关:常设性外交机关,临时性外交机关。常设性外交机关如使馆,驻国际组织代表团;临时性外交机关如特别使团(又分为政治性特别使团和礼节性特别使团)。 ***2、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区别:(重点) 答:联系: 1.两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意味着建立了领事关系2.在行政系统上,领事官员与一般外交官员同属于外交人员组织系统,由外交部领导 3.外交使节也可同时执行领事职务 区别: 1.断绝外交关系并不当然断绝领事关系 2.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治机关(政府、外交 部等)进行交往;而领馆在原则上仅与接受国非政治机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案例

九、苏联间谍马尔琴柯等五人被中国驱逐出境案 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一等秘书维•伊•马尔琴柯夫妇,三等秘书尤•阿•谢苗诺夫夫妇及其武官处翻译阿•阿•科洛索夫在中国进行间谍活动。1974年1月15日晚,他们在北京市郊区与苏联派遣特务李洪枢等秘密接头,交接情报、文件、电台、联络时间表、密写工具和伪造的边境通告证等间谍用品,以及活动经费等,被我国公安人员和民兵当场抓获。人赃俱在,罪证确凿。对苏联驻华大使馆人员的间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各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并于1月19日宣布维•伊•马尔琴柯夫妇,尤•阿•谢苗诺夫夫妇和阿•阿•科洛索夫为不受欢迎的人,立即驱逐出境。 本案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有: (一)外交人员享有特权与豁免 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外交人员享有特权与豁免,这是为了保证外交代表的正常外交活动而给予的一种特殊的权利和待遇。由于外交人员职务上的需要,给予使馆人员以外交特权与豁免,才能使他们在履行职务时不受任何干扰和压力。正如该公约的序言指出的:“确认此等特权与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二)外交人员的活动是在国际法允许范围内,并遵守驻在国的法律 外交人员虽然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受到驻在国的尊敬和享有优厚的礼遇,根据国际惯例,使馆及其外交人员在享受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同时,其行为和活动必须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对驻在国负有一系列的义务,如果外交人员的行为严重地危害当地的社会秩序或驻在国的安全,如行凶打人、酒后开车肇事、或进行政治阴谋和间谋活动等,驻在国可以在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监视现场,临时拘捕等予以制止。苏联驻我国使馆的马尔琴科等人进行的特务活动,已经超出了国际法所允许范围,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是对我主权的严重破坏,也是对国际法准则的粗暴残踏。因此,按照国际法的规定,这些违反我国法律的外交人员理应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立即驱逐出境。 六名古巴人进入秘鲁驻哈瓦那大使馆避难事件 1980年4月1日,6名古巴人驾驶一辆汽车闯进秘鲁驻哈瓦那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古巴政府宣布撤退负责秘鲁使馆的门卫,以不再对该使馆的安全负责相威胁。可是,除乎意料之外,当这个决定宣布后,一批又一批的古巴人涌进秘鲁大使馆,竟达万余人之多。这时古巴当局见此情况后,又派人到秘鲁使馆周围加强警戒,才挡住了要求避难的人流。但是,秘重大使馆院内挤满了要求避难的人群,造成生活极度困难,连吃水都发生问题。4月6日,古巴开始向避难的人提供食品和饮水。4月7日,古巴宣布,一切想出国的人,如果经对方国家政府批准可以出去,并开始对“自愿”离开使馆的人发放护照和通行证,到4月15日共发给了5000多份。在此期间,美国、秘鲁、西班牙、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比利时等国均发表声明,原意接受在秘鲁使馆避难的难民。从这后,进入秘鲁使馆的人员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该使馆,从而使这场大使馆避难事件获得圆满解决。 本事件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有:(一)古巴人进入秘鲁驻哈瓦那使馆要求政治避难是符合区域国际法的 区域国际法是指世界上某个地区内国家之间产生和形成的规则,仅适用于该区域内的国家,而不具有普遍性。如拉丁美洲国际法中,关于外交庇护的特殊规则就是典型的事例。古巴在拉丁美洲,同样适用于这些规则。因此,古巴人进入秘鲁驻哈瓦那使馆要求避难,古巴政府是同意的,这是因为拉丁美洲国家根据他们之间长期形成的惯例,彼此都承认使馆有

2018法考卷一《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练习题

2018法考卷一《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请选择1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康某是甲国驻华使馆的官员。与康某一起生活的还有其妻、其子(26岁,已婚)和其女(15岁)。该三人均具有甲国国籍。一日,四人在某餐厅吃饭,与邻桌发生口角,引发斗殴并致对方重伤。警方赶到时,斗殴已结束。甲国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与我国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根据国际法和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警方可直接对康某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B.警方可直接对其妻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C.警方可直接对其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D.警方不得对康家的任何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答案】C 【考点】外交豁免的适用 【解析】根据《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20条第一款规定:"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享有第十二条至第十八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 "第12条规定:"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不受逮捕或者拘留。中国有关机关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外交代表的人身自由和尊严受到侵犯。 "康某的儿子26岁,不属于享有豁免和特权的范围,所以警方可以对其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C正确。 2.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杰克是武官,约翰是二秘,玛丽是甲国籍会计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派遣杰克前,无须先征得乙国同意 B.约翰在履职期间参与贩毒活动,乙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 C.玛丽不享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D.如杰克因参加斗殴意外死亡,其家属的特权与豁免自其死亡时终止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派遣国派遣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接受国,征得接受国同意后正式派遣。使馆的其他人员派遣国可直接委派,一般无须事先征求接受国同意,但如果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人员,则仍须经接受国的同意方得派遣。 B项正确。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对接受国刑事管辖的豁免,即接受国的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和处罚。除馆长外,使馆的一般外交人员是指具有外交职衔的使馆人员,包括参赞、武官、外交秘书和随员。约翰为二秘,是一般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 C项错误。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包括译员、工程师、行政主、会计等。玛丽是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及与其构成同一户口

国际公法形考3 8套答案2017年(全)

国家通过使领馆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叫做()。 正确答案是:外交保护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的待遇。 正确答案是: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 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产生于()世纪,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是:15 ()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 正确答案是:情势变迁 领事执行其职务的范围是()。 正确答案是:领辖区内 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是: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 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原则之一是()。 正确答案是:出生地主义 在多边条约的部分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正确答案是:条约的修改 批准是()的一种方式。 正确答案是:表示同意受条约的拘束 在多边条约的全体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正确答案是:条约的修正 ()首次以普遍性国际文件的形式对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具体内容作出了系统而详细的阐释。 正确答案是:世界人权宣言 我国缔约权由()行使。 正确答案是:国务院 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 正确答案是:认证条约约文 外交关系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公约是() 正确答案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正确答案是:礼仪 认为一国对其境内的外国人所负的责任以该国对本国人所负的责任为限,这是外国人待遇标准理论中的()主义。正确答案是:主观标准主义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签订于()。 正确答案是:1963年 当某一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发生冲突时,通常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是: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 使馆馆舍可用于() 正确答案是:开展使馆职务工作 现代国际法上,人权的含义是指()。 正确答案是: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包括下列内容()。 正确答案是: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 管辖豁免, 免税免验 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正确答案是:各种参赞, 使馆秘书 国内外交机关包括()。 正确答案是:国家元首, 政府, 外交部门 进行国际谈判参加国际会议不需要出示全权证书的有()。 正确答案是:政府总理, 外交部长 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正确答案是:政府, 外交部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同步练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 A、“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B、“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C、“向科学进军” D、“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年,毛泽东等人听取了国务院多部门的工作汇报,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于5月份在最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A、1954 B、1956 C、1957 D、1958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A、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 D、阶级矛盾的消除 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大众与少数敌对势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其中在经济建设上的方针是() A、加强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地位 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 D、加强轻工业的建设 6、“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陈云 C、邓小平 D、林彪 7、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依法治国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8、《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年 A、1956 B、1957 C、1958 D、1959 9、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情况的总路线 A、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0、人民公社实行的体制是() A、私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一大二公 D、政社合一 11、1959年,给毛泽东写信,认为大跃进“成绩确是伟大的,但也有不少深刻的经验教训”。( ) A、彭德怀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张闻天 12、“七千人大会”召开于() A、1960年1、2月间 B、1960年5月

2017年司法考试《国际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

2017年司法考试《国际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相比,我国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外交特权豁免条例》增加了给予外交特权豁免的人员种类。下列何种人是该《条例》增加的? A.使馆外交人员 B.外交信使 C.持有中国外交签证的人员 D.由中国过境的前往第三国的外交人员 正确答案:C 2、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相比,我国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外交特权豁免条例》增加了给予外交特权豁免的人员种类。下列何种人是该《条例》增加的? A.使馆外交人员 B.外交信使 C.持有中国外交签证的人员 D.由中国过境的前往第三国的外交人员 正确答案:C 3、根据我国的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下列哪类人员不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A.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 B.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父母 C.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 D.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 正确答案:B 4、A国派遣的使馆馆长在其在B国的任期内负有不干涉B国内政的义务, 以下哪项可表明馆长违反了他的国际义务? A.不允许B国官员进入使馆 B.对B国公民的游行、示威运动不表态 C.对A国公民在B国的受教育权向乙国提出交涉 D.支持A国公民与B国公民对B国国家政策的抨击 正确答案:D 5、以下各项中哪项是属于外交团的作用? A.谈判 B.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C.参加接受国举行的庆典或国宴 D.以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 正确答案:C

6、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民事案件的管辖豁免权,下列情形中错误的有: A.外交代表在接受国境内的私有不动产诉讼可享有豁免 B.外交代表没有提供证词的义务 C.外交代表在接受国公务范围以外所从事的专业或商业活动不享有豁免 D.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继承遗产不享有豁免 正确答案:A 刑法习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国际私法习题经济法练习题国际法练习题 7、A是美国驻印度的外交人员,B是其妻子,C是其女儿。A于1999年10月在印度突发重病死亡,则: A.B和C自A死亡之时起就不再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B.B和C仍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直至B再婚时止 C.B和C应享有的外交特权与豁免,至听任其离境的合理期间终了之时为止 D.B和C自始就没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正确答案:C 8、按照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由一国的外交部长向另一国的外交部长派遣的外交代表是什么? A.大使 B.公使 C.驻办公使 D.代办 正确答案:D 9、甲国提名乙担任甲国驻丙国武官,丙国宣布乙为不受欢迎的人。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丙国宣布乙为不受欢迎的人,不必向甲国解释原因 B.丙国宣布乙为不受欢迎的人,必须向甲国解释原因 C.丙国必须在乙到任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 D.丙国在乙到任后就不能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 正确答案:A 10、根据我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的规定,享有特权与豁免权的人员家属明确限定为下列选项中的哪项? A.共同生活的配偶及子女 B.配偶及共同生活的子女 C.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D.配偶及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 正确答案:C 11、A是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一等秘书,一日,A在乙国商店购买服装时,将一晚礼服窃走.后被发现。对此 A.无论A是否反对,乙国都可以对A的行为提起刑事诉讼 B.因A是外交人员,其行为可不受惩处 C.乙国应通过外交途径与甲国交涉解决此问题 D.如A同意放弃豁免,乙国可以对其提起刑事诉讼 正确答案:C

《外交学概论》之《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本公约各当事国, 鉴于各国人民自古即已确认外交代表之地位, 察及《联合国宪章》之宗旨及原则中有各国主权平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促进国际间友好关系等项, 深信关于外交往来,特权及豁免之国际公约当能有助于各国间友好关系之发展——此项关系对于各国宪政及社会制度之差异,在所不问, 确认此等特权与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与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重申凡未经本公约明文规定之问题应继续适用国际习惯法之规则, 爰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条 就适用本公约而言,下列名称之意义,应依下列规定: (甲)称“使馆馆长”者,谓派遣国责成担任此项职位之人; (乙)称“使馆人员”者,谓使馆馆长及使馆职员; (丙)称“使馆职员”者,谓使馆外交职员、行政及技术职员,及事务职员; (丁)称“外交职员”者,谓具有外交官级位之使馆职员; (戊)称“外交代表”者,谓使馆馆长或使馆外交职员; (己)称“行政及技术职员”者,谓承办使馆行政及技术事务之使馆职员; (庚)称“事务职员”者,谓为使馆仆役之使馆职员; (辛)称“私人仆役”者,谓充使馆人员佣仆而非为派遣国雇用之人; (壬)称“使馆馆舍”者,谓供使馆使用及供使馆馆长寓邸之用之建筑物或建筑物之各部分,以及其所附属之土地,至所有权谁属,则在所不问。 第二条 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之建立,以协议为之。 第三条 一、除其他事项外,使馆之职务如下: (甲)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乙)于国际法许可之限度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之利益; (丙)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 (丁)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向派遣国政府具报; (戊)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间之友好关系,及发展两国间之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 二、本公约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使馆执行领事职务。 第四条 一、派遣国对于拟派驻接受国之使馆馆长人选务须查明其确已获得接受国之同意。 二、接受国无须向派遣国说明不予同意之理由。 第五条

第九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外交、外交关系、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外交,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对外政策所进行的各种方式的对外交往活动。 外交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通过互访、谈判、缔结条约、互派常驻外交代表机构、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方式进行交往形成的关系。外交关系可分为正式的外交关系、半外交关系和非正式外交关系。正式的外交关系(又称正常的外交关系)以双方互派常驻使节为主要特征;半外交关系(又称不完全的外交关系)以双方互派代办级外交使节为主要特征;非正式外交关系,其特征是两个没有正式建交的国家直接进行外交谈判,并互设某种联络机构保持相互接触。 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是适用于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 (一)国内外交机关,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和外交部门。 国家元首是国家在对外关系上的最高机关和最高代表,可以是个人,如美国、法国的总统,也可以是集体,如瑞士的联邦委员会。 政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也是国家对外关系的领导机关。 外交部门是一国政府中主管国家对外事务、执行国家对外政策和处理日常外交事务的专门机关,是对外关系的主管机关。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在外国时,均享有全部外交特权与豁免,在进行谈判、参加国际会议等外交活动中无需出示或提交全权证书。 (二)驻国外外交关系机关和使馆 国家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和互设使馆,必须经过双方的协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条规定:“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之建立,以协议为之。” 使馆的职务,主要包括: 1.代表,即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2.保护,即在国际法许可的限度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 3.谈判,即代表政府与接受国政府进行谈判; 4.了解和报告,即用一切合法手段了解接受国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 的状况和发展情况,并向本国政府报告; 5.促进,即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友好关系和发展两国间经济、文化和科学关 系。 使馆的人员,可分为: 1.使馆馆长(须接受国同意),包括大使(一国元首向另一国派遣的一级使节)、 公使(一国元首向另一国派遣的二级使节)和代办(一国元首向另一国派遣的 三级使节)。 2.一般外交人员,包括参赞、武官(须接受国同意)、秘书、各种专员及随员等。 3.行政技术人员,使馆主事、译员、会计、打字员、登记员等。 4.服务人员,包括司机、传达员、厨师、信使、维修工、清洁员等勤杂人员。外交特权和豁免的概念 外交特权和豁免是指使馆和使团及其人员在接受国所享受的一定的特殊权利、优惠待遇和一定豁免的总和。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第九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主要内容 1、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 2、外交关系法 1)外交机关与职务 2)外交特权与豁免(使馆、外交人员) 3、领事关系法 1)领事机构与职务 2)领事特权与豁免(领馆) 一概述 (一)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的概念 1、外交关系: 广义指国家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对外政策,通过在本国外交机构、互设常驻外交代表机构和通过参加国际组织等各种形式进行交往活动所形成的关系。 狭义指国家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的关系。 2、领事关系:指根据国家间协议,互派执行领事职务的常驻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关系。(二)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①两者都是执行派遣国对外政策的常驻国外机关。 ②两者都是根据协议而建立,使馆馆长和领馆馆长都由派遣国国家或政府派遣。 ③均受派遣国外交部门的领导。在国外,领事还须受外交使馆的领导。 ④领事关系与外交关系有一定联系,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即包括同意建立领事关系,但断绝外交关系,并不当然断绝领事关系。在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领事关系的存在可对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起一定作用。 2、区别 ①名义、地位不同 ②职务不同 ③工作地域范围不同 ④享受特权与豁免的程度不同,包括礼仪上的待遇不同。 (三)维也纳公约 ?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1961.4.18签署,1964.4.24生效,成为当代外交关系法领域最基本的有拘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件。至今有近200缔约国。我国于1975 年11 月25 日加入该公约,但对有关条款保留。 ?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1967.3.19生效,我国1979年加入。 ?在维也纳公约基础上,我国分别制定了 1986年《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1990年《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九章.ppt.Convertor

第九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第一节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及其外交政策 第二节中国在当代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及其外交政策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大发展 三、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 (一)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1.新中国成立时外交三方针 (1)“另起炉灶” 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友好国家的关系。 (3)“一边倒” 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 (1)积极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递交国书仪式 首先是“一边倒”倒向苏联,争取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并与之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在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除南斯拉夫外,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形成了第一次建交高潮,为中国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奠定了基础。其次是中国同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最后是同西欧、北欧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16日) (2)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 主义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在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合作,在国际问题上相互支 持,密切合作;新中国从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出 发,不断加强和发展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 关系。这对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巩固新中国,恢复 和发展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3.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重点是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不久,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新中国同以美国

国际法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第八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学时:5小时 第一节概述 一、外交和外交关系的概念 在外交学和国际法学上,外交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外交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外部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等对外活动。 外交关系是指国与国之间进行国际交往,运用谈判、会议和缔约的方法,以及互设常设外交代表机构所形成的国家关系。 外交关系有正式外交关系、半外交关系、非正式外交关系。 二、领事关系的概念 领事关系是指一国根据与他国达成的协议,相互在对方一定地区设立领事馆和执行领事职务所形成的国家间的关系。领事关系与外交关系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 关系:(掌握) 1、二者同属于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范畴,两国同意建交即同时建立领事关系,但外交关系断绝领事关系并不一定断绝。两国尚未建交,也可以先建立领事关系; 2、在一国的行政系统中,外交官和领事官同属于外交人员组织系统,受外交部领导; 3、按照国家惯例,外交使节可以同时执行领事职务,而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领事也可以兼办某些外交事务。 区别:(掌握) 1、使馆是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府进行外交往来;领事馆只就保护侨民、商业和航务等领事职务范围内的事务与所在国的地方当局来往;使馆所保护的利益一般对派遣国说是带全局性的,而领馆的保护则一般表现于经常性的食物。 2、使馆在接受国全面代表其本国,活动范围是接受国的全境;而领事馆在接受国特定地区代表其本国,活动范围是接受国某一特定区域; 3、外交特权和豁免大于领事特权与豁免。 三、外交和领事关系法的概念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通称。 前者调整对外关系机关及其人员的法律地位、职能和活动程序等,称为外交关系法,后者调整领事机关及领事的法律地位、职能和活动程序等,称为领事关系法。 第二节使馆及外交代表 一、使馆馆长的类别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将使馆馆长分为三个等级,即大使、公使和代办。相应地,以大使、公使和代办为馆长的常设使馆,称为大使馆、公使馆和代办处。

国家司法考试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章节练习(2016-10-5)

科迪为甲国派驻乙国领馆的领事官员,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其在乙国不受逮捕、拘押和监禁,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例外的情况?() .因科迪在乙国有严重犯罪情形,依法定程序应予以逮捕和拘押的 B.科迪在乙国有违反交通法规情形,应予拘留的 C.科迪在乙国有违反治安法规情形,应予拘押的 D.为执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而依法定程序应予以逮捕和拘押的 外交人员的派遣,须事先征得接受国同意的人员是哪些? A.大使 B.一秘 C.参赞 D.武官 甲国经协商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A.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B.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秘书杰克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杰克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杰克的不轨行为 C.如乙国对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 D.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桑尼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桑尼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下列人员中,哪些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A.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B.美国总统布什 C.卢旺达难民 D.在美国参加巴以和谈的巴以双方代表团成员 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李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商务参赞。在乙国任职期间,李某遇到的下列哪些争议可以由乙国法院管辖? A.李某以使馆的名义,向乙国某公司购买一栋房屋,因欠款而被售房公司起诉 B.李某在乙国的叔叔去世,其遗嘱言明将一栋位于乙国的楼房由李某继承,但其叔叔之子对此有异议,而诉诸法院 C.李某工作之余,为乙国一学生教授外语并收取酬金,但其未能如约按时辅导该学生,该学生诉诸法院,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D.李与使馆的另一位参赞张,因国内债务问题发生纠纷,张试图将此纠纷诉诸乙国法院解决 按照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由一国的外交部长向另一国的外交部长派遣的外交代表是什么? A.大使 B.公使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九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必须是( ) A.世界和平与安宁B.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D.建设和谐世界 2、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一极化B.两极化C.多极化D.全球化 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创新D.合作与和谐4、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宗教问题和领土争端B.恐怖主义和民族矛盾 C.贫富差距和地区冲突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取长补短、求同存异B.为人民服务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该把(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 A.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B.完全的自由贸易 C.金融市场的完全开放 D.投资的无障碍 8、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侵犯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9、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 ) A.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决定的 B.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C.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D.国际政策格局决定的 10、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 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D.不对抗不结盟 11、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是由于( ) A.争霸与战争仍为当代的主流 B.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争端此起彼伏 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12、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国和有关国家共同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 ) A.不结盟运动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1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是指( ) A.政治问题B.经济问题 C.文化问题D.军事问题 14、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各章节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导论 名词解释 1.国际法的渊源 2.国际习惯 3.一般法律原则 4.国际法的编纂 5.国际法主体 6.一元论 7.二元论 简答题 1.国际习惯形成的要素。 2.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3.国际法的法律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4.国际法编纂的意义。

5.个人在国际法的主体资格。 论述题 1.论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理论及实践。 2.结合实践,分析我国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实践。 第二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名词解释 1.国际法基本原则\ 2.国际强行法 3.主权 4.内政 简答题 1.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什么? 2.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有何关系? 论述题 1.论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的地位。 2.如何理解国家主权的责任观念。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名词解释 1.邦联 2.被保护国 3.永久中立国

4.自卫权 5.属地优越权 6.不承认原则 7.国家继承 8.法律上的承认 简答题 1.国家的基本权利。 2.法律承认的效果。 3.单一国与联邦国家的区别。 4.条约继承的国际法规则。 论述题 1.试述国家豁免制度。 2.结合实践,说明中国是一个单一的国际法主体,对于中国的承认与继承问题应适用的国际法制度。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个人 名词解释 1.国籍 2.国民待遇 3.最惠国待遇 4.外交保护 5.引渡 6.庇护

7.双重犯罪 简答题 1.我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 2.外国人待遇的一般原则及其适用。 3.外交保护的行使。 4.引渡制度。 论述题 1.试述我国引渡法制度。 2.如何认识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 第五章国际人权法 名词解释 1.人权 2.国际人权法 3.人民自决权 4.人权的国际保护 5.难民 6.克减权 简答题 1.简述人权问题的历史发展。 2.简述国际人权的基本内容。 3.简述国际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国际法委员会在其1949年第一届会议上将外交往来与豁免问题选定为编纂专题之一,但是没有将其列入优先专题清单。在1953年的第五届会议上,国际法委员会获悉大会于1952年12月5日通过了第685(VII)号决议,大会在该决议中请国际法委员会在可能范围内尽速从事关于外交往来与豁免的编纂,并将其作为一个优先专题加以对待。 在1954年第六届会议上,国际法委员会决定开始就该专题开展工作,并任命A.E.F.Sandstr?m为特别报告员。国际法委员会分别在1957年第九届会议和1958年第十届会议上审议了这一专题。在关于这一专题的工作方面,国际法委员会审议了特别报告员的报告(A/CN.4/91;A/CN.4/116及Add.1和2)、政府提供的资料(A/CN.4/114和Add.1-6及A/CN.4/116)以及秘书处编制的一份文件(A/CN.4/98)。 在1957年第九届会议上,国际法委员会以特别报告员的报告(A/CN.4/91)为基础,一读通过了一套条款草案及相关评注。该草案被分发给各国政府,供其作出评论,并且被纳入国际法委员会1957年提交大会第十二届会议的报告中。在1958年第十届会议上,国际法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外交往来和豁免的最终定稿(A/3859),其中包括四十五个条款草案和相关评注。在向大会提交这一最终定稿时,国际法委员会建议大会向各会员国推荐该草案,以期缔结一项公约。 在1958年第六委员会关于国际法委员会的报告的辩论中,一些代表对是否应以公约形式编纂有关外交特权与豁免的规则表示怀疑。但是,大多数成员赞同以公约形式编纂该专题,但在应遵循的程序方面却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提出,应将拟认公约的工作交给第六委员会;另一种意见倾向于为此目的召开一次全权代表会议。大会在1958年12月5日第1288(XIII)号决议中决定将采取行动的时间推迟至1959年第十四届会议。大会在该届会议上最终采纳了国际法委员会的建议,并在1959年12月7日第1450(XIV)号决议中决定至迟于1961年春季召开一次全权代表会议。大会请该会议审议国际法委员会关于外交往来和豁免、其中载有条款草案的最终报告。一年后,大会在1960年12月12日第1504(XV)号决议中又请该会议审议国际法委员会1960年第十二届会议批准的关于特种使节的三个条款草案,以便可以与关于永久外交关系的条款草案一并加以审议。 联合国关于外交往来和豁免的会议于1961年3月2日至4月14日举行。八十一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七十五个国家为联合国会员国,六个为相关机构成员国或《国际法院规约》缔约国。该会议设立了一个全体委员会,并要求该委员会处理其议程上的实质性项目,即审议外交往来和豁免的问题、审议关于特种使节的条款草案以及通过有关所审事项的文书和该会议的最后文件。全体委员会请特种使节问题小组委员会处理关于特种使节的条款草案。 该会议通过了一项题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公约,该公约共有五十三条,涵盖国家间永久外交关系的大多数主要方面。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取得国籍之任择议定书》和《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该会议在其通过的一项决议中,将特种使节问题交还大会,并建议大会委托国际法委员会对该专题作进一步研究。

第九章导游服务相关知识

第九章导游服务相关知识 第三章导游服务相关知识 第一节旅行社业务知识 一、旅行社的类型及其业务 (一)我国旅行社的类型及其业务 根据我国现行《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的旅行社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两大类。 1.国际旅行社 国际旅行社是指其经营范围包括入境、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其具体经营业务如下: (1)招徕外国旅游者来华,华侨、澳门、台湾同胞归国及国内旅游,为其安排交通、游览、住宿、娱乐及提供导游等相关服务; (2)招徕、组织我国境内居民(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长期居住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在国内旅游,为其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及提供导游服务; (3)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招徕、组织我国境内居民到外国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旅游,为其安排领队及委托接待服务; (4)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招徕、组织我国境内居民到规定的与我国接壤国家的边境地区旅游,为其安排领队及委托接待服务; (5)经批准,接受旅游者委托,为旅游者代办入境、出境及签证手续; (6)为旅游者代购、代订国内外交通客票、提供行李服务; (7)其他经国家旅游局规定的旅游业务。 2.国内旅行社 国内旅行社是指其经营范围仅为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其具体经营业务如下: (1)招徕、组织我国公民在国内旅游,为其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提供导游等相关服务; (2)接受我国公民的委托,为其代购、代订国内交通客票、办理托运行李、领取行李等业务; (3)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地处边境地区的国内旅行社可以接待前往该地区的海外旅游者;(4)其他经国家旅游局规定的与国内旅游有关的业务。

(二)欧美国家旅行社的类型及其他业务 欧美国家的旅行社一般分为三类,即旅游批发商、旅游经营商和旅游零售商。 1.旅游批发商 旅游批发商是指从事组织和仳发旅游产品为其业务的旅行社,他们与饭店、交通运输部门旅游景点以及包价旅游涉及的其他部门签订购买协议,再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包价旅游产品,然后通过旅游零售商的旅游市场销售。旅游批发商不从事旅游产品零售业务。 2.旅游经营商 旅游经营商是指既从事旅游产品的批发又同时兼营零售业务的旅行社。他们一方面同饭店、交通运输部门旅游景点和其他相关部门签订购买协议,根据游客需求设计包价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又通过其零售机构向公众进行销售。 3.旅游零售商 旅游零售商又称零售代理商,它是以代销旅游批发商或旅游经营商的包价旅游产品和代其顾客向服务供应部门,如饭店、交通运输部门预订服务项目为其主要的旅行社。旅行社零售商的收入全部来自销售佣金。 二、旅游产品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又称旅游服务产品,它是由实物和服务综合构成,向游客销售的旅游项目,其特征是服务成为旅游产品构成的主体,其具体展示有线路、活动和食宿。 (二)旅游产品的类型 1.按产品组成状况,旅游产品分为整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 (1)整体旅游产品。又称综合性旅游产品,它是旅行社根据市场需求为游客编排组合的内容、项目各异的旅游线路,其具体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包价旅游。 (2)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服务的供方向旅客提供的单一服务项目,如饭店客房、航班座位、机场接待等。 2.按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产品分为团体包价旅游、散客包价旅游、半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零包价旅游、组合旅游和单项服务。 (1)团体包价旅游。是由10名以上游客组成,采取一次性预休旅费的方式,有组织地按预定的行程计划进行的旅游形式,团体包价旅游的服务项目通常包括:饭店客房;早餐、正餐和饮料;市内游览用车;导游服务;交通集散地接送服务;每人20公斤的行李服务;

国家司法考试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章节练习(2016-7-20)

甲系某国派往A国的外交官,因与A国乙公民发生纠纷,甲在A国法院对乙提起民事诉讼,乙在诉讼过程中对甲的主诉直接提出反诉。A国法院对二人的纠纷作出判决,由甲赔偿乙的经济损失。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具有民事豁免权,A国法院不应受理该案件 B.尽管甲具有民事豁免权,但A国法院可以受理乙对甲的反诉 C.甲到A国法院起诉后,就意味着其放弃了豁免权,因此A国的判决可以强制执行 D.尽管甲主动提起诉讼,甲对判决执行豁免的放弃也必须由派遣国明示作出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外交代表享有的特权与豁免? A.不得干涉接受国的内政 B.人身、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 C.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 D.免纳个人所有税和其他直接税 甲国经协商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A.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B.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秘书杰克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杰克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杰克的不轨行为 C.如乙国对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 D.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桑尼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桑尼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下列使馆人员中,作为外交人员的是() A.随员 B.会计 C.三等秘书 D.翻译 杜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三等秘书,艾某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随员。杜某在乙国首都实施抢劫,有1名乙国人在抢劫中被其杀死。艾某当时恰好目击了该抢劫杀人事件。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A.如杜某本人表示放弃其管辖豁免,则乙国即可以对其提起刑事诉讼,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B.如艾某本人表示愿意出庭作证,则乙国即可以带其到法庭作证,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C.乙国向甲国提出请求,要求放弃杜某的豁免,如甲国没有答复,则可以认定甲国已经同意放弃,从而对杜某提起刑事诉讼 D.如甲国表示放弃杜某的管辖豁免,则乙国可以对杜某径行提起刑事诉讼,而不论杜某本人是否同意 甲乙两人都是是丙国驻丁国的一等秘书,一天甲与乙出外办公,酒后甲无故将一名丁国13岁少年杀死,乙没来得及制止,但亲眼目击了该事件的全过程,该少年当场死亡,丙丁两国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英文版(紧凑排版,可调整格式便于汇总整编编辑)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英文版 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OPTIONAL PROTOCOLS 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Done at Vienna, on 18 April 1961 The States Parties to the present Convention, Recalling that peoples of all nations from ancient times have recognized the status of diplomatic agents, Having in mind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cerning the sovereign equality of States,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friendly relations among nations, Believing that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intercourse,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riendly relations among nations, irrespective of thei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 and social systems, Realizing that the purpose of such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is not to benefit individuals but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performance of the functions of diplomatic missions as representing States, Affirming that the rules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should continue to govern questions not expressly regulated by the provisions of the present Convention, Have agreed as follows: Article 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